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9200000038

第38章 心灵的伟大需求

心灵的伟大需求,就是对这种被称为正义的永恒准则的需求。在其之上,心灵非常安全地休憩,尘世间的风风雨雨对它无可奈何,它也不再有往日的迷惘。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所需求。那种需求的表达因人而异,但却没有一个人的心灵能在某种程度上感觉到它。它是一种精神上的日常需求,这种需求在心灵的具体培养过程中,以在了解外在事物方面,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饥渴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心灵可能已对外在事物有了多么丰富的了解,它永远也不会知足。许许多多的人在掌握知识方面做得并不完美,并被一些表面的东西误导,他们只想通过物质占有,来满足这种饥渴。他们相信这么做能够满足他们心灵的需求,让自己内心达到平静的境界。

每个人的心灵,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渴望着正义;每个人的心灵都以它自己的特有方式,并借助它特有的认识层次,努力地满足着这种渴望。渴望是一样的,正义是一样的,但寻求正义的途径却是多种多样的。

那些能够有意识地寻求正义的人,很快就能够得到那种只有正义才能给予的终极的、持久的心灵满足,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已经走上了正确的道路。

那些无意识地寻求正义的人,尽管一段时间内他们可能沉浸在快乐的海洋中,但最终却没有获得那种只有正义才能给予的终极的、持久的心灵满足,这是因为他们好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走上正确的道路。既然他们为自己铺设了磨难之路,那么他们就必须比较痛苦地走过这条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对正义的渴望与日俱增。

离开了正义的实现,心灵在三种世界(清醒、做梦及入睡)中的任何一种世界中都无法获得持久的满足。人的心灵无论是否寄托在肉体中,它都不断地遭受磨难,而终有一天当它再也无法忍受愈演愈烈的磨难时,它就会飞向它唯一的避难所--正义的避难所--并且在那儿找到它梦寐以求的那种欢乐、满足与平静。

正义的准则

心灵的伟大需求,就是对这种被称为正义的永恒准则的需求。在其之上,心灵非常安全地休憩,尘世间的风风雨雨对它无可奈何,它也不再有往日的迷惘。在正义的准则之上,心灵可以构筑一座漂亮的、和平的、完美的人生大厦。

只有找到了这一准则,才能够为心灵找到安息之地,才能够发现无限幸福的源泉。找到了正义准则,一切都能够找到;找不到它,一切都会丧失。它是一种思想态度,一种觉悟状态,一种不可言喻的认识,冲突在它那儿没有存身之处,心灵却能够在那儿惬意地安歇。心灵的伟大需求,是的,它的每一个需求,在没有争斗和没有忧虑的前提下,都能够得到满足。那些能够在这条正确的道路上孜孜以求的人都会被赋予无限的幸福,这条道路上的追求者从来不会两手空空、失望而归。

我在这个世界寻求着,但平和并没有在那儿;我努力学习着,但真理并没有被揭示出来;

我信奉一种哲学,但我的心仍因虚荣而隐隐作痛。

我无奈地哭喊着,哪儿可以找到平静?

何处是真理的藏身之地?

--菲尔斯·露西斯

同类推荐
  • 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MBook随身读)

    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MBook随身读)

    一家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员工的职业行为和职业素质的规范程度,都 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成本、运营效率,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蔡 亚兰,刘红强编著的《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书》分上下两篇介绍了员工应该 掌握的行为规范和需培养的职业素质,帮助员工提高工作能力、提升职业 水准,助力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在工作中感到困惑与迷茫又渴望获得快 速提升的企业员工,抑或是企业管理人士,都能从《职业规范与素质小全 书》中获益。
  • 成功就是和自己的较量:冯仑给年轻人的11堂成功课

    成功就是和自己的较量:冯仑给年轻人的11堂成功课

    本书通过对冯仑创业经历的梳理,提炼出冯仑成功的经验;通过对冯仑语录的摘录,给人以最真实的创业启示;通过对冯仑事例的延伸解读,提示人们对自身经历的深思与警醒;通过其他企业家的事例与冯仑事例的对比,总结出成功企业家的共性,让人们可以从更多的企业家的经历中,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成功方式。
  • 感悟人生全集

    感悟人生全集

    作为一位神秘的文人,詹姆斯.爱伦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他每日环顾世界,终于发现了抚慰世人内心痛苦的疗法、引领众人步入成功的法则,并通过其作品将这些智慧奉献于世。对于那些正在经受心灵创作、一直企求成功的人们来说,这些作品犹如一股清泉,流入他们的心扉,滋润他们的心田。令人遗憾的是,直至他去世以后,世人才发现其杰出的思想与文学才华,于是他的作品陆续问世,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发人深思,省悟人生。正如作者所言: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要写出一些作品,去帮助普天之下的人们,无论是男是女,是贫是富,有无渊博的学识,老于世故或涉世未深,在他们自身之内发掘所有成功、所有幸福、所有业绩、所有真理的源泉。
  • 向犹太人借智慧

    向犹太人借智慧

    该书是以犹太人羊皮卷里的经典话语为基础,运用翔实的案例剖析了生活中的大智慧。该书主要是从赚钱和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财富积累和人生成功“答疑解惑”、“指点迷津”。通俗案例中透露出的深奥哲理,对我们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学习有着非常好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中庸》64个人生智慧

    本书结合“中庸”的思想理念,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交际应酬等方面将其中有现实意义的部分用现代人的眼光重新诠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了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相关的共通点。
热门推荐
  • 妖妃要逆天

    妖妃要逆天

    锦雨婷一直以来都被多个男人喜欢,洛辰轩,洛辰殇,那些过去的往事终成过去,那些过去的情感也终成过去,锦雨婷这个来自21世纪的女孩这一刻感到了真正的温暖,她突然觉得他一直寻找的依靠就是洛辰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灵召唤

    英灵召唤

    一个不怎么美妙的误会,让刘玄羽看清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个奇异的召唤物,为他带来异世界的英灵……跟吕布三英习武,与卧龙凤雏伐谋。闭月洛神花解语,天下江山待君临。-【一句话简介】他是召唤师,也是武师,既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能单枪匹马力战群敌!没办法,谁叫师傅各个都那么凶猛╮(╯_╰)╭
  • 低吟浅唱系列之爱情就像一颗糖

    低吟浅唱系列之爱情就像一颗糖

    唐菲菲第一段初恋刻骨铭心,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后来与霸道温柔音乐才子盛星朗相知相爱,却未曾想到又是陷入了一场情感风波,成为明星大腕的他逐渐迷失本性。他是万众瞩目的王子,而她,却不是拥有水晶鞋的那个仙度瑞拉。各种矛盾纠葛让彼此深爱的两人渐行渐远。盛星朗出国深造,身心俱疲的她万念俱灰,选择远离城市,独自修行。可是爱情对她来说就像她最爱的糖果无法割舍,就算开始五味杂陈最后剩下的还是那一丝甜味。
  • 空歌

    空歌

    一个来自城西的无名小村的小武加入了逐月学院学习成为五行师。他在这里开始了他自己的真正人生。渐渐被乌云笼盖的谜团,像一个巨大的堡垒一样,向他砸来。当他拨开云雾之后,又会看见怎么一片世界。
  • 校花的贴身太子

    校花的贴身太子

    他无父无母却被无数人尊称为太子。他有着一双上古奇瞳,却背负拯救天下的使命。神秘的上古奇瞳传承自何方?又或是谁人的游戏?天到底是什么?天之上又有什么?他是浴血重生手持长剑大殺四方……或是遵从那莫须有的所谓历史……只想过平淡生活的叶飘零,因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百天发生了转变,他能否逆天改命,成就一代天神?没有人知道…………
  •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田园晚色:肥妇三嫁良夫

    待我长发及腰,遮住一身肥膘,纵然虎背熊腰,也要高冷傲娇。穿越不是件苦事,还是件囧事。跳井,太肥,卡了。上吊,太重,枝断了。成亲数载,太丑,至今完璧,被休了。那就改嫁!一嫁,二嫁上赶着再嫁,可是,谁能告诉她,为嘛三次嫁同一个人?夫君,你身份如此多变真的好吗?“娘子,你长的很安全。”一嫁书呆子云。“婆娘,你长的很安全。”二嫁土匪头云。“夫人,你长的.....”苏晚娘掀桌!三嫁洞房,新郎,换句台词成吗?作为迫嫁的土肥圆下堂妇,上没有娘家撑腰,下没有妖娆美貌,又遇上极品一窝,苏晚娘表示亚历山大!且看她在这动荡不安的三嫁中斗倒极品,左手金子右手权势,开创第一家具盛世。
  • 三国杀传奇之主公驾到

    三国杀传奇之主公驾到

    东汉末年,诸侯林立!这是一个将星云集,谋士如雨的璀璨时代!试问,谁不想金戈铁马战沙场?试问,谁不想谈笑间谋定天下?终有一日,我必将踏上众生之巅,龙吟九霄,踏破这苍穹,俯视这众生!真·简介:其实,我不过就是睡觉前玩了会《三国杀传奇》,可谁想在游戏中许下的愿望,竟然在梦醒之后,全都实现了!而且,还都是“大量”、“海量”的实现了……
  • 人皮论语

    人皮论语

    中国文化第一历史悬案,历史的河道在秦汉陡然弯转,百家争鸣绝声,纵横游侠隐踪。儒家虽被汉武独尊,却也难逃被阉割的命运。挖掘两千年历史淤泥,钻探中国人精神古墓。逆推出一场控扼两千年命运的骇人阴谋。惊天秘密层层揭开,七十五次剧情急转,每三千字一道波澜。最勇敢的历史小说,最刺心的民族悲歌。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用爱发现你的孩子

    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但很多孩子却并不快乐,甚至越教孩子问题越多。孩子和家长在教育当中都面临迷失的危机,特别是家长对孩子不恰当的指导,使其承担过多的责任,而对责任不能胜任则加深了家长的自我评价的降低和教养焦虑的增加,陷入恶性循环。问题出现在哪里?本书作者认为,养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发现自我、发现孩子的过程,但有些父母却忽略了这一点,总是给孩子施加过大的压力,结果自己焦虑,孩子也得不到健康的成长。作者结合自己多年幼教经验和心理咨询的经验,向年轻父母们讲解一些新时代中国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孩子们最重要,父母却不知道”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