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8600000041

第41章 从行为入手,培养孩子的品德

品德是一种智慧,是儿童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有了社会认可的品德,就能为社会所接纳。品德的培养应从人生早期开始。成人可以从行为入手培养儿童的品德,及时表扬、肯定或鼓励儿童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结合具体的场合进行行为的训练和指导。

谁也无法否认,道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翻开人类文明史上的任何一部经典,都会看到其中的道德主题。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可以说,道德是人类生存和延续不可缺少的东西。当一个人把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时,道德就转化为个体的品德。同样无法否认,品德是一个人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1.品德是一种智慧

自古以来,圣贤哲人都把品德看做立身之本,他们总结出很多意味深长的人生格言,如“厚德载物,雅量容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那些宗教信仰的开创者们,更是毕生弘扬品德至上的理念,以奠定人们信仰的根基。

有一些人可能认为,品德有什么用?既不能吃喝,又限制人的自由。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只要分析一下每天的生活,就会发现品德对于个人生存的价值。当独处的时候,我们也许不会关心别人的事情。而一旦离开独处的场所,我们就不可避免地与人交往或相处,这些人也许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的亲戚朋友,也许是与我们素不相识的人。在相处或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应了解对方的心理,并尽量以不伤害对方的方式与之交往,否则就难以友好相处,难以达到人际交往的目标。

我们或许在与陌生人谈一笔生意,这时我们需要遵守双方达成的某种契约;或许在与朋友参加一次社会活动,这时我们需要遵守基本的社会活动规则或要求;或许在与父母或其他的亲戚在一起聊天,这时我们同样需要遵守血缘关系所限定的伦理规范。因此,在什么样的场合,我们需要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而扮演什么社会角色,就需要遵守什么样的社会规则,角色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期望,它意味着个人需要遵守的一种社会规则或道德规范。在课堂上,我们扮演着学生的角色,就必须遵守课堂规则;在家里,我们扮演着父母或儿女的角色,就必须遵守亲情规则;在单位及单位以外,我们扮演着同事或朋友的角色,就必须遵守同事或朋友相处的规则。

道德本质上涉及自己与他人利益的协调。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行为起码就是道德的;不遵守这些规则,我们的行为起码就是不道德的,甚至有可能触犯法律。当我们不能遵守这些规则的时候,我们就会受到某种惩罚,基本的人际关系被破坏,正常的人际交往无法继续,工作和学习无法进行,活动无法开展,甚至家庭不能称之为家庭,学校不能称之为学校,企业不能称之为企业。扩而言之,整个社会也就乱套了。

因此,我们生活在各种社会规则或道德规范之中。我们需要这些规范,需要具有符合这些规范的行为和信念。否则,我们也许连最基本的吃、穿、住、行都无法得到保障。在人们缺乏品德的情况下,我们出行就会看到交通一片混乱,行人无法顺利行走;买东西就会看到市场秩序一片混乱,环境让人无法忍受。正是因为人们心中有一种道德的力量,我们才会自觉地遵守秩序,维护环境,尽量避免那些不应有的破坏和混乱。有了为社会所认可的品德,就能为社会所接纳,缺乏为社会所认可的品德,就会遭到社会的排斥或惩罚。从这个意义上讲,品德其实是一种智慧。

2.品德的培养应从人生早期开始

在早期的儿童的心目中,好的行为就是对自己有利的或者遵从成人要求的行为,也就是说,他们表现出来的道德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道德或他律的道德。他们在评价一种行为的好坏时,更看重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动机。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在人生的早期就不必培养品德了呢?绝对不是。这一时期,成人不仅要培养品德,而且要把品德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侧面来培养。

一方面,品德是儿童性格的一部分,要想形成好的性格,必须让儿童具有好的品德。例如,孩子的勤奋、努力、开朗,是以日常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品德为基本条件发展起来的。如果孩子不能遵守基本的生活规则、学习规则、人际交往规则,这些性格特征不可能顺利地形成。

另一方面,品德是儿童正常生活的必要条件。一个不懂得谦让、不会与别人分享和合作的孩子往往更难以相处,更容易遭到同伴的排斥;一个不能遵守课堂规则和学校道德规范的孩子,也很难正常地学习。相反,当孩子拥有了必要的品德,在各种场合能遵守相应的道德规则或规范,他们就很容易得到众人的认可和接纳,也更容易融入各种群体。换言之,品德是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道德规范可以看做一种约定,当他们遵守这个约定的时候,就具备了进入社会的“资格证”。

3.从行为入手,培养孩子的品德

既然孩子最初主要是一种“外在的道德”,更重视外在的道德行为,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行为入手,让他们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范,并学会遵守这些规范,其中包括家庭生活规范、学校学习和生活规范、日常的人际交往规范(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和陌生人交往的规范)。我们应鼓励孩子遵守道德规范的行为,并及时表扬或肯定他们的这种行为。

在这一时期,讲太多的“大道理”,进行生硬的道德训诫,效果并不理想,而结合具体的场合,进行行为的训练和指导,往往收效明显。例如,在具体的社交场合,让孩子学会讲礼貌和谦让,效果就很明显。但是,我们在塑造这类行为的时候,仍然需要以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给他们讲明这样做的意义。当他们的道德行为成为一种习惯之后,这种习惯就很容易与内在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相结合,成为他们性格的一部分。

显然,当孩子从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到关心所在的社区或学校的利益,再到关心地区、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利益的时候,能够接纳他们的环境的范围也日益扩大,从家庭,到同伴群体、学校、社区,再到社会和整个人类群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不仅是一种处世智慧,而且是一种最大的智慧。

对早期的儿童来说,他们还主要处于他律道德阶段。在他们看来,遵守成人的要求,就是好的;违背成人的要求,就是不好的、坏的。成人制定的规则是权威的、不可改变的。他们在判断一种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还不会考虑人们行为的动机,而通常是从行为后果的严重性程度来判断。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告诉幼儿一个故事:一个孩子为了偷吃东西打坏了一个盘子,另一个孩子为了帮大人的忙,不小心打坏了一堆盘子。然后,他问儿童:哪个孩子更坏一些?幼儿通常会认为打坏了一大堆盘子的那个孩子更坏一些,因为他们考虑的是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动机。

另一位著名的道德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根据他的研究把人们道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在前习俗水平,儿童主要遵守一种他律的、自私自利的道德。严格地说,这还不能说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或品德。他们看重权威,注重自身的利益。在习俗水平,儿童会遵守社区或特定群体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如各种习俗),认为取悦于众人的行为就是好的,倾向于做众人心目中的“好孩子”;到了后习俗水平,人们会遵守社会秩序和法律,处于最高阶段的人会从人类的普遍道德原则出发为人处世。

这表明,人们道德的发展表现出从自利到利他的趋势,也表现出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趋势。儿童最初的道德主要是一种他律道德,他们的行为通常是出于自利的考虑。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与身边的人交往时逐渐学会“利他”(单个的人),随后逐渐学会“利群体”(家庭、同伴团体、班级等),最后发展到“利社会”、“利人类”,能够从普遍的道德原则和普遍的人性考虑问题。这种“道德关注”范围的不断扩展是以日益深刻而稳固的价值观为基础的,也是与坚定的信仰或信念密切相关的。

这提示我们,在培养儿童的品德时,应根据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儿童所处的思维发展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早期的儿童来说,生硬的道德说教常常并不奏效,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养成往往收效明显。从道德的个人价值来看,随着道德水平的提高,儿童能够适应的环境的范围是日益扩大的,获得社会接纳的可能性也是日益提高的。

同类推荐
  •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女孩一生的成长、让女孩具备做人美德、培养女孩优雅的气质、培养女孩的开朗性格、培养女孩强大自信心、让女孩拥有丰富知识、培养女孩的独立能力、让女孩拥有成熟心智、培养女孩的良好习惯等9个方面总结了“富养”女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女孩。
  • 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好妈妈管孩子就是这样简单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爱在左管教在右、谈谈孩子的“不吃饭”问题、孩子爱哭闹我们有办法等。
  •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

    《怎样说话不伤孩子》通过列举家庭生活中亲子沟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阐明了父母的言语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怎样的影响和作用。书中用温馨暖人的亲切话语向天下父母们传递家教正能量,引导做父母的应当用积极的、正面的、有效的沟通方式来终止亲子间的言语伤害,走出自己和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交流误区,从而促进亲子感情,拉近孩子与父母的心灵距离,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最终培养出期望中的最优秀孩子。
  • 孕期红绿灯

    孕期红绿灯

    280天的怀孕历程,既是幸福的,也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孕妇在从准备怀孕到受孕至临产这一段时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烦恼,为此,编者急准妈妈、准爸爸们之所急,对孕前准备时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四个时间段中的妊娠安全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明确指出了哪些事情该亮红灯,应当刹车禁行;哪些事情可以亮绿灯,能够安全前行,以解释她们的困惑与烦恼。本书通俗易懂,观点明确,指导性、实用性,适合孕妇及家人阅读。
  •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72个细节教出有教养的孩子

    本书从礼仪、人际、风度、诚信、爱心、宽容、自制、榜样等8个方面,详细阐述教养的意义和培养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父母提供参考,帮助您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好孩子,让孩子的人生更丰富、更精彩、更完美!良好的教养来自于美好的心灵,优秀的品质生成于教化和熏陶。在孩子年幼时,即为他提供良好教养的土壤,那么在孩子毕生的成长中才会发芽、壮大,使他的灵魂得以滋养,使他的魅力得以绽放。
热门推荐
  • 这才是战争

    这才是战争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大大小小22个经典战例,以全新角度深入解读长平之战、巨鹿之战、长津湖之战、费卢杰之战,揭示马其顿方阵、德军渗透战术、美军“脱离战术”等战争战术的奥秘。
  • 渡世劫录

    渡世劫录

    莫名来历的婴儿,一个武艺超群的和尚,不着调的道士,他们之间的关系,千百年轮回,奇异的术法,天道的轮回,谁人又能避免。
  • 一鸣惊云

    一鸣惊云

    她本是九重天上高贵的凤凰尊者,却因一场巨大的阴谋被推落轮回台,转是为人。却又因肉体不凡,惹来灭族之祸。诺大的家族,唯剩她一人......被路过的玉山掌门人救下,拜师,学术,开始了漫长的寻仇之路......原本冷情的师傅,竟是热心肠!?对她疼爱极致的师姐却是恨她入骨!?对于师徒恋违伦道,她该何去何从?......
  • 穿越之蓝蝶魔妃我爱你

    穿越之蓝蝶魔妃我爱你

    一个普通高中的女孩在一次古怪的天气中华丽丽的魂穿到了一个魔幻世界,成为了那个世界的顶级强者,认识了一个极品妖孽男,从此她的生活五彩斑斓,本文美女帅哥N多,结局一对一,不NP的
  • 爆笑萌妃之王爷打着瞧

    爆笑萌妃之王爷打着瞧

    她是承相府唯一的掌上明珠,却自小有一个行侠仗义,做一代女侠的梦想!身为相府千金,不想做皇后王妃,却有一个嫁人只嫁大师兄的光辉理想!他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亦是皇帝最宠溺的三皇子,但他却是一个泪做的王爷,朝野上下受尽嘲笑,皇子之中受尽欺辱。当某女侠打上某王爷,又会是怎么样一番景象。某受虐成性的王爷又将在她面前展现怎样一番惊世风华?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感悟平常心:大智若愚的98个点滴

    点亮属于自己的那一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你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 冷血公主复仇心

    冷血公主复仇心

    她范雅心是冷艳公主。他上官凌是冰山王子她黎芸静是淘气公主。他冰凌熙是花心王子。她宫倩云是魅力公主。他靖落凝是温柔王子三位公主与三位王子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玄幻天

    玄幻天

    玄便是无法言明。幻便是本非真实。天便是一直存在而不可琢磨。北方的风雪画起了一柄斩天的宝剑,无论故事如何,都已经成了玄幻。不变的……是那方旧天。
  • 曾寂寞踏歌

    曾寂寞踏歌

    是否有一个人曾替你坚强,是否有一个人曾教过你勇敢,是否有一个人曾在隆冬腊月陪你吃冻僵的冰淇淋……似水流年,遗留在时光中的是青春,抹不掉的是缥缈的记忆……
  • 假小子的隐爱

    假小子的隐爱

    讲述了不同类型的四个男女相识、相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