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7900000027

第27章

【译文】

天地间的事物往往是相互对立的,有一个安乐的境遇,就会有一个痛苦的境遇随之而来;天地间的事物往往又互为补偿,好的境遇和不好的境遇总是交替出现。所以,只有平平凡凡安分守己,满足于家常便饭、没有官位的自然光景,才是最快乐的境界。

【人生智慧】

俗话说“有一利就有一弊”,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彼此对立又互为补偿的,所以,看事物要用辩证的方法,就不至于走极端,因为凡事都有它相对应的一面。就此而言,一个生活无忧无虑的人,在某些方面必然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楚;而艰苦度日的人,也必有令人称羡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越是美好的事物缺点往往越是明显。何况,最好的未必是最适合你的,平凡也是一种美。所以,人何必相争呢?不如乐天知命、随遇而安,在平凡之中细细品味人生的真正乐趣。

心无物欲坐有琴书

【原文】

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译文】

心中如果没有对功名利禄的欲望,就会像秋日的天空、雨后的海面一样开阔澄净。家中如果有古琴、诗书相伴,就会像居住在石室丹丘中的神仙一样逍遥快活。

【人生智慧】

物欲是人类心灵的枷锁,只是它绣着华丽的金边,使世人不舍得丢弃;琴书是人生的益友良伴,只不过它看起来那样清苦,令凡心敬而远之。但是,枷锁就是枷锁,最精致的牢笼也最容易剥夺你的自由,鸟儿的翅膀如果坠上黄金,它就无法飞翔,人的心灵如果填进物欲,就会举步维艰。一琴一书虽然清苦,若能自得其乐,便得神仙境界。

人生本来就充满了矛盾,譬如“舍得”,不舍,安得?你若放不下心头枷锁,又何来海阔天空的自由飞翔;享受不了清苦生活,又怎能见得石室丹丘?

不为念囚凡事随缘

【原文】

今人专求无念,而终不可无。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缘打发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译文】

现今的人一心追求没有杂念的境界,可是却又始终做不到。其实只要能做到让先前的杂念不停留在心中,后来的杂念自然不会来到。亦即只要把握现在,将眼前的俗务随缘打发去,自然就能渐渐进入没有杂念的境界了。

【人生智慧】

一般人对于不如意的往事,通常会一再反复追想,并要经过一段相当漫长的时间才能淡忘。虽说时间是医治伤口最好的良药,但却在这期间浪费了我们太多的精力。青春是短暂的、时间是宝贵的,往者已矣,应该好好把握现在,别一味地沉浸于过去,否则会使得眼前的事受到影响,又成为未来追悔的事件。正如李白所言: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换言之,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莫以昨日追悔,莫以今日烦忧。人应该以更开阔的胸襟活在当下、迎接未来,如此才能抛开烦恼,拥有快乐的人生。

凡俗观差别道心皆一体

【原文】

天地中万物,人伦中万情,世界中万事,以俗眼观,纷纷各异;以道眼观,种种是常。何须分别,何须取舍?

【译文】

天地间的万物、人世间的一切情感,以及世界上的所有事情,如果用一般人的眼光来看,纷纷扰扰各不相同,如果用通达的眼光来看,则样样都平常,何必要去加以分别和取舍呢?

【人生智慧】

人们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万事万物均加上主观想法,以我转物,为所有事物都涂上自己的感情色彩,所以看出的万物自然大有分别。至于通达的人,则不以自我为中心,而用超越世俗的眼光去观察万事万物。在他看来,天地万物、人伦万情都是一体的,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复杂,更不需花太多的精力去加以区分。

可见,不论对人、对事或对物,只要能本着大公无私的平等态度,用一颗简单透彻的心来对待,就能不受外物俗情的牵绊。万物本为一体,又何必去分别、取舍呢?

以我转物逍遥自在

【原文】

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译文】

如果由我来主宰外物,得到不会欢喜,失去也不会忧虑,大地到处都徜徉自适;如果由外物来役使我,不顺遂时就会恼恨,顺利时又会恋栈,而只要一点微小的事就能使人感到困扰束缚。

【人生智慧】

由自己来主宰事物,则万物为己所用,而得与失取决于尽力与否,一切操之在我,失了一物可另取一物,有得有失,得失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得之何喜,失之又有何忧;相反如果自己受到物质的控制,为外物所奴役,则会患得患失,得到的害怕失去,失去的又追悔莫及,心境随着事物的顺逆而转,时时都感受到无形的牵制,得之不喜,失之愈悲,人生何来快乐的时候?

这两者的差异,就在于役物与役于物,人生的苦与乐、迷与悟都受到役于物与否的影响,只有摆脱了物役才能快乐常在。

思及生死万念灰冷

【原文】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像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译文】

试想在还没有出生前有什么形象面貌,再想想死后又是什么景况,那么一切的念头便会冷却消失,内心归于宁静,自然可以超然物外,悠游于各种形象之前。

【人生智慧】

人在出生前究竟是何种样貌?死后又是什么景况呢?究竟有没有前世来生?这类问题,有多少哲学家曾经费尽心血苦心探求,但总得不出具体的答案,因此人类对于生命意义常常无法肯定。对此虽无法确切肯定,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人在出生时是赤条条来的,死的时候也带不走一丝一毫。“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连生命都要终归沉寂,一时的富贵荣辱又岂在话下。

是非恩怨转头空,一切于我只是虚幻。人又何必太执着,若能悟得这一点,做人又何必苦苦追寻、斤斤计较呢?

阴恶祸深阳善功小

【原文】

恶忌阴,善忌阳。故恶之显者祸浅,而隐者祸深;善之显者功小,而隐者功大。

【译文】

坏事忌讳被遮掩起来,好事忌讳被宣扬开去。所以被发现了的坏事所造成的祸害就小,而被掩藏起来的坏事造成的祸害就大;到处被宣扬出去的好事积累的功德就小,而默默无闻暗中行善所带来的功德才大。

【人生智慧】

坏事被摆在桌面上就不再成为坏事,容易被人发现的东西就容易清除,就不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和影响;而坏事如果被隐藏起来,就会变成定时炸弹,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爆炸,或许随时都会天崩地裂,造成的伤害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如果做了错事并且知道错了,就该勇于承认,这样不仅可以力挽狂澜,还能让别人刮目相看。

而好事就不同了,好事如果大肆宣扬,就会失去做好事的意义,不仅收效倍减,而且难免被人看作沽名钓誉之徒。人们说行善是积阴德,既然是阴德,还是不要到处宣扬的好。

雌雄妍丑一时假象

【原文】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存?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译文】

演戏的人擦粉涂口红,将美丑都交付给化妆笔的笔尖,歌舞散场之后,那些美丑哪里还会存在?下棋的人竞相在棋子之间比较胜负,一旦棋局结束,棋子收了,刚才的胜负又在哪里呢?

【人生智慧】

人生如戏,成败如棋。人生不过几十年,一切是非成败在历史长河中都是短暂的,所有的事物在瞬间都会成为过去,就如同再精彩的戏,也终有曲终人散,人去台空的那一刻。万事强求不得,人生的精彩与否自有后人来评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留下美丽的涟漪,即使留下过也会被滚滚江水所淹没,看不出什么痕迹。

由此可知,人生短暂,转瞬即逝,不管你怎样斤斤计较,如何费力钻营,到最后,等待你的都是一样的结局。既然如此,你又何必煞费苦心,为谋富觅贵而不择手段呢?

冷静观世事忙中去偷闲

【原文】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从冗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译文】

从冷静的角度去观察热闹纷繁的名利场,就会发现那些热衷名利的奔波劳碌对生活毫无益处。从忙碌的生活中清闲下来,然后才会品味出安闲生活中的滋味是最悠长的。

【人生智慧】

人生的真谛是要从冷处和闲中才能细细品味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固然丰富,尝过之后才会懂得最真淳的味道来自最平淡的生活。争名逐利的竞技场,疲于奔命的琐碎生活,将世人的精力毫不留情地吸干,而世人却像吸毒者一般对此乐此不疲,以至于麻木。也许,只有当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时,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而这安宁又是那么的短暂,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就又要继续奔波了。其实,只要心里没有太多的欲望,生活大可不必那么忙碌,多一颗平常之心,少几分功名之念,自然能够体会超然物外的洒脱。在宁静悠闲中看人间繁华、品人生百味,做智慧之人。

烦恼由我起嗜好自心生

【原文】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译文】

因为世间的人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嗜好和那么多的烦恼。古人说:“如果连自己的存在都感觉不到,又怎么会知道外物是否是珍贵的?”又说:“如果知道就连身体都不是属于自己的,那么烦恼又怎么可能伤害到我呢?”这真是一句切中要害的话啊。

【人生智慧】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佛语如是说。

既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那么对那个“我”字还需要如此看重吗?世间之人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才会徒增许多烦恼。地球离开谁都能转动,我们不是太阳!如果世人懂得了自己并非那么重要,那么那些功名利禄的身外之物又何足挂齿?况且这些身外之物根本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又何必苦苦留恋,不肯放手呢?人生一副臭皮囊,烦恼如果装得太多,就会将快乐挤掉。只有无“我”才能无私,无私方能无欲,无欲才会无求,无求就会无忧。

人生苦短,能来世间走一趟已是幸事,不要因为只顾关注自己而错过眼前的好景致!

来去自如融通自在

【原文】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译文】

身体应该像没有系缆的小船,任凭它去漂流或者停止;心灵也要像已经烧成灰烬的木头,刀割或者涂香又有什么关系呢?

【人生智慧】

“不系之舟”自由自在,行止都不用理会;“既灰之木”无欲无求,宠辱都不会心惊。这种境界着实令人羡慕!但是,现实之中人们身处大千世界,需要生存生活,不可能像不系之舟和既灰之木那样超凡脱俗。因此,世人时刻都在忙碌奔波,然而奔忙的结果是“不如意事常八九”。想要解脱却不得解脱,陷入欲罢不能的沼泽。

其实,超脱是一种人生态度,未必一定要人们抛开世俗生活。只要能使心灵不受名利驱遣,那么身体就可以来去自由。心灵若能空明澄澈勘破世情,就能做到身在事中而心在事外,不受外界的干扰保持平和的心态。如此一来,来去自如、融通自在的生活便离我们不远了。

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原文】

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安在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译文】

如果让身体常处在悠闲的地方,世俗的荣辱得失如何能够驱使我?如果让心灵常处于冷静的思考,世间的是非利害又如何能够欺瞒我?

【人生智慧】

人若能远离名利之场,不去竞逐繁华,那么也就谈不上什么荣辱得失,更不用说被利益所驱遣了。“无为”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为了蝇头小利拼个你死我活又是何苦呢?人的心灵在宁静的时候,就会变得开阔,心思就会变得通透。因此,常使心灵保持在冷静的思考状态,世事的是非曲直、利害得失就都能够了然于心。浮躁之中是不能够洞察一切、独具慧眼的。如同池中之水只有等到风平浪静、闲尘不染之时,才会变得通透澄澈,水中之物,水面之影才能一目了然。也只有抛开了功名之心、世俗之念,让身心远离尘世的嘈杂与诱惑,宁静的心境才会出现,尘世的荣辱才能消散。

浓夭易逝大器晚成

【原文】

桃李虽艳,何如松苍柏翠之坚贞?梨杏虽甘,何如橙黄橘绿之馨冽?信乎,浓夭不及淡久,早秀不如晚成也。

【译文】

桃李的花朵虽然美丽鲜艳,但是怎么比得上松柏的苍翠坚贞?梨杏的果实虽然甘甜爽口,但是怎么比得上橙橘散发出的馥郁芳香?的确如此啊!浓艳妖娆不如清新淡雅保持得长久,少年得志不如大器晚成。

【人生智慧】

越是繁华热闹的事物越是容易衰落和归于平静。浓艳不是不好,只是好景不长。人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平淡静默的东西往往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如果桃李知道自己的生命如此脆弱,它还会开出那么多的繁花来招摇吗?

人也是如此,太早表现出非凡智慧的小孩子,大多是较早接受了规定性的事物,去也因此失去了孩童独有的创造性,所以长大之后往往会变得平庸。聪明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不应该操之过急,那样会抹杀了他们的天性。顺其自然和因材施教并不相悖。

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原文】

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

【译文】

做好事从表面上看似乎得不到什么好处,但就像生长在草里的冬瓜,会在不知不觉中长大;做坏事从表面上看好像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但就像春天庭院里的积雪,必然会悄悄地减损消融。

同类推荐
  •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大学之生命十大道

    本书乃根据《大学》精华提炼而成。《四书》之一的《大学》,系小戴《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是孔氏之遗书,初学入德之门径。该书由宋儒朱熹经过四十余年的精心研究编写而成,共分经一章,传十章。经一章乃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十章是曾子之意而门人所记。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中华家训(第二卷)

    中华家训(第二卷)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齐家”文化源远流长。“家训”、“家诫”一类著作,起源于东汉而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它是当时世族社会教育制度的产物。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 “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热门推荐
  • 洪荒魔猿

    洪荒魔猿

    王朕,尘世宅男,穿越至混沌未分,天地未开之时,成为混沌三千魔神之一,混沌魔猿。
  • 血魔嗜杀经

    血魔嗜杀经

    何以成人?人以仁成人,万人而众一面,吾以杀成人,一人足以杀万人。何以证道?人以仁证道,历千万年而不证,吾以杀证道,历十载得望。
  • 以月为名陪你看尽满天心

    以月为名陪你看尽满天心

    在大陆上流传着关于星座使者的传说,一位使者代表着一个星座,他们可以任意使用星座的力量,所以有好有恶,有人赞叹有人憎恨。一位出身名门因皇帝的弱小和朝廷的腐败而家破人亡的少女在悲痛憎恨之下,踏上了寻找使者的旅途。在她寻找使者的旅程中,她渐渐变得坚强起来……
  • 你是一朵开在星星上的花

    你是一朵开在星星上的花

    她,总是三分钟热度,偏见善变的眼镜公主,从来不相信小狐狸的存在……他,总是矛盾着爱与不爱,忽冷忽热的小王子,从来不需要玫瑰花……他们,似乎此生决意要与爱情平行,可剧情,从来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绝对,当遇见的那秒,就在改写……只因为,奇妙地感应到,那是对的人……当从来都是爱情旁观者的她和他,彷徨在当局者的圈子边缘,跳,还是不跳?!……
  • 网游之热血狂战

    网游之热血狂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贼兄弟盟,用卑劣手段偷袭帝国军队,致使帝国损失惨重!更甚者,逆贼头领龙战天,竟敢自立为王!公然抵抗帝国,至此,陛下龙颜大怒,特邀请整个大陆的勇士讨伐兄弟盟,普通勇士若杀兄弟盟一普通百姓,赏五百两白银,若杀兄弟盟什夫长一名,则赏千两白银,若杀兄弟盟百夫长一名,则赏两千两白银……钦此!
  • 异世之旧梦重温

    异世之旧梦重温

    一梦醒来,重温万古,自小孤苦无依上山学道,偶获传说中绝世功法,为伊人一怒战苍天,斩尽天下不平事。
  • 帝王婿

    帝王婿

    一年之前,她深爱着他,依赖着他,幸福的怀了他的孩子,而他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让她觉得他的世界,或许只有她……然而当她发现原来一切都是一场骗局的时候,他残忍的笑着,无情的将她所有的珍爱都踩在了脚下,甚至毫不留情的亲手拿掉她与他的孩子,然后翩然离去,任由她倒在血泊之中,心灰意冷,那一日,他连头都没有回……一年之后,她是冷漠的平纤公主,睿智又独立,是所有男人最为仰慕的女人,却再也不会对任何的人付出感情。当他再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却身嫁他的弟弟。他说,“你永远是属于我的……从无例外……”而她却毫不在意的与他擦肩而过,冷漠的说,“那,就让我来当这个例外……”【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城里有个她

    城里有个她

    我就是我,颜色不一样的烟火。纯情的恋爱,你值得拥有。
  • 绝品邪医

    绝品邪医

    能看病,懂看相,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金字招牌,童叟无欺,绝品邪医混迹都市,校花千金个个爱,美女佳人投怀抱!
  • 重生之绝世怜门

    重生之绝世怜门

    九星连珠将濒死的文轩送回10年前,又得下九流怜门传承。看文轩如何携10年之优势及古代明星养成宝典打造一个文化帝国。102744594这是我为这本书建的群,你们可以进去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