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32800000020

第20章 烟消云散(1)

1

“艾西,你知道我为什么说犯罪心理师这职业可悲吗?”

“啊?不知道。”艾西听麦涛讲述三年前的悬案,听得正过瘾,冷不丁被这么一问,顺口答道,“你说吧。”

“嗯。”麦涛招招手,酒保又添上了一杯,两人已从喝咖啡变为喝酒,并且都有些醺醺然了,“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有区别,这你是知道的。”

“嗯,西方人讲究推演,而东方人讲究总结。”

“推演就是由A推导出B,然后再推导出C的过程,这种逻辑过程相对于总结法来说更为严谨。不过犯罪心理这门学科有所不同,犯罪心理很难产生合理的推演。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罪犯的头脑有时候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这已经被现代医学所证明。比如这里……”麦涛指指自己的脑袋,“杏仁核,附在海马体末端,边缘系统的一部分。医学已经证明,杏仁核与调控情绪有密切联系。正常情况下女性杏仁核比男性要大,所以女人能控制暴力情绪,而男性控制性较差,一些罪犯则更差,这也被认为是暴力犯罪的根源。当然了,这些东西你都懂。”

“嗯嗯!”艾西打了个手势,催他赶紧往下说。

“由于犯罪心理师并非罪犯本身,不可能完全依照罪犯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这就给工作带来了不准确性。譬如我刚才的分析吧——凶手与被害的女孩密谋,去老太太房中偷钥匙,被发现后失手杀死老太太,随后两人反目——这解释在多数情况下也算合情合理,但对于不同的凶手来说,其实可能的解释会有很多。谁也不敢排除纯粹夜盗杀人的可能。

“犯罪心理师的工作常常建立在对大量案件的交叉比对、总结其可能存在的联系的基础上。西方学者也是这么做的,这本身便有悖于西方人的思路。你见的案子越多,你的经验越丰富,你的判断往往就越准确。但是这同时就存在一个悖论:

如果某一类凶手从未被你抓获,那么你永远不可能了解这类人犯罪的模式,因此你想要抓到这类人,就必须碰运气。即使你侥幸抓到他,也很可能错误地将他分到了其他类别里。

“西方社会中死刑较少,这意味着学者有大量的时间对已被抓获的犯人进行追踪研究。并且FBI这样的组织实际上由中央调控,他们也有权限插足地方的罪案调查。咱们国情有别,某一类别的案件也许成百上千件,但是我无从查证。即使我找到了,罪犯也许在好多年前就被执行死刑了。更何况大量的卷宗让人很少进行交叉研究。于是,国人搞犯罪心理研究,便不得不借助西方现有的结论,而且是善于推演法的西方人根据总结法得出的结论,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就免不了出错。

“即使判断没错,”艾西接着说,“成功地分析出凶手,也很难抓到他,对吧?”

“是的,本案正是如此。”

回忆起三年前的事情来,麦涛总是那么无奈。既然已经得出了凶手当夜的犯罪模式,警察局的调查工作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性,然而这个方向只不过是大势所趋而已。

麦涛把嫌疑人的年龄往下压了压,变成十五到三十岁。因为他觉得,与女孩密谋作出如此案件的人,思维方式应该不够成熟。警方先是排查了女孩家聘用的家庭教师,这没花多长时间,因为人家的嫌疑很快就被排除了。家庭教师是正在某名牌大学就读的学生,闲暇时间勤工俭学,四处接一些家教的工作,即使暑假也没有回家。案发当夜他回到宿舍休息,有同屋室友证明。

随后的排查工作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凶手既然是被害人熟悉的人,鉴于班主任的说法,凶手有可能是校外游手好闲的男青年,警方不得不传讯地面上的所有混混,挨个审问。

两三个礼拜的时间,警察局里天天人满为患。如此庞大的排查行动,毫无疑问会造成巨大的舆论效果,好在被调查者多是混混,媒体也就不好意思兴风作浪。

局里到处是黄毛、蓝毛、绿毛等染着发的青年,嘴里时常骂骂咧咧的,整个警察局乌烟瘴气。

折腾了快一个月,收效甚微。

其实警方的审问方式是很明智的,“出卖朋友”——他们用的就是这样的原则。小混混被叫来了,警察并不把他当成凶手,态度也很和气,而是问他:“你是否注意到身边的人曾和这女孩交往?”不涉及自己的利益,被询问的人也就很难产生防御心理。更何况杀死老太太和小女孩绝非英雄所为,没人愿意包庇凶手。

警方利用了这样的心理暗示,也成功地得到了部分线索,不过深挖下去,线索却断了。

除了排查带来的人力消耗之外,对这么多人、这么多证据的检验,也损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物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拖着,愣是耗费了一个月,直到凶手再次犯案。

在这期间,有三位少女被报失踪,警方高度紧张。结果发现,三位都是离家出走。然而接下来的一宗却成为了悲剧。

8月24日下午,一位无助、绝望的母亲走进警察局,声称女儿彻夜未归。由于凶杀案的存在,警方已将报告失踪案的时效缩短至十二小时。

陪着这位母亲一同前来的,还有两个女孩以及她们的家长。

“她们昨天晚上去唱歌了。”几位家长的说法如出一辙,“八点半前后从歌厅出来,由于并不同路,失踪的女孩邱丽萍说她自己打车回家。”

另外两个女孩目送她上了车,可是半小时后再打电话,手机就关机了。女孩们没多想,以为只是手机没电了,可随后便接到了邱丽萍家长打来的电话——女儿还没有回家,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我们是千真万确看着邱邱上车的。”女孩们急得快哭出来了。……

刘队不以为然。人们无心犯下的小错,如果引发了严重后果,他们往往会隐瞒事实。于是,他问了个很简单的问题:“邱丽萍到底是在哪个路口打的车呢?”

结果,两个女孩没串好供,说岔了。

“她到底去了哪儿?”刘队声色俱厉,稍微一吓唬,一个女孩就忍不住哭出来了:“我真不知道她去哪儿了。她妈管她挺严的,她不会不回家啊!”

再吓唬孩子,她们也说不出什么了。

刘队挺可怜邱丽萍母亲的,因为她是单亲妈妈。不过发生了这种事,也许单亲反倒成了安慰。

出了这样的事,父母很容易互相指责,至少,这个母亲顶多是自责吧。

他很快下了命令:“查,给我挨个儿查!从歌厅到女孩家,所有的大路、岔路,给我查个水落石出。”

大海捞针,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西方的犯罪心理电影中,常有这样的说法,十二小时内的存活概率是多少,二十四小时内的存活概率是多少。在中国,在B市,存活概率有多大,没人知道,反正抓紧时间呗。

8月24日一晚,谁也回不了家!

麦涛去了邱丽萍家,他看到的是一个家教甚严的女孩的房间。也许是母亲的约束太多,小小的卧室里规规矩矩的,墙上连一张海报都没有,写字台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教科书和练习册,旁边的书架上放着各种“考试宝典”之类的书籍。看起来,母亲为了女儿的学业,是下了工夫的。

可悲的是,中考结束,女儿考上了重点高中,开学在即却发生了这样的事,对这位单亲母亲的打击可想而知。

如果现在就说这一案的受害人与上一案不同,未免有些太过敷衍了。的确,两个孩子的家境不同,一个富有却不受关注,另一个平凡却总被看管。乍看之下,两个孩子没什么共同点。

麦涛从柜子里取出几本考试宝典,信手翻看着,忽然停了下来。他注意到翻书的那一侧有一个共同点。

最初的几十页由于被翻得多了,纸页边微微发黑,而后面的几百页都像从未看过似的,依旧雪白。麦涛笑笑,没吭声。征得人家同意后,他坐在女孩的小床上,把书架上所有的考试用书都翻下来,一本一本地逐个查看。类似的情况几乎泛滥到每一本书。

在用功学习的乖乖女身份之下,似乎也掩饰了一个心猿意马的躁动灵魂。

这种现象在单亲家庭里也很常见。单亲家长往往不是过度放纵,就是过度看管。邱丽萍的状况显然是后者。而孩子到了青春期,过度看管其实也没什么用——她学会了伪装,假装每天在用心学习,其实书翻开了,可没怎么认真看。她能考上重点中学,应该是靠着纯粹的小聪明。

手机随身携带,自然是和女孩一起失踪了。麦涛提议要看看孩子的电脑。

只需几个小小的隐藏文件夹,就可糊弄大多数家长了,可这瞒不过麦涛。可是文件夹里也只是些漫画和动画。回去请人破解一下她的QQ号吧,麦涛这样想。

麦涛在这里还算清闲,警察同志可是累得焦头烂额。

从歌厅到女孩家,打车二十分钟,走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岔路无数,沿街小商店、小饭馆也无数,愣是没人注意到昨天晚上有什么不寻常的事发生。

太他妈扯淡了!刘队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

如果邱丽萍是连环杀人案的第二位被害者,那么凶手到底是怎么带走她的,才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难道真像一些电影那样,路边停着个车子,把人劫持上去就跑?

可是对交通监控录像的分析也没太大收获。当然了,总有几辆车子停在树荫下,那大概也只是司机累了,休息休息而已。

查!给我挨个儿查!

行啦,领导放了话,于是,几十位不小心在路边小憩的车主也被请了来。

没人有嫌疑……这时候,小混混的说法俨然也站不住脚了。小混混都是分片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南城某地的小混混,大约不会到北城某所中学门口去站着,因为在人家地头上,你的同行是不欢迎你的。小混混经常带有较为浓重的地域色彩,就像还在上学的孩子也带有浓重的地域色彩那样。B市的面积可不小,十几岁就想跑遍全城,纯属做梦。

那么,互联网……有没有可能是互联网的作用呢?网络的联系功能很强,聊天、视频、语音、游戏,孩子们接触起来是如此简单,且家长往往毫不知情。时下,“网友”都快成一切贬义的代名词了。

然而互联网在本案中竟然也没有派上作用,两个女孩的QQ好友中无一人重复!

查,接着给我查!网游、网页,挨个儿查!

查网页,当然是比较“梦幻”了。不过两个孩子装的电脑网游也不相同。这一次用不着领导大喊大叫了,工作人员面对不同的网友,也分别调出了好友记录,仍无一人相同。

刘队慌神了,他感到自己面对的是犯罪史上的一个奇才,没有任何方式可以把他给揪出来!

麦涛同样也慌神了。这是怎么回事呢?疑问太多了,仅信手拈来的几条便让人捉摸不透:

1.既然连路边的车辆都被排查过了,那么凶手一定认识邱丽萍。如果不认识的话,怎么能顺利带走她呢?总不能说掏出个大垃圾袋,把她装进去背走吧,这也太离谱了!

2.如果邱丽萍认识凶手,那么就像贾珍珍认识凶手一样,他们是如何认识的呢?住址相隔遥远,学校不同,生活圈子不同,性格不同,一切的一切,两个女孩都没有交集,那她们怎样认识了同一个凶手?

3.进行被害者对比的时候,麦涛也一筹莫展。现在除了被害人年纪都是十四五岁之外,再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了。当然,反过来说是共同点太多了。西方国家红头发的、蓝头发的、褐色头发的,各式各样,什么都有。中国不同,一水儿黑头发黑眼珠,大家外观上都差不多。说到穿着,邱丽萍失踪的时候穿了一件蓝格子的连衣裙,而贾珍珍穿了什么,没人知道,也很难产生对比。两人的脸部轮廓、眼型、嘴巴,几乎没有一处相同,甚至连体形都不同,贾珍珍瘦些,邱丽萍略丰满——凶手到底是根据什么来选择被害人的呢?

当然了,又过了几天,等到邱丽萍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麦涛可以加上一条共同点:她的尸体也是全身赤裸的……

2

这一次的弃尸地距离女孩家并不算远,往南步行一刻钟就到了。

尸体被发现时,距离女孩的失踪日已有四天。偌大的一片废弃住宅区,放眼望不到边。

这一片地区号称南城改造,拆得挺快,东边半个房顶,西边一面山墙的,满目疮痍。拆得快,盖得可不快,于是乱草蓬蒿的一大片,成了野狗野猫的乐园。

夜晚,猫儿求欢的叫声和狗狗疯狂的吠叫此起彼伏。可是一到了白天,什么动静都没有了,一片静谧。

不过想想也知道,猫儿狗儿的大概没干好事,看看尸体的残缺不全就知道了。天气太热,又过了好几天,腐臭的味道隔几百米都能闻到。附近还未搬走的居民实在受不了了,过去一查看,吓得魂飞天外自不必说。警察在五分钟内就赶到了。

有了上一次的磨炼,麦涛看到这具尸体时没太大反应,不过也还是吐了一会儿。

刘队怒火中烧,气得想骂街,连老法医都很难保持平时优雅的无动于衷的表情,连声说太惨了。

的确,凶手的手法可以说是惨无人道。这倒不是他毁尸灭迹,因为那些都是猫狗所为,不能扣在他头上。然而凶手几乎在这里活生生地摆了一个犯罪现场。

此处位于这一大片拆迁房的中心地带,大概是由于不急着动工,这一小块区域的房子保存相对完好,只是窗户玻璃都被砸了,墙壁上一个个大黑圈里写着“拆”字,还历历在目。

其中一间屋子的正中端正地摆放了一把椅子,椅子有些脏,木头破烂了,八成也是这户拆迁时的遗留物。椅子上的污物除了尘土之外,还有些斑驳的呕吐痕迹。毫无疑问,邱丽萍曾被绑在椅子上,嘴里塞了块破布。这一次,凶手几乎没带走任何东西,因为破布也扔在了一边。破布边上是捆绑她用过的绳索。

尸体脱水,手腕上有明显被捆绑过的痕迹,经过啃食之后残留在皮肤上,却没有经受虐待的痕迹。并且,同上次一样,尸体没有遭受性侵犯。

同类推荐
  •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特种部队:从官二代到铁血特种精英

    他们与死神亲吻,在枪林弹雨里浴血拼杀;他们与绝望共处,从残酷战斗中艰难崛起。一场场的射击、格斗、武装泅渡成就他们的钢铁身躯,一次次的狙击、侦察、反恐任务锻造他们的坚韧与彪悍。只有经历无数子弹与硝烟的磨砺,埋藏儿女情长,割断柔肠犹豫,他们才能穿行于丛山峻岭,飞翔于蓝天之上,成为一名真正的特种空降兵。梁伟军就用自己的铁血青春证明了这个奇迹。利用父亲在军方的关系,他进入部队,起初他吊儿郎当、惹是生非,后来,终于在一次口角中明白真正的特中空降兵身上那种凛然尖锐的杀气从何而来。从此,加入敢死队,参加尖刀连,演习对抗,高空跳伞训练,解救被劫持油轮,参加对敌战斗……梁伟军久经淬炼,生死起伏……翻开这本书,透过枪林弹雨、残酷厮杀,见证中国首批特种空降兵的铁血成长历程。
  •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小小说集子。这本集子由亲情、言情、都市、荒诞、百姓、校园、市井、官场八个部分组成。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发表的70多篇作品。该书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面有哭也有笑,在哭与笑之中,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爱情厨男

    爱情厨男

    33岁的独立首饰设计师顾长笙有成功的事业和爱她的男友,可原本水到渠成的感情却因为长苼的逃婚而走到了危机边缘。在逃婚过程中结识的厨师齐袂,因缘际会地来到了长苼的感情中。鸡蛋,白茶,菌菇,大米,面条……这些平凡的食材,把一段段人生际遇带给长苼,她的过去,她内心深处的秘密,以及感情的何去何从,让我们拭目以待。
  • 斗破皇城

    斗破皇城

    她本是天都第一美人,一夕巨变,她被迫入宫。深宫内院,步步为营,步步惊心,却不想。最大的敌人,竟是当今皇上。她名义上的夫君。三王争美,不惜大打出手,铭帝震怒!一纸皇帛,她竟成了他们的母妃。可怜她十六岁大好年华,竞要嫁给那年近六旬的老皇上。春宵一刻,红鸾泣血,一夜过后,却被告之入幕之宾却乃他人。她仰天长泪,望月而悲!然,繁华褪尽,潸然泪,当爱欲燃烧成灰烬。 蓦然回首,空余一字悲!泪眼回眸间。那几名花样男子,谁。才是她最终的幸福!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爱情故事,为你描绘一个惊心动魄、血泪交融的爱恨情仇……
  • 乱世红颜:美人泪·情人劫

    乱世红颜:美人泪·情人劫

    《绝世红颜:美人泪·相思劫》姊妹篇,花朝节那日,她带回一个满身是伤的男人。他向她设下柔情陷阱,到最后又离她而去。她为他毅然逃婚、越悬崖、射猛虎、只求与他天涯海角不离不弃。情深如何?情薄如何?当穿云箭插进他的心口,当她跳下开满彼岸花的万丈悬崖,兄妹畸恋是否真能从此割断?她是乱世中的红颜,纵然天赋异禀,耗尽此生,依旧求不得、爱别离。预言、血咒构成的重重迷雾里,尽显人世沧桑。又一年的彼岸花开,妖冶似血,可有人来祭奠那一段触摸不得的旷世绝恋?
热门推荐
  • 绝世天仙

    绝世天仙

    2012年世界末日,林远为了保护女友,被一只怪兽吞进肚子,结果莫名出现在了神州大陆。这是一个妖魔纵横,修者势弱的危险世界。为了接近跟女友长得一模一样的彤长老,林远披荆斩棘,凭借香烟和火机,一步步强大起来。不过随着实力的提升,林远却发现,这个天地竟然隐藏着众多秘密。当林远弄清真相后,天地即将腐朽,末日再次降临。这一次,林远能不能凭借自己的实力,逆天改命,打破天地束缚?
  • 业火的伪装

    业火的伪装

    一名十九岁的流浪少年,通过一张寻人启事,竟然伪装成失踪者,在警察与家族中寻求生机。只是这一切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 毁神诀

    毁神诀

    神格落入凡间,一个异才少年被卷入一场阴谋斗争,年少的他家族被灭,亲人失散,他只身一人踏上寻找真相的路程。
  • 重生废后翻身记

    重生废后翻身记

    无宠、废黜、赐死,这是她的上一世。直至鸩酒入口,方如梦初醒。在这九重宫阙里,充满了冤魂和鲜血,更充满了权利和诱惑。该争的、不该争的,争得起的,争不起的,这一世她已清楚明白。前路注定遍布荆棘刀剑,而那枚已不属于她的凤印,她是否还能重新执掌?
  • 影响中学生成长的60篇微型小说

    影响中学生成长的60篇微型小说

    这60篇微型小说及其阐释的道理,会使他们爱得博大深沉,活得充满激情;会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勇气地去追求梦想与憧憬在面临挑战、遭受挫折和感到无望时,从中汲取力量;在惶惑、烦恼、痛苦和失落时,从中获取慰藉;在青春的冷淡与叛逆情绪中,被生活的真善美所感动……
  • 武御星河

    武御星河

    在天星大陆上,宗门林立,星力师是至高存在。在这个神秘的世界里,每个时代都有着英雄在演绎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传奇。林毅,一个山村走出的少年,机缘之下走进了这个世界。强势崛起的他是否可以踏入巅峰,凌驾于星河之上。
  • 顾少的贴身小辣妻

    顾少的贴身小辣妻

    后妹夺夫不算,居然联合老公夺家产,害她性命。重回二十岁,她背负血海深仇为了改变前世命运主动逼婚。本来是契约婚姻,不料某男强势出手,将两人的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互相利用,只为报仇雪恨,谁知却越陷越深……
  • 不灭神凰

    不灭神凰

    太古破碎,神凰不灭!识海结晶被毁,在欺凌与嘲讽之中成熟,少年叶寒偶得无面木雕,势必要将自己昔日的荣耀,全部夺回!PS:公布一个书友群:163615751,欢迎加入。
  • 第一名媛,傅少步步逼婚

    第一名媛,傅少步步逼婚

    苏莳一直以为自己不过是他的工具,按照他的意愿进入训练营一年,一次误会,苏莳原本的感情终于被耗损。三年之后华丽归来,成为交际花,游离在各种商贾贵胄之间,巧笑倩兮。“苏小姐,听说您的爱慕者中,傅少才是重头戏?”这帝城上下,谁不清楚傅泽枭的本领,黑白通吃,商场上无所不能。苏莳掩嘴笑了笑,“这谁知道呢,他啊,就是喜欢犯贱,越是不喜欢他的,他越是当成宝贝。”
  • 社交细节全书

    社交细节全书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作为人们相互间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的确,从工作角度讲,现代社会分工愈来越精细,几乎没有人可以脱离他人而独立完成一件事;从生活角度讲,现代社会已经没有了“世外桃源”,通讯的高度发达,信息的快速增长,让任何个体都成为了整个社会链条中的一环,想两耳不闻窗外事就变得越加困难。既然一个人要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产生关联,那么社交就变得异乎寻常地重要。正如励志大师卡耐基说:“一个成功的因素,归纳起来15%得益于他的专业知识,85%得益于良好的社交能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