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2100000016

第16章 宋元明清时期(2)

按照王朝云心愿,苏轼将其安葬在惠州西湖孤山南麓栖禅寺松林之中。这是一个僻静处,黄昏时分可听到阵阵松涛和禅寺钟声。苏东坡还为她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附近僧人筹款,在墓上修了座亭子用以纪念王朝云。亭柱上镌有苏东坡亲自撰写的一副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这副亭联,不仅透射出他对自己一生坎坷际遇的感叹,更饱含着他对一位红颜知己的无限深情。自此苏轼一直鳏居未娶。据说他还为王朝云建了祠堂,并在旁边另盖小舍,时常居住其间,独自思念故人。

明清时期,每逢王朝云逝世之日和清明节,惠州妇女及各界人士会成群结队,携带香烛纸钱前往其墓凭吊。这正是:“湖山有幸埋香骨,风月多情伴美人。”其影响之深可见一斑。祝愿王朝云的艳骨长卧孤山,精神不灭。

大交际花成梁山好汉招安的中介人——宋江、燕青与李师师

“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京访师师。”——《翁天脞语》

宋江,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首领。人唤“及时雨”,1070年前后生于华北山东一带。早先为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前后,梁山泊义军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老婆阎婆惜发现他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老婆并逃往沧州,被迫上了梁山,不久做了义军首领,结三十六人聚众起义(在小说中是一百零八条好汉),活跃于鲁、冀、豫一带。宣和三年南下攻淮阳军,入楚州、海州界。1121年接受朝廷招安,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后曾参与镇压方腊起义,最终于1122年被高俅用毒酒害死。关于梁山泊义军的传奇故事,《宣和遗事》、《东京梦华录》、《荡寇志》、《水浒传》等书中多有介绍。

李师师,北宋末年名妓、大交际花。因与当朝天子的特殊关系,有人称其“天下第一二奶”。据说本姓王,四岁时亡父,落入娼籍李家,改为此名,长期在京城汴梁活动。因为她既是美女又是才女,艺貌冠京华,在风月场里绝对是大姐大、东京头号“娱乐公司”之花魁;又一直与亡国之君且书画大家、大文人宋徽宗赵佶先生,以及大词人、音乐家周邦彦、秦少游、晁冲之、晏几道诸老师,以及梁山“寇首”宋江、宋江手下帅哥“浪子”燕青阁下等都有密切往来、重要交易,当然包括身体上的深度接触,于是成了宣和年间一个举世闻名、人人皆知的风流人物。虽正史不屑于提及其名,但在笔记小说、野史传闻及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聊中,对其故事却津津乐道,甚至带上一层传奇乃至神秘色彩。她在京师花天酒地、奢华浮靡、充满肉欲的当红生活,已被描绘得活灵活现;而徽宗退位、北宋灭亡之后她的下落,更是被争论得热闹非凡。

李师师色艺双全,不但人长得沉鱼落雁、风姿绰约、貌若天仙,且琴棋书画、诗词文赋、歌舞酒令无所不通。后人的笔记小说中,记载着她与不少文人、政客的交往,如张端义的《贵耳录》、张邦基的《墨庄漫录》等,都记载了她与大词人周邦彦、晁冲之等人的来往和诗词酬答。甚至有人依据周邦彦的艳词,附会出他与宋徽宗吃醋的故事来。《青泥莲花记》详细记载了她与宋徽宗的关系及相处。当时李师师作为一位京城名妓住在金线巷。宋徽宗听说其盛名后,竟微服私寻至巷里;他常常坐着小轿子,带了几名内臣与李美女来往。(甚至据传说,当朝天子为见美女,竟在巍巍皇宫与红灯区的妓院之间暗挖地道,以利其行动。)虽是微行,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后来赵家陛下见事既已为人所知,便不再偷偷摸摸,干脆把她弄到皇宫内,封为瀛国夫人(一说封为李明妃),公然过起名正言顺的快活神仙日子来。但更多说法是,李师师乃一非凡女子,宁为娼妓不当贵妃,并未答应皇帝入宫,而保持了自己一定的人身自由。

可惜好景不长。突然“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不久一声渔阳鼙鼓,金兵隆隆进逼京师。文弱软骨的徽宗甚感害怕,便将皇位让给了太子钦宗,自己躲进太乙宫,做起了“道君教主”。李师师失去靠山,被逐出宫门,地位一落千丈。自此之后到金兵掳二帝北上之前,其下落有两种说法:一是被驱逐之后接着又被抄家;二是主动将自己历年出卖色相与当交际花挣来的大笔财富捐给河北,以作军饷。而“靖康之耻”后李师师的下落,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以死殉国,并大骂汉奸张邦昌,有侠士之风;二是老死江湖,流落到浙江杭州一带,以操旧业为生,晚景凄凉;三是被俘北上,逼嫁金将,了结残生。据说第二种说法可能性较大,但具体细节无从确定。

根据文首所引《翁天脞语》里的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知道,一代匪首宋江大哥,在戎马倥偬、冲锋陷阵、刀光剑影多年之后,想向朝廷投降,又不好意思,听说李师师与皇帝的关系密切,于是也去走她的后门了,想通过她为自己撮合撮合。其前后经过,在施耐庵的《水浒传》里说得很详细。

话说最初时,宋江等好汉招安之心日盛,但如何将这一愿望上达圣听?天下第一交际花李师师遂成了不二选择。于是,梁山泊权力核心层经过研究决定,首先派出寨里第一美男兼公关部长、情报处长燕青出马(最后才是宋大哥亲自出面),并带上金银财宝、欧元美钞、昂贵首饰、法式香水、巴黎时装,三下两下便搞定了师师小姐。且听她让这群打家劫舍、杀人越货、凶神恶煞般的山大王不由大呼“理解万岁”的一番言语:“你这一班义士,久闻大名,只是奈缘中间无有好人,与汝们众为作成,因此上屈沉水泊。”于是,梁山好汉里唯一能拿到风月场上的帅小伙,就这样和李师师谈起了姐弟恋。被财色引诱的李大美女,冒险向皇帝猛吹枕头风,引荐了燕青,通告了宋江真心想招安一事。巫山云雨、欲仙欲死中,徽宗皇帝一时兴奋,答应了这帮草寇的投降要求。宋江被招安的愿望得以实现,梁山一百零八将的命运也因此走向了另一个转折点。

据说宋江那天亲自去见了李师师后,还作了一首不错的《念奴娇》。觐见美女,惊鸿之下,情不自禁,草莽英雄也终于当了回酸文人。里面有几句说:“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大意是说,绿色的袖子多香啊!深红色的绸衣外,笼着一袭雪一般的白纱。她一笑呀值得一千金。这神仙一般的体态,我这薄情人如何消受得起?拍马屁拍得真高,酸啊酸啊!

师师小姐肯如此爽快地答应帮梁山水寨游说赵家天子,其实还是核心价值观在作祟,那就是钱财和情色——主要还是钱财。初看《水浒传》的读者,当突然翻阅到一群匪徒和一代名妓联系到了一起的章回时,总感觉到有那么一些不妙。因该书始终是在广泛撒播其“红颜祸水”之说(阎婆惜、潘金莲、王婆、白秀英、李瑞兰、潘巧云……莫不如此)。梁山泊诸好汉的命运若是维系在一个女人之手,委实诡异。果然,招安后的英雄好汉们殊途同归,一起做了朝廷的酒肉。虽李师师本身并无原则性错误,她不过是贪点财色而已,一百零八条好汉悉数淹没在其滔滔“祸水”里,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统治阶级太坏、贫下中农太傻,却仍让人不由对此女心生厌恶。

学者丈夫同女词人的美满婚姻——赵明诚与李清照

“绣幕芙蓉一笑间,斜偎宝鸭依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李清照《浣溪纱》

“绛绡薄,水肌莹,雪腻酥香,笑语檀郎,今夜纱帱枕簟凉。”——李清照《采桑子》

赵明诚(1081—1129年),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石学家、藏书家。字德甫(又作德父),宋朝密州(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尚书右仆射(宰相)赵挺之之子。自幼随父居汴京,就读于太学。少时即喜收蓄前代石刻。工于书画,精研金石,好藏文物古籍,知识渊博。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与李清照结婚,甚是美满。以父荫入仕,崇宁三年出仕鸿胪寺少卿。大观元年(1107年)因父遭蔡京诬陷,罢官、病逝,偕妻到青州(青州与下文的莱州、淄州,均在今山东境内)寓居长达十三年(赵氏在青州城有私第,“挺之自密州徙居青州”),收藏、整理金石书画。重和二年(1119年)出任莱州、淄州知州,仍“竭其俸禄,以事铅椠”,每日案牍之余还要忙其《金石录》之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南侵京师,夫妻闻知“四顾茫然”,看着盈箱满箧的珍贵文物,“知其必不为己物矣”,不胜留恋痛惜之情。便借赴江宁(今江苏南京)任知府奔母丧之机,携走文物十五车,其余皆为金兵攻陷青州时所焚。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调任湖州(今浙江境内)知府,因御营统制官王亦谋变,涉嫌罢官去池阳(今安徽贵池)暂住。不久除嫌,仍奉旨知湖州,赴任途中病逝于建康(今南京)。

李清照(1084—约1151年),宋朝著名女词人,中国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女性文学家。号易安居士,章丘明水(今属山东济南)人,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乃父为学者、散文家李格非,曾任礼部侍郎;乃母是前科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家学渊源,幼时便博览群书,过目不忘,出语惊人。齐鲁壮丽的山川又涵育了她的创作灵性,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崭露峥嵘。以词著名,有《漱玉集》。兼工诗文赋,另据还善画。诗作留存不多,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词风不同。并著有词论,主张“词别是一家”,反对以诗文之法作词,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尚典雅、有情致的特点。

李清照留下的词作并不多,但每一首都是经典,每一句都是绝辞。她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她的清高与才华几千年来都为后人所称颂。其文词绝妙,反映了女词人细腻、丰富的情感和感受,并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并被尊为婉约派宗主。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意境清馨。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声声慢·寻寻觅觅》、《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等,都是脍炙人口、流芳千古、家喻户晓的名篇。

诗人里尔克曾说过,爱是最难的事。而李清照与赵明诚这一对,却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人当中婚姻最美满的一个典范,是最让人羡慕的一对成功夫妻。两人在一起生活了说漫长也确有二十七年、说短暂也只有二十七年的时光。

读过李清照作品的人都知道,其前后风格非常迥异,这便明显与丈夫赵明诚有关。李清照一生跌宕起伏,以靖康突变、被迫南渡为界,前后期生活大不一样,自然写作也会不一样。

少女时代的她,家庭条件优裕,父母关爱,无忧无虑,其写作中透露出轻快愉悦的感觉(如两首《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02年,李清照年满十九岁,嫁给了时为太学生、宰相之子、二十二岁的赵明诚,真正是门当户对、世上绝配。两人情趣相投,志同道合,彼此赏识,非常恩爱,过着琴瑟和鸣、如胶似漆、幸福甜蜜的生活,“夫妇擅朋友之胜”,也更是知己之情。此后,他们一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考证鉴别,以及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唱和作答。李清照跟随丈夫搜罗古今、四处寻宝,生活虽不是很富足,却也乐在其中。后人说他们是“一对真正的神仙眷侣”。(不过另有史料显示,赵也曾偶去妓馆,并与丫鬟有染。但在三妻四妾的封建社会,在狎妓成风的赵宋王朝,这只能算是小节问题了。)

特别是他们在寓居青州的那十三年里,达到了夫妻婚姻生活的黄金时期。其间,李清照创作了大量脍灸人口的文学作品;赵明诚也在妻子的协助下,于1117年完成了《金石录》初稿。他们的收藏日益增多,于是起书库、购大厨,分门别类置放各种书册,满房屋十间,真正是汗牛充栋。他们孜孜不倦地阅读、研究,每夜必燃尽一烛方休,甚至彻夜不眠,“其乐在声色犬马之上”。他们还不时在工作中加入某种竞赛,譬如互考某一件事出在某书某页甚至某行,如果谁说错了,必须得煮茶献奉,这种赌赛有时会把茶杯倾翻于怀中,于是大笑而更衣,充满了乐趣。自然,常常是博闻强记、才思敏捷的妻子要先占丈夫一筹。李清照对这一时期的乡居生活非常满意,“甘心老是乡矣”。她把自己的居室称“易安室”,自号“易安居士”;把他们存放书籍和研讨学问的地方叫“归来堂”;还于1114年请人为自己画了一幅肖像,挂在室内,赵明诚为画像题词:“佳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甚堪偕隐”,对妻子的才德都表示了很高的评价,对婚姻与归隐生活也表示乐意。

这时,李清照的作品多以描写闺阁生活和伤春怨别为题材,显得儿女情长、缠缠绵绵,充满欢快、优雅的笔调。如文首所引的那两首词,极言夫妻欢爱。尤其她那些因丈夫外出而作的相思怨别词,更是情意深挚,别具一格。如《醉花阴》描写女词人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于是以黄花自喻:“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构思新颖,意趣高雅,不是一般男性作家代言体怨词所能相比的。又如《一剪梅》抒发词人盼望丈夫来信的心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但是,他们婚姻的二十余年,一直在政局变化之中。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两人也经历了不少的颠沛流离、异地相思。特别是朝廷腐败无能,金兵入据中原,夫妻避乱南方,并丧失了大量珍藏文物,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动荡。李清照在作品中也体现出了立誓杀敌的豪迈情绪和对软弱朝廷的失望。(如著名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亦同样有思念丈夫之作。1129年赵明诚去世前夕,他与李清照本暂住池阳,不久赵被宣旨调任湖州,而李独自留下,于七夕节作《行香子》:“星桥鹊驾,经年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女词人与丈夫离别之愁苦。

此后不到一月,忽闻赵明诚在建康患病。李清照匆匆离别池阳,乘舟东下。当她赶到建康时,赵已病入膏肓,几日后终于与爱妻溘然永别。李清照悲痛欲绝,亲写祭文并将丈夫埋葬。但坚强的她决定要完成丈夫遗志,殚精竭虑,为赵整理他所写的有关为金石彝器考证之文,终于用正楷完成了三十余卷的《金石录》最终定稿。

赵明诚病卒,李清照更为境遇孤苦。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均在今浙江境内)一带,于凄苦孤寂、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中,兀兀度过晚景,终卒年竟不确。她目睹国破家亡,仍“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不屑于与当时世俗的文学圈子为伍,独善其身,流落异乡,“南来尚怯吴江冷,北去应悲易水寒”,而那其中的苦闷、寂寞,是常人难以想像的。

同类推荐
  • 楚汉争霸启示录

    楚汉争霸启示录

    决战垓下前,刘邦逢项羽必败,至少有四次,刘邦险成项羽刀下之鬼:公元前206年,鸿门宴,项羽已经把刀架在刘邦脖子上,却因一念之差,被刘邦借如厕遁走;公元前205年四月,彭城外,五十六万汉军一夜之间被项羽三万人马全歼,刘邦在风沙掩护下才侥幸脱险;公元前204年六月,荥阳城下,刘邦与部下换装后才艰难突出项羽重围,死里逃生。同年六月,刘邦在成皋又被项羽围困,陷入绝境,被迫抛下部队,孤身逃过黄河。直到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刘邦终于在垓下等来了唯一一次机会,他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没有留给项羽任何机会,最终逼得霸王自刎乌江。
  • 红色传奇

    红色传奇

    一个21世纪的历史研究生回到了1895年的俄国,与乌里扬诺夫谈论革命,与托尔斯泰谈论文学,与威廉二世商谈战争,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他成了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他成了人民的心脏和良知,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他建立了一个红色帝国,他就是瓦西里·鲍里索维奇·维特!
  • 狼督军

    狼督军

    皇帝退位天下为公?不料却土匪横行!为保家业他走出书房,除内贼,杀土匪,剿灭黑风寨!家业已保,却山河破碎,亡国在即,于是他招兵买马征战各大军阀,凭着铁血手段与机智权谋成为一代督军,奋战在这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之中……
  • 中华乱起之1882

    中华乱起之1882

    后世史书中……有人说他是小人,亦有人称他为君子!有人说他是奸臣,亦有人称他为国之栋梁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亦有人称他为国之罪人......................................慈禧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陈敬东,我大清之栋梁,亦我大清之罪人也!”.......................................【每天两更,雨天出品,全本保证,敬请收藏】
  •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台湾往事:一本书了解蒋家王朝私生活

    一本书,了解民国,了解台湾,了解蒋家王朝。秉承以过来人亲身谈历史往事,大是大非中细诉点点滴滴,“因事找人,因人找事”的宗旨,聚焦重要历史人物、国家政要所亲身经历的事件,选取台湾那些年历史中的亲历者见证人,对台湾这些年的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了富有人情味的普及性的描写。每一位讲述者都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是台湾民国政府的参与者,或者是重要人物的后代,以及重大事件的亲历者,具有权威特质。有国仇,也有家恨,讲述了国民党政府退守台湾之后如何稳定局势,蒋介石、陈诚、白崇禧等政要又度过了怎样的晚年生活,他们在政治以外,在家庭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角色?在金门炮战时期,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台湾白色恐怖时期,又是怎样的社会境况?台湾,为何能成为今日之台湾?应舜仁(蒋介石侍卫)讲述蒋介石在台岁月;陈履安(陈诚之子)讲述陈诚晚年在台湾的生活;白先勇(当代华人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白崇禧之子)讲述白崇禧在台湾的日子;蒋孝严(蒋经国私生子)讲述蒋家门外的日子;孔令仪(孔大小姐)讲述作为家族最后的守望者的历史;郝柏村(中国国民党中央副主席)亲历金门炮战;陈明忠讲述作为台湾最后一个政治死刑犯的日子。
热门推荐
  •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1之古堡探秘》

    约翰探长是本人第一本书,预计将会出22部,这本是第一部,初次写书,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您的关注与打赏。约翰等人受学校委托闯入十几个学生的葬身之地——古堡,开始了第一部的故事,谜题答案将会在下一章公布。
  • 宏图计划

    宏图计划

    益智类游戏《大富翁》也能玩出花样。升级卡:山寨手机也能变IPhone。均富卡:嘿!比尔,最近手头有点紧,打个商量,你的钱分我一半怎么样?黑卡红卡:说跌就跌,说涨就涨。哥们是冒牌股神。嫁祸卡:人不是我杀的,那核弹头真不是我投的...一个混迹于社会底层的小子彭俊,被玩弄于权钱之际,无意捡到了一块内嵌着《终极大富翁》系统的手表,命运从此得到改变。且看一介小人物,如何改变这个世界的格局。
  • 我的冰山女总裁

    我的冰山女总裁

    偶然得到来自仙界的星罗仙棋,获得各种神奇奖励,冷艳女总裁,霸道女警花各种各样大美女环绕在身边,脚踢特种兵,拳灭无敌杀手,生活就此浪得不行……
  • 皇朝平吳錄

    皇朝平吳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回

    神回

    鸿蒙之中曾经有两个至强者,一个是创世至尊,一个是灭世至尊。一个创世,一个灭世,两强者的矛盾也就越来越大,终于爆发了两人的惊天之战。
  • 西路军:天山风云

    西路军:天山风云

    本书描述了西路军余部进入新疆活动的全过程,记录了共产党人在新疆培养后备人才的历史情况,并揭示了盛世才政权表面上平静祥和掩不住暗藏的重重杀机。
  • 天安门的天

    天安门的天

    《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百部小小说名家出版工程,旨在打造文体,推崇作家,推出精品。集结杨晓敏、许行、聂鑫森、孙方友、孙春平、刘国芳、谢志强、陈毓、周海亮、海飞、曾颖等当代小小说最华丽的作家阵容和最具经典意味的力作新作,由100名小小说名家一人一册单行本(共100册)组成,兼容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流派不同内容不同风格,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小小说的系统出版工程,是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认识社会人生、充实人文精神,提升文化素养,增强写作能力的最佳读本。本书为丛书之一,收录了墨中白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
  • 顺治出家之谜

    顺治出家之谜

    于采采编著的《顺治出家之谜》为“清史探秘系列丛书”之一。 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638年3月15日)生于盛京皇宫之永福宫,生母为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而他的卒年,正史记载为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公元1661年2月5日),享年24岁,被继任的康熙皇帝尊谥为“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庙号世祖。 但是,关于顺治皇帝的最后结局,历史上一直有许多争议。人们说:这位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代天子,并没有在24岁那年去世,而是削发出家了。这位皇帝与佛教的亲近记载,以及历史资料中他生前身后的诸多疑点,似乎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 天令

    天令

    为了所爱之人,去战斗吧!天令,传说拥有可以毁天灭地,创建新世界,让人起死回生,穿越时空的神奇力量。谁握有天令,谁就能号令天下,凌步神域,众生瞩目。而天令,却是在创世之初分裂成十块,散落凡间各地。千百年来,无论是芸芸众生还是天上神域都在不断寻找天令的碎片。那么,谁最终能获得这神奇的力量?谁最终又能凌步于一切,成为天令新的掌控者?
  • 假面真神

    假面真神

    真假虚幻,证道真神!曾经挥斥方遒的王者,数不尽苦鳖的小主播,异世界的疯狂,一曲嬉笑怒骂,一路高歌猛进…杨羽带着‘英雄变’穿越了。以大脑为核心处理器,气海为数据分析库,身体为硬件载体…在风语大陆,这个被神明遗弃诅咒的大陆,如何打破天道证道真神。是有意而为,还是无意的巧合?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真真假假,亦要证道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