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2700000002

第2章 古人的阅读术

古人识人的经验很丰富,至今仍有借鉴的价值。古人提倡用各种方式检试一个人的品性,包括远使之而观其忠,派他到远处任职,观察其忠诚度;近使之而观其敬,让他在身边任职,观察其敬慎;烦使之而观其能,派他做繁杂之事,观察其能力;卒然问焉而观其知,突然问其问题,观察其是否机智;急与之期而观其信,仓促约定见面时间,以观其信用;委之以财以观其仁,托付大笔钱财,观察其是否是仁人君子;告之以危而观其节,告诉他情况危急,观察其节操;醉之以酒而观其则,故意灌醉他,观其本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与众人杂处中,观其为人处世态度。

姜子牙的“六征”识人法

作为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也是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久远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在识人方面,他提出了洞察人心的“六征”识人法,围绕识人作出了精要阐述。

1.问之以言,以观其详

言论是观察一个人的最佳途径,通过谈吐当中的表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出此人的性格和品行。

2.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可以通过连续不断的发问来观察其反应,并且问题问得越深、越广就越好。面对这样连珠炮式的问题,缺乏信心的人通常都会表现出不知所措的样子,毫无自信可言。如果被提问者原本就心怀鬼胎,在连续的提问下一般都会变得逻辑混乱,不仅答非所问,甚至还会在不同的答案中自相矛盾。通过连续提问,可以判断对方的思辨能力,看到一些潜藏在言辞背后的品行。

3.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将秘密告知某人,可以借此观察其品德。如果对方在得知这个秘密之后立刻就转述给他人,肯定不能深交,也不能合作,还是避开为妙。反观此条也可以看出,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无论做事、说话都应该谨小慎微,坚持“沉默是金”的原则,多做事,少说话,尤其不能散播小道消息,或是传播他人秘密。

4.使之以财,以观其廉

委以财务方面的重任,可以考验人在经济方面的品德。比如,故意把某人安排在容易拿到回扣的职位,就容易看出他是否具有清廉的品性。如果此人属于见钱眼开的类型,自然不能重用。

5.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个性软弱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都会退缩到很远的地方;反之,如果是遇事果断的人,则会迎难而上,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所以,如果要试探一个人的才能和勇气,不妨把一些棘手的问题交给他处理。有些平常口若悬河地说自己多么勇敢的人,反而会在这种时刻露出马脚,不仅满腹牢骚,而且还有可能束手无策。

6.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以酒试性、借酒察人,也是一种重要的识人方法。有些平时守口如瓶的人,几杯酒下肚就会变样,不但满口牢骚,还会毫无遮拦地说别人的坏话,这样的人就可以判定他是一个经常怀有不满,甚至嫉妒心强烈,有害人之心的人。

姜太公的“六征”识人法告诉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的时候,必须要从整体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去进行了解。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也不能以点盖面,只看到优秀的地方,而忽略掉其潜藏的更大的问题。人的性格是复杂的,通过多方面的考察,才能给出一个较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

孔子的阅人术

识人最终就是了解并判断一个人的秉性、本质及其发展。我们的先贤也有一套识人的方法,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孔子。那么,孔子是怎么看相的呢?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这样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视其所以”

就是看人的动机是什么,看他的目的是什么,他到底想要什么。这就是要观察此人的目的所在。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都很远大,在他身上就能看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一个人没有志向,则会做一点事情就累。精神也就不可贵了。

2.“观其所由”

就是看对方追求的是什么,以及他为了达到目的所用的方式手段。如果他采用的方式与方法不正当,他把自己的目的说得再美妙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一个人的言行一致很重要,能说明一个人的可信度。

3.“察其所安”

就是再看看他平常安心做什么,能不能安于现实,看到底什么可以使他满足,他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什么是他最感兴趣的。孔子最后再讲安于什么的问题,也就是涵养的问题。一有成绩就自视甚高、目中无人的人和怨天尤人的人,都是没有涵养的人。不同的人平常安于什么是不同的。有的安于玩乐,有的安于贫困,有的安于平淡。最难的是平淡,安于平淡的人,什么事业都可以做,因为他不会被事业所困扰。安于平淡的人,今天发了财,他不会觉得自己钱多了而心神不宁,兴奋不已。穷了,也不会觉得没钱就过不了日子,呼天抢地。所以孔子把“察其所安”放在了识人的最后一点,也是语重心长,颇有深意的。

以这三点观察人,伪君子基本上就无处遁形了,谁都没办法可以逃避了。由此,大概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如何也就有迹可循了。中国有句古话叫“相由心生”,也就是一个人思想转变了,形态就转变了。比如,我们说一个人要发脾气了,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从他的面色上看出来的。他心里要发脾气,神经就紧张,样子就变了。所以这种从心理上的推断是科学的,而孔子观察人是讲原则、讲科学的。

管仲的“观人术”今解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当时任宰相时,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强国政策,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最富足、最强盛的大国,称霸诸侯,而这一切也得益于他“观人有术”。在《管子》一书的《形势》篇中,管仲详述了他的人物鉴定法,即“观人术”,颇值得参考。

1.訾之人,勿与任大

言下之意是说,不能把重任交给嫉妒心强烈的人,因为他们总是无法用公平的眼光观察周遭的人,尤其是有竞争关系的。另外,嫉妒心强烈的人往往为了微不足道的事怀恨在心,伺机报复甚至背叛,是属于不得不防备的人。所以,即便这样的人非常有才华,也不能让其处理要务、位居高位。

2.抚巨者,可以远举

意思是说,懂得拟订远大计划,把以后的发展看得清楚的人是非常值得推荐的,并且可以与之共策大计或赋予重任。所以,如果发现只图近利的人,只能安排他去干一些不影响大局的事,而那些有先见之明的人就可以放心地让他独当一面,以便让他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顾忧者,可与敬道

有责任感的人,都是善于回望过去的经历,并经常从中总结和检讨,为将来的人生之路起到很好的铺垫。所以,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任务交给善于回顾和总结过去的人。

4.其计也速,而忧在近者,往而勿也

有的人往往喜欢追求眼前之功,全然不管计划是否完善、可行就急匆匆地去做,而缺乏理性思考的盲目行动往往也都会以失败告终。在用人的时候,要避免让这种急功近利之人担任要职。

5.举长者,可远见也

有的人具有先见之明,懂得追求长期利益,是属于大器晚成型。这样的人也许从某个角度来看,好像不够机灵,但这是稳健带来的结果,对这种人应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他。一些看来机灵透顶,但只追逐眼前之利的人,往往给人以聪明至极的印象,一般追求快速效果的人会很欣赏这种人才。其实,只求快速之利并非好事,该重用的应是重视长期利益的“晚成型”人才。

6.必得之事,不足赖也

有的人开口闭口都说“这种事太简单了”,这么轻易出言的人不足以信赖,往往是夸夸其谈,却半天看不到实际行动。相反,一般说话比较慎重的人,他们都拥有比较周密的思考力,责任感也很强,当被赋予重任时也不可能辜负众望。

7.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这种事交给我办,保证做得又快又好”,如此轻诺的人,决不能轻易相信。现代社会里,就有许多这种“轻诺型”的人。当你听信其言,交给他办,八成都会一拖再拖,或是计划胎死腹中。如果你催他快点做完,他又会说出一大堆理由为自己辩解。所以,在用人的时候一定要远离这样的人。

8.小谨者,不大立

过分拘泥于细节的人,难有大成,往往会钻牛角尖,容易忽视大局。所以,一个置大局于不顾的人很难有所作为。

9.有无弃之言者,必参之于天地也

说话干脆利落的人,即使将天下交给他治理,也可以放一百个心。饶舌多嘴的人,即使自己很小心,也会在无意之中泄露秘密。所以,谨言慎行、语无赘词的人是值得信赖,可以委以重任的。

以上就是管仲的“观人术”在今天的解读。适当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人才的甄选,管仲才能够得当用人,使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逐一得到实现,而齐国也才能一跃成为当时的霸主。虽然距现在有数千年,管仲的“观人术”在现代人才考察方面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它告诉我们,没有责任感、私人感情太强、轻诺、偏于细枝末节的人,绝不能置于重要位置。

康熙用人的秘诀

纵观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程,但凡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之类的兴盛时期,都是国有圣主明君,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深悉用人之道。而作为一代“千古一帝”的康熙当然也深知帝王之道,且将它演绎得淋漓尽致。探究其用人秘诀,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不拘一格,各材尽用

康熙有言:“奸人用,忠良也用。有能者用,无能者也用。仁为用,威武用。天下人皆为吾用也。”不仅不拘一格降人才,还能慧眼识人,使每个有才德、有才无德乃至无才无德的人都极尽所能地为其所用。

2.兼容并蓄,满汉一家

在整个统治阶层都“重满轻汉”的“大环境”之下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重用有才德的汉人除外扰、清君侧。康熙亲政后,改变汉臣得不到重用的状况,先后重用朱国治、周培公、姚启圣、施琅、李光地、张廷玉等人,此举弘扬了中华文化,以宽仁为本,海纳百川,使中国人的意识趋向一致。

3.广听众议,力排众议

康熙在用人上广听众议,找信任之人推荐,从朱国治推荐周培公,周培公推荐姚启圣,姚启圣推荐李光地和施琅层层伯乐选拔出层层千里马乃招招中的,并在用人时以不疑之胸怀行使“事权专”。

4.恩威并用,大收人心

康熙说过类似这样的话:“百姓之心可用三斗米收买,士子之心却是三斗黄金也换不回来的。”对于人才,康熙没有一味施恩,尽量做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对于那些桀骜不驯之人则恩威并施。

5.忠奸尽收,善于平衡,皇权至上

帝王用人之道不仅在于用人才,还要会用奴才。真正的帝王之道在于奴才和人才皆用并且做到平衡,相生相克,这样国家可治皇权可保矣。康熙用的两个重要奴才就是索额图和明珠。当年他起用明珠之时,苏麻拉姑就识其为“小人”,但康熙言:“君子如水,小人如油,水是必需,但没有油吃饭也不香。”对于这两个奴才康熙都委以重任,统治前期和中期达到了权力的平衡。

6.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重视儒学遵从孝道,先观人心术,其次看其才学。

康熙的“用人之道,驭人之法”无不体现了帝王之智、之威、之义,为大清基业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人和”基础。因此,在不是三百年的清朝史上,在动荡不稳的清初,康熙帝以其卓越的文韬武略将朝廷内外整治得井然有序,对中国的统一、安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创建了前所未有的康熙盛世!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难知心。此言所谓识人之难。不同的人由于性情气质经历不同,自然也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也表现不同。如何识别这些不同,对于渴望拥有人才的领导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对于人才的选择,并不是单单依据面试的成绩。在现代社会中,或许并不缺少纯粹有能力的人,有能力、品性又好的人才是真正需要的人才。

人才任用也要观察其品性。居视其所亲,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跟谁常在一起,如与贤人相近,则可重用,相反,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富视其所与,看他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果只满足私欲,大肆挥霍,贪图享乐,则不可重用;达视其所举,已处于显赫地位者,需观察他如何选拔部属,若任人唯贤,量才录用,自然是襟怀坦荡,秉公办事的有为之士;窘视其所不为。对于处于困境之人,可以视其操守如何,若虽身处困境,却不做任何见不得人之事,这样的人可以放心委以重任;贫视其所不取,看一个人在贫困潦倒之时的行为,不取不义之财,甘守清贫,则品性高洁,若见钱眼开,如蝇逐臭,就万不可重用。

曾国藩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胸无用兵之策的文弱书生。他曾经因兵败走投无路,两次投水、多次以剑自刎未遂,还给儿子写绝命信,叮嘱子孙后代永不再带兵征战。而正是这样一个人,最终成为驾驭千军万马的最高统帅。一介书生凭什么立下千古奇功?追根究底,是得人才者得天下。曾国藩自知领兵打仗非自己的长项,他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推行人才战略,那么,曾国藩的人才战略到底有何非凡之处呢?

1.曾国藩宽容大量、求贤若渴

曾国藩看准了有本事的人决不放过,曾效仿刘备三顾茅庐请出了彭玉麟;他还嘱咐师友同僚,随时推荐各类人才;对于任何前来投奔的人才,都礼遇有加,盛情接待。

2.曾国藩相人有法

他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观察人才,并将其优缺点一一记录下来,以备日后参考使用。此外,曾国藩还经常设置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以找出真正沉稳内敛、德行俱佳的人才。当年,年轻气盛的李鸿章就在曾国藩的考验下碰过好几次钉子。在选人时,他不喜欢用官气重、夸夸其谈的人,并以“德大于才”为用人第一要旨。

3.量才适用

曾国藩不拘一格降人才,“凡于兵事、饷事、吏事、文事有一长者,无不优加奖借,量材录用”。长此以往,使得他帐下军事型的、谋划型的、经济型、技术型的人才应有尽有。

4.琢玉成器

对于可造之才,曾国藩在培养上所花的工夫可谓不遗余力。曾国藩从长期实践中归纳出培养人才的方法,主要有“教诲”、“甄别”、“保举”、“超擢”四种。以教诲为例,凡手下将领来拜见,曾国藩总抽出时间接见,并谆谆训诲、告诫他们对上要精忠报国,对下要力戒骚扰百姓。

5.奖励为重

曾国藩深谙人的心理,认为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而要多鼓励扶助。

在具体实践中,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其积极性,以厚赏来得兵将之勇,以名位来换幕僚之智,皆大欢喜,军心一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不怕部属与自己同职齐名,鼓励他们“自立门户”,并为之铺路搭桥。也正是这样,才有了后来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大放异彩。

同类推荐
  • 30岁生存竞争力: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

    30岁生存竞争力: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

    本书用精炼的语言,浅显易懂的道理、典型的事例,从有情有义、互惠互利、强化互动、尊重对方、善于结交、言辞得体等方面破解人际关系与成功的秘密。通过对人际关系与办事能力的阐述,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学会更多实用的办事技巧,开拓思路,借鉴经验,提升处世能力。让我们从阅读此书开始,一起来打造我们突破人际关系的超强能力,拥有通往成功和幸福的杀手锏!
  • 跨过心灵的河流

    跨过心灵的河流

    本书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富人在受穷的时候做了什么

    富人在受穷的时候做了什么

    本书对照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困难,选择富豪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同样困难时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有针对性地分析他们在这个困难面前,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对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给读者带来更深刻的启示和反思。
  • 激励人生每一天

    激励人生每一天

    本书内容包括:明确目标,做好事业舵手克服弱点,培养良好习惯充满自信,扮演好“自我”角色豁达乐观,营造积极心态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等。
  • 做人与处世

    做人与处世

    莫为蝇头小利所迷惑,魔鬼在细节,小阀门酿成大悲剧,细节是一种创造,细节之中隐藏机会,细节产生效益,细节是关键所在,细节贵在执行,处处留心皆学问,细心才有灵感。
热门推荐
  • 江山才子

    江山才子

    传说在大东山上可以南望仙人的海,但是郁怀情跋山涉水走到天南,也没有见到碧波荡漾。那里,是无垠宇宙!那里,是浩瀚星辰!那里,大东山亘古长存!(书友群:323037976)
  • 清川日常

    清川日常

    四爷:晚上让膳房给爷上道鱼翅螃蟹羹。苏培盛心道:吹牛。十几年也没见你吃过一次。晚上,李薇拌着螃蟹羹美美地多吃了一碗饭。做宠妃好无聊,要温柔,要低调,但是幸好——李薇:宝石好漂亮,钗子好精致……四爷:买买买。李薇想象失宠后的艰难生活把自己虐哭。李薇发脾气:你还跟我好不。四爷:只跟你好,好一辈子。
  • 金八力传奇

    金八力传奇

    当拯救世界的重担压在他的身上,他如何去完成……他深信:八力具备,你就是众神之王!
  • 巅峰图腾

    巅峰图腾

    他,一个特种兵,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的以武为图腾的国度,这是武图腾纵横,弱肉强食,杀戮遍地,逐鹿争雄的世界,做武者也要做最极品的武者,且看他如何一路崛起,更纵横众国战场,大杀四方图腾,创武图腾巅峰!老子要纵横世界,藐视我者,管他是天王老子,一律不留余地,赶尽杀绝。----罗昊天
  • 独家恋爱:总裁大人抱回家

    独家恋爱:总裁大人抱回家

    谁能告诉她郝一一走了什么狗屎运?临近结婚,却被男友提分手。撞车却撞到了自己BOSS陆励勤的玛莎拉蒂,她是一千一万个赔不起!谁知道大BOSS陆励勤居然还看了自己写的花痴意淫的书籍,从此在她屁股后面追着问:“一一,听说你暗恋我?”温馨暖萌向,有渣男渣女出没。文清水人逗比。
  • 一日一悟

    一日一悟

    豁达安祥的生活态度深刻积极的人生哲理。人生需要自悟。自悟就是自己觉醒、自己觉悟、自己领会、自己理解。本书所撷取的短文,其内容涵盖自然、心灵、生命、爱情、婚姻、幸福、快乐、人生等方面,篇篇如醍醐灌顶,让你有所感悟、醒悟、觉悟、开悟。
  • 当女汉子穿越成汉子

    当女汉子穿越成汉子

    宋一楠觉得她一定是最杯具的人,没有之一。原因无他,一朝穿越,她由女汉子变成了真汉子。这还不算是最倒霉的,最倒霉的是这个汉子,他是个皇帝!!!
  • 三国之长公子刘琦

    三国之长公子刘琦

    三国类的小说,好早就想写了。三国子辈们:孙策--狮儿难于他争锋!孙权--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奸诈!曹植才华横溢!袁氏小子--官二代人手一州!刘禅--大智如愚!而刘表的儿子--猪狗!曹操评: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二世为人,看我刘表之子刘琦,别人说的猪狗一般的人物,如何凭借历史,仅靠一州之力征战天下。我刘琦自认不是聪明人,但我有蒯越,贾诩,徐庶,诸葛亮,庞统。我刘琦承认武艺不精,但我有黄忠,文聘,魏延,李严,张绣,甘宁。谁敢犯我!!!统统揍之!!内乱张羡,易耳一战可擒!曹操来犯,逼他送女求和!小霸王孙策,打他个落花流水,如丧家之犬!益州刘璋,哇好大一块肉!袁绍,还不用我动手,就灭了!合理歪歪怡情!!!!!!!过度歪歪伤身!!!!!!
  • 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中华趣味语文(青少年版)

    汉语博大精深,名家名作,灿若星河,浩如烟海。而流传于民间最为精彩经典的语言,就像埋没于泥土中的金子,在拂去尘埃后方显出其光芒和价值。本书中这些活生生的故事,都是直接从古往今来的语文实践中采撷、提炼、概括、总结而来,是鲜活的原生态语文。文章篇幅短小,形式活泼,幽默谐趣,凭借巧妙智慧的形式叙事、讲理、传神,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凸现出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所以代代相传,历久不衰。
  • 星魂之术

    星魂之术

    万古之前,苍穹巨变,满天繁星落下。化于星魂,造就一世修行之梦……我欲登天,九宵之上,凌云阁。诸君可愿,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