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81000000006

第6章 死在画前的女子

就在警方把注意力集中在这起案件上时,老鼠画廊里居然发生了另外一起凶杀案,现场就在画廊的一号展厅。展厅门前围了一些工作人员,还有前来参观但没有离去的游客,以及保护现场、维持秩序的警察。

死者是一位身着米色时髦套裙的女青年。她俯身趴在地板上,背上插了一把匕首,时尚的长卷发把她的脸基本上遮盖起来了。距离死者只有一米的墙上,挂的正是《韩林的自画像》!

米多西今天是第一次看到摆满画的展厅。他不自觉地环视了一下整个展厅,发现和上次在录像里看的被盗前的摆设是完全一样的,看起来画廊摆放这些画始终是按某个规律来的。

麦洁上前打量了一下死者,再抬头看看了“韩林”,说:“也许这只是巧合。”她虽然没有说明白,但米多西知道表姐的意思是,这个女青年大概只是碰巧死在《韩林的自画像》前。

可是不管怎么说,《韩林的自画像》又牵扯上一条人命,真成了“致命的诅咒”,导致参观者见了这幅画就感到莫名紧张。米多西看了“韩林”一眼,“韩林”还是那么自信,似乎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忽然米多西发现了什么,他认真地打量了一下四周的画,然后问旁边的画廊工作人员:“你们这里的画不是同一个作者画的吧?”

“是的,当然不止一位作者。”工作人员自从上次画被盗时就认识米多西了。

“那同一位作者的画都被摆在一块啰?”

“是的,是这样的。”

米多西问:“这里面只有一幅人像画?”

“对,只有韩林这一幅肖像画。”他试图用美术的术语来纠正米多西的用辞不当——人像画应该叫肖像画。

“韩林不会只在这里展了一幅画吧?”米多西问。

“呵呵”,工作人员笑了,“不是的,这里展了四幅韩林的画,画像旁边的三幅都是他的作品。”工作人员指给米多西看,在《韩林的自画像》左边连着挂了三幅画。这三幅画中的一幅是画着摆着小摊的街头小景,另外两幅是自然风景画。

“感觉韩林这三幅画和自画像风格有些不一样啊!”米多西说。“是的。你居然能发现这个问题,很有艺术细胞啊。每位作者对要画的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是不同的。所以即使不同的作者画同一个事物都会不一样,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个人的风格都是自己很难突破的,”工作人员拍拍米多西的肩膀,“这幅自画像是韩林的最后一幅作品,被认为是他的转型之作,与以往画作风格迥异。也许他开始突破自己了吧。”

米多西正细细地品味着他很专业的话语,只听麦洁问:“尸体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中午12点30分左右。”工作人员上前说。

“谁发现的?”麦洁问。

“是他。”工作人员指着一位参观者说。

“现场有没有留下指纹吗?”麦洁问勘查现场的刑警。

“没有,凶手戴着布手套。”

该死的,又是“布手套”。麦洁和米多西他们都不自觉地抬头看看“自信的韩林”。

“和上次被盗一样,犯罪嫌疑人作案的过程应该都被监视器拍了下来。”工作人员对麦洁说。

“很好,我们先去看看吧。”麦洁转身带大家走出展厅。

画廊的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敲击键盘调出历史记录,很快确定了案发前的录像文件。录像开始播放了,屏幕里人头攒动,快镜头下,他们如穿梭往来的蚂蚁来来去去。过了一会画面停了下来,工作人员说:“这是中午12点左右。”

展厅里空无一人。工作人员快进一下,把空白镜头跳过去。终于出现了一个人,是那位女青年!她快步从东门进入,边左右看着画边走,好像在找什么。她很快就找到了目标,就是门前的第二幅画——《韩林的自画像》。她站在《韩林的自画像》前呆住了,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一时间什么动作都没有,只有傻傻地注视着。因为背对着镜头,所以看不见脸。

足足站了3分钟,女青年转身离开。她打眼看了看韩林另外三幅画,然后若有所思地低着头慢慢向西门走出去,消失在镜头前,展厅又空无一人。

大约过了5分钟左右,死者又出现在东门,她迈着优雅的脚步,边看画边走,犹如闲庭信步。她这次没有在任何一幅画前过多驻足,而是把展厅四壁的画逐个看了一遍。她又长又卷的头发把脸颊大部分都遮住了。她很快转了一圈,从东北角来到了东南角,也就是摄像机下方。这时屏幕上只能看见她右边的上半身了,其他部位都处在镜头死角。

她刚看完这最后一幅画,准备转身离开,忽然停住了脚步,用左手掏出手机打开后,又换到右手拿着看了起来。一切似乎很自然很平常,这时所有观众,包括麦洁都看得无趣了。马威卡居然打起了哈欠。忽然,一双手形状的东西从屏幕下伸出捂住镜头,画面一片漆黑!麦洁一激灵,瞪大了眼睛。马威卡的哈欠打了一半,嘴竟然合不拢了。米多西身上也出了一身冷汗。

“怎么回事?怎么黑了?”麦洁大叫。

操作人员举起双手示意与自己无关。这一切是当时的实时镜头,好像有人用手挡住了摄像机的镜头!

几分钟后,镜头又恢复了“自由”,但屏幕里豁然出现的是已经“背负”一把匕首趴在《韩林的自画像》前的死者!

大家紧盯着屏幕,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希望能有所发现。可是死者纹丝不动,大厅又恢复了宁静。虽然时间像流水般一秒秒地过去,但镜头里还是什么动静和变化也没有,就像定格的画面。

过了几分钟,屏幕的东门走进来一位游客,他站在门口驻足几秒转身跑了,接着进来许多工作人员和游客,不一会儿警察也到了……

可是,那双黑手自从落下以后,直到现场被人发现都始终没有再出现过,更没有人离开过展厅!

“摄像机下方是什么?”麦洁平静下来问。

“是……是一个垃圾筒。”工作人员说。

“能藏一个人吗?”麦洁又问。

“不可能。”皮小冬回忆道,“好像只有20厘米的直径。”

麦洁看了看皮小冬,沉默了。

监控室里一片宁静,大家都盯着屏幕里乱糟糟的围观人群发呆。这个案件真是太玄乎了!

“把案发前最后一批参观者录像给我看看。”麦洁打破宁静提议道。

工作人员调节播放器,最后一批参观者是一对中年夫妇。他们认真地看画,根本没有来到过摄像机下方,对摄像机附近的两幅画只是打眼一望就转身离开了。

“那最后一个出现在摄像机前的呢?”麦洁又提议。

工作人员调试,案发前最后一位出现在摄像机下方的是博物馆的清洁工。他打扫地上的灰尘,然后倒进垃圾筒,转身就出去了。

“那案发后第一个出现在摄像机前的呢?”麦洁再提议。

工作人员调试。案发后第一个出现在摄像机前的,是从外面进来看热闹的人,他们在摄像机下也只是一闪而过。随着围观的人增多,镜头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但都是从外面进来的,没有多出一个人,而且基本上都是一闪而过。

麦洁又沉默了。她不得不沉默,凶手作案后就从镜头前消失了,展厅的东西门和向南北的通风窗,全都在摄像机的镜头内,连苍蝇飞出去都看得见,何况一个大活人。除非刚才作案的真的就是画上“韩林”的幽灵。

在监控室附近的会议室,麦洁见到了第一个发现现场的男青年。“你叫什么?”麦洁问道。

“方宏树。”男青年说。他穿着休闲套装,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年龄?”

“22岁。”比麦洁小多了。

“你今天在博物馆干什么了?”

“我和我女朋友在参观。”

“中午12点吗?你干什么工作的?”

“我和我女朋友刚从大学毕业。我们是学艺术的,现在在‘南叶广告公司’工作。今天是周末,我们来看看名画,顺道在这里约会。”方宏树说道。

其实老鼠画廊后的园林恬静美丽,一直有许多情侣在那里约会,周末的游人就更多了。

“你是怎么发现现场的?”麦洁又问。

“我们吃过饭再次来到展厅准备看画。还没到门口,我女朋友说:里面的地上有什么东西?我说我去看看。于是我就看到现场了。”男青年很坦然。

“当时展厅里没有人吗?”麦洁问。

“没有。我怕杀人犯在里面,就打眼看了一下,发现展厅里空荡荡的。”方宏树回忆着说。

“之后你做了什么?”麦洁皱了皱眉说。

“我回头对我女朋友说,‘出人命了,快报警’。她就去喊画廊的工作人员,我用手机报了警,很快就来了很多人。”

麦洁点点头,沉默了一会儿,说:“你先回去吧,有什么事再联系你。”

方宏树应了声“好的”,站起身走了出去。而一名刑警急急忙忙地走了进来,手里提着几只袋子,说:“这些是死者的遗物,而这两片叶子是在死者上衣口袋里找到的。”

麦洁戴上手套检查了一下:黑色的时尚提包,一些化妆品、钱夹子、通体黑亮的名牌手机和一把宾馆钥匙。钱夹子里有一张身份证、几张银行卡、一个网上银行的U盘、一些人民币和一串扣在钱夹子上的钥匙。身份证上显示死者叫姚远,现年34岁,外地人。麦洁打开手机翻阅了起来。

这时米多西忽然说道:“表姐!我有种奇怪的感觉。”

“怎么了?”麦洁停止翻阅,问道。

“不知道,我看你弄手机,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米多西挠头。

马威卡说:“我也觉得有什么不对,不过我建议再看一遍死者死前的录像。”

麦洁想了想,问:“你们觉得死者拨弄手机和我拨弄手机有什么不同吗?”

“是的。就是这个!我想起来了!”米多西推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我觉得奇怪的就是这个拨弄手机的动作。”

“好的,等会把录像拷贝好了,我们再看。”麦洁抬头问站在一边的刑警,“死者上衣发现的叶子是什么植物的?”

“这……我们不知道,不过那两片叶子和展厅门前的灌木的叶子是一样的。”刑警说。

麦洁点点头。

米多西回忆起展厅门前的大花坛,那里是茂密的灌木丛,可是灌木很矮,叶子怎么会出现在死者上衣口袋里呢?难道是死者临死前摘下的?

“看起来死者,也就是姚远很有钱。她用的穿的,都是名牌。不过,暂时排除谋财害命的可能,因为她的现金和手机都没丢。”麦洁说,“关键是作案手段太玄妙,看来凶手是个高智商的罪犯。”

“她的衣服前部沾了很多灰尘,头发上也有。另外,她的死亡时间大约在12点15分到12点20分之间。”刑警把初步调查的结果说了出来。

沉默了一会儿,麦洁转脸看了看米多西说:“我怀疑展厅不是第一现场。”

米多西说:“我也有这样的感觉,这里面有问题。”

这时,刑警小王走了进来,他把手中的光盘交给麦洁说:“录像刻好了。我们看了今天早上的录像,暂时没发现什么可疑的人。”

麦洁说:“你继续调查,我们再来看一遍录像。”说完起身把光盘交给皮小冬。

屏幕再次被打开,大家都认真地看屏幕,等到姚远在摄像机下方掏出手机时,米多西瞪大眼睛,连眼皮都不眨一下,可惜镜头一闪而过,摄像机的像素也不高,清晰度不够。

麦洁马上说:“倒回去定格!”

小王调节遥控器,画面再回到姚远掏出手机的镜头。米多西和马威卡盯着并不太清楚的画面看了十几秒,然后恍然大悟,麦洁在几秒后也明白了——姚远掏出的手机的键盘布局和她的遗物不一样。

凶手还是露了破绽!麦洁从资料里找出法医拍摄的死者仰面照和侧面照,然后把录像倒回去看了几遍。

麦洁自言自语地说:“死者为什么临死前两次进入展厅,而且两次是迥然不同的情绪?死者为什么上衣口袋有两片灌木的叶子?死者为什么身上有展厅里没有的尘土?死者临死前掏出的手机和遗物为什么不一样?那个手机到哪儿去了?”

米多西说:“表姐!我已经知道凶手是怎么杀死姚远的了,只是……”他皱起眉头,“就是不知道凶手是怎么制作‘黑手’然后离开展厅的。”

麦洁说:“我想我们俩得到的答案是一致的,只是凶手需要一个道具来作案。”

欧木棋说:“你们俩老是打哑谜,真急人,把你们的结论说给我听听嘛。”

米多西挥挥手:“这还只是推测,和缉拿凶手还有距离,我看不说也罢,结论不能下得太早!”

麦洁点头:“最重要的目的是抓住凶手,凭现在的线索根本不能找到凶手,即便作案手段清楚明白,也根本没有凶手的一点线索。”

“有一个线索。”米多西说。

“什么线索?”

“张栋宇和姚远的死,很可能是同一个凶手所为,凶手也在极力把作案嫌疑推给‘韩林’这个死人。我们应该从这里入手。”米多西说。

麦洁点头。

皮小冬说:“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凶手好像在为‘韩林’杀这两个人,好象是为了‘韩林’的在天之灵而做的这一切,也可以说是复仇。”

杀张栋宇这个偷画贼,似乎好理解,可是姚远和“韩林”有什么大仇?有钱也是错?否则姚远第一次进展厅就直奔《韩林的自画像》,这么反常的动作是干什么?

“对了,上次张栋宇的案子,如果我们设想是鼠老板骗保险金而制造的,那么姚远的死又是为什么呢?鼠老板会不会和韩林熟悉?”米多西说。

“我想,可能姚远和韩林熟悉,看她那表情就有这种感觉。”马威卡说。

“韩林是个有名的青年画家,熟悉他的人肯定不会少的。”欧木琪说,“鼠老板从事艺术品交易肯定熟悉韩林。这么一来也解释不了姚远的死啊。”

“也许鼠老板骗保的设想应该推翻。”马威卡说。

“不!也许这是鼠老板为了让你推翻设想而再设的一个局,让你感觉是韩林的幽灵在杀人。”皮小冬说。

“可是为什么是姚远呢?为什么不是别人呢?鼠老板是不是和姚远认识呢?”米多西说。

“我们还是展开调查吧!皮小冬!你先拿着这手机。”麦洁把死者的手机装进袋子递给他说,“马上去查一下,最近有什么号码打电话以及发短信给她了,要打出清单!”

“是!”皮小冬接过袋子站起身来。

“米多西!”麦洁看了一下手表说,“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时候不早了,你们该回家了。”

“哦!”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就过去,米多西他们得回家了,“课外侦探组”成员们站起身来向麦洁他们告别。

麦洁嘱咐道:“这个案子一定是人为,那些传闻是凶手在虚张声势,你们不要有心理阴影,这世界上没有鬼。”

看起来麦洁是担心他们留下心理阴影。三位“小侦探”互相对视一眼,对麦洁的细心关怀心存感激。三人不约而同地笑笑说:“放心吧!姐姐!”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阻碍媒体的穿透能力,根本不用花多大力气,姚远和张栋宇的案件就传遍全国,也没多久,就传到了国际上。电视、网络、报纸都或多或少地报道了此事。

一时间,文艺界掀起轩然大波。炒作的、胡扯的、保守的报道把这两件本来就很玄乎的案子变得更加不靠谱,而且有些人把这些事传得神乎其神。

有“当事人”说:“明明《韩林的自画像》中的‘韩林’身体是面向左侧的,案发后变成面向右侧的了。”马上引来反对,有人说:“韩林一直是面右的!”为此事,美术界也发生了争执,甚至有人说:“韩林”先是右侧,杀了张栋宇就面向左侧,杀死姚远后又恢复了右侧,搞得就像“韩林”是爱摆POSE的模特。

有人说:“‘韩林’曾经在博物馆的花园出现过!他四下里散步。”还有人说:“‘韩林’杀姚远的那天中午,有人看见他在姚远背后举刀猛扎!”

有人提出韩林小时候就有嗜血倾向,自称是韩林表叔的人声称,韩林上学时因为殴打同学导致重伤而被老师处分过。

有些人说得跟亲眼看见过似的,好象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韩林,到底是真是假呢?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真是人言可畏啊。

在法国甚至出现了支持韩林和反对韩林的对立两派。一场“粉丝”和反对者之间的争执越来越激烈,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通过钥匙上的名牌,麦洁终于找到姚远居住的宾馆,这个宾馆的保安和服务员24小时不停地巡视和打扫走廊,一般人要进入必须登记,即使麦洁和她的第九探组也不例外。

在服务人员的带领下,麦洁他们来到姚远住的房间。这个房间一卧一卫一浴,干净整洁,设备齐全。

姚远带来的东西不多,只有一些简单的日用品,几件换洗的内衣。看起来,她可能只打算住一两天就走,或者她来得很匆忙,什么都没来得及带。

床头柜上随意地放着一张检过的火车票。麦洁拿起来一看,是外地来本市的一张车票,到站日期是前天傍晚。也就是说,姚远是前天傍晚到达本市,昨天中午遇害的。从博物馆的录像看,姚远显然是十分着急地奔向《韩林的自画像》的。

难道,她千里迢迢赶来,就是为了看一眼《韩林的自画像》吗?这幅画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可是第二次走进画廊的她却毫无目的,犹如漫不经心的旅行者。莫非真的如米多西和麦洁一开始推测的那样?

但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一定是这样,一切还只是在推测阶段。宾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前天夜里听见姚远房间的电视开着,大约在凌晨1至2点才关闭,而姚远是昨天早上大约10点左右离开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的人退房。在姚远入住后,也没有什么人来过宾馆探视。警方询问了仍然在宾馆的其他客人,但没有任何发现。

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凶手和宾馆没有关系,也许凶手连宾馆的门都没进过。也许知道宾馆安保工作严密,凶手压根没有指望过从宾馆下手。

正当麦洁准备回公安局时,她的手机响了,一看,是皮小冬的。“什么事?”

“头儿,我们发现姚远的身份证是假的!”皮小冬打通电话就嚷。

“什么?怎么回事?”麦洁预感不妙。这让她想到张栋宇的假身份证。

皮小冬说:“姚远是用假身份证开的手机卡、银行卡以及网络用户卡。到派出所一查就发现,姚远的身份证是假的,根本没有这个人!”

不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就不可能查到她的档案和资料,也就无法查实她的背景和身份。如此一来,连她到底熟悉或者认识什么人都不知道,怎么知道她和谁有过节。那么凶手就无法锁定了。

“她的手机你查了吗?”麦洁问。

“姚远遇害的时侯,根本没有任何电话和消息打到她手机上!”皮小冬说。

就是说她在摄像机下看手机根本不是看来电和短信,那她当时在看什么?看时间吗?麦洁则更加肯定了自己开始的推断。

麦洁说:“姚远最近一段时间的电话通讯清单你打出来了吧?”“我刚才已经打出来了。名单怪长的。”

“好!就按清单上的号码逐个查和姚远联系过的人的姓名和背景,并且逐个打电话,一定要打听到姚远真实的身份!”

“好的!可是头儿,我必须再告诉你一个重大发现!”皮小冬口气有些得意。

“什么?”麦洁似乎有点奇怪的预感,“什么重大发现?”

“我刚才打印记录的时候发现,姚远的手机通讯记录上居然也有鼠老板李子琛的通讯记录!”

同类推荐
  • 雅各布的分析

    雅各布的分析

    精选1001个智慧故事,共分成11个门类:《雅各布的分析》、《阿凡提答怪题》、《寻找绝密号码》、《半根火柴》、《智攻特洛伊城》、《口香糖的由来》、《夏洛克的报复》,写出了100余则似乎无法解答的难题或无法做到的难事,但在智者面前都一一迎刃而解……
  • 地震袭来

    地震袭来

    近年来,全球地震频频发生,汶川大地震、海地大地震、日本大地震、巴基斯坦大地震……一个接一个的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害。地球上的地震是怎么回事?它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奥秘?地震袭来前有哪些征兆?青少年该如何躲避地震灾难?《青少年灾害逃生自救书?地震袭来》将告诉你答案。本丛书在讲述防灾避险知识的同时,以揭秘形式,全面剖析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原理及成因,并选取全世界影响重大的灾难事件,以故事方式讲述给读者。本丛书突破了传统的科普书框架,摒弃说教式的知识灌输,而是以讲故事娓娓道来,语言通俗易懂,知识点全面丰富,让读者在阅读的乐趣中学到防灾避险知识。
  • 能工巧匠的故事

    能工巧匠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恐怖迷影(走进科学)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令人惊叹的奇迹(奇妙的大千世界)

    《奇妙的大千世界:令人惊叹的奇迹》讲述了自然、建筑、艺术、遗址、宗教、发明、发现和生物9个方面中各式各样的奇迹,有序地将自然人文、古今中外最激动人心的奇迹展现出来,以最有宽度的视角,展示最有深度的奇迹知识,自然与人文相互交织,现代与古老更替有序,孕育出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热门推荐
  • 科技之大逃亡

    科技之大逃亡

    一个现代人,被外星终端思维体思维波附身,一路被修真,魔幻联和追杀,逃亡,成长的故事
  • 为民请命(中华美德)

    为民请命(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历经五千年,内容博大而精深。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书中收录诸多为民请命的动人故事。
  • 我当兽医很带劲

    我当兽医很带劲

    有一种精神叫玩命,有一种态度叫不要脸,颠覆你想象的兽医校园成长史。为我们曾经哭过、笑过、努力过的兽医生活一个展望过去,仰望未来的机会,是我们那遥远的过去的曾经给了我们一直奔跑的动力,送给你心中的完美,镰刀少年。
  • 都市金色人生

    都市金色人生

    挨雷劈?倒霉到极点?不不不不不!!小小职员许枫在避雨时犯了一个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于是他挨雷劈了。在别人看来他是倒霉到了极点,可许枫自己却是偷着乐。因为他有了透视眼,因为他有了顺风耳,还因为他有了瞬间治愈绝症的能力。有着这些传奇大能力的许枫会有怎样精彩的人生呢?听我慢慢道来
  • 黄石之书

    黄石之书

    众人皆知三英虎牢战吕布,官渡赤壁分南北,占荆入蜀分天下,五丈原后终三国。却不知这三国战乱中冥冥自有天数,秦末汉初黄石公传授张良六卷天书终乱朝,本来此物被封旺汉朝百年大稷,结果此物却显世起纷扰,黄巾之乱终汉朝气数,群雄逐鹿跨中原,得奇书者谋天下,终成一段乱世英雄佳话留给后人空凭吊,把酒言欢,一番戏说容某慢慢道来
  • 夺隋

    夺隋

    携生产食物的异能,穿越隋末,附身与天叫板,结果被雷劈死的一代战神李玄霸,参与隋第三次征辽战争。辽河被断,归乡路堵。我辈之士,何惜一战!征高丽,战突厥,收契丹,平四海内乱;冲冠一怒为红颜,与父斗,与兄斗,搅他个天翻地覆!“既然扶不起,那么这大隋的天下便由我来坐!”——李玄。
  • 谋略始祖:姜尚

    谋略始祖:姜尚

    姜子牙,字子牙,号飞熊,也称吕尚。商朝末年人,其始祖四岳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地,因此得吕氏。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 求不到的始终

    求不到的始终

    为了女孩不切实际的梦,他创造了一个个天方夜谭的神话,从一个小混混一路走到现在。最终成了这座群里之城的暗影。看上去无所不有,但内心满是无法愈合的缺口。
  • 一枝桃花为谁开

    一枝桃花为谁开

    十里桃花,但愿与君同赏其华,岂能负了漫山遍野的陪葬。梦泪篱下。墨染律诗三行不绝,窗外大雪。我听见煮酒蒸茶伴弦。你的声音渐行渐远,我明君意弱水三千。这一二百年,记忆不减。过往云烟,灰飞湮灭。独留一人空念。——桃深一袭红衣,不能与卿共走一遭,此生已错失你的笑颜如花。触目苍凉。坐在青石阶上,细数花瓣几斤几两。只是还会念你彩衣飞扬,只是还会想你专注模样,只是还会偷看你留下的折子戏本。你留下一句再不相见。徒留一人终老。——折颜
  • 邪妻乱苍天:凤转流云

    邪妻乱苍天:凤转流云

    苍穹起,风云变。她,曾经是在现代人闻惊恐的无冕之王——破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遭他手,离奇穿越。再次睁眼,却是流鸣国赫赫有名的废材郡主,年仅十岁,无知懦弱,灵力与武力皆为零,是叶府里人见人欺的草包。当她与她的灵魂相融合,风云俱变,天地不祥。世人惊叹,本拥有废材草包之名的长黎郡主,忽然转变成冷漠不惊的她时,不受人悔虐,出言不逊,把那些欺负过她的人狠狠的踩在脚下,让他们生不如死,才纷纷明白,她已然不是她。这一世,命运坎搁,她冷淡看待;危途险境,她磨练修为;强敌琼出,都无不败在她的石榴裙之下。却没人看到,她遮掩在冷漠下的痛苦与落寞。江山权谋,真情假爱,到底哪里才是她的归宿,谁,是真心爱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