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6800000008

第8章 全球重心东移(3)

世界著名投行高盛于2003年年终大盘点时发表惊世骇俗的岁末“大预言”,称中国经济有望于2039年赶超美国。未来50年内,世界经济体系将出现重大变化,中国、俄罗斯、印度和巴西将成为这一体系中的强大力量,其“强度”可能要比“预言”更大。然而,这份在当时来说被看作是颇为前卫的“大预言”甫出,就招致国际大批人士的嘲笑,嘲笑是因为没有人相信中国会超过美国。但高盛怎么也没有想到,它的大预言时间被后来的种种预测一次次提前刷新!

2006年8月28日,以色列央行总裁费舍尔表示,中国有望在未来25年里(2031年)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尽管他们可能不会永远保持当前这种惊人的成长速度。费舍尔曾是国际货币基金会(IMF)的第二号人物。

“如果人民币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在此基础上中国实质经济成长率像过去20多年那样继续高出美国7%,则中国在未来25年里国内生产总值(GDP)非常有可能超越美国,”费舍尔在一次全球央行总裁和高层学术人员的论坛会上发表上述论断的。

“事情还不止如此。鉴于人民币兑美元在那段发展时期里料将继续升值,所以中国经济总量赶超美国的时间很可能还将缩短。”

费舍尔将高盛“赶超美国”的预测时间整整提前了8年。

斯蒂凡-卡尔森在“中国经济何时将变得比我们强大?”的撰文里指出:

“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在不太遥远的未来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今,我比以往更相信这个预测是正确的。每一年,中国似乎都至少超越一个新的里程碑。2008年,它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它超越德国成为世界头号出口国,又超过美国成为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它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显然我们无法确定其发生的确切年份,但我们能够利用基本数学运算来推算出何时最有可能发生这种情况。而各种数据表明,关于这种转变要到2040年或2050年才发生的预估现在看来是太离谱了。

2009年美国的名义GDP是14.26万亿美元,中国的是34.05万亿元人民币,按2009年的平均汇率折算为4.98万亿美元。这意味着美国的GDP只是中国的2.86倍。在21世纪头10年里,与中国相比,美国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低了大约7.5个百分点,假设这一趋势继续下去,且人民币汇率年均升值3%(这是相当合理的),那么只需11年时间,中国经济就会变得比美国更强大,这意味着到2021年,中国将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如果我们假定增长差距缩小至只有5%,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每年只有2.5%,那么到2024年中国经济也将超过美国。”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环球研究团队于2009年10月发表报告说,中国将在未来10年内(201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速度之快将超出所有最乐观的预期。报告说,到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GDP总量)将达到73万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高达四分之一。到2030年世界经济总量将达到308万亿美元。届时,美国将沦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印度则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2010年,英国智囊组织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NIESR)发出了与渣打银行相类似的预测报告,称中国可能只需要9年时间就可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这比之前类似的最乐观预测报告又提早了一年。该报告指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将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长,而美国则仅为%。

2011年4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大胆预测,认为这个赶超的日子最早会在2016年到来,媒体的中国热再掀高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是11.2万亿美元,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到2016年,将会增加到19万亿美元。而与此同时,美国的GDP将从现在的15.2万亿美元增加到18.8万亿美元,略低于中国,把世界最大经济体的称号转交给中国。届时,中美两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也会发生变化。中国的比例会从现在的14%增加到18%,而美国的份额将会从现在的略低于20%下降到17.7%,稍低于中国,名列世界第二。

但经济研究机构环球通视公司世界经济研究部董事总经理萨拉·约翰逊女士却对此表示质疑。她对美国之音说:“要评估商业机会,市场汇率反映出的GDP规模要比PPP更为准确。如果要了解人均收入和国民生活水平,PPP应该是一个更好的工具,但要用PPP来评估GDP的总量,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环球通视自己的预测就是采用市场汇率的方法。预测的日期是2019年,比IMF晚了4年。约翰逊说,他们的预测主要依据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胀走势和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她说,中国经济的增长点从东部沿海转向了内地和西部,生产率还在提升,人口优势还在继续发挥作用。总体上,可以预期,中国经济将能够赶上并超过美国。但这需要的时间比IMF预测的会更长一些。

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加里·施米特赞成约翰逊的看法。他表示,PPP的准确性比较差,跟实际情况差距很大。当年用PPP计算东德的GDP就出现了很大的误差。柏林墙倒了之后发现先前的计算和实际情况差得太远了。

于是,我们国人在近些年来越来越耳熟能详地听到关于中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超过美国的报告,且超越时间一次比一次短。但正如世界银行1984年在其《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报告中曾说过:“最精心作出的预报也经常发生谬误。”

首先,上述赶超欧美的预测方法是否正确值得商榷。例如,单纯用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实力是否合理?国民生产总值只是表现一个国家当年国民收入的一个流量指标,它忽视了其它三个影响一国经济实力的要素:一是经济的存量,它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生活的水准和国家的动员能力;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它直接影响到一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你可以竭泽而渔取得一个时期、甚至是一个相对长的时期的快速发展,但是这将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制造障碍;三是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它也对一国经济发展的持续性至关重要。问题是,这三个要素都不像国民生产总值那样容易度量。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又例如,这类预测多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任何一个前提出现误差,都会使预测与事实大相径庭。例如,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如按8%-9%,而不是7%,甚至更低,那么,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的时间就会往后延迟16到17年左右。当然,既然是预测,就必然带有假设和不确定性。但是这些假设必须有科学的道理。

关于美国经济增长的假设似乎问题不是太大,因为3%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过去一百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特别是上个世纪后5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是美国制度安排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其经济增长不至于由于制度安排的剧烈变动而受到太大波及。而对中国经济而言,按照8%到9%的速度持续增长的假设则还需进一步分析。在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看,虽然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真正增长速度或许并非如官方统计的那样精确,但是其高速增长应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可以从国外资本大量涌入和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间接得到证明。但是,要回答中国经济在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能否以同样8%-9%速度持续增长问题,就必须首先搞清楚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后继续保持高速。

更重要的是,中国在承载13多亿庞大人口的情势下,要赶超美国,谈何容易!当然,未来中国在“赶超”进程中,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既可能面临的内外部各种机遇,又可能受制于这些机遇生发出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和必须交付的代价,它们共同的合力作用,以及中国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都将可能导致发展的不同结果来。

尽管如此,赶超美国仍然是中国和世界必须要直面的问题,这更关系到中国几代人的情结。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政策重点转移到改革开放上以来,中国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增长期,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按照这样的趋势,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什么时候会成为现实,至少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完全吸收。可以预测,如果今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被工业部门完全吸收,生产效率的提高会使整体实质工资水平上涨,进而使实际汇率上涨。二是中国产业高度发展,使出口增加从现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随着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增加,贸易条件也会随之改善。三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资源前提。第四,如果中国或者世界无法找到一种可取代传统能源的新方式,那么中国经济未来出路就是培植新经济增长点。有关这一点我们已经从中国2008年世界大危机后的经济战略布局上欣喜地看到了。我们已在第二章里涉猎,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章余下的一节,笔者仍想对中国21世纪的赶超美国作一个大胆的个人预测。这里,我将以中国“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中共“十六大”制定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作为探讨的逻辑前提,试图对中国经济何时赶上并超过美国的问题作出大致符合中国经济发展进程的趋势和特征的推测。

“中国世纪”情景预测

我首先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特点给出基准增长情景。基准增长情景以过去和当前的发展特点为基础,分析其趋势,并据此推导出来的可能情景。在基准增长情景的基础上,设计另外两种情景:一是协调发展的情景,主要考虑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效率的提高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风险”情景,这种情景更多考虑到未来面临的可能风险。

在本节,我根据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特点及其趋势,对一些外生因素做出假设,模拟中国2010-2030年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的各种情景。在各种情景的模拟中,我们外生假设了人口、劳动力增长趋势、城市化进程、政府消费增长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增长率等。

基准情景预期中国经济将继续过去的发展趋势,劳动力仍将快速转移,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科技进步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规模递增效益,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在金融体制、贸易体制、投融资体制以及国有企业改革方面的改革,将促进要素在不同部门和地区间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这些因素的共同“合力”作用,将促使2010-2030年TFP增长继续保持过去30多年的水平,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2.0%-2.5%。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快速推进,城市化水平将以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快速推进,“十一五”末期将达到49%左右,预计到“十二五”末期达到54%,2020年达到60%左右。未来一段时期,技术进步将延续一定的偏向性。居民的储蓄行为在“十一五”期间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在2010年(“十二五”开始)以后,储蓄率将因中国政府动真格的内需拉动政策而大幅下降。与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的各项关税减让等承诺得以履行,入世带来的影响和效应将延续下去。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这是指导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纲领,按照科学发展观,我设计了协调发展的情景。在该情景里,考虑到各项体制改革快速顺利推进,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结构调整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取得长足进展。

在基准情景基础上,我进而假设,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服务业规制的改革推动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快速发展,最终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同时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各种资源(包括能源)的价格得以理顺,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企业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得以大幅提高。因此,我假设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中间投入率的变化在基准情景基础上更加偏向于各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各部门对服务业和高技术性产业的中间使用增长更快,高技术行业的增加值率上升。

在基准情景基础上,服务业TFP的增长率,2010-2020年间每年快1个百分点,2020-2030年间每年快0.5个百分点;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0.2~0.5个百分点;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快速转移。

同类推荐
  • 第三条道路(第3卷)

    第三条道路(第3卷)

    本书从阐发“新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及其理论体系入手,重点研究马尔库塞的马克思观、社会发展观和意识形态批判观,着重分析哈贝马斯对马尔库塞的继承发展、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技术意识形态观,进而对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第三条道路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批判之批判。
  •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政务版)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开篇即写道:“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已经有前人绘声绘色地书写过,我不愿意再写。我现在所创作的这部书绝不是为了讲述这一段大历史,而是志在思考、研究、透视这一场大革命。”这部作品从宏观角度揭示了大革命的本质、使命与功绩,从中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制度性诱因,从微观角度解析了引发大革命的各种社会性诱因。这部作品,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法国大革命,并从中获得历史的启示。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

    《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公正廉洁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全面提升公务员职业道德水平,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信念坚定、精神追求高尚、职业操守良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务员队伍。
  •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得到了生动的体现,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被赋予时代特质,是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保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个人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长远性、全局性及战略性的根本任务。"
  • “三农论”

    “三农论”

    20 世纪80 年代后期, 中国的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 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 把农村问题分解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分别进行研究, 既分析这三者的关系, 也研究这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 提出了“ 三农” 问题的理论, 作为认识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架。经过10 多年的实践, 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热门推荐
  •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邓稼先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在家人的眼里,他,一个忠厚朴实却又聪明绝顶之人,毅然决然地参与了我国核研究工作;他,一个默默无闻却又是绝佳的科研领军之人,戈壁的风沙吹散了他的姓与名;他是党最忠心的儿子,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用他的话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 我非花界

    我非花界

    每个人都有过年轻的时候,回想那些年轻的日子,我们都曾疯狂,都曾小天下而大自己,而这部小说,一方面只为纪念那些无拘无束的日子,另一方面为悔恨那些年轻的时代,我们不懂珍惜,而到最后我们都过着自己不如意的生活,代表的是你、我、他年轻时的心灵…小说讲的是天外天(一个以杀人排名次的地方)名号影子的人,曾经在他年轻时狂妄自大,后来厌倦了杀人的生活,许多天外天的神魔为了出名,都在追杀这位红名人物,影子从此过的是己不杀人,人必杀己的无奈生活,他的清风剑,随风焕化而成,后来影子暗中救了整个生界,却成个残缺之人,心灵上,是她钟爱女人的背版,怨恨会梦里元神杀人,身体上,铜身铁钾也成了他的累赘。(作者:陈庚)
  •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必读的心理学全书

    每天读点心理学,你会变得更睿智,你的心胸会更宽阔,你的生命会更完美。幸福旅程的第一站,你是否带着青春的梦想?带着梦想上路吧。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内心的坚定。披上信念铠甲,在成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风吹过,雨打过,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对梦想的追求和渴望,即便是身陷谷底,也要抓住蛛丝信念。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能真正打败你。
  • 仙魔列国志

    仙魔列国志

    天帝陨落后三界大乱,群雄并起,逐鹿苍穹,以战止殇,胜者为王!天帝陨落为人族废材少年,追逐神秘玉璧,意外融合了古神族的超级武魂,蜕变成超级天才。混乱的仙国,强大的魔族,来自鸿蒙圣境的恐怖的星兽,纷争不断,各自为王。天帝归来,快意恩仇,征战八荒,碾压所有天才,仙界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者非我莫属!
  • 为你打开一扇门

    为你打开一扇门

    本书内容包括:领你步入文学之门、浅谈散文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小说的特点与创作、浅谈诗歌的特点与创作、浅谈如何进行新闻写作、浅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方式、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谈话题作文快速构思五法。
  • 诡校

    诡校

    莫名被大学录取,后来调查才发现,这个诡异的学校,几乎每一间宿舍都有冤魂。诡异的大学城,诡异的岛屿,宿舍楼下镇压的“三王墓”。我将带你走进校园里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将带你看见你无法想象过的神奇经历!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跟着中医学养生

    跟着中医学养生

    本书共分四个章节,从人体元气入手,进而谈到心理健康和古人称之为“后天之本”的肠胃养生,最后以养身收尾。
  • 农夫家的小娇娘

    农夫家的小娇娘

    上一世卢娇月侍候夫君孝顺婆婆,支撑着家中的生计还要供夫君读书,临到头儿却落了一个弃妇的下场。重活一世,一切回到了起点。这个时候,她还没有和杜廉定亲。这个时候,他们一家人还平安喜乐,没有因为她的拖累变得家破人亡。这一世,她一定要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