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1900000007

第7章 干盐池

(一)鬼来了

古人建筑城池,必须考虑神祠和庙宇的摆放位置,这不只是因为人需要神灵来佑护,也因为人需要神灵来陪伴。人,需要精神生活,需要思想依托,需要传统与信仰的圭臬,人还需要人力之外的美和空间,也需要对无法解释之现象的解释。人神一家,人神一体。

明户部尚书杨鼎在《干盐池碑记》中除了赞美通会堡的“气象巍严,独胜边防诸城,依作,南构一楼,峭然各省,以快眺望”,还特意提到了诸如:旗纛、神祠、察院、仓场、鼓楼、街衢、庐舍、公衙等内部构建,且形容他们“百堵具兴,无一不理”。

神祠,在这里被排在重要的位置,以此更加映衬了通会堡当年的盛况和人神共济的社会作用,然而,面临震颤世界的灾难,煊赫的神祠并没幸存下来。

现在,干盐池的居民又在当年神祠的原址上,集资新修了一座庙宇,建筑近似当初的巍峨。这不是神灵再生,而是信仰犹存,人心不古,人需要神灵的陪伴。

鬼来了。

老人们每每谈起灾难,总会提及一些预先的不良征兆。“鬼来了”,鬼果然来了。灯盏倒了,盆盆碗碗在锅台上跳舞,野外有沙沙的脚步声,门张开,又自己关上。接着,牛羊怪嚎,狗如猫叫,磷火闪耀。接着,察院、仓场、鼓楼、公衙和所有的民房剧烈摇晃。接着,整个通会堡成了一把筛子,整个四面环山的盐池成了一把筛子,整个海原成了一把筛子,整个西海固成了一把筛子。接着,一声声巨响,地壳开裂,魔鬼四处奔跑,所有的建筑开始倒塌。神祠,在所难免,神像与人共同被灾难所淹没。鬼来了!大地成了魔鬼,天宇成了魔鬼。人,鬼哭狼嚎之后在废墟中成了一具具尸首。

地震发生的时候,大风黑雾骤起,天际红光闪现,地下响声如雷。通会堡如浪尖上的船只,先是人畜无法站立,转眼间,山崩地移,河谷填塞,村寨覆没,鸡犬灭迹,人烟全无。据调查,1920年海原大地震死亡234117人,财产损失无法计算,单海原县死亡73027人,倒塌房屋26912间,土窑洞26698孔,压死大牲畜41635头,伤2854头。

据记载,地震发生后北洋政府没有采取有力的救灾措施,致使灾情加重。灾后又遭狂风大雪,余震不止,幸存灾民伤情缠身,啼饥号寒。甘肃在京工作人员和学生一再呼吁,要求救济灾民,1921年2月24日,即灾后70天(12月14日地震)甘肃驻京人士还在《中国民报》上发表文章,强烈要求政府救灾,并抨击当时的反动政府置人民生死而不顾。文中说:“甘肃为国家征出租税之地方,甘肃人民即为国家负担义务之分子,今遭此亘古以来未有的浩劫,竟不能邀并顾兼恶筹之余惠。既拂于情,亦非人道。”“甘肃此次劫灾……莽莽七十余州县,统一地图上无颜色,蚩蚩九百万人民,于共和国之内,为孤孽饮痛而无泪可挥……”

震后25天,甘肃省省长、督军张广建和议长王世相代表全体官吏绅民向全国通电,呼吁北京政府和社会各界紧急援助。见鬼了,北洋政府竟以总统徐世昌之名捐洋一万元。1921年,旅京甘肃同乡会组织甘肃赈灾救济会,广发告书,八方救助,一年仅得3.1万大洋。甘肃省还专门设立了筹赈公所,以省垣纸币推行于灾区,且又遭到诸多滞碍。届时省政府加收烟酒一成赈捐,并在北京、上海等地经办赈奖券,共收银30万两,分拨给海原等十县,海原受灾重心竟得到的是兰平现银4185两,兰平银票1000两,杯水车薪,且为时已晚,灾民熬煎在水深火热中。

民间传说这次地震,不是神灵不来佑护,而是世事动荡,引起了天地的不安。虽然这种说法不具备科学依据,但当时确实魔鬼四处出没,国无宁日,民众因之而受累。对威严的通会堡来说,往日的盛景一夜间化为乌有,存在的只是颓废的土墙。早日的青山碧波消失了,翠绿的湖水干枯了,只留下一片盐碱与沙石相伴,干旱与风尘肆虐的山川。

据当地居民说,盐池滩有人开过生产硝盐的矿场,由于现在人们很少以硝盐鞣制皮革,矿井也就面临着倒闭。2002年,在古城内种植蘑菇,建了许多温室,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老城内现在住着500多口人,城内的汉族居民自己集资修建了新城隍庙。

返程途中,有两个小学生挡车,我收住车一问,知道他们是姐弟俩。他们家住在离盐池小学并不太远的蒿川乡沙河,周末学校休假,他们想回家吃顿家里的洋芋面,再拿点馍馍。于是我让他们上车,顺路带他们一程。姐弟俩姐姐叫城兰,上五年级,弟弟叫城虎,上三年级。他俩很纯真,我问及他们的学习情况时,姐姐说她语文考得还可以,得了81分,数学刚及格,64分。弟弟低着头不好意思,憋了很久,才告诉我,他学习不好,语文30分、数学40分。除了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外,不知为何,我问他们怕不怕鬼。他们都没有作答。

经过一片成熟的麦地,一位妇女正跪在地里收麦子。这里人收麦不是用镰刀,而是一根根连根拔起。这里的土地很受农民的尊重,他们锄草时跪在地上,收获时同样跪着收获。这里的土地很吝啬,赐给季节的绿色很稀疏,粮食个头很矮,果实十分单薄。这里的农民收获时的面色和这俩姐弟的脸色一样,很羞涩、很惭愧、很惊慌,也很冷峻,令人无法注视。

经过有关部门为纪念海原大地震树起的那块巨石,我停了车。这块巨石,孤独耸立在大道旁,铭刻着“海原大地震震中”几个大字。我踩着咔咔作响的沙土,在它的身上我看到了原石的裂纹。它形似一头豹子,形似一位老人沧桑的面颊,更像一位老母亲的背影,形似一块天外飞来的陨星。它所在大道边,犹如一块里程碑。

我们重新上路,一路很沉默很沉默。到了姐弟俩下车的路口,姐姐腼腆地说了声谢谢。弟弟却生龙活虎地蹦下车,他对着深远的沟壑嗷嗷大吼着,手舞足蹈地跳着。我启动引擎,他忽然蹦到车前,一个马步冲拳,对我喊道:“叔叔!告诉你,我不怕鬼。嗵嗵嗵!”

摇一摇谣歌

大麦开花,摇一摇啊

摇一摇,快出穗

碎脚片子到处跑啊

猴着腰,摇摇摆摆

找着落

咯噔咯噔摇啊,哗啦啦地

摇,门帘迎风飘

门扣哗啦啦,腰上的铃儿跟着摇

见了啥人了,尕尕

你腰子甩开咧,吆——

吆,尕尕的身子

妖,妖,妖,像麦苗

摇进箍窑子,一头栽倒

咯噔咯噔地,闪了我的腰啊

野汉子,地震咧

(二)定戎堡与箍窑子

箍窑子,是一种老房子,亲历过西海固(尤其海原)的人,都会亲眼目睹这些帮助人们度过苦寒日子的屋舍,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人们基本上住进了砖瓦房,但这些箍窑子并没有从人的视野里消逝,它们还在以落寞腐朽的姿态陈述着曾经的艰难与贫困。石舒清是从那些箍窑子里走出来的,他说:“似乎只有它可以证明,我的父亲曾经有力过,我的母亲也曾经年轻过……”

在王征、石舒清(文)合著的《西海固的事情》一书中,石舒清命名这些箍窑子为“老房子”。事实如此,它们本来就是为西海固人遮风挡雨,赖于生存的家舍。“之所以盖这样的房子而不盖瓦房,原因也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盖这样的房子恰恰不需要砖,不需要瓦,也不需要长椽子柁梁,一句话,盖这样的房子不需要钱,就需要点泥土、麦草另外加上力气就行了。”

来到海原县西安镇盐池,走近定戎堡,令人触目的不是早已坍塌的古堡,而是还在古堡南侧享受阳光的箍窑子。它们已经不再是人们用以藏身的居所,它们和包围它们的土墙已经被人遗弃,但它们的身上还有人间烟火的痕迹。有的墙壁上还残存着报纸糊就的墙围子,有的窗棂犹在,有的窑门紧闭,还悬挂着一把“将军不下马”的铁锁。

关于箍窑子或“老房子”的情况,我在这里不再赘述。因为我以十分的热情询问它们的情况时,与我说话的当地妇女显出了索然寡味的神态,她从裤兜里摸出炒熟的豌豆,一粒一粒扔进口里,嘎嘣嘎嘣嚼着,转身走了。正在拾掇农具的王明老人,也不再言语了。我只好言归正传,把话题转到定戎堡上。

定戎堡,又叫东堡子,与之相对的自然有座西堡子。西堡子又叫通会堡,当地人叫老城。究竟谁老谁新,我们只能依据史料记载。

据1999年编撰的《海原县志》记载:“定戎堡,筑于宋元符二年,位于盐池乡政府东侧,堡呈正方形,开北门,南高北低,依地势而建,城墙残高3~4米,底宽3~4米,圆杵板筑,夯层厚3~5公分。现堡内全为耕地,地面散布着大量建筑构件,如专制龙头、瓦当及边长二尺的大方砖等,出土文物有瓷碗瓷罐、汉五铢钱及唐宋钱币等。”《固原地区史志资料·第二辑》记载:“《宋史·地理志》‘元符二年(1099年)赐名。本地碱隈川,东至山前堡三十里,西至秦风路分界堠一十二里,南至宁安寨一百里。北至劈通流域堠五十里’。1000年(宋贤平三年)曹玮与秦翰率兵抵达镇戎军西北武延碱泊川,掩击章埋族,就指这里。《史图集》‘定戎寨,约在东经105度25分,北纬36度46分’。当今海原干盐池城。遗址犹存。在西安与今靖远的交界处,紧邻通会堡。也是通往兰(州)会(靖远)熙河(临洮)的要地。”

而对于干盐池老城(通会堡)有着这样的记载:“即明代干盐池城,东距定戎堡约1里,城呈东西长方形,黄土夯筑,残高4~6米开东西两门并绕以瓮城。明户部尚书杨鼎所撰‘干盐池碑记’赞其城曰:‘气象巍严,独胜边防诸城,依作,南构一楼,峭然各省,以快眺望,名曰定边。出入二关,东镇夷,西服虏。至若城隍。旗纛、神祠、察院、仓场、鼓楼、街衢、庐舍、咸左右其公衙,井五其居民,百堵具兴,无一不理’。由此可见该城当年盛况。今城全为耕地,城址保存较好。”另有记述:“建设干盐池堡碑,据《靖远卫志》:明建设干盐池堡碑在县东(靖远县)一百二十里本堡,成化十八年工部尚书书杨鼎撰记。今佚。”

可见,这座东堡子与西边盐池滩腹地威严峭立的通会堡相比,瘦削干瘪。但以年龄衡量,却老气亨通。何况“明代有人曾得到前人过‘定戎寨’诗镌:定戎古寨几千秋,四壁青山遮古州。北有神泉滴绿水,南有石沟卧金牛。西湖吐玉无价宝,东海碧波水倒流。四季不忘八节景,好似百鸟朝凤楼”。

由此可见,定戎堡在昔日的战争与死亡的角力中,更风云、更古老、更英武百倍。

谈及定戎堡,王明老人自然不乏言语。

他1981年从南山搬来,一头扎进定戎堡南墙外自建的箍窑子后,就再也没有离开此地。现在有了瓦房,但当年的森林已被砍光。政府封山育林,把碧波滩的水压成自来水供当地住户生活饮用。可生态已破坏殆尽,太可惜了。他指着北面的红山、南面的文昌山、东面的西华山余峰、西面西滩之后的三岘山(小沟岘、石沟岘、高岘),不无喟叹地摇着头。天灾人祸,原先从泉儿沟迁到这里的三十几户人家,现在只剩他一户了。他指了指那些箍窑子,又指了指自家的瓦房说,刚来的时候,一月两月还能遇到一场透雨,自从没了树木,一年半载也不见一场毛毛雨。过去还能收点小麦、洋芋、胡麻,现在连羊吃的小草都长不出来了。他家只能靠孩子外出打工赚点力气钱来养活。他说,定戎堡内原先是海原畜牧局,现在仅住着两户姓周的人家。定戎堡四周,也只有一些政府下大力气动员当地农民种植的柠条子。

我们将目光投向远处,王明老人也不再言语。向下望,盐池曾经是否有过盐粒已经不大重要,空气中有许多蚕丝,被太阳从龟裂的滩地上抽出来,虚晃着。空中不见飞鸟。至于爱,是否还在孕育?至于情,是否还在热烈?至于水,是否还在地下流动呢?我只能用假设去试问。

但那些箍窑子歪着嘴,一句话也没有说。

有鲜花吗?给我一束

有鲜花吗?

请给我一束!

有小草吗?

它或许放养着一群小羊儿。

我喜欢脚下的泥土。

我怀疑小草。

我怀疑小草在当俘虏,举着——

一个个小手手。

我想把脚下的泥土埋进土里。

像葬亲人。

有鲜花吗?给我一束。

有鲜花就插在我脚下的泥土里!

不要让卖花的小姑娘,

夜里举着香水瓶,去招魂。

同类推荐
  •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散文4

    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思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散文卷帙中遴选出数百篇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品,辑录成书。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
  • 爱·犬

    爱·犬

    当你说出“我最爱狗狗了”的时候,你是否曾经思考过: 宠物店里可爱的纯种小狗,是来自怎样的宠物繁殖场? 决定养狗前,你已经明白身为人应有的责任与承诺了吗? “纯种”真的比“杂牌”更适合饲养吗? 你能读得懂狗狗无法说出口的忧郁吗? 狗狗的健康到底该如何照护? 流浪狗的命运除了收容中心,能不能有另一条生路? 谨以此书献给我们生命中的每只狗,也写给被这些美丽生命默默陪伴的人类。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 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 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 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 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第三册)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着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们的作品在许多方面给现、当代散文写作以深远的影响。本着推陈出新,弘扬传统之宗旨,编者精选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书,希望读者面对纷繁复杂,文字艰深的古书之苦,能够直面中国古代文化之精华,一边学习,一边就可以运用。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热门推荐
  • 奇幻言情短篇集

    奇幻言情短篇集

    该书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一个个感人离奇的美丽爱情故事,将人们对爱情的向往想象成充满奇迹的生命。
  • 风色

    风色

    有人曾说这个故事是网游的皮、都市的骨、武侠的血脉,对我来说,这是个关于爱与成长的故事,写这个故事只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曾有那么一群人,曾那样不计得失的一起游戏。不同于许多网游的YY,这只是个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故事,以金、古、温、黄四位武侠大师的作品为背景,清淡而有余韵,能令人闲里回味。好了,且沏一壶清茶,阅一帘江湖风色。
  • 永夜圣域

    永夜圣域

    主人公叶枫,开始一个废物,最后巧遇魂老,慢慢成为天才,一个个精彩的故事等你来揭秘
  •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嫡女农医:逆天小王妃

    傅婉言从来没想过她这么倒霉,被醉酒的病人一刀给捅死了,苏醒穿越到浑身长满有毒脓包的恭国侯府嫡女的身上,好不容易搞清楚下毒的罪魁祸首是谁,还没动手手刃仇人,就被赶出去了。为了保命,躲进了武陵村,卖卖草药、治治病、开个药铺、开个药膳酒楼、开个香料铺……小日子逐渐好转,谁知上天看她不顺眼,来了一场天灾!她散尽家财救济灾民、组织人员祛除疫病、顺道捡了个重伤男人回家,拿他做了挡箭牌成了假夫妻,在感情逐渐萌芽之时,男人失踪了……随后,她被接回了恭国侯府,一道圣旨将她赐婚好战嗜血的妖怪八皇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特工小姐很逍遥

    特工小姐很逍遥

    她是Z国专属特工杀手A组组长,她是死要面子的运城凤家嫡长女,当她变成了她,立即惊艳世人。没事就斗斗小妾,惹惹庶姐,吃喝不愁,万事无忧!却不想太过风华绝代也是一种错,哎,没事长这么好看做什么呢?没事这么风华绝代做什么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灵目鬼话

    灵目鬼话

    一个死了三天的老太太,她的头颅却莫名出现在我家门前,是鬼魂作怪,还是人为……
  • 墨染天路

    墨染天路

    一款能让人类进化的游戏,建立起了一个只属于《天路》的帝国,但这款游戏却不只是那么简单。游戏中的能力为什么能在现实中使用?游戏世界的变故又为什么能影响到现实?还有意外死亡的玩家为什么还在继续玩游戏?在所有玩家享受游戏及其带来的强大与利益时,潜伏的危机已经来临。
  • 进化狂潮

    进化狂潮

    突如其来的异变,引来了一场波及全地球范围的大进化,作为曾经地球的主宰,如今的人类只能在夹缝中苟延残喘,无数的变异生物、丧尸甚至是人类自己,都成为了活下去的障碍。可危机与机遇却同在,无数枭雄大能纷纷趁此时机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连赵小山都无法幸免。赵小山并不想成为人上人,他只想让自己的亲人、爱人、朋友在这场危机中活下来,为了他们,赵小山自愿高举屠刀,为他们杀出一条鲜血淋漓的生路。“一切都是为了活着!”
  • 重生之嫡女风华惹尘埃

    重生之嫡女风华惹尘埃

    本该是天之娇女,确亲手将自己的一身荣华送与她人,卿卿性命到底是毁于他人,还是自己断送?只可惜当看清一切时已无力还击。幸得上天怜惜,给我重生机会。这一世,我不愿再呆呆傻傻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看我如何毁渣男,虐渣姐,辱庶母,将上一世的屈辱统统讨回。也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你,既相爱,便无悔。
  • 避暑录话

    避暑录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