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71100000006

第6章 我的故乡

我生于一九〇〇年十月五日(农历庚子年闰八月十二日),七个月后我就离开了故乡——福建福州。但福州在我的心里,永远是我的故乡,因为它是我的父母之乡。我从父母亲口里听到的极其琐碎而又极其亲切动人的故事,都是以福州为背景的。

我母亲说:我出生在福州城内的隆普营。这所祖父租来的房子里,住着我们的大家庭,院里有一个池子,那时福州常发大水,水大的时候,池子里的金鱼都游到我们的屋里来。

我的祖父谢子修(銮恩)老先生,是个教书匠,在城内的道南祠授徒为业。他是我们谢家第一个读书识字的人。我记得在我十一岁那年(一九一一年),从山东烟台回到福州的时候,在祖父的书架上,看到薄薄的一本套红印的家谱。第一位祖先是昌武公,以下是顺云公、以达公,然后就是我的祖父。上面仿佛还讲我们谢家是从江西迁来的,是晋朝谢安的后裔。但是在一个清静的冬夜,祖父和我独对的时候,他忽然摸着我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呵。”说到这里,他就原原本本地讲起了我们贫寒的家世!原来我的曾祖父以达公,是福建长乐县横岭乡的一个贫农,因为天灾,逃到了福州城里学做裁缝。这和我们现在遍布全球的第一代华人一样,都是为祖国的天灾人祸所迫,漂洋过海,靠着不用资本的三把刀,剪刀(成衣业)、厨刀(饭馆业)、剃刀(理发业)起家的,不过我的曾祖父还没有逃得那么远!

那时做裁缝的是一年三节,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才可以到人家去要账。这一年的春节,曾祖父到人家要钱的时候,因为不认得字,被人家赖了账,他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等米下锅的曾祖母听到这不幸的消息,沉默了一会,就含泪走了出去,半天没有进来。曾祖父出去看时,原来她已在墙角的树上自缢了!他连忙把她解救了下来,两人抱头大哭;这一对年轻的农民,在寒风中跪下对天立誓:将来如蒙天赐一个儿子,拼死拼活,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账、要账。但是从那以后我的曾祖母却一连生了四个女儿,第五胎才来了一个男的,还是难产。这个难得出生的男孩,就是我的祖父谢子修先生,乳名“大德”的。

这段故事,给我的印象极深,我的感触也极大!假如我的祖父是一棵大树,他的第二代就是树枝,我们就都是枝上的密叶;叶落归根,而我们的根,是深深地扎在福建横岭乡的田地里的。我并不是“乌衣门第”出身,而是一个不识字、受欺凌的农民裁缝的后代。曾祖父的四个女儿,我的祖姑母们,仅仅因为她们是女孩子,就被剥夺了读书识字的权利!当我把这段意外的故事,告诉我的一个堂哥哥的时候,他却很不高兴地问我是听谁说的?当我告诉他这是祖父亲口对我讲的时候,他半天不言语,过了一会才悄悄地吩咐我,不要把这段故事再讲给别人听,当下,我对他的“忘本”和“轻农”就感到极大的不满!从那时起,我就不再遵守我们谢家写籍贯的习惯。我写在任何表格上的籍贯,不再是祖父“进学”地点的“福建闽侯”,而是“福建长乐”,以此来表示我的不同意见!

我这一辈子,到今日为止,在福州不过前后呆了两年多,更不用说长乐县的横岭乡了。但是我记得在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二年之间我们在福州的时候,横岭乡有几位父老,来邀我的父亲回去一趟。他们说横岭乡小,总是受人欺侮,如今族里出了一个军官,应该带几个兵勇回去夸耀夸耀。父亲恭敬地说:他可以回去祭祖,但是他没有兵,也不可能带兵去。我还记得父老们送给父亲一个红纸包的见面礼,那是一百个银角子,合起值十个银元。父亲把这一个红纸包退回了,只跟父老们到横岭乡去祭了祖。一九二〇年前后,我在北京《晨报》写过一篇叫做《还乡》的短篇小说,就讲的是这个故事。现在这张剪报也找不到了。

从祖父和父亲的谈话里,我得知横岭乡是极其穷苦的。农民世世代代在田地上辛勤劳动,过着蒙昧贫困的生活,只有被卖去当“戏子”,才能逃出本土。当我看到那包由一百个银角子凑成的“见面礼”时,我联想到我所熟悉的山东烟台东山金钩寨的穷苦农民来,我心里涌上了一股说不出来难过的滋味!

我很爱我的祖父,他也特别的爱我,一来因为我不常在家,二来因为我虽然常去看书,却从来没有翻乱他的书籍,看完了也完整地放回原处。一九一一年我回到福州的时候,我是时刻围绕在他的身边转的。那时我们的家是住在“福州城内南后街杨桥巷口万兴桶石店后”。这个住址,现在我写起来还非常地熟悉、亲切,因为自从我会写字起,我的父母亲就时常督促我给祖父写信,信封也要我自己写。这所房子很大,住着我们大家庭的四房人。祖父和我们这一房,就住在大厅堂的两边,我们这边的前后房,住着我们一家六口,祖父的前、后房,只有他一个人和满屋满架的书,那里成了我的乐园,我一得空就钻进去翻书看。我所看过的书,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清袁枚(子才)的笔记小说《子不语》,还有我祖父的老友林纾(琴南)老先生翻译的线装的法国名著《茶花女遗事》。这是我以后竭力搜求“林译小说”的开始,也可以说是我追求阅读西方文学作品的开始。

我们这所房子,有好几个院子,但它不像北方的“四合院”的院子,只是在一排或一进屋子的前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天井”,每个“天井”里都有一口井,这几乎是福州房子的特点。这所大房里,除了住人的以外,就是客室和书房。几乎所有的厅堂和客室、书房的柱子上墙壁上都贴着或挂着书画。正房大厅的柱子上有红纸写的很长的对联,我只记得上联的末一句,是“江左风流推谢傅”,这又是对晋朝谢太傅攀龙附凤之作,我就不屑于记它!但这些挂幅中的确有许多很好很值得记忆的,如我的伯叔父母居住的东院厅堂的楹联,就是:

海阔天高气象

风光月霁襟怀

又如西院客室楼上有祖父自己写的: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这两副对联,对我的思想教育极深。祖父自己写的横幅,更是到处都有。我只记得有在道南祠种花诗中的两句:

花花相对叶相当

红紫青蓝白绿黄

在西院紫藤书屋的过道里还有我的外叔祖父杨维宝(颂岩)老先生送给我祖父的一副对联是:

有子才如不羁马

知君身是后凋松那几个字写得既圆润又有力!我很喜欢这一副对子,因为“不羁马”夸奖了他的侄婿,我的父亲,“后凋松”就称赞了他的老友,我的祖父!

从“不羁马”应当说到我的父亲谢葆璋(镜如)了。他是我祖父的第三个儿子。我的两个伯父,都继承了我祖父的职业,做了教书匠。在我父亲十七岁那年,正好祖父的朋友严复(幼陵)老先生,回到福州来招海军学生,他看见了我的父亲,认为这个青年可以“投笔从戎”,就给我父亲出了一道诗题,是“月到中秋分外明”,还有一道八股的破题。父亲都做出来了。在一个穷教书匠的家里,能够有一个孩子去当“兵”领饷,也还是一件好事,于是我的父亲就穿上一件用伯父们的两件长衫和半斤棉花缝成的棉袍,跟着严老先生到天津紫竹林的水师学堂,去当了一名驾驶生。

父亲大概没有在英国留过学,但是作为一名巡洋舰上的青年军官,他到过好几个国家,如英国、日本。我记得他曾气愤地对我们说:“那时堂堂一个中国,竟连一首国歌都没有!我们到英国去接收我们中国购买的军舰,在举行接收典礼仪式时,他们竟奏一首《妈妈好糊涂》的民歌调子,作为中国的国歌,你看!”

甲午中日海战之役,父亲是“威远”舰上的枪炮二副,参加了海战。这艘军舰后来在威海卫被击沉了。父亲泅到刘公岛,从那里又回到了福州。

我的母亲常常对我谈到那一段忧心如焚的生活。我的母亲杨福慈,十四岁时她的父母就相继去世,跟着她的叔父颂岩先生过活,十九岁嫁到了谢家。她的婚姻是在她九岁时由我的祖父和外祖父做诗谈文时说定的。结婚后小夫妻感情极好,因为我父亲长期在海上生活,“会少离多”,因此他们通信很勤,唱和的诗也不少。我只记得父亲写的一首七绝中的三句:

×××××××

此身何事学牵牛,

燕山闽海遥相隔,

会少离多不自由。

甲午海战爆发后,因为海军里福州人很多,阵亡的也不少,因此我们住的这条街上,今天是这家糊上了白纸的门联,明天又是那家糊上白纸门联。母亲感到这副白纸门联,总有一天会糊到我们家的门上!她悄悄地买了一盒鸦片烟膏,藏在身上,准备一旦得到父亲阵亡的消息,她就服毒自尽。祖父看到了母亲沉默而悲哀的神情,就让我的两个堂姐姐,日夜守在母亲身旁。家里有人还到庙里去替我母亲求签,签上的话是:

筵已散,

堂中寂寞恐难堪,

若要重欢,

除是一轮月上。

母亲半信半疑地把签纸收了起来。过了些日子,果然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听到有人敲门,母亲急忙去开门时,月光下看见了辗转归来的父亲!母亲说:“那时你父亲的脸,才有两个指头那么宽!”

从那时起,这一对年轻夫妻,在会少离多的六七年之后,才厮守了几个月。那时母亲和她的三个妯娌,每人十天替大家庭轮流做饭,父亲便帮母亲劈柴、生火、打水,做个下手。不久,海军名宿萨鼎铭(镇冰)将军就来了一封电报,把我父亲召出去了。

一九一二年,我在福州时期,考上了福州女子师范学校预科,第一次过起了学校生活。头几天我还很不惯,偷偷地流过许久眼泪,但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人说过,怕大家庭里那些本来就不赞成女孩子上学的长辈们,会出来劝我辍学!但我很快地就交上了许多要好的同学。至今我还能顺老师上班点名的次序,背诵出十几个同学的名字。福州女师的地址,是在城内的花巷,是一所很大的旧家第宅,我记得我们课堂边有一个小池子,池边种着芭蕉。学校里还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池上还有一道石桥,连接在两处亭馆之间。我们的校长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之一的方声洞先生的姐姐方君瑛女士。我们的作文老师是林步瀛先生。在我快离开女师的时候,还来了一位教体操的日本女教师,姓石井的,她的名字我不记得了。我在这所学校只读了三个学期,中华民国成立后,海军部长黄钟瑛(赞侯)又来了一封电报,把父亲召出去了。不久,我们全家就到了北京。

我对于故乡的回忆,只能写到这里,十几年来,我还没有这样地畅快挥写过!我的回忆像初融的春水,涌溢奔流。十几年来,睡眠也少了,“晓枕心气清”,这些回忆总是使人欢喜而又惆怅地在我心头反复涌现。这一幕一幕的图画或文字,都是我的弟弟们没有看过或听过的,即使他们看过听过,他们也不会记得懂得的,更不用说我的第二代第三代了。我有时想如果不把这些写记下来,将来这些图文就会和我的刻着印象的头脑一起消失。这是否可惜呢?但我同时又想,这些都是关于个人的东西,不留下或被忘却也许更好。这两种想法在我心里矛盾了许多年。

一九三六年冬,我在英国的伦敦,应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沃尔夫(Virginia Woolf)之约,到她家喝茶。我们从伦敦的雾,中国和英国的小说、诗歌,一直谈到当时英国的英王退位和中国的西安事变。她忽然对我说:“你应该写一本自传。”我摇头笑说:“我们中国人没有写自传的风习,而且关于我自己也没有什么可写的。”她说:“我倒不是要你写自己,而是要你把自己作为线索,把当地的一些社会现象贯穿起来,即使是关于个人的一些事情,也可作为后人参考的史料。”我当时没有说什么,谈锋又转到别处去了。

事情过去四十三年了,今天回想起来,觉得她的话也有些道理。“思想再解放一点”,我就把这些在我脑子里反复呈现的图画和文字,奔放自由地写在纸上。

记得在半个世纪之前,在我写《往事》(之一)的时候,曾在上面写过这么几句话:

索性凭着深刻的印象

将这些往事

移在白纸上罢——

再回忆时

不向心版上搜索了!

这几句话,现在还是可以应用的。把这些图画和文字,移在白纸上之后,我心里的确轻松多了!

一九七九年二月十一日

同类推荐
  •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

    多少年过去,我也曾几次和人讲起。可是没人会相信它的真实性。甚至包括我自己。那不是梦。在那之前和之后,我都未曾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一匹马的眼睛。而它从书架上移开眼神来看我的时候,我忘不了那双眼睛。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我虽然早已过了要牵强附会才能了解自我的年龄,也不再有拼命幻想的激情,可是每当我在一排排的书架前难以自持地激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属于这片天地。《记忆是一种抵抗的姿态》讲述了作者的记忆故事。
  •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读·品·悟·青春的荣耀·90后先锋作家二十佳作品精选:两粒种子,一片森林》是被媒体誉为“90后最具潜质的文学黑马”王黎冰的作品精选集。王黎冰是才子,他笔下的文章,不论什么文体都神采飞扬,才气逼人;王黎冰是四川人,他笔下的四川是那么优美,那么令人着迷;王黎冰是写作多面手,小说、散文、诗歌以及文学评论都有独特风格。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激情挥洒青春的气息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大地上的事情

    大地上的事情

    散文作家苇岸全部关于自然主题的作品结集,包括其代表作《大地上的事情》、《一九九八廿四节气》、《放蜂人》等。全书文字优美,思想深邃,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与万物的浩瀚之间,建立了深刻的联系。这些散文内容涉及蚂蚁、蜣螂、胡蜂等昆虫;麻雀、苇莺、杜鹃等鸟雀;麦子、白桦等植物;日出、大雪等物候……以最美的汉语描画出最壮丽的万物,并由此提出,人类以大地为居所,应当对此怀有谦卑的感激之情,而不要成为一个妄为的物种。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热门推荐
  • 我的天才女友

    我的天才女友

    曾经的爱情在如梦的纠结中逝去,曾经的回忆在岁月淡泊中飘零,我无法逃脱现实中的平凡,更无法找到灵魂深处的真爱,我迷离在钢筋混凝土的城墙中,我沉醉在灯红酒绿的城市边缘,我无法触摸那炽热的心跳,更无法感知那迷人的微笑,只是不经意间发现她在花中笑……
  • 丧尸大战怪物

    丧尸大战怪物

    风萧萧,雨狂乱。天昏昏,夜难眠。荒草枯树惊雷闪,行尸走肉鬼狂欢。朦胧神怪惊乍现,星球幻影影连连。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当人类不再是人类,昆虫不再是昆虫的时候,这个世界,是否还是一个世界?陨落的天外玄铁石为什么有如此可怕的力量?推背图残卷里的玄机会给世界带来什么?阴险毒辣的巫毒邪教统治这个世界的愿望是否能够得逞?巨大无比的地下巨鲸尸骨里埋葬的仙族有什么机密法宝?迷离的星球幻影是真相还是假象?凝结的时空是否会拯救善良的人类?丧尸,怪兽,人类,……在地球上上演了一出奇幻,刺激,惊心动魄的故事。笔者北极贝壳重新整理了《丧尸大战怪物》,并继续给大家带来精彩的故事,有你好看!
  • 玄荒记

    玄荒记

    主角是泉星,书中不服孟婆泼孟婆汤,急中生智找了个名叫荒古大陆的轮回门跳了,主角带着前世的记忆在异界转世了。天生就神念强得离谱又得大荒法体的主角开始了在异界风声水起的经历。
  • 铜

    一回眸,你不经意的笑如初阳。本该温暖迷人,此刻,却如利刃入心。“祁枫,这么久了,我在你心中,到底是什么。”
  • DNF之死亡旅途

    DNF之死亡旅途

    因为恋人的意外去世,李超沉浸在游戏之中不能自拔。一次意外让其来到了神秘的阿拉德大陆。为了心中的执念,为了还能回到那熟悉的家园。李超开始了疯狂变强之路!
  • 魔神时代

    魔神时代

    2012年世界末日,恶魔降临,就在人类在绝望之际,诸神降临,带领人类走向了新世纪······
  •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重生之首席纨绔妻

    唐浅,前世她恪守本分,却惨遭丈夫出轨,闺蜜背叛,朋友陷害。而今世,回到十五岁的她,突获异能,绝代风华!她重情重义却又瑕疵必报!在亲友眼里,她是绝世乖宝;在敌人眼里,她是午夜修罗!
  • 神魂成仙

    神魂成仙

    鬼怪,灵异,降头,巫术,跳大神,蛊毒,道术,佛法等从古至今屡屡显现踪迹?他们是否真的存在?仙佛,神灵,妖怪,远古的天庭,神奇的伊甸园,极乐的西方世界,这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为何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尼斯湖水怪,都灵裹尸布,金字塔等世界诸多秘密是神话还是科学?为何难以解释?这个世界充满了无尽的秘密,让人目眩而神迷。主角在无意中得到可以点化虚幻物品成为现实的能力,书本,卡片,画壁上的物品皆可成为现实。慢慢的主角开始接触到神魂和武术。面对世界无尽的奥秘,主角是选择神魂修炼还是练习武术来提高实力去探索揭露这些无尽的奥秘?且自古有肉身成圣,神魂能否成仙,又将如何成就纯阳之仙?在肉身成圣与神魂成仙中,主角又如何选择?(新书上传,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拜求支持,已完本《重生西游之大唐皇族》所以本书的质量和数量各位大大完全可以放心)
  • 绝世逆袭凤栖凌苍

    绝世逆袭凤栖凌苍

    童鞋,她不就是背这老妈玩MP5么凭啥她走好好的路都能率坑老天爷,你无耻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了更让人无语的是,她在被治疗时,只是安慰安慰死党,被死党一个情绪激动,点滴瓶砸死了呵呵呵,穿越欧操蛋,穿越穿到一废物上来了,死党你记住了,总有一天她会回去的。结果死党来了...一群古化石记着了,梁子结大了,钱是她的,地盘是她的,宗族的信仰也是她的。前世一直追寻的永恒,也是他...“逆袭者,爷鄙视之。”她撇撇嘴"Shit!""是吗?"他邪肆妖娆,一直安份的手挑起她的下巴“我让你任意逆袭呢?”“Areyousure?”“任君所为为所欲为。”好么,她还是太嫩了。
  • 炼鬼记

    炼鬼记

    不得不说,世界这么大,没见过的东西多了。陆杨是一个普通人,意外见到一个神秘男子后,她离奇的冒险之旅就展开了……姥姥成了驱魔师,洗个澡被水鬼抓住溺死,溺死还不算完,还穿越了。她又不是什么超人,怎么在异世活下去?陆杨怎么可能告诉你,她有秘密功能……(本文纯属虚构,请勿当真、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