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1900000046

第46章 峁堡轶事

峁堡是一座真实而又传奇的土堡,因为它有许多离奇的故事,它在民国短短数年间不胫而走,闻名遐迩。在宁夏南部、陇东,甚至兰州和河州一带,如果询问宁夏彭阳县新集镇,可能无人知晓,但要打听峁堡,总有一些上年纪的人,会给你讲述许多关于峁堡的故事。故事可能围绕许多出类拔萃的人物,比如台维民、张世芳、马德才、马宝义等;也可能围绕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书记毛茹柏为峁堡银花山戏楼赞助三万元的事迹;也许围绕民国时期传奇人物王思举。

峁堡真正的名字叫卯堡。据说,峁堡村会计高金贵先生担任卯堡生产大队会计为大队刻公章时,刻章人糊里糊涂把“卯堡”刻成了“峁堡”。高先生急着用图章,便在便函、介绍信、报表、年终总结上盖上这枚刻错的印戳,于是以“峁”易“卯”,“卯堡”就变成了现在的“峁堡”。

以前有人为此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想恢复“卯堡”,但“峁堡”已不胫而走,广传天下,如铁铆钉铆进铁板再也没能拔出来,何况老堡子本身就建在山峁上。

卯堡源自于卯富贵,他也算这附近一个有钱人,建有一座小小的堡子。谁知他后继无人,堡子塌了,自己又在解放初期离开了人世,“卯堡”也就从根子上消声匿迹一去不复返了。

然而,任何事物的新陈代谢都有一定的原因。据《彭阳县志》记载,民国17年(1928年)卯堡创建了峁堡民团,王思举任团长。其实从这个时候开始以“峁”易“卯”就开始了。当时,王思举作为卯堡地方势力的首领,为了自身安全和附近群众不受外来土匪的骚扰,便组织当地百姓在卯堡街道对面的峁沟沟头上,凭借凸出的地形建起了一座雄姿岸然的土堡,取名“峁堡’,没多久,“峁堡”就覆盖了“卯堡”。卯富贵和“卯堡”就让他们安息吧,我在这里就此搁下不再深究。我们先看看另一独特建筑。

在民团团长组织修建的峁堡身后,有一座黄土山梁,梁下至今还隐藏着一所幽深的地堡,当地人叫它“隐子”,实质上叫它“窨子”才对。

它是一所特殊时期、具有特殊用途的地下建筑。清末民初,卯堡附近和西海固其他地区一样,猖獗的惠燕青、马宝丁两股土匪势力,凭借平凉与彭阳之间的深山险壑,昼伏夜出,强抢民粮牲畜,欺辱妇女,拷打掳掠,无恶不作。而政府任其为非作歹,不闻不问。在这种情况下,久居卯堡的河南商人李有魁动员沿河而居的住户,利用对面悬崖,打眼凿洞,掘出了一眼躲避土匪、隐身藏命的地洞“河南窨子”。

这眼“河南窨子”至今还像一只尚未瞑目的天眼,张望着凡尘。“河南窨子”,挖筑于峁堡身后150米悬崖之中,上下两个洞口,上洞口叫“天眼”,下洞口叫“地眼”。“地眼”在悬崖底端,人可以即时靠近,口直径约80公分,仅能一人爬出爬入,洞深3米左右,洞中有上行天井,直通“天眼”。“天眼”口径约70公分,在悬崖峭壁的中部,人可以凭借人梯或其他攀援工具进入。“天眼”内部有10米深的洞体,可应接“地眼”上来的人,也可暂储从“天眼”进来的人和物。“天眼”侧面洞壁凿有潜入“上洞”的24级黄土台阶。“上洞”也叫“天庭”。

“地眼”进入先要向下入坑,然后才能向上攀援,外形十分隐蔽,远看近看都模糊不清。据说是专门为妇女儿童设计的出入口。

“天眼”面西张开,可供青壮男士攀援而入。既可充当哨眼,又可通气透光,还可以向下投掷砖石,放枪射箭。

“天庭”与“天眼”之间的“天井”并非直上直下,中间必须经过转折,俗称“鹞子翻身”。“天井”之上有许多机关,有陷坑,有暗箭,有隐蔽的防卫暗洞,洞中可以潜伏手持枪矛利用“枪眼”刺杀入洞敌人的守卫。当然“天庭”内早就备好了随时填埋“天井”的黄土。

在“天庭”左拐右转的通道中,有四道防卫“贼道”,贼道中刀枪弓箭弹弓卵石一应俱全,此后还有两道“迷魂汤”。这“迷魂汤”不是汤汤水水,是能令人迷惑的几条岔道。

真正进入“天庭”后,就会看见水库窑、柴草窑、油米窑。还有长期留守人员的转用窑(值班窑)。窑内备有用具、衣食。这个窑洞设在临崖处,有向外张望的通气孔。再往里便是较大的庭洞,有土桌木凳,似议事厅。议事厅再往里是分散的窑洞,大概就是各家各户自己的窑洞了。

“河南窨子”内有无数个通气孔,人在其中,并无沉闷憋气的感觉。据小时候常常潜入其中玩耍的老人讲,在“河南窨子”最里面的茅厕窑后,还有一条直通峡谷的暗洞,此洞深不可测,无人敢入。他们估计是“窨子尾巴”——逃跑通道。

这座“河南窨子”像个地下迷宫,也像一个神秘的传说。令人惊叹,使人入之悚然,出来地阔天旷。它就像一个暗无天日的世界,人可以隐藏,可以苟活,不能不自卫,不能不暗自逃脱。再一想,它俨然是一颗戒备森严的心。

当我喘着粗气,艰难而又战栗地回到地面时,仿佛身后还跟着一个“隐子”:他微闭嘴唇,独眼斜视,紧咬牙关,双耳迎风,腹内饥肠辘辘。像河南商人李有魁,像商场上一个个跌倒摔得七死八活的商贩,像地里爬出来的尸体;踉踉跄跄,战战兢兢。

“河南窨子”似卯堡的影子,藏于山梁悬崖之中,它等待着历史的掩埋。

而立于卯堡南面银花山上的戏楼,就大不一样了,它站在阳光下,威风凛凛,神采奕奕。

戏楼原来系卯堡庙会戏楼,与后来的峁堡同龄,始建于民国17年(1928年)。当时民团团长王思举牵头,众人积极参与,选址于卯堡银花山旧集市的高台上。

戏楼高8米,占地56平方米,古朴大观,面对皇宁宫庙宇,背俯新集街市,两股溪流汇于身后,侧面有独占鳌头的峁堡。

戏楼建成近百年中,老戏、样板戏、电影、社火、聚会、领导演讲、批斗会、表彰会集于一身。2002年戏楼旁边的住户李振兴见戏楼有坍塌之象,便动员大家集资兴建。于是,两个月之后,一座崭新的戏楼又树立起来。

新戏楼占地118平方米,砖木结构,舞台高1米。建设过程中,适逢宁夏自治区书记毛如柏来视察,他解囊相助,捐资了3万元人民币。

落成典礼中,原固原地区及彭阳县有关领导台维民、张世芳、马德才、胡瑞峰、马宝文等人参加了剪彩仪式,卯堡人光彩焕然,精神振奋,后人也受到了启迪。

戏楼出彩,当然源于故事的精彩。台上节目与台下掌声本来就是一码事,不可分割的实质是情感的编篡。“河南窨子”也好,戏楼也好,都是峁堡的组成部分,哪个是演员,哪个是观众谁也分不清。也许它们都是观众,真正的演员是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今人,是古人。卯富贵是,李有魁是,王思举也是。

峁堡已经苍老,像一只老龟,趴伏在两条溪流中间。

峁堡,并不是常见的四面高墙的土堡,而是三面孤立,一面由深沟和一垛大墙隔绝出来的堡垒。夯筑这垛大墙的土方来自深沟,深沟正好做了大墙的防护壕,相得益彰。墙长15米,高8米,厚8米,壕两端通沟壑,深10米,宽10米。堡墙顶两端和中间原来都建有哨楼,南端留下豁口作为堡门,供人出入。

这座依势而建的古堡,远看与山峁混为一体,近看却独自兀立。再看似没费多大工程,但设计巧妙,实则易守难攻。

峁堡除堡墙边上的出入口外另有一出入口,在堡身南面。这道出入口分两道关口守卫,第一道关口在沟底,通着蜿蜒的小路。沿着小路走到近前,必须经过严格盘查才能入门。进入这道关口之后有不大的院落,有很多随崖而凿的窑洞。据说这是供附近乡邻和来卯堡做生意的商贾使用的避难地,也就是当年出资出力的众人为自己建下的地盘。这里有过店坊、餐馆、商店、豆腐坊、油面铺、粮库和许多生意摊场,相当堡内的一个小街市。这里不仅外出方便,而且可以随时通过二道关卡进入峁堡的关键部位——“堡面子”。

“堡面子”就是峁堡顶端的平台,想上“堡面子”,就要穿过一道高墙,向上再穿过一眼十余米深的窑洞。其实单单第二道关口就有这墙和洞两道卡子。

两道卡子分别有人把守,也有十公分厚的梨木门。洞门顶端有俯视头道门、二道门洞和整个山谷的哨兵团练。

如此把守,没有飞机大炮是断然攻克不了的。

民团王团长王思举何许人呢?王思举祖籍山东沂蒙,祖上作过清朝二路总兵,后又被慈禧太后发配到甘肃灵台。王总兵到灵台后续弦生有二子。长子王永振曾任陕西信阳营盘参议,官职五品,18岁阵亡。次子王永生在陕西某县任过六品知府。

王思举是王永生的曾孙。他膝下共有七子。一子叫王永平,黄埔军校毕业后在胡宗南部下任少校团长,战斗负伤后,通过医院一名护士介绍加入共产党,1948年病逝。一子叫王治平,在傅作义部下任过连长,后回峁堡担任民团支队长,配合国民党部队守卫过瓦亭。其长子王天增把守固原与环县的边界,另有几位“少爷”有务农爱好秦腔的,有吸食鸦片的,也有疯疯癫癫的。

王思举本人当年性情暴烈,勇武过人,所组织的民团势力远及周围百里。十里一梓,百里一闾。国民党甘肃省政府和国民党兰州军区曾为其授匾,题字为“功在闾里”。包括《民国固原县志》记载:“王思举,字在德,卯家堡人。民国17年举办民团为团总。19年改编为陆军第13师第1旅旅长。23年充任本县保安第1中队长。”

据王思举的曾孙王万里讲述,他家有祖传家谱,记载着王家的家史。王万里说,当年国民党派兵来卯堡抓壮丁,吓得百姓到处乱跑,大哭小叫,只王思举一人立于堡头,高声喝斥,国民党士兵见是王团长,便紧忙收兵。

他还说,一次有人被土匪抢走了两匹马,王团长便带上部下万占彪等人,乔装成赶集的农民,去平凉安国镇赶集。在集市上他不费吹灰之力就抓获了恶贯满盈的土匪头子惠燕青。但由于跨区超出势力范围,只好由平凉方面处理。

他又讲道,王团长听说平凉与固原交接的青龙乡崔家庙一带,有土匪时常出没,于是带领民团突然袭击,一次抓获了七名土匪,实行了枪决,从此附近土匪再也不敢张狂。

老戴是卯堡的当年的乡邮,经常给王思举捎信传话,他们关系很熟。一天晚上,他来到王团长家中,告诉王团长自己明天一早要去固原城送信,问王团长是否有信可带,王团长说没有,于是老戴早早起身。

老戴送信全仗着一头与众不同的毛驴,这头驴黑头白身子花耳朵,每次老戴去峁堡王团长那儿,总把它拴在二道门前的马桩上。王团长见这毛驴色泽光润,灵敏顺溜,也十分喜欢,有时摸摸它的耳朵,有时说两句赞赏的话语。

谁知老戴走后的第二天中午,王团长在街市上见一头驴很像老戴的毛驴,心里正纳闷,毛驴见王团长向它走来,顿时大声嚎叫起来。王团长油然心生疑窦,稍加盘问,便拿住了那个卖驴的青年。经过审讯和进城回来的人报告,老戴原来死在去固原城的路上。

王团长即刻下令当场枪毙这个青年,又令人从固原黄峁山上把老戴的尸首拉回来进行了埋葬。可笑的是这位年仅18岁的抢驴青年,来自甘肃河州,他慕名来投奔王团长,半道上抢了老戴的驴,准备把卖了驴的钱作为见面礼孝敬王团长。

传说,王团长枪毙了这个“河州娃”以后,他的二儿子就疯了。

王思举本人1948年是怎么离开人世的,我没好意思探问。有一把他曾经坐过的椅子,至今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峁堡高满录家中,同时他保存的还有一张王团长曾经用过的炕桌。

听说高满录的伯父高福奎是解放初甘肃省固原县新化乡的乡长,在“五八叛乱”时期,被叛乱分子杀害。

据高满录讲,椅子和炕桌是他们用几担干柴从王家后人手中换来的,收购旧家具的商贩来过多次,给他500元人民币他也没卖。他说这是峁堡现在寿命最长的木头,他想作个纪念。

另有传说,说盗墓贼听得峁堡有王思举私藏的金银财宝,他们用探测器一测,果真发觉有许多金属物品。他们惊喜万分地挖呀挖,挖出来却是一堆尚未爆炸,但已锈蚀不堪的手榴弹。

同类推荐
  •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彦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她在丁老荐头行的门口,已经坐了十四天了。这十四天来,从早到晚,很少离开那里。起先五六天,她还走开几次,例如早上须到斜对面的小菜场买菜,中午和晚间到灶披间去煮饭。但五六天以后,她不再自己煮饭吃了。她起了恐慌。她借来的钱已经不多了,而工作还没有到手。她只得每餐买几个烧饼,就坐在那里咬着。因为除了省钱以外,她还不愿意离开那里。她要在那里等待她的工作。
  • 爱情标本

    爱情标本

    本书是一本绝对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作者通过唯美、感伤而灵动的语言,牵引出一段段青涩晶莹、暗香隐约的少年情怀。
  • 世纪留言

    世纪留言

    这本书的内容大体围绕着以世纪末文化和文艺思考为中心展开。“世纪留言”这个题目是出版社想出的,是由于这名字有点“苍老”,而作者则还不愿就此开始“苍老”。论辈分,但若从另一个含义上看,它是“世纪”的留言,而不是本世纪中某“人”的留言。这样,也就释然。这个世纪“留言”给后业者的。
  •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外地人眼中的北京人

    散文集。包括:我喜欢北京人,北京口味,小议京菜,朴素的北京人,北京最美的东西,北京房子,冷漠的北京人等。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热门推荐
  •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战争不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争斗。“上智为间”,“用间”是对人的智慧和勇气的综合考量。据记载,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铭中,已使用了“间谍”一词;古代印度的谍报理论比较发达,在《吠陀经》和《政事论》中都有论述;希腊人对间谍的使用历史悠久,很早就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天书”的密码通信;被尊为历代兵家之祖的孙子在战争中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写道:“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问,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人体结构

    本书详细介绍了人体起源、人体的脑、身体、人体的血液、人体的奥妙等方面的知识,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人体结构,从而拥有一个更健康的身体。
  • 妇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妇科病治疗预防与调护

    我们在听取诸如医药专家,营养学家,知名健身教练以及美学等相关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基础上,组织编写了这套“百病治疗、预防与调护”系列丛书,本书共分16册,包括肥胖症、脑血管,失眠症,风湿病,肝胆病,胃病,肾病,妇科病,皮肤病,不孕不育,耳鼻喉症,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眼科病,儿科病,老年病等,分别扼要地介绍了各病的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等基本病学常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着重对中医诊疗,西医诊疗,以及饮食与运动与等方面的治疗与调护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深入浅出,操作性强,广大读者大不仅可以了解病理的基础上,对疾病进行长效的根治,同时,又可以在预防与调护方面做积极有效的努力。
  • 隋唐青梅

    隋唐青梅

    这不仅仅是古代版的嫁入豪门,也不仅仅是古代版的白马王子。隋唐末年,社会动乱,群雄四起,一个稚气、迷茫的小世子,是如何成长为玉面寒枪的冷血杀手?因此这也是一部以成长、励志为主题的文,也是作者对成长的疼痛又一次以坎坷经历和内心体会为主线的诠释。这是一本武侠的女频小说,侠骨柔肠,尽在其中,青梅竹马的少男少女一起成长为茁壮战士,一同闯荡坎坷的青春
  • 《天道尸圣》

    《天道尸圣》

    极阴之体。天道尸王。且看倒霉的小哥如何走向异世巅峰……尸生很精彩,看尽俗世变幻,探寻世界的真理。
  • 恶鬼当道

    恶鬼当道

    漂亮女老师的“关怀备至”;性感女邻居的“邻里爱”;更有美女警花做贴身保镖,阿了一个老帅老帅的大学生,同时被三个极品美女追捧,就在阿了无限感叹此生足以的时候,死神降临,被告知他竟得了绝症,想活命就只有一条路可以选择……
  • 僖公

    僖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颠唐

    颠唐

    这是一部关于成长的寓言故事。这是一个道佛争雄,邪魔得利的年代。仙皇,佛女,佛域,李氏江山。在人心纷乱的时代里,万古不易的仙帝之位也将旁落。而大唐仙国的深处温柔水乡。励志挞伐天下的小捕快正悄然间崛起。何为法?何为佛?自古力先智而出,然天地间是否真有公义的天道?站在高处的人往下看,生命是石头,还是蝼蚁?恩仇不断,长箫不绝。千载难逢的奇才,万古不易的传说。且歌且行且逍遥,翻天覆地,自我辈始,少年,颠唐!
  • 陌爱

    陌爱

    这是一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我自己的故事,一个关于爱情,开始的那么那么突然。。。
  • 英魂英魂英魂

    英魂英魂英魂

    一台电脑,走遍宇宙无敌手。一套技能,杀遍天下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