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2100000032

第32章 近现当代时期(9)

在此前后,高君曼、宋美龄等民国佳丽名媛竟相攀傍大款,千方百计追逐政要名人。可轰动一时并感人至深的,仍首推赵四小姐。因为很多女孩子都会去傍风流帅哥,但谁能没名没份地陪伴一个失意男人度过几十年寂寞、凄冷的幽禁岁月?只有一个赵四。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广西著名教育家、学者马君武的一曲《哀沈阳》(见文首所引),更是不分青红皂白,把那丢失中国东北领土的政治重压,放在了这位人称“赵四小姐”的弱女子肩上,似乎她就是那虞姬、杨贵妃、陈圆圆等人的再世。

1936年“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长期软禁。此前赵四小姐一直在西安陪伴着他,后无奈携幼子经南京、上海,转赴香港。1941年底,张被国民党特务从湖南沅陵转囚至贵州修文的阳明洞中。戴笠给香港的赵四去电询问:是否愿往贵州大山里照料张学良?赵四毫不犹豫,毅然舍弃了在香港的豪华富裕的自由生活,将尚未满十岁的儿子送到美国,交给张的一个朋友后,即马上奔赴偏远、穷荒的黔地,与张同系牢笼,让少帅大为高兴,感激不已。戴笠接到赵四小姐给他的电报时,知道她已在奔赴贵州的途中,这位杀人不见血的军统头子竟也羡慕得不得了,情不自禁地赞叹说:“红粉知己,张汉卿有福啊!”据说后来戴笠狂追影星胡蝶,正是受了马君武那首诗和赵四这封电报的影响。

赵四小姐不仅在叱咤风云的岁月里与张学良相知相爱,而且在他“山居幽处境,旧雨引心寒;辗转眠不得,枕上泪难干”的远山岁月里,在他“十载无多病,故人安未疏;余生烽火后,惟一愿读书”的幽闭日子里,给他温暖,给他信心。他们的爱情生活,经过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真可谓千古绝唱,人间奇迹。难怪,张学良常用一口地道的东北话,对人亲昵地称呼赵四小姐说:“这是我的姑娘!”深情厚意,溢于言表。假如没有赵四,也许“千古功臣”张少帅会是另一个模样。1933年在上海,一向温顺的赵四拿起了枪,帮助他戒掉了吗啡之毒。1946年张到台湾以后,也一直是由赵四陪伴着。

在与世隔绝、行动禁锢的寂寞、枯燥中,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凄苦是可想而知的。他们两人相依为命。张把一切希望和欢乐都寄托在了赵四的身上,赵四则尽自己的全部力量给张以安慰和照料。见过的人都说,赵四小姐经常身着蓝衣、脚登布鞋,几乎洗尽铅华,终日陪伴在张学良的身边,令人感动。虽然相对来说她比张多一些自由,每年都能获准到美国去探望儿孙,但她每次总是匆匆来去,仅住上两三天,即又回到张的身边。

1964年7月,在台北市北的一个教堂里,华发染鬓的张学良和赵四小姐举行了简朴而神圣的婚礼。此时,他俩已与世隔绝了二十八年,张学良已六十四岁,赵一荻已五十三岁。参加婚礼的人数虽只有十二位,但都是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如“国母”宋美龄、政界元老张群、艺术大师张大千、国策顾问何世礼等。为什么要补行这个婚礼呢?在茫茫无期的囚禁生涯里,张本已渐渐心灰意冷,决定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教徒。但教义规定,教徒洗礼时不能有两位妻子。张于是写信给元配夫人于凤至,诚挚讲明原委。大度、开明的于凤至,本来对赵四小姐就有好感,两人素以姐妹相称、情谊很深。再说,在这三十多年里(除了“西安事变”后的几年),赵四一直陪伴在张的身边,历尽艰辛,于凤至对此更是十分敬佩。因此,她对丈夫的要求慨然应允。婚礼不久后,台湾《联合报》报道了这个消息:“夜雨秋灯,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楼东风,往事不堪回首了。”

随着蒋介石父子的先后离世,蒋家王朝威风不再,张学良夫妇的自由度也就越来越大。他们终于离台赴美,定居风光无限的太平洋中央之夏威夷。

1990年,张学良在与旅美学者唐德刚的谈话中,公开袒露了他封闭多年的情感世界。他说:“我跟太太(赵四小姐)认识的时候,她才十六岁。后来我生病了,她到奉天来看我。她临走时跟她爸爸说了,她爸爸当时没吱声,她就拎着个包来到了奉天。他哥哥就借机说她跑到奉天去了,老爷子就不高兴了。后来老爷子登了报,把她赶出了祠堂,这样她就回不去了。怎么办?弄巧成拙了。本来她跟别人已订了婚。所以我说,婚姻之事就是这样阴差阳错的。”

张学良还坦荡地表示:“我现在已经老了,才肯说这些话。我有两句诗:‘平生无憾事,惟一好女人。"……我的女朋友好多,行的却没几个。其实我并没有怎么追求女人,除一两个我主动追求外,大都是女人追我。年轻时异常荒唐,乱七八糟,说不上什么爱情。”但就是这个曾经被人误称为“追逐女色的浪荡公子”,却终于由于一个女子而收了心。

千古一荻,风静而凋。2000年夏,陪伴张学良、相濡以沫长达七十二年(包括五十四年囹圄生涯)的爱侣赵四小姐,在夏威夷病逝。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太太非常好,最关心我的是她。”一年后,张也接踵而去。两人实现了“死同穴”,合葬在夏威夷岛上。

终于答应嫁给“沈先生”——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该为自己庆幸。”——沈从文《从文家书》

“有了你,我相信这一生还会写出许多更好的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我不觉得骄傲,因为等于全是你的。没有你,也就没有这些文章了。”——沈从文《湘行书简》

“有了爱,有了幸福,分给别人一些爱和幸福,便自然而然会写得出好文章。”“我很安静,我似乎为爱你而活着的,故只想怎么样好好地来生活。”“‘芦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芦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沈从文致张兆和的信

沈从文(1902—1988年),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京派(更恰当说是京城学院派)小说代表人物,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侯选人,是少数几个拥有世界声誉的现代中国作家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是苗族),祖父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经常以“我是一个乡下人”自谓,也有人称他是“中国最后一个真正的乡土作家”。玲珑剔透的湘西山水,孕育了他的旷世才华;人性甜美的凤凰小城,赋予了他柔顺多情的个性。湘西生活和都市生活是他的两大题材,前者重在理想歌颂,后者重在道德批判。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阿黑小史》等三十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六部中长篇小说。

张兆和(1910—2003年),女作家,有《湖畔》等小说传世;书法也好,且喜昆曲,但一生低调。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苏苏州。出身于名门望族,曾祖父为李鸿章淮军名将,曾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后乃父迁居苏州独资,创办平林中学和乐益女中,著名共产党人张闻天、侯绍裘、匡亚明等先后在此任教。有兄妹十人,她居中,较早接受新式教育,从小爱好文学和阅读,具有一份雅静、平和、沉稳的大家闺秀气质。1933年与沈从文在北平中央公园宣布结婚,但并未举行任何仪式。自此一直协助沈的文学创作事业和家庭生活,甚有贡献。解放后,长期从事文学编辑工作。1988年沈去世后,倾力编辑《沈从文全集》,2002年12月该书出版;几个月后,张在北京逝世。

比起大多数文人墨客来,也许他俩的婚恋经历并没有太多传奇色彩,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平静、安定的。在作家、艺术家的爱情故事里,他们是少有的从一而终、白头偕老的典范。

1928年9月,沈从文从国外回到上海,经好友徐志摩的推荐,被刚上任的中国公学校长胡适聘去任教。许多学生听说他是行伍出身(沈年轻时在湘西老家参加过部队),还留过学,又会写白话小说,很是好奇,便不乏有人选了他的文学创作课。沈从文是一个好作家、一个好学者,但不是一个好教师(单指上课言)。他的湘西土话很多人听不懂,而且他的声音又非常之小。据说他第一次在中国公学上课时,因为紧张,尽管做了大量准备,而且满腹才学,刚站上讲台,仍有十多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他匆匆念完了讲稿,但谁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只好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道:“我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学生们(包括张兆和)下课后还谈起这般情形,觉得怪有趣的。但他是一位名作家,所以他的讲课、他在上海公学任教的本身,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学生们只是为他可惜、同情,但并未轰他走。当时张兆和也在上海公学读书,这使他们有机会相识。那年沈已二十六岁,张刚十八岁。

沈从文见到张兆和之后,很快就迷恋上了这位相貌清秀、肤色微黑、单纯任性、聪明可爱、人称“黑美人”的大家闺秀。虽然刚开始时并不顺利,甚至可以说很是遭到了一些挫折,但他知道这件事情对他非常重要,所以并未气馁,而是进行马拉松式的不断追求,给她写了很多情书。他自卑、羞涩、木讷,但多情、真诚、执拗,而撰写火辣辣、热乎乎、缠绵绵的情书更是他的擅长。当时张年纪虽小,却因才貌双全(她曾在中国公学夺得女子全能第一名),又是出身大户人家,已有好多男子在给她写情书;用今天的话说是暗恋她,至少也是个“超级粉丝”。她觉得这个也怪有趣的,便把这些情书一律保存起来,还编上了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等。有一天她收到了这样一封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你!”她想这又是谁呀?再仔细一看,竟是沈先生写来的。她就不编号了,只原封不动地把信藏了起来。接着,她马上又收到了第二封、第三封信……但她照样还是收藏不看,似乎毫不犹豫。

后来事情发生了重要转机。因为张兆和拿了这么多情书,她不知道如何是好;只怪沈从文的信写得太多、太长、也太“那个”了。比如,有封信上这样写道:“我不仅爱你的灵魂,而且要你的肉体。”她实在受不了,所以就拿着这些情书去找校长胡适。老胡看了看,反而告诉她沈先生这个人很不错,劝她接受他的爱情,且说:“我和你爸爸是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张急了,赶紧说:“不要讲。”胡校长郑重地告诉她:“我知道沈从文很顽固地爱你!”张脱口说道:“我顽固地不爱他!”胡适为这句话笑了,张也笑了。后来胡适就多次给沈和张牵线。

胡博士妙点鸳鸯谱,反倒促成并加快了他们的爱情进展和结合。因为从此张兆和便接受了沈从文的追求,两人开始进入正式恋爱阶段。此外,张的二姐张允和也帮了他们。1932年夏沈已在青岛大学教书,开明的张家父母同意了他俩的婚事。张兆和跟去青岛大学图书馆工作,正式来到他身边,终于让这个既傻又可爱的“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沈的说法)。

在婚后的前几年里,小夫妻俩感情如胶似漆,卿卿我我,幸福甜蜜,写信均以“三三”或“黑凤”、“二哥”等亲昵称呼,让人艳羡不已。新婚不久,沈从文因母亲病危,赶回湖南故乡探望。他在船舱里给远在北平的张兆和写信说:“我离开北平时,还计划每天用半个日子写信、用半个日子写文章,谁知到了这小船上却只想为你写信,别的事全不能做。”张则担心着:“长沙的风是不是也会这么不怜悯地吼,把我二哥的身子吹成一块冰?为了这风我很发愁,就因为我自己这时坐在温暖的屋子里,有了风还把心吹得冰冷,我不知道二哥是怎么支持的。”沈便安慰她道:“三三,乖一点,放心,我一切都好!”

沈从文与张兆和的婚恋,对他创作上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张的体貌特征(如她的皮肤较暗、长得俊俏等)和亲族关系(如她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等),也被沈一再用在自己的小说中。另外,沈追求张的过程,也反映在了他当时的一系列小说里——由于追求获得成功所催生出来的一组最优秀的作品《月下小景》。用沈从文自己的话来说,“这文章的写成,同《龙朱》一样,全因为有了你。”而张兆和在日常生活上对他的帮助,更是不可磨灭。

但是,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十全十美。张兆和并不完全理解沈从文。早在抗战时期,沈打算跟着北京大学南下;可张并不同意,要带着孩子们留在北京,且说不出什么理由和原因。建国初年,满怀热情拥抱新中国的张兆和,总是和孩子们一起责备沈的不积极向上、不向新中国靠拢;精神失常、被排挤在文坛之外的沈从文,因无法从家庭中得到应有的温暖和慰藉,对于身处逆境的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没有放过沈从文。一次又一次来势凶猛的打击,使忧郁过度的他陷入病态的迷狂状态。他不断地念叨着“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张兆和无言面对此情此景,眼泪禁不住滚滚而下。后来,在妻子悉心的照料和药物治疗下,沈渐渐恢复了健康。这些难忘的经历,使他的心灵产生了对苦难的免疫力。夫妻俩坚强地度过了此后漫长的艰辛清贫的岁月。

其中有好几年时间,他俩的住处竟并不在一起。沈从文每晚去张兆和处吃夜饭,并带回第二天早餐、午餐的饭食。北京的冬天奇冷无比。沈不得不一边啃着冰冷的豆渣、馒头,一边从事单调、深奥的学术研究。而张并不是很支持沈对古董、文物的痴迷。可他另外又能干什么呢?直到“四人帮”倒台后,沈从文才被调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得了一套较好的住房,并备配了汽车和司机,两老方过上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1988年5月,饱经沧桑的沈从文安详地离开了人世,把无限的眷恋留给了白发苍苍的妻子,就如同留给了无限柔美的湘西家乡。简单而艰难的生活、执着而多虑的个性、丰富而专一的感情——这就是沈从文!

张兆和在晚年回忆道:“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垂垂老矣的张兆和是在忏悔,深切地忏悔。

感人肺腑的《怀念萧珊》和《再忆萧珊》——巴金与萧珊

“昨夜梦见萧珊,她拉住我的手,说:‘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安慰她:‘我不要紧。’她哭起来。我心里难过,就醒了。……我听见她在骨灰盒里哭泣。”——巴金《再忆萧珊》

同类推荐
  • 娘水浒

    娘水浒

    “御姐小萝莉啊,娘山的萌妹一路推哇,嘿嘿嘿嘿一路推……”“喂,坏蛋,你口齿不清地在哼什么呢。”李葵一口咬掉大烧饼,眨着眼睛好奇问道。“咳咳,其实我在构思娘山威武霸气的女汉子歌,为大家以后野战打气加油!”某无良家伙正琢磨着怎么把小萝莉给骗过去。一旁善解人意的舞菘拉过李葵,柔声劝道:“先生他在念厉害的咒语呢,上次我看见他念着大欢喜的咒语,将入云龙公孙杏撵上御春阁的大床上呢。”“先生,你怎么能这样子!”其他的星斗士愤怒的目光射向某无良男,异口同声道:“为了娘山的千秋大业,我们也要学咒语!”“……”少年啊,命运的菊花已经开始收紧,不来一发嘛?咳咳,其实这是一名时空秩序员闯入娘化水浒世界的故事。严格来说,这是一部人物设定严谨,剧情感人,三观正,节操满,萌妹子满地走的史诗巨作。
  • 逆袭的雨

    逆袭的雨

    一心只为复仇的青年罗雨,投身异界,在阴谋、斗智、战争中成长,最后却发现,自己早已深陷巨大的漩涡之中。
  • 治蜀要览

    治蜀要览

    我们生活在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新情况与新问题层出不穷。回答历史与现实提出来的难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不断探求新的答案,是我们这一代史学工作者的责任。《全球通史》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提出过“新世界需要新史学”的著名主张。他认为“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历史。”从历史提供的经验中汲取于现实有用的智慧和知识,这始终是每个时代的史学和中心母题。
  • 名剑奇缘

    名剑奇缘

    破晓,苍穹,飞雪,冰霜,烈焰,长歌,鱼殇,泰阿,归尘,承影。此为名剑谱上十把绝世名剑。这十把剑或天地浑然而成,或出自铸剑名师。每把剑的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传言,得此十把剑,便可纵横天下,一统江湖。也传言,得此十把剑便可永存世间。秦始皇陵墓的设计图纸被盗墓世家盗走,能够阻止王陵被打开的只有这十把名剑。这个任务只有他可以完成——追风。他手中的残阳剑是一把魔剑,这把魔剑被誉为“第十一把剑”。这把剑就是天下名剑的终结者。为救天下苍生,追风毅然踏上搜寻天下名剑的道路上。前面的道路没有方向,只有杀戮,只有死亡······
  •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上海

    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解放上海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上海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热门推荐
  •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遇见了我

    我遇见了我

    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我”的仇恨和无奈,我和“我”的斗争一直到文章结束才最后结束,“我”原来是作者用文字塑造出来的自己,这个“我”的完美就是杀人的利器。作者通过对两个人物的塑造想真正告诉读者的是“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本书叙述的故事是矛盾的:假主角扮演着真主角,真主角到最后却不敢承认自己是真的。冒充者身在异地干着卑鄙的勾当,然而当被冒充者举起刀子,却发现冒充者已经和自己合二为一。小说赤裸裸的展现了现代人性格的两面性,对自身的矛盾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 神话之传世神话

    神话之传世神话

    他,为了爱,踏上了王者之路;他,为了素未谋面的父亲,踏入了强者之林;他,为了家乡的一切平安,踏入了征伐之战;他,就是他,凭着一把魔龙枪,靠着一手封天阵;他,硬是成为这天地间最强的存在;他,就是一个神话。
  • 闪婚蜜爱:总裁宠妻上瘾

    闪婚蜜爱:总裁宠妻上瘾

    前世被渣男贱女挖心而死,叶念一朝重生,只想痛快复仇。没想到,却遇到了他。他说:“谁欺负你,我欺负谁。你欺负谁,我帮着欺负谁。”从此,她杀人,他递刀,她放火,他浇油。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他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她愤怒离开。他将她抓回,笑容邪肆:“你连自己的醋也吃?”兜兜转转,他爱的人,一直是她,从未变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上星魂

    无上星魂

    地府破损,自成一器,得少年李生开启,重塑星魂,力战天魔,换我此生辉煌,傲立于世。
  • 环之塔

    环之塔

    环之塔,它有何能耐让世人争夺;环之塔,它有何能耐让众人变的有野心;一个从人口中说出的地方。
  •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村情: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历史像一摊积水,印在地上。历史像一根箭,射向远方。作者从魏家大山上走下来,从这样的历史土壤上走过去,带着一身风尘,说着地道的土话,走进他的乡村,走进民间,不设防地扯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手触摸、用心交流、用脑思考,用民间的语言记下一些事情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对西北地区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调查研究,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西部农民生活实录。
  • 逐道

    逐道

    人生而知之?不知!故而求知道。学而为求真,其者为修,真而为求超脱,其者为仙,超脱而为求圆满,其者为道。故如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以证道。
  •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的人生不寂寞

    解脱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你乐观豁达;能使你战胜面临的苦难;能使你淡泊名利,过上真正快乐的生活,解脱的心态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心态决定命运,只要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就会,人生处处是春天!
  • 死神颂歌者

    死神颂歌者

    ……当黑色降临时,当心那些漆黑的角落里。如果你没能见到黑色的移动的阴影,那么你该祈求神灵,你的生命还能继续生存。如果死神的目光正注视着你,千万不要逃跑,那只会让死亡来临得更快。他的书里总会写满死去人的名字,如果你发现死亡之书上出现了你的名字……那么……死亡也不远了……活在生者与亡者之间的人,是一生也无法逃脱的诅咒!注:本文主角心理比较阴暗,若受不了,请不要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