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2100000011

第11章

他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位身穿楚国服饰的女孩,坐在碧绿的江边。头上柳烟氤氲,桃枝低欹。脖颈细长洁白,长长的眼睫毛下,一双湛若秋水的眼睛遥望着远处的烟波。方子郊悄悄走过去,又自惭形秽,正要离开。那女孩突然转过头来,望着方子郊,哀怨若有所言。他发现她眉目颇似木俑,心中一动,拘谨地笑了笑,那女孩亦以微笑报之,又低头颇露娇羞之态。突然,柳树、桃枝和烟波倏忽不见,女孩已经赤裸,依偎在他身边,光滑而温热的体温,将他的情欲迅疾唤醒。他扳过她的身体,却发现面目又换了,变成自己认识的人,他曾经心动却从未敢想的。她说话竟那么直白大胆,而他以为她一向非常内向,她说:“我们试一下吧,其实第一次给你也是一样的。”他一阵眩晕,感觉唇上一团温软,已经吻在一起。他低下头,看见女孩鱼唇一样的阴部向他敞开,他心急火燎地插入了那鱼唇,鱼唇一张一翕地吮吸他……而不知什么时候,他醒了,发现左手紧紧握着自己的阴茎。

他捼了几下,一边努力想那个女孩,可是清醒了,那女孩的形状烟消云散,良久未达到高潮。他叹了口气放弃。窗外一片漆黑,又莫名想起了李世江的话,名字叫哑灯,不错,哑灯,貌似和伍笙的古音相近,虽然不那么精确,但大致和一些学者拟构的古音读法差不多。李世江应该不知道这木俑是从伍生墓中出土的,那就不是巧合。

他睡不着,干脆坐起来,半夜的校园里非常寂静,又依稀能听见锅勺相碰的声音,大概是食堂的师傅在准备早餐。听到这声音,他总有一种不愁吃穿的踏实感。他脑子信马由缰地跑了一会,又下床拿起那个木俑,在灯下再次仔细察看,突然心里一动,将其左臂拆卸下来,凑近在台灯光下,隐隐感觉里面藏了东西。他屏住呼吸,用一枚曲别针将东西拨出来,赫然出现一张折叠成巴掌大的缣帛。他大惊,颤抖着手指把缣帛摊开,上面写满了蝌蚪状的文字。原来这是一封楚国帛书。

楚文字对普通人可能如天书,但对方子郊倒不那么困难,只要通假字不太多,又不是谈玄而又玄的哲学问题,读懂其大致意思不难。他知道缣帛经不起折腾,又不敢让它直射在白炽灯下,只想等天亮后,再借李世江的相机拍摄,李世江有一架佳能5D2,据说效果不错。这事看来必须告诉他了。

他没有合眼,一直倚着枕头熬到天亮,想了很多问题。这木俑到底怎么回事?若这帛书是真的,吴作孚为何送给自己?从内容和字体看,肯定是真的。吴作孚没有发现木俑体内有帛书?似乎不大可能。据说盗墓贼会把所有文物用X光机照射一遍的。

接到电话,李世江带着相机来了,问:“什么重要的事,一惊一乍的。”

方子郊把门关紧:“我什么都告诉你。”

李世江的眼珠像老鼠一样转了转,笑了,这是他的招牌表情:“跟说电影台词似的。嗯,一点都不能隐瞒,否则本老爷没法为你做主。”

方子郊道:“有点像你爹的做派,我真不懂,你为什么当学者,白白浪费了你们家的好背景。”

李世江道:“切,你不懂,像我这样的世家子弟才配玩文化。”

若是好多年以前听到这话,方子郊肯定会想到自己,穷人孩子总是敏感的。但现在不了,在学界泡了这么多年,知道学术是怎么回事。而且他了解李世江,这家伙从小养尊处优,没有什么坏心思,两人的友谊也已经十五六年了。

方子郊道:“好的,请听我说。”他说了帛书的事,李世江很惊奇:“看来这个木俑,通过精湛的机关,真的给我们留下了一段楚国话?不过,我宁愿相信,是死者的鬼魂附在上面。因为直到现在,都没有发明能说话的机械。”

“不管是不是鬼魂,世家子弟,我们先来解决这个帛书如何。”

“那当然,不靠我不行。”李世江自己先笑了。

方子郊把帛书放在案上。李世江神采飞扬,借着自然光拍了几十张照片,有整体的,有局部的。之后拷到电脑里,开始释读。对楚文字,李世江不如方子郊那么懂,但他精通上古音,对通假字规律和辞例也相当熟悉。方子郊把释文写出来,碰到字认识,但意思不清楚的,就问李世江,可能会是什么字的通假。李世江就凝神想,间或提出几个意见。但帛书究竟是古老的东西,读来不像文艺作品里说的那么顺利。念本科时,方子郊在学校礼堂看过一个电影,说的是一教授带着一群弟子去楼兰古城探险,发现了一批吐火罗古文书,教授一口气把文书全部读出,就像读一张中国少年报。等干了古文字这行,方子郊才明白中国编剧太不敬业。真正的古文书,至少像楚帛书这样的战国遗物,一个在本行最精深的学者穷其一生都不可能字字读懂,如果记载的是意识形态等思辨性的东西,有可能基本上不知其义。但眼前这份帛书还好。

转眼已是中午,他们才读完一半,但这一半却是一个整体,李世江评价:“一篇瑰丽的神话故事,有点后现代的感觉。”他爱读小说,经常会冒出几个时髦词汇。

方子郊笑:“后现代都过时了好吧。嗯,是带有历史色彩的神话故事。”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确切地说,是一篇巫术故事。而且,非常奇怪,我感觉这个故事似乎见过。”

李世江道:“也许是古书里有的?反正我没看过,楚国人真是罗曼蒂克啊,就像高唐神女,北方的诸侯国一般想不出这样瑰丽的故事。”他在屋里走了两圈,又问:“你打算将它发表吗?”

方子郊有点忧虑:“按说应该发表,但这木俑是古董商——我猜他是个盗墓贼——送给我的,若发表,我怎么提供资料来源呢?”

李世江道:“这是个问题。不过你们学界的事,我也略有耳闻,现今好几批竹简,不都是从地下市场买回来的吗,如果说大学和研究所是官方机构,岂不等于是销赃?可政府并没有管这些事。”

方子郊道:“是,确实政府在装聋作哑。但若不默许,盗墓贼就可能将竹简毁掉或运到海外。不过,那是盗墓贼,我是高校教师,我不能说自己兼职盗墓。”

“你可以说,是从一位私人藏家那里看到的。”李世江道,“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

“是,但那一般是些玺印文字,没太大价值,关注者寥寥。像这么重要的帛书,我想一定会引起轰动,必定有好事者穷根究底,那时,我想隐瞒也不行了。”

李世江点头:“这倒也是。”他沉默了一会,突然笑道:“读了这半天,有没借此认出一些以前未识的字?”

方子郊大笑,又不敢笑出很大声来。人若心中藏有一些事,就会过分敏感。他知道李世江的意思,楚文字很难释读,有些根本无法认识,好在出土楚简有一些是古书,这些古书有些又有传世本,那些不认识的字,通过和传世古书对照,就可轻松解决。在全部资料发表以前,有些能提前寓目竹简原件的学者,若学识不够又很想出名,就会急忙写论文,隐匿自己所看到的材料,假装把对出来的字,谎称是自己考释出来的。方子郊当然不屑这么做,他笑道:“还真有几个,而且是很重要的字。另有几个字不完全能对照,但提供了显著线索。不过你放心,我不会藉此出成果的。”

李世江道:“我放什么心,其实你要是发表,我也能理解。当然,我会鄙视你。有件事情很奇怪,我始终想不通。”

“什么事?”

“我说了你可不许生气。”

方子郊道:“我们之间不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吗?”

李世江又笑了,“那我就直说了。按说像你这样农村苦孩子出身的,都比较急功近利,什么都干得出,像温立三。哈哈。”

温立三比较有名,是艺术系的老师,他们的本科同学,刚入校时,剃个乡下会计头。让方子郊也大为惊讶,自己生长乡下,见多识广,却从未见过样子这么土的人,秦俑见了只怕也要掩面而奔。后来知道,温立三的家乡离自己家乡还不算远,不过更偏僻。他入学不久,就展示出了极强的进取性,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很快就入了党,很快就成了一位著名的校园诗人。大三时,同学都在复习考研,他嘲笑大家:“你们这些人,只会在故纸堆里刨食,有个屌出息。”他声调高昂,干脆朗诵了起来:“将来的中国,必然是现代人的世界,而不属于你们这些活着的死人。”后来考了艺术系研究生,一直念完博士留校,有了头衔,在诗坛名气更大了,虽然方子郊永远也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比如他写过一首《遣怀诗·月圆夜》,名字很古典,内容却莫名其妙:

风声仍在大道上,搬来

一座江西的镂空的小城

它堆积自己的副本

从压扁的球形表面生发金色射线,并使之缓缓旋动

月圆夜,食梦之兽潜出

抽象的面孔本自空无

窗棂摇晃,混合萧萧夜声

在月光的安抚处——

那最小的一个,呼吸中全然是体香

她新生儿的手臂向外伸展

但这些不知所云的诗,却给他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名声。他忙得要命,恨不能脚踏风火轮奔走。在校园遇见,方子郊总要揶揄:“桂冠诗人来了。”他却大笑:“你这个考古学家,怎么老嘲笑我。”有一次去外地给函授班授课,方子郊遇到艺术系一老师,还顺便问:“我有个同学叫温立三,认识么?”那老师说当然认识,接着莫名其妙地蹦出一句:“别看温立三没结婚,他可不缺女人。”方子郊哭笑不得,谁问了他这个?那老师似乎也自觉突兀,但仿佛为了掩饰,干脆讲下去,说也是听来的,温立三有一条泡妞经典语录:跟了我,你算是一只脚踏入诗坛了。又提起温立三夏天的经典装束:透明白衬衣,里面白背心,上衣口袋里露出一张百元钞票。简直匪夷所思。

可李世江是什么意思,急功近利跟出身乡下有关系么?

“似乎是有。”李世江道,“不信你数数咱们本科同学,那些在政府机关工作的,都是些什么出身?当然我没有贬低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穷怕了的人,一旦有机会,总是要疯狂往上爬的,因为他们身上寄托着乡亲们的希望。”

方子郊无话可说,事情确实是这样。

李世江道:“真不高兴了?其实你是例外,我可是不轻易夸人的——你通过上下文猜出的这些字,却无法公布给学术界,多可惜啊。没准今后十年你们学界开学术会议,还会有不少学者撅着屁股考释它们。”

方子郊道:“那倒是,在目前的资料状况下,他们基本不可能做出正确的考释。”

“那你真是民族罪人啊。”

“你又上纲上线了。我再想想办法。在这之前,你可千万别给我说出去。”

李世江看看手表:“我得去幼儿园接孩子了。另一半文字你独自释读吧,我眼睛都看花了。释文做出来,给我拜读。”他穿上衣服,拉开门走了。

同类推荐
  • 雌性的草地

    雌性的草地

    文革时期,一群年轻的姑娘被派往中国西北荒凉的大草原,她们组成了一个神圣而庄严的集体--女子牧马班,在恶劣的草原气候和环境下牧养军马。故事从"小点儿"这个有乱伦、偷窃、凶杀行为的美丽少女混入女子牧马班开始,从她的视角观察这个女修士般的集体。她们的青春和人生被荒诞的崇高与神圣所扼杀,年轻的肉体与灵魂最终都先给了所谓"理想"的祭坛。
  •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影子不会痛(闪小说励志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银杏庄的故事

    银杏庄的故事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胶东农村相继实行了大包干生产责任制。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们渴望摆脱“干一天三、四毛,青黄不接吃不饱,没钱抠鸡腚,有病咬牙熬”的窘迫困境。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的肚子饱了,可口袋里依然是瘪的。
  • 于公案

    于公案

    《于公案》,系侠义公案小说,叙于成龙任直隶抚院私访红门奇遇难除凶事。本书察清朝佚著者。其底本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读古典小说,明于成龙断案道理。
  • 一吻定情

    一吻定情

    晨雨看着震说:“再见。”趁震一时发呆突然搂住震的脖子,吻住震的嘴唇,又吻了他的脸颊。然后晨雨满心是笑的向自己的房子走去,她终于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这件事,在一年前震面试她的时候,她就想这样了。这一年期间,在想象中,她不知道做了多少次了……
热门推荐
  • 《霸王别“嵇”》

    《霸王别“嵇”》

    情,为什么爱?爱,需要等什么?等天下太平?等两情相悦?
  • 大唐侦察兵

    大唐侦察兵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隶属于42军的侦察营营长张文济接受任务,侦察谅山军事布防,然而,因两分钟的误差,命丧炮火,穿越到大唐武德四年的洛阳城一名小兵身上。知晓未来历史走向的他果断出城,三尺青锋搏功名,他是如何的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大唐初立,四境不宁,在张允文的带领下,一支支特种小分队四面出击,在唐帝国的扩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龙蛊剑尊

    龙蛊剑尊

    他是无极宗内普通的一名内门弟子。失去儿时记忆的他,爱偷懒爱吹牛。是宗内公认的胸无大志,不思进取的废材NO.1直到有一天,他开始知道自己的过去——原来,他是上古轩辕遗族唯一的血脉。原来,他在年幼时被神秘人种下了恶毒的魂蛊,成为了培养妖灵的器皿。他不甘心命运受人摆布,不甘心家仇未报饮恨黄泉。“吾以轩辕之魂起誓,吾命由我不由天。天若挡我,我必灭天。”
  •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

    如画江山,群雄逐鹿,看天地苍茫,谁主沉浮。铁血襄阳,血泣山河。张守仁,一个具有现代灵魂无名小卒,用一把石灰撒出了一个辉煌帝国!血战襄阳扬名四方,强渡黄河攻陷蒙军,铁骑百万安民心,合纵连横定九州……江山如此多娇,却引得无数穿越者皆为折腰……
  •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狼皇帝来倒贴:独宠罪妃

    恶狼皇帝来倒贴:独宠罪妃

    “女人,你以为,你能逃得掉吗?”“如果你死了,我不就能逃得掉了?”她手中匕首慢慢抵上他的胸膛……他,是迷迭国亿万人之上的皇帝,却因为她的背叛,憎恨她,他将她囚禁深宫,只为折磨她。她,是江湖上人人敬畏的武林盟主,是羽国伸手最强的公主,她是父亲安排在皇上身边的女人,她接近他,只为杀了他,却不料爱上了……
  • 死神从背后来

    死神从背后来

    困扰全球的悬疑谜案。寻找中国的福尔摩斯!阴谋弥漫,疑云笼罩,谁能破译?亲临案发现场,撕开罪恶假面,揭露离奇谜团,还原真相清白。如果你有敏锐的洞察力。细致的发现力,周密的推断力,宏观的把握力,以及广博的知识,严密的逻辑。冷静的大脑,超出社会平均线以上的智能,并且谙熟心理学、法理学、刑侦学,有基本的防身自卫能力……或者你仅有好奇心,仅有一副侠肝义胆,仅有对悬疑推理的一腔热血,仅有……那就来挑战一下吧!
  • Madam How and Lady Why

    Madam How and Lady W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猫先生的日常

    猫先生的日常

    时诺的楼下,住了个猫先生,一个爱吃猫粮的猫先生。她一直觉得,这位猫先生是高傲、善变、傲娇、霸道、优雅、洁癖的;后来,她发现,他还十分粘人,总喜欢跟她玩亲亲……再后来,她发现,他根本就是一只“猫”!
  • 恐难遇

    恐难遇

    碧落之前,世人知南秦北琉分立。乃至琉氏列帝三子琉漓为太子,魔乱时出,秦氏女嫁琉氏长子,育一子从母姓名悦。幼长于琉氏宫中,太子视其如已出。两国之并,始有端倪……时琉漓年十六,列帝感体衰,着其代已行巡天大礼。斯年有青雷落于野,迅急无比,尽掩日中之光,千里可闻。雷灭风起,鸣有啸音,声澈而和。司天监私言谓奇事将出。太子闻,笑不语,继巡天之礼,路遇一人,青衫翠笛,俊雅卓尔,自名巽,乃列帝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