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7800000017

第17章 人生感悟(2)

我的启蒙时代是在白果树下度过的。春夏时节,白果树撑开擎天大伞,编织着绿色的梦境;秋天,黄灿灿的一片,一枝枝、一串串浆果,摇荡着丰硕的喜悦;入冬,叶儿片片飞舞,白果仁儿经不住孩子们的逗引,一个个落地有声,下课铃一响,大家竞相奔出教室,拾掇满地的赏赐。之后,将硬壳咬破,放在篾火炉里烧烤,那淡绿色的果肉,糯糯的、香香的,十分可口……

那时,我们这些顽皮的鼻涕伢惯于恶作剧,常常用石头在树干上打靶子,或用小刀在树皮上雕花样。有一次,我们正在比刀法,一位操着外地口音的近视眼老师逮住了我们。他摘掉金丝眼镜,吼道:“是谁教你们搞破坏的!”我们愣愣地望着他,心想,只有敌人才“搞破坏”呀,一个个吐着舌头,不敢出声。一阵紧张之后,他戴上眼镜,抬头望了望伟岸的树干,说:“你们知道吗?当年,贺龙元帅就经常在这棵树下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道理,组织革命队伍。著名的走马坪收编,就在这个地方哩!”他有声有色地讲着贺龙武装收编四川土著武装3千多人的故事。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好像自己也成了“红小鬼”,站在贺龙的队伍里显威风哩!末了,他对我们说:“这棵树就是有名的‘军长树’呵,你们要好好保护她!”我们听懂了他的意思。后来,我们常常看见他在敲上课铃之后,不知从哪里挑来一担担黑土,倒在白果树裸露的根上。我们好奇,也用盛午饭的碗、钵之类,从校外端些土来围在树根上。后来,学校干脆把给白果树培土当作队日活动的内容。许多老师也参加了培土的行列……

光阴荏苒,我们那些小顽皮都先后告别了母校,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成了军人。但谁也没有忘记白果树,没有忘记近视眼老师。大动乱的年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家乡。第一件事便是看一看亲爱的母校。呵,白果树还是那么高大,只不过没有先前那么葱郁了!我惊奇地发现,那粗大的主根,有多处已裸露在外面,伤痕累累,显得十分憔悴。据说,是经常在树下开批斗大会被造反派踩伤的!近视眼老师没能坚持培土么?一打听,他已经被打成什么“黑五类”,叱回山外老家去了!我的心一酸,眼泪涌了出来。良久,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又过了几年,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我也参加了工作。那天,我陪一个电视摄制组专程去拍白果树。学校放假了,历尽沧桑的白果树安详地耸立着。步入操场,只见一位鬓发斑白的老者正挑着一担黑土向白果树走去。我定眼一看,竟然是那位近视眼老师!我连忙过去亲热地喊他。他扬起卧蚕眉,好半天才想起我的名字来,接着便高兴地笑了。他告诉我,他早已落实政策,根据他自己的志愿又回到这所学校。他说他离不开白果树,离不开老区人民……摄影师不知不觉把他摄入了镜头。

渐入冬季,该是拣白果的时节了。一天,友人给我送来一个包裹,打开一看,原来是近视眼老师给我带的一包白果仁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明白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他是叫我不要忘记白果树,不要忘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啊,敬爱的老师,我们这些“白果仁儿”,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1987年

我的同学

60年代初,我同A君分手了,还在初中,本届两个班,不知什么原因,要压缩一个。他被压缩。他哭了,很伤心,好像一切都失去了。A君,白胖白胖的个儿,过人的聪明,我永远记得他。

我是个幸运儿,读完初中,升入高中,继而平步大学。当60年代中期各种革命的、红色的、响当当的战斗队、钢组织、战斗兵团、司令部纷纷拉大旗、呼啦啦叱咤风云的时候,我不忍“保皇派”的备受煎熬,得以“逍遥”回家,在书籍里寻找人生的资本。一次,在去区镇的山道上,我惊喜地和A君邂逅相遇。20出头的他,身子单薄,面宠白皙而憔悴,说不尽的凄楚。他说他除了参加“大合班”生产以外,什么也不想干,不合众,不出头露面,象蹲在天坑里一样。他羡慕我,说我前途不可限量。我说了许多鼓励他的话,要他千万不要丢了书本!他惨然一笑:“社会这么乱,看得再多,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我还是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也许有一天,你会闯出一条路来!

我们又分手了,望着他的背影,望着路旁瑟瑟发抖的山茅,我的心底升起无尽哀怨......

10多年过去了,按1年工龄长5毛工资计算,我都要长上10块的工龄工资了。加上其他津贴,每月可拿120来元。虽然每每同跑江湖的人相比觉得人不如人,然而想起A君及与他一同被压缩的同学的遭际,就知足常乐了。A君怎么样呢?还生根在那匹高入云汉的大山下吧,还厮守着薅儿挖锄吧?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A君又相见了。去年初冬,我带领一个电视摄制组拍摄我编导的电视艺术专题片《山的情怀》时,来到他家邻近的一个村子,拍完茶山之后,便和山民们聊起天来。他们无意中说到A君,说他除了兴茶种粮之外,还承头办了一个水泥厂,那水泥不仅远销外省外县,更重要的是为邻近的农民带来若干好处。前些年,山砍空了,没办法,盖新房只得用水泥砂石,A君的水泥因此十分走红。听了山民们的话,我迫不及待地去看A君。果然不假,他真的办起了一座年产7千吨的水泥厂!见到他时,他穿着白色的工作衫,正在半现代化的化验室进行水泥标号测定。同学相见最为投契,他马上把我引到厂长办公室,各捧一杯香茶,细细叙起旧来。他说不尽对我的感激之情,感谢我当初对他的鼓励。人到难处要拉一把,我把他拉到了实处。他说他听了我的话后就没有消沉过,从来没有离开书本,一直钻数理化、钻建筑、钻机械。他是等待时机,“阴沟里的篾片总有翻身之日”,他等待翻身!我与他共鸣,是的,人啦,什么时候都不要消沉,消沉是自我灭的毒药!我说,“文革”虽然使我没有喝足大学的墨水,但我弥补了许多许多,我还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呢,万一再“文革”下去,我可能是一名合格的“老中医”了。我问他何以办起厂来,他笑着说:先不谈政策。谈经济!他说附近有个大化工厂,每年生产硫酸的废渣堆积如山,又占地又污染环境。他就利用多年所学,把废渣利用起来,来了个两全其美。一个人能力有限,就邀约了3、4个能人,事情就办拢了!

闲谈中,自然涉及个人前途。他笑了笑,坦率地说:“也许,我比你更理想一些。讲事业,我还要办预制件厂、花砖厂,还要办许多公益事业。讲收入,你可能赶不上我的零头!”我笑了,我为一位“阴沟里翻身的篾片”而笑,为一位有志者事竟成的拓荒者而笑,为新一代农民的崛起而笑,笑得很愉快。我说,我想到A记水泥厂专门搞文字工作,他当即拍板:“只要你来,保证你每月拿现在工资的两倍!”我是真心的,他也是真心的,我们的感情紧紧连接在一起……

1988年

切莫自己冷落自己

自己冷落自己,比他人冷落更可怕!

体制改革,各种新的组合应运而生。“组合”是人操作的,往往是一种“关系”的组合。因此,不少有脸面、甚至风光过、辉煌过的有志者,很可能“一落千丈”。而不少平庸之辈很可能平步青云,春风得意。于是,有些“壮志难酬”之人便在心理上失去平衡,愤愤然叹咏起“欲渡黄河冰寒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末路晚唱来。他们看透世态炎凉,不读书文,不谙时事,怪话连篇,牢骚满腹,惶惶不可终日,把往日那十二分热情,一下降到零度以下!

自然,失落是痛苦的,但失落者未必渺小!鲁迅云:“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毕竟是苍蝇”。李白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真正的有志者,定不会为一时的功名利禄所左右。人生的道路,在海阔天空之下,任鱼跃、任鸟飞,“条条大路通北京”,大可不必只去钻“死胡同”。你不是做时髦官的料子,你就不必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你进不了条件优越的单位,你就不必为命蹇事乖而叹息;你倘若作了“下岗”“处理”,你也不必怨天尤人,顿足骂娘。此时,最要紧的不是佳人空谷自伤幽独,而是要认定自己的价值,排除一切世间纷争,努力去开创一个实现更高价值的天地。或立说,或从艺,或经商,或种地,十八般武艺,你总有一二。你只管挺胸抬头,理直气壮,活出一个人样来!如果你甘愿冷落自己,你将变得一文不值,并很可能成为众脚下的泥,而一旦成泥就没有人肯把你拾起来,你永远只能屈居路人脚下?!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有志者事竟成,何不好自为之?

1988年

病房佚事

夜,已经很深了,我坐在三屉桌前,左手托着下巴,肘子撑在桌子上,右手握着钢笔,只觉得握笔的手颤抖,不听使唤。头上吊着25W的电灯,蚊虫在周围拼命扑打,忙乱中不时撞在我的脸上,铺在桌上的横格信笺,闪着光,刺着我的眼睛。这信怎么写呢?过了很久很久,我才下笔——

“我最敬爱的两位老人!我永远忘不了的好爷爷、好奶奶!”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鼻子一酸,泪水抛豆似的涌了出来,一滴一滴掉在信纸上……

我实在写不下去了,10天前的一幕幕,猛烈地撞击着我的心!

那天,我乘班车来到A市,下车不久,只觉得头痛得厉害,浑身酸楚无力,除了喝水,什么也不想吃,我知道,这是在车上入睡后,不知不觉着了凉,患上了感冒,如不及时医治,就会拖垮身子。我来到一所就近的医院,经检查,果然是重感冒,已经烧到40度!必须住院治疗。我拖着疲乏的身躯来到住院部。长长的走廊里没有一条凳,没有一把椅,我支持不住,顾不得什么礼貌,冒冒失失地向门上标着“12号”字样的病室走去。推开门,只见里面有两个铺位,平行放着。靠外窗的那个铺位睡着一位老者,头发蓬松,灰白色的八字胡乍一看去,占了半个颜面,颧骨像两个瘦脊的山包,“山包”周围死一样的白,死一样的荒凉,我对他看了几眼,指着门边的铺位有气无力地问:“这里有人没有?”老汉对我光了一眼,确切地说,是审视了我一眼,慢吞吞地说:“没有。”说完,哼了一声,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我坐在看去很白,但却布满陈旧血痕的被子上,刚想躺下休息一会儿,忽然进来一位富态老婆婆,看上去约摸50多岁,容光焕发,长长的眼角不笑也像在笑,显得很慈祥。见我一副病态,轻声问我:“这位小同志,哪里不舒服?”问话间,她已坐在我的床沿。我突然想起了祖母,小时候,我稍一“打怏”祖母也是这么问我的,只是不叫“小同志”,而叫“孙宝儿”。在祖母面前,我很撒娇,肚子本来只隐隐作痛,她一问,我会马上喊爹叫娘,这时,祖母会掏出钱来哄我:“忍着点,是虫儿在里面拱的,一会儿就会好起来!”得到钱,真的“一会儿”我的肚子就不那么痛了。祖母早已谢世,现在像是突然听到了她的问候,我的心不觉为之一振,不自觉地带着嗲气说:“怕是害了伤寒,浑身痛,高烧,医生要我住院。”她皱了皱眉头,伸手摸我的额头:“哎呀,烧的快燃起来了,真是可怜!”说着,给我理了理枕头。这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女人大步走进来,先是训了我一顿,说我还没登记就进了病房,不守规矩,接着板着脸说:“马上预交100元住院费,不然这里不收!”说完,给老人床上甩了两包药,急速转过身走了。我打个冷战!天,我才带了50块钱,就算一个不剩交完,还有50元哪里来?白大褂走后,我长长叹了口恶气!老婆婆一边拿药,一边说:你身体不方便,我给你登记去吧!”她这一说,使我既感动又窘迫地流下了眼泪。老人马上放下药袋,又来安慰我:“不要紧的,这里的医生高明,住几天就好了”。我的眼泪更多了。他不知我的苦处,想了很多话来宽我的心。终于,我告诉他,我的家在农村,离这有300多里,这次出门带的钱被小偷掏了,只剩几十元钱,就是发电报要家里电汇,也得两三天才能收到,况且妻子也在患病,已借了上千元……

不等我把苦水倒完,老婆婆说:“看你,怪可怜的,这点事用得着这么急吗?”边说边从内衣袋里掏出100元钱,往我手里一塞:“走,我带你去开药、办住院手续!”不由分说,她扶着我,回头望望老伴,径直走出去……

老婆婆特意要把我安排到他们房间。扶进门,让我躺下,给我盖上被子,倒水喂药,帮助医生输液,一股暖流,热和着我的全身!

天天喂药,天天送饭,天天端茶倒水,在老人的精心照护下,我终于康复了。而那位老大爷,却还在呻吟之中,我是应该守护在他身边的,可是,因为工作我不得不离开,我的良心受到莫大谴责!

想到那慈祥的老人,我的心就沉沉的,我怎么报答她呢?尽管,我准备给她寄去300元,我知道,任何物质的报答都显得单薄!我只能再次在遥远的地方道一声:“谢谢您,老人家!您不仅帮我治好了病,更重要的是教我怎样做人!”

1989年

窗口

认识那个特殊的“窗口”,是我协助电视台剪辑一部表现山里人情怀的电视专题片时。

领导再三叮嘱我,剪辑时画面要尽可能做到山美、水美、人美,尽可能突现建设成就。倘若把破破烂烂的东西亮在屏幕上,那是要丢山里人的丑的,也对不起山外的电视观众。我心领神会,自信地保证:这个关,我一定把住!

本子是我写的,我又是助导,按照我的精心设计、摆布,拍摄了许多尽善尽美的画面。剪辑时那美的山、美的水、美的人,那恢弘的建设场面,自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怀着急切的心情,欲求尽快成片,让领导知道我的苦心,我的作为;也让山外人一饱眼福。自然,我也将得到好的名声。

操作编辑机的是一位年逾半百的刘工。几许白发和那深邃的眼睛,能看出他的饱经沧桑和练达。我怀着既学习又“指导”的心情坐在旁边指指点点。开始是山水风光,接着是民族史和革命斗争史遗迹遗风。刘工尊重我的意见,剪辑起来很顺当。到后来涉及物产,建设,山民生活,乡土文化,他却在许多地方咬定不敢和我苟同。我要求,画面上所有主体人物都要穿民族服装,以表现民族特色。他说,民族特色重要的不在服饰而在精神气质;我要求尽量多一点美男靓女,以证明山里人并非粗野鄙俗之辈。他说,重要的是要凸现山里人的情怀,山里人的质朴美,绝不能以貌取人;我要求多选些气宇轩昂的吊脚楼和现代化建筑,以展现山里人的富有。他说,不要让人产生错觉,山里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还大有人在;我要求,描绘建设场景应多用仰拍镜头,以渲染一种高大气势。他说,如是,就不必戴个贫困地区的帽子向上要钱了……

他执机,我拗不过,只得听其自然,可心里总有点疙疙瘩瘩,郁郁不快!他看出我的不悦,工作之余同我闲聊起来。他说,电视片子不是电视“骗子”!屏幕虽小,却是一扇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要给观从留下社会和生活的真实内涵,真情实感,留下不尽的回味、思考与求索……

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问题,他竟能有如此精彩的见地!我的心底蓦地涌起一阵涟漪。

我反复咀嚼……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有一种爱叫心痛Ⅱ

    本书讲述了那些发生在地震中的真实故事。我们可以从每一个故事中,分享到那些感人的经历。在灾难面前,在生命受到威胁的特殊时刻,他们的选择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黯然流泪。
  •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倾世倾情半生缘:张爱玲

    朱丹红编写的这本《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是“倾城才女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传主张爱玲,现代著名女作家,旷世才女,被胡兰成称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张爱玲:倾世倾情半生缘》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再现了张爱玲不世的才华与孤傲的气质,特别是对她与胡兰成与赖雅的两段感情经历进行了细腻婉转的记叙,使人读来感慨万千。
  • 京密河札记

    京密河札记

    这需要加倍的努力,加倍的投入,但收获往往又不是加倍。事倍功半的年馑屡屡发生。这曾经使我备感伤悲,也曾下决心退耕一亩地好专心致志地种好另一亩地。但这个愿望终究未能实现。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基本的还是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人首先要生存然后才谈得上发展。犹若一个有经验的农民,他绝不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一种庄稼,目的仅在于防备颗粒无收。看来我种“两亩地”,动机其实也并不那么高尚,就像脚踩两只船的人,很令一些人看不顺眼,也很瞧不起。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

    本书以唐宋词人的风花雪月和经典词作为线索,通过对唐宋词人及其脍炙人口名篇的趣味化解读,讲述了著名词人与词背后那不为人知的故事,常有知人论世之语。同时,作者结合这些词人的身世背景、性格学养、情感经历等方面,来探寻唐宋词艺术的发展与演变及词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热门推荐
  • 午夜的气味

    午夜的气味

    牵着公猪的兰妮看见牵着母猪的杨大撇。公猪未经许可爬到了母猪的背上,公猪与母猪的爱情引发了人与人的战争。
  • 血祭神坛

    血祭神坛

    散戾气,塑真灵,三界神坛,一朝成,万年损,贻害无双!这个一个婴儿时代便是被强行抽取灵魂,十六年后因祸得福得到第二灵魂的少年的传奇经历,寻身世,辨真凶,看他如何踏足三界,血祭神坛!
  • 近思录

    近思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逍遥圣贤

    逍遥圣贤

    少年莫圣贤,集大气运于一身,两年前,为救病重之母,拜入两大圣地。两年后,学医有成,一路三千里归甘凉,搅动天下江湖!桃花源里遇知音,漓江水畔斩冤魂,剑柱山上夺天罚,名扬四海天...自此,闯入修行界,成就逍遥仙!
  • 江湖上的幻听与视觉

    江湖上的幻听与视觉

    这是一个慢热的故事,是用整整的全部故事来勾勒一个人,有成功有失败,不如意多些,江湖里心总比身体累些。看爽文的可以略过,因为他适合去像茶一样的“品”,没人看也无所谓,因为这是写给我自己的,可能处理的不好,文笔欠缺,但对于我总归是好的,毕竟我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本书没卖点,没太多臆想的空间,只是简单的江湖的江湖事,只是简单的江湖人。如果有人喜欢,并且还会看下去,那请指出不足,不胜感激,最后一点,无论它怎样悲惨,我也不会切掉,可能会很慢但它也会有个我认为完满的完结。
  • 陌上倾城泪

    陌上倾城泪

    她是万花中里的一朵,却被他选中,本是无份却被命运安排,是天意还是捉弄?还是命中注定有此一劫?当她抛开旧日情与他允诺今生相首时,他却伤得她遍体凌伤。呵,可笑!原来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她的自做多情!!!当一切会到原点,当梅花盛开时暮然回首不知那人可会在身后望着他。。。
  • 璀璨灵犀

    璀璨灵犀

    “为什么要一直挡在我身前?“灵犀抬起头来问他。只见他嘴角一勾,抿着嘴没有说话。灵犀感到心头郁闷,掉头便想离开。“只愿你,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只听见身后传来他铿锵有力的声音……
  • 蛇蝎嫡女复仇记

    蛇蝎嫡女复仇记

    新婚途中,被所爱之人与嫡姐联手推翻车轿,滚落山崖,失忆!美男!和美男一起生活?!只可惜,美好的日子不长,只因看到了谋杀自己的仇人,记忆涌现,多重身份,为了报仇!!!与美男一起携手一统天下。
  • 新天庭

    新天庭

    一小子到了与地球相似的大陆,为能达成永恒,引领当地土著建立一个新的秩序,创立一新天庭,并最终得偿所愿的故事。在这里有信仰,有修真,有热血,有争霸,且看一小子最终是怎样达成永恒的……
  • 梦无界

    梦无界

    “地球人,这种脆弱、低等,却又自以为是的生物,注定要被高等生命取代。”当某位自认是高等生命的家伙从长眠中醒来,人类便进入了漫长的噩梦之中。曾经,如此;如今,依旧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