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03900000008

第8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他父亲郑芝龙由海上经商起来,后当了明朝的官,在东南海上拥有很大的势力,郑成功于公元1624年出生于日本,正是这一年,荷兰侵略者霸占了我国宝岛台湾。他生活的时代,正是社会激烈动荡的时代,国家内忧外患,危机日甚。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全国人民又遭受民族压迫的灾难,人民掀起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刻,满怀着报国热诚的郑成功,肩负起反清复明的重担。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个投机分子,当清兵逼近福建的时候,一封许以高官厚禄的诱降信就使他下令撤回福建的门户——仙霞关的守军。清兵入闽,福州沦陷,隆武帝被杀,清兵在福州烧杀抢掠,郑成功的母亲也被辱自杀。23岁的郑成功,怀着万分悲愤的心情,在孔庙面前痛哭一场,烧掉了儒服,决意献身报国、大义灭亲,与他父亲誓不两立。他带领部下90多人,乘两只战船下海,在金门定盟,到南澳招兵,举起了“背父报国”、“抗清复明”的大旗。

集国仇家恨于一身的郑成功,从此开始了他激动人心的斗争生涯。

郑成功一呼百应,沿海人民纷纷前来参加他的队伍,一些不愿投降的明朝官员和士人也积极响应他,他的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他以厦门、金门为据点,在福建、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英勇地与清军作不懈的斗争。到公元1653年,郑成功已控制了整个东南海面,拥有士卒10万余人,战船几百只,他团结江浙的抗清势力,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军事政治力量。

不久,郑成功发动了几次北伐,于公元1659年发动了大规模的攻打南京之役。他亲自率领水陆大军10万余人,浩浩荡荡,势如破竹,南闯长江口,围住了南京城,并一口气收复了4府3州24县,一连串的胜利使他滋生了轻敌思想,结果中了敌人的“缓兵之计”,在南京城外吃了败伏,不得不撤回厦门。此时,清朝统治者又强行命令东南沿海的居民全部内迁,割断了郑成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而在西南建立的第3个南明朝廷,也被敌人扼杀,桂王逃往缅甸,郑成功愈加孤立。他一边总结经验教训,一边寻找出路,确定长期斗争的计划。

在公元1661年的春天,郑成功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即挥师东征,收复台湾。他的队伍经过长期在烽火中的锤炼,已成熟起来,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国土,扩大抗清基地,现在正是时候。进军台湾的决心下定以后,郑成功便投入了紧张而周密的战斗准备工作之中。准备的中心是修造船只,整顿水军。要打败掌握海上霸权的荷兰侵略者,没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是无法与之交战的。于是,船工们日夜赶造船只,兵士们日夜苦练本领,部队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与此同时,郑成功进行了兵力部署,将东征部队分为两批,首批将士两万多人,战船100多艘,由他亲自率领,第二批随后接应。一切准备就绪以后,公元1661年阴历2月间,郑成功把行辕移至金门,首批部队到料罗湾集中,随时待命出发。

3月初1,郑成功在金门举行隆重的“祭江”誓师仪式。3月23日,郑成功率领的东征大军从料罗湾出发,浩浩荡荡向东挺进,次日早晨,船队陆续到达澎湖群岛。

从澎湖到台湾,水路52里,顺风时只要四更半,但如果碰上逆风,十天八天也休想到达。3月27日,大军从澎湖出发,驶到半途,海面突然刮起暴风,船队寸步难行,无奈只好驶回澎湖停泊几天,等候顺风。谁知,一连几天过去了,暴风越刮越大,风向依然不变,船队仍然无法启航。而此时,军中粮食已所剩无几了,郑成功连忙命令两位将士到各岛去筹募粮食。澎湖36岛百姓们虽踊跃捐献,将家中仅存的一升一斗杂粮都拿出来劳军,但凑集起来的粮食只有100多石,还不够大军一餐。在这进退两难之际,郑成功果断地下令,按照预定日期进攻鹿耳门。

3月30日晚上,船队顶着狂风,离开澎湖冒险东征。海上狂风怒吼,惊涛骇浪,船只在咆哮着的海面忽而被抛上浪尖,忽而被摔下谷底,全体将士顽强地与风浪搏斗,丝毫没有气馁,他们以这种大无畏的精神,终于跨过了台湾海峡。于4月1日,到达台湾鹿耳门港外。

鹿耳门水浅礁多,航道非常危险。这里平时海水浅至一丈,涨潮时也不过一丈四五尺,而且航道很窄,只能容两只船出入,又弯弯曲曲,海底都是沙石浅滩,荷兰人又故意把损坏的甲板船沉在此处,港路更加复杂曲折,船只一不小心,就会撞个粉碎。所以,荷兰人凭恃鹿耳门是个“天险”,不加设防。他们将防御的重点放在台湾城和旁边的七鲲以及赤崁城上,在那些地方设有多处炮台,驻兵防守。

做了充分准备的郑成功对攻打鹿耳门胸有成竹。原来,事先他已派人探测到从鹿耳门到赤崁城边,在污泥中冲流着一条迂回曲折的港路,这条港路一直不为人知,逢到水位高的时候,船只可以很顺利地驶进去。现在关键性的问题是掌握鹿耳门的潮汛,郑成功从渔民处得知,每月的初一和十六是鹿耳门海潮水位最高的一天,于是,他就将进港日期定在四月初一。

这天上午,海水果然大涨,郑成功指挥船队沿着迂回曲折的港路,顺利地驶进了鹿耳门,直抵赤崁城附近。一直以为中国船队会从正面进攻的荷兰人,发现郑成功等人冲进了台江,以为他们从天而降,个个惊慌失措。英勇的中国将士们猛烈炮轰敌舰,将荷兰最大的一只名为“黑克托号”的舰船击沉。荷兰在台湾的驻军共有2000多名,这一仗就被击毙了500多人,荷兰伤亡惨重,退入城堡龟缩不出。

登陆的郑成功部队,受到台湾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援。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郑成功将大军移扎在台湾城附近的鲲身山上,准备攻打荷兰殖民主义者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台湾城。攻克台湾城,将意味着结束荷兰在台湾的殖民统治。但是,台湾城却并不容易攻克。荷兰人称它为“热兰遮城”,意思是“海上堡垒”。他们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将整座城当做一座堡垒,建筑十分坚固,城基方276丈6尺,高3丈多,上下两层,用大砖调油灰捣成,雉堞用铁钉牢,城墙上每隔几步,就有一个了望台,各处安着千斤大炮,环城四周的任一地方,都在射程之内。所以,郑成功的部队无论从哪个角度进攻,都躲不开敌人猛烈的火力,进攻几次,均告失败,并且伤亡不少。于是,郑成功采纳参军萧拱辰的建议,长期围困台湾城,直至城中粮绝投降。

这一年的12月,已被围困了足足8个月的台湾城中,荷兰士兵死伤已达1600多人,剩下的不满700人,弹药、粮草几乎用光,荷兰人陷入了绝境。

时机已经成熟,郑成功决定发动最后总攻击。战士们奋勇攻战,一枚枚炮弹在城堡上爆炸开来,顷刻之间,瓦石乱飞,城墙上出现了缺口。荷兰总督揆一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

公元1662年2月1日,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就在这天,西方殖民主义的代表——荷兰第一次在正义的中国人民面前低下头来,承认自己侵略的失败。

年仅38岁的郑成功,坐在广场中的帐幕当中,接受荷兰驻台湾的最高长官揆一双手献上的降表,他向西方殖民者庄严宣告:中国的领土是不可侵犯的!台湾城上的荷兰国旗灰溜溜地降了下来,被侵占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命儿子郑经留守在厦门,自己带了几营亲军开发台湾。他打算在台湾发展生产,学习春秋时候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榜样,为抗清复明做长期准备。可惜因为他长年在战火中奔波,风里来雨里去,积劳成疾,损害了健康,于收复台湾不久患病去世。死时才39岁。

郑成功死后,儿子郑经掌握台湾,还一直控制着福建沿海的岛屿。后来,康熙帝统治期间,台湾接受了清政府的统治,这样台湾与大陆归于统一。

同类推荐
  • 王青天

    王青天

    后世职业骗子王枫,穿越到北宋王安石孙子,名字也是王枫的人身上。为实现靖康之乱前,到南方抱着美女过小日子的终极目标。把一个人口只有一万多人的小县城,发展成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都市。谁知钱还没捞够,方腊造反了……
  • 历史的结构

    历史的结构

    《历史的结构》由章笑力所著,主张历史进化论的历史观,不过,与上述这些历史进化论的历史观不同,它认为历史是波浪式前进的,从一个均衡期或者说间歇期、常态期,经过危机期或者说剧变期、突变期、变态期,向另一个均衡期前进。不过,这绝不意味着历史仅仅只做循环运动,而是会通过革命来使自身从均衡到均衡的循环中向前发展。也可以这么说,历史在常态和变态的交替中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当一个社会变态引发革命,历史就会进入新的高一级的常态。
  • 贵知行

    贵知行

    本书关于贵州历史、地理、民俗、文化的人文散记。全书分三编,第一编“自在之道/在边缘上演绎中心”,主要围绕贵州的历史展开,以历史遗迹、名人、事件串起了贵州从史前时期到21世纪的历史;第二编“知行聚合在智慧里穿越历史”,主要围绕红军长征和八年抗战展开,通过战役遗址、会议遗址展现贵州的现当代历史,突出贵州在新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三编“锦绣黔程/在坚守中绽放价值”,主要介绍了贵州与全国各省的人文、地理联系,并对贵州的自然风情、民族人情进行了简述。
  • 汉时游侠

    汉时游侠

    以西汉时期著名游侠郭解为中心展开故事;着重描写了郭解(历史人物)、楚伤(虚构人物)等一众游侠行侠除恶、抗击匈奴,在天下风云中逐流和逆袭的故事。
  • 逐鼎天下

    逐鼎天下

    乱世之中,向上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腰间的钱,一个是手中的刀。徐凌,一个普通人,既没钱,又没刀,更可恨的是,他却是知道历史车轮的走向。他想当一个顺民,可惜失败了,官僚士绅们没有一个愿意让百姓们好好活着。他想逃向江南,依旧失败了,被抓了壮丁。既然老天不想让我平凡活着,那我只有用手中的刀,杀出一个朗朗乾坤!用我手中的刀,和我背后的勇士们,阻止中华走向三百年的沉沦……
热门推荐
  • 妖孽美男太嚣张

    妖孽美男太嚣张

    一次“意料之外”后,他霸道张扬的宣言——她是他的专属物。他宠她疼她无比的纵容她,当她弥足深陷时,曾经的一笑置之却成了现实,原来她可有可无。原以为他们终将一如既往的成为两条平行线,可不知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上帝不经意间打了个盹,平行线再次交集。当一切迷雾拨开,当彼此真正身份揭晓,他是她的未婚夫……是再次沦陷还是各自分散?原来一切早已在冥冥中注定。【许你一生却擦肩过,所以我来付你一世】
  • 豪门唇情:总裁罪爱

    豪门唇情:总裁罪爱

    一场交易她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嗜血的男人,金钱样貌权势样样俱全,唯一没有的就是人性,传说中那个男人玩死了两个老婆,是能让黑白两道都闻风丧胆的人物,她真正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只具有暖床功能的奴隶,当一切阴谋揭开时,从头到尾她都是一场场阴谋中的棋子……
  • 王源的贴身小女仆

    王源的贴身小女仆

    她每天为他道早安晚安,为他收拾书包,为他准备好早餐午餐……(哇,女主好幸福)“干脆你直接来我家好了!”“好啊好啊!”这虽然是一个甜美的梦,可结局却是他又一次的伤害了她。
  • 微笑背后的坚强

    微笑背后的坚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想,它,不一定要闪闪发光,也不一定非要实现,把它埋在自己的心里就好!
  • 小儿诸疳门

    小儿诸疳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叹鬼缘

    叹鬼缘

    苏叹一生好色无所谓可悲无所谓无知无所谓无用也无所谓只是不能忍推倒喜爱之人不成,反被爱自己之人所凌辱男人的尊严呢,男人的勇气呢,男人的愤怒呢,已经在轮回之间不经意被剥夺了,那就回去夺回自己
  •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本书旁征博引,为你讲解近300条国人误用至今的文史常识,分析易错的文史常识的来龙去脉,辨析易错的礼仪知识、容易混淆的词语用法、讲述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典故、揭秘丰富多彩的民俗……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中,让你恍悟文史知识的真正用法,避免误用的尴尬,增加国学知识,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既是编辑、记者等文化工作者及学生的案头工具书,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历史枕边书。打开本书,带你进行一场充满奇趣的文化旅行,让你轻松掌握近300条文史常识的准确用法。
  • 独家宠婚:男神只恋蜜妻

    独家宠婚:男神只恋蜜妻

    相爱八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婚礼使她独自逃离将自己放逐了两年。放逐归来,她以最大大的大龄剩女加入了相亲的行列。第一次见面她对他“投怀送抱”第二次见面,她指着那个红本本瞪着眼睛说:“你写错名字了?”他淡定神闲道:“我明明写的骆宇辰,怎么可能错?!”她本来抱着找个人搭伙过日子,谁都不会付出感情,如此落个一身轻松何尝不可!可曾想怎么就嫁给了本市地产龙头的总裁,这是她很不淡定!!!本就没有感情的婚姻,一回头却发现,相爱恨晚,直到宠她上天!!然而这一场晚成的大婚被突如其来的另一个女人和孩子打破,使正处于幸福生活的两人面临着四面楚歌的层层迷雾。
  •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是一种修行

    工作即修行,职场即道场。每一份工作都是一次修行的机会。工作中的修行,不是要正襟危坐地拜佛念经,更不要作秀表演,它是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引发出来的行为。本书共分为八章。以崭新的视角、缜密的逻辑和独特的思维,结合大量生动翔实的材料和案例,从工作的价值、态度谈起,详细阐述了怎样修身养性才能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帮助职场之人找出工作的本质,抓住工作问题的关键。引导大家走出心灵误区,打破“框架”束缚,达致充满热情、创造力的平和境界,使个体释放更大的生命能量。
  • 地府幽冥录

    地府幽冥录

    传说书圣王羲之当年在会稽溪边所书的兰亭集序之中隐有西楚霸王项羽埋在会稽草山的惊天宝藏,其间更有项羽焚烧秦皇陵时偶得的长生之药……巴子别都的地府主人因爱妻病重,令属下弟子外出寻药;其大弟子白无常因机缘巧合得到了书圣之兰亭帖,而回程之时别都地府却突生巨变……别都地府的庄园大门在十年前突然关闭,地府主人也从此不现江湖;所有人都推测别都地府已灰飞烟灭,但却无从考证,因为想从地府探测秘密的高手们全部有去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