登陆注册
12932100000011

第11章 国家敌人与政治弃儿(1)

引言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里面,有两个特别有意思的词:“组织原则”与“政治原则”。

“组织原则”,就是你的政治取向和政治活动,要以你所在的派系或者组织的共同意见为基础,不能违反组织的决定,一切以组织的团结为出发点;“政治原则”就是以实际遇到的政治情况作为首要的出发点,所有的政策和主张必须是为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政治问题。

两者比较起来,如果用理性的政治观念去考虑,自然应该是政治原则第一,而组织原则只能作为一个补充,甚至是很小的补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在政治上永远处于一个有效率的应对者的地位,才不会陷入政治困境之中。

实际上却远非如此。中国式的故事,最大的特点,就是理性原则根本无法衡量错综复杂而又变化无定的现实。在中国古代,根本没有哪个时代是能够让政治原则超出组织原则之上的,春秋战国是这样,秦汉隋唐是这样,宋元明清也是这样。

“站队”成了中国古代政治中一个最重要的命题,屁股坐在哪条板凳上,嘴里说着哪个阵线的话,成为政客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只有在确定了自己站在哪个队伍之后,才能统一用这个队伍的腔调表态,否则,就会被清除出政治队伍。

在这个组织原则横行的古代中国,造就了许多特殊类型的人,比如弃妇、忠臣和异端。

在中国古代,弃妇、忠臣和异端,是几个连结在一起的存在,本质上来说,他们并无不同,只不过表现出的外在形式有所差别而已。

在那样的社会中,做忠臣的,只要抱定了“政治原则必将胜过组织原则”的信念,执著地坚持自己的操守,就可以流芳百世,大不了咬咬牙,自沉以明志;做异端的,实际上是忠臣的变态,只是咬牙的时间更长一些,而且敢于采取激烈的态度把自己的立场宣扬出来,公开反抗组织原则;做“弃妇”的,什么都不需要,只等着被一脚踢开之后,便可以用一副软弱、可怜的样子出现在世人面前,告诉大家,我是被组织原则(在家庭里面,丈夫就是这个基层的社会组织的领袖)抛弃的,但是我本身是无辜的。

在组织原则一统天下的时代,家庭中可以有弃妇,社会上可以有异端,朝廷里可以有忠臣,但是他们都是组织原则的陪衬。所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是异端和忠臣的结合,或者弃妇与忠臣的结合,因为这两种状态恰恰证明了组织原则的约束力——你违反了组织中的秩序,就要被惩罚,而你却只能忠于这个处罚你的人或者组织。这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现实。

1。屈原:“国家敌人”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很多都曾经含冤受屈,这是事实。不过有人因此就认为中国文人的命运自古多舛,这就基本属于借题发挥了。要知道,这些文人们之所以被冤屈,并不因为他们是以文章而知名的文人,而是因为他们是在政治上“有问题”的臣子。

这些文人在政治上出的“问题”,大部分都是“组织原则”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文人性格和臣子性格之间的一种碰撞。

文人的性格,生活在理想世界里面,自己是一切的主宰;而臣子的性格,则是在现实的环境中循规蹈矩服从上级的命令。这两种性格之间是有冲突的,当然,不能说谁对谁错,因为这两者属于不同的领域。

不过,一个领域有一个领域的原则,如果在文人的领域内像政治领域一样发号施令或者循规蹈矩,肯定不会是一个好的文人;同样,如果在政治领域里面像文人的领域一样信马由缰或者信口开河,也不会成为一个好臣子。

所谓文人性格和臣子性格的冲突,简言之,就是一个自我角色定位的失误,如果抱住一种角色定位不放,在任何场合下都认为自己应该是那样一副模样,必定会受到挫折甚至遭遇失败。而后人又往往不能持公允之论,反而认为他们的挫折与失败都是因为小人的暗算、旁人的嫉妒,将这些事实上的失败者推上了神坛。其中最有偶像意味的,就是屈原。

以真理犯众怒

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根据史书的记载,屈原是一个翩翩公子的形象,容貌出众,举止优雅,谈吐不凡,而且喜欢穿着与众不同的衣服,他的招牌式打扮就是高高的帽子、显眼的腰带——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峨冠博带”。

屈原出身于楚国的王室贵族,曾经受到楚王的重用,在楚国的中央政府担任重要的职务。可是他后来的仕途经历却十分坎坷,一再被贬黜,最后因为看到国家即将倾覆,他抱着大石自沉汨罗江。从这个简单的履历上面看,他确实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一位不受君主信任而再三被贬、可是至死都怀着一颗爱国之心的忠臣。

被君主疏远甚至抛弃但是仍然满怀忠诚,这正是“弃妇”与“忠臣”的结合。可是,为什么忠臣会变成弃妇呢?是单纯因为楚王的昏庸无道吗?以往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恰恰是把问题都推在楚王的身上,说楚王昏庸无能而且轻信谣言,才让屈原受到冷落最终悲愤地自尽。可是,事实是否真的这么简单?

历史不是靠一条线索就能决定最终的结果的,楚王自然有他的昏庸之处,但从屈原的个人经历来看,正是因为他一步一步背弃了自己的出身并且违背了自己所在组织的原则,才逐渐成为众矢之的,并且成为整个楚国中央政府的对立面。

屈原所活动的舞台——楚国,在政治上是十分重视门第出身的,所以许多王族子弟都做到很高的官职,而楚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才没有像齐国那样被外来的野心家篡权而酿成“田氏代齐”的苦果,也没有像晋国那样被六个家臣闹得风雨飘摇最后导致“三家分晋”的悲剧,而是靠着自己牢固的中央势力,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霸主,并且可以和西方崛起的秦国抗衡。而且,从王权的继承性来看,只有楚国和秦国是从春秋时代一直发展下来并且没有经过江山易主的国家。

所以,楚国要维持国家的稳定,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王族与中央权力的牢不可破,而且鉴于齐、晋的教训,楚国更要注重内部上层统治集团在政治上的一致性,才不会有祸起萧墙的危险。因而,在战国时代各国轰轰烈烈地进行变法的同时,楚国看不到什么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即便是流亡到楚国的军事家、改革家吴起进行的改革,也是昙花一现,并且在贵族们的合力反抗下以失败告终。有人认为这是楚国的保守势力太强,其实,这是因为楚国有既定的国策,就是要保证上层集团地位不能动摇,以此保证国家的稳定。

而屈原,恰恰违背了这样的立国方针,才让自己变成了“国家敌人”。从出身来讲,他和楚国王室是同姓一族,属于王室的贵族,从地位来讲,他在楚怀王在位期间担任的是地位十分重要的左徒(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后代的副宰相)。

屈原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官职,一方面因为他确实是有真才实学,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存亡兴衰的规律有过人的见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出身于贵族阶层,符合楚国政治上用人的一贯原则。所以,他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恪守这两方面的守则:一方面在自己的职位上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要在大局上维护最高层集团的利益。

对屈原来说,前一条守则他恪守得十分好,他任左徒期间,兢兢业业,一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的发展大计,帮助楚王制定各种可以富国强兵的法令;他还特别擅长外交工作,便负责对外接待各国使节,处理和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外交事务。由于他出色的政治才干,从而赢得了楚怀王的信任,楚怀王把他当做自己的左膀右臂,国家的政事基本上都依赖他处理。

可是,屈原这个人,又恰恰是把国家的发展和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甚至凌驾于君主和最高统治层利益之上的一个爱国者。他一再强调用人要先重视才能和德行,而不能任用那些只有贵族出身却没有真才实学的公子哥儿。而且,他还提出改革的政策,希望楚怀王能够励精图治,限制贵族的权力和利益,把富国富民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主张,等于否定了楚国上层统治者们执政和获利的合法性,于是他们想方设法想要让屈原的改革计划流产,对于正受楚怀王信任的屈原来说,疏远他和怀王之间的关系自然是最佳的办法。

被贬背后的真相

贵族们无中生有、造谣生事,造成屈原功高震主的假象,来离间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让楚怀王远离屈原的影响。贵族的代表人物、和屈原职位相同的上官大夫阴差阳错地成了这个阴谋的执行者。上官大夫平素就因为怀王亲近屈原而冷落自己的缘故,对屈原的才能十分嫉妒。

有一次,怀王任命屈原制定国家法令,屈原刚刚写完草稿,还没有做最后的修订工作,上官大夫就想把这个功劳据为己有,于是和屈原商量让屈原把草稿给他,但被屈原严词拒绝。上官大夫恼羞成怒,就向楚怀王报告说:“大王您把为国家制定法令的任务交给屈原,全国上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件事,可是每颁布一条法令,屈原就扬扬自得地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之外,谁也制定不出这样的法令来’。”

按说,上官大夫的这个诬告,是十分容易被识破的,只要调查一下,就可以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可是楚怀王却没有这样做,他听了上官大夫的报告之后非常生气,没有做任何调查,就开始对屈原有所怀疑,马上就和屈原疏远了。如果仅仅说这是因为楚王的昏庸,似乎过于简单了,因为再昏庸的君主对于自己十分信任的大臣都不会说疏远就马上疏远的,而且从楚怀王一生的表现来看,他是个十分顾念旧情而且优柔寡断的君主,那么,到底是什么触动了他的神经,让他不加调查就马上疏远屈原呢?

答案就是:组织原则。

首先,上官大夫对楚王所进的谗言,虽然意在诬陷屈原目中无人而且功高震主,但是却有意无意地触及到了一个关键的问题:君主的权威和上层集团的稳定。上官大夫的话,楚怀王完全可以理解成,屈原把自己的功劳和成就摆在君主之上,认为自己才是国家的立法者和政治权威,这和那些篡国的权臣有什么不同呢?君主对于自己的权力向来是最敏感的,哪怕是再懦弱的君主也一样。作为一国之君,楚怀王绝对不能允许权臣把持朝政架空自己,哪怕这个权臣是自己再信任的人也不行。

其次,屈原在之前的任职期间,一直强调要进行改革,革除弊政,他的想法自然是好的,那些改革措施也具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在楚国的政治环境下,这种改革,将得罪大多数的当权者,他们肯定会群起反对。而楚王的统治,很大程度上就依靠这些当权者的拥护,所以得罪了他们,就相当于得罪了楚王。楚怀王虽然十分器重屈原,但是为了一个屈原而得罪所有的大臣,他肯定会有所顾虑,甚至必要时他会选择寻找一个机会牺牲屈原来保全自己。

以往,人们因为喜欢屈原的诗歌,敬佩他为国捐躯的气节,所以在看屈原一生的经历时,完全都站在屈原的角度,去指责楚怀王是如何昏庸。但是,如果站在楚怀王的立场上,就可以看出,他如果支持屈原,将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这是很多政治家都无法具有的勇气,何况是处在楚国日落西山时代的楚怀王呢?更何况,即使楚怀王真的去支持屈原,坚持让屈原进行改革,那谁又能保证那些贵族们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反抗呢?谁又能保证屈原的命运不会像吴起、商鞅一样被贵族们清算而身首异处呢?

屈原所面对的反对派,不是一个贪婪的上官大夫,也不是一个昏庸的楚怀王,而是整个楚国的贵族。屈原作为楚国贵族中的一员,却违背了贵族们的利益,所以,作为异端的屈原,是注定要被贵族们从朝廷中清除的,因为,他已经不再是一两个当权者的“敌人”,而是“国家敌人”。

身心憔悴的忠臣

屈原被贬之后,楚国发生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情,就是张仪诓骗楚怀王撕毁和齐国的盟约然后秦军攻打楚国。在战国时代,合纵与连横作为两种外交政策,一直在进行斗争。合纵的政策,就是东方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抵御秦国,而连横的政策,就是东方国家分别和秦国结盟,由秦国争取主动决定先攻打哪个国家。所以,战国时代一直有“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的说法。当时,秦国想发兵攻打齐国,可是齐国与楚国有合纵的盟约,秦惠王对此十分担忧,就派张仪去游说楚怀王,并且提出,如果楚国能和齐国断交,秦国愿意献出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作为报答。楚怀王贪图土地就轻信了张仪,与齐国断绝往来。可是张仪出尔反尔,说根本没有承诺什么割让土地。楚怀王勃然大怒,大规模起兵攻打秦国,结果遭到大败。楚国汉中一带的地盘也被秦国占领。后来怀王再次派兵攻打秦国,结果又被魏国偷袭。这两次失败,令楚国的处境非常艰难。在这之后,各国又共同发兵攻打楚国,原本可以和秦国抗衡的楚国,就这样江河日下了。

同类推荐
  •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四面边声之黄金坟场

    1927年,四川军阀刘湘制造的“三三一血案”,害死了赵君懿的启蒙恩师。为了替恩师报仇,赵君懿策划了一场刺杀行动。行动不幸失败,并因此搭上了他的挚友海东子及初恋情人宋采采的性命。热血青年赵君懿在狱中死去了,天津清帮的老大却意外地多了一个名叫赵义清的义子……数年后,正值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虎视眈眈之际,赵君懿秘密潜入日寇的间谍基地——彼德私立学院,意图行刺汉奸周易群,却意外遇见一个恐怖的半脸之人,那办张脸,似曾相识——这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的人,究竟是谁?
  • 明朝复兴之路

    明朝复兴之路

    死而复生,却意外穿越到明朝,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人,他,林川为了生活,不得不融入明朝。日渐衰亡的明朝,能否因为他的出现发生转折,究竟是他被历史的洪流所吞噬,还是他逆流而上?这一切都等待揭晓。
  •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历史到底遗留给人们哪些未解的谜团?本书为你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从远古传说开始,一一讲述了恐怖预言、民族之根、被历史遗忘的文明碎片、大地奇观、世界历史大事件的另一面、权力围城中的那些事儿、宫廷秘闻、政界名人趣闻追踪、文化名人逸事寻迹、政治名人离奇死亡、文化名人离奇死亡、被历史误读的英雄、弥漫硝烟下的历史玄机、谍海迷踪、离奇巧合、古墓丽影、沉睡在历史角落的宝藏、千年古尸所诉说的秘密、神秘信仰、文化传承的谬误、文学作品中的秘密、艺术作品背后的秘密、自然灾难、人为之祸、失踪事件、奇异风俗、玄秘民族、超时空的科技谜团等世界各个方面的未解之谜。
  • 窦宝传奇

    窦宝传奇

    明崇祯十五年春,即公元1642年3月,当南京城里的百姓在春寒料峭中互相拱手相依,柔美的秦淮河夜夜笙歌四起的时候,大明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东北的松山被满清鞑子攻破,多年的苦心经营毁于旦夕之间,中流砥柱洪承畴、祖大寿落入敌手,更遑论死伤相藉、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西边李自成的大顺军、张献忠的大西军攻城略地,不断蚕食着大明的疆土,而位于北京紫禁城里的朱由检虽然意图重振朝纲,日夜勤于政事,却也因积重难返,回天乏术了。
  • 风骚在大宋

    风骚在大宋

    我本一狂人,高歌笑红尘。才下栖凤楼,又登太白阁。手持绿玉萧,对月引娇龙。由来是一梦,飘渺游太清。元符元年,穿越千年的曹安,在大宋开始了浪漫之旅。舞文弄墨,与文人士子对酒高歌。舞枪弄棒,与英雄豪杰弹剑作歌。总之,怀揣着美好的理想,前进,前进,再前进......漂泊在大宋,高坐在朝堂,狂荡在江湖,飘渺于太清。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让岁月空蹉跎。赵佶,别再床底下藏着了,躲在哪里吃灰吗?孙二娘,人肉叉烧包好吃吗?什么,你是日本平安时代顶顶大名的阴阳师安培晴明的孙女......本书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真是巧合。
热门推荐
  • 终结于幻夜

    终结于幻夜

    我想写一本温暖如春的小说,塑造一个个温暖又坚强的角色,赋予希望或是绝望让他们走在各自执着挣扎的道路上,得到各自的感悟,希望这本书能给大家带来勇气和温暖
  • 特种狂兵

    特种狂兵

    一名受伤复原的特种兵,意外得到透视了能力,超绝的身手,逆天的能力,使他如猛龙过江般,纵横都市,铸就兵王传奇。
  • 蛇蝎前妻

    蛇蝎前妻

    三年前她是代嫁的新娘,三年后他提出离婚,她就想也不想的签字离婚,还他自由离婚后她带走了他一半的身家,却在一夜之间挥霍一空她是个恬不知耻的女人,离婚后与他纠缠不清,藕断丝连,更是将他推进万劫不复,将他初恋情人层层剥皮还觉不够的蛇蝎女人她说:“用你的血葬我的情,你也不亏!”她又说:“谁对谁错早就记不清了,如果恨能让一个人活着,我宁愿被恨着!”“你就这么恨她,就这么容不下她?”面对她的狠毒他发疯了一样朝着她吼,更是给了她终身难忘的一巴掌。她不抵他的力气晕倒在他面前,而他却一动不动的看着,直到别人将她带走。再见他心慌的厉害,不敢相信轮椅上双眼失明的女人就是她,更不敢相信她已经是个怀了孕的女人………
  • Trick之瞳

    Trick之瞳

    我们的世界被神抛弃,作为能力者“猎魔”,我们收拾着世界和人类的烂摊子——与魔物无尽的战斗。世界之大,“猎魔”数不胜数,几千年中甚至有独立于国家的势力。但现在都已经和我没有关系。我现在只是一名身在天朝一座海滨城市的高中生,明明、已经、不想再卷入任何事情了……
  • 给女人的每天一堂人生课

    给女人的每天一堂人生课

    本书共分十二部分:做一个有人缘、善交际的新女性;女人的成熟不是用年龄来证明,而是用智慧来衡量的;合理地规划和利用时问,做高效女人;左右逢源,成为纵横职场的白领丽人;开源节流,用科学的理财方法提高生活品质等。
  • 网游之奕星

    网游之奕星

    在日本战区的某个山峰上,四个头顶五星红旗的玩家,一位抱胸拿着镰刀,一位拿着白色的羽扇,一位扛着狙击枪,一位背着金黄色的巨剑。“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背着巨剑的少年说完就跳了下来,接着另外三为也跳了下来,所到之处尸体遍布。“可以了”“恩,国界破碎启动”他们四人是华夏区的骄傲。死亡的旋律—死神随风飘动—风中之神杀敌如麻—修罗神天下无敌—战神
  • 八封绝域

    八封绝域

    九泉之下,地府之上,其荒芜空间裂缝有一绝域,生灵尽无,鬼魔不生,宇宙洪荒难以抵达,却徒生异物,封镇八方。千百年间,无数人前扑后继,白白殒命。千年之后,又走出一人,得各方觊觎......
  • 腹黑男vs痴情男

    腹黑男vs痴情男

    一个爱玩女人的阔少花花公子。一个痴情的打工仔。两人爱上同一个女人。一个巴掌打出来的‘爱’。不是所有爱都是你侬我侬的。欢喜冤家。一个女人纠缠在俩个男人之间。霸道男人霸道。痴情男的默默守候。
  • 天惩之光

    天惩之光

    星云大陆人族、魔族、兽人族三族鼎立,一名原本要历经九世劫难的少年因缘际会重返修仙之路并最终登上了武道的巅峰,历经磨难的他对所在的世界有了十分深刻的了解,他开始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这个世界。
  • 肇论序

    肇论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