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100000002

第2章 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强音

大学毕业,孙中山即将步入社会,踏上人生征途。

1892年,孙中山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在澳门和广州行医。此时,他已经广泛结识社会志士,有志于变革中国。那时,国难当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深重。他面对“大厦之将倾”,实在无法安于悬壶济世,只为个人与家庭谋生存。于是,立志从“医人”而转为“医国”,开始职业革命家生涯。19世纪末,他开始组建革命团体,领导一次次的武装起义,发出“振兴中华”的最强音。

疾呼,扶中华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生活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那是一个苦难的时代,变革的时代,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渐趋激化的时代。

有学者称,从世界范围看,近代史,即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而创造世界的历史。西方资本主义,为了实现本土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向外扩充,所到之处,皆无情地进行掠夺与破坏。他国原有的、古老的、封建的、宗法的一切,无不在那严峻的形势下受到摧残。同样,泱泱大国——中国虽有五千年文明,在近代,却受到了潮水般的西方商品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国门被洋枪洋炮重重地叩击着。近代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强势下,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

孙中山出生的那年,恰恰是太平天国失败后的第二年。当时的中国,国力并不差,还称得上“富甲天下”。2003年出版的英国安格斯·麦蒂森所编著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书中有如下说法:

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亚洲任何一个国家都要强大。

1820年时,中国的GDP比欧洲和其衍生国的总和还要高出将近30%。

中国,西方国家眼中的一块肥肉。物产丰富,列强无不对它虎视眈眈,千方百计要敲开她的大门。

1840年,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中国失败了。一直受外国朝贡的亚洲大国,竟然败给了“洋鬼子”,为什么?多少年来,人们都如此说:“是中国落后了!”人们总以为,是中国的土枪土炮,抵挡不住洋人的“坚船利炮”。事实果真如此?不!

如前所说,当时的中国,拥有比欧洲及其殖民地GDP总额高出30%的经济实力,可称得上世界经济强国。只可惜在战争中,中国向西方购来的洋枪洋炮,发射出来的不是炮弹,而是泥沙。原因何在?在清王朝的腐败。有学者明确提出,是腐败,让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吃了败仗,断送了近代中国的前景。

腐败的清王朝,无法抵御列强的入侵。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从此富饶的神州大地,被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来自内外的双重压榨,使中国广大民众生活穷困,苦不堪言。

鸦片战争的失败,《南京条约》的签订,让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了种种特权。之后,列强那一次次的武力进攻,中国那一次次的失败,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的海关大权、国家的主权,也就一次次地失落。中国,走进了这样一个怪圈:外交愈失败——主权愈失落——国势愈衰败——外交愈失败。近代中国,在这走不出的怪圈中,一步步走向衰落。孙中山生长的年代,中国外贸一天天滑坡,鸦片战争前所拥有的“出超”地位,已不复存在。洋货,形形色色的舶来品,充塞着中国市场,外国人占领了中国市场,孙中山的同乡郑观应称之为“商战”。

“商战”,比“兵战”更可怕的“商战”,令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丧失主权的国家,中国名存而实亡。孙中山称当时的中国是受到多个列强瓜分的“次殖民地”,是比“殖民地”更没有主权的殖民地。

事实恰恰如此,试看史料的记载:

先就鸦片而言,19世纪40年代末,每年鸦片输入为4万多箱;50年代激增,每年鸦片输入为6万多箱。每年,起码有1000万两以上的白银,被外国鸦片贩子掠走,中国,哪能不“民穷而财尽”?

就一般商品而言,19世纪70年代初,外贸每年商品输入仅为10 600万元;90年代已在上升,每年输入为219 000万元;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夕,每年商品输入高达70 200万元。入多而出少,外贸“入超”的局面,再无法扭转。

就资本输入而言,1895—1902年,外国资本输入达15亿美元;1914年,外国资本输入竟达22.5亿美元。由商品战而转为金融战,列强入侵的手段改换了,而中国人所承受的痛苦,则更加重了。

中国,这块肥肉,被列强所瓜分!国家,已名存实亡!民族,已到了危亡的紧急关头!不愿做奴隶的中国人,不得不抗争:被列强入侵首当其冲的广东,1841年爆发了“三元里抗英”;1843—1849年,在广州,持续多年发生了反对英国人进城的斗争。……

近代中国,为民族的振兴,民众曾有三次大的举动:一是,洪秀全发起太平天国起义;二是,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三是,孙中山发动的辛亥革命。

1851年,在全国各地农民揭竿而起,斗争汹涌澎湃的大潮中,广东花县(今花都)教书先生洪秀全,在南中国举起了起义大旗。声势可谓浩大,席卷大半个中国,起义军建都南京,震撼海内外。尽管洪秀全及其追随者欲掀翻清王朝那极其腐败的“天”,重建“公天下”的新天地,但他们自身存在的小生产者的致命弱点难以克服,在强敌——互相勾结的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之下,太平天国以失败告终。然而,他们以血和泪谱写的悲壮史诗,却教育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孩儿时代的孙中山,便以洪秀全为偶像,受他的影响至深。

在近代,中华民族的抗争从未中止。19世纪末发生的戊戌维新运动,同样是近代中国变革的一个阶梯。为首者康有为借鉴外国经验,以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系,设计了全方位的改革蓝图,希冀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能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他七次上书皇帝,甚至向光绪皇帝面陈,并密谋改革事宜,最后发动了“百日维新”。但中国盘根错节的封建专制势力,扼杀了这场“君子造反”——维新运动,六君子以血洒菜市口而谱写了悲壮的维新篇章。

失败,并没能动摇中华儿女改变中国命运的决心。失败,却加重了民族的危机。

生活在19世纪下半叶的孙中山,饱尝了时代的苦难。民族危难感和历史使命感与日俱增。他有着深切的感受,恰如在1894年11月檀香山兴中会章程的开篇所言: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剪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于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

这段简要的文字,凝聚了孙中山对局势的精辟评析与无限的忧虑。在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看来,中国当时的局面,也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事的衰弱已非一朝一夕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和腐败;另一方面是民众的愚昧与无知,缺乏远见。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更强调堂堂大国所以正处于无法抵御外来的侵略,实在是由于昏庸之人治国,而造成百姓平庸,致使国家无法振兴。

对中华富饶物产,列强垂涎千尺,虎视眈眈,欲“蚕吞鲸食”,如此的危局,实令国人担忧。中华民族之大厦,面临着“倾倒”的危机;中华儿女,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不得不大声疾呼:

拯救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这呼声,是全体国民的呼唤,是全民族的呼唤,也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民族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正是鉴于这样的认识,肩负着历史重任的孙中山踏上了“医国”之路。

上书,欲走维新之路

1894年,或许是孙中山人生的一个转折。就在这一年,他迈出了为改革中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第一步。

据孙中山的战友陈少白回忆,那年春天,万木草堂开办伊始,孙中山便有与康有为见面的意向,约陈少白同去。只可惜,他俩特意赶到广州时,恰好康有为的学堂还没开学,彼此无缘相见。

此时,孙中山已立志于救国救民,欲与康有为见面,可知他也有维新的念头。其实,孙中山早有维新改革之意愿。1890年,24岁的孙中山便撰写《致郑藻如书》,提出效仿西方的社会改革方案,寄希望于有名望的退职官员郑藻如,以香山为试点,开展兴办农桑、兴办教育等社会改革;聚汇志同道合的好友,讨论时局,抨击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后来,经营广州中西医局失败,孙中山更无心于个人行医。在香港的陈少白,有一天接到广州来信,称“孙先生失踪了”,急坏了这位好友,赶紧返回广州寻人。“失踪”16天的孙中山,突然出现,原来他躲在翠亨老家起草一份上书。两人见面时,孙中山把稿子亮了出来。陈少白赶紧参与上书稿的修改,两人又商议如何呈送给李鸿章,再由李转呈光绪皇帝。

见高官李鸿章,谈何容易?森严的等级制度,使社会成了一个宝塔,身为平民百姓的孙中山,不知要跨越多少阶梯,才会见到身处塔高处的李鸿章。孙中山不得不托关系,找门路。他先求得辞官闲居广州的官员魏恒,给盛宙怀写推荐信,请盛宙怀转请他的堂兄——盛宣怀出面,向李鸿章推荐孙中山。拿到了推荐信,孙中山带着好友陆皓东,从家乡出发,奔赴上海。

在上海,孙中山先拜访同乡郑观应,又拜访当时的知名人士王韬。郑观应自然鼎力相助,给盛宣怀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信。在信中,郑观应高度评价孙中山的人格与学识,希望盛宣怀介绍孙中山与李鸿章见面。初交的王韬,也给李鸿章的幕僚罗丰禄说情,希望他能帮助孙中山实现理想。

孙中山与陆皓东,又到了天津。得到诸位有社会影响的大人物相助,经盛宣怀和罗丰禄的直接沟通,孙中山的上书终于交到李鸿章手中。至于李鸿章是否阅读了孙中山的上书,人们不得而知,传闻是说李鸿章传话:“仗打完了再见吧!”其实,到甲午战争结束,接见一事全无音信。李鸿章从没接见孙中山,也不知何故。某电视剧里有如此的情节:李鸿章看了孙中山的上书,便告知他:“你革命吧!”似乎是李鸿章启迪了孙中山走上革命之路。这纯属戏说!

事情恰恰相反,正是上书未被李鸿章理会,孙中山才醒悟要走革命之路!

事实正是如此,孙中山上书,没有像康有为那样,直接上呈皇帝,而是给时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原因何在?是没有康有为那般勇气?这没有史料佐证,人们只能揣测:在孙中山眼里,当时算得上有所为的高官李鸿章,是识时务的洋务派首领之一,他有别于那些极其昏庸腐败的官员,孙中山自然对他寄予期待;期待他引领中国的改革,由洋务的物器,而进至更深层面、更全方位的改革。可是,孙中山失望了,依靠旧官员,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绝不可能!此路不通也!

值得后人回味的是,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是他第一次舒展自己的政治抱负,第一次展示自己学习西方的体会,第一次公布为社会改革而勾画的蓝图。这一切,实令人为他喝彩!

《上李鸿章书》,是孙中山以西方为坐标的改革方案。在文中,他坦言:“仿行西法以筹自强。”在文中,他开宗明义地说:

窃曾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唯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上李鸿章书》,洋洋洒洒近八千字。孙中山十分具体地引证西方的经验,详尽地论证了学习西方的必要,提出了改革的具体策略与措施。他把改革归结为四个方面:

其一,“人能尽其才”,即“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

在孙中山看来,西方的成功在于“人才之众”,把人才作为中国改革的关键。如何才能拥有众多的有用之才?他以为,首先是培养,不分智或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进而是鼓励,采取多种“鼓励之方”帮助提高;最后,是视个人之所长,而给予任职,又视其资历与表现,给予优惠的经济待遇。

其二,“地能尽其利”,即“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

在孙中山看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是一件与民众生死攸关的大事,政府必须设专门机构、设专门的官员管理,中国的古代和西方的当代都“特设专官”。进而,孙中山提出,土地的利用还须要有科学技术,须创办学政、学堂,学习各种自然科学。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须“以器物代牛马之用”,向西方购买机器,走机械化之路。

其三,“物能尽其用”,即“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

曾接受西方科学知识教育的孙中山,深感必须科学兴国,认定“格物之学”,即自然科学,如能昌明,大自然之物如“电风水火”等,就能尽为人类所用。在孙中山看来,“物”,除了“天生之物”,还有“地产之物”与“人成之物”,后面的两种“物”,须通过“善取善用”和“采用机器”,才能发挥它的用处。

其四,“货能畅其流”,即“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路之载运”。

孙中山认为,商品在工农业生产中产生,经过商业流通,而调剂了各地产品,解决民生之所需。商业活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不亚于生产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商业关乎“一国富强”。针对着中国几千年“重农抑商”的弊端,孙中山大胆提出减轻赋税、保护商业以及发展交通等措施。

《上李鸿章书》,那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方案。它以锐利的目光,审视了西方;它以深邃的思考,总结了西方的经验;它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批评了由政府要员领导的洋务运动;它是对“自改革”到“洋务”的“补天”运动的挑战;它以西方的新理念、新观点,提出了中国科学化、机械化的现代化方向;它既有前瞻性,又有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它突出商品经济,以及机械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透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上李鸿章书》,显露了孙中山超人的智慧:那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寻觅解决走出困境的大智慧。

翻开自明代中叶以来的史册,赫然的“改革”二字,愈写愈大。至孙中山生活的年代,改革,已渐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潮流,国人记忆犹新。

16世纪,一个偶然的机会,葡萄牙的水兵以上岸晾衣为由,登上了这古老的国土,借住的客人一住不走,从此澳门被迫开放。西方传教士,由澳门,而至广东,由广东而至北京,用手中的精美礼品,那些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物”,叩开了紫禁城大门。“西学东渐”,西方的科学文化既让中国人大开眼界,又使中国人受到威胁,以致失去尊严。

“文战”、“商战”与“武战”,三管齐下,中国招架不住了!中国必须改革,可是改革从何着手?

敢于放眼看世界的士大夫们,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无不认为要进行“自改革”,而达到“补天”,以维系清王朝的统治局面。由曾国藩、李鸿章等国家要员发起的洋务运动,本着“师夷之长而制夷”的宗旨,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坚船利炮”,不能不说,他们的举措,在客观上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然而,在谙悉西方的孙中山看来,洋务派“师夷”,而未能“师”到点子上,光有“坚船利炮”,中国还难以富强。于是,他以更开阔的视野,勾画了更全面的方案,并拿出来了!

应该说,孙中山走出这一步,实在了不起。可一直以来,人们却向他投去不屑、质疑甚至否定的目光:或说上书层次低,水准低;或说上书由盛宣怀转递,而盛在甲午海战后的表现,令人不屑;或说上书是为了结识李鸿章的幕僚,好取得一份出国游历的护照,动机不正;或说上书属改良主义,妥协之招数,革命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等等。

民国时期,没多少人言及孙中山的上书。后来,政界常常回避,而史学界的专家,大都认定,上书是改良主义。

上书,没有得到李鸿章的理会。上书,失败了!没有达到孙中山的预期目的,但失败又能说明什么?

这失败,说明孙中山是人,不是神,他和千百万年轻人一样,需要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幼稚,到并不成熟,再到成熟。一个革命家的成长,同样会经历一个过程,或对局势的把握不准,或对人和事往往存有幻想,犯政治幼稚病。当时的孙中山,确实如此:他对清朝官员存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如少女般地天真!然而,他同其他革命家成长一样,会在失败中吸取教训,调整思路,继续奋进,不断地成长,逐渐成熟。

这次失败,使孙中山期待的以和平方式改革的幻想破灭了!一个落后于中国的邻国——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一跃而为世界的强国,时间之短,效应之强,令欲奋起自强的中国人,羡慕不已。19世纪下半叶,借鉴日本经验,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维新热潮。康有为的第一次上书虽失败,但维新思潮却未有消退,孙中山上书,说明中国人的维新之梦未醒。他确也想圆维新之梦!

维新,只是改革的一种方式,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它以走出中世纪,实现近代化,挽救危亡中的国家为宗旨。从哲学意义上说,事物的发展,有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方式:暴力革命,固然是为了促使国家社会的质变;维新,也非只讲“量变”,而不讲“质变”,如日本的维新,便使国家走出了中世纪。

维新,它与只是对社会制度进行修修补补的“改良主义”,并非一码事,更何况,“改良主义”是共产国际运动中的一个流派,一个反对暴力革命的流派。学界多年来,把“改良主义”的帽子扣在康有为或孙中山的头上,均不恰当!

这次上书李鸿章失败,说明和平改革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对付盘根错节的封建专制统治,非武力难以奏效。众人皆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哲学上,这叫做“矛盾的特殊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改革之路,是“革命”还是“维新”,每个国家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日本的维新取得成功,借鉴日本的中国维新——孙中山的“上书”,以及后来的“百日维新”,皆未达目的。

维新,此路不通!欲谋求中国之变革,孙中山不得不另辟蹊径,只有革命!

革命,为“振兴中华”

现实,总那么严峻;现实,却又是最好的老师。

“上书”失败,使善于观察与分析的孙中山,醒悟到“和平之手段无可复施”。他期求“以不流血手段来夺取国家、建立政府”,已不再可能。他“不得不稍易以强迫”,丢掉幻想,调整思路,旋即放弃维新,明智而果断地选择了暴力,走武装革命之路!从组织革命团体,发表宣言,到发动起义。这一切,又一次显露了这位青年人的大智大勇。

结社,发出“振兴中华”的呼唤

孙中山“上书”未果,却获准出国,为农桑学会筹款。1894年秋,孙中山离开上海,经日本到了檀香山。

这次出国,孙中山不再是探亲访友,而是“公务”。然而,“筹款”并非为农桑学会,而是为革命筹集资金,开始从事革命活动。

抵达檀香山,孙中山旧地重游,别有一番心境。此时此地,他强烈感受到,海外华人备受欺凌的痛苦,有增无减;甲午战争接连失败,华人的反清情绪,有增无减。如此的社会环境,使孙中山的革命决心,也有增无减。在孙眉大哥的帮助下,孙中山在华侨中进行了宣传和组织活动。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成立了第一个革命团体——檀香山兴中会。成立伊始,有20多人入会,继之有90余人先后加入。至1895年,会员发展至126人。

第一个革命团体章程由孙中山亲自起草。该章程发布了革命者对时局危急的忧虑,明确提出兴中会的宗旨和性质,以及组织机构与会员职责。章程写道:“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这,便是孙中山建会的宗旨——“振兴中华”与“维持国体”,也便是“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兴中会”,顾名思义是“振兴中华之会”。它组织海内外的华人,以振兴中华,恢复中国,创建民主共和国为目的。

兴中会成立之时,孙中山喊出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呼声——“振兴中华”,是多么的振聋发聩!它彰显了孙中山深厚的爱国情怀;它呈现了孙中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它体现了孙中山特有的历史使命感。

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是人赖以生存的载体,民族与国家,同样是人赖以生存的载体。人,不能离开民族、国家、社会而孤立地生存。离开了社会,他就像鲁宾孙遇海难后那样,生活在孤岛上。人们要健康地、正常地、尊严地活着,就必须对养育和造就自己的民族、国家和社会承担起责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民族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是衡量具有真正意义的人的重要标杆。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孙中山和他的同志们挺身而出,高举“振兴中华”的大旗,并为之奋斗不息,那是何等之可贵!在当今,中华民族已在世界的东方崛起,人们又怎能忘却了“我是谁”,淡薄,或没了民族情怀与社会责任感,不知道自己还是不是“中国人”,那有多不该!今人,或许可以不知“振兴中华”的第一强音由谁喊出,但万万不可忘却“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

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标志了孙中山革命生涯的开始。尽管后人对初生的革命团体,有如此这般的挑剔。成立之初的兴中会虽然有诸多不成熟,但它毕竟标志着孙中山在革命征程上迈开了第一步。

开弓没有回头箭,跨出了革命第一步的孙中山,只有奋发向前,将革命进行到底!

1895年1月,孙中山接到上海来信,得知甲午战争中国接连吃败仗,清政府穷于应付战事。这或许是发动反清的好时机,于是,孙中山搁置了在美洲发展革命组织、募集革命经费的计划,偕同邓荫南等离开檀香山,经日本,抵达香港。

1895年2月21日,孙中山联合香港的辅仁文社,成立香港兴中会。其章程在檀香山兴中会章程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内容更详尽、具体,共10条,对“会名”、“旨意”、“志向”、“人员”、“交友”、“支会”、“人才”、“款项”、“公所”、“变通”,均作明确说明。

章程较之前有了新的内容:就宗旨而言,除了“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之外,补充了“讲求富强之学”,突出西方“富国强兵之学、化民成俗之经”的传播,以此进行“晓愚愚蒙”的思想启蒙。

章程还注重了“利国益民”事宜,并视之为兴中会的办会“意向”。具体提出“设报社以开风气”、“立学校以育人才”、“兴大利以厚民生”、“除积弊以培国脉”等等。这些,曾被学界称为“维新改革措施”,而这恰恰说明孙中山所兴办的革命团体——兴中会,从檀香山到香港,它的宗旨、意向,已一步步走向完善。

香港兴中会成立后,发展颇为迅速。会员由数十人增至百余人。它既有明确的宗旨,又开始形成领导核心,并制订行动计划。孙中山就这样在革命征途上,在“振兴中华”目标的指引下,奋进,再奋进!

起义,愈挫愈奋义无反顾

香港兴中会,以武装起义为根本任务。在康有为还在继续进行维新活动之时,孙中山则开始筹划武装暴动,计划在家乡省府——广州打第一枪,并由此而一发不可收拾,接二连三的武装暴动,震撼神州大地。虽然,孙中山领导的起义,共11次,前面打的10枪,皆未打响,最后第11枪,终于命中了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开创了新天地。为中华民族振兴的武装革命,虽艰苦卓绝,但孙中山义无反顾,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武装起义,欲在广州打第一枪兴中会经过半年的筹划,决定在1895年10月26日,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在广州起事。方方面面作了准备:

指挥,推举孙中山为专任军务;

人员,以香港兴中会会员3000名为主力,联络外地兴中会的会员,以及广州附近的会党,驻防广州的清军;

武器,已购得长短枪600余支;

经费,募得港币2万元;

宣传,在香港《德臣西报》、《西篦西报》等报刊上,先后刊文,为起义造势;

外援,尽力争取英国政府与民众的支持;

口号,“除暴安良”;

标志,红带缠臂;……

从计划到行动,往往是一步之差。广州起义,有了起事的方案,却未跨出行动的步伐。10月25日,预期起义的前夕,孙中山已经坐镇广州,外地的兴中会会员也先后抵达。在此关键时刻,作为主力军的香港3000人,实际是400人,以及另一路主力——由汕头开来的人员,都未抵广州。更严重的是,香港的枪支也未运抵。无武器,何谓“武装起义”?无主力,谁来起义?

面临既无主力,又无弹药的局面,孙中山果断决定:“届期而不能举,事必外泄”,将人员撤回!

广州起义,在将“起”而“未起”中,流产了!第一枪,没出膛,哑了!对革命的宣传不足,对革命力量的估计不足,各种筹备尚未到位,在条件如此不成熟的情况下,草率起事,流产也乃注定了。这是对新生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的当头一棒!这,也是对新生革命团体的一次考验和教训。遗憾的是,香港兴中会却由此而一蹶不振,再“兴”不起来了。

孙中山,作为这次起义的军事负责人,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缺乏广泛的发动、严密的思考、周密的部署,以及军事指挥者的魄力与干练。他还嫩着呢!然而,孙中山并不因此而气馁。坎坷与曲折,考验着、磨难着、成就着他——这位未来的领袖人物!

伦敦蒙难,思想升华

孙中山和他的同志郑士良、陈少白等人,在广州起义流产后,被通缉,而不得不远走他乡,流亡海外。

1895年10月29日,被通缉的孙中山,逃出广州,到达香港,转澳门旋即乘“广岛号”东渡日本。

1895年12月,在日本,孙中山剪去辫子,留起小胡子,改变服饰打扮。这,既是决心再不做大清的臣民,又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1911年11月,孙中山与伦敦《海滨杂志》记者谈话时,得意地回忆起这段经历,他说:

我从香港逃到神户以后,采取了一个重大步骤,把我从小蓄留的小辫子剪掉了。有好几天不刮脸,在上嘴唇顶边留起了胡髭。随后又到服装店买了一身新式的日本和服。当我穿戴好了,往镜里一照,一见面目全变,不禁吃了一惊,但也为此而感到放心。

好一个“重大步骤”!孙中山从此改装易服,使他“在许多危险关头”得以脱身,让他“受惠不浅”。

1896年1月,孙中山逃往檀香山,见到兄长孙眉。哥哥对弟弟的失败并无指责,反予鼓励和支持。在亲人的帮助下,孙中山开始重整旗鼓,设立了兴中会联络处,又组织会员进行军事训练,参加者十数人。

在檀香山,孙中山巧遇老师康德黎及夫人。真是无巧不成书,正是这对夫妇,后来在伦敦,拯救了蒙难中的孙中山。

同年6月18日,孙中山抵达美国旧金山。之后,由西而至东,横穿美国。他通过各种关系,联络华人,在同乡中传播革命思想。约三个月的活动,“初期之播种”收效甚微。9月23日,即在纽约乘“麦竭斯的号”海轮往英国,希冀另辟革命基地。海上航行一周,抵达英国利物浦,即转火车到达伦敦。

在伦敦,孙中山拜望了康德黎夫妇,并在老师家附近的旅社住了下来。本以为一切已妥善安排,可全力投入革命工作,但年轻的孙中山,万万没有预料到,他一直都在清政府追捕的视线之中,危险时刻存在!尽管康德黎夫人以女人特有的第六感官的敏锐,及时提醒他:“要特别小心!”别在使馆附近,让人抓了押解回国。可不幸被言中,她所担心的悲剧终于发生了。

1896年10月11日上午,准备往康德黎家去的孙中山,出门不久即被密探盯上。两个广东老乡模样的人,对孙中山进行诱捕,并将他绑架进了清驻英使馆。

在1897年出版的《伦敦被难记》中,孙中山对这次蒙难作了详尽而真实的记述,向世人公布了事件的具体过程。全书共8章:“原因”、“被诱”、“被禁时之情形”、“幽禁”、“良友营救”、“访求侦探”、“英政府之干涉”、“省释”。第八章之后,有“附录”。

从事件的经过看,孙中山在事发前,太大意,不听别人的劝告;事发后却能理智行事,显露他的大智大勇。

被禁期间,他与使馆人员周旋,对他们的质问对答如流,义正词严,绝不低头;他在严密的看管下,设法与外界友人取得联系;他用自己的机智和诚意,感化了一名英籍仆役,取得了同情,而由他向友人传递消息;他,最终得到了恩师康德黎的鼎力相助,以及英国社会人士的道义支持,从而被营救。

被禁期间,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以革命事业为至上,认定“生命事小,政见事大”,抱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态度,珍惜生命,迂回对敌;他以现代目光,以法律为准绳而进行思考,认定在一个法度的国家里,对他的诱捕和软禁,均为非法。

事态的发展,确实如孙中山所预料。老师康德黎得知消息,即通过“禀诸政府,诉诸警署,告诸报馆”,多渠道开展营救工作。经多方努力,最后在法治与舆论的压力下,在英国政府的直接干预下,孙中山获救了。由是印证了孙中山的预测,也验证了孙中山过人的目光与思维水平。

伦敦蒙难,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的一次磨难,也是一种考验与认知。蒙难,考验了他的革命意志与毅力;蒙难,增长了他的见识与智慧;蒙难,令他直接感受了西方法治的文明;蒙难,使他从国外友人的支持与帮助中,感受到国际力量的强大。这,无不影响他的一生。

被营救后,孙中山继续在欧美游历。两年的短暂时光,却让他收获匪浅。在后来撰写的《有志竟成》文中,他回忆说:

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以实行考察其政治风俗,并结交其朝野贤豪。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乃采取民生主义,以与民族、民权问题同时解决。此三民主义之主张所由完成也。

经历,带来观念变化。两年的欧美生活,让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思想的飞跃。

他考察了西方的现实社会,亲身领略了西方文明,也目睹了西方在物质增长中,相伴而生的贫富对立,又由贫富对立而生阶级斗争。于是,他形成了社会革命的观念,期待中国走上解决民生问题的特色之路。

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接受了社会主义的各种思潮,产生了“摘”西方善果,而“避”西方“恶果”的新思路,形成了“民族、民权、民生”同时解决的主张,确立了“三民主义”。由此,孙中山产生了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完成了对西方文明认识的新跨越。

他结识了各国革命志士,都称得上“海外逢知音”,彼此激励,为日后的革命活动,争取到了更多的同情者和支持者。朋友尤多的日本,竟然成为他的国外革命基地。

蕴涵着大智慧的思想大转折,迎来了孙中山的大拐点:对西方有了理性的认识,对中国的发展之路作了新的调整,对革命主义,确定了明确的定位。经历这一转折的孙中山,他,志更坚,路更明!

十次磨难,终成正果

1897年,在欧美收获了思想硕果的孙中山,离开伦敦抵达日本,结识了一批日本友人,重新整合兴中会,开展革命活动。之后,赴台湾,建立台湾兴中会支会。再折回日本,与各界人士接触,开始把革命活动基地从欧美转到日本。此间,在日本居住了近三年。在以后的革命历程中,他得到许多日本朋友的帮助,更积极投身于暴力革命。继广州起义后再领导了九次武装起义,接受了坎坷与磨难的考验!

1900年,发动惠州三洲田起义。孙中山派郑士良到惠州策动起义,又亲自在台湾策划与指挥,后又亲临军中。10月8日,在惠州归善(今广东惠阳)三洲田集合会党八十余人,袭击新安沙湾,清军溃退,乘胜向深圳推进,直逼新安县城。起义军与清军展开激战,后因无援军,缺弹药,起义军被迫解散。失败原因主要在于指导思想有偏颇:过于信赖日本友人,依赖于日本政府的支持。而当日本的态度有了变化,起义便不能及时得到武器弹药的供应。无须讳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孙中山对帝国主义存有幻想,也过于高估了国际友人对中国革命的同情。

这次未能震撼全国的起义,虽不可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但社会舆论却予以同情和惋惜。孙中山后来在《有志竟成》中坦然说:“经唯庚子失败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矣。”惠州起义失败,使孙中山更注重军事,开始钻研军事,努力寻找合适的武装斗争道路。

1905年,为担当起更艰巨的革命重任的孙中山,在日本组建了新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同盟会的誓词明确写道: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誓词,第一次提出涵括民族、民主和民生的革命主张,是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这标志着孙中山思想渐趋于成熟,革命目标更为明确。同盟会的成立,再一次把武装起义提到议事日程。

1907年4月,发动潮州黄冈起义。许雪秋派陈涌波、余既成前往潮州发动会党。5月22日聚集七百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血战一夜,攻克黄冈,成立军政府。继而攻击驻汫洲港的清军,失利。为保存革命力量,起义军于27日解散。孙中山称,这是他所领导起义的“第三次之失败”。

1907年,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孙中山派邓子瑜和陈纯等人到惠州。6月2日,集合部分会党,在城外七女湖发起攻击,缴获清军的枪械,击毙清军多人。起义军增至二百多人,攻陷附近一些地方,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同年,发动钦廉防城起义。年初,钦州那黎、那彭、那思三墟(今皆属广西),因糖捐过重,乡民推富绅刘思裕为首领,成立“万人会”,抗捐起义,惨遭镇压。乡民派代表到河内,请孙中山援救,孙派王和顺前往援助。9月王率领二百余人攻克防城,再进军广西,攻灵山失利,取道返回后,宣布解散,部分起义军退入十万大山。

同年,发动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1907年9月,孙中山先派王和顺负责镇南关的军事,后改派黄明堂。12月2日黄明堂率领80名起义者发起攻击,先后攻占镇南、镇中和镇北三炮台。孙中山、黄兴、胡汉民直接参与了战斗,孙中山还亲自开枪射击,亲手为伤员包扎。后因清军增援,而起义军的粮饷在河内被扣截,孙中山再返河内,设法重新筹饷,未果。起义军奋战7天,终告失败。

1908年,发动钦廉上思起义。孙中山派黄兴率武装200人攻钦州,3月29日进至小峰,击溃清军六百余人。4月2日,占领马笃山,灭清军3个营。起义初捷后,起义军纵横钦州、廉州(今属广西)和广西上思一带,坚持四十余日。后因弹药缺乏,黄兴率少数起义军进入安南(今越南),大部队退入十万大山。

同年,发动云南河口起义。4月孙中山任命黄明堂主持军事,黄于29日率领一百余起义部队袭击河口,清军400人投诚,一并攻城,占领河口城。革命军占领4座炮台缴获枪支一千余支,子弹20万发。数日后,起义者增至千余人,革命军声势大振,先后攻占南溪、新街等地。后因指挥者人选变动,又未能及时到位,群龙无首,难以坚持,“各自为战”,一些首领退入越南,起义宣告失败。

1910年,发动广州新军起义。1909年,同盟会在香港建立南方支部,着手发动以新军为主力的广州起义。1910年2月广州新军与巡警发生冲突,同盟会会员、广州新军炮兵排排长倪映典乘机带领士兵“夺枪出营”,兵分三路攻打广州城。清水师提督李准派兵袭击,倪映典牺牲,起义失败。

1911年,发动“三二九”广州起义。此次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孙中山为再次发动武装起义,积极在南洋筹款、购买武器。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槟榔屿(今马来西亚槟城)召集会议,决定在广州起义。因消息走漏,清两广总督张鸣岐严加戒备,不得不修订作战计划。1911年4月27日,分四路突击。黄兴率领敢死队一百二十余人攻击两广督署。起义军奋战一昼夜,因伤亡过重,终被击败。黄兴、朱执信等人负伤,化装逃脱。牺牲者八十多人,5月1日,72名烈士的遗体,由善堂收敛,潘达微奔走操办,次日,安葬在广州城郊黄花岗,这便是日后著名的“七十二烈士墓”。孙中山曾为陵墓题词:“浩气长存。”又曾撰文高度评价这次起义,赞曰: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之役并寿。

广州“三二九”起义,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它与后来的武昌起义,有着同样重大的历史意义。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后,虽一度出现黎明前的黑暗,然而,黄花岗烈士们的“激扬慷慨之义声,惊天动地之壮举”,既使清朝官员碎胆,又令国民振醒,预示着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四川的保路运动,催化了革命形势的发展,成为新的武装起义的直接导火线。

1911年10月,发动武昌起义。起义原定于农历中秋节(10月6日),又因故改为10月9日。作战的主要目标为湖广总督署。熊秉坤以总代表兼大队长身份,发表命令,后改由吴兆麟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城中新军响应。晚上开始向督署发炮攻击,经一夜的激战,控制了局面。第二天,“武昌已别成一世界”,汉阳与汉口也随之光复。于是,“10月10日”,便成为人们永远难忘的日子,而被载入了史册。

这是一次连锁反应的起义,具有非地域性的成功。在那难忘的10月里,湖北、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首先宣布光复。革命大潮席卷全国,先后有15省光复。

这是难忘的1911,这一年,农历是“辛亥”,史称孙中山最后一次起义为“辛亥革命”。

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11次武装起义,是10次不响之枪后的枪响,是革命成功的礼炮!

愈挫愈奋的孙中山,为武装起义,不辞劳苦,奔走呼号于海内外,苦口婆心宣传革命,费尽气力集结力量,千方百计筹措经费。他亲自策划,亲临指挥,经历一次次的失败;他历尽磨难,却从中磨炼增强了意志,提升了思想,铸就了大智慧。他终成正果!

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创建

1912年1月1日,辛亥革命结出了硕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当选为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一个崭新的民主共和国在世界的东方创立。孙中山是她的缔造者,他为中华民国之父,当之无愧;他是民主共和国之父,也当之无愧!

诚然,在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被迫让位袁世凯,后又发生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孙中山再领导二次革命、护法战争、护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是否获得成功?振兴中华的大业是否已经启动?对此该当如何评估?在孙中山生前与死后,一直以来,争议不休,莫衷一是。

维新首领康有为曾说,革命,带给中国的是“乱”,“不幸而言中”。

有人说,“辛亥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中华民国只不过是一块空招牌。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也有失败;虽取得巨大的胜利,但只赶跑了一个皇帝,是半途而废。

有人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

……

千秋功罪,该有公允的评说!随着“左”的思潮的被清除,随着研究的深化,对历史和历史人物,应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评价。值此辛亥革命百年之际,针对过去一些不当评价,给予反思与评说,很是必要。

对辛亥革命的诸多评价中,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孙中山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建立起新的国家,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没错,孙中山在弥留人间之时留下的遗嘱也客观地、毫不掩饰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确实,孙中山所预期的民族、民权、民生的革命任务,的的确确没有完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仍需继续奋斗。

诚然,在研究方法上,人们应摒弃“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事物总不是绝对的“是”,或绝对的“非”;绝对的“成功”,或绝对的“失败”。事物总是复杂而多元,往往在“是”中有“非”,“非”中蕴涵着“是”;“成功”中有“败笔”,“失败”也乃“成功之母”。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革命,确是“尚未成功”!

“赶跑了皇帝”,成功了!它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掀起革命的浪潮,以暴力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开创民主共和的新政体,跨出了“走出中世纪”的关键一步;它振奋了民族精神,唤醒了沉睡的大地,翻开了中华民族伟大振兴的光辉篇章。

赶跑一个皇帝的功绩,不可低估!诚如许多学者所说,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君权至上,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一人之天下,皇帝,就是“天子”,代表着上天的意旨,统治着人间,是国家权力和利益的最高代表。

在孙中山生长的年代,人类社会已经展现了另一幅图景:专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民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大潮;“天赋人权”,以及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走出中世纪”的诉求和标杆。“西学东渐”,中国人开始接受西方的新思潮,并力图付诸实践,但一次次的尝试,都未能奏效。是孙中山的高明,采取了武装暴力行动;是富于愈挫愈奋精神的孙中山,坚持了接二连三的起义,才终结了那漫长的封建专制统治!

一种新的政体——民主共和,开创了!这,在中国是开天辟地!尽管后来有袁世凯称帝,有张勋复辟,但民主共和的历史大潮,势不可挡!欲要在中国恢复“帝制”,已是“一枕黄粱”,白日做梦!“赶走了一个皇帝”,就是如此了不起!

正是新政体的创立,对社会发展,对民族振兴,具有基础性的、关键性的意义。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孙中山,意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洪荒时代”——“神权时代”——“君权时代”——“民权时代”。他决心改写“一人当皇帝”的“一姓天下”,去开创“四万万人当皇帝”的“公天下”,以顺应世界潮流。他无疑看到终结君主专制,是中国“走出中世纪”,实现民族振兴的关键。人们对孙中山“赶走了一个皇帝”的历史功绩,如何评价,也不为高。

辛亥革命,是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振聋发聩的社会启蒙运动。它的发生,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革命变革了国家的政体,催化了中国人的民主意识,唤起了民众的除旧布新:剪辫,变革服饰,行新礼仪,改革旧书院,兴办新学校,开创新的教育体制……它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它加速了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

一种新政体的创建,无疑是社会改革的启端。人类社会的发展,循着这样的轨迹运行:物质生产发展和增长,社会生产力提高,进而,要求变革不合于生产发展的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体和思想意识的变革。这样的运行模式,是马克思的一个发现,但这确确实实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法则。在这其中,政体的变革有着关键的意义。

孙中山看到了政体变革的重要意义,他完成了革命的第一步——“拆房子”。他曾形象地说:革命如拆旧房建新房,旧房子拆除了,还要清除旧房子残留的东西,彻底清除了,才能在上面建新房子。这,是孙中山的明智和伟绩。人们必须充分肯定他的成功,肯定辛亥革命的成功!

然而,在民主共和国建立不久,临时大总统的位还没有坐热,孙中山不明智地“让位”,犯了“不彻底性”的错误。

孙中山让位,是迫于党内外的压力。一方面,党内有一股“反孙”的势力,认为他的“理想”太高;再不崇尚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另一方面,封建统治,盘根错节,封建势力,强大无比,旧官员狡猾无比。特别是,在当时,由于革命党人利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而袁在南北议和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于是一部分革命党人即认为袁“有功”,该推他当临时大总统。

然而,事物的变化,自身的原因最为根本,外在的原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孙中山的失误,说到底还是自身的思想因素所主导。

第一,孙中山错以为,武昌起义、民国的建立,他的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与“民权主义”,便已完成,所剩的便是实施“民生主义”,因而急于进行能改善民生的物质建设。

1912年4月1日,在解职当天的孙中山,对为他饯别的同盟会会员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唯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

这,无疑是一个错误的判断。事实上,赶跑一个清皇帝,怎么就算解决了民族问题?挂起了“共和国”的牌子,怎能就等于实现了民权主义?错估了形势,又如此简单化看问题,岂不是政治幼稚?

第二,在政权建立与实业发展,即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上,孙中山存在片面性,过于强调“发展物力”的作用,又对政局失去了信心。

1912年8月2日,孙中山给宋教仁的信,试图说明他准备北上会见袁世凯的原因,透露了他“舍弃政事”,而“专心致志于铁路之建设”的真实想法。信中说:

民国大局,此时无论何人执政,皆不能大有设施。盖内力日竭,外患日逼,断非一时所能解决。若只从政治方面下药,必至日弄日纷,每况愈下而已。必先从根本下手,发展物力,使民生充裕,国势不摇,而政治乃能活动。

无疑,孙中山看到了物质生产发展,对改善民生、增强国力、抵御外敌的基础作用,却误以为当时的中国,要走出困境,归根到底是发展经济。

曾读过马克思《资本论》的孙中山,有如上的看法,似是接受了历史唯物论的最基本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然而,经济的发展,则有赖于解决政治问题,即先“砸烂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新的国家政权,才有望促进生产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同样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本来,在民国建立伊始,应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把封建专制连根拔去,彻底铲除旧政权势力,铲除旧房子的残留物,然后才建新房子。只有在新的政体真正建立与巩固了,才可以实施新的建设蓝图,建设美好家园,富民强国。这便是国家政权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这便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然而,在拆除旧房尚未彻底,新房尚未建立的关键时刻,受“困境”与“压力”双重轰击的孙中山,头脑昏了,思路乱了,决策错了!

第三,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孙中山匆匆“让位”,又所托非人。怎可以把企盼已久,并为之付出身家性命而来之不易的新政权,轻易地交付给一个旧官僚?让位袁世凯,不管有多少客观原因,孙中山本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姑勿论,孙中山对袁世凯的评价,如“精明”、“有肩膀”、头脑“甚清楚”、对天下事“明澈”、“思想亦很新”等是否恰当,仅就将百千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新政权,交予一名敌对营垒中的头面人物,此举实是失策!作为革命党人,孙中山与袁世凯从来未有交往,只凭短暂的见面交谈,一些表层的接触,却轻信袁世凯。始料不及这骨子里只有“专制”,而全无“民主”的袁世凯是如此狡猾!之后不久,在民主共和国的大选中,袁世凯登上了正式大总统的宝座,随即便一脚踢开了议会,旋即登基称帝。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聪慧的孙中山,也有上当之时。然而有智慧的人,往往善于在错误与挫折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在反思中长智慧。

主张“议会政治”的宋教仁,遭袁世凯杀害了。现实,竟是如此无情!太善良的孙中山从血的惨案中惊悟!正在日本考察的孙中山,得到消息后马上结束行程,返回祖国。他立即叫停了铁路建设重新投入政治斗争。经历了那艰辛岁月的历程,痛定思痛,孙中山纠正了原来的一些观念,其中关键的一点,便是调整了关于政治与经济关系的认识:政治革命必须彻底,决不能妥协!

孙中山已经明白:不论是“兴办实业”、“教育立国”,或“地方自治”,对“改造中国”固然重要,然而,“第一步的方法只有革命”!1919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给青年演讲时,便以民国初的八年为教训,认定“革命之第一步”没完成,“政治不良”,一切将难以开展。他形象地说:

譬如我们要建筑一新屋,须先将旧有的结构拆卸干净,并且锹地底,打起地基,才能建筑坚固的屋宇。

孙中山愈来愈认识到,民国初年无法进行种种改革的原因,便在于旧有的政治势力——原有的“陈土”,未能彻底清除,旧的不彻底“破”,新的“立”不起来。中国的改造,“第一步”没迈开,后面的路没法再走!

与时俱进的孙中山,晚年也愈来愈聪明起来。1924年初,依据孙中山的新思路,实现了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孙中山认真总结过去而展望未来,他坚定地说:“妥协是我们做彻底革命的大错。”“必须大家努力前进,有始有终,来做彻底成功的革命!”这是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宣言》之后所作的说明,而这次大会是国民党与共产党携手,欲共同实现孙中山的主义,开创民族复兴大业的誓师会。孙中山在会上重新诠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政治与经济的新主张,翻开了中国民主革命新的一页。

晚年孙中山,思想再次升华:找准了革命的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找到了革命的合作伙伴——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革命所必须依靠的力量——工农民众;调整了学习的对象——从西方转向苏俄。于是,孙中山的革命迎来了大的转折。

遗憾的是,在他的革命事业有了新的转机之时,他却被病魔夺去了宝贵的生命。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享年59岁。在弥留之际,他仍记挂着:

他,还呼唤着:

和平,奋斗,救中国!

壮志未酬的孙中山,带着太多的遗憾,离开了人世!正要奋起的中华儿女,痛失一位领袖,举世哀悼!

为振兴中华,孙中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维新,到革命;从发出民族振兴的第一强音,到领导武装起义;从一次次的失败,到民主共和国的创立;从妥协,到彻底革命立场的坚持;从单纯的反对清王朝,到反帝反封建目标的确立;从依靠军阀,到依靠工农……这一切的一切,昭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彰显着民族复兴大业的发展;这一切的一切,记录着孙中山的心路历程,记载着孙中山的丰功伟绩,闪烁着孙中山的光辉思想,蕴含着孙中山超人的智慧。

因而,他赢得了一个个美誉,如“中华第一伟人”、“人间的活佛”、“今世如来”、近世中国革命的“初祖”、“世界的伟人”,等等。

因而,在他盖棺之时,赢得一片赞美之声;悼念他之时,人们纷纷将他与各国伟人相媲美,如一些挽联所言:

只手创共和,勋劳不让华盛顿;主义标民生,学理精通马克思。

推翻专制历史,独为革命导师,伟烈丰功,直驾秦皇明祖而上;扶持弱小民族,抵抗敌(帝?)国主义,平等博爱,当在列宁林肯之间。

伟哉,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奉献终生的孙中山!

同类推荐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科学发展观研究

    科学发展观研究

    本书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研究成果,全书共分12章,主要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指导意义、历史地位、理论精髓、目标追求、总体战略等。
  •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与官员谈激励与批评艺术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战略决策。由此,拉开了全党和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学习的序幕。用科学的思想和先进的文化武装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形成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氛围和机制,已经成为全党和广大领导干部的共识。党政领导干部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楷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没有千千万万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不可能完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新编基层工会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手册

    作为一个基层工会工作者,无论是基层工会主席,还是普通基层工会干部,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的同时,更要重视提高工会工作的一般知识,比如基层工会的日常工作、基层工会的建家工作、基层工会的组建与换届改选工作、基层工会的文体娱乐活动工作等,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搞好基层工会工作。
  • 跟奥巴马学从政

    跟奥巴马学从政

    为官从政,细细说来,无非还是关乎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只是这些道理,比起平凡人来说,更具有影响力和社会普及性。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就自然要比平凡人的要求和准则来得严格和高标准。奥巴马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对自己要求都很严格,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所有从政人员,以及我们普通的社会群众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清茗美人传

    清茗美人传

    清茗还需玉露烹,美人无意粉妆浓。等闲事故愁人理,一杯可醉月明中。八百里秦淮,摘星得月。烟花柳巷中烟尘女子,得月楼里的风流艳词。有人叹息道:山外青山楼外楼,秦淮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大周嘉庆四年,北有匈奴蛮夷屡犯边关,西有吐蕃蠢蠢欲动。朝庭庙堂之上,佞臣横权,奸臣当道。诸如蛇蝎鼠辈者,数不胜数。东瀛犹如猛虎,盘踞一方,高丽心思不轨,南诏捉摸不定。正是四面楚歌之境地,何以破局?话说天下大势,久合比分,久分必合。江山如此多娇,一时英雄蜂起,争权夺势斗权谋。瞒天过海者,暗度成仓者,风华绝代者粉墨登场。江湖水浑,游侠剑客,刀光血影。这时世之中,且看风流人物江山美人一锅煮!
  • 明伦汇编皇极典风俗部

    明伦汇编皇极典风俗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双星轩阑

    双星轩阑

    她眼中含着泪花,深情的盯着他;咬了咬嘴唇,大声冲着他喊道:古代女子姓氏皆随男子姓,我即已随了你的姓,这辈子不论是你的女人也好,女儿也罢;你都不能丢下我!更不能随便把我推给其他的男人!她笑着说:“我最爱罂粟花,即使它满身都是毒,我也爱!只为那一霎那的温柔,我便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直至死亡!不知是酒水还是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面庞;她依靠在阁楼的小窗前,醉眼迷离的望着对面江边的灯火通明。然后冷冷的说道:“只愿来生,只是陌上的看花人,无需入尘缘,仅行于陌上,看一川风花,无爱无伤,如此便不会觉得痛!
  • 末世猎场

    末世猎场

    无意中被卷入一个妖兽肆虐、恶鬼横行的时代,但最可怕的不是妖兽,更不是恶鬼,而是人心!战歌嘹亮!铁甲勇士的钢盾闪烁耀眼的光芒,机械弓手的合金长箭直指苍穹,影舞刺客的身体融进黑暗,元素法师的手中烈焰飞腾。这是一个科技与魔法对决的时代,苍龙盘旋于九天之上,机甲纵横于山河之间!我们亲手创造了灾厄,那么,就让我们勇敢的把它抹去!欢迎来到末世猎场,但是你要小心,这里没有永远的猎人,也没有永远的猎物!
  • 一品医道

    一品医道

    幼父母双亡的村野小子在爷爷手里被抚养成人,命运眷顾让他获得一本古医书。习得神奇医术的他进城坐诊,从而引发了医疗界和官场的大地震。他凭借正者形象,在一场场斗争里,初心不变,坚毅前行,誓要改变医患之伤。邪医设局,正医破局,乡村来的小医师正者无敌,领动全城。
  • 私奔生活

    私奔生活

    柴米,一个三流院校毕业的“南漂”,在南部沿海发达城市寻梦的千万小白领中的一员,在某号称“国际教育集团”的公司打工,在与当地形形色色的人遭遇的过程中,一系列有趣的事件发生了,甚至改变了柴米的人生价值观……
  • 梦里画眉知深浅

    梦里画眉知深浅

    她说,丝萝非独生,愿托乔木。她说,举杯遥对泠泠月,与君共饮长情酒。她是南越国的小公主,一夕变故自云端坠跌深谷。七年记忆的空白,苍冷了一段年华。七年后,倔强如她,游历四国,跌跌撞撞,寻寻觅觅。救公主,当军医,逛窑子,坑蒙拐骗。御花园里支架烤鸭脖,躲避恶少王府钻狗洞......当阡陌红尘踏尽,她携满怀素馨入梦,梦里有他为她细笔画眉,纵眼色朦胧,尤知深浅。
  • 极品仙途

    极品仙途

    在灵气充沛,物种丰富的无极修仙大陆上,三万年来人类一直占据着统治的地位,而统治着整个人类的则是号称正邪两派共六十四个宗门,从地球魂穿到无极大陆的黄山的故事就是就从一个正派的二等宗门炼器门中开始。
  • 水墨丹青凤凰城

    水墨丹青凤凰城

    凤凰城中,凤凰花开;凤凰树下,她手执洞箫,一曲“水墨丹青凤凰城”俘获了凤凰城中无数贵族子弟的心,也俘获了他——凤凰国将军陈照溪的心。可惜情深,最终缘浅,他早已经有了妻室儿女,而那一场婚礼,也是因为一个美丽却无法改变的错误。他奉国王之命,画作凤凰城,他的画作已成,她却知道真相后伤心离去。国主东方璧展开画卷,看到了凤凰树下的她,惊觉这个早已经名动凤凰城的女子,竟然是自己在战乱中跳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