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1000000016

第16章 地藏道场--安徽九华山(3)

禅师领众参禅,设坛讲经,四方僧众慕名而来,常住多达数百人。同时又于翠峰寺创办华严道场,推行僧伽教育,修学并重。继月霞禅师之后,心坚法师住持东崖禅寺。

在此期间,心坚法师创建了东崖下院和法华寺,大力开展弘法活动,数次出任九华山佛教协会理事长和安徽省佛教协会的理事长。

东崖禅寺的石崖东有古洞穴,深数米,宽3米。洞口堆云如雪,取名堆云洞,是金地藏初至九华山时栖身之所。洞上之东岩,巨石方正,金地藏常于石上诵经观景,晏坐清修,故此石有晏坐岩之名。

石崖之西、南两侧有摩崖石刻。南侧之飞身处传为金地藏出入东崖之处。西侧的云深处、云舫、赠周经和尚偈为王阳明手书。当云涌之时,远望此岩,形如巨舫,故有云舫之誉。东崖云舫为九华山十景之一。

东崖的西北有一水泉,当年地藏于洞中被毒虫咬伤,当时有一女子来到跟前说:少儿无知,愿出泉补过。然后指引西北一石便眨眼而去。

金地藏揭石见泉,泉水清澈甘美,以泉洗伤,即刻痊愈。后知为龙女所助,龙女泉由此得名。

百岁宫位于九华山摩空岭,又名插霄峰上。百岁宫初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百岁宫是九华山第二座肉身殿,供无瑕禅师肉身。

据寺前碑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河北宛平僧海玉和尚,号无瑕禅师,由五台山游至九华山,见此地九峰如莲,便在摩空岭摘星亭结茅布道,名摘星庵。

无瑕禅师在此,长年以野果为食,不食烟火熟食,并用舌血和金粉,费时20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家文物一级藏品。

无瑕圆寂于1623年,享年110岁,世称百岁公。逝前嘱弟子3年后启缸,弟子将其遗体跏趺缸中。

过3年后,恰逢王钦差来山进香,夜见霞光,因与无瑕弟子启缸视之,见无瑕结跏趺坐,肉身不腐,颜面与生时无异,弟子遂将肉身涂金保护,在庵内供奉,并奏闻朝廷。

1630年敕封无瑕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最乐,赐无瑕肉身塔名莲花宝藏。同年,无瑕弟子慧广和尚于此建佛殿,造戒堂,立方丈,安单接众,易庵为寺。正因为万年寺是为纪念百岁公无瑕和尚而兴建的,因此又名百岁宫。

至后来的清康熙年间,百岁宫毁于大火,之后多次进行修葺和重建,命名为万年禅寺,创成十方丛林,无瑕和尚的肉身也移至殿内供奉。

1879年,僧人宝身主持重建并赴京请《藏经》一部。光绪末年再次遭火,幸扑灭及时,未造成重大损失,无瑕肉身、明清帝王所赐的金章、玉印和《血经》等完好无损。

寺院内的无瑕和尚肉身重上漆、贴金,塑三如来、十八罗汉、弥勒佛、韦驮诸像。

之后又建造了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罗汉坐像,像高1.3米。

百岁宫是典型的皖西民居寺院,5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房、齐堂、僧舍、客房和东司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代城堡,这种形制在我国寺院建筑中极少见。

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

从正门下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5层楼。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

寺下不远处有一山亭,亭内原供皆大欢喜形象的弥勒佛。佛经上说弥勒住在兜率天,所以小山亭的题额为兜率院,颇有以山亭作为寺门之意。

穿过山亭便至峰顶,石库式的大雄宝殿门上方,悬挂着敕建万年寺,钦赐百岁宫楷书寺名竖题。寺门前,两边平房对称,中间是一块呈长方形的坪地。

墙壁上镶砌着清雍正、乾隆等年间的碑刻10余通,有诗刻,有《藏经》、修寺院、捐献功德等碑记刻石,其字迹有魏碑、正书、榜书、馆阁体小楷。

西边一排平房,为香积厨、库房等。东边数间平房,临崖而建,屋内悬有古钟,谓之钟房。钟为铜质,重约1000千克,钟面凸出铭文和花纹图章。此钟也称幽冥钟。撞钟和尚边念钟上的文字边撞钟,特环往复,日夜不停。

这种布局在其他的寺庙中式非常少见的,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供奉着装金无瑕和尚肉身。和尚头戴莲花宝冠,身披朱红袈裟,头部大小与常人相似,身躯已干缩如孩童,端坐莲台之上。这种金身,置于空气中已有350多年,依然不腐。

大殿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

清代之后,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是完全继承明代。清代帝王虽然对喇嘛教十分推崇,但对汉地佛教也极力崇信。世祖顺治曾召玉琳国师到京说法,并命选僧1500人受戒,以表示对汉族地区佛教的扶持。

其次,清圣祖康熙和乾隆曾多次出巡常住名山巨刹,并赋诗题字、撰制碑文,表示对佛教的浓厚兴趣,还多次派遣官员专程上山向地藏致祭,屡赐重金修缮化城寺,钦赐御笔匾额。

此后,九华佛教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寺庙林立,僧伽云集。化城寺的寮房增至72家之多,又自称禅院,各立门户。僧人多达三四千人之众,金地藏可谓是身后沙门多似沙了。

1858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于九华山,许多佛寺禅院毁于战火。战后,清朝朝廷出于政治需要,扶持佛寺的恢复。光绪年间给甘露寺、百岁宫等寺3次赐予《龙藏》各一部。地主绅商及善男信女竞相捐输,佛寺、精舍修复很快,还陆续出现了一些茅蓬小庙。

只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等大的丛林又恢复了受戒法会、讲经法会,开坛讲授戒律和《法华经》、《地藏经》等,并刻补经书雕版,印刷发行。各寺都恢复水陆法会等宗教活动。

康熙年间,朝廷派包衣昂邦赫奕、内侍李环、太仆寺少卿格尔芬到九华山进香,赐银三百两。次年又赐御书九华圣境。

旃檀林是化城寺十二寮房之一,由4座厅堂式民居和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而成。

东为僧房和斋房,敞厅堂,3层楼阁,有内落水小天井。西为云水堂,敞厅四开间,两层楼,小天井。僧房和云水堂之间为前厅,内用板壁隔成弥勒殿和韦驮殿,进深20.5米,殿两侧是两层楼阁。

韦驮殿前有两个小雕像,一个是济颠和尚,一手拿着薄如纸的小酒盅,另一手摇关破芭蕉扇儿,笑盈盈,喜哈哈,手舞足蹈,似酒醉归来,逍遥自在。另一个是疯僧,赤足,手挥拂尘,左肋下夹着一把扫帚。

韦驮殿里,韦驮身着铠甲,手扶金刚杵,面对大雄宝殿佛像而立。

弥勒殿里供西方三圣,又称阿弥陀三尊,即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三世佛之一的阿弥陀佛,他有13个名号,是净土宗的主要信仰对象。加上左边的观世音菩萨,右边的大抛至菩萨,合称为西方三圣。

从韦驮殿向左,进门又是一幢楼阁,楼上佛堂敞,楼下厅堂高大,古色古香。厅前天井狭长,左右为库房、僧寮。由韦驮殿向右,进角门穿过楼间小巷,是又一组楼堂。

楼下3间敞厅,屏风后和左右两端有10间客房,楼前天井,上有巨幅壁画,为墨龙行云图,龙首向下喷水,鲤鱼向上跳跃,也称鱼龙变休图,左右上方还有芦雁秋景、秋菊傲霜和春兰、冬梅等小品图画。古雅清幽,可供观赏。

在两厢楼柱间,有唐玄奘率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西天取经的雕像,4人风尘仆仆,远道而来,各自伫立于廊下一角,好像等待寺中住持和尚出来迎接款待,十分有趣。

穿过一石板铺地,洁净如洗的长方形天井,就可达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高18米,宽11.5米,深15.5米。仰观大殿,铁黑色葫芦矗立在正脊中间,鱼龙尾翘在两边。重叠的飞檐,条条鱼龙飞来,装点得八角殿更加壮观。重檐间,绘着青狮彩凤。

四周廊柱上,雕有八仙人物像:跛足蹒跚的铁拐李,腰间葫芦摇晃;风度翩翩的吕洞宾,潇洒自如,春风满面,袒胸露腹的汉钟离,须髯飘洒,手摇宝扇;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手击渔鼓,欲唱一曲道情;身穿官服的曹国舅也赶来檀板轻敲。

还有仙人刘海,喜盈盈地在戏弄金蟾,这些都是道家神仙。

殿前廊下左右钟鼓高悬,古钟重在上千千克以上,鎏金大字闪烁有光。廊下和佛幡前有黑底金字楹联和泥金雕花楹联。

第一联说道:

山中做伴莫负烟霞,

林下相逢祗谈因果。

又一联说道:

把臂入林可复有太白联吟阳明打坐,

现身说法恍然悟新罗月满南海波澄。

说的是李白游九华,吟诗联句。王阳明上九华山,在东崖晏坐,已为陈迹。所说新罗即金地藏,相传农历七月十五是其生日,正值月满。南海指观音,普陀山为南海观音道场,与九华山齐名,都谓之菩萨道场。

佛像座前一联说道:

奉双亲参礼九华,喜今日旃檀林中便是极乐世界;

愿一心长持半偈,想当年菩提树下用何等刻苦功夫。

这是出自在家信佛的居士之手,以示其虔诚。

殿堂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两旁侍立着是阿难、迦叶。两侧是观音、地藏像,观音像两侧有金童、玉女,地藏像两旁有闵公、道明侍立。

大殿两侧依墙而塑的十八罗汉,与只园寺的十八罗汉各有千秋,自台基以上至殿梁间,塑的是大海波涛,十八罗汉或立、或坐,或昏睡,或惊异,他们各异显神通,在惊涛骇浪里稳如泰山。

鳌鱼、龙、鳖、虾、蟹、蚌之类水族都在他们脚下,为其效劳。水面上还有一只空荡荡的法舟,最高处还有佛龛、宝塔,仿佛是海上奇观。

大殿中的佛像均用生漆夹纻法制成。一枝花茎能擎两三丈的塑像。佛像制作工序较为复杂,预先雕刻好能分能合的木质佛像模型,拼合成一整体,外缠纻麻布,涂上生漆、铁砂调和的涂料,如此重复。

雏形制成后,将模型一块一块抽出来,然后刮净磨光,贴上赤金制成的金箔,金光闪闪的佛像就制成了。它具有防潮、防腐、防蚁蚀等优点,适宜于雨水多、云雾浓、湿度大的江南山区。九华山佛寺中,这种造像较多。

大殿两侧是花厅,两层楼,有花院,名山中天。墙下依地势砌成花圃,种花植草。旁有山泉一眼,用石条砌成一方池,清澈见底,晶莹如镜。

院落窄长,因花厅前檐高10米,走廊宽两米多,长5米多,扩大了空间,所以视路开阔,是名副其实的山中天。

花厅5间,中间两开间为敞厅,两端和屏门后有房间,与二楼、三楼共有16间卧室,为接待贵宾下榻之处。敞厅装有玻璃隔扇,雕刻着各种神话故事。

闲坐厅堂,便可欣赏神光岭、芙蓉峰上方木苍翠,白云袅袅,群鸟飞翔的景色,悦目清心,实为福地洞天。

1667年,玉琳国师奉旨进香九华山,见九华山山水环拱,于是在九华山化城峰半山腰建立了甘露寺。

传说在动工前夜,满山的松针尽挂甘露,人称奇迹,又因《法华经·药草喻品》中写道:

释迦说:我为大众说甘露净法。

阿弥陀佛又有甘露如来和甘露王的称号,他化身说法时就有澍甘露之雨的话,于是定名为甘露寺。

甘露寺地处山腰,又是北路朝山必经之地,寺院宽宏,佛像众多,茂林修竹,环境优雅,因此香火十分旺盛,有洞安和尚在此两度登坛的说法。乾隆年间住持僧优昙开坛传戒,成为丛林。

甘露寺全寺由3组民居式建筑与宫殿式大雄宝殿组合,依山而建,高达5层,琉璃瓦顶,金光闪耀。

该寺为不规整布局。北面的韦驮殿和知客堂两组建筑布置在高2.5米的台基上,3层阁楼,其中知客堂墙上开四层窗户,实际只有3层,开设顶层窗户,增加了层次感。

韦驮殿南为高15米的大雄宝殿,前有伴廊,殿身筑在6.8米的台基上,大殿东为两层走马通楼,内天井,进深22米,宽15米,楼层上下分别为祖师殿、方丈寮、禅堂和客房。

进入大门后,从山门的侧门出,转向上坡十数级台阶,再从侧面进入大殿,有明显的空间层闪感和明暗变化的效果。寺内有3个天井,上百个外窗,屋面为硬山两落水或四落水,而大殿为歇山顶。

甘露寺全寺殿宇宽宏,楼阁整齐,背倚青山,前有流水,极富诗情画意。古人宿此寺中,曾有屋角泉声落,床头岚气过、到此禅关宿,方知山色多的诗句。

寺前路旁有石砌冰纹通花栏杆,可在古木荫下凭栏远眺,一览山色。寺旁有定心石,四周翠竹修林,遮天蔽日。

乾隆年间,朝廷赐御书芬陀普教,并遣钦差当时的江宁布政使司普福朝山进香,各地方官府也对九华山佛教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由于官绅和信徒的捐助,清中叶全山新建和扩建了众多寺宇,化城寺在拥有寮房的基础上又相继衍出只园寺、百岁宫、东崖寺等丛林,寺僧达三四千人之多。

清代光绪年间,朝廷向九华山甘露寺等寺3次颁赐《龙藏》。再加上绅商及信徒们的竞相捐赠,至清末九华全山有寺庙达150余座,只园寺、甘露寺、东崖寺、百岁宫四大丛林开始形成。

1898年,月霞法师在翠蜂寺举办华严道场,进行僧伽教育,开创了我国佛教史上兴办佛学院的先例。

【旁注】

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位期间,朱棣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北京紫禁城城,组织进行了郑和下西洋,编修了《永乐大典》等。朱棣死后,庙号太宗,葬于十三陵的长陵。

嘉靖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明世宗的谥号为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同类推荐
  •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我是天文知识大王

    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也是最有魅力的学科之一,它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萌芽时代。《我是天文知识大王》这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精炼生动,把扑朔迷离的天文知识简单化、通俗化,告诉少儿读者最感兴趣的缤纷天体、最想学习的月球知识、最想探索的行星奥秘,从而来认识和了解浩瀚的宇宙,帮助少年读者从小热爱科学,探索未来,为人类真正走向太空打好知识的基础。
  •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人人有责(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现代人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但在享受科技进步营造的舒适生活环境时,并没有及时意识到付出的生态代价,结果是人类被迫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地球生态危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该是怎样一种关系?人类能把自然看作自己的附属品吗?
  • 万物家史

    万物家史

    本书多侧面、多层次、全方位、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各门学科的发展史。对每一门学科的起源、脉络以及各学科间的互动做了系统、明晰的梳理。
  •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外星人的惊天秘密:打开《山海经》说外星人

    《山海经》中关于中华之地理、矿产等记载,从何而来?何以如此精准详尽?是古人拥有什么先进探测设备,还是有“天人”相助?女娲、王母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到底是神话传说还是外星来客?本书作者按图索骥,为您还原“外星事件”,以大胆的猜想和认真的推理得出了一个让人大吃一惊的观点——外星人曾造访地球,人类是外星人反复试验造出的新物种……看看《山海经》中的这些插图吧,那些诡异、神秘、荒谬的生物背后都隐藏着未知的真相。请跟随作者一起回到那个荒蛮的时代,共同揭开外星人的惊天秘密……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后现代传说

    穿越之后现代传说

    叶浪,一个普通的白领阶层员工,幸苦工作了几年终于获得了一次公费旅游的机会,兴高采烈的叶浪满怀瞳憬的坐在奔赴传说中美女最多的地方——意大利、米兰。第一次坐飞机却遭遇了有史以来的最强气流,飞机被破坏,生命危在旦夕。本以为生命就此结束了,叶浪却突然发现自己正在一辆飞机上,最为恐怖的是,他竟然是驾驶员,这眼前的一切让叶浪琢磨不着头脑。难道先前发生的一切都是梦吗?难道自己失忆了?带着重重的疑问,叶浪来到了一个新生的时代,一个不明的世界,开始了他的新人生...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珠仙

    珠仙

    地球人陆昊然穿越成为青云掌门,自有镇压天下第一邪珠职责。但是陆昊然修为全失,天下将会怎样?让我们一起见证烦人成圣。
  • 大星系时代

    大星系时代

    狂暴!!!热血!!!来吧,这儿是大星系时代!!!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传说太阳,太阴,太白,岁,辰,荧惑,镇为曜。“罗睺”、“计都”复加“月孛”、“紫气”合称“七曜四余”。每当妖孽现世,“月孛”星可凭视觉观见,其亦谓“妖星”,光焰万丈乃冲击寰宇,震慑九州。天象浮异,月孛出世,玄门百道,系如一脉。妖星落红尘,夺日月昌煌,取天地元精。一张乾坤图,引尘世纷争。一本封神册,打破三界清幽。浮生若梦曲,为谁弹。似水年华,曾为谁留。
  •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

    星座有心语:读懂星座的50篇

    本书收录了多首唐诗,并对其进行解释,分为风流、浪漫、激昂、沧桑、悲凉等几部分。
  •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圣经网咯个人解读

    圣经网咯个人解读

    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1-4)。
  • 休妻未遂

    休妻未遂

    他是孤儿,却是显赫家族的继承者,叔父阴谋夺权而被迫沦落他乡,当高墙大院里的一切恍然一场陈梦,情人与发妻,他乡与故乡,他该情归何处……他是长在美国的中国人,执迷不悔地跟一个女人牵手,严酷现实让他心灰意冷,踏上寻根之旅,在祖辈父辈尘封往事中,那抹曙光亦幻亦真……【喜欢小雨作品的,请关注新作《涅槃凰妃:腹黑王爷倒追妻》】
  • 仙木

    仙木

    离曦是怡灵山掌门竹源真人座下的唯一入室弟子,可多年来,师父却从不教他运用修为的方法。天生异象,竹源和几位长老命离曦和俗家弟子景辰下山寻找分散在各地的仙木。寻找仙木的途中,离曦和景辰邂逅了离曦的宿命中人谣姗和失去了一部分心房的清瑟。清瑟身世凄苦,怨念极深。为助爱人达成心愿,她不惜使用禁术割心之法除去心中所有邪念从而能够接近身怀至真至善至纯三道真气的离曦。虽然离曦和谣姗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可谣姗和景辰之间萌发出了微妙的情愫,离曦和清瑟也情根深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