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6100000005

第5章 阅读·思索·写作(4)

可见,不论是大人或小孩,不论在城市或乡村,有许多人因为无知的轻忽制造着无数众生的痛苦以及自己的恶业,大人的习染已深,我执难改,这是无可如何的事,可是,我们应该如何来启发孩子的悲怀,使他们不致因为无知而堕落呢?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悲怀的失去,我们在乡村的孩子失去了淳朴,日愈鄙俗;城市的孩子则失去同情,日渐奸巧。在茫茫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将要走去哪里呢?”(见《践地唯恐地痛》和《欢乐悲歌》两文)

“纯善的意念是哪里来的呢?纯善的意念是来自心的智慧与慈悲之开启。有许多佛弟子常常发愿说:‘我要为佛教工作。’一位上师曾说这个观念是不够广大的,佛的弟子应该发愿为所有的众生工作,把自己的福德用来与众生的苦难相交换,甚至在呼气时,观想把自己拥有的善根福德随风飘送给众生,在吸气时,观想一切众生的众苦都流入我身,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纯善的境地。”(见《纯善》一文)这里领略到的是作家的菩萨胸怀。

通过生动的比喻,林清玄教你怎样看待生命:“我们既没有慧根能彻底地醒觉,但我们也不是完全迷梦的钝根,我们一般人都是介于梦与醒的边缘,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就在此时此地的生活里,我们不全是活在泥泞污秽的大地,在某些时刻,我们的心也会飞翔到有晴空丽日、有彩虹朝霞的境界,偶尔我们也会有草地一般柔美、月亮一样光华、星辰一样闪烁的时刻,用一种清明的态度来看待生命。”(见《半梦半醒之间》一文)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工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见《生命的化妆》一文)凡事只做表面功夫,当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做到笑骂由人,宠辱不惊,追求禅师的境界,他这样告诫我们:

“在实际的人生里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其实,这些眼神、笑谈、动作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心为之动乱,只是由于我们在乎。万一双方都在乎,就会造成‘狭路相逢’的局面了。

“可见要做到真心体寂,哀乐不动,不为外境言语流转牵动是多么不易。我们被外境的牵动就有如对着空中撒网,必然是空手而出,空手而回,只是感到人间徒然,空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罢了。禅师以及他们留下的经典,都告诉我们本然的真性如澄水、如明镜、如月亮,我们几时见过大海被责骂而还口,明镜被称赞而欢喜,月亮被歌颂而改变呢?大海若能为人所动,就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这样干净;月亮若能随人而转,就不会那样温柔遍照了。

“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布履一双,山河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这些都是禅师的境界,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可以在生活中多留一些自己给自己,不要千丝万缕地被别人牵动,在觉性明朗的那一刻,或也能看见般若之花的开放。”(见《吾心似秋月》一文)

“我时常把进入想象城堡的时间称为‘清凉时间’,有了清凉时间才可以使一个平常人也有非凡的生活智慧,也才能做一个平常而不平凡的人。”惟有这样,才可做一名智者。(见《想象的城堡》一文)

在红尘浊流中,作家让你享受到清欢:“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见《清欢》一文)

“一个人格境界的确立正是如此,是在有情中打滚、提炼,终至永保明觉,观照世间,那时才知道什么叫做‘蓦然回首’了。

“唯有清明的心,才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唯有不断的觉悟,才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广大、雄浑。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一个人就应该确定这样的人生走向。(见《走向生命的大美》一文)

对于事物要成为不朽,林清玄深情地说:“在我的手中,莲花谢了,但并不朽坏,这一点使我异常欢喜,也使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心,总有一些事物可以不朽。那焚烧成烟尘的莲瓣也不是朽坏消失,而是飘到不可知的远方。”(见《莲瓣之不朽》一文)

“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这就是佛教经典的真谛。(见《佛鼓》一文)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觉得是在读林清玄本人:“因为我深信,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见《柔软心》一文)

“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这也使我想到,‘禅’之一字实非名相,任何众生只要在心灵上保有创意,不断地超越、提升、转化,就是在走向禅的道路,历程上或有不同,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在心里向那些曾为提升人类文明、艺术、心灵,奉献一生的人顶礼致敬,艾森斯坦是其中之一。”我也向林清玄这位老师送上深深的敬意!(见《生命的化妆》和《心的蒙太奇》两文)

书中,还有许多的佛性禅意值得领悟,还有太多的金玉良言值得品味,还有不少的真知灼见值得铭记。从中,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心田得到滋润,心理得到平衡,迷梦得到警醒,视野得到拓展,智慧得到增长。读完这本书,就像接受了一次佛法的沐浴,完成了一次人生的修行。

日本茶道的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这也正是我放下《心的菩提》的心情,轻轻柔柔,依依不舍。

幽会

我捧读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两册精选集之一的《情的菩提》,依稀是牵着情人的手去幽会,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

“我喜欢黄昏的时候,在乡间道路上开车或散步,这时可以把速度放慢,细细品味时空的一些变化,不管是时间或空间,黄昏都是一个令人警醒的节点,在时间上,黄昏预示了一天的消失,白日在黑暗里隐遁,使我们有了被时间推迫而不能自主的悲感;在空间上,黄昏似乎使我们的空间突然缩小,我们的视野再也不能自由放怀了,那种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大远景被一下子跳接到特写一般,我们白天不在乎的广大世界,黄昏时成为片段的焦点——我们会看见橙红的落日、涌起的山岚、斑斓的彩霞、墨绿的山线、飘忽的树影,都有如定格一般。”(见《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一文)

“是呀,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日子的黄昏和生命的黄昏,但愿我们到达生命黄昏的时候,依然是彩霞满天。”

“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兰花有三种,一是报岁兰、一是素心兰、一是羊角兰。他种了不少名贵的兰花,为何独爱这三种兰花呢?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有很多兰花很鲜艳很美,可是看久了就俗气;有一些兰花是因为少而名贵,其实没什么特色;像报岁、素心、羊角虽然颜色单纯,算是普通的兰花,可是它朴素,带一点喜气,是兰花里面最亲切的。’”

“父亲的意思仿佛是说:朴素、喜乐、亲切是人生里最可贵的特质。这些特质也是他在人生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色。”

“我对报岁兰的喜爱就是那时种下的。”(见《报岁兰》一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非常欣赏你有一位好父亲,从小就注重培育你朴素、喜乐、亲切的良好品性。”

“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丝毫不怀怨恨。她们那一代的生活目标非常的单纯,只是顾着丈夫、照护儿女,几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忧病都是因我们而起,她的快乐也是因我们而起。”(见《飞入芒花》一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是,现实中出现的不少现象却是,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走千里儿不愁;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有了直抱的娘,忘了横抱的娘,实在值得为人子女们的反思呀。”

“佛经里告诉我们:‘生为情有’,意思是人因为有情才会投生到这个世界。因此凡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必然会有许多情缘的纠缠,这些情缘使我们在爱河中载沉载浮,使我们在爱河中沉醉迷惑,如果我们不能在情爱中维持清明的距离,就会在情与爱的推迫之下,或贪恋、或仇恨、或愚痴、或苦痛、或堕落、或无知地过着一生。”(见《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一文)

“爱是我们活着的理由,而距离产生美感。”

“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见《黄昏菩提》一文)

“男人就是一棵树,要为自己所爱的人遮风挡雨。”

“我们在人生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其实是一种老去),会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拥有了不同的朋友,友谊虽不至于散失,聚散却随因缘流转,常常转到我们一回首感到惊心的地步。比较可悲的是,那些特别相知的朋友往往远在天际,泛泛之交却近在眼前,因此,生活里经常令我们陷入一种人生寂寥的境地,‘会者必离’,‘当门相送’,真能令人感受到朋友的可贵,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感觉到能相与共话的,只有手里的松子,或者只有林中正在落下的松子!”(见《怀君与怀珠》一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要慎重交友,做到亲君子,远小人。”

“我的青年时代,曾经跪下来嗅闻泥土的芳香,因为那芳香而落泪;曾经热烈争辩国族该走的方向,因为那方向而忧心难眠;曾经用生命的热血与抱负写下慷慨悲壮的诗歌,因为那诗歌燃起火把互相传递。曾经,曾经都已是昨日,而昨日是西风中凋零的碧树。”(见《黄昏菩提》一文)

“迎风落泪,见月伤怀。你多愁善感的性情,正展示出生命之柔美。”

“思想如果愿意给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古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于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意态优雅;它善知合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致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好的品性,它的耐力、毅力与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见《思想的天鹅》一文)

“让思想飞翔,人生才能翱翔。而一个人要有思想力,更要有行动力。”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了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见《家家有明月清风》一文)

“然而,不少人拼命追求物欲的满足,心灵变得越来越枯竭,神经变得越来越麻木,结果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特质的展现。”(见《家家有明月清风》一文)

“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填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

“我想,怀着同情、怀着悲悯,甚至怀着苦痛、怀着鄙夷来注视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那不是随喜,唯有怀着感恩与菩提,使我们清和柔软,才是真随喜。”(见《四随》一文)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都应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对于音乐我向来都有着一种神秘的、关于创造力的向往,几乎是可以全盘接受的,像意大利的歌剧、希腊的四弦琴、印度的西塔琴、中国的南胡、欧洲的排箫、乃至乡下的唱大戏、非洲的鼓乐都有令人动容之处。摇滚乐、流行歌、乡村歌谣、黑人灵歌也是这样的。”(见《竖琴与法国号》一文)

同类推荐
  •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著的《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为山海经故事丛书中的一册,为我社早期山海经丛书的再版本。内容均以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为主,且各册都有一个核心的人物或主题,内容丰富,风格活泼,保留了很多的民间智慧,体现了民俗风情与历史面貌。《不见黄河心不死——黄河传说故事》内容围绕黄河主题,将从民间搜集整理的传说故事进行合理。
  •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落花人独立:金庸的情侠江湖

    本书是一本评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主题系列散文集,作者用她那闪耀着刀锋般光芒的语言,写那么虚无又真实的女子和男子。写女子,则写她们坠入爱情瞬间的绝美样子,写她们在爱情面前的温柔和坚定,以及一切玲珑剔透的小心思。写男子,那些让人喜欢的男子,则用更喜欢的笔调写他们;不喜欢的,也不故意曲笔,而是庖丁解牛一般,画出他们的原本,把厌弃或者包容的权利,交给读者。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第二卷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六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 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完美等待

    完美等待

    一个女孩在经历了各种挫折,失败,失恋,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但她觉得还不够完美,她等待的是……
热门推荐
  • 空间高手:都市异战

    空间高手:都市异战

    公元三千年一月二十五日,春节刚过,正在值班的美军中尉约翰基.里杰在屏幕上惊异的发现,在火星背对地球一面的拉斯亚山峡谷的冰层的裂开一个直径约10千米的豁口……
  • 在人生中

    在人生中

    在人生中,人难免会彷徨,迷失,失落,恐惧等。这些消极的情绪,可能会伤害我们,也可能会帮助我们。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些情绪,就要正视这些情绪。
  • 压寨毒妃

    压寨毒妃

    一时穿越,她竟成了压寨夫人。“寨主,大事不好了,夫人学武,侧夫人全毁容了!”男子愣了愣,道:“让她疯吧。”“寨主,不好了,夫人玩火,后院都被烧了!”男子动了动眉,道:“随她闹吧。”“寨主,不好了,夫人落跑,带走了所以财物!”男子仰天长啸,道:“她休想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暴牙小鬼讲冷笑话2(地狱笑星)

    暴牙小鬼讲冷笑话2(地狱笑星)

    《地狱笑星:暴牙小鬼讲冷笑话》搜罗了各种类型最新、最冷、最囧、最贱、最雷人、最搞笑的笑话段子。把活人笑死,把死人笑活,把半死不活的人笑得死去活来!全新形象,全新内容,地狱笑星暴牙小鬼再度爆笑登场!
  • 我的室友果然有问题

    我的室友果然有问题

    蝶历72年,此时被称为奇迹之年的时代已成为垂暮老者的回忆,崭新的世界恍如破茧而生的彩蝶。蝶化,当重复的锻炼和工作、突出的个人特质、强烈的情绪或执念达到临界点后便会发生的不可思议之变化。蝶士,突破现实界限,化不可能为可能之人。在任何不可思议之事都可能发生的时代,秦信万万没想到,相处三年的冷酷室友突然变成了凛娇妹子……“怎么会这样,我都快下定决心和他探讨哲学了啊!”**************************专注致敬三十年,不定期更新,细水长流,节操宛在。
  • 无限荒途

    无限荒途

    一个人总要走崎岖的路,看一闪而过的风景,听陌生动情的歌,爱上美丽的女子,任那浸满敌人鲜血的外衣在风中越飘越远,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才忽然发现,时间并未流淌,是我们在旅途上飞速的离逝。且看一名黄巾杂兵如何生存,不一样的无限,从真三国无双开始。ps:只要是电影或游戏,我们都有可能见面……
  • 凤女为尊:第一召唤师

    凤女为尊:第一召唤师

    凤云烈,前世神童少女曲初雪意外魂穿进入四国大陆,凤云烈是凤家废材,灵力、召唤能力统统没有,不过废材又能怎样,九条魔兽一样驾驭,看她怎样艳惊四国大陆。君王轩辕幽煞魅眼一挑,“云烈,我准你做我的皇后!”“哼,你打得过我再说!”君王怒严硬上弓,废材三小姐怎样逆转,擒获俊美君王心和人,傲视成为四国大陆上的最年轻的天才召唤师,如何抱得美男归!!
  •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宋徽宗御解道德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竞争的决胜(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21世纪的青少年面临着生存能力、毒品、艾滋病、创新潜能、环保意识、意志力培养、独立自主、文学修养、良好习惯、心理健康、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自我管理、安全保护等考验! 当你在人生的道路上迷茫时,此套书为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你陷于痛苦煎熬时,此套书为你补足勇气去战胜一切困难;当你迷失自我时,此套书将为你制定振作精神的计划。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敢去爱,有足够的坚强去宽容,有足够的度量去为别人的快乐而高兴,有足够的睿智去理解充溢于我们身边的爱,那么我们便可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此套书是一套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的励志精品集。每次读起,字里行间对我们的灵魂是一种很好的滋养。
  • 无上仙路:修仙漫漫

    无上仙路:修仙漫漫

    他的墓碑前,她离奇穿越,来到了异世,遇到了他,从此走上修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