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7100000003

第3章 闽都文化论(1)

李治亭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论面积,属于一个中小省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福建也同其他地区一样,形成了本区域丰富而多彩的地域文化,按其文化特点,自成一地域的文化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地区的历史文化学者已展开对本地区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提出“闽都文化”的名称并进行论证,应是福建区域文化研究的一项标志性成果。这一文化定位,涉及文化地域的界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文化内涵的基本定型,以及文化精神的科学概况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尚须深入探讨。

实在说,我对闽都文化并无研究,仅就上述提到的几个问题,作一理论的粗浅分析,借此向闽都文化学术同人请教。

一、关于“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我国疆域辽阔而广大,各地区生态环境、人文地理、生产生活方式等,千差万别。还有,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特别是与汉民族相比,无论各个方面,皆存在明显差异。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伴随各民族文化的不断变化与积累,逐步形成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

所谓“区域文化”,是指一种文化所覆盖的地区。进一步说,一种文化在一个地区生成、发展,最终形成一种与其他地区相区别的文化生态。这就是特定的地区、特定的文化,即可称为区域文化。

应当指出,区域或地区文化并非一定指现今行政区域来划分的,关键是同一的文化形态是否存在于同一地域,此即划分或界定区域文化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客观依据。例如,东北地区分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区。确定文化区域就不能按三个省分为三个文化区域。因为历史上的东北地区——清代以来,并无明确的行政区划,浑然一体,故形成同一的文化,包括习俗、习惯、饮食、禁忌等等,几无差异。在长期的各民族互动、互为影响中,东北地区的文化业融入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据此,可知东北地区的文化是一个整体,亦即文化共同体。至清代,虽在东北分设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等三个行政区,亦相当内地设省,却也无法分割为三个区域文化,应是同一的东北地域文化。在其他地区,如山西与陕西、湖南与湖北,视同一个文化系统;山东、四川、西藏等,亦各自形成本地区的文化。以此类推,其他省份,或一省或跨省皆为地区文化。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的地域界定。

闽都文化论

福建地方文化学者已做过研究,认为“闽都文化是以福州城区为中心的都会文化”(见《闽都文化概论》第1页),很清楚,闽都文化的地域范围,仅限于“福州城区”,给其文化定位为“都会文化”,所谓“都会”,在今则指为一地区的中心城市。

将闽都文化的地域限定在福州城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闽都——福州与“八闽”是什么关系?亦即“都会”福州与福建全省的关系如何处理?这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福州被划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或称为一个文化区域,那么,“八闽”的文化区域又该如何划分呢?迄今为止,在我国各个区域文化中,还没有一种文化被界定在一个城市。若以一个中心城市定为一种文化地域,这在我国的城镇中比比皆是。如洛阳、西安、开封、北京、南京等城,都曾是帝王之都,尤其有理由定位某种文化。其结果,一是割裂了中心城市即都会文化与本地区同一文化的整体性,二是从文化的划分上也失去理论依据,不符合花纹文化区域的原则。就实际文化状况而言,整个福建地区的文化与“闽都文化”是同根同源同质,是不可分的。“闽都文化”无论多么丰富,也只能是福建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将“闽都文化”独立出来,就成了一个都市文化,这在福建文化中没有普遍意义。

因此,把“闽都文化”定位在“福州城区”,显然脱离了福建历史文化实际。事实证明,无论研究历史,研究文化,都须树立全局观、整体观念,才有可能正确解释历史,揭示历史与文化的真相。

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即文化名称,同样不容忽略。文化名称无疑是不同类型文化相区别的鲜明标志之一。众所周知,我国地域文化中,诸如晋文化(山西)、齐鲁文化(山东)、楚文化(湖北)、蜀文化(四川)、燕赵文化(河北)、西域文化(新疆)、滇文化(云南)、吴越文化(江苏、浙江)、关东文化(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等,无不显示出各自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换言之,文化名称之不同,恰恰是标明文化之不同。

那么,福建地区文化名称该如何命名?“闽都文化”名称是否合适?首先,须知任何一种文化的命名,皆来源有据,不可随心所欲,随便给起一个好听的名字。我们通过对上述各个区域文化名称起源稍作分析,便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地理与当代地理三者基本吻合,一句话,古今贯通,此其一;其二,历经千百年的发展、衍化、流变,确已形成与其他地区不相同的文化;其三,对本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经世代流传,已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约定俗成,为当地广大群众所接受。

上列多种文化名称,如鲁、晋、楚、吴、越、蜀、关东等等,原为古称,又与今地相吻合。这些古名称,世代流传,确已约定俗成;故用为本地区的文化名称,是再合适不过了。

以此原则来推定福建地区文化名称,也就不难。先说“闽都文化”这个名称。“闽都”源于西汉初封闽越王,在今福州地段为王都。其后,屡经变迁,终成“八闽”之格局,福州为“八闽”之首,不是王都,却仍起到王都的作用。无疑,“闽”已成为福建的代名称,“闽都”则专指福州。这已是约定俗成,妇幼皆知。“闽都文化”专指福州地区的文化,确属名符其实,也无可非议。但若以此称,指为福建整个地区的文化,恐怕就会是名不符实了。这就有必要再给福建地区的文化重新命名。

福建地区的文化名称,取用不难。据史料记载,商周之际,已设为“七闽”、“闽方国”等,至汉初始有“闽越王”,自此才有“闽都”之说。这里,有“闽都”与“闽越”两说,稍作比较,“闽都”涵盖不了全福建,唯“闽越”代称福建,可谓恰如其分!这一文化名称之来,同上列几种文化名称的起用,其道理同一。如“晋文化”之“晋”,来自周初的封晋国;“鲁文化”之“鲁”,亦为周初的封鲁国,封地在今山东,故山东别称“鲁”。至于福建,今之区划,与古之“八闽”基本相合,称福建为“闽越”或简称为“闽”均可。其文化即称“闽”或“闽越文化”均可。

福建学术界给福州文化定名,未给全省文化命名,是否合适呢?

我的意见,只论“闽都文化”,而不论“闽越文化”似嫌不妥。因为“闽都文化”不过是一城一地之文化,不能涵盖整个地区的闽越文化,反过来说,闽都文化只能是闽越文化的一部分。

试想:2000年前,“闽都”即福州有多大?1000年前、500年前,福州肯定又有新发展。就人口来说,不过十几万,或二三十万,新中国成立前,福州城区人口还不足百万。当然,城区的规模也很有限。以其地处海边之一隅,境内多山,耕地少,地贫瘠,加之交通不便,人口增长不快,城区的规模发展必然受到限制。在城区发展起来的文化,与其他中小城,或与广大农村文化相比,也只能是福建地区文化的局部文化,代替不了境内的其他文化。显而易见,所谓“闽都文化”孤立地存在,只是其中的个案,不具有普遍意义。

只研究一个城区的文化,而忽略全省区的整体文化,不能不是“闽都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缺憾。

二、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

从人类自身的发展,到社会的演进;从中国历史的发端,到当代,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这以几千年、几万年乃至几十万年计的长过程中,很自然地形成不同的历史阶段。正确划分出符合历史实际的各个阶段,是我们认识历史并给予科学解读的一个基本方法。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所强调: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舍此,就会误入歧途。

同样,一种文化从其萌芽,到形成,再发展,再变化,也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漫长过程,必然出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一阶段的文化内容。研究者的责任之一,就是准确地理清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与历史的发展相吻合,才能真正揭示历史文化发展变化的真相,从中得出文化发展规律性的认识。至此,也就完成了文化研究的目的。

写了以上的话,意在说明研究历史、研究文化分清不同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历史并非是凝固而不变,恰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间断地变化。分不清阶段,或者干脆不去分析阶段,历史或文化真的就变成凝固而静止了,所列历史与文化,不过是分不清阶段的历史文化现象而已。

现在,就来讨论闽都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说明的是,本来应当讨论的是“闽越文化”即福建省区整体文化的发展阶段,但福建学者提出的文化仍是“闽都文化”,所以,“闽越文化”姑置不论,就针对“闽都文化”来论证其发展阶段。

闽都文化研究者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的著述,似乎不那么看重文化的发展阶段,只是偶然提到哪个朝代、时期闽都文化状况。没有阐明闽都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文化内涵与特色,就会产生一个不明的后果:闽都文化是从何而来的?它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每个不同阶段的文化有何差别?如此等等。可见前面的分析,符合闽都文化的历史实际。

根据“闽都文化”学者提供的史料,闽都文化从其产生以后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大体如下:

首先,也就是闽都文化的起源阶段。闽都文化学者把它定在5000多年前出现的昙石山文化时期。按考古学上的规定,5000多年前,应属新石器时期,社会已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末期,已临近“国家”的大门,或称为人类文明的前夜。昙石山文化发展到什么水平?其文化特征是什么?可惜,没有作系统的说明。至于在昙石山文化前,是否有原始人类?有否考古发现?仍是闽都文化研究的空白。主要是昙石山文化,可以肯定地说,它对后世文化必有或多或少的影响。这是福建地区也是福州城区文化的源头。这个问题讲不清,对其后的文化也难以说得明白,尤其要影响到对闽都文化的定位。

第二阶段,为闽越文化初步形成时期,这一阶段,约从春秋战国之交,到两汉王朝统治时期,总共为500余年,初步形成了闽越人创造的本土文化。这一文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当战国末期,南方大国灭掉越国,其国之越族人大量向南迁移,进入今福建地区,与当地土著闽族人相融合,遂形成闽越族。这时期,还没有发生汉人大量移入的问题,不言而喻,其文化也不会受到汉文化的浸润,故其文化仍保持着原生态,是名符其实的闽越土著文化。现今已在福州、武夷山等处发现了丰富的闽越人的文化遗存,证明闽越人分布甚广,文化创造也相当丰富。应该说,这才是真正的闽越文化的初期状态。

这个时期的文化值得重视,因为它是闽越人的本色文化,从其外在之形,到内在之文,都应深入研究,一则探索此地何以产生这类文化?一则考察这一文化的流变,具体说,哪些被保留下来?哪些已变异?还有哪些被其他文化所代替?从中,便会发现文化演变的规律。这正是研究者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第三个阶段,约从魏晋南北朝起,到隋代,共300余年,是为闽都文化初步发展时期。其主要标志,以北方士民为避西晋内乱,部分南渡至闽,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开发,并把中原文化带来,传播儒家文化,兴学办教育,不仅培养了人才,更重要的是,改变习俗,提高当地人的文化素养,为闽都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同类推荐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

    敦煌藏经洞的开窟、敦煌文献的发现和敦煌学的诞生,已经100余年了。明年又恰恰是法国伯希和敦煌劫经的100周年(1908-2008年),我国西域与敦煌历史文物和文献的外流,其实已经远远地超过了100年。在西方和日本的科考、探险、考古学家们劫掠敦煌西域文物的狂潮中,法国探险家、语史学家、东方学家和汉学家伯希和的西域敦煌探险,则颇为引人注目。本文试对伯希和西域敦煌探险团在我国新疆和甘肃各站,特别是在敦煌从事考察和劫掠文物的史事,略作钩沉,以对《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的大历史背景作以介绍,以飨我国学术界。
  •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思棠心语:履职与创新(下)

    本书是将近年来的讲话、报告和言论汇集成册,记述着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甘肃教科文卫事业及其它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爱默经年

    王俊凯之爱默经年

    两个非常好的朋友,因为王俊凯,闹的不可开交,这段友情是否能够挽回,王俊凯最后会和爱的那个人在一起么。。。
  • 歌华绝代

    歌华绝代

    萧玥歌在上海滩遇到了她的命定之人,刑陌绝……可他是上海滩有权有势,冷酷无情的黑帮大佬,在上海滩他可以只手遮天,绝无敌手。她却出生在军事世家,还是堂堂大帅之女!!军事世家的大小姐怎么能和黑帮大佬扯上关系呢?!这段感情自然遭受到了很多质疑与不同意。可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怎么可能遇到困难就放弃呢?简介无能,正文走起!﹝看过小血文的人都知道,小血从来没有写过这种题材的文,简介写得也不好,但我保证!正文一定比简介好看!亲们一定要多多支持!还是那句老话,你们的支持就是我的动力!﹞
  • 良门淑女

    良门淑女

    “你不记得当初是谁打遍了陪都,让大家都不敢对我们说半个不字吗?我们才是真正的青梅竹马!”“我都记得,我都晓得,可我更懂得叔嫂有别!”她未嫁新寡,却去撑起了夫家残破的家业。他幼丧父兄,却去为她而战,为命运而战!郎有心,妾含情,命运却误将两人的情缘错位。一份不会有名分的婚姻,一个空壳的大家族,情如游丝,貌似触手可及,却又遥遥无期。说什么封建礼教,怕什么无理命运,来世?今生!只望相随吾爱,吾爱相随。
  • 永世沉沦

    永世沉沦

    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用纸给糊了个风筝,从天上下来的时候风筝却带着血……从那以后各种诡异无解的麻烦降临到我的头上,为了解决这一切,我走遍大江南北,踏入一个个那无人知晓的生命禁区,多年后我才明白,真正的可怕其实是人心,当汹涌的欲望与人性的丑恶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阴魂不散,永世沉沦。
  • 繁星邀月

    繁星邀月

    本是朋友的两个人同是天下赞誉的天骄。他的天赋与智慧,他的善良与医术。可天赋与智慧成了拖累,善良与医术成为谎言。究竟为何反目?只是执念与骄傲……
  • 亲爱的我们可不可以不恨了

    亲爱的我们可不可以不恨了

    什么是缘分?十年相伴,三年离别,一朝重逢。世界那么大,偏偏遇见你。什么是孽缘?十年相伴的美好,用一天时间打碎,从此相爱的人成了仇人。三年离别却割不掉恨意,放不下情意,斩不断思念。一朝重逢,不留情面地撕裂开伤疤,互相折磨,却分不清最痛的是你还是我。——————————————————————————————————————很多年后,沈桉想起十九岁的自己,是这样评价的——“真是个别扭的孩子。”是啊,的确别扭。可想着也足够心疼。——————————————————————————————————————我的心已经很满很满,再装不下别人,除了恨你,便是爱你
  • 武神尊位

    武神尊位

    中州大陆万年前经魔族肆虐,万千生灵涂炭,在在危难之际,一神秘武者历经无数劫难崛起,终破武神尊位,屠灭来犯魔族,后破碎虚空,万年后,萧氏家族因长子萧无量爱上当时全大陆人见人杀的邪教之圣女轩辕雪茹而引得萧氏家族遭受八大势力围攻,萧家主战死,萧无量不知所终,轩辕雪茹被八大势力关押在通天塔中,欲得无上功法傲天真龙经。然的十四年后,一对双生兄弟以彗星般的速度崛起,在这片大陆上演绎爱恨情仇,然魔族亦悄悄来临.............
  • 难得美人心

    难得美人心

    白英杰,N市鹰帮少主,如今闻名遐迩的冷血律师,凭一己之力洗白鹰帮,将白氏集团推向国际舞台,成为世界排名前列的企业之一。师以晴是一名小小的警察,最大的志愿,就是铲除所有不法分子,和黑道势不两立,然而却被自己的上级被派到白氏集团做白氏集团少主白英杰的保镖。
  •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艺术院校大学生情商与思维方法训练

    本书用了大量的实例、典故或者故事来“说明事理”,配有创新思想的训练思考题,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 死神境界:黑魔导士

    死神境界:黑魔导士

    伤心病狂、泯灭人性、只为成就死神境界。到最后、竟是我错了。“爱你的不爱你的,都已经死去,你还剩下什么?”千年诅咒、千年孤寂、已经撑不下去了,这就是尽头了么……“超脱一切的死神啊!请说出你的夙愿,愿上苍达成你的夙愿。”上苍?夙愿?如果可以,我只想回到自己……死神转世、魂穿魔导世界、究竟是夙愿的达成、还是另一条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