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2300000013

第13章 储蓄过剩理论的内核——什么是储蓄过剩

我们认为,储蓄过剩是一种经济运行的状态,这种过剩包涵两层含义,一是以货币形态存在的储蓄,相对于其所处时期的物价水平,没有对应的商品存在,这是一种相对于物的过剩,这种过剩表现为银行的巨额呆坏账;其二,是一种以货币形态的存在的储蓄,相对于对储蓄的需求的一种过剩,是相对于对储蓄的有效利用能力而言的一种过剩,这种过剩表现为不断扩大的存差。这第二层含义就是霍布森和凯恩斯所论述的过度储蓄所致“银行里贮有大批游资寻求有利投资而不可得之”的衡量指标。

我们的这两个判断标准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提出的:储蓄过剩,必然是储蓄相对于某一相应事物而言的,即储蓄相对于什么而言出现了过多;并且,这种过多是一种既存的事实,而不是一种主观的臆测;这种过多是一种可以用“事后”的数据加以衡量的过多。

我们一般在接触储蓄这一概念时,经常遇到的是“投资”这一相应的概念。因此,在通常的理解中,它有可能是相对于投资的过剩。但是,基于对投资的两种理解,我们认为以此作为储蓄是否过剩的判断标准是很难说明问题的,难以有实际意义。因为投资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米尔达尔在《货币均衡论》中的解释;另一种是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所做的解释。

首先,若按照米尔达尔对投资的理解——即投资是对储蓄的需求,我们认为用储蓄是否大于投资来作为判断指标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米尔达尔的分析框架下,那种研究储蓄投资的均衡或储蓄大于投资或相反,是没有什么太大意义的。因为这个衡量标准难以进行大致估算的。米尔达尔将投资定义为对储蓄的需求;储蓄理解为收入的一部分,是在消费财货需求中未被使用的部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投资是一种主观臆断的量,是“臆想的空论”。并且,可以转化为投资的储蓄量本身就要小于储蓄总量,储蓄投资难以用“均衡”来表述。魏克赛尔研究的是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均衡,在某一时点上,二者是存在相等的可能性的,而米尔达尔的货币均衡是时期的概念。因此,我们认为,这里有意义的指标应该是巨额存差额的不断增长。巨额存差已经表明投资对储蓄的需求存在一定问题,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存款准备金率保持稳定等——这一差额还在不断扩大,则会进一步表明银行业存在流动性过剩问题,储蓄没有办法转化为相应的企业贷款,并进而进行投资。

其次,若按照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分析框架,则储蓄投资恒等。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是以物的形式来解释投资的,此投资在年终以适时的价格来计算,则物的价格——物所对应的货币量是相应的,两者相等,不会有任何变化。因此,在凯恩斯的储蓄投资中,两者永远是相等的,没有数额上的差别。由于我们要解释的经济现象,是经济在一段相对平稳的发展后,为何出现了价格的大涨大落,为何出现经济的波动!因而,在凯恩斯的框架中,也不会有什么储蓄大于投资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把对储蓄的理解扩展为既有流量,又有存量的概念,把投资视为流量,商品作为可交易的实物的存量(包括服务),这种情况下分析储蓄是否过剩才是有意义的。即流量储蓄=投资;存量储蓄=商品;流量储蓄与投资是一个恒等式,存量储蓄与商品的关系是经常变动的,因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因此,是否存在储蓄过剩,应该是将储蓄与其所对应的购买力的商品进行比较,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存在储蓄大于所对应的商品,则存在储蓄过剩。

以前人们对储蓄投资的理解是片面的,以储蓄投资的比较来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存在储蓄过剩的标准,是缺乏对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的。

在霍布森和凯恩斯的框架下,着重提到的是储蓄过剩的第二层含义。即在经济收缩过程中,企业、个人也跟银行一样,企图在灵活性上有所加强;就是说,要想竭力增加现款准备,减少银行债务。在加强灵活性这一企图的背后,存有两重动机。第一,当债款到期,需要清偿时,是否能及时筹措资金,缺乏把握。在收缩时期,尤其是在这一时期的最初阶段,要从银行方面或者从原料与其他生产资料的供应者方面取得资金融通是困难的。还有一层危险,这类贷款到期时要想通融延期,也许同样困难。此外,自己的债务人是否能如期还款,也不能确定。所有这类情况都足以表明,争取加强灵活性似乎总是最上策。第二,还存在这样一个情况,当价格低落,处于亏本状态,并且预计还将继续亏本时,关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重置,以及在情势未恶化以前列入计划的新投资,都不得不暂时延缓或中止。这时进行投资或再投资将得不偿失,因此就不再作这样的打算,而从事于累积闲置余额,或者是,即使银行不再催还欠款,也宁可提早清偿。当人们从事于采取加强灵活性时,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也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在一切情况下,由此所引起的直接后果总是一样的。在人们对银行还没有产生怀疑时,银行的存差就自然会不断增长。

同类推荐
  • 成交的秘密全集:销售人员的枕边书

    成交的秘密全集:销售人员的枕边书

    销售是一场有冠军没亚军的比赛,更像是战场上玄妙的迷阵,有着一道道关卡,只要采用正确的通关策略,就会到达迷阵的终端——成交。在销售中,成交就意味着成功。因此,如何在销售中顺利成交是每个销售人员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书集结众多销售高手的卓越经验,将成交的各种技巧和秘密汇录成一本武功秘笈,以兵法演练的形式帮助读者冲关破阵。
  •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本书分别从想法、做法、活法三个角度出发,为读者列出人生三法的具体运用与把握技巧,启迪读者从书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动力,以激励自身奋斗不息,并最终获取幸福与成功。
  •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人力资本投资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开展的旨在改善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一系列投资活动。本书主要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风险及其控制问题,力图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和系统工程、风险管理学的工具手段来对微观高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在衍生机理、风险识别、综合评价与预警控制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与规避策略及措施。
  • 奢侈品的中国机会

    奢侈品的中国机会

    中国到底有没有奢侈品?哪些本土品牌能够成为奢侈品?如何营销才能成为奢侈品?谈起奢侈品,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欧洲。
  • 现代管理学

    现代管理学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社会动物。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必然有人类的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活动的开展必然伴随着管理。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管理就以某种形式开始了萌芽,而管理作为一项活动而独立出来也有了几千年的历史。
热门推荐
  •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梅森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后写成的,介绍了孩子的思维过程,使家长在教育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书中,夏洛特·梅森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避免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 异世风华:几人天下

    异世风华:几人天下

    这是一本古书引发的穿越,这是一群姐妹创造的战争,这是一个阴谋揭开的序幕......成长的路上,失去了很多,也得到了很多。每一个人的蜕变,都是天的注定。最后,何去何从?某四个奇葩曰:来古代,从了我们吧!看这群二十一世纪的逗比们,怎么玩转异世,翻天覆地,扭转乾坤?
  • 万界刀尊

    万界刀尊

    这里是武道的世界;剑道、刀道、枪道,拳道,万道争锋;这里是强者的世界;强者如君王,俯瞰天下,挥手间血流成河;弱者如蝼蚁,受人欺凌,颤栗间身死魂灭;少年罗尘,得逆天至宝,踏天崛起,完成华丽逆袭;横扫四方天才,盖压八方天骄,纵横九天十地;一刀在手,天下我有,这是一部绝世刀客的传奇。
  • 无忧天堂

    无忧天堂

    因缘错乱,他们生生世世都纠缠在一起,可是每一世姻缘都得不到上天的祝福……第一世,他因误会含恨而终,她却依然生死相随……第二世,他们相见恨晚,她只是个妙龄少女,而他已经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年龄阻止不了他们逐渐靠近的心,却没有办法得到旁人的谅解,他们最终还是不得善终……第三世,天意弄人,他们成了人人称羡的龙凤胎,这却成了他们不可能成为眷侣的死结……第四世,她想,这是她最后一次为自己努力了,如果她还是没有办法和他在一起,那么她将彻底放弃他,她不会再拒绝那一碗孟婆汤……
  • 完美特工

    完美特工

    特工孟雄平化名孟平隐居于都市,对于妖魔从不手软,各路美女也从不放过,随兴所至,什么邪道魔女,校园女神都为之倾倒。
  • 妖王的娇宠妃

    妖王的娇宠妃

    他是妖,可他风华绝代,仪容万千,媚尽天下痴心女。她是捉妖师,誓必铲除天下妖!可这对人儿刚见面,并不是喊打喊杀,更不是柔情蜜意,而是双双石化!买噶,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磁场感应?也太玄乎了吧!
  • 致命宠爱

    致命宠爱

    “靳年,我告诉你,任何男人都可以碰我,除了你。”她抬头,挑衅道。他将她抱在怀里,她想要挣扎,却又十分贪恋他怀抱的味道。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你是把我当作什么人了??是不是我死了,你才开心!”他邪魅一笑,“放心,即使下地狱,我也拉着你!你,只能是我的女人!”
  • 法相天尊

    法相天尊

    孔雀明王历劫重生于废柴之身,两人合二为一,将创造何等奇迹?筋脉尽断怕什么?我有易筋洗髓!没有功法怕什么?我有至尊秘籍!司徒云咸鱼翻身变成天才,门派征战中崭露头角,天骄比拼傲视群雄。修法相,铸金身,得大道,再踏仙途!
  • 仙惊万古

    仙惊万古

    少年青凡,以低下资质,登临仙道巅峰,惊绝天下,威震万古。
  •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巴菲特投资思想大全集

    在魔法师的手中,一张牌可以变成无数张,他可以凭空造就很多奇迹。可是无论他的表演多么神奇,大家都知道这是假象。但你知道吗?现实中的“魔法大师”巴菲特却将手中的100美元在43年后神奇地变为620亿美元,他创造了奇迹,巴菲特和那些魔法师之间唯一的区别是时间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