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50700000009

第9章 版本史话

§§第二章 《堂吉诃德》

一、西班牙文版本

献给贝哈尔公爵的《堂吉诃德》第一部于1605年以题《奇思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出版,献给莱莫斯伯爵的《堂吉诃德》第二部于1615年以题《奇思异想的骑士堂吉诃德·拉·曼却》问世。据史料记述和学者考证,前者被认为是《堂吉诃德》最早的版本,由胡安·德·库埃斯塔在马德里出版。书上印着出版年代、书商库埃斯塔的名字、王室书记官1604年12月20日给书的定价、1604年9月王室颁发的出版特许证,和勘误证明等。人们推测,在这个版本之前,还有一个1604年印行的版本,但是那个版本已杳无踪迹。这种推测的根据颇多:1604年王室准印、1605年出版的《奸诈的胡斯蒂娜》中的几行诗,1604年8月4日洛佩·德·维加给一个陌生人的信,还有摩尔人胡安·佩雷斯1637年撰写的《基督教信仰的十四个信条的矛盾》中的一个轶闻,都曾提及。这些根据虽然合情合理,但是那个版本一本书也没有保存下来。与此同时,塞万提斯住在巴利亚多利德时,《堂吉诃德》第一部已于1604年结稿。只是很难确定他是何时开始写这本书的,尽管一些并不完全具有决定意义的迹象表明,他是1591年过后不久开始写作的,他把1589年写的一些故事加了进去。

《堂吉诃德》出版后,人们发现文本中存在着不少重音、标点和书写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有的是排版印刷过程中出现的,有的则是作者本人粗心大意造成的。当时有关学者曾仔细阅读此书,发现它和其他许多世界文学名著一样,的确存在着一系列差错。其中有许多是写作时的匆忙和疏忽导致的。给人的感觉是,塞万提斯在写完书后似乎没有检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一些章节的标题的句子被不适当地断开,致使语法混乱不清(比如第一部第四章和第六章的标题和第二部第七十三章的标题就影响了对题意的理解)。也是由于作者的粗心,在提到桑乔的女人时,用了许多不同的名字,比如特雷莎·潘萨、特雷莎·卡斯卡霍、胡安娜·古铁雷斯、玛丽·古铁雷斯·胡安娜·潘萨等。塞万提斯还有一个更大的疏忽,这就是他对桑乔的毛驴失窃一事的描述。当时许多读者感到奇怪:驴子失窃的事还没有发生,怎么就先提到这事呢?从塞万提斯的冤家洛佩·德·维加开始,所有的读者都嘲笑他粗心、愚蠢。塞万提斯决定纠正这个荒唐错误。但并不容易,必须增加一个新段落,而按当时的印书习惯,这会使再版工作变得很复杂。但是塞万提斯认为无论如何也要洗刷这一耻辱。他看了全书。决定把驴子失窃的事加在某个地方。可是他记忆不好,又加错了地方。当人们议论驴子失窃的事情时,驴子失窃的事还没有发生。就是说,当读者读到驴子丢失的情节时,却发现桑乔仍然骑在他的驴子上。后来又提到驴子被盗的事。这显然是塞万提斯的一个不小的失误。在第二部第三章中,参孙·卡拉斯科学士在评论《堂吉诃德》时也提到了这一点:“不少读者抱怨作者记性太差,居然忘了说明究竟是谁偷了桑乔的大灰驴。反正是不明不白,只能从上下文揣测是让谁偷走了。可是过不了一会儿,桑乔又骑到驴背上,也不知道它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这些差错的存在,自然是《堂吉诃德》一大缺憾。为了使《堂吉诃德》更完美,后人在再版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校正工作,使版本日臻完善。

1757年,西班牙皇家学院《堂吉诃德》一书的主编维森特·德·洛斯·里约斯纠正了以前的版本中错误,出版了《奇思异想的堂吉诃德·德·拉曼却的生平和业绩》。他在书中对文字进行了校阅,同时指出了以前的版本中某些插图的虚假之处。

1780年,西班牙皇家学院出版了经校正的新版《奇思异想的堂吉诃德·德·拉曼却》。那时的印刷厂厂主和出版者再版《堂吉诃德》时,既不加出版者的话或出版说明,也不加任何评论。1605年出版的《堂吉诃德》第一部虽然被作为17世纪西班牙和欧洲一些国家翻印它的基础文本,但直到18世纪才有比较好的善本出现。西班牙皇家学院1780年推出的这个新版《堂吉诃德》就是这样的善本。它是个4卷本。出版者第一次在书中加了一篇评介性的前言(包括作者的传略)、一篇分析小说的文章、一篇对堂吉诃德的冒险行为的年代历史的研究性文字、一系列展示堂吉诃德冒险情景的插图和一张标有堂吉诃德出游路线的西班牙地图。

为了凭西班牙本土特色压倒那时国外出版的版本,同时针对西班牙国内的某些保守的批评家关于塞万提斯创作《堂吉诃德》的唯一目的是戏弄地模仿骑士小说的观点,西班牙皇家学院在其责任编辑维森特·德·洛斯·里约斯主持下,于1782年至1787年间推出几种书价比较低廉的版本,满足了广大读者娱乐或消闲的需要,因而受到公众的广泛欢迎。

在其后的一个时期内,一些号称“博学的”1757年西班牙皇家学院出版的《堂吉诃德》新版本相继面世。出版者大多是个体,他们竞相制作附有“科学的注释”的“最博学的”版本。1797—1798年堂胡安·安东尼奥·佩利塞尔推出的5卷本就是一个代表。堂胡安·安东尼奥·佩利塞尔是国王的图书管理员和西班牙皇家历史学院院士,他称他的版本是“附有新注释、新插图、新分析和作者生平新资料的、重新校正的新版本”。

36年后,即1833年,胡安·安东尼奥·佩利塞尔的流行一时的5卷本被堂迪埃戈·克莱门辛的六卷本取代。和前者的五卷本相比,后者的六卷本的博学的注释数量增加了3倍。克莱门辛的意图十分明显,这就是校正塞万提斯的语言错误,书不加插图。取消插图后省下来的篇幅留给“历史的诠释、相应的文学评论文章、现代的科学知识、词语分析和博学的评论”。这个版本至今依然被塞万提斯式的人文主义学者视为必读之书。

1791至1798年间,西班牙一些出版社还别出心裁地出版过几种《堂吉诃德》袖珍本。这类版本定价比较低,适合普通读者购买。版本虽然很小,但是仍有插图形象地展现主人公的冒险,所以受到广大读者青睐。

在西班牙国内不断再版《堂吉诃德》的同时,国外也不时有西班牙文版的《堂吉诃德》问世。这使住在西班牙国外的西班牙人或懂西班牙语的非西班牙人能够阅读或参阅“经过订正的”《堂吉诃德》,或者据此参加关于塞万提斯的语言和文化的讨论。1738年,洛德·卡特雷特为英国卡罗利娜女王出版了最昂贵的西班牙文版——“汤森版”《堂吉诃德》,书中有大量由丁范德班克绘制的插图。不言而喻,书的销售额是抵不上成本的。其出版费全部由西班牙驻圣约翰大使的夫人蒙蒂霍女伯爵支付。这个版本第一次附加了一篇由胡安·奥德菲尔德写的评论文章。此文阐述了几幅插图的讽喻意义。

1781年可敬的约翰·鲍尔出版在英国印刷的、具有相当博学的注释的西班牙文版《著名骑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传》。鲍尔希望开辟一个购书者市场,他公开了两封信,一封给托马斯·珀西博士,一封给德罗莫雷主教,在信中介绍了他即将出版的《堂吉诃德传》的进展情况。在人们的眼中,鲍尔似乎是个很难接近的人。他那些经院式的文章受到许多人的批评。1784年有人逼迫他回答“我的版本的很不合理的实际问题……我知道,发难者……其中之一是一位虚伪的朋友,还有一个人,其赞扬应视为一种羞辱和真正的诋毁。”

毫无疑问,越到后来,《堂吉诃德》的版本就应越加完善。同样毫无疑问的是,出版任何一个完美的版本,都需要一位对15世纪的文学和生活有专门研究的人,一位对16世纪的西班牙文学和意大利文学特别了解的人,一位对文体有充分研究的人,一位曾不知疲倦地研读过各时代的小说名著的人,或者一个由学识渊博的人组成的集体。不言而喻,西班牙历代都有其权威性的版本出现。据西班牙《国家报》1998年4月18日载文介绍,迄今为止最具有权威性的版本应是由塞万提斯学院和西班牙批评出版社1998年在巴塞马那推出的。这部《堂吉诃德》为两卷本,由西班牙著名语言学家佛朗西斯科·里科任主编,由皇家学院院长费尔南多·拉萨罗·卡雷特尔撰写前言。书中的注释不计其数,但注解的文字简单明了。这个版本被称为“塞万提斯或堂吉诃德百科全书”,它综合了对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300多年的研究成果,它提供了一本普通读者容易阅读的书,是一部名副其实雅俗共赏的《堂吉诃德》。

二、早期的外语译本

《堂吉诃德》出版后取得的成功,迅速引起许多国家对它的注意。它最先被译成了英文(1612),随后被译成了法文(1614)和意大利文(1614)。后来它也被译成了德文(1621),但直到1648年才出版,而且也只译了第一部的前23章。这里重点介绍英文译本。

把《堂吉诃德》译成英文的第一位译者叫托马斯·舍尔顿。他根据1607年布鲁塞尔版《堂吉诃德》翻译了这本书的第一部,1612年在伦敦出版。他翻译的《堂吉诃德》第二部也是源自一个布鲁塞尔版本(1616)。舍尔顿的译本是17世纪最受读者欢迎的版本,但后来只再版了两次(1652年和1675年)。

在1652年舍尔顿的译本再版后不久,埃德蒙·盖顿1654年出版了他译的《堂吉诃德的风趣故事》。它翻译的不是全书的故事,而是从书中挑选了若干重要场景,按照章节进行了评析,让人了解塞万提斯的喜剧艺术。

在后来的岁月里,《堂吉诃德》的另一些英译本纷纷出现。这些译本试图以现代的语言和风格表现原作的特色,同时在和前人的译本的比较中取长补短,臻于完善。英国著名诗人约翰·弥尔顿的侄子、不见经传的约翰·菲利普斯于1687年出版了一个新译本,他的译本既以舍尔顿的译本为基础,又似乎离舍尔顿的译本很远。译本封面上醒目地印着:“现在这个新译本用我们现代幽默的英语译出,并用若干铜版画插图装点”。

爱德华·沃德的译本《著名骑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的传记与著名冒险》(1711)具有英国诗人塞缪尔·巴特勒的诗作《赫迪尔拉斯》的形式和欢快的笔调。沃德清楚地说明了巴特勒与塞万提斯的关系。译本的献词强调了《堂吉诃德》的通俗性和它在18世纪初享有的崇高地位:“《堂吉诃德》在欧洲各国王室受到赞赏,这不但使它在一定程度上神圣不可侵犯,而且也使作者赢得了声誉,这种声誉不低于我们英国的巴特勒的著名回忆录应该获得的声誉。”

1742年查尔斯·贾维斯推出的译本《奇思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的传记和业绩》被认为是18世纪最受欢迎的英译本。贾维斯是一位肖像画家,他对自己的才能和长处具有良好的感觉。他是指出先前的《堂吉诃德》英译本存在的谬误的第一位译者。他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使他的译本达到了忠实,但是在保持原著的对话风格方面却并不成功。尽管有此不足,在英国和美国仍然再版百余次,而且多数版本附有插图。

但是现代读者最熟知的还是莫利斯特于1755年出版的译本《著名堂吉诃德的传记和冒险》。尽管斯莫利特被指责不懂得多少西班牙语并且过分依赖贾维斯的译本,但他的译本在当时却备受欢迎,接连印了13版,畅销了好几年。最重要的也许是他在《英国全部历史的继续》一书中对塞万提斯和菲尔丁的关系所做的评论:“塞万提斯的智慧被融入了菲尔丁的小说,菲尔丁用同样的幽默、力量和郑重描绘了他的人物,嘲笑了生活中的不理智行为。”

以上介绍的是早期英国翻译出版的《堂吉诃德》部分版本。和其他国家相比,英国人对《堂吉诃德》表现出了特别高的热情。他们不但推出了众多译本,而且撰写了大量文章和著作进行论述,此外还把《堂吉诃德》的故事改编成剧本搬上舞台或拍成电影。

据史料记述,近4个世纪以来,《堂吉诃德》这部文学经典已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版本多达两千多个。除了《圣经》以外,它是世界上翻译出版最多的一本书。有人曾做过统计,截止到上世纪50年代末,《堂吉诃德》不同语种的版本至少两千余种。其中西班牙语版本843种,法语版本397种,英语版本319种,德语版本130种,意大利版本84种……50多年过去了,如今世界各国不知又有多少不同语种的版本问世。

这里,不能不提及《堂吉诃德》的中文版本。最早的中文版本是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林纾和陈家麟合译的《魔侠传》两卷本。其后是195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傅东华译的《吉诃德先生传》,195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伍实译的《吉诃德先生传》,1959—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傅东华译的《堂吉诃德》(第一、二部),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杨绛译的《堂吉诃德》,1995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董燕生从西班牙文译的《堂吉诃德》,2001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孙家孟译的《堂吉诃德》艺术珍藏本等。到目前为止,仅中国大陆地区至少已出版25种不同的版本。据有关资料统计,如果加上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出版的版本,总共有45种之多。

同类推荐
  •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一代众王之王:忽必烈

    在蒙古灭夏、灭金和伐宋的动荡年代里,忽必烈已从十二岁长到二十七岁。在这段时间里,忽必烈是否也参加了灭夏灭金和伐宋的战争,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1252年忽必烈初次被任命为方面军统帅时,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天才,说明在此之前,忽必烈不但掌握各种武艺,且精通军事指挥知识,并有很高的指挥艺术。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从乞讨到企业家的发财之路

    本文是知名作家殷谦为旅意华侨、EEC欧文国际教育总裁陈田忠先生所写的人物传记。这不只是一本传记,而是陈田忠萃取了自己的人生精华与读者分享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哲学。
热门推荐
  • 灾厄王

    灾厄王

    “我不就是制造了点小麻烦吗?用得着全国通缉么?”“人生的公平,永远掌握在自己的心中!”“死亡,对于一些人来说是一切的结束!可是对另一些人来说,却是一切的开始!”“在这个世界中,只有强者才有权利去征服一切,弱者连失败的资格都没有,他们只是一具具被吞噬掉灵魂的傀儡。”——蒂斯马斯克·L·哈迪斯(注:本书毁三观,无节操,卫道士慎入。)
  • 苍生画

    苍生画

    自上古就被诅咒的神物无意间被一个懵懂少年得到,少年随后也踏上了属于他的强者之路,却在一次次生死间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和神物背后隐藏的真正秘密!看立志变强的少年武峰如何在这以武为尊,强者为王的世界一步步登上封神王座!
  • 午夜惊悚游戏

    午夜惊悚游戏

    我是一个出租车司机,在我原本公司倒闭的时候,被好友介绍到了一家叫做程运的出租车公司。在这里,每到半夜三更的时候,便会有一档叫做‘死亡接力’的栏目,我的生活,便在这个午夜,彻底的发生了改变……
  • 弑乾坤

    弑乾坤

    云齐大陆,史称神州。十万年为一古。万古之前,神州大陆尽皆神魔;万古之后,神魔众人避祸而走。现如今,以主角为引,众神魔即将回归,和未知的敌人展开血战。瑰丽宏大、绚烂多彩的世界,热血震撼,激情四射的战斗,惊险刺激、引人入胜的冒险,尽在本书。看主角,如何驰骋云齐大陆,纵横天地人间,看主角,如何脚踏青云梯,身临苍天上。
  •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

    正觉润光泽禅师澡雪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宠妻成瘾:老公,别动!

    宠妻成瘾:老公,别动!

    一夕欢好,他食髓知味,日日纠缠。她怒,拍案而起,“厉墨风,你再往前一步试试。”他笑,声线慵懒,“老婆,你的意思是,我不动,你动?”她羞,满脸通红,“厉墨风,你无耻!”他哄,软言细语,“老婆,我还可以更无耻,要见识么?”
  • 养白白吃了你

    养白白吃了你

    当他一身浴血,了结了那些羁绊他的种种时,她也在同样的时间里,成了一个孤儿,从此孑然一身。那年,那晚,他十八岁,而她,只有五岁。可他却沦落在她粲然一笑中。人都笑他痴,笑她傻。但这自诩清楚的世人,却看不透,他的痴只是为了她的傻,而她的傻,却是他一步步设计好的“陷阱”……他叫茗笙,他许了她一个名字——茗生。只因为他想她记住:因茗笙而生。两个读起来一样的名字,代表着他和她此生从相遇那一刻便纠缠在一起的命运。【古言+养成,宠文,慢热文,无耐心者慎入。】
  • 气御九重天

    气御九重天

    十万年前极宇仙朝灭尽宗门,断绝炼气士传承,大兴仙道,征伐诸天,成就十万年的鼎盛繁华。十万年后,一个叫莫少离的小混混在这个世界重生成为气宗最后一根独苗,承宗门遗泽逆天改命,觉醒先天混元圣体,修成亘古第一气功。
  • 醒名花

    醒名花

    《醒名花》十六回,系清初小说。书叙才子湛翌王与梅杏娘婚姻事:已故梅御史之女杏娘,自号醒名花,独居别墅园中,湛翌王慕其名而欲结情缘,因杏娘之兄妒害,颠沛流离。因大盗贾龙的救助,梅杏娘得于尼庵避居;湛翌王被淫尼匿藏庵中经年。后湛翌王随陶药侯平寇立功,终与梅杏娘成为夫妻。
  • 封绝奇缘

    封绝奇缘

    九洲崩碎天外间,我以我血荐轩辕,不疯魔,不成活,一念之间可碎山河。。。看少年书生如何堪破天地之局,执掌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