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2400000053

第53章 卢纶

卢纶(约737~799),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县)人。天宝末举进士,遇乱不第;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年间,由宰相元载以及王缙等人举荐,先后任阌乡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陕府户曹等职,后因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德宗朝复职,最终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他的诗多为赠答唱和、送别陪宴之作,诗风明快爽朗,因长期居军幕,故也有慷慨雄壮的边塞诗。有《卢纶诗集》。

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①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②何处期。

【注释】

①少孤:少年丧父、丧母或父母双亡。②风尘:形容社会动乱。

【名家点评】

“少孤为客早”,悲李;“多难识君迟”,自悲。(孙洙)

诗为乱离送友,满纸皆激楚之音。前四句言岁寒送别,念征途之迢递,值暮雪之纷飞,不过以平实之笔写之。后半篇沉郁激昂,为作者之特色。五句言孤露余生,少壮即饥驱远役。六句言叫方多难,良友如君,相知恨晚。以“迟”“早”二字对举,各极其悲辛之致。末谓寒士穷途,差以自慰者,他年之希望耳。乃掩袂相看,风尘满目,平期望而无之,其言愈足悲矣。(俞陛云)

【精品导读】

《送李端》一诗色调沉郁,把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与离别的凄切吐露无余,感情真挚饱满,感人至深。

首联“悲”字提挈全篇。“故关衰草遍”,是对送别环境的描写。无别景致,只提“衰草”遍野,苍茫四顾。由后文的“暮雪”可知天气是阴郁的,这样的自然环境和天气条件为整首诗奠定了悲伤忧郁的情感基调。

颔联写送别的情景,紧扣“悲字”。此句“出”字极妙,看似言“路”,实为写人,一方面写故人远去,一方面写出诗人不舍惜别的留恋。

颈联是诗人的回忆与感喟,仍不离“悲”字。“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是全诗情绪凝聚的警句。诗人幼年就成了孤儿,且病痛缠身,已属大不幸,何况又因战乱,到处辗转,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又绝少知音。在这里,诗人将身世之悲、国乱之悲与别离之悲融合在一起,看似轻巧却意味深长。

尾联收束全诗,仍为一个“悲”字。诗人难掩悲苦,不禁流泪,对知己的留恋促使他回过头,徒然望向那伸向天边的风雪大道,只望他年相见,可是风尘扰攘,要等到何时何地?这一联是收也是放,诗人用一个后会有期的希望作为结尾,既流露出对造化弄人的感慨,也表达出对未来无法预知的无奈。

晚次鄂州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②,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④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⑤声?

【注释】

①次:到达。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武汉武昌市。②汉阳城:今湖北汉阳,在汉水北岸,鄂州之西。③估客:商人。④三湘:湘江的三条支流漓湘、潇湘、蒸湘的总称,指代湖南。⑤鼙(pí):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指大鼓和小鼓,后也用来比喻战事。

【名家点评】

通篇只写急归神理耳。卢公归心甚切,望见汉阳,恨不疾飞立到,无奈计程尚须一日,故曰“远见”,又曰“一日程”也。三四承之,言明知再须一日,而心头眼底,不觉忽忽欲去,于是厌他估客昼眠,而知浪静。曰“浪静”,是无风可渡矣。喜他舟人夜语,而觉潮生。曰“潮生”,又似有水可行矣,总是彻夜不眠,急归情绪也。(朱东岩)

商人和船夫的闲适态度,和自己的归心如箭恰成对比。这种情绪,在“犹是”二字中充分表现了出来。(施蛰存)

【精品导读】

安史之乱前期,卢纶为躲避战祸乘舟沿长江自江西溯流而上往湖南,这首诗便作于诗人经停鄂州之时。

首联写“晚次鄂州”的心情。“犹是”写出了诗人的烦闷,“孤帆”则尽显漂泊的凄楚,同时也表达出诗人对于安稳平静生活的迫切渴望。

颔联写“晚次鄂州”的景况。诗人虽未对自己着点滴笔墨,但通过对“估客”与“舟人”的描写,侧面表现出自己在旅途颠簸中的烦闷。

颈联写“晚次鄂州”的联想。虽是写到“秋色”与“月明”,却只见“愁鬓”与“归心”。“三湘”即湖南,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诗人的故乡,远在万里之遥的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战乱纷扰,又适逢寒秋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惆怅不已,因此诗人虽然年轻,却觉自己鬂已霜白。诗人的思乡之心,明月可鉴。“逢”字写尽漂泊不定,所有愁苦又都与“归心”相映,情感表达质朴热烈。

尾联写“晚次鄂州”的感慨。最后两句将诗人一身之不幸附于安史之乱的大背景之下,体现了诗人的济世情怀。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感情表达炽烈,尾联中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赋予了诗歌深远的现实意义。

塞下曲二首①

其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②,没在石棱中。

【注释】

①原题为六首,这里选了两首。②白羽:尾部或杆部饰有白色羽毛的箭。

【名家点评】

起句便全是黑夜射虎之神,不至“将军夜引弓”句矣。(潘德舆)

此借用李广事,见边帅之勇健。李广射虎事,仅言射石没羽,纪载未详。夫弓力虽劲,没镞已属难能,而况没羽。作者特以“石棱”二字表出之,盖发矢适射两石棱缝之中,遂能没羽,于情事始合。卢允言乃读书得间也。(俞陆云)

【精品导读】

《塞下曲》共六首,皆是五言绝句,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整队发令、战中狩猎等,气势雄浑壮阔,体现盛唐气象。此乃组诗中的第二首,借西汉李广典故,赞美边关将帅的勇健。

开头两句写将军正在夜巡,幽暗的林莽中忽然传来风的呼啸声,继而蒿草晃动。将军大吃一惊,以为幽林中有猛虎,于是敏捷地搭箭引弓。前两句塑造出了将军警惕果敢、临危不乱的形象。

三、四句诗人交代了将军夜引弓的结果:翌日清晨,将军派人到林中查看情况,只见他射出去的那支箭,竟然已经深深地刺进了坚硬的磐石里。

“箭入磐石而没羽”本有典可循。西汉名将李广外出狩猎时,见到草中巨石,误以为是猛虎,搭箭射去,箭入石内。卢纶袭用这一典故,并加以创新,别具新意。首先,李广见“虎”即射,勇猛有余而沉稳不足,但卢纶诗中的将军在射“虎”前有“引弓”的动作,可见其处变不惊;其次,李广射后即“视之”,卢诗中却等到翌日,又可见其沉稳自信;最后,李广射出的箭“中石没镞”,“镞”是箭头的意思,但卢诗中“白羽”都“没在石棱中”,言箭入石之深。由此可见,卢纶笔下的主人公,比飞将军李广还要沉稳镇定,自信勇猛。卢纶以声情并茂的语言,塑造了一位射技超群、有勇有谋的将军的形象。

其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①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释】

①单于:是古时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代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

【名家点评】

你也许觉得不满足,因为没有把结果交代出来。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袁行霈)

中唐音律柔弱,此独高健,得意之作。此见边威之壮,守备之整,而惜士卒寒苦也。允言语素卑弱,独此绝雄健,堪入盛唐乐府。(李攀龙)

【精品导读】

本诗为卢纶《塞下曲》组诗中的第三首,写战争进入尾声,将士们雪夜逐穷寇的场面。诗人并没有描写正面交锋的战争场面,而是将敌人深夜遁逃与我军乘胜追击进行了对比,表现将士们的英勇善战。

首联中,首句写景,交代时间,次句叙事,交代情由。“月黑”,即月亮被乌云遮盖,说明无月光。“雁飞高”描写大雁在黑沉沉的高空中掠过,渲染出环境的空寂。第一句写出了夜色之静寂,在这样的情况下,正宜逃遁,所以,敌方首领带领着他的部队,趁着夜色悄悄逃跑了。“单于”即匈奴王,在这里指代敌方统帅。连首领都带头逃窜,说明敌人深知败局已定,诗人并没有描写此前的战争场面,给读者留足空间,去想象白天战况的激烈程度,以及我方破敌告捷的场面。

后两句言我方追击。我方统帅得到消息之后,迅速率领一支轻骑,准备追击并全歼逃走的敌人,尚未出发,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而下,洒在将士们手中的弓刀上,锋利的刀锋反射出耀眼的光亮。末句中的“满”字,写出了雪花落下的势头之疾,使这一幕深夜逐寇的画面更加奇壮、磅礴,另一方面也道出了军情的紧急和边塞生活的艰苦。

卢纶抓取了战争中追击逐寇的场面,并以降雪这一富有艺术效果的情节,使全诗流露出严肃、紧张的情绪。诗到这里戛然而止,并没有交代将士们到底有没有追上敌军,追上之后的战斗到底是胜是败……在临近高潮的地方收尾,正似箭在弦上,最是扣人心弦。

同类推荐
  • 禅的心态

    禅的心态

    你知道这些吗:世上最痛快的事就是了断,最智慧的事也就是了断。内心不觉悟,穿金戴银只是乞丐。越放得下,收获越多。不是别人让你不自由,而是自己让自己不自由。我心不动,就没人动得了我。既然哪里都一样,不如留下来。挖人参要挖根,做学问也要挖根……禅,你可了解,你可理解?!禅不是高不可攀,禅可以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其实,我们活在世上,随缘得缘,随便得便,到处都是禅!
  •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第三卷)

    中华对联,也称“楹联”、“楹贴”、“对子”,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见《蜀梼杌》),谓之“题桃符”,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厅堂门前的柱子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散文卷一)

    爱在右,同情在,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冰心的作品里的一个充满爱的句子,这个句子曾经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她的作品以歌颂自然、歌颂母爱,歌颂一切美好的东西为思想内核,她思想中深切的爱心和对人生中美的追求,使她的作品渐渐地形成了清新、细腻、隽永的风格,感人至深,净化着读者的心灵。她的一生都在为孩子们写作,为们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用女性那特有的温婉细腻去描述孩子们的童贞、两小无猜的情感、无阶级差别的友谊。本书特别整理了她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散文作品,带你品味童年的真挚的美好感受。
  •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中华上下五千年断案趣话

    古代的断案方法不拘一格,格格诙谐幽默,像是星辉夜空下模糊的山峦,黑得看不清脊和山路,却在峰回路转时候,雄鸡一唱天下白。古人断案时的智慧,古人的机智和幽默,妙不可文言!
  •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

    《荒凉的白纸》收到高维生发来的10卷《独立文丛》电子版,我躲在峨眉山七里坪连续阅读了三天。三天的白天都是阴雨,三天的夜晚却是星光熠熠。我在山林散步,回想起散文和散文家们的缤纷意象,不是雾,而是山径一般的韵致。
热门推荐
  • 原在四重天

    原在四重天

    四个不同的女子,家恨情仇,武林阴谋,身世迷奇。创造怎样的四重天?
  • 众生伐天

    众生伐天

    宇宙分天地,天地育众生!众生有道,人有武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武根。如金,木,水,火,土,风,雷,光明…等一切武根皆可修行。修行是为了吃肉,变强是为了不被吃。传说打破了这片天,便能吃到天地间最美味的‘肉’——长生!长生是所有武者的梦想,为了那个梦想,众生行起了伐天之路。伐天怒,伐天途,万千豪杰埋骨处,生死两茫不归路,只燃热血在征途。
  • 窗口的天空

    窗口的天空

    22岁的大学生闯进了大自己十岁的失婚女人的生活,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的唯一……32岁的她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份爱,她也爱上了这个可爱的男人;但命运总和自己开玩笑,现实再一次告诉她,姐弟恋哪有那么容易,何况自己一无所有。于是,她还是选择离开了这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因为爱他,所以要离开他。她知道自己要努力,就算没他在身边,她还是要再次站起来。
  • 成就一生的第一反应

    成就一生的第一反应

    面对状况或者应对问题的时候,人们总会基于本能地做出“第一个反应”;但,这种反应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可能是恰当的、也可能是不当的。不同反应的根源,就在于人们对刺激的“处理”的过程和依据是不相同的。职场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战场,假如我们在应对职场情况的时候,总能选择性地做出正确的、恰当的“第一反应”,将使得我们更加处置得当、游刃有余。但问题是,长期的生活、工作中,因为受到本能的、自我保护的影响,我们并没有“第一反应”的概念,而会做出很多违背职场要求和规则的、错误的、不恰当的反应。其结果,不仅限制着我们个人的成长与提升,也会严重影响到职业发展轨迹。
  •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绝世神偷:废材五公主

    她是21世纪的神偷,却穿越到了一个废物的身上,没有灵脉,有爹没妈,不仅被其他姐妹欺负,连一个小宫女都敢欺负她。很好,她很快就让这群白痴知道,什么叫天才!什么最强属性风驭系,什么朱雀神兽,不好意思,小爷要了。不过,这个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小孩子——火驭,真的是天才少年吗?这个傲娇蠢萌的小鸟真的是朱雀神兽吗?还有啊,别人穿越都有一群美男陪,为毛我的不是呆萌小正太,就是花心萝卜,不是纯良少年,就是冷酷帝王。这种设定也太坑爹了吧!“我孤注一掷,还是输了吗”他缓缓抬起头问。“是。”她坚定的回答。“我赢了一生,死在自己女人手里。”他绝望的说着:“幽冥剑,以剑灵,封吾剑身,夏涵曦,记住我,爱你。”
  • 三国战仙

    三国战仙

    男儿何不战仙魔,收取洪荒五百州!凌霄殿塌天河悬,豪情益盖世!人比天骄,引诸天神佛尽折腰!菩提传人,入异世三国,持太平要术,引五虎八彪,诛曹操,灭始皇,踏地府,攻天庭,荡仙佛,横扫三界六道,一统寰宇,尽在仙魔三国……
  • 狼少年

    狼少年

    兄弟背叛,奇葩的重生,竟穿越到了未来。弱小的狼少年开始了他的变强之路!
  •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生命第一:员工安全意识学习指南

    本书通过生动真实的案例,告诉人们安全的重要性。员工必须培养安全意识,储备好安全知识,学会自救和救助他人的方法。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事故而失去了生命,我们只有拥有安全知识,才能保证历史不再重演,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家庭充满欢声笑语。
  • 破魍魉

    破魍魉

    熊四海,这名字够气势!可惜,他本人只是高高瘦瘦、白白净净地,没那么威猛。他老爸是个农民,帮他起了这个名字,可见愿望有多大。从小老爸就没让他干过苦工农活,一味让他读书,读书……他却读书无成,高中毕业后一撒腿就跑了,跟着堂叔到了一个小城镇,卖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