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9400000018

第18章 请学生坐下来再说话

教育家布贝尔说:“具有教育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图,而是师生间的相互接触。”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从聪明谦虚的苏格拉底,到一丝不苟的柏拉图,再到集大成的亚里士多德,无一不说明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

我国的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更是常常表现得像个“老顽童”:他有时让学生上台画自己的画像,有时和学生一起想象“猪九戒”是什么模样……那不泯的童心不正是激发学生驰骋想象的最好“加油站”吗?美国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花了几十年时间,从9万个学生“心目中喜欢的教师”的信中概括出教师的12个特点。

学生们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这些特征,其中有三点是这样的:(1)友善的态度。“她的课堂有如大家庭,我再也不怕上学了。”(2)尊重课堂内每一个人。“她不会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戏弄。”(3)宽容。“她装作不知道我的愚蠢,将来也是这样。”由此,不难发现新型的、最佳的师生关系,其核心应该是现代的平等观念,它强调师生双方真正的平等、沟通和理解。

作为老师,当你把平等、自由、民主、尊重等人文因素注入课堂时,就会不断领略到全新的体验:学生“动”起来了,生命活力焕发出来了,师生之间的心拉近了,激励学生容易多了。

罗伯特·达维拉先生是美国纽约州波托马克小学的校长,他的办学思想极为先进,而这全得益于一次偶然的“鞠躬”事件。

圣诞节来临时,学校组织全体同学举行文艺汇演大会,届时将邀请学生家长参加。

全校师生个个热情洋溢,而罗伯特先生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得了肺炎,所以未能详细地过问文艺汇演的准备情况。

那天下午文艺汇演将要开始了,上午罗伯特先生打完吊瓶下楼巡视,突然发现千名学生口琴表演的队形有问题:年轻的组织者只注重了校长强调的怕冻着孩子,表演不能在室外进行,却忽视了给近两百名与会者留下一条通道和观看表演的空间。如果调整的话,必须将原来的五路纵队改为三路纵队,而且占据的位置也需要调动。可当时已临近午休,孩子们也都饿了。

这时,自责在罗伯特先生心中油然而生:“身为校长的自己,在同学们排练队形的时候未能到场,现在却要求变换队形,那么,我把孩子们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置于何地呢?”

于是他发自内心地向学生道歉:“亲爱的孩子们,昨天你们排练时我没有来,现在让你们重新调整队形,浪费了你们的时间和精力,很对不起。”然后,罗伯特先生又分别向着三个侧面的学生鞠躬。

当他抬起头来,蓦然发现,眼前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里,在闪动着泪光,他们的脸上分明写着无言的感动。接下来的队形调整,竟是那样的快捷而有序。

文艺汇演大会过去了,可故事却没有结束。

某天的一个下午,罗伯特先生刚刚走进校门,一个名叫比尔的男孩子从旁边过道里走出来,一见到他便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由于跑得太快,跌了一跤,爬起身顾不得疼,三步并作两步地窜到罗伯特先生面前,一边大声问着“校长好”,一边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走开。

这眨眼间的事情使罗伯特先生愣住了,他回过神儿来,一把拉住了比尔对他说:“小比尔,你摔疼了吧?跑这么快找我有事吗?”他腼腆地说:“没事,我就是想给校长鞠个躬,怕你进楼我赶不上,所以就跑过来了。”罗伯特先生心疼地说:“今天赶不上,以后还有机会鞠躬,干吗这么着急呀?”比尔抬起头来,不再腼腆,而是带着一脸的庄重,一字一板地说:“因为校长给我们表演口琴的同学行过礼!”

罗伯特先生被震撼了……

孩子是多么真诚、可爱!他们同我们一样,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你向他抛去什么,他也必然向你抛回什么。

这件事已过去很长时间了,每次想起来,罗伯特先生心中都有无尽的感慨,他开始积极地寻求最佳的师生关系以及建立最佳师生关系的途径。

此后,在罗伯特先生的建议与指导下,波托马克小学的教室里不再设立讲台,老师与学生同坐在板凳上围成一圈讲课、学习。而学生们则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大声阐述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责难老师。在课间活动时,老师可以趴在地上,让学生们练鞍马。

罗伯特校长还特意为爱画爱写的学生建立“想画就画想写就写”的“画写廊”,为爱爬爱玩的同学建立了“想爬就爬想滚就滚”的“活动场”。

波托马克小学有了根本的变化,真正成为学生们喜欢的乐园。学生们在平等、和谐、自由的氛围内茁壮成长,而那位名叫比尔的学生后来成为了美国人权平等运动的代言人。

一次偶然发生的“鞠躬”事件,使罗伯特先生认识到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他采取的一系列的教育变革,使波托马克小学成了孩子们成长的乐园,使比尔成为正义事业的代言人。

作为教育者,还有什么能比让自己的学生在平等与被尊重中学会平等与尊重而更令我们感到欣慰与自豪的呢?

这欣慰和自豪,得之也易,失之也易,全系于我们珍爱与尊重学生的一颗心。

波托马克小学的校长罗伯特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给了学生真正平等的爱与尊重,并因此而赢得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与尊重。

罗伯特先生的做法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帮他们树立了人人平等的思想和信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师生有别,但不应有尊卑之分。每一位教师都应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让学生得以真正地主动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开拓者和创造者。

国外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一位美国教师近两小时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位小男孩自始至终不好好听课,拿着手枪不断地绕着老师或跑或抓,做射击状。

那位老师只是微笑着,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回躲闪,善意地拿走枪,再还给他,亲切地示意他,不推搡、不指责,没有丝毫的不耐烦。

而在另一所小学,一位老师躺在摇摇椅上给孩子们讲故事,有四五个孩子就趴在他脚下的地毯上,托着下巴专注地听着。

在中学历史课上,学生们则是在用书和粉笔砸向老师的过程中明白了南北战争的意义。

……

对于那些在传统教育中崇尚师道尊严的人来说,这全是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

这样的教育,不是一个“耐性”能诠释的,如此有亲和力的教育,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平等、尊重,它让我们不得不为今天的教育而感慨。

我国教育领域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停滞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授”和“受”关系上,师生之间往往缺乏双向的情感交流和平等的沟通。

在时空中,师与生似乎成了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从而形成最为呆板的师生关系。比如:平时教师要找学生了解教学后的反馈意见时,或班主任要找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或谈心时,学生来到办公室后,我们的老师总是习惯于让学生站着说话,学生敬礼老师不还礼。

在课堂上,学生只能俯首帖耳,不能乱说乱动。他们要想发言,必须是在老师提问时,并经过老师的允许,否则,受校规处罚。

有一位老师给班上一名喜欢“插嘴”的学生在嘴巴上贴“封条”——用塑胶布将嘴巴粘住,令其无法张口讲话。甚至于还有一位老师因学生在上课时没向他敬礼,便认为该学生对其不尊重,并上报了学校,最后给了这名学生一个记过处分,让该生连续几节课站在办公室内。这种“师道尊严”式的教育剥夺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扼杀了他们鲜活的个性,也违背了民主平等的教育原则。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和意义。让学校生活成为“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让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共享真正的幸福,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归宿。试想,教师如常常以“道德规范代言人”自居,又怎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有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感到自由时,他才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斗志,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因此,老师要归还学生主动发言、参与的权利,并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与学生一起坐着谈话,努力构筑自由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老师做好以下几点:

1.有平等的心态

学生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他有相对独立的人格尊严与权利。虽然他的身份是学生,但“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身上未尝就没有值得教师去学习的地方。

2.有平等的视角

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不能只凭借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向学生进行单一知识的传授。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设计,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品悟、感受知识,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能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的不完美,能用敏锐的眼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要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体验、感受的权利,给学生张扬个性的空间。

3.有平等的氛围

请学生坐下来和你说话,当他向他敬礼时,你也举手还礼。平等的氛围其实就是在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在建构平等的师生关系时,要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学生亲近你。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探究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内和课堂外,做到与你无话不说,无事不讲,把你当作他的知心朋友。

魏书生说:“一个班集体,一旦用尊人者、人尊之的思想统率起来……每个生活在集体中的人都会感到幸福、自豪,从而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绩。”

我们相信:师生只有在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的氛围中,才能彼此敞开精神世界,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老师也才能更充分地挖掘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潜能在自由的空间内得到激发。

同类推荐
  • 人性的光辉

    人性的光辉

    1852年,他失业了。同年,他竞选州议员落败。1833年,经商失败。1854年,当选州议员。1835年,丧偶。1836年,患神经衰弱症。1838年,竞选州议会议长落败。1845年,争取党提名竞选联邦众议员未成。1847年,当选众议员。1848年,党再度拒绝提名他为众议员候选人。1849年,争取国有土地管理局局长一职被拒。1854年,竞选参议员落败。1856年,争取党提名为美国副总统候选人未成。1858年,竞选参议员再度落选。18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美国人敬仰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
  • 坚定信心(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坚定信心(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练就圆融自如的处世绝学

    本书将圆融处世的处世哲学与圆融处世的智慧紧密结合,给人许多待人处世的启迪和借鉴,圆融处世能及时避免别人误会你的情绪,隐藏自己的秘密,从而在处世关系中,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压力,也不会留给对方极坏的影响,这种圆融处世的智慧,读后会让人受益匪浅。
  • 读《辨经》学生活

    读《辨经》学生活

    圣贤所喜爱的,莫过于明辨是非了。明智聪察中最重要的,莫过于识人了。认识人才如果运用智慧,各种人才就能按其等次得到使用,而各种事业就能够兴旺发达。因此,圣贤用占卜、算卦的方法来规定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言行;专门阐明《诗经》的意思,区别风俗雅正的教化事业;制定了各种礼法,用它来考察人们有无具备“六经”中所说的各种道德;如果圣人“该览学籍,文质周洽”。唐朝牛李党中李党的首领李德裕,赞美刘邵“索隐精微,研几玄妙,实天下奇才”。宋朝人阮逸说此书“王者得之,为知人之龟鉴;士君子得之,为治性修身之囊括”。
  • 成功谋略(全集)

    成功谋略(全集)

    本书着重分析和阐述了成功做人做事的方法与途径。书中理论精辟、故事生动、取材广泛,涵盖了与人交往、方圆处世、善于学习、推销自我、注重品德修养以及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等内容。若你的人生事业屡遭挫折,自己又不知道障碍在哪里,你将从书中找到答案;若你目前正值春风得意,好运连连,那么书中的方法与技巧更会使你如虎添翼,你的人生将更上一层楼。
热门推荐
  • 前妻归来,温柔入骨

    前妻归来,温柔入骨

    “请出示你们的身份证,结婚证!”身穿制服的警察,将亚洲第一天之骄子贺擎天,从睡梦中惊醒。可当他看到身边的女人时,俊如刀刻的脸,刹那阴云密布……竟然是她!是那个他娶了一天,就神秘失踪的老婆。只是,贺擎天怎么也没想到,六年前,这个女人利用这招,让他娶了她。六年后,她又故伎重演……“说,你这次又是什么目的?”
  •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除暴抗恶(中华美德)

    我国古代清官继承了这种进步思想,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他们在任父母官时,能凭借手中的权力,不顾个人安危,除暴抗恶,除暴安民,抑恶扬善。在他们的努力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发展。他们铁面无私,秉公执法,不畏权贵,除恶务尽,大快人心。
  • 纸马

    纸马

    村里大老刘死了,一身缟素的孝子贤孙大都没有眼泪,他们伸长脖子翘首以盼的只是鼓乐班子的比 拼,一场杂耍式的闹剧正在上演,闹剧的高潮,姑娘竟然表演起脱衣舞……小说在一种乡村丧葬风俗的背景中展现了发生在侏儒身上的孝道伦理与人性的对抗。
  • 血雲剑

    血雲剑

    清墨,道貌岸然的上仙。雪云铃虽为魔剑剑灵,你见她伤了谁?毁了谁?无间地狱已经关了她万年,你还要关她千年,你的仁义,理智。通通都去哪了?已经出了一个白珠樱,还要再赔上一个雪云铃吗?我魔尊,决不答应。
  • 成功需要的修行

    成功需要的修行

    这是一本为年轻人而写作的有关如何克服困难、赢取机遇、实现发展和目标而获得成功的著作,全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告诉身边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的重要意义,需要他们做好身边的每件事,坚持追寻自己的每个目标,达成愿望必须作出的锲而不舍的努力。全书主旨围绕着怎样做才能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主题,尤其强调了实践对于成功的意义,而实践的种种方法也是本书的主要论述内容。
  • 任诞

    任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混在柬埔寨

    混在柬埔寨

    有这么一群中国人,他们因为种种原因,抛弃家庭,来到另一个国度工作、生活,甚至建立起新的家。他们过着和国内完全不同的日子,或从善,或作恶,或带着中华男儿之气弘扬民族精神,亦或为了利益暗藏刀枪无恶不作。他们有骄傲,有怀念,有张狂,也有太多身不由己。本书要讲述的,就是他们的故事。...(打造纪实类长篇都市网文,精益求精,力图精品。群号码:422495253)
  • 逍遥佛闯花都

    逍遥佛闯花都

    一个平凡的小子,任谁都想不到他是身怀绝技的高手,但是这样一个高手却遭到敌人的暗算,死于车祸之中,却恰好让佛界大佛逍遥佛附体,一个更加强大的灵魂寄托于一个凡人高手的身上,将会出现怎样精彩的故事。
  •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独自一人,你怎能温暖?作品从心理学角度,结合现实案例,指导人们结束自恋的隐密游戏,打破孤独的墙。它提醒我们,只有真正看到别人的存在,我们才有机会走出孤独。它告诉我们,伤痛是成长的勋章、人生的宝藏,只有经历过深夜痛哭,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本书送给每一个曾在深夜痛哭的你。
  • 下一个转角再爱你

    下一个转角再爱你

    盛大的婚礼上,女孩仅仅只有一个华丽的转身。“洛辰哥哥,你终于来了。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