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6800000002

第2章 中国崛起:一个“幽灵”在全球徘徊(1)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西方发达工业国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等工资成本的加大以及其它供求因素的影响,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大规模转移。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大加快了这种转移的进程。中国在吸收大型外资制造业方面具有很多独特优势,同时,中国自己的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已初具规模。早在2005年,一份联合国贸发会议委托进行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的调查数据就表明,《财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世界上最主要的电脑、电子产品、电信设备、石油化工等制造商已将其生产网络扩展至中国。另有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平均每年有400亿美元以上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会把中国作为其市场销售、原料采购、价格制定乃至新品研发、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基地,为所属的亚洲各地的生产性子公司提供协调管理和综合服务。中国进入了什么都能制造的“中国制造时代”。

本章从“中国制造”层面切入,一步步地探讨“中国制造”是如何转型为“中国创造”,“中国创造”是如何引发全球性“中国冲击波”的,以致“中国冲击波”引申出了近些年来一个世界性重大现象--“中国崛起”。通过本章研究,我们在本书的后续章节里将引入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1)中国将于2024年某个时点正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强国(第二章);(2)美国衰落(第三章);(3)“中国崛起”引发美国“中国崛起焦虑症候群”,并成为美国“重返亚洲”新军事战略的逻辑前提(第四章);以及以后诸章节对中国为什么要对美国的“重返亚洲”新军事战略说“不”,又如何说“不”,进行详尽的探讨。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里

一个对“中国制造”说了一年“不”字的家庭经济学实验,使中国广大读者认识了一位叫萨拉·邦吉奥尼的美国人。这位40岁上下的美国主妇曾经是资深的商业记者,获得过美国商业编辑和作者协会最佳商业报道奖。这次实验源于她尝试一年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嗣后她出版了一本名为《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的书。该书在中国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中文版。我仔细阅读了书中的全部章节,这本书记录了一场有趣而又充满挫折的冒险,讲述了在庞大的全球经济中一个个发人深省、乐趣横生的生活片段,从一个小人物角度对“当今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对世界举足轻重的影响”作了不请自来的诠释。这本书也正好契合了我要在第一章里想要描述的“中国崛起”现象。

2005年1月1日,萨拉·邦吉奥尼一家开始了联合抵制中国产品的尝试。邦吉奥尼后来发现,她很难过将她的丈夫凯文、5岁的儿子韦斯和刚学走路的女儿索菲都一起卷入了这样的试验,因为韦斯在这段时间度过了不那么快乐的5岁生日。

坚持抵制“中国制造”的过程是一个巨大挑战,改变购物习惯更需要很多力气:他们像侦探一样,在商店里不断翻看每一件商品产地,如果找不到非中国产商品,那么只有放弃。

第一次大麻烦是给韦斯买鞋子,他们试着找一双不是中国产的运动鞋。结果他们发现,阿迪达斯是中国生产的,锐步也是中国产的。他们想象中应该还在美国生产的纽巴伦鞋上竟标着“中国产”,只是原材料来自美国。邦吉奥尼花了几周时间,费尽周章,终于找到一双68美元的意大利鞋子。其实,只要花上15美元,到处都能买到差不多的中国鞋。慢慢地,她不得不承认只要继续坚持不用中国商品,她就必须习惯这种费时费钱的购物过程。几周后,她又花了60美元给蹒跚学步的小女儿买了一双美国得克萨斯州制造的鞋子。

其他地方生产的商品,价格几乎都是中国产品的几倍,还有些东西根本就找不到替代品。为了给丈夫的生日蛋糕买蜡烛,邦吉奥尼开车去了6家杂货店都没有找到,最终不得不用厨房里的一盒落满灰尘的蜡烛将就。

她书房的台灯坏掉,找一盏非“中国制造”的台灯几乎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她发现有一种没有注明生产地的台灯,打电话到厂家询问后,非常欣喜地知道这是“美国制造”。但当这盏台灯寄到家中后,她才发现台灯的包装盒上写着“美国制造”,但零件的包装上却有“中国制造”的字样。

她感到一颗心都沉了下去。她想把台灯退回,因为它不全是“美国制造”,但这意味着她很难在晚上工作。两难中,她打电话向厂家询问。这家洛杉矶的灯具制造商给她上了一堂关于全球供应链的基础课:10年前,美国有上百家灯具制造厂,在南加利福尼亚就有约40家,而如今全美国也不过四五家。而这家灯具厂因为其生产的主要是不适合长途运输的大型灯具,所以才得以“幸存”。

至于邦焦尔尼所买台灯的零件是“中国制造”,制造商解释说,这么多灯具厂关闭的后果是:很难再采购到美国制造的零部件,比如开关,已经完全不在美国生产。邦焦尔尼决定保留这盏台灯,因为这已经是她所能找到的最接近“美国制造”的台灯了,她只能接受台灯零部件是“中国制造”的事实。

随着邦焦尔尼不买“中国制造”的日子渐长,她渐渐明白,欧洲和美国著名的玩具公司现在也都在中国生产产品。“有很多东西。你以为产自美国和欧洲,”她说,“其实都产自中国。”还是邦焦尔尼所在报社的老板看得清大局。他对邦焦尔尼说:中国产零部件已经无处不在,不管你多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躲开它们,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家里的一个旧抽屉从1月起就拉不开了,凯文在超市里找修理工具时发现全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不得不把它们放回货架。咖啡壶坏了,没买新的,因为全都是中国产的。那一年,他们用罐子先煮好,然后倒进过滤器里,才解决喝咖啡的问题。搅拌器坏了,没有办法修好,因为刀片都产自中国。电视机坏了,也只能让它坏着,因为大多数零件来自中国。“那种日子,就像每天都在野外露营,基本的日常用品都没有”,邦吉奥尼差不多感到绝望了,“那是一个漫长的、炎热的、极其狼狈的夏天,我们用旧式捕鼠器抓了4只老鼠,因为新式的也是中国制造的。我丈夫只能穿着两只不配对的拖鞋在沙滩上走来走去,那还是我母亲从车库里找出来的”。

凯文叹息着那些中国产的圣诞节礼物都不能买,他只能计划自己为孩子们缝睡袋,自己制作木船和木吉送给孩子们,但是他却买不到想用来制作它们的针线和其他材料。

“还有比这更艰难的生活吗?”凯文不断这样自嘲。最后,当凯文坚持不下去,在家里使用一些产地标签神秘失踪的画笔时,邦吉奥尼在书里开玩笑地写道:“结婚16年了,你总觉得对那个家伙很熟悉了,现在你才发现他有很多新缺陷。你知道吗,他是个健忘的,‘卑鄙’的家伙,还毫不掩饰这一点。”

韦斯也发起了一次反抵制行动,坚决支持“中国的东西”。因为他实在厌倦了欧洲产的“乐高”玩具。有一次他看中一个中国产的玩具,哭着说:“我们很久没用中国的东西了!”他为此纠缠了一天。

邦吉奥尼还得到了一个教训,那就是广告中所打出的“美国制造”,其实很多零件都是中国产的。

一年之后,邦焦尔尼的抵制运动结束,她也感到了解脱。一年的体验让她更深切地认识到美国和中国以及世界是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必须接受的事实。而且,这种贸易关系对中美都是有利的。

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邦吉奥尼说,中国并没有控制美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每个地方,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如果一直这样过下去,很多人都会筋疲力尽、倾家荡产。这个结论和萨拉·邦吉奥尼的亲身经历不谋而合。

邦吉奥尼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她讨厌中国,她对于中国以及这个国家的人没有任何敌意。她只是觉得中国商品在美国太泛滥了,其他国家根本没有与它竞争的机会。她很想通过这个试验知道,美国人对中国商品到底有多大依赖,“一年不买中国商品,我们能过得下去吗?”

和邦吉奥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图书出版不谋而合的是美国媒体《今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国际先驱论坛报》、美联社还有美国地方电视台也掀起了对“中国制造”的讨论热潮,他们讨论的一致结论是:避开中国商品绝非易事,节日期间,要想在各大零售商店,寻找非“中国制造”的商品,实在要花费不少时间和金钱。

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其讲述全球化的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中,通过自己在全球的游历来观察全球经济的每一节链条,从而洞察各国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萨拉试图通过切断自己与中国的联系来感受世界变化,这是另外一种感受全世界联系的方式。她感受最深刻的是全球化的供应链条已经让“中国制造”不可阻挡。

德州媒体报道说,7月4日独立日上出现的“星条旗”和燃放的烟火,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负责人哈巴德表示,尽管美国市场销售的糖果没有一种标明是“中国制造”的,但是其中大多数含有至少一种从中国进口的成分。美国消费者都渴望买到品种繁多并且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号称“最低价”的沃尔玛超市,从T恤到戴尔电脑到各种品牌的家用电器,都离不开“中国制造”。

为什么要买中国货?在历经了“中国制造”的美国人一致的回答是:中国商品的价格,大概只是美国同类商品价格的三分之一,而这些廉价商品的品质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价廉物美的中国产品给美国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使得美国消费物价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如果没有中国的消费品,美国的物价指数预计将上涨2%。中国商品让美国人的预算变得更富弹性,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准,接受中国商品是他们最实际的选择。

“较低的价格一直让中国受益,并使中国的经济崛起,从而也让美国的消费者很难放弃中国的进口货。这次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中国与我之间的距离。在把中国推出我们的生活中,我却得到了一个中国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之中的结论。”邦吉奥尼下结论道。

于是,假借邦吉奥尼《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一书,对“中国制造”的评论之声也不绝如缕: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从一个弱者变成英勇的战士。我们热爱他们,也害怕他们。中国已经成了我们有力的竞争对手,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去拥抱她。”

--路易斯安那州大学教授约翰·麦克斯维·汉密尔顿

“放弃中国产品一年,邦吉奥尼一家人经历了一次大冒险,他们的日子过得像走迷宫一样艰难。”

--前白宫顾问马克·法比亚尼

“一年不用中国产品,真是个奇迹。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次强烈碰撞,也是一次有意思的碰撞。”

--丹尼·西特曼,专栏作家

“没人会干同样的事情!这项任务太复杂,太有挑战性了。你可以试一天,到午餐时间你绝对会悲惨地放弃。邦吉奥尼的经历让你明白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已经深入每一个家庭。”

--查克·杰夫,资深专栏作家

“我对中国制造有些反感,但我更想省点儿钱。”

--一名社会学教师

“能够向我们的顾客提供这么多东西而感到骄傲。”

--一家沃尔玛连锁店经理

“现在,中国产的东西,才能让商店赚钱。”

--一家Tyler连锁店负责人

中国冲击波

1986年,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美国求学。从一个积弱贫穷的发展中中国来到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我的好奇心自不待言。我一次次地走进那些耳熟能详的美国名店。那时市场上几乎很少看到“中国制造”。而到了90年代中期我故地重游,有一次我走进了曼哈顿著名的“美国女孩”商店(AmericanGirl)。这个有着美国本土庞大消费群体的殿堂一向以出售安全健康的“正宗美国”玩偶和服饰店著称于世,但当我顺手拿起一套啦啦队长服和足球衣的6英寸仿造品时,我忍不住笑了:在一片红白蓝之间,一块标签上写着“中国制造”。我“奥”了一声。“美国女孩”终究也不那么原汁原味了,这块打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就是一个鲜明例证,象征着困扰西方世界的一个重大经济、文化和政治难题。

我在纽约著名五街穿越,一个一个商店地走着,那里早已经是“贴牌”的“中国制造”的天下,清一色的国际名牌,但都是由中国廉价劳动者生产。这就是席卷世界的“中国冲击波”。以后有好几年,我有幸在欧洲、在美洲、在大洋洲一些发达国家或公事出差,或私人旅游逗留,我都看到了这个世界性的“中国冲击波”。我们已经鲜少看到不再是标有“中国制造”的“世界品牌”了。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制造业流程从美国和西欧迁往中国。根据经济咨询机构HIS环球透视(IHS Global Insight)近期的估算,2010年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国家。这是110年来美国首次丢掉这一桂冠。

同类推荐
  • 走进服务型政府

    走进服务型政府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持编写的记录、总结、阐述多年来宁夏致力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内容有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解读论证,相关文件、资料的整理,具体工作方案的解读,经验的总结及收到的实效等。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解放思想论: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本书共分四章,第一章论述了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思想原点;第二章论述了批判思维是解放思想的根本方法;第三章从非执政党建设角度提供了一个思想僵化、亡党失政的反面例证;第四章仅以必然性的三个环节为线索,对包含从解放思想到科学发展历史必然性的科学体系作了一个纲要式说明。
  •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关系的研究

    中国政府层级结构、法律地位、功能以及面临的问题决定了当前改革政府层级体制的突破口在于地级市。但是,中国现行的行政层级体制和资源配置模式已经将地级市政府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制度化甚至法律化了,省级政府已经很难对市县政府的权力和利益作根本性的调整,地方政府推进省管县体制改革面临着动力不足、权限不足甚至是合法性不足的多重困境。因此,中国政府间关系的调整必须走出权力收放、无序博弈的局面,从整体上、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体制,合理划分政府间的职责权限,用法律和制度来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性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自主性,使地方政府逐渐从中央政府和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转化为地方公共利益的“合法代理者”。
  • 学思集

    学思集

    《学思集》按文章内容,分类编为:拔乱反正、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乡镇企业、个私经济、对外开放和决策咨询等10篇。其中除拔乱反正篇内容涉及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等方面外,其它9篇均专属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内容。
热门推荐
  •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楚辞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灵舞幽都

    灵舞幽都

    鬼国幽都,群魔再现,星辰变,天下乱。上古妖魔复出,天下命运何去何从……
  • 小丑的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

    《小丑的爱不卑微》:品味小丑的罗曼蒂克,致敬“偶像爱人”希斯莱杰(癫狂Joker),祭奠七年……———幻亦Joker.☆
  • Catslove

    Catslove

    尽管是个菜鸟魔女,上官雨馨却绝对不会放过那个叫做灰岛幸运的男生!欺负了魔女的朋友,就要有遭受报复的心理准备!可是,明明是为了那个讨厌鬼而准备的诅咒魔法,最后却作用在雨馨自己身上?菜鸟魔女上官雨馨就这样变成了一只黑色的……猫?而这只黑猫竟然跟那个讨厌鬼最喜欢的宠物猫长得一模一样!呜呜呜,她为什么会这么倒霉啊?为了解除诅咒,她不得不以宠物猫的身份潜入讨厌鬼韩颜冉家,她也因此见到了高傲又冷漠的他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怎么办,她,她好像没有那么讨厌他了呢?这种心跳的感觉究竟是怎么回事?
  • 妃本带毒,殿下吃不消

    妃本带毒,殿下吃不消

    她费尽心机,助夫君登上帝位,皇后之位却被自己庶姐姐取而代之,而她落得抛尸弃野,不得好死!梦回一生,她誓要报仇雪恨,扭转乾坤!庶姐,姨母乖乖受死!一朝穿越,看丞相府的窝囊四小姐变天才,惊华傲视群臣!半路上杀出个比她更妖媚的太子殿下,她只说了一句话,我怕死的,祸水才能活千年!
  • 侠盗神医

    侠盗神医

    他,神偷燕子门嫡系传人。他,救死扶伤能妙手回春。盗亦有道劫富济贫,医行天下治病救人。即能手到擒来,又能手到病除,当然,偷心这是主营业务,精灵古怪的腹黑师姐;精明干练的御姐警花;温柔可人的同桌美女;性感妖娆的白衣护士;一个个极品美女都被偷了心,怎么办?
  • 诛世传说

    诛世传说

    2055年,世界人口危机,为了减轻地球负担,联合国于同年5月秘密宣布,将由全球197个国家共同开发一款代号为“创世”的虚拟网游来减轻地球负担,经过3年不懈努力,于2058年开发成功,中国区代号“诛世纪”从此人类进入新次元,不过,事情真的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吗?还是......
  • 仙魔奇缘之殇笙血

    仙魔奇缘之殇笙血

    他是新任天帝,而她是魔界尊上,自古仙魔势不两立,而她却为了他付出了太多太多。仙魔相恋必定引起三界震惊,其实她本不为魔,她本为仙……――――――――――――――――――――――――――――――倾城是坑,大家入坑一起填坑啊~
  • 你我不老青春不死

    你我不老青春不死

    十年前的相遇,在那一刻已经有了许些琢磨不透的情愫,然而,再相见,却是沧海两茫茫,谁也不记得谁。岁月无曾离去,只是我已不再爱你。——————葛佳然幸好遇见,幸好记得,幸好没有错过你。——————赵暮希若是一切能够重来,说什么我也不会放下你。——————许嘉桦
  • 黑金王子

    黑金王子

    一个只会惹是生非的少年,经过了一次重大的变故之后,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然而,这个世界去跟他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他竟然发现原来在他的身上竟然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这个秘密,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