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8400000043

第43章 社会大观篇(9)

原始人又在生产中发现了某些工具可以作为医疗器具使用。最早的医疗器具有砭石、骨针。砭石不仅是外科用于剖割排脓的医疗工具,而且是我国针刺术的萌芽。最初的砭石不过是石片经打磨而成,以后逐渐有了较进步的石针、骨针、竹针等。《帝王世纪》中关于“伏羲制九针”以治病的记载,便是使用医疗器械最早的传说。

人们在寻找食物充饥的过程中,因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等,因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减轻或消除了某些痛苦。经过长期的实践体验,人们逐渐认识和积累了一些关于某些植物类和动物类药物的知识,随后又发现了不少植物类和动物类的药物。

在夏禹的时代,人们学会了酿酒。酒的制作在医药上有着很大的意义,因酒有舒经活血壮阳等作用,所以古人就利用它来治疗疾病。

到了商代,人们在单纯使用酒治病的基础上,发展成利用多种药物制成药酒来进行治疗。

在商代,药物品种的增多,用药经验的积累,使人们有可能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多种药物配制成复方,这样便有了“汤液”。所谓汤液,就是把生药用水煮成药汤药水,这种剂型一直延续至今,中医学称之为“汤剂”。

周代,初步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这被引入到中医学中,用以解释人体的诸多问题,为以后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药物方面,人工合成化学药品,取得了很大成就。《周礼》记载:“凡疗疡以五毒攻之。”这种升丹、炼汞的制药方法,给后世化学制药法开辟了道路。炼丹也成为现代化学工业的先驱。

这个时期开始有了医学分科和医事管理制度。在春秋战国至秦汉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医药学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其具体表现就是《黄帝内经》的问世。《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药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是医家之祖。这个时期还有两部重要的中医经典之作问世,一部是《神农本草经》,另一部是《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作,后经晋代王叔和整理编次,又经宋代高保衡、林亿等人校正,成为现在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被中医学奉为经典之作,倍受重视。

到唐宋元明清时代,我国医学在理论、药物学、方剂学、外科、妇产科、小儿科、针灸、眼科、喉科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逐渐形成了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各具特色的四家学说:火热论派、攻下派、脾胃论派(补土派)和养阴派。

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也是这个历史时期中医学卓越的成就之一。清代是温病学说蓬勃发展的时期,以叶天士和吴鞠通二人的学说为代表。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有效的方法,如刮痧、挑痧、拔火罐以及其他许多单方、验方。清代还出现了这方面的专著,如《痧胀玉衡》、《串雅内外编》等。

在中外医学交流中,人痘接种法的传出,对人工免疫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今天,中外医学人士一起在积极研究中医学,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医学会为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无比巨大的贡献!

◆医学奇葩--针灸

在祖国医学的宝库里,有一支极其绚丽的奇葩,这就是针灸治法。针灸以它非常独特的治疗方式,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到针灸,许多人立刻想到的就是用针来刺激人体的穴位。这种认识不够全面,实际上针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是针刺和艾灸的统称。

针刺的工具最初不是金属制造的,而是石块制作的。在远古的时候,人们不小心会被一些尖硬、锐利的石块或是荆棘刺伤,尽管受伤的部位会出血,会有些疼痛,但有时也会使原来的疼痛减轻或消失。人们就从最初的无意间受到刺激,开始主动地、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激身体的一些部位,来减轻伤痛和疾病。久而久之,人们就认识到人体的某些部位有特殊作用,有了病痛就使用一些锋利的石块或尖锐的植物茎刺进行扎刺,使病痛减轻或消失。

到了新石器时代,用于治疗疾病的石器叫作“砂石”、“砭针”、“石针”。《说文解字》中解释:“砭,以石刺病也。”砭石刺病,最多的还是用于外科疾病,例如割刺脓疡、放血排毒等等。以后逐渐也用来治疗内科及其他科疾病了。

针具的发展经历了砭石→竹针、骨针→陶针→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不锈钢针的演变过程。

《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古代的九针,根据所患病症的不同,治疗部位的深浅不同,而选择不同的针具。九针有鍉针、圆针、锁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

灸法,是用烧灼熨烫的方法治疗疾病。原始人用兽皮或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捂在身上驱寒并长久保暖,逐渐体会到将土石烧热贴敷在身体上还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疼痛。另外,在烤火取暖、烧烤食物时不小心还会被火烫伤皮肤,但有时被烫伤后会使原有的病痛减轻。这种情况多次反复出现,就给了原始人以启发,使他们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干枯的树枝和杂草,点燃熏烤患病部位,这就是最早的灸法。后来又发展到用木炭灸、竹筷点、硫黄点、雄黄灸、灯心草点等等,但使用最多的还是艾灸。

针法与灸法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许多一致的地方。它们都是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选择有关的穴位进行治疗,虽说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但治疗疾病时又相互补充,取长补短。于是,针与灸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们也就常常将针与灸相提并论,合称为针灸了。

至少在1400年前,中国的针灸就传到了日本。据史书记载,公元513年,我国的医学家杨尔到日本去讲授医学,带去了中国的针灸。梁元帝又向日本政府赠送了《针经》一套。法国是西方研究针灸最早、最多的国家,并成为欧洲针灸研究的中心。法国的杜贾尔1774年在《外科学史》中正式介绍了针刺术。使中国的针灸在法国真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人是在中国居住了20年的法国人李理。至今,法国针灸仍在欧洲起着领导的作用。当针灸风靡欧洲各国时,连世界著名画家毕加索也在法国接受了针刺治疗顽固性神经病,并获得很好疗效。

1972年初,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特意带来了一大批医学专家,实地考察中国的针刺麻醉。从那以后,美国又多次组织学者、专家访华考察,不断地发表文章、举办讲座、召开各种针灸学术会议、出版了几种针灸杂志。目前,美国大约有30个州的法律已承认针灸的合法地位。

5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提出:“针灸不是土东西,针灸要出国,将来全世界人民都要用它治病的。”40年后的今天,中国针灸早已阔步走向了世界。

近20年来,中国针灸医师的足迹已遍及世界五大洲。中国针灸医师的精湛医技常常使外国人赞叹不已。针灸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反应,它是通过针刺或艾灸来调整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只要不违反针灸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就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伤害。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各国应将针灸医学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一环,加以学习和应用。”因此,针灸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是人类近代医学史上最引起人们关注和最使人恐惧的一种疾病。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为了提高公众对艾滋病危害的认识,更有效地唤醒人们采取措施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确定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举办各种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1981年春,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医院接收了一名奇怪的病人。他喉咽部有严重的霉菌感染,食管几乎完全被堵塞,体重减轻非常明显,医生用尽各种治疗方法,但毫无效果,不久病死在医院里。随后,又有4名同样的病人来就医,最后也被死神夺去了生命。面对这种从未见过的怪病,医生们感到迷惑不解,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病人死亡?为什么药物对这些病人没有作用?经医生们全面分析和推断,发现这5名病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细胞免疫缺陷。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正式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该病命名。

所谓“获得性免疫缺陷”是指后天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而不是遗传造成的,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免疫缺陷。在1986年以前,我国把这病音译为“爱滋病”,现改译为“艾滋病”。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直接攻击细菌、病毒霉菌等,具有细胞免疫功能。艾滋病的病因就是“武警”--T淋巴细胞出了问题。HIV病毒像条“美女蛇”,对T淋巴细胞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旦T淋巴细胞“迷”上HIV病毒,与它结合,T淋巴细胞的战斗力就失去了,人体的“细胞免疫系统”就垮掉了。

在中非大湖地区的居民,有个习俗,把雄猴的血注入人的体内,用来治疗不育症。这个地区靠近目前艾滋病的病源地,因此医学科学家们认为,艾滋病是在70年代初期,由中非的猴传给人类,然后从中非传到加勒比地区的海地,70年代中后期,由海地传到美国等国家的。

经过长时间的人类交流活动,艾滋病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中国卫生部日前发布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通报显示,2002年上半年,我国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7%,虽然增长幅度有所下降,但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

目前,对付艾滋病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预防,防止与艾滋病患者、病毒携带者发生性关系,避免接触他们的唾液、尿液、眼泪等。医院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针,不要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为了征服艾滋病,各国医学界作出了极大的努力。相信不久的将来,艾滋病也会像“天花”那样被消灭。

◆粮食问题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生活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粮食产量从1946年的5.33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18.51亿吨,增长了近2.5倍。粮食增长速度也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世界人均粮食产量从1946年的234公斤增加到1985年的382公斤。然而,世界粮食供应依然紧张,特别是非洲和亚洲,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众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目前世界约有饥民5.12亿,其中60%在亚洲,25%在非洲。若以饥民占所在地区的人口比重看,非洲高达32%,亚洲为22%,拉丁美洲为14%。所谓粮食问题并不是地球上现在生产的粮食不能供养现存人口,主要是世界粮食生产不平衡,国家间人均粮食产量相差悬殊,有的国家人均粮食高达1100-1800公斤,而有的国家人均粮食甚至不足100公斤。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均粮食产量都较低,非洲最低,仅150公斤;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人均粮食产量都较高,超过600公斤,以北美洲最高,达1496公斤。人均粮食较少的亚、非、拉国家又缺少足够资金购买粮食,使国内的饥馑加剧。

世界粮食生产地域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分布不平衡。世界粮食生产地域的基本格局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缺乏粮食,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大量余粮,出现粮食过剩。当前世界贫困和饥饿人口有增无减。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1970年以前世界饥饿人口只有2亿,70年代中期增加到4亿,80年代初已达5亿,现已超过5.5亿人。发达国家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4,却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49%;发展中国家人口占总人口的3/4,却只拥有世界粮食产量的51%。人均粮食产量的差距极大。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操纵在几个发达国家手中,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四国共占世界粮食出口的70%以上,其中美国一国就占了1/2。美国利用优势地位,操纵和控制世界市场的粮价。发展中国家只有阿根廷、泰国等有粮食出口,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巴西等30多个国家,可以自给或基本自给,丰年略有出口。而绝大多数国家为粮食进口国。每年净进口6000~7000万吨。发达国家除大量利用粮食发展畜牧业外,还采取缩减耕地来缓和农业过剩。

那么造成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那些呢?

粮食生产消费不均等

世界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是发达国家生产的粮食接近全球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少数发达国家生产过剩,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粮食生产的不平衡导致了分配与消费的不均等。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粮食700多千克,发展中国家则不足300千克。发达国家谷物消费的20%用作口粮,70%作饲料粮;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和良种化的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亦有不利影响。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策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

    0~3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启蒙期,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一个最好的人生开端。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寻找相同形状的积木可以训练记忆能力;自创童谣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彩泥游戏可以启发创意思维……《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便可以使左右脑协调并用,使智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 想变老虎的兔子

    想变老虎的兔子

    一只小兔子想变成老虎,是什么促使它有这样的想法呢?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光是外表的变化,内心也需要更强大。
  •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魔术中的科学(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魔术中的科学》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顺序编排的科学中的小魔术,对每套魔术的原理和表演方法都做了详细解释。第二部分是一些科学中的小游戏,如千奇百怪的书写,它不是一般的正、草、隶、篆,而是魔术师们所用的书写表演,它用化学及各种办法来进行书写。
  • 灵猴皮的秘密

    灵猴皮的秘密

    有人曾问,你写的民间题材故事都是真的吗?这话难说,因为活在现代,又没有穿越的本事,所写的东西,自然是“编”的。有个词叫“瞎编”!
热门推荐
  • 若离开:请不要伤害我

    若离开:请不要伤害我

    是他!?难道我一定要接受这个婚姻吗?他不是出国了吗,怎么又回来了?凌羽汐该怎么办才好……
  • 速效说服术

    速效说服术

    说服高手绝不公开的心理秘笈,让人无法说NO的顶级攻心话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说服,说话未必要口沫横飞,无需滔滔不绝,只要掌握对方的心理,一针见血便有办法说服他人,如何看时机说话?如何做好说话的心理建设?你知道吗?史上最强的说服术,尽在本书。
  •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品花痴:相公很魅惑

    极品花痴:相公很魅惑

    没错,她是一个花痴,一个地道的花痴,一个以花痴为荣的女人,但是她又不是一个简单的花痴,她是花氏企业的总裁,她是取得过数不清地各项优胜。花痴不可怕,就怕花痴有文化,她花痴情人满天下,那也是叫人陶醉的事情!
  • happygirls说好不分离

    happygirls说好不分离

    三个花季少女经历许多人情世事,解决了无数纠纷,躲过了无数灾难,一朝穿越异次元,发现这个世界和以前的世界不一样,是可以修炼幻术的,而且,她们都是有着特殊体质的魔女。中途,她们闹不和,各奔东西,最后在危难时刻彼此就了彼此,终于排除万难走在了一起,但却仍然回不到原来的时空。也罢,在这个世界,她们经历了这么多刻骨铭心的事情,留下了那么深入人心的感情。她们的故事永远不会停止,只要信念还在,梦想还在。因为,我们说好不分离,要一直一直在一起,就算与时间为敌,就算与全世界背离。
  • 非剑主宰

    非剑主宰

    震天的喊声,飞扬的尘土,在这散发着浓郁血腥气息的绯红土地上,以为持剑而立的少年站在那里,面对着无数的敌军,他不为什么,只为守护心中的人。
  • 识知恋

    识知恋

    本文讲述的是两个人从相识到相知,最后相恋的故事。片段一:看着古言防备的看着自己,墨振轩勾了下嘴角:“你怕我。”完完全全肯定的语气。“没,没有,我,。。。我只是和你不熟,你真的好像开错方向了。”古言红着脸,心跳加速,心里真的有点怕怕的。见古言紧张的样子,墨振轩感觉莫名的好笑,自己是洪水猛兽么?有那么吓人么?“我只是换条近路走而已,顺便想请你喝杯下午茶,你不介意的吧!”片段二:“墨振轩,你到哪了?”电话刚通,古言直截了当就进入了话题。“快到你们学校了,你在楼下等我。”“墨振轩,我东西都收拾好了,你帮我拿下来吧!”见车到了,古言狗腿的帮墨振轩打开车门,笑嘻嘻的等着墨振轩下车。“你怎么就那么有信心我会去帮你抬东西呢!”墨振轩也不下车,勾着嘴角看着古言。小言言越发和自己熟了,追妻之路又迈进了一大步啊!片段三:“小言言,那么紧张干嘛?我们家又没有洪水猛兽。”墨振轩牵着古言的手,发现这平时和自己无法无天的人此时手心里全是汗。“我怕,万一叔叔阿姨不喜欢我怎么办?我。。。。。。”见古言这般紧张,墨振轩心里甭提多高兴了,终于拨得云开见月明了。
  • 国师腹黑男宠狠绝色

    国师腹黑男宠狠绝色

    南方有国名南秦,国师惊才绝艳,好、好男风。新晋大将军温文尔雅实乃众家小姐望穿秋水极目等待之人,岂料归师之日,有眼尖之人发现,国师与将军拉扯不清!于是乎求亲、迎娶、逃婚、盼归。陪打怪陪升级,他漫步与她身旁;从男宠到将军,是双宠无耻的陪伴在身边;从少男到少女乃至人妖,是友情充溢了她整段旅程;从春花至秋月,她一路走过了太多。一段无耻的旅程,一段不凡的故事,戚温莲说:“求不打脸,求捧个场!”然后顶锅盖走人儿!
  • 神奇的地球家园

    神奇的地球家园

    《神奇的地球家园》带领青少年朋友探寻地球上的一些神奇的事物,如火山为什么会爆发,ufo是怎么回事,海市蜃楼是怎么回事等等,通过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揭示一些科学方面的知识。
  • 活出最好的自己

    活出最好的自己

    本书沿着肯定自己调整自己提升自己这样一根金线,从人的思想、行为、习惯、性格、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多角度出发。全面阐述了一个人活出最好自己需要克服的种种来自于自己的障碍。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