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44000000020

第20章 游酢理学在台湾和海外的传播(1)

程利田

游酢的“道南”,将洛学(即“二程”理学)传播到福建武夷山地区,使武夷山成为“闽邦邹鲁”、“道南理窟”,福建理学文化获得高度繁荣,最终形成了闽学(即朱子学),“二程”理学发展到鼎盛阶段,孔子创立的儒学获得了振兴。

随着时代的发展,游酢理学开始传播到中国台湾,传播到海外。游酢理学的外传,一方面是通过迁往台湾和海外的游酢后裔进行传播;另一方面是通过游酢理学著作的外传。但因种种原因,游酢理学著作大部分都已散佚。据方彦寿研究员的研究和考证,游酢理学著作在宋代刊本行世的有12种47卷,而散佚的却高达5种40卷(《中庸解义》、《论语解》、《孟子解义》、《豸山粹言》等),因此游酢理学的外传,特别是对海外的传播,主要是通过朱子学的外传来实现的,这是因为朱熹直接吸收了游酢的诸多理学观点和见解来构建朱子学体系,来为“四书”作注和阐释,撰著了《四书集注》。朱熹还将游酢诸多精妙理学言论收集编成《游氏妙旨》,给以传播和研究。

一、游酢理学在中国台湾的传播

游酢理学在中国台湾的传播,主要是通过迁台的游氏宗亲、台湾郑氏政权和清朝台湾官方三条途径来进行的。

1.迁台游氏宗亲的传播

清朝前期即顺治朝至乾隆朝(1644-1796),福建游氏族人就开始渡海入台,且以游酢长子游撝派下居多,从福建永定、南靖、诏安等地渡海到台湾的台北、彰化、桃园、宜兰、嘉义等地。他们中有的人应该有携带游酢理学著作入台(游酢理学著作虽然大部分散佚,但游酢后裔家中仍有收藏游酢理学著作。这在《宋.游酢文集》的序和跋里可以看到。如左宰写的序里就说:游酢后裔子孙游文远就在清乾隆丙寅十一年(1746年)取出家藏旧本《中庸义》、《论语.孟子杂解》、《易说》、《诗二南义》各一卷,文集十卷,重付刊刻;又如王杰写的序里说:游酢二十世孙端柏在清乾隆乙酉三十年(1765年)已经刊刻了游酢的遗书,并成集;还如朱珪写的跋里说:游酢的后代子孙上衢和庆光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拿出家藏的游酢文集请朱珪作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渡台的游酢后裔定有带着游酢理学著作)。因此,台湾游氏都以游酢为始祖或圣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如今台湾游氏宗亲约有17万人,集中分布在台北县市,以及桃园、宜兰、彰化、苗栗、高雄等地。他们入台后就成立游氏宗亲会,团结发动游氏宗亲教育子孙传承游酢理学思想和游氏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游氏宗祠、立雪亭、追思亭等,追思敬祖,弘扬祖德,传播游酢理学和“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精神。这里仅举新北市的广平祠来说明。台北中和广平祠雄伟壮观。宗祠大门里,立着刻有“三十年前宿草庐,五年三第世间无。门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儿孙不读书”的游酢《诲子》诗巨石;二楼大厅四周挂满“报本思源”、“源远流长”等横匾,陈列着《宋.游酢文集》和研究游酢理学的《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等著作;五楼为定安堂,安放游酢神龛神像;宗祠的柱上是雕刻或挂着“道南首豸山学共龟山同立雪,理窟从洛水本归濂水引导源”、“立雪记当年不愧程门称二哲,流芳垂万古永怀孔庙祀先儒”、“渊源溯豸山圣道阐扬光宋史,裔胄传东海宗祠赫奕壮台疆”、“居官清正掌朝纲恩封都御史,敬卫森严凭将略圣眷镇黔阳”、“学本“二程”道统克绍扶道,教垂十郡文风蔚起斯文”、“圣道南传仰“程门立雪”,裔孙东渡绳永邑遗风”、“祭祖勿忘先世训,同宗宜作一家亲”、“广修德业昭今古,平守箴言学圣贤”等颂扬游酢道德高尚、“程门立雪”尊师重教、道南圣学、弘扬圣学和东渡台湾继承祖德、传承祖业、学圣贤的柱联楹联。整个广平祠洋溢着浓烈的游酢文化氛围。

二是制定家规家训,编印发放《游氏族谱》、《游氏家训》、《游氏姓源来台考略》、《游氏定安堂记》、《游氏宗亲会会员手册》等,教育子孙遵守礼仪、家规、家训,发扬良好家风,尊祖、重谱、睦族、广睦、奉终,使游酢理学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永远流传。

三是兴办私塾、学校,召集子弟入学,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游酢文化。

四是返乡寻根谒祖,参加大陆各种学术研讨会,收集游酢著作和研究游酢理学等书籍。自从1992年6月,以游正成为团长的台北中和市广平游裔寻根谒祖团首次来南平凤池寻根谒祖以来,每年都有台湾宗亲组团来大陆寻根谒祖,考察调查,参加大陆举办的游酢、朱熹等的学术研讨会,仅闽台游酢学术研讨会至今都已举办了三次,第一次在福建南平召开,二、三次在台湾召开。他们还参加游氏宗亲恳亲会,与大陆宗亲共商弘扬游酢文化事宜,加强两岸宗亲联谊,发展两岸关系。回台时,他们带回大陆学者出版的研究游酢理学的学术著作,如《游酢评传》、《游酢新论》、《道南首豸山》、《游酢研究》、《游酢文化研究》等,带回游酢文集,带回朱子学、“二程”理学等有关书籍,以充实台湾游氏宗祠的藏书和更好地在台湾开展游酢理学的研究和传播。

五是邀请大陆宗亲、学者访问台湾,支持、资助大陆宗亲、学者开展游酢理学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共同开发游酢理学资源,弘扬游酢文化和“程门立雪”尊师重道精神。如台湾宗亲游得男、游象喜等资助南平游酢文化研究会出版《宋.游酢文集》;游岳勋集资、捐资数百万元编纂《闽游二三郎系大族谱》(上杭),兴建“辛郎书屋”、“纯良文化阁”(南靖)作为闽西南研究传播游酢理学的基地,兴建“游酢陵园”(建阳)、“中华游氏文化园”(柘荣),资助修复南平游定夫(祠)纪念馆、书院和出版《游酢评传》、《道南首豸山》、《游酢文化研究》等书籍。现在,台湾游氏宗亲对游酢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正热火朝天、蓬勃发展。

2.郑氏政权的传播

清顺治十八年至康熙元年(1661-1662),郑成功率3万大军,经过9个月的斗争,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祖国宝岛台湾,建立郑氏政权,开始经营台湾。

明清时期的台湾有语言无文字(汉字),但是要传播大陆汉族文化和儒家理学家思想,就必须从办学兴教入手,提高台湾高山族的语言表达、识字和知识文化水平,使台湾统一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才能从意识形态上贯彻理学哲学思想。

郑成功本是儒士,童年时代在家乡南安就接受儒学教育。闽北抗清失败后,虽然他焚儒衣弃文从武,但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明永历十五年(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福建金厦东渡台湾时,跟随他入台的八百多名理学硕儒成为郑氏政权治台时传播理学、促进台湾开发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沈光文,浙江鄞县人,明太仆少卿,在台湾目加溜湾设教,教授生徒,传播大陆汉族文化和朱子理学,有“全郡风气开自太仆”之说。又如卢若腾,同安人,明朝进士,入台湾后隐居澎湖,杜门著述,弘扬中华文化和朱子理学。此外,还有王忠孝、徐孚远、张煌言、曹从龙、陈士京等,他们都是当时的名儒才士。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连横在《台湾通史》的《教育志》里说:“(这些)鸿博之士,怀挟图书。奔集幕府,横经讲学,诵法先王……”台湾文教“盛于一时”。

郑氏时期,台湾官方汉化教育和理学教育的真正倡导者是陈永华。陈永华,同安人,任郑氏政权谘议参军。他在永历十九年(1665年)向郑经建议在台湾“建圣庙,立学校”。郑经以“荒服新创,地挟民寡”为由,要他暂缓,但陈永华说:“……昔成汤以百里而王,文王以七十里而兴……岂必广土众民?唯在国君之用人求贤,以相佐理尔。今台湾沃野千里,远滨海外,人民数十万,其俗素醇,若得贤才而理之,则十年生聚、十年教养,三十年之后,足与中原(清廷)抗衡。”他又说:“人若逸居无教,则近于禽兽。今幸民食稍足,寓兵待时,自当速行教化,以造人才,庶国有贤士,邦以永宁,而世运日昌矣。”在陈永华的不断劝说下,郑经采纳了他的建议,于永历二十年(1666年)春建起台湾第一座闽式孔庙,郑经亲率文武官员举行释菜礼。随后,又命各社设立学校,其中高山族聚居地设立的学校称社学,延请大陆尤其是福建的通晓古今、学识渊博的名儒教授番童。规定凡8岁儿童都要入小学,教以经史文章和诗书,让他们明人伦、懂礼仪、讲品德、自节制、立志向、学圣人。又命天兴、万年两州及承天府立学。是年三月,又设国子学院,陈永华亲自执掌文教,建太学,以礼官叶亨为国子助教,规定科举考试制度,两州三年一试,考试儒童。州试有名者送府,府试有名者送院,院试取中,准入太学。“自此台人始知学。”

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四月,陈永华以郑经长子郑克臧土为监国,辅其治理台湾,台湾教育进一步得到发展。连横在《台湾通史.关征志》里说:“自延平(郑成功)入台以来,与民休息,而永华又咻噢之,道之以政,闲之以谊,教之以务,使之以和,渐之以忠,厉之以勇,劝之以利,严之以刑,民于是乎可任也。二十年间,台湾大有……善于德化之入人深也!”

郑氏政权在治理台湾时,不仅重视教育,而且还运用理学来发展台湾的生产,如重视农业,传授农耕技术,注意天人和谐,营造和谐安定的环境。同时,还用儒家文化要素更改地名,如郑氏所设的24个里中就有仁和里、仁德里、依仁里、归仁里、仁寿里、荣德里、善化里、感化里等,通过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事物传播理学。

郑氏在台湾建学校,推行汉化教育,制定教育制度和科举取士制度,初步构建起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为儒学、理学的传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郑氏政权运用理学发展生产、更改地名、构建和谐安定环境等措施,则是将儒学、理学运用于实践中,同样起到了儒学、理学的传播作用。

3.清朝台湾官方的传播

1683年,清朝同意台湾设台湾府,对台湾进行管辖。游酢理学继续通过儒学朱子学在台湾的传播而迅速广泛地流布。清政府从大陆选调理学名儒到台湾理政办学,弘扬儒学朱子学。如蒋毓英、周昌、沈朝聘、杨芳声、陈瑸等治台官吏,都把兴办学校、尊儒读经作为治台的方略。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任台湾知府蒋毓英和台厦道周昌将郑氏政权旧址改建为台湾府学。康熙四十五年,诸罗县建立儒学。康熙五十一年,台湾知县沈朝聘办起台湾县学,凤山知县杨芳声办起凤山县学。雍正四年(1726年),彰化县建立儒学。这些县学、儒学都在传播朱子学。

陈瑸是治台官吏中在台湾传播朱子学的倡导者。他原任福建古田县知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调任台湾知县,这是他首次入台。他一到台湾就立即倡导在台湾县学、儒学中传播朱子学。他在理政的空余时间里,召引诸生考课,“以立品敦伦为先”,为台湾县学撰写《台邑明伦堂碑记》,强调儒家人伦思想。他说:“自有人类,即有人心;有人心,即有人理;有人理,即若天造地设而有明伦堂。”人心、人理、人伦是儒家的核心,也是理学的核心,因为它出自“二程”、游酢、朱熹理学的天理论。理学家们认为,人、心、理三者都本于天,有人有心就有人理,人与心不可分,心与理不可分。人本于自然,心本于自然,理本于自然,都是与生俱来的,是最高的原则,也是最为普遍的原则。而这个理就是人伦。办县学,设明伦堂,就是教人明人伦、明天理。陈瑸说:“苟斯堂之不立,则士子讲经无地,必至人伦不明,天理泯而人心昧,将不得为人类矣!”这就是说:如果明伦堂不立,那么读书人就没有地方讲经了,这必定会使人伦不明,于是天理灭而人心暗,这样就不能是人类了。可谓道理深刻,意义高远。康熙四十九年,陈瑸第二次入台,任台厦兵备道。他利用康熙帝表彰朱熹和朱子学之机,在台湾建万寿宫、修文庙、设十斋以教诸生,建朱子祠以祀朱熹,撰写《新建朱文公祠碑记》,大力提倡台湾要以朱子学为官方思想,告诫诸生要读朱子之书,并要切身体察,躬身实践,大力弘扬朱子学。接着又委托福州鳌峰书院山长蔡世远为刚竣工的诸罗县学重修碑记。蔡世远就撰写了《重修台湾教育碑记》,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讨论理学经典中的要旨,让学生体会宋代理学家的微言大义,告诉学生立诚之方、读书之要、伦理之修,即给学生传授立诚、读书和伦理的修身方法。蔡世远引用游酢、朱熹名言来启发学生读书要注意难易之序、循序渐进、专心致志、常年不懈、广读博览、力行践履、通经致用、体用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传播理学时接受义理的浸润熏陶,终身受用。

清代台湾府学、县学在传播儒学、朱子学,除了通过治台官员撰写的碑记碑文外,还有就是在教学上、藏书上来传播。

同类推荐
  •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中国报告文学的世纪景观

    本书收录的是作者1996年到2000年间的一系列研究报告文学的文章,是作者对世纪转折间报告文学发展的追踪、观察和思考,其中既有宏观的报告文学理论及发展流变、创作潮流的梳理、总结,也有对当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甚至是微观的报告文学作家、作品的剖析、评论。作为一名新时期文学的参与者,本书作者长期身处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前沿,因此这些文章表现出了深厚的理论素养,其中一些篇章是对报告文学理论建设的丰富、发展和补充。同时,这些研究文章还向读者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具有相当的资料文献性。可以这么说,这本书既是作者的一个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也是这几年报告文学理论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 花开花落都是缘

    花开花落都是缘

    月华如练,照我在戏中。我在没有观众的舞台甩长袖潸然起舞,舞尽我人生的悲凉,舞尽广寒宫无边的孤独,任凄泪长流。疼,如茧,将我的心紧紧束缚,愈收愈紧,万般挣扎都已是枉然。《花开花落》是散文作家林纾英(笔名月转妆楼)的散文集。林纾英擅长以妍美幽约的文笔抒写侠骨柔情。如果说诗性唯美的文化散文为其创作之一翼,那么素朴本真的生活散文则是另一翼。徜佯林纾英精心营构的文苑,一花一世界,争妍斗艳,摇曳生姿,让人留连忘返。其柔婉的笔致,本真的言说,深情的发抒,波动着读者的心湖,让读者陶醉,深思,或扼腕浩叹。
  •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是人间四月天

    一代才女林徽因在文学上著述不多,本书精选其诗歌、小说、散文佳作,其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均已收入其中。其作品自有女性的温婉清丽,但并不为小格局所囿。她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娇弱女子,笔下流露出令人惊讶的对民间百态的深谙,实有创作天赋。这位秀外慧中的民国女子,早已化为一代传奇。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 纸上月光

    纸上月光

    本书是作家查一路又一部奉献给读者的智慧书。作者以深情之笔和无处不在的灵感,写旧年风月,写人世苍凉……再微末的细节,都是冲着你的一个意味深长的微笑。叙述,处处有峰回路转,时时呈现给读者云开日出的豁然境界。
热门推荐
  • 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

    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

    许多人都可能当上中层领导,但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中层,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优秀的中层领导呢?本人的气场,沟通、控制情绪 、管理员工的能力,以及团队建设是优秀中层要必须掌握的。想要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就应该学习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其中所包涵的智慧,加以实践。既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又要善于授权,并同时把责任下放,构建一支高效的团队。杨文忠所著的《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从五个方面讲述了作为一名中层领导在处理不同问题时应该掌握的心理法则,通过阅读《优秀中层要懂得的心理学法则》,对提高中层领导的管理能力将大有帮助。
  • 绝对猎团

    绝对猎团

    你一定要活下去,还要交到更多朋友!我不能再给你什么,请你自己为自己努力!
  • 狂后:皇上的杀手妃

    狂后:皇上的杀手妃

    21世纪头号被通缉的杀手云蓉美丽勇敢,手段凌厉,一身功夫异常高强。后来因为被各国的特种兵围追堵截,客死异乡。再次醒来之后,神秘杀手云蓉就变成了大赵国不受宠的皇后云蓉。云蓉接受了那个身体正主的一系列记忆,最终在那个世界混得风生水起,如鱼得水,并且俘获了许多美男的芳心!!
  • 九飞天穹

    九飞天穹

    简介:天穹之上,无数人向往的地方。飞上天穹是每个有志男儿的梦想。那会是一种荣誉,极高的荣誉,名为天兵。每个人都有一颗飞星,觉醒它便可翱翔天际。一个地球上的孤儿,拥有难以置信的飞行天赋,却体弱多病,告别了虚拟飞行顶端的男人,在命运的引导下来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天穹
  • 绝色冥妻

    绝色冥妻

    在农村,自古都有闹洞房的习俗!哥哥的婚礼上,伴娘惨被蹂躏,上吊自杀。却在半夜回来找我,说她要嫁给我!
  •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Alexandria and her Schools

    I should not have presumed to choose for any lectures of mine such a subject as that which I have tried to treat in this book. The subject was chosen by the Institution where the lectures were delivered.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前妻有毒

    重生之前妻有毒

    上一世,她爱他如命。新婚三日,他目睹她被情敌害死却无动于衷。重生归来,再嫁他为妻,却为让他尝尽痛苦,当初她怎样卑微祈求他的爱意,如今她都要一点一点讨回来!“你敢推开我?”“为什么不敢?你以为我还是以前那只小绵羊,任你宰割?拜托你睁大眼,我是神偷林西娅,不是你的情妇林西娅!”“去哪儿?”她扬了扬下巴:“睡觉啊。”他皱眉,“床就在这儿,你想去哪儿?”她嘴角一扬,“我只说了搬进这个房间,可没说要和你睡在一张床上,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难道你想反悔吗?”
  • 苍星劫

    苍星劫

    地球自由联合体,简称“地联体”,拥有最为悠久的历史和仅次于第七宇宙联盟的军事实力。据史料记载,另两股庞大的势力在数百年前都归属于“地联体”,只是历经数百年岁月,逐渐强大的各邦国分裂为现今的两大势力——主动脱离的“第七联盟”和被迫流放的拜尼施门德帝国。
  • 决欢

    决欢

    中土大陆,四方门派,王朝居中,百族林立,修仙修体修心。孤儿叶岷,得孤寡老人指引,进入长青宗外门踏入修行一路,后因回故地看望老人,误入山洞,得一心法,一睡十年,物是人非。。。。。。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