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0800000002

第2章 冻结反应:受到意外刺激时的第一反应

在整个动物界,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一旦感到危险都会立刻保持静止状态,这是边缘系统提供的有效救命方法,也是最明显的冻结反应。

经过几千年的不断进化,人类像动物一样,在遇到意外刺激的时候,会在第一瞬间,减少身体动作,保持静止不动,甚至屏住呼吸,以便看清突发状况并判断对策。

在整个动物界,不管是人还是动物,一旦感到危险都会立刻保持静止状态,这是边缘系统提供的有效救命方法,也是最明显的冻结反应。

明显的冻结反应

在动物世界中,兔子会竖起耳朵去“观察”周围的环境,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马上停止正在做的动作;草地上的羚羊在休息的时候,会时不时地抬起头来视察一下周围的状况,当有危险靠近的时候,就会身子突然停顿一下,并做好逃跑的准备。动物这些遇到危险停顿一下的动作,是明显的冻结反应。

对于人来说,同样也存在相类似的冻结反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突如其来的变化,人的心理受到刺激就会做出相应的冻结反应,而这些冻结的反应会表现在手脚束缚不自然,面容僵化以及身体肢体僵硬三个方面。手脚束缚主要表现在人紧张焦虑的情况下,手脚摆放很不自然,并且显得很拘谨;面容僵化则是人的面部表情表现得僵化不自然,会给人一种强装的感觉;身体肢体僵硬是人遇到极大的压力感的情况下产生的冻结反应,当事人的手脚会变得不灵活,人的整体运动都显得很呆板,整个身体会僵住。

人的冻结反应,只要你注意观察就很容易发现,例如有人正在焦急地等待高考录取结果,当别人告知他相关信息时,他便会停下其他无关紧要的动作,而手脚的摆放以及面部表情就会显得很僵硬,有的人天生容易紧张甚至会严重到全身僵硬。又例如有人突然受到惊吓时,首先会停顿一会儿,且伴随着惊讶的表情。这些冻结反应都是人内心情绪状况的一种反射,身体或者动作反应都是在瞬间发生的,一般人如果不留意观察是很难察觉到的。但了解了这些简单常见的冻结反应,就可以大概猜透谈话中对方的内心所想,对日常交际与商务谈判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一、最古老的冻结反应——跪叩

今年以来,最火的电视剧莫过于《步步惊心》与《甄嬛传》等一系列的古装剧了,在《甄嬛传》中,我们不但能看到后宫一众妃嫔明争暗斗的情节,还可以看到古代宫廷礼仪,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跪叩礼。上至朝廷命官、妃嫔,下至宫女太监见了皇帝,都毫无例外地向皇帝行跪叩礼,其实,这一古老的跪叩礼也是种冻结反应的表现。

在古代,人们认为如果不下跪的拜,不能称之为拜,而且会根据不同地位阶级的人施行不同的跪拜礼。当时的文化气氛里,时时事事讲究礼,所以要求人们在正式的社交场合必须严格遵守跪拜礼,通过跪拜礼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敬意,而所谓的跪叩就是双膝着地,挺直腰杆,并且双手要碰地。宫廷内会有专门的机构对宫廷人员的礼仪进行培训,以求达到帝王们对礼仪的要求。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跪叩礼的盛行,刚出现的时候是作为祖先求生本能,久而久之便流传下来了,可以认为这是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从心理学上去理解的跪叩是人的自我隐藏保护的方式,我们可以先从一些动物的动作来理解,跪下、趴下等动作都是一种蓄意待发或消极的等待的姿态。对于人来说,跪叩还没成为一种礼仪之前,整个跪叩动作过程中,跪下双膝着地就把人的重心下移,有防止身体重要部位受到伤害的作用。此外,叩首是把头直接放在地上,手挡在脑后可以很巧妙把身体最脆弱的地方隐藏起来,在不能逃跑的情况下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性命。随后,跪叩才演变成了对上级尊敬的一种等级森严的礼仪。

二、最常见的冻结反应——束缚

在日常生活中,或许你会时常看见有些人很喜欢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有些人会不停地跺脚或者是抖脚;有些人在与他人交谈时,手脚会放得很不自然,总感觉放在哪都觉得不对劲。其实,这些都是人冻结反应的表现,外界有新的刺激源冲击人的内心时,人就会受到紧张或焦虑的情绪影响,进而这一心理情绪波动就会反射在人的肢体语言上,手脚不由自主地变得冰凉僵硬,感觉很不自在。

俗语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说的是站在舞台上的演员即使是表演一分钟,也要有十年以上的训练与练习才能保证在台上的表演不出错。一般来说,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表演的人,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与压力,无论脸上表现得多么从容淡定从容,内心还是会担心自己的演出会出错,担心台下的观众对自己不认可,就连久经战场的著名歌手伍佰到了现在还会说自己上台时会很紧张,手脚就变得很不自然且很不听话。其实,站在台上的人在潜意识中就给自己一种的压力,这里面就伴随着冻结反应,唱歌的就会不知道怎么拿麦克风才会自然些,手也不知道该怎么放,跳舞的动作舒展不自然。由此可见,我们生活中一些冻结反应还是比较常见的,而它们的存在往往揭露了人内心的真实情感。认识一些明显的冻结反应不仅能让我们了解他人的内心情绪,还可以给自己一个提醒,尽量避免引起印象不好的冻结反应的出现。

现实生活中,一些明显的手脚冻结反应很容易察觉,在会议上,你会发现一些比较容易紧张的人在发表意见的时候会不断地掐捏自己的手指,这是他缓解内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人们会有一定的警觉心,时常把手交叉放在胸前,这是预示着他对外界有种抗拒与防御的心理。

以上的两种冻结反应都比较频繁,人们也很容易发现,而有时候冻结反应也不易被人发现,它们的出现会引起人们的错误解读。譬如说女子处在紧张或者压抑的环境中时,如果是站立时经常会把双腿并拢挺直,腿部肌肉会处在一个紧绷的状态,双手则拉住放在身前,此动作的出现,对微反应没有什么了解的人会单纯地把它理解为害羞,但如果对冻结反应有所认识的话,就可以初步认为她内心处在紧张的状态中。如果是坐下的情况,她便会不自觉地将双脚紧紧地靠在一起,下意识地克制双脚的动作,结合她的谈话与行为举止,以及略显谨慎的表情,便可以判断她内心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下。

在相同的情境下,男子则不会像女子一样摆出小家碧玉的手势,而是会不自觉地将双手拉住放在背后,借此来缓解自己面临压力时的局促感。除此之外,你也许会发现一些上台演讲或者日常交谈中的人会很喜欢把手插在裤兜里,看起来很酷,但其实这一微小的动作也是当事人为了缓解周围环境给他带的压力与紧张感而做出的一种冻结反应。

通常来说,人之所以会有手脚的冻结反应,是因为内心受到紧张焦虑等心理情绪的影响。当人处在陌生或者无法掌控的环境中,会有莫名的担忧且容易没有安全感,而内心就处在弱势的情绪下便出现不同的手脚冻结反应。手脚冻结反应产生时,收缩向后退的肢体动作反映了当事人示弱以及隐藏自己的消极心理心态,企图通过缩小手脚动作的活动范围来减少内心的压抑感。与此同时,站立与坐下时拘束的双脚静止不动,极力克制内心的不安情绪,这样可以更好地去应对未知的状况,为接下来有可能产生的更大或者更消极的刺激做好应对的准备。

如果想更好地去了解与观察因内心紧张焦虑所产生的手脚冻结反应,可以多留意去参加考试或者参加工作面试的人群,这一类人群当中更容易产生冻结反应。应试者往往是处在一个弱势的心态,面对不可预测的未来容易产生担忧的心理情绪,从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冻结反应。

最隐晦的冻结反应

在日常情况下,当人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就会产生反映内心情绪的不同程度的冻结反应。据研究结果表明,外界对人的刺激越大,人的冻结反应的幅度以及维持时间就越长,除了上一节提到的明显的手脚冻结反应外,其实还存在一些比较隐晦的冻结反应,包括屏住呼吸、面部僵硬、身体僵硬等。呼吸节奏以及面部表情都可以影射出人的内心真实状况,在日常交谈中,人们可以通过这些微反应去猜透交谈对方的心思,从而让事情发展可以更为顺利一些。

狮子在捕猎的过程中,准备出击之前总会潜伏着自己的身躯,屏住呼吸蓄意待发,因为如果一旦呼吸稍微大一点就很容易被猎物察觉而失去大好的机会。不难发现,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总会倒吸一口冷气或者短暂地屏住呼吸,观察周围的变化并做好应对的策略。当周围的突发情况升级时,人的冻结反应不仅是屏住呼吸了,面部表情以及身体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变得僵硬,有的人会表现出手脚冰冷,这也可以解释人为什么在想逃跑的时候会先停顿一会。

一般情况下,隐晦的冻结反应都在一瞬间发生,不留心是很难察觉的,想通过人身体的微反应去了解人的内心所想,就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这样才能不断地发现冻结反应等一系列微反应的“言外之意”了。

一、让内心暂时平衡——屏住呼吸

屏住呼吸,是一种很常见的隐晦的冻结反应,就是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呼吸不由自主地屏住或者降低呼吸的幅度与频率来缓解外界环境的冲击,使自己的内心可以处在一个暂时的平衡当中。

我们平时所说的“呆如木鸡”,就是指人受到惊吓后神情呆滞,面容惊讶的表现,但其实这也是人受惊吓后产生的一种冻结反应。根据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调查发现,人在吃惊的情况下会本能地作出一个瞬间的身体停顿,倒吸一口气并屏住呼吸或减弱呼吸频率,借此来缓解内心的惊慌。如果惊慌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时,就会变成恐惧,屏住呼吸的时间就会相对较长,尤其在特定的环境中无法逃脱与反抗的情况下,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表现得就更加明显。

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在总结会议上很常见,在总结这一类的会议上,与会员工通常面容会保持严肃的表情,手脚也会出现冻结反应,整体就会给人一种拘束的感觉。当领导对总结的事情提出批评的时候,在座的员工通常会做出沉默的表情,同时也会屏住呼吸或降低呼吸的频率,生怕自己的呼吸会打扰到领导的发话,平常我们所说的环境空气就像“凝结”一样就是这种情况了。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一方面可以知道与会员工内心充满了焦虑与恐惧,害怕自己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同,害怕受到领导的批评;另一方面,在拘束的环境当中保持沉默,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内心的焦虑感,而且还能在如此严肃的场合当中隐藏自己,不容易受到别人的关注。

但现实当中作为老板,如果发现你在批评员工时,员工并没有出现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而是有些明显的鼻翼外扩以及抿嘴等的微表情时,就应该考虑一下,自己的批评是否有失偏颇或是另有隐情了。

人内心紧张、焦虑或者受惊吓时,为什么会做出的屏住呼吸的冻结反应呢?心理学家们对此做出了解释,屏住呼吸或降低呼吸的微反应是种远古本质的隐藏,是种在复杂的环境中保存自己生命的本能反应。对于这一解释并不难理解,动物为了避免成为猛兽的“盘中餐”,在躲藏的时候就会刻意屏住呼吸,因为呼吸稍微大一点,气流的流动和呼吸的声音就会把自己所处的位置暴露了。所以,如果不用屏住呼吸的方式来隐藏自己,随时都有丢掉性命的可能。同样,人类特定的环境中想刻意隐藏自己也会屏住呼吸,这是人在紧急焦虑下所做出的瞬间反应,是一种本能的微反应。因此,当人遇到外界的负面刺激时,都会做出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频率的微反应。屏住呼吸是由人的心理主观情绪引起的,是人希望通过这一微小的冻结反应来减少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以便更好地隐藏、保护自己,或者借此来缓解周围环境带来的压抑情绪。

二、内心的焦虑——面部的僵化

屏住呼吸是人在遇到外界刺激,内心紧张焦虑所做出的一种冻结反应,可以认为是人的本能反应之一,此外,面部也同样存在类似的冻结反应。当人处在拘束的环境中时,面部会不由自主地僵化,笑容变得不自然且缺少变化。

一般来说,人受到外界的刺激越大,其冻结反应也就越大,两者成正比。因此,当刺激源大到一定程度时,其内心情绪的波动就会反射在脸上,面部表情也因此变得僵硬。如果你注意观察去参加面试的人群,你会发现他们的手脚会不自觉地出现各种因内心对未知情况的担忧而出现的冻结微反应,面部的肌肉也会出现微小的抽搐,表情非常的严肃。

人越是想克制内心情感的流露,就越容易让内心世界真实的一面赤裸裸地被人看透,而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就会通过面部表情来传达。脸上的五官都是“传情”的主导者,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一举一动都会透露出很多心里真实情况的情报。例如你看到一个人的瞳孔睁大,眉毛紧缩且鼻孔外扩的话,那就要考虑他是否处在生气愤怒的状态当中了;如果一个人的眉头紧缩,面部表情僵化且缺少变化,同时还伴随着目光呆滞的情况,那就应该考虑他是否处在紧张焦虑当中。通常来说,人处在面容僵化时,面部肌肉会不受控制地抽动,你越想去克制,其冻结反应就越明显,冻结反应维持的时间也越长久。

三、身心兼拘谨——身体的僵化

在台湾综艺节目中,有个叫“康康”的艺人扮演一个叫做“紧张先生”的人物,这位紧张先生只要一遇到些意外的事情,就会情不自禁地全身僵硬发抖,并不断冒出豆大的汗珠。动作夸张的“紧张先生”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因为他单纯且紧张的样子很讨人喜欢,与此同时,“紧张先生”把人在遇到困难或危险时做出的身体僵化的冻结反应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冻结反应都间接地反映了人内心所处的状况,虽然有些因为动作微小而不容易被人发现,但如果能够注意观察与学习微反应相关的知识,还是能通过微反应猜透人内心深处的想法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天生就很容易紧张,而且一紧张就会出现手脚僵硬不听使唤的情况,甚至有的人会身体僵化。身体僵化,是人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冻结反应,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往往第一时间并不是撒腿就逃跑,而是身体先会停顿一会儿且停留在原地不动,身体瞬间僵化。

身体僵化的冻结反应,在球场上很容易发现。人们在打羽毛球比赛时,当对方发球时,另一方就会站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上准备接球。一旦对方发球了,接球一方的身体在稍微停顿后,就会做出向前接球的动作。如果对方发失球,接球一方的身体僵化冻结反应会更加明显,或是对方的发球来得太猛烈而无法接住的时候,胆小的人会做出一个蜷缩的躲避动作,这也是身体僵化的冻结反应,借此来寻求心理上的自我保护。

隐藏错误的冻结反应

在生活中,冻结反应是一种内心自我保护的体现方式,也是一种暴露心理状态的方式,通过微小的冻结反应,可以了解人的真实想法。而一些冻结反应会在不经意间把人们的内心真实状况袒露无遗,这样就算是你想刻意隐藏的情感也会被人轻而易举地看透。此外,面试时的恐惧感,夸张的动作以及手上的小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人的关注,有些甚至会引来别人厌恶的眼光。这样,微小的冻结反应不但表现了你的不自信,也让你错失很多机会。

或许很多人会有过不少面试的经验,第一次去面试的时候会有兴奋的感觉,但更多的是紧张与焦虑,因为不知道面试官会问些什么问题,也不知道自己的是否有能力胜任自己面试的职位。这些内心的忧虑会反射在一些冻结反应上,在等待面试时会出现不断地跺脚或抖动脚,不断掐手指的焦虑动作,在面试期间也会出现面红耳赤的现象,这些都是内心对面试存在焦虑而产生冻结反应。

其次,一些过于夸张的动作也会引起周围人的侧目,虽然有些只是个人的习惯而已,但这样深深地影响着个人形象,也暴露了个人性格的缺点。此外,在日常交谈中,有些人喜欢撩拨头发、频繁摸鼻子以及摆弄手指等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虽然说不伤大雅,但是隐藏了错误的冻结反应,透露出你个人的内心真实情况,让他人猜透你的心思。

认识与了解隐藏错误的冻结反应,可以让我们尽量避免一些引起负面影响较大的冻结反应,有利于我们避免这类冻结反应的产生,能够更好地隐藏与保护自己。

一、消除面试恐惧症

微博上因天津卫视的现场招聘节目《非你莫属》,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一个名叫郭杰的法国留学生在节目的现场时,面对十几个公司企业老总对他的尖刻提问,当场晕倒了。在这里暂不谈论郭杰的举动是否掺杂了表演的成分,也不去谈论主持人与公司老总们的做法是否恰当,我们单从郭杰在面试过程中晕倒这一点,来分析一下面试恐惧症。

面试,是很多人已经有过的经验,有些人一提到面试就有种莫名的紧张;有些人则表现为兴奋,屡试不爽而被人戏称为“面霸”。对面试有恐惧的人,在进入面试之前就不断地在心中默念自己事前准备好的说辞以免有什么闪失,但这往往是加剧他们紧张焦虑情绪的症结之一。

面试恐惧症,是人在面试过程中因为内心的紧张焦虑或是恐惧所产生的一种冻结反应,它对面试的人来说,是种不良的冻结反应,会引起些负面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的扩招与市场提供的职位有限,造成了就业竞争日益加剧,人们的压力也随之上升。在这种密集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应试者们更加重视面试的机会,希望能够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这样一来就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有些人对面试存在很大的焦虑,一是平时缺少类似的面试锻炼,二是生性就比较腼腆怕生,所以他们通常到了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的面试官就会紧张,手脚冰冷,面容僵化等,这些都是因为面试恐惧症而产生的冻结反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面试恐惧症是为了隐藏错误的冻结反应,源于人们对周围陌生环境的不熟悉,对未知情况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一种抗拒情绪,这种潜意识的自我暗示会导致人处在一种不安与焦虑当中。内心复杂的焦虑情绪便不自觉地反映在身体上,一般面试者会表现为面红耳赤,表情严肃凝重且声音低沉,手脚也不由地产生微小的颤抖反应,这些都由人的内心情绪所引起的,很难人为控制。所以,观察面试者内心是否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从而考虑对方是否适合招聘的职位。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手脚的冻结反应对人产生负面的影响,例如有些人一紧张或者焦虑就会喜欢不停地抖动自己的双脚,而频繁抖动的双脚不但透露出你内心正处于焦虑的状态,还让周围的人对你产生厌恶之感。对于这些明显的有错误的冻结反应,应该通过一些方法去克服,以免造成更多的失误而错失机会。

对于克服面试恐惧症的冻结反应,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的方法:首先,在接到面试通知的时候就证明你是一个足够优秀的人,所以面试前就应该自信一点而不是一直幻想面试官会出些故意刁难你的提问。其次,若在面试前真的抑制不了自己恐惧的情绪,那么可以通过听音乐或者嚼口香糖的方式来缓解症状,并避免其他比较明显的冻结反应的出现。此外,面试紧张的朋友可以通过放轻松深呼吸的方法来缓解压抑的情绪,据调查结果可知,控制呼吸可以让足够的新鲜空气进入肺部,可以很好地让紧张情绪得以缓解,为你即将进行的面试助跑。

二、夸张的动作表情容易让人烦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有个台湾综艺节目叫做《大学生了没》,在节目当中出现了一个叫“hold住姐”的人,一时间占据了各大网站的各大娱乐头条,她以夸张的妆容以及动作迅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在娱乐至死的时代,“hold住姐”能够以夸张的动作表演吸引人的眼球一点也不出奇,但如果不是一场表演,夸张的动作虽然依旧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可是更多的是得到别人“嗤之以鼻”的态度。

根据美国相关实验表明,人在说话时运用手势或其他肢体动作时,除了可以更好地表达内心的情绪时,还可以了解到说话者的心理状态,因为手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心理负担。追溯到手势的出现,在远古时候,没有语言的情况下,手势是祖先们用以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生存本能,而随着手势的发展,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人们在说话时加强语气与强调的一种手段。

夸张的动作表情也是一种错误的冻结反应,是人处在陌生的环境当中,为了适应或缓解内心压抑情绪所做出的一种习惯性动作,人的夸张动作是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但在紧张或者焦虑的情绪下,表现得更加频繁。从人的这些动作举止,可以看出人的性格特征,譬如说动作幅度小且轻的人,一般都比较害羞,不容易在人面前展现自己的实力,但做事认真谨慎;与此性格相反,动作幅度大且夸张的人很有激情,容易冲动。所以,即使是一些微小的冻结反应,也可以充分地看出个人的性格特质,可以猜透动作发出者的内心动机。

在日常的谈话中,说话时加上一些适当的动作表情,可以让你觉得你活泼热情,而且看起来不拘束,但是如果动作表情过多且夸张的情况下,则会让人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在交谈中,有些人喜欢抖动脚,而频繁地抖动动作会让交谈的对方对此产生厌恶的情绪,这不但影响了自己的外观形象,还干扰到了他人的情绪,让别人也同样出现了躁动不安的心理状态。与此同时,有些人会遇到一点小事就喜欢做出各种夸张的动作表情,希望借此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或许他们没有想到自己夸张的动作表情在得到别人关注的同时,也让周围的人觉得他们性格偏向于浮夸,虽然富有热情,但也得认真考虑是否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

由此可见,欲盖弥彰的夸张动作不但暴露了你个人内心焦虑或者不自信的情绪,而且也会让别人因此产生厌恶的情绪。

三、拒绝手上小动作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夸张的表情动作会引起他人的关注,也会让周围的人不由自主地产生厌恶的情绪。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些手上的小动作,这些小动作虽然没有大幅度的动作范围,却同样会赤裸裸地把你的内心世界暴露给别人,这些小动作的出现与形成都说明了你所处的环境,也是你心理状态的一种动作反应。

在日常的交谈中,如果你发现对方喜欢频繁地触摸鼻子,那么这时你就要考虑对方是否对事情的真实情况有所隐瞒,还是有故意说谎的嫌疑。一般来说,人在说谎的时候会有很多心理反应表现在身体的肢体动作上,而摸鼻子这一手上的微小动作就是其中的一种。从心理学上来说,摸鼻子是“皮诺基奥”效应的表现,也就是说人在说谎的过程中,鼻子会因为血液流量增多而导致血压瞬间增强,引起鼻子的膨胀并伴有刺痒的症状,这时人就会习惯性地用手去触摸鼻子,借此来减轻刺痒感。这一动作,在人不注意观察的情况下是很难发现的。

其次,很多爱美的女生喜欢动不动就用手撩一下秀发,其实这一动作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是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惯性动作。但是无意间的撩头发这一动作,如果在一些严肃的场合当中,便会在无形中对个人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频繁的撩头发会让人感觉到动作发出者不自信的一面。此外,有些人在紧张或者焦虑的状态下,不仅会不断地撩拨头发,还会不断地掐捏自己的手指。如果当人们处在压抑环境中,手上的这些动作便会帮助人们缓解内心的紧张感。但掐捏手指的动作,同样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别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这一缺点来猜透你的心思。

此外,人在与交谈的过程中,都会不自觉地把手交叉放在胸前,在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动作是人自我保护的心理状态的反射。如果是公开交谈或者是面试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出现类似的手部动作,这样既不利于交谈,也会让人有种不易亲近的感觉。与此同时,在日常交谈中,即使在紧张的时候也要把手自然地摆放,不要一感觉到紧张便把手随便搭在脖子上,因为有相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把手放在脖子上来回移动也是人内心不自信的一种表现,同时也存在说谎的嫌疑。

不难看出,内心的一些隐藏情绪可以通过手上的小动作表现出来。一般来说,微小的动作在瞬间发生,比起刻意的动作来说,不容易受到控制,所以更能反映人的内心真实情感。所以,在想了解人内心所处的真实情况,可以结合环境气氛,多观察对方的手上的微反应;与此同时,也可以通过了解别人的微反应来警醒自己,以免这些小动作暴露自己的弱点。

同类推荐
  • 中庸的智慧

    中庸的智慧

    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文化上升到对称文化,又用对称文化来提升中庸文化,从而使中庸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使之可以从哲学理论上进行总结,并自觉运用到企业管理与人的日常生活中。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唤醒大脑的巨人

    唤醒大脑的巨人

    人的八种智能的潜力十分巨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前在学校里常用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考核学生。学者们对事业成功者的研究发现:事业成功者大多是右脑功能较强者,右半脑起着控制行为、产生情感、艺术欣赏的作用。是发明创造的源泉。甚至有人提出:“人脑有80%的潜能为开发.而开发的重点是右脑。”只有左右脑平衡、沟通和互补,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人脑的潜能,左右脑功能开发得都比较好的人是最聪明的人。
  • 别随情绪做傻事

    别随情绪做傻事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些问题,人们会产生欢乐、悲愁、痛快、难过、焦虑、不安、舒适、压抑等五花八门的情绪,这些情绪经常给我们造成困惑和迷茫。如果我们不能足够重视它们,就很可能会失去自我,让情绪左右我们的人生。《别随情绪做傻事》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情绪,列举生动例子来说明其表现,正本溯源探讨了产生情绪的各种原因,让我们更清楚应该怎样面对不良情绪。此外,《别随情绪做傻事》依据心理学书籍给读者详细介绍了应对不良情绪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方法简单实用,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很快掌握这些方法,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到生活中。
  •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个性的树立(大智慧成功方案教程)

    “人之所以高贵只在于人能思考……人的职责就是要学会正确思考和运用它。”帕斯卡的这些话是发人深醒的。我们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们思想的外在表现。如果我们学会了正确思考,我们的生命就会像上帝的旨意那样高贵、幸福和美好,否则,等待我们的将是庸俗、痛苦和失败。达到完满的人生首先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它包括充沛的精力、充足的元气和永久的活力,只有这样,人生才会快乐。然而,健康的身体又要依赖于正确的思想。思想支配着我们身体的每一项机能、每一个器官和每一个细胞。思想塑造了我们的身体,增加或削弱了身体的力量和活力,这是一条公认的法则。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梦的召唤

    守护甜心之梦的召唤

    作者不想多说,如果有人想知道的话就收藏吧!
  • 他是我的班主任

    他是我的班主任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在奋进中、在落寞中、在挣扎中,她渐渐懂得,自己在苦苦追寻的,是自我的蜕变与成功。
  •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世界军事百科之欧洲战史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求魔灭神2

    求魔灭神2

    吞天噬地炼万物,一个拥有神奇源石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方巨擎……杀戮、热血、令人心潮澎湃的旅程,以我三杀焱帝之名,让世界惊颤!
  • 灵宝六丁秘法

    灵宝六丁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良心启示录

    良心启示录

    《良心启示录》主要内容简介:若要多威好,良心是首要。用户如父母,工友如家宝。
  • 不准不发财

    不准不发财

    草根青年李恒迁无资金无背景,却并未因此而气馁,而是敏锐地观察着四周,在身边发现着创业的机会,最终把握机会,掘得人生的前几桶金,成为酒店老板、地产老板等。《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具有自传色彩,故事真实生动,情节跌宕起伏,在情节推进中又紧密结合创业营销案例,极具借鉴价值和吸引力。作为小成本创业的典范案例,本书的创业经验可以复制,既是广大创业者、个体私营企业主、社会待业人员的实用指导手册,也适于在校大学生、白领阶层阅读。总抱怨没有背景没有资金?总抱怨没有机遇没有商机?看完《不准不发财:我那超好看的猎财秘史》,不准不发财!
  • 奇怪的他之校园风云

    奇怪的他之校园风云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数之不尽的星系与空间!地球,一颗存在于宇宙中的细小颗粒!故事!就从这颗蔚蓝的星球上慢慢的展开了!亿万年前一场场惊天的大战,改变了世界的发展规律……亿万年之后,又一场毁灭性的灾难在地球上蔓延。冷风,从小跟随爷爷长大。因为爷爷的突然离开,冷风踏上寻找爷爷的成长历程,按照爷爷离开时的的要求,冷风来到T市二中。在这里,他发现了武林的存在;他慢慢的融入武林的世界,江湖的风险,体验到了人情冷暖……一个惊天的阴谋在这里慢慢展开……而他,将何去何从,又能否找寻到他的爷爷呢?………………
  • 两场意外和两对情侣(我是个笨女生第3季)

    两场意外和两对情侣(我是个笨女生第3季)

    和开裁缝店的女人的一次意外相识让奇奇竟然做起了月老;和土匪的小别让奇奇意识到了知己的重要;春游中意外被毒蛇咬伤让奇奇见证了人间真情的存在……天性憨直、善良、仗义、乐观的奇奇坚持珍惜着一切她认为值得珍惜的;坚持以她独有的轻松和幽默的方式化解着生活中的悲苦,坚持以乐观的精神和豁达的态度欢度着青春岁月……
  • 异界全能宗师

    异界全能宗师

    做为一个野蛮人,夏南没有钢铁身板,没有强大的力量,有的却是灵巧的双手和浩瀚的知识。炼金,锻造不在话下,工程,符文也是游刃有余。带领族人找回曾经失去的荣耀与尊严。成就一代野蛮人之王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