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6800000054

第54章 本书谨告中国的最后寄语

冷战后随着作为对手的苏联的消亡,美国获得了全球的领导地位,但2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开始发生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从外部讲是全球各种力量的兴起,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欧盟的诞生、俄罗斯重新步上大国之路等,也包括对美国构成非传统安全的伊斯兰极端宗教势力和恐怖主义的抬头。从内部讲是美国过去十年里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场战争中消耗大量资源却因未能建立起新秩序而不得脱身。2008年和2011年两次发端于欧美的金融海啸,暴露出美国和欧洲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缺陷和脆弱,美国经济因此遭受重创至今无法恢复元气。内外部因素的种种变化,使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过去10年里大打了折扣。

美国地位的这种变化是否就意味着美国衰落的必然生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全球还产生不了能与美国抗衡甚至取代美国领导地位的国家或势力。美国最大优势是它具有应对挑战和危机的自我调节机制,在未来的全球治理格局中虽然不再享有冷战结束时期的那种骄横跋扈的独霸地位,但仍是当今世界上具主导地位的大国。

如果说美国是全球最发达国家一极,那么到了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另一极。中国惊人的经济增长始于1978年,当时它的经济规模只有美国的二十分之一。然而,到21世纪初,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两位数的持续高速增长之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四分之一,而其全球影响力也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故事也不再简单地只是关乎中国,因为它的崛起已经开始改变整个世界。问题只是,直到2008的金融危机后,西方才最终开始意识到中国崛起的影响力。

2008年,可以说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开始引领世界经济新秩序的时代。之前,基本上一直还是美国决定全球化,但现在中国越来越多地承担这一世界角色。最显著的表现在贸易上,它进口大量的自然资源,出口数量庞大的制成品。2011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制成品的最大生产国,此前的110年都是美国保持着这一地位。1990年,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主要贸易伙伴是中国的,但到2010年,这个名单序列已经扩展到了全世界。设想一下,到2020年这个名单会有多长?

中国正迅速成为一个金融强国。2009年和2010年,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比世界银行还多。与此同时,从2008年底开始,中国把此前仅在中国流通的人民币用于贸易结算。这是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的第一步,虽然这一路程还很漫长。

全球经济的重心正在无情地从发达世界向发展中世界转移,中国是其中一个最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结果是,发达世界的影响力迅速衰落,以及所有主要全球性机构的重组,最明显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尽管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总体而言,中国崛起是一个仍在进行而不是已经完成的的大事件。根据各类预测,在未来12至15年内外中国有可能在总量上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我们在本书的情景实证预测也证明了这一未来必定要到来的趋势。如果把中国崛起视为一个可持续的现代化进程,那么中国对现存全球治理格局产生的影响就不是局部的、一次性的,而是全面的、结构性的。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里,冷战后形成的美国独霸的全球经济、政治和军事的均衡,将逐步演变为一个具有中国因素的“新均衡”。为此,美国对自己实力下降、地位动摇的焦虑明显上升,在对外关系中特别是对崛起中的中国包容度的下降就不难理解了。自从冷战结束后的20年来,中美两国各个层次的外交往来似乎从没有像今天那样“缺乏感觉”。从军事上来看,两国彼此的感觉就更具冲突性。五角大楼和美国军方已越来越把中国视为和当年苏联一样的对手。而在中国,各大门户网站中的“军迷论坛”则充斥着肆无忌惮的反美情绪。中美两国军方都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弥漫着“好战”的声音。

我们如果把这些因素加总起来再来看美国官方新出台的“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恐怕就没有人会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我们不认为现时中美就要在军事上大动干戈,但随着时间和时事变迁的不断累积,中美双方对抗的心态正逐步变成未来可能真的军事上的对抗。说中美不会再现时就要在军事上大动干戈,是因为:

第一,居于大国统治地位的美国和崛起中的大国中国之间现如今都受到自身地缘政治因素的严重制约,谁都不敢随心所欲。美国在全球有太多悬而未决烦心的事,在过去长达十年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之后,美国面临着更棘手的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中东之乱、恐怖主义等问题;而中国则有台湾问题、钓鱼岛、东海、南海、藏南领土等各类主权之争。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国家必然要奉行现实主义,同时要自我控制。

第二,中美两国都受到本国因素制约:美国经济危机、失业率高企、人心烦燥、心理失衡等;而中国则有未富先衰的人口老化、改革成本上升、经济新增长点匮乏、贫富不均、贪污腐败成风等问题,中美两国都面临了国内亟待解决的政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两国都需要控制局面。

第三,中美双方行事时都有一个两国无论在经济上、政治上谁都离不开谁的重要考量,但同时美国又把中国看成是对手甚至是假想敌,不再是以往那种一般的双边关系。从这一重要层面出发,中美需要从全球角度来处理两大关系,两国会像以前那样继续保持地缘战略上的合作和竞争。

但中美问题的本质是,美国从自身全球战略思考,它是绝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它的霸权地位的,其“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是这一考量的直接逻辑结果。为了实现其新战略,美国主要通过三大抓手:第一,加大了针对中国的亚太地区的军力投入和布局,军事防范强势逼人。第二,在亚洲加强军事同盟战线,特别是在东北亚强化与日韩军事结盟,在南边则加强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军事结盟。第三,挑唆一些与中国有领海争议国家出头和中国闹事,加剧中国周边局势的不稳定。这也是中国近年来在南海面临越来越复杂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在亚太调整和深化建设针对中国的海外军事基地,美国正在一步步勒紧对中国围堵和遏制的包围圈。其中,美国最新正在染指的几个军事基地都在局势敏感的中国南海水域周边,它们是越南的金兰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和泰国的吴家堡军事基地。

对中国来讲,中国无意与美国相争,美国依然是中国能否和平崛起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外部主要决定性因素,决定中国崛起的成本和代价,所以寻求相互合作依然是中国的上策。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美国咄咄逼人的“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及其在中国周边步步紧逼的战略军事布局,应当引起中国的极大关注,在寻求和美国相互合作,避免误判,避免冲突的同时,中国必须做好和美国做军事斗争,甚至在太平洋开战的第二手准备,虽然军事抗争是下下策。然而往好的方面考虑常常只是人们善意和良好的愿景,时局却总是那么扑朔迷离,那么不可预测的,正是因为不可预测,中国就必须要同时立足未来和美国在太平洋进行一场战争较量的预案,尽管未来的这场中美战争注定是非对称的。

1、中国必须时不我予地改变“韬光养晦”、“不结盟”、“不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等系列政策。时代不同了,时局改变了,中国的政策也必须与时俱进,更何况美国的“重返亚洲”的新军事战略已经将中国逼向没有退路的南墙。中国崛起是理性的和平崛起,但理性的和平崛起是以主权和国家尊严不受任何干预,国家核心利益红线不受踩踏为前提的。

2、中国应在全球范围内时不我予地建立起以中俄为首的广泛的准军事同盟关系,以备战时不虞之需。要跳出过往传统且落伍的思维方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家和力量,甚至团结一向以来和中国关系不是很好的国家,争取包括欧洲、印度、东南亚和中国周边等国家的中立立场。特别是要以其人之身还之其人之道,在美国后院拉美打入围堵和遏制美国的桩子以坚决回应美国“重返亚洲”搅局中国周边时局的做法,要和反美情绪高涨的拉美国家一道建立起广泛的反美联盟。中国甚至不应排斥在拉美--美国这个后院建立军事基地的可能性。这样做的目的,要让美国也深切感到中国的存在甚至军事存在,更让美国芒刺在背。未来中国可以打的牌很多,特别要用好“经济”这张王牌。鉴于中国在全球和区域经贸的举足轻重,特别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当下很多国家都在经济上有求于中国,与中国的经贸依赖度不断加强,中国理应打好经贸这张王牌,以此建立与世界和区域良好关系,柔性化解美国针对中国的种种围堵和遏制的努力。

3、中国要进行一场革命性军事变革和创新。要集合中国国家力量,官产学结合,时不我予地进行一场赶超美国的武器创新研发。中国不需要和美国进行劳民伤财的军备竞赛,但在未来中美非对称战争中,中国只需要类似歼-20五代战机、d-21弹道导弹等的大杀器不断面世,要在未来中美战争中神秘地发挥作用,让美国感到可怕的忌惮,因为惟有忌惮才会震慑美国不敢轻举妄动。

显然,中美走向对抗和战争不可能是美国一方受益而中国一方受损,而是两败俱伤,更是世界的灾难。诚如我们前面章节分析的那样,美国没有在军事上绝对胜算的把握。世易时移,中国如今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强国。中国崛起给美国的地区盟友和利益带来新挑战,增加了美国的战略风险。中国的核政策强调威慑和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它也在部署可以压制美方导弹防御及可以打击覆盖全美国土的第二代核武器。可能令美国担忧的是,中国在打造攻击卫星和计算机网络的手段,而美国的繁荣和安全依赖于卫星和计算机网络。尽管美国十分强大,但越来越容易受到战略攻击。当然,中国也面临类似实力的悖论,即力量的增强伴随着脆弱性的增加,这是因为在核武、太空和网络三大战略领域,技术更容易提升战略进攻而非战略防御能力。由于中美两国都日益依赖太空和网络传输数据,这就增加了卫星和网络受袭的潜在危害。技术也大大削减了进行战略攻击的成本。跟战略轰炸比起来,瘫痪关键卫星和计算机网络不费一枪一弹、代价低廉。然而攻击太空或网络可重创美国或中国的经济。中美均有资源维持强大的战略核武及打造反卫星和网络战能力。他们对彼此也有这个动机。降低中美彼此不断上升的脆弱性,将有赖于一种不同的办法:互相战略克制,即两国应达成共识,绝不首先使用核武、反卫星或网络武器,对另一方或其盟友实施战略攻击。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接受中国的核威慑力。而美方也应坚持中国做出承诺,不要主动攻击对中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卫星或战略网络。承诺能否信守,甚至在危机时期,最终取决于互相威慑。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若一方明白它无法抵挡报复,那么就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反卫星或网络武器。对于美国来说,现在正是提出中美战略克制的好时候。中国可能不情愿,特别是考虑到中国军队的反卫星和网络战是抵消美国常规优势的途径。

同类推荐
  • 党的光荣历程

    党的光荣历程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它的产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概览(2012~2013)

    本书由国防大学的资深专家编撰,全面介绍2012-2013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深人分析东 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北部诸方向一些国家的战略意图和军事防务情况,据此对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未来发展变化做出预测。本书体现了当今我国安全防务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为读者特別是关心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和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士提供了独到的参考,有利于提高读者战略思维层次,帮助读者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安全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
  •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美国行政改革研究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美国政府行政改革,通过对美国行政改革的研究,以点代面地把握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实践取向及其内在规律,并试图对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某些启示。中美两国处在现代化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同期的中美两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制度设计多具有不可通约性,但美国的行政改革能为中国行政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念启示。本文采用了先实证描述,后规范分析,从具体到抽象,先分后总的研究方法,并以制度分析作为本文的研究框架。通过研究发现:市场化取向、放松规制取向、分权取向是80年代初以来美国行政改革的三大实践取向,而这三大取向在本质上可归结为一个取向,即非官僚化取向。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网络时代领导本领提升(案例与解析)

    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既然我们都是领导干部,都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本书从网络时代领导者的领导行为和权力进行考量,以领导行为的六要素为主线,探索在这个以服务与引导为特征的新时代,领导者如何系统整合浩如烟海的领导理念和领导智慧,才能启发思路、创造价值,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热门推荐
  •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美国当代诗歌三十年

    本书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新发展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20位诗人的诗歌作品做解读和评论。全书以西方文艺理论及文化研究为工具,以当代美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研究和阐释诗歌中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以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意义,侧重于研究在国内尚未受到重视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领域极重要的诗人及作品。
  • 夫君长成之娘子最大

    夫君长成之娘子最大

    她是被赶出家门的小孤女,他是街市待价而沽的货物,小孤女买了“货物”回家当相公。三年后丈夫却不告而别,再见面,他是少年将军。她是倾城郡主荣一。一道圣旨,郡主荣一成了少年将军的正室夫人。新娘问他:“将军,你可还记得那年,杜家村里的孤女杜小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清报律

    大清报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一个法制化国家,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现在的青少年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所在。对广大青少年的遵纪守法教育应根据其认识水平,从纪律教育入手,让他们从小建立起规则意识。而且要明确所在学校的校规,所在班级的班规;要了解学校的各种制度。由学校的一些纪律制度,推而广之,让青少年对必要的社会公共秩序的规定也要有所了解。同时,要青少年明白人小也要守法。本书力争做到有利于培养青少年学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和优良素质,进而开创一个让公众遵纪守法的社会氛围,这是事关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妈咪,抱抱”申屠寒风对着冰撒娇,“妈咪,我们去游泳,好吗?”冷傲兮维对蝶说道,“妈咪,我要睡觉觉”尉迟埔落对萱撒娇
  • 太平天国战记

    太平天国战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右痣孤生

    右痣孤生

    你知道什么叫做右痣孤生吗?左眼泪痣,有别于右眼,注定永远得不到幸福。
  • 凤落梧桐:弃女不愁嫁

    凤落梧桐:弃女不愁嫁

    常言道:有凤栖梧桐,好事则近。她出生时,有凤来栖于院内梧桐树。算命术士说此乃吉兆,定是金凤成祥之命。可结果,全家一夜灭门。流落街头,被卖到青楼楚馆,受尽折磨伤害。难道就要就此放弃吗?不!绝无可能!开青楼,养杀手。她变身夜魅修罗。杀高官,胁皇子。她一夜权倾朝野。报家仇,了国恨。她却被万人唾骂。爱她?不过床上情话。若她丑如夜叉,满身疾病疮疤,身无半点长处,毫无利用价值。那,还爱吗?
  • 金融市场学教程

    金融市场学教程

    本书介绍有关金融市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阐述金融市场的组织架构、交易工具、运作机制、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本书从解释概念入手,力求浅显而不失严谨。各章后附有复习思考题,可检验对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理解。本书可作为经济、金融和管理各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其他各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此外,本书还可供对金融市场有兴趣的读者参阅。
  • 帝王:日月失色

    帝王:日月失色

    在王朝兴盛衰竭,循环不息。将会有多少事情发生。卧薪尝胆,发奋图强,一举成天下,玩物丧德,暴虐如狼,一失天下心。是谁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是谁一往无前,勇敢无畏!是谁在谱写一曲帝王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