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2100000024

第24章 近现当代时期(1)

“国父”有幸娶到宋二小姐——孙中山与宋庆龄

“在先生病榻之旁,三月未离一步,衣不解带,食不甘味,以先生之精神为精神,使吾人永念不忘者,则为孙夫人。夫人之精神与劳苦,为吾辈所当敬爱。先生日语夫人,盼同志继续努力革命;今先生死矣,夫人尚在。我辈当念先生之言,随夫人之后,共同奋斗。”——何香凝在上海孙中山追悼大会上激动地说。

孙中山(1866—1925年),伟大的民主先行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建国元勋,一生为国操劳,1940年被国民政府追奉为“国父”。名文,幼名帝象,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出生于广东香山(现改名中山市)翠亨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孙中山是在华人世界受到普遍崇敬和尊重的革命家;他为推翻满清、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他的“天下为公”的高尚品质,赢得了天下人赞颂。

宋庆龄(1893—1981年),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杰出的国际政治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领导人;国父孙中山的夫人,新中国开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唯一一位国家名誉主席。又名宋庆琳,英文名Rasamond,原籍广东(今海南)文昌,生于上海。她的父亲、牧师兼实业家宋嘉树,是一位爱国人士,是孙中山的朋友和同志,也是她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宋庆龄与姐姐宋蔼龄(嫁给孔祥熙)、妹妹宋美龄(嫁给蒋介石),成为中国现代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

宋庆龄1913年毕业于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威斯理女子学院文学系。同年回国,即径直到流亡革命党人集中的日本东京,开始追随孙中山,担任其助手,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1915年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定和比她大二十七岁、正在流亡中的孙中山结婚,以坚定的步伐,毫不犹豫地跟随孙先生踏上捍卫共和制度的艰苦斗争历程。1925年孙逝世后,继续坚持其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第一次大革命(1924—1927年)、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生活美满幸福而殚精竭力、英勇奋斗,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孙中山比宋庆龄整整大二十七岁,他们第一次在宋家见面时,宋庆龄还是襁褓中的婴儿。后来一次见面,宋庆龄也只有七岁;但听见孙先生与父亲关于革命的谈话,已在她心目中产生悠然神往之感。1913年宋庆龄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后,很快自美国抵达日本横滨。她内心蕴藏着一种秘密。她只觉得,中国革命在呼唤着自己。她是由父亲宋嘉树和姐姐宋蔼龄(时为孙中山秘书)陪着去拜见孙先生的,这一际遇决定了她的一生。宋嘉树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宋庆龄见到孙先生很是高兴,很快就与姐姐一起协助他处理英文信件。1914年9月宋霭龄回上海与孔祥熙结婚,宋庆龄就接替姐姐做了孙的秘书。据说宋霭龄曾经也爱上了孙中山,只是孙对她根本没有男女之情,这才接受了孔祥熙的求婚。

宋庆龄是宋家三姐妹中出类拔萃的老二,长得俊美异常,不仅皮肤白皙,晶莹得好像透明的玉石;而且体态轻盈,风度翩翩。最漂亮的还是她那双豁豁亮亮、嫣然动人的眼睛。亲友们称其为一朵花,不像牡丹和玫瑰那么艳丽娇媚,而像玉兰和水仙那么淡雅秀美。她具有东方古典的风韵,文静、温存,讲话轻柔、举止端庄,身材娇小、线条分明。因为她很可爱,而且听话,所以最得父母的疼爱;尤其是母亲倪桂珍,简直把她当做了掌上明珠。有人说,宋家三姐妹里,老大霭龄爱钱,老三美龄爱权,老二庆龄爱革命。

尽管孙中山当时已是有妻室和三个孩子的父亲,但在共同的革命工作中,他们还是很快产生了爱情的火花,火热、亲密而和谐,后来便考虑谈婚论嫁。宋庆龄曾好几次看到孙先生力不自持,疲病交加。她虽然还是一个少女,但她立刻觉得必须给他以帮助。她曾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说:“我能帮助中国,我也能帮助孙先生,他需要我。”共同的理想缩短了年龄差异悬殊的距离,窈窕少女与将近“天命”之年的男子成了热恋中人。多么幸福而又多么快活的时刻哟!

1915年宋庆龄返回上海,就婚姻问题征求父母意见。宋嘉树一听说爱女爱上了孙中山,震怒不已。其母更是反对。庆龄的婚事遭到了父母坚决的拒绝,并把她软禁起来,甚至要为她另觅夫婿。经过好几天内心的矛盾冲突,宋庆龄最终做出了伟大的决定,自己还是要一心跟着孙先生。迫于不得已,她趁晚上从窗户爬出房来,在女佣的帮助下逃了出去,毅然不辞而别,潜回日本,完成了其婚姻和革命相结合的志愿。而孙中山也与老家的卢慕贞正式离婚,终止了他们本早已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结婚第二天,庆龄即投入为孙先生翻译密码和处理英文信件的紧张工作之中。

对他俩的婚姻,不管别人毁誉褒贬如何,事实上,孙、宋的结合,不仅是对旧礼教习俗的挑战,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象征,而且他们本人也感到婚后的生活极为幸福。婚后不久,宋庆龄给一位美国学友写信说:“这次婚礼尽可能简单,因为我们两个人都讨厌繁文缚节。我很快活,我想试图帮助我的丈夫尽可能用英语通信。我的法文大有提高,现在已能阅读法文报纸和流利地翻译。像你知道的那样。结婚对我来说,好比迈进一所没有使人烦恼的‘考试’的学校。”其欢乐的心情充满字里行间。同样,孙中山在1918年给老师——英人詹姆斯·康德黎的一封信中也说:“我的妻子是受过美国大学教育的女性,是我的最早合作者和朋友的女儿。我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这是我过去从未享受过的真正的家庭生活。我能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和助手生活在一起,我是多么幸福!”

无论在风里浪里、雪里霜里,孙中山和宋庆龄都风雨同舟、齐心协力,你扶我、我搀你,勇往直前。两人对婚后十年的生活都极为满意。在孙中山看来,他那年轻、漂亮的妻子不是一个普通妇女,而是一个那么完美、富于魅力的人。得到她忠贞不渝的爱情,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之一。同样,宋庆龄也对丈夫有着一种特别炽烈、真挚的爱。

在此后一系列的斗争中,宋庆龄不仅始终是孙中山的生活伴侣,更始终是孙先生革命事业忠实的战友和助手。在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等无数艰难的斗争历程中,也包含着她或是积极参与谋议、或是努力协助执行的卓著功勋。

昊天不吊,哲人其萎。可是,正当和谐、美满和幸福伴随着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人时,天大的不幸突然降临。早已积劳成疾的孙中山,于1924年初冬肝病再次发作,并日益加重,虽经多方医治,病势依然有增无减。从孙中山发病到逝世,宋庆龄守在病榻旁达三个月之久,一刻也未曾离开。她尽可能使丈夫减轻痛苦,得到宽慰。1925年1月,孙先生的肝病进一步恶化。在他病情最严重的日子里,宋庆龄常常一连几天几夜守在病榻旁,寸步不离。望着生命垂危的丈夫,她无比悲伤,但只能强忍眼泪。文首所引何香凝的那段话,就是对她的高度评价。

孙中山也一样。他在弥留之际最系念的人,就是宋庆龄。3月11日下午,孙先生临终前,他一边喘息,一边用十分清晰的声音,艰难地呼喊:“廖仲恺夫人……”喊了两声便气喘吁吁,不能作声。何香凝一听到孙中山叫她,就急忙掩泪走到他的床前。孙中山望着何香凝那张悲伤、呆滞而忽然出现慌乱神色的脸,用十分纤弱的声音说,要“善视孙夫人”,“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当时宋庆龄在一旁“哭声惨切”。孙中山泪水涔涔地握住何香凝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第二天上午九点,孙中山在北京溘然长逝。

一代巨人孙中山去了!作为“国母”的宋庆龄,最终战胜了眼泪和悲伤、孤独和空落。她懂得:“先生需要的不是泪水,而是坚定地沿着他指明的道路继续前进。”因此,她决心“遵孙先生遗嘱,追随诸君之后奋斗实行”。此后,在白色恐怖中、在逆境艰险中,在抗日烽火中、在解放战争中,直至当新中国诞生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她继承丈夫遗志的坚定意念,丝毫不曾有过动摇。她就是用这样的非凡方式,献身于她亲爱的丈夫所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她对丈夫的情和爱,难道不也尽在其中吗?冬去春来,朝朝暮暮,岁月以黑白的方式悄然流逝。可是,她那生命的河流从未中断,仍在畅流出一腔热血所激起的豪情与智慧……

革命女杰断然挣脱丈夫——秋瑾与王廷钧

“俗子心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秋瑾(1875—1907年),中国近代著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女革命家。献身于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事业,是中国第一个为推翻清朝腐朽政权而流血牺牲的女英雄,也是中国古往今来最豪气、最杰出的女人之一。原名秋闺瑾,小名砉姑,字璇卿,号旦吾,后改名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汉侠女儿、秋千。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生于福建厦门;因父亲后至湖南为官,少女时代又长期生活在湖南,并嫁给小她四岁的湘潭人王廷钧(1879—1909年,名昭兰,字子芳)为妻。自幼爱读书,工诗文。其诗文笔调雄健、感情奔放,有巾帼之风。如广为传诵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一语,多么豪迈铿锵、气壮山河!后人辑有《秋瑾集》。

秋瑾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听从母亲教诲,喜爱读书,作诗填词,善于言辞;且性情豪侠,喜穿男装,学习骑马剑术、使棒舞枪,异于一般女孩;忧国忧民、志向远大:“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1890年(一说1894年)全家随其父秋寿南迁居湖南。在这里她学会了巫家拳。1894年秋寿南调任湘乡县厘金局总办。及笄年华的秋瑾被父亲许配给湘乡县荷叶塘(今属双峰县)的王廷钧为妻。荷叶塘还是曾国藩、蔡和森等历史名人的家乡。王家是当地富绅,与曾国藩家族还有表亲关系。1896年秋瑾与王廷钧结婚。王廷钧在湘潭开设“义源当铺”,秋瑾大部分时间住在湘潭,也常回到荷叶塘乡下婆家。一年后秋瑾生下一个儿子。这年秋她第一次回到荷叶塘,当着许多道喜的亲友朗诵其《杞人忧》:“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膝室空怀忧国恨,谁将巾帼易兜鍪。”以表忧民忧国之心,其豪情受到当地人们敬重。

1900年,王廷钧通过父亲与曾国藩的表亲关系,纳资捐了个户部主事小官。秋瑾即随王廷钧赴京任职,第一次远离父母,并开始接触西学。目睹国势危急、清廷腐败,秋瑾立志献身救国事业,“恃铁血主义报祖国”。不久因八国联军入京,时值战乱,他们又不得不回到湖南家乡。次年秋瑾生下一个女孩。1903年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迄今亦携女儿一同前往。翌年,秋瑾毅然冲破了封建家庭束缚,抛家别儿,女扮男装,飘洋过海,变卖金银首饰,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她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践女校。秋瑾在日期间,经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她与陈撷芬发起中国最早的妇女团体──共爱会,和刘道一等人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并参加洪门天地会,受封为“白纸扇”(军师)。她还登台激情演说,发表大量文章,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在日期间,她也写下了许多慷慨激昂的诗篇。

1905年,秋瑾自日语讲习所毕业后,归国省亲,并筹措继续留学的费用。此年春夏间,她在上海、绍兴分别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经徐锡麟介绍加入光复会。7月秋瑾再赴日本,9月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的第一位女党员,且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翌年,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她愤而归国;与易本羲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不久,秋瑾任教于绍兴女学堂、浔溪女校等地。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资金,她回到湖南婆家,取得了一笔经费;并和王家人决别,声明彻底脱离家庭关系。1907年1月《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宣传女性解放主张,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2月,她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主持校务,并以之作为革命据点;旋至浙江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湘赣边境之萍(阳)浏(乡)醴(陵)起义,未果。

不久,秋瑾准备与徐锡麟分头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事。她不断往来于各地,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组织光复军;并推徐为首领,自任协领,计划在是年夏起事。很快事泄,但秋瑾拒绝离开,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于7月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坚不吐供,视死如归,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她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还不到三十三岁。在打扫牢房时,狱吏看到了秋瑾留在墙上的绝命词:“莽莽神州慨胯沉,救时无计愧偷生。搏沙有愿兴亡禁,博浪无稚击暴秦。国破方知人种贱,义高不碍客囊贫。经营恨未酬同志,把剑悲歌涕泪横。”

数年后,秋瑾生前的好友徐寄生、吴芝瑛等人冒着杀头的危险,将她的遗骨迁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因清廷逼令迁移,其子于1909年秋将墓改葬湘潭昭山。1912年,湘人在长沙修建秋瑾烈士祠。又经湘、浙两省商定,革命党人隆重迎送其遗骨至浙,复葬西湖原墓地。此年12月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并亲书“巾帼英雄”四字。

同类推荐
  • 秦晋乱

    秦晋乱

    前秦东晋,南北相峙,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是时也,苻坚正雄,投鞭断流,气吞万里;谢公迟暮,老当益壮,高山东卧,谈笑兵戈。陶潜恰少年,寄奴出巷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二王笔行龙,长康彰三绝,大晋主风流,点墨绘江山。翩翩君子,意气正发,大袖一拂,亦是潇洒千秋……**************本书非争霸,不以战争为主。乱,是文化之乱,这是一场关于“风流”的革命!
  • 三国杀传奇之主公驾到

    三国杀传奇之主公驾到

    东汉末年,诸侯林立!这是一个将星云集,谋士如雨的璀璨时代!试问,谁不想金戈铁马战沙场?试问,谁不想谈笑间谋定天下?终有一日,我必将踏上众生之巅,龙吟九霄,踏破这苍穹,俯视这众生!真·简介:其实,我不过就是睡觉前玩了会《三国杀传奇》,可谁想在游戏中许下的愿望,竟然在梦醒之后,全都实现了!而且,还都是“大量”、“海量”的实现了……
  • 唐韵

    唐韵

    一名颇有才情的小医生,穿越来到大唐贞观年间...试看一名穿越人,如何利用前世所学,在大唐初年展露自己才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影响着历史的进程...长孙皇后、长乐公主、李恪等诸多的人因他的到来而命运改变...******千年之间,世事变迁,繁华都已落尽,如梦无痕;一缕唐音,一曲唐韵,述写梦中大唐,悠悠盛世!------还有盛世中的数段儿女情事!(新建一QQ群:116771243,有兴趣的书友可以进群聊聊!)
  •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

    混在太平道的日子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巾军在不满一年的时间内被镇压,除了其本身的局限性之外,张角死后,黄巾军缺少一个有领导才能的继任者也是重要原因,如果黄巾军有了一个足智多谋的继任者,那历史又会如何??
  •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思想史》,作者:韦政通。2009-年8月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发行。本书是台湾地区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之一,阐述了从先秦至明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各种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
热门推荐
  • 狐妃当道:神君万万岁

    狐妃当道:神君万万岁

    萌贱蠢的林木木狗屎运爆表,误打误撞吃了魔王儿子胚胎被神君拎上天庭做了一只小狐仙。听扫把星说九天云上云凌神君可是单身好久了啊~根据多日的观察这神君不仅自恋而且猥琐。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肥水不流外人田!吞了魔王儿砸元神的蠢狐狸偷吃丹药开外挂升级五尾狐仙,现在和神君挺配了吧?可是可是,等级再高她也是个什么都不会的渣渣!好在多了四条尾巴,神君奉旨天天守在她身边想想还是好激动有没有!“云凌你这么无耻猥琐除了我真的没有哪个仙子会瞎了眼看上你了。”“……”就因为扫把星一句不负责任的话:九尾狐曾经勾引过神君噢。从此,蠢贱萌的小狐仙从此走上升级外挂勾引神君的不归路!
  • 青梅竹马:智斗腹黑竹马

    青梅竹马:智斗腹黑竹马

    伊浅,这辈子注定是穆言的老婆。因为,伊浅的第一眼是穆言的!伊浅从小就缠着穆言,上学、睡觉……他们都是在一起干的。伊浅一生只为扑倒穆言,殊不知,伊浅从小就被腹黑的穆言给骗了!呆呆傻傻的她遇到腹黑的他,注定永远要生生世世纠缠不清。
  • 芙蓉三月

    芙蓉三月

    她静静伫立一旁,恰如指尖白莲她烈火如歌守候,却似芙蓉牡丹谁是他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谁是他的倾尽江山,只为博美人一笑帝王霸业牵绊红尘梦中人芙蓉三月等待君来陌上花开
  • 大界尊

    大界尊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千世界三千域,无数的修士构成了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然后,一个死胖子横空出世了——于是,一个关于高端大气上档次,狂炫酷霸叼炸天的传奇,开始高歌猛进!-----------------ps1:书名原本想叫“风骚”,可惜没过审,然后就成了现在这个节操满满的书名了ps2:新书期各种求,千万别怜惜我,尽管砸过来^_^
  • 星际浮城

    星际浮城

    未来的世界,是怎么样的?黑色的海洋在肆虐,漫天的黄沙在飞卷。宇宙之中,十二座城市,它们正围绕着彼此悬浮,旋转。城市周围,一个个身着【防护服】的猛士,他们正穿越星空,去向另一片未知。这里,是未来的世界,是一个现实的,真实的,钢铁世界。这里,是星际浮城。
  • 穿越来的妖娆精灵

    穿越来的妖娆精灵

    前世吃的苦,受的罪,在身死后一切成空穿来这时光消失的时代,嗯是我在做梦吗?可是好真实啊!呀,真真都是一些‘老古董’哦!虽然有点怪这丫头,你不好好的做小姐,非得像个猴子似的‘上蹿下跳’你是要闹哪样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不起,我这人就不是那靠人的命,我得要自己活出自在来,您老请好吧!哼!不识好歹,王管家、去、帮‘小姐’找户好人家!得令,主子,您还有什么吩咐吗?咳,额,要是丫头想回来就通知我吧!^8^主子,您这又是要。。。。
  • 创世之神特嚣张

    创世之神特嚣张

    一次背叛,一次死亡,她心已死。一次相遇,一次关心,他让她的心重新复活。冥冥之中注定要她来到这个拯救天下苍生,即便未来可能很危险,她和他已经奋不顾身,是为了什么?这已经不重要了,和你一起携手天涯,救苍生于水火之中后,让我们站在人生巅峰,笑看风云!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金牛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金牛座

    从2012年10月之后,金牛座开始觉得不顺、有沉闷感了。明明自己没说错也没做错,为何状况总是冲着自己而来?其实外界并非在“指责你犯了错”,而是“外界要你看什么”的现实情况,审视“与外界互动出了什么问题”的时机,学习“怎么维护这新的身份与阶段”。这也是金牛2013年要面对的课题。
  • 梦幻西游之剑侠情缘

    梦幻西游之剑侠情缘

    本是贫户出身的唐钰,一心想成为长安大唐官府的剑侠,行侠仗义,惩恶扬善。但是一场离奇的相遇改变了这个普通的少年.....PS:新书已上传,算是这本书的第二部《梦幻西游之剑侠情缘世界》,你们都过来看呀
  • 末世七君主

    末世七君主

    在净灵廷的秘典中,有一卷名为救世篇。此篇预言大陆上将出现七位盖世英雄手持誓约圣器,扬神国之余威,使开天辟地之能事。秘典全卷乃神国时代流传至今,唯有净灵廷的教皇和红白主教可以参阅,且他们对此深信不疑。五百年过去了,没有所谓的盖世英雄,而净灵廷也成了天。净灵廷为了巩固统治,公开了秘典,只是这救世篇也已变成了灭世篇,秘典中大多数的篇章都做了如此改动。即便大多数人只把灭世篇当成故事来阅读,但当誓约圣器的持有者出现时,净灵廷又要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人可以在希望之中看到绝望,也可以在绝望之中看到希望。那么,那些誓约圣器的持有者们又有怎样的传奇呢?且听我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