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6800000029

第29章 究竟谁威胁?(6)

反观中国是世界承认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刚刚解决了百姓温饱这个基本任务的穷国。虽然中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军备,但其质量仅够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安全。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如果用总人口分母化,在全球可能敬陪末名。这样的国家甭说威胁别国,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中国还得向世界祈求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为了这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国甚至不惜在某些方面牺牲自己的切身利益。近年来,中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在自己有限的精力内,为控制个别地区的动乱而贡献力量。中国虽然发展了自身的军事力量,但那仅仅是在敌对势力发展十分强大的情况下保持自己不至于落后太远的无奈措施而已。

一个是干了不少威胁世界和平勾当的美国,在世界上却很少听到有什么“美国威胁论”;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不但没有能力威胁世界和平,而且还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世界经济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来却受到“中国威胁论”的困扰。其实,用中国一句“贼喊捉贼”的成语来形容美国,是再恰当不过了。美国是个利益至上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向来不惜一切手段,包括军事力量。美国人的逻辑是,它想要得到的,只要谁不服,谁和它争利,就是对美国人的威胁。

历史上,当年美国和现在的中国一样,是“美国威胁论”的受害者,诸如威胁论、文明冲突、邪恶轴心等各类妖魔化“罪名”,美国在历史上都曾经历过,欧洲人,特别是英国人,当年就是这样对待美国人的。

1862年,巴黎出版了一本埃德温·德莱昂写的《美国联邦国的真实情况》,将美国国家统一战争解释为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竭力谋求在美洲大陆建立霸权的一场斗争,他写道:“一场战争可以隐藏另一场战争;号称解放的战争将一个巨大的征服阴谋掩盖起来;为了解放黑人而进行的战争实际上是对拉丁族的惩罚性远征;那些自称是种族解放者的人实际是在策划对所有种族的绝对征服。”1864年1月12日法国《国家报》载文认为,美国“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从种族来源上就非常不同,一方大多数是法国人和西班牙人,而另一方主要是英国人、荷兰人、德国人和瑞典人;他们被非常远的距离分割开,在不同的地区生活,从事的职业也不同。这两个民族互相认为彼此是竞争对手”,北方如果成为胜利者,它将成为一个重塑的“美国盎格鲁”民族,将专门从事对别国的征服。

当时推动这种“文明冲突”论的还有另一本名为《泛拉丁主义--南方邦联和法国结盟的必要》的小册子。全书的首页就提出:“三种力量、势力和文明在当今得以发展并试图瓜分世界,这就是俄罗斯-斯拉夫主义,盎格鲁撒克逊主义和高卢-拉丁主义”,“俄罗斯对那些愚昧无知的、野蛮的、衰老和腐朽的文明的统治对欧洲来说是灾难性的,但只要欧洲维持现状,遵守纪律而自身强大,俄罗斯-斯拉夫民族只能在亚洲发展。沙皇的大炮不可能敲开欧洲的大门”。其次是盎格鲁撒克逊主义。如果说英国作为盎格鲁撒克逊比较文明的一面的代表,美国则代表了该民族对其它文明进行破坏的侵略的另外一面。与其说它顽强不如说它顽固,比狂暴稍好一点,美国人是这个民族中比较有本领的学徒。就像世界的压路机,他们把“美国南方的森林破坏殆尽”,将整个大陆都平整过来;他们“随意创造城市”;“他们制造民族”。他们用同样的手段破坏一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盎格鲁撒克逊人已经消灭或想要消灭所有其它的人:赫德森河边的荷兰人、德拉华的瑞典人、密苏里、阿肯色、得克萨斯、路易斯安那、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威斯康星、亚拉巴马的法国人,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的西班牙人;他们正在吸收白人的不同民族。而对于红种人和黑人,他们把第一种人消灭了其中的大部分或者把他们彻底边缘化;而第二种人,在北方,他们对待黑人非常冷淡并用一种社会等级式的傲慢与之相处,甚至有人以和黑人做邻居为耻。在南方,他们能在一起生活,但互相的关系则按照更加社会化的方法来管理”。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两个民族,即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和高卢-拉丁民族冲突,而以林肯为首的美国北方人则是这场冲突中拉丁民族的主要敌人!

欧洲还将美国人描写成犯有“种族灭绝罪”的刽子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美国人也曾利用同样的手法妖魔化其政治对手即苏联的斯大林、南斯拉夫的米勒舍维奇和它认为是敌人的民族和国家。《泛拉丁主义》一书认为,美国北方人“已经当真地用死亡和流放的手段对一个800万人口的国家进行清洗”。对这些无心无肺的人,“历史告诉他们这种大规模的屠杀并不是不可能,不用到古代历史中寻找例证,这种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就是在北方佬的身边和新近历史中就能找到:新英格兰的清教徒不是将红种人(印第安人的一支)一个不留地屠杀掉了吗?”该书大声疾呼:盎格鲁撒克逊人是我们的敌人!。

有意思的是,当年欧洲人这种对美国人的攻击还掺加了类似小布什曾经攻击东方国家的所谓“邪恶轴心”内容。1863年,沙俄海军对美国北方进行了引人注目的官方访问,以示对林肯政府的支持。“俄国人受到了几乎是歇斯底里般的热情欢迎和招待。全国都乞求上帝保佑俄国人。1866年,沙皇在一次暗杀阴谋中幸免于难,为此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专门决议,向沙皇表示慰问”。这引起了欧洲人的指责,1863年6月19日,《美国邦联国的真实情况》一书的作者德莱昂在致本杰明的信中认为“林肯与沙皇专制主义相互表现出来的友好让整个欧洲吃惊”,法国《祖国报》有意将林肯与沙皇作为两个邪恶“轴心”并列一起,认为“北方联邦是美国反叛各州的刽子手,沙皇俄国是追求自由民族的刽子手。”1867年4月9日,美国参院以37:2的表决结果批准从俄国手中购买阿拉斯加的条约,英国驻华盛顿公使向国内报告说,这项条约是美俄联手挑战英国权势的一个信号。

南北战争之后,美国迅速崛起。这时欧洲又出现“美国威胁”论。先是渲染美国经济威胁论。1893年,埃米尔·巴比埃写了一本《在金元帝国旅行》指责美国商品--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棉花以及美国的葡萄酒--已充斥欧洲。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写道:“美国从一件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东西”,美国“已成为旧大陆的一个可怕的对手”;“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着在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

接着就是美国军事威胁论。1898年,美国拿下夏威夷,并向西班牙挑战,入侵古巴和菲律宾。这在欧洲掀起“美国威胁”论声浪。1899年有一个叫奥克塔夫·诺埃尔的人写了一本名叫《美国祸害》的书,认为:从门罗时期开始,美国“对旧大陆一直怀有很深的敌意”。这种敌意如今终于爆发出来了,对抗在所难免。“在地球的各个地方,美国不久将必然与欧洲发生冲突”。美国“朝着全球干涉主义刚刚迈出了新的一步--在古巴的是一小步,在马尼拉的则是一大步”。菲律宾只不过是“吸引美国的远东贸易的钥匙”。作者认为全书内容可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世界属于美国人”。

但欧洲的武力和文化的剿杀毕竟没有吓倒美国人,相反,美国人在欧洲的重压下强力崛起,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资本主义工业飞跃发展。1860年,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到1894年跃居世界第一位,工业生产量占欧洲各国生产总量的一半左右。从1860-1900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6倍。20世纪初,美国工业优势更加突出,1913年美国工业产品已占世界工业产品总量的1/3以上,比英、德、法、日四国工业产品的总和还要多。其中煤、铁、钢和石油的产量增长尤为显着。19世纪最后30年,美国铁路增加14万英里。从国家独立到1867年购买阿拉斯加,美国从在半个多世纪前版图仅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狭长地带的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拥有位于北纬35-70度之间庞大版图的大国。从此一个强大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在大西洋西岸迅速崛起。美国,这个被欧洲丢弃在北美荒野的“俄狄浦斯”(Oidipous),在欧洲人无名的恐惧中,终于长大了。

然而,时移世易,美国经历了欧洲人看美国的过程,到了今天,美国以此东施效颦用“中国威胁论”来对付中国了。“中国威胁论”从20世纪90年代初最早出现,在美国各式各样的论着、报道可谓连篇累牍,它们风助火势、火助风威,以讹传讹,并迅速得到了主要西方国家的随声附和。它们生发开去,在中国周边亚太邻国也产生了心理上的“威胁效应”。于是,中国不发展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也是“威胁”;中国成长了是“威胁”,中国“崩溃”了也是威胁;中国横是威胁,竖也是威胁。在美国一些人眼里,中国无论怎样,都脱不了与“威胁”的干系。

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增长和中国崛起是否必然产生威胁,现在还言之过早。“中国威胁论”的出台反映了西方大国对崛起中国的一种偏见和无知。韩国延世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前韩国总统办公室国家安全委员会顾问文正仁我认为,中国崛起里没有任何侵略性、扩张性的成分。“中国威胁论”是西方一些保守势力的“发明”,服务于其国内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对中国发展战略的客观理解。

然而,“中国威胁论”却早已配合了美国的反华势力,对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构成了极大困扰。“中国威胁论”自出笼以来被一再炒作。被“讨伐”后的中国,给世人留下了“中国妖魔”的形象。众所周知,在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方面相互交往过程中给其它国家及其公众留下的综合印象,我们称它为国家综合实力中的“软实力”,国家形象作为一种可信度的标志对一个国家实施国际战略并最终实现其战略目标,将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乎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也关乎它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形象重于生命”。然而,由于“中国威胁论”在美国媒体、学界以及政界反复大肆轮番炒作下,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不应有的极大伤害。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政要和媒体,利用“中国威胁论”进行煽动鼓惑,使国际上许多民众从此对中国产生或增加了种种误解和疑虑,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特别是美国媒体以“中国威胁”为借口,不断抨击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反对改善同中国的双边关系,鼓吹对中国进行“遏制”。美国一些政客和主流媒体把对“中国威胁”的宣扬视为时髦和“高尚”,这对美国对华政策也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使对华“遏制论”甚嚣尘上。在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宣扬中,中国的负面形象已渗透到美国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文艺界,与“中国威胁论”相关的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也相继粉墨登场。有的小说宣扬,因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扩张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华盛顿邮报》在一篇文章中竟称这部小说并“不是虚构”。在种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互动中,西方普通民众云里雾里,不识中国真面目。西方许多普通民众把被媒体和政客歪曲的中国当作一个“真实”的中国。据一份调查结果表明,接受电话调查的1500名美国民众中,约有60%的人把中国看作是敌对国家。

“中国威胁论”影响不断扩大,大有演变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遏制围堵中国崛起的重要理论基础。“中国威胁论”的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乐于看到、也无法接受的一个强大统一兴旺的现代化中国的崛起,因为这对于他们的新帝国主义全球战略意图不相符合。遏制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崛起的政治经济大国,其目的就是要谋求在中国最终出现一个政治软弱、内部焕散分裂、无力依靠资深力量、解决中国复杂经济社会问题的“软”政府。这样,西方便可以利用中国的经济困难和社会矛盾,煽动中国发生内乱和民族分裂,使待开发而富藏资源的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新疆等地区)脱离中国;改变中国社会主义政权以实现其政治利益,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最终纳入国际垄断资本的统治,纳入资本主义轨道;削弱中国广袤的地缘政治优势,使中国变成强权附庸。这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正在着手实施的“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全部实质。

“中国威胁论”显然对努力致力于改善国际大环境的中国发展起到了此消彼长的作用,它不仅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上面我们说到的2011年美国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以及嗣后的美国新军事战略出台,盖是基于“中国威胁论”之上的。而且“中国威胁论”调还扩展到中国一些近邻国家或地区,使这些国家或地区中的一些人也以一种怀疑和恐惧心理来面对中国崛起,从而危害了与中国正常的双边和多边国家关系,危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在“中国威胁论”的旗帜下,以美国为首与中国周边的国家或地区遥相呼应,互相利用,尽管双方利益不同,但在对“中国威胁论”问题认识和传播上却颇为相似,目的也颇为一致,那就是围堵和遏制中国。

同类推荐
  •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本书是以土地革命时期在江西苏区战斗过的100位共产党员的英雄事迹为素材,紧紧围绕“党魂”这一核心主题,选择他们当中最动人、最闪光的事迹,从各个不同视角,诠释和解读中国共产党人“党魂”的一部新作。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

    《红语的力量:党员干部必读的红色箴言》精选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90年历史中最广为人知、最具代表性、最精辟响亮的一些红色经典语录,重温党的历史,回顾硝烟岁月,畅想火红年代,缅怀不朽英雄。在启迪中重塑精神家园,在感染中找回失去的信仰,在受教育中坚定红色信念,坚定实现党的宏伟目标的决心。
  • 衙门逻辑

    衙门逻辑

    本书是历史作家张程评点中国古代政体得失的力作,全书共分四个部分,分别是“皇帝也疯狂”(古代帝王的奇闻轶事)、“古代的官不好当”(古代官员的生存之道)、“衙门里面怪事多”(古代官场的潜规则与显规则)、“官府与百姓有什么关系”(权力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底蕴展览千年,将皇帝、官员的奇闻轶事娓娓道来,亦庄亦谐,将古代王侯布衣为得到权力、保有权力、攀附权力、避免权力对自己造成伤害而表现出来的世间百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欲知大道,必先治史。”闲时一读,可以怡情;静心思之,足以明智。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可以在本书里笑谈千年历史、淡看宦海浮沉。
  •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中国国力报告(2013-2014)

    本书设有宏观大势、国家治理、区域发展、产业经济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包括:透过“克强指数”看中国经济、从白皮书看中国司法改革的未来改革路线图、中国区域经济体发展报告等。
热门推荐
  • 凤啸九天:惑世狂妃

    凤啸九天:惑世狂妃

    重生?甚好!天才资质被废?无所谓,强者就是强者,杀手之王、黑道帝王都是她的徒弟,难倒会搞不定这点小小突发状况?清冷腹黑的凰王时时以收藏了她为目标,追妻路漫漫。魔武双修的九幽剑主对她心怀愧疚,立誓生生世世守护。且看她如何成为乱世传奇,震撼天下,开辟出一条逆天之路,傲舞九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摆平现实,跑赢大势

    本书作者在查阅艾米尔·贝科特相关著作中的基础上,梳理了他的教育励志思想,将以往的人生经验和教训归纳、总结、梳理成99个忠告,通过99则精辟故事,将这些经典思想一一奉献给读者。
  • 嗜血妖妃

    嗜血妖妃

    她是一个实验品,只因为教授实验失败,便将她抛弃,不过运气很好,她遇到了一个很爱她的男人。本以为生活可以简单的幸福下去,但不曾想她病了,一种嗜血的怪病,短暂的幸福便从此消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始

    天始

    天始世界,创造之路,无上天始,法则至上。创造之主,缘生万物,一代天骄,领悟天地。终成法体,不死不灭!
  • 我是诅咒

    我是诅咒

    诅咒之源,时隔万年再临世间,掀起血雨腥风。不老不死的少女,为了追随恩人的脚步,走进了大唐。是受人感化?还是在沉默中爆发,毁灭世界?
  • 戎祸

    戎祸

    鸿离大陆,5000年前轩辕氏一统天下,分封诸侯。5000年后,皇权衰弱,大权旁落,各国诸侯蠢蠢欲动。且看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二王子戎离如何在这光怪陆离,物种繁多的大陆称霸天下。。(戎:róng,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 暴力蛮荒

    暴力蛮荒

    在罪人营里度过童年的郑云,拥有绝对暴力野蛮的性格;当有机会逃出那个罪恶的牢笼,郑云便开始在这无尽蛮荒中搏风击浪;既然这天道是无情的,捅了它有何妨!既然这大地地邪恶的,裂了它又怎样!无尽凶残,尽在霸道蛮荒!
  • 月光旋梯

    月光旋梯

    本书是诗集。是邓叶艳的诗歌作品集,作品辑录了诗人2005年到2011年的11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余味不尽的想象空间。
  •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新课程与教育智慧(教育篇)

    本书集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优秀教师在教育与教学两方面的心得与成功经验为一体,为其他学校及教师在教学和教育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指导。
  • 唯吾独魔

    唯吾独魔

    富家少年苏易,因一块神秘石碑,觉醒前世记忆,从此踏上成魔之路。然,却因一个承诺,不得不建立一个只收女弟子的门派。且看太上忘情的他,如何在红尘中磨砺道心,太上忘情,超脱自我。冰山美人大师姐:“苏易,我要成仙!”制服御姐二师姐:“苏易,炼丹炼器材料不够了!”妖媚女王三师姐:“小易,你传我一种无上神通吧!”娇俏萝莉小师妹:“易哥哥,有人欺负我!帮我教训他们!”背插九杆太上诛仙旗,一身魔焰吞天的苏易,仰天悲叹一声,转身又杀进浩瀚无垠的宇宙之中......宇宙洪荒,唯吾独魔!(新书期两到三章,上架之后争取万字更新,加更就看各位了,现在打劫开始,推荐,收藏,什么的通通拿来吧!嘿嘿,谁让苏易誓要建立了一个最大的美女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