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90400000007

第7章 《时务报》初创和梁启超

《时务报》是甲午战后创刊、宣传维新运动最有影响的报刊,梁启超参与创始,并在《时务报》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当时“新学士子”怵于民族危机的严重,看到梁启超“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时务报》既风行一时,梁启超也声名大著。本文准备就《时务报》的初创和梁启超的作用试为论述。

《时务报》是强学会被封禁、《强学报》被停刊后,利用上海强学会余款在沪创办的。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严重,康有为除发动“公车上书”和不断上书光绪皇帝,以争取进行从上而下的改革外,又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以扩大维新宣传影响和求得官僚士大夫的赞助。梁启超是康有为的得力助手。在北京创办的《万国公报》和《中外纪闻》,梁启超都主持其事。

北京强学会规模初具,康有为即于1895年10月17日出京,经天津到南京,企图游说署两江总督张之洞,成立上海强学会。11月1日到南京后,住了二十多天,和张之洞“隔日一谈”,张“颇以自任”,但“不信孔子改制”。张之洞的“自任”,是想利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才能以扩张声势,所以拨发经费,表示支持,除给北京强学会五千金外,又拨款一千五百两兴建上海强学会,成为当时捐款最多的一个。据《申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一日《强学会收支清单》“收张香帅来银七百两”、“收张香帅来银八百两”,申洋一千零三十九元六角四分;其余为邹凌瀚五百两、陆春江二百两、黄遵宪一百两等。《上海强学会序》还由他署名,真像“颇以自任”的“维新”大员。张之洞的不信孔子改制,表明了他和改良派政治主张的根本差异。改良派学习西方,是想把封建的中国变为资本主义的中国;张之洞却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封建纲常不容摇撼。上海强学会后来的人事递嬗,改弦易辙,与此有关。这时,康有为因“母病须归”,张之洞也想控制强学会,于是以“康主粤,汪主沪”为名,把自己旧僚汪康年调“主沪会”吴德潇:《致汪康年书》,光绪二十一年,无月日,手札。当康有为到上海“设会”时,还派亲信幕僚梁鼎芬等陪康前往。

康有为曾在张之洞的授意下,于11月16日(九月三十日)致函汪康年:

不见经年,知欲开会。万里同心,百折不回,沉劲郁拔之气,安得如穰卿(汪康年)者哉!若得如穰卿者百数十,遍十八行省,事或有济也。南皮顷已许办上海、广东两会,知所乐闻,故先驰报。仆急须还粤,沪上事待之穰卿矣。

汪康年尚未到沪,康有为已派他的弟子徐勤、何树龄来沪,于1896年1月12日创刊《强学报》,署“孔子卒后二千三百七十三年”,与“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并列。

1月20日,御史杨崇伊奏参强学会“植党营私”,北京强学会被封禁。张之洞本来反对《强学报》以“孔子纪年”;至是,嘱幕僚电致上海各报馆,申明“此报不刊,此会不办”。《强学报》也于第三号终刊。

张之洞本来想设立学会以扩展声势,他的电嘱“此报不刊,此会不办”,是不允许改良派宣称“孔子纪年”,不允许改良派进入维新轨道,并不是不要办报。况且,他已电邀汪康年来沪。从而将上海强学会余款“移交”给汪康年,使在上海强学会原有基础上办报。梁启超《创办时务报源委》说:

查《时务报》初起,系用上海强学会余款……既而穰卿到沪,而京师强学会为言者中止,沪会亦因停办。当时尚余银七百余两,又将原租房屋已交一年之租银追回半年,得三百五十元;又将会中所置器物、书籍等项变卖,得二百余元,共计千二百元,实为《时务报》之嚆矢……当时穰卿因欲没康先生之旧迹,故不将此款声明强学会之余款,而登为汪某某捐集云云。

查《清单》末称:

共计收银七三两,收洋二二四七元四角二分。除支洋二一七二元七角,实存银七三两,存洋七五元一角四分。所有余款数目单据及自置书籍、木器物件,于去腊廿五日皆点交汪进士穰卿收存。

则上海强学会确有余款,且于1896年2月8日(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连同书籍、木器物件点交给汪康年“收存”。又查《时务报》第三号附有捐款人衔名,首有汪康年、梁启超捐银一千二百两,核以《源委》,当即上海强学会余款,则梁启超所言“《时务报》初起,系用上海强学会余款”确有依据,上海强学会与《时务报》实“蝉联一线”。

然而,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始的上海强学会和《强学报》,最终为张之洞幕府中人汪康年所“收存”,这样,利用强学会余款创办的《时务报》,也就隐存了改良派和张之洞系统的争论。

《时务报》是旬刊,创刊于1896年8月9日(光绪二十二年七月初一日),馆址设在上海福州路福建路口。每册约二十余叶,以石版印连史纸上,分“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诸栏,而“域外报译”几占全册二分之一《时务报》从第二册起,“域外报译”又分为“西文报译”、“路透电音”等。另附各地学规、章程等。创办初期的办事人员是:总理汪康年、撰述梁启超、英文翻译张坤德、法文翻译郭家骥、日文翻译古城贞吉、理事(管印书兼银钱事务)黄春芳。

《时务报》是怎样创办的?是谁创办的?却是说法不一,且曾引起一场争论。汪康年说是:“康年于丙申秋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延请新会梁卓如孝廉为主笔”,说《时务报》是汪康年所创办。为什么“创办人”说法不一,为什么汪康年、梁启超龂龂于《时务报》创办之争,就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这点,我在《论〈时务报〉的汪梁之争》中已经阐发,兹不赘。

《时务报》从1896年8月9日创刊,到1898年8月8日停刊,一共出了69册。由汪康年任经理,梁启超任主笔。梁启超议论新颖,文字通俗,风行海内,影响深邃。维新运动的高涨和“诏定国是”的实现,《时务报》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而梁启超的宣传鼓动,主持笔政,也功不可没,特别是《时务报》的前期。

梁启超在开始主持《时务报》笔政时,几乎每册都有一至两篇论文,著名的《变法通议》就是在《时务报》首先刊出的。今将梁启超《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篇,表列如下。

经世文新编叙《时务报》创刊,以“变法图存”为宗旨。梁启超首载《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列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报务的发达,“有助于耳目喉舌,而起天下之废疾”。他认为“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不了解世界形势,不闻问国内大事”,这是“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这是“有喉舌而无喉舌”。起“废疾”,助“耳目喉舌”,就要依靠报馆。报馆是“去塞求通”的开端。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也在《时务报》陆续发表,它深刻揭露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说:

彼君臣上下,犹瞰然以为吾今日之法,吾祖前者以之治天下而治,然守之,因循不察,渐移渐变,百事废弛,卒至疲敝,不可收拾。

接着,反复阐述不变法的危险和变法的必要,说: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非可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驰骋之。呜呼!则非吾之所敢言矣。

他以世界历史为例,说日本以“自变”而强,印度以“不变”而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波兰也“见分于诸国而代变”,危言耸听,振聋发聩。

梁启超以为变法的本原是“变动科举”和“工艺专利”,前者旨在摧毁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封建科举制度,后者要求给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争得一些条件。梁启超议论新颖,文字通俗,士大夫爱其“语言笔札之妙,争礼下之,通邑大都,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梁启超的声名大著,《时务报》也就影响日广。

《时务报》销行日广,受到各方面的注视,张之洞也饬行湖北全省“官销《时务报》”,说是“上海新设时务报馆,每一旬出报一本,本部堂披阅之下,具见该报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凡所采录,皆系有关宏纲,无取琐闻;所录外洋各报,皆系就本文译出,不比坊间各报讹传臆造;且系中国绅宦主持,不假外人,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今后“湖北全省文武大小各衙门”,“俱行按期寄送一本,各局、各书院、各学堂分别多寡分送,共计二百八十八份”,所有余款,由善后局“汇总支发”,扮出一副“宏揽人才”的姿态。其实梁启超当时还只有二十四岁,张之洞称他为“卓老”,未免誉溢过甚。尽管“好景不长”,但张之洞摘桃之念,跃跃欲试。

综上所述,《时务报》是北京强学会成立后,康有为由沪赴宁,“游说”张之洞后,利用上海强学会余款创立的。黄遵宪、吴德潇、邹凌瀚、汪康年、梁启超“同创”,而以汪康年为经理、梁启超为主笔。

《时务报》初创,梁启超主笔政,发表《变法通议》,指斥不变法之害,阐扬变法之宜;抨击因循保守,宣扬变法图强,议论新,文字锐。《时务报》的风行海内外,源于梁启超“语言笔札之妙”。

然而,张之洞和康、梁的变法主张本有差异,在他的指使下,对梁启超的言论加以钤制。这样,汪康年和梁启超之间的争论,也就不可避免了。

同类推荐
  • 鬼谷子一日一谋

    鬼谷子一日一谋

    产生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一部由鬼谷子讲授,后经苏秦、张仪等人补充、修改而成的集纵横家、兵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于一体的政治理论著作。鬼谷子的生平已无确考,最早提到他的《史记》认为鬼谷子是苏秦、张仪的老师,那么鬼谷子与苏秦、张仪同时代而稍前是可以肯定的。本书在对《鬼谷子》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不同的观点,多角度、全方位地对这部奇书进行了较为精确的诠释和解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系统而详尽的阐述,使我们能更轻松地领略到《鬼谷子》谋略的精髓,用最简单的方式知晓成功的哲理。事实上,也只有拨开人生的迷雾,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曾国藩冰鉴(第四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本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孔子做人真经

    孔子做人真经

    圣人其实最爱说常识,圣人其实是用常识治常人。本书主要依据《论语》与《中庸》,介绍了儒家做人做事的两个方面,即一个“仁”字。其实,这并非什么大道理,只不过是为人处事方面的常识而已。如果你这么想,你的为人处事也就变得更加简单。
热门推荐
  • 百花名录

    百花名录

    机缘巧合之下,现代三个性格迥异而又天赋异禀的人,外冷内热的御景炎,天真聪颖的闻人敏,毒舌无赖的夜微凉。误入天水一方,得知唯有集齐百花名录上所载的各种植物才能激活媒介回到真实的现代之后,究竟会有怎样的情节展开,敬请期待吧!
  • 校花贴身之仙界保镖

    校花贴身之仙界保镖

    一位因爱上九天仙女而被贬下修真界,其中有着什么什么样的秘密需要他去完成,他的修为下降,他在修真界又能怎样称霸,又怎样重返仙界,他肩膀上的蝴蝶会和他的身世有何关联,而它背后的势力又会是什么??在此期间他从保镖开始做起,一枚玉佩引起的婚姻他会如何选择,是选择九天仙女,还是大手的收进所有美女他的一行会如此顺利吗?请看免费小说《贴身校花之仙界保镖》求推荐票求收藏求宣传校(☆_☆)花★rz群:413094947
  • 头七

    头七

    头七,简称回魂夜。我出生在爷爷头七的那一天,却变成了鬼差转世灵体。阎王派人捉我回地府,可爷爷替我在地府任职十五年,十五年后,我却做了阴阳行者。阴阳行者,代替阴间在阳间行阴阳之事。
  • 丧钟鸣

    丧钟鸣

    三张地图三把弓开启一段奇绝的探险之旅,带你领略匪夷所思的幽暗地底世界、暴虐凶残的食人部族、见所未见的神秘生物。紧张刺激过后,故事却远远没有结束。伪善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勃勃的野心,谎言有时候也并不全是为了欺骗。迷雾重重的线索,抽茧剥丝的探索,终究揭开了阴谋家苦心孤诣布置的巨大阴谋。人生被操控,心理被窥视,一如赤裸裸的提线木偶,任人摆布,是冲出牢笼,直捣黄龙,还是听之任之,苟安度日……
  • 捡个仙君来压寨

    捡个仙君来压寨

    她容颜绝色,惹来桃花无数。奈何算尽天机,却终无法逃出他的手掌心。前世她视他为仇敌,今世他费尽心思成为她的伴侣。一个对感情一无所知,一个断了情根,他所做的一切,会得到原谅吗?罢了罢了,她只是一只孤独的小狐狸,有如此芳华夫君在身边,还纠结个什么过往呢?这委实麻烦,左右她都不记得了!
  •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

    华岩还初佛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美图

    百美图

    他,是锻魂师,他也是个花花大少,好色的他收集美人魂魄,锻造为魂武,身着美人衣,手持美人剑,背有美人翼,腕有美人护,白日,一票美人随他闯荡八方,大战各方强者,夜晚,一票美人围绕左右,敲腿按肩,顺便还能滚滚床单……。
  • 识破厚黑术

    识破厚黑术

    厚黑术无疑就是巧于辞令、善于献媚、心黑手辣、蛇蝎心肠、陷害忠良、排挤人才等等,这些都是厚黑者的共同特点,本书就这些现代厚黑术,教你如何洞悉人性、察言观色,用最好的办法去做有意义的事,识破在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黑洞和陷阱,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能得心应手。
  • 跟我回家吧

    跟我回家吧

    你说你爱吃醋,好巧我也是。你说你是妹控,好巧我是弟控。你说你不喜欢我,好巧我也不喜欢你。你说你要离开我,好不巧我不打算放开你的手。你说你要我离你五米,好不巧我只想在你半径之内。你说你好像喜欢我了,好不巧我正想说咱们结婚吧!
  •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后变成有钱人

    25岁是立志成为有钱人并且积极实施的开始。很多年轻人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和有钱人会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他们没有形成那种欲望,那种野心,这是很危险的。作为年轻人一定要有高远的目标!其实成为有钱人并不难,李嘉诚说过,假如一个人从21岁开始,每年存1.4万元钱,而且把每年所存的钱都投资在股票和房地产上,每年平均就能有20%的投资回报率,这样,40年后他的财富就会达到一亿零二百八十一万元。这就是他成为富翁的三大秘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