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2600000036

第36章 悲情Y君

和他在一个生产队(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 改称“连队”) 共同生活了六年, 真个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几乎每天都要碰面, 点点头, 打个招呼,熟悉得不能再熟悉。而且, 我们还都算是兵团职工, 进不了“兵团战士” 的行列, 干的也是同样的工种———农工。要说差别的话, 只有一点: 他在后勤排, 我在农工排。平常, 我们每天都要下地干活儿, 他呢, 主要是在生产队驻地的房前屋后忙乎。

然而, 今天, 当我想要用手中的笔写写这位老兄的时候, 用尽心思去想, 却总也想不出他的名字! 和他共事的时间, 当在三十几年前。虽说是经过了四分之一多世纪, 马上就要步入老年人的队伍, 而且, 身上开始有了一些老年痴呆症的症候, 但也不至于把以往的事情忘得如此彻底呀?!

冥思苦索了好长一段时间, 终于, 我弄明白了!

我根本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因为, 三十多年前的时候, 我也不清楚他到底叫什么! 不止我一个, 全连两百多干部职工, 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不曾知道。

形成这种局面, 只有一个原因: 他是个哑巴。全连上下, 包括连长、指导员, 干部职工, 男女老少, 一律称呼他“哑巴”。连领导也许知悉他的详细身世,负责发工资的会计应该知道他的名字, 但对我们普通职工来说, 除了知道他可能是山东人, 别的有关他的资料, 好像全是一片空白。至于他姓什么? 叫什么? 更是没有人理会。

所以, 在这里, 就称呼这位老兄为“Y君” 吧!

如此改变称谓, 当然有我的道理。自古以来, 我们中国人, 喜欢将不太顺耳的字眼儿顺着谐音改造过来。比如, 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大雅宝、小雅宝胡同, 本来的名字是大哑巴、小哑巴。“哑巴” 两个字, 叫起来显然不大中听, 换成了“雅宝”, 住在那里的老百姓, 无论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说给别人听, 感觉肯定不一样, 心里都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

总之, 这么改一下, 大得人心!

既然前人敢将哑巴改称“雅宝”, 我这里喊哑巴一声“Y” 君, 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虽然既失聪又失语, 但Y君绝对是一位“另类”, 如果不是和他深入交往,你很难一眼看出他是个残疾人。

中等身材的Y君, 腰板挺得溜直, 行动敏捷、干净、利索, 干活儿从不拖泥带水, 用东北话说, “刹利” 得很。和众人在一起的时候, Y君选择的位置十分巧妙, 不远不近, 若即若离。他绝不会抢在最显眼的地方, 突出自己的影响, 妨碍他人的正常交流, 更不会躲到阴暗的角落里, 让别人忘记他的存在。这一切,又都是从从容容地流露出来的, 看不到半点做作或是装腔作势, 如同连队四周平展展的黑土地, 真切而自然, 一览无余。现在回想起来, Y君真像是一位训练有素的配角演员, 在舞台上, 不抢主角儿的戏, 也不忘记自己的独特身份, 一招一式, 拿捏得恰到好处, 令人叫绝。

那时候, 在北大荒, 我们的穿着都十分随便, 一件破棉袄, 挡风、挡雨, 还挡寒。衣服挂个口子, 随意缝上几针, 即使还露着棉花, 也能将就。Y君可不一样, 他总是穿戴得整整齐齐, 衣服上虽然有不少补丁, 但无不缝补得平平整整,针脚均匀, 边是边, 角是角, 那手艺绝对超过自认为心灵手巧的女知识青年。Y君头上常戴一顶蓝色的“解放帽”, 干干净净, 端端正正, 须臾不离。说来也是奇怪, 我好像从来没见过他摘下帽子的形象。个中因由, 却始终没有弄明白。

不像一般聋哑人那样“咿咿呀呀” 地叫个不停, Y君从不轻易开口。他的脸上, 总是挂着笑容。那是一种轻松的、坦直的、自然的、童稚一般的微笑, 真个是不卑不亢, 不谄媚也不勉强, 素面朝天, 坦坦荡荡, 非常容易为人所接受。全连上上下下, 男女老幼, 和Y君见面, 看他笑, 也会回之一笑。彼此之间, 虽然没有言语的交流, 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更有味道。

写到这里, 我真的为自己手中的笔感到惭愧。因为, 我实在不知道, 该用什么样的文字, 完整而准确地描绘出Y君独具特色笑容的丰富内涵! 语言的表现力, 实在是太有限了。如果我有绘画的才能, 把Y君的笑容画下来, 或是用照相机把他的笑脸完整地记录下来, 让你们实实在在地感受一番, 该有多好!

看到这里, 朋友们可能会发出疑问: 你说的这位Y君, 不过是北大荒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工, 又是一个残疾人, 他果真有你介绍的这么好吗?

当然, 我可以向毛主席保证, 在我们连里, Y君的的确确是大家公认的模范人物。

20世纪70年代的北大荒, 最受人尊敬的模范人物, 应该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 再就是贫下中农。我们连队就有一位口才极好的贫下中农, 虽然认不得几个汉字, 但出口成章, 语言极其生动, 讲起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事儿来, 俏皮话一套一套的, 总能引起满场轰动。就这样, 他从连里讲到营里, 又从营里讲到团部和师部, 处处受到欢迎, 披红戴彩, 红极一时。

Y君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开口说话, 当然无法宣讲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 但用我们连领导的话来说, Y君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扎扎实实地宣传和实践毛主席的伟大教导, 更为难能可贵。

这么评价Y君, 包括我们那些心高气盛的知识青年在内, 还都是挺服气的。

Y君干活儿, 那是没得说, 钉是钉, 铆是铆, 踏踏实实, 认真负责。更让人感动的是, 他不止本职工作做得好, 还能处处为别人着想, 想方设法帮助他人。看到老年人、妇女打水, 他肯定要跑过去帮助摇几把辘轳。乌云越过附近的尖山, 眼看暴雨就要来临, 晒场上会一片忙乱, 这时候, 只要你细心观察一下, 绝对能看到Y君匆匆赶到的身影。冬季里天寒地冻, 到井台的路上结满了冰, 老远看到的挥锹铲冰的人, 不用说, 十有八九准是Y君。他好像是个不知疲倦也不需要休息的人。中午, 大家都在睡午觉, 他呢, 不知道是从哪里弄来些树条, 三缠两绕,编织出一个个结实耐用的小筐子, 送到各个宿舍, 供大家使用。

Y君做的都是些小事, 但却是一般人难于做到并难于坚持的小事。而且,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 他又不可能抱有惹人嫉妒和议论的动机。就他的身体条件, 不可能得到职务上的升迁, 也不会被推荐上大学呀!

日久天长, 不能不让人对Y君刮目相看。好像是在1972年前后, 要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 团里组织我们几个人, 集中创作文艺作品。我在团部招待所里冥思苦索了好几天, 最后, 还是靠以Y君的事迹为基本素材的一篇东西, 勉强完成了任务。后来, 团里自行印刷了一本小册子, 我的那篇文字也被收列其中。而今, 时光已然漂过了将近四十年, 当时那篇如果能被称为作品的文字, 在我的记忆中只留下了淡淡的一点影子。我相信, 假如哪位朋友手中还保存着那本油印的小册子, 也许还可以放进我们八五二农场的场史陈列室呢!

自从写了上面说的那篇文字之后, 我觉得自己和Y君之间的关系有了不小的变化。尽管我相信, 他并不知道我写了他的诸多先进事迹, 因为他不识字, 也不会听别人说起那本小册子, 但通过搜集有关他的材料和具体的写作过程, 我对他的感触(确切地说, 是好感) 确实深化了许多。和他再见面的时候, 我会主动冲他笑一笑, 有时候还会不经意地拍拍他的肩和背, 用他能理解的肢体动作, 表示自己的好感。

所以, 那一天中午,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 跌跌撞撞地走到Y君身边的时候,我也是不由自主地向他所在的方位靠了靠, 想和他打个无声的招呼。

在三伏天, 炎热的农忙季节, 由于劳动强度明显地增大, 午饭后几十分钟的午睡, 就成了所有的农工都非常珍惜的特别享受。为了尽可能地争取多睡几分钟, 我们简直想尽了所有的办法。举个例子: 为了缩短剥掉蒜皮再吃蒜的时间,有个老职工教我们, 先将蒜头咬一下, 把蒜头咬开, 然后捏住两头, 把蒜瓣儿硬生生挤出来, 直接放到嘴里吃。对类似的生活经验, 我们都是来之不拒, 一句话, 只要能帮助大家养足精神以应付下午的繁重劳动, 任何招数都能得到广泛的欢迎。

而我在午睡最甜蜜的时候走出宿舍, 实在是出于难以启齿的原因: 那几天,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东西, 弄得本人腹泻不止, 痛苦万分, 不得不接二连三地往厕所跑。前面, 我用了“跌跌撞撞” 四个字, 也是实情。一者, 接连腹泻, 有些体力不支; 二者, 当时正睡得糊里糊涂, 很不情愿地起身, 走起路来自然摇摇晃晃, 难以自持。

就这样, 我渐渐地靠近了Y君。然而, 当我走到离他只有七八步远的时候,却猛然间停下了脚步, 头脑也在瞬间恢复了清醒。

我好像听到了十分特别的声音, 看到了十分特别的情景!

仔细望过去, 简陋的凉棚下, Y君闷头坐在他的小马扎上, 却不像往日从从容容编筐的样子。他的双手在两腿间快速地动作着, 嘴里哼哼唧唧地发出毫无规律的声响, 额头上挂着一排排细密的汗珠!

我一下子明白了, 他这是……

仿佛是被雷电击中一样, 我忽然间呆住了。而且, 说不清为什么, 我的脸立时发起烧来, 好像自己做了多么荒唐的错事一样, 趁Y君还没有发现, 我赶紧返过身来, 快步跑回了宿舍, 连刚才紧迫的内急都给忘掉了。

回到房间, 躺到火炕上, 我的心还在激烈地跳着, 额头上也仿佛渗出了汗珠儿。好险哪! 幸亏我动作快, 没有为Y君所察觉。如若不然, 那场面会有多尴尬! Y君也是位自尊心极强的男人, 毫无准备地将自己最不愿为人所知的一面暴露在他人面前, 情急之下, 说不定会做出何等激烈的反应。擦着额头的冷汗, 我的心总也平静不下来, 反反复复地过滤着刚刚的情景, 真个是心乱如麻, 不知该怎样清理自己的思路。那一刻的心境, 用语言实在无法细致地描述。

那天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今天, 也许根本不算什么。Y君的那些动作, 世界上大多数男人和女人, 在特殊的年龄阶段, 可能都经历过。用现在的语言表述, 算是“自慰”, 自己安慰自己而已, 没有什么了不起。人们可以从容地利用各种语言或者文字, 在不同的场合, 对此进行平静的讨论, 根本不会产生羞耻感, 更不会产生罪恶感。但在我们生活的那个年月, 可不是这么简单。那会儿, 好像还没有出现“自慰” 这个名词儿, 人们, 包括有知识的学者和知识不多的普通民众,都管那叫“手淫”。朋友们应该知道, 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 淫为万恶之首, 任何的人和事, 如果沾上这个“淫” 字, 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立时堕入深渊。

不经意间, 看到自己不应该看到的生活场景, 知悉了Y君不愿意为人所知的隐私(当然, 那时候, 我们还不会使用这个名词), 真的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我根本没有想到, Y君会有这种表现, 如果将这个事情披露出去, 肯定会在相当大的范围造成轰动效应。Y君的先进形象立刻会成为泡影,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说不定他会因此而成为“革命大批判” 的对象。

我知道, 大多数失语失聪的人, 性情极为冲动, 如果真的把他拉到批判会上, 弄不好, 他会将自己逼入绝路! 那种情景, 实在是太惨烈了。

想到这些, 真觉得心里一阵阵发冷。思来想去, 不管怎么样, 总不能把Y君逼向绝路吧? 而且, 横看竖看Y君, 确实是一个好人。在写过那篇文字之后, 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对Y君的敬意也是一日甚似一日。尽管当时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冲锋陷阵, 积极展开革命大批判, 和一切违反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象作坚决的斗争, 但我实在无法下这样的“狠手”。我觉得, 靠揭发他人谋取名誉和地位太可耻, 而且, 依我当时的思想状态, 也不需要类似的名誉和地位。于是, 我暗暗下定了决心, 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绝对不能将今天看到的一切透露给任何人, 就让它们烂在自己的心底吧!

虽然, 靠自己的思想斗争, 解决了这个上面说的难题。但从那一天之后, 当我再次看到Y君的时候, 心里总会萌生出某种异样的感触。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一些些忧郁和不安, 感觉到了一些些烦躁和冲动。我还发现, 在和连里的女同事目光对视的时候, Y君的眼睛里常常会闪烁出一丝丝羞涩和喜悦。而且, 他的目光时常会停留在女青年饱满的前胸和丰润的臀部, 尽管停留的时间不是很长。而这一切, 以前我从来没有发现过。

慢慢地, 在对Y君的观察和思考中, 我逐渐意识到, 虽然Y君是个失语失聪的残疾人, 但在很多方面, 他也和平常人一样, 有着平常人的平常要求, 同样会被异性所吸引。他应该比我们这些知识青年大上七八岁, 早该到了结婚的年龄。可是, 他周围的人, 也就是我们这些肢体和器官均属正常的人, 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更没有任何人帮助他操持这一切。我虽然想过这个问题, 但并没有采取过任何行动, 甚至可以说, 连采取行动的意识都没有产生过。

数年之后, 我离开了工作七年的农业连队。后来, 我又离开了北大荒。转瞬之间, 几十年过去了, 但在那个炎热的中午发生的事情, 以及和Y君相关的点点滴滴的生活场景, 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留有深刻的痕迹。

记不清是在哪一年了, 突然听到Y君去世的消息, 而且, 听说他是自己将自己送到另外那个世界去的!

得知噩耗的时候, 痛心之余, 我还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震撼。

一个活生生的人, 就这样令人遗憾地离去了。如果不是受到极为强烈的刺激, 对全部生活失望乃至绝望, 怎么能下决心走到这一步?

Y君两耳失聪, 听不到他人对自己的任何议论, 不会像阮玲玉那样, 因经受不住莫名其妙的谣传而自绝于世。Y君不识字, 也不会因看到辱骂攻击自己的大字报而轻生(他是个人缘极好的人, 在我们的生产队里, 绝不可能出现对他的人身攻击)。

虽然, 不知道Y君离开这个世界时的所有细节, 更不清楚他之所以如此行事的全部动机, 然而, 我强烈地意识到, 作为Y君往日的同事, 我们, 当然也包括我, 也许还应该包括我们生存的社会环境, 都对Y君怀有某种说不清的歉疚!

我们需要他。因为, 他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做出了相当多的贡献, 为我们提供了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帮助。

我们的集体也需要他。他用自己的模范行为, 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为领导调动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供了诸多方便。

可是, 他需要什么, 我们清楚吗? 我们为他提供过帮助和方便吗?

恐怕我们之中的任何人, 都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

由此想到曾经和我们并肩工作, 并坚持走在我们前面的那些英雄模范人物。

相对于他们为我们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我们和我们的社会, 给了他们多少努力和贡献呢?

写到这里, 心底不由地涌出一些沉重的感觉。

不多说了, 大家都认真想想吧!

同类推荐
  •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中华千年文萃:曲厅

    本书以《全元散曲》、《元曲选》、《元曲选外编》为基础,参酌各家,汇校诸本。选注时扩大了作者的入选面,包含元明清三代中一百一十多位作家的四百多篇作品,并附有作者小传。
  • 幼儿文学鉴赏

    幼儿文学鉴赏

    本书从审美的角度介绍了幼儿文学鉴赏的独特之处,阐述了幼儿文学鉴赏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对儿歌、幼儿诗、幼儿散文、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图画故事、幼儿寓言和幼儿戏剧等文体如何进行艺术鉴赏进行了系统介绍。
  • 青鱼点灯

    青鱼点灯

    本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其中多篇已在报刊发表。书稿作者西野,本名张树鹏,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诗歌学会会员。作品发表于《诗刊》《朔方》《星星》《飞天》《诗潮》等报刊。其作品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却又可从其中看到现实的影子。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热门推荐
  • 阳光也害怕孤单

    阳光也害怕孤单

    本书为作者的小说集。全书收录文章均在《美文》《疯狂阅读》《青春美文》《疯狂作文》《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做人与处世》《时代青年哲思》《延河》《散文诗》《台湾新闻报》《草原》《少年时代》等报刊发表过。其中包括《蒲公英的成长》《被风吹散》《夜阑人静》《被火车带走的孩子》,以及《原来阳光也害怕孤单》等文章。
  • 偷心狂后

    偷心狂后

    她是乡野村姑,他是名门少爷!他救了她,将她带回家,并对她呵护有加。什么?看上她了,要娶她为妻?先不说他有两个未婚妻摆在那,身边还有好几个美女虎视眈眈。“对不起,本小姐不当妾!而且宅斗神马的最讨厌了!”想走?他不会就此放弃的。
  • 最强护花高手

    最强护花高手

    一起银行窃案,牵扯出惊人的秘密……一位银行的高级经理研发了能够入侵全球金融网络的病毒,眨眼之间就能无声无息的转走令人无法想象的巨额天文数字,他本人的消失,让各国紧张惶然。这时候,神秘的楚天接到了寻找这个人的任务,他打算从这个人刚刚考上中海大学的女儿下手。于是楚天走进了校园,从此清冷孤傲的校花、泼辣妖娆的系花、温婉动人的老师云集身侧,女神也好,女王也罢,群芳争艳……
  • 养子为王

    养子为王

    前世销售天才吴子琊意外身死得到”天道系统”来到古代平行世界成为世家养子。看尽浮华,今生只想过点平静日子的吴子琊却因为养子身份陷入一个又一个权与利相争的危机。自此,从霸州吴家开始,到楚王朝宫廷,再进入更广阔的天地。心中平静的日子被手中的权力、身旁的红颜知己、背后的势力所羁绊。想要实现自己的梦,只有——统一三千部族王朝,开万世之太平!
  • 推销员定律

    推销员定律

    指导个人成功与组织成长的完美手册。本书收集了在推销领域中广泛应用的81个定律。这一些定律一部分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和实践发现的一些人类社会基本规则,一部分是推销名家经过长期的工作总结并行之有效的真知灼见。它们如同人类智慧的一扇扇窗户,通过它,可以了解纷繁复杂世界背后的真相,并掌握解决推销工作中复杂矛盾的利器。这些定律堪称推销的黄金法则,曾改变过无数人的命运。阅读它,你的命运也将随之改变。
  • 血轮眼在异界

    血轮眼在异界

    本书改名《仙弃2》,继续求收藏。保证不太监,打算副职就是当写手。
  • 类证治裁

    类证治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铸剑元师

    铸剑元师

    我望南山,终于考上了布鲁斯特皇家学院,哈哈,这学院听名字就霸气,呃,我**,这什么玩意这是,我才不要学挖掘机!!!祖宗啊,你可坑死了我了你,你说你死就死吧,还留这么多武侠小说,有什么用,这什么《剑王传》,有毛用啊,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铸把剑试试吧,呃,我的亲祖宗,你铸剑还要板蓝根?!就这样,我们主角用来铸剑的高压锅,duang的一声,炸掉了,男主角在重伤抽搐之余,又被一道闪电劈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做了个正确选择,他把书撕了,然后……他穿越了!这个世界的武器,在铸造的时候都会添加一种叫魂石的矿物,在练成之后,就会制造出剑魂,剑魂可以自己战斗,并且绝对服从铸剑师!
  • 中国历代战神

    中国历代战神

    本书就是在这种亮剑精神的鼓舞下,以人物为线索,在写法上融真实性、可读性于一体,既尊重历史事实又文笔流畅生动。使读者仿佛听到昨日沙场的战马嘶鸣,感到英雄历历在目,纵马跃然纸上。在内容上通过对精心挑选的十二位战神所处的时代背景、成长经历、人物性格、奋斗历程及所表现出的各具特色俱进、残月如钩的大漠的悲壮;体味那山河日下、国家将倾时战神们那种义无返顾和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更体味那民族危亡、硝烟战火中英雄们的一往无前和舍生忘死……从而再次唤起中华儿女对我们民族的热爱,让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再创辉煌。
  • 天才神医:腹黑圣主追妻难

    天才神医:腹黑圣主追妻难

    26世纪特工叶凌儿,由于任务物品——一枚古朴戒指重生异世——玄凌大陆。什么?刚出生母亲被追杀?父亲不知所踪!!!她仰天长啸,要不要如此凄凄惨惨戚戚?小爷女扮男装游历大陆容易吗?为何总有麻烦上门?赌灵石,创墨阁,虐渣男,灭仇门。摇头长叹,爷不想出手你们为什么总逼我?众人默……明明是你将别人家中洗劫一空还装什么无辜?某天,起床怎么感觉身旁好像多了些东西……抬头只看见某人正一脸无辜+委屈的看着她:“小槿儿,你可要对人家负责。昨夜可是人家第一次!”某女满脸黑线,昨夜……人都晕了,谁知道发生了什么!!!【简介无能,请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