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91000000005

第5章 不到楼兰终不还

时间: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原夏桀时期——新石器时代——楼兰(西汉时期——东晋)

地点:楼兰

啊,楼兰。

啊,梦想的地方。

昔日繁华的楼兰,是古代西域文明的瑰宝。它扼住丝路交通的咽喉,彷徨在大汉王朝和匈奴之间,也是左右西域形势的一个焦点。

楼兰、楼兰,发生过多少绮丽故事和惨烈征战。难怪古人说不破楼兰终不还。

曹仲安想,既已身入古时西域,不到著名的楼兰看看,的确心有不甘。这句诗应该改为“不到楼兰终不还”,才符合此时此刻他的心境。

是呀!既已深入历史中的西域,岂有不到楼兰之理!

不过此时此刻拜访楼兰,绝非全然出自思古之幽情,而是自己身负重任,研究探讨古往今来全球气候环境演变的一环。如此就得把握一个全过程。和时间帷幕外面的卢孟雄相互配合,从带“ed”的过去,到带“ing”的现在,把它看个透彻。只差一个加“will be”的未来式,就能完成卢孟雄设计的“过去、现在、未来”的全面比较考察了。

“喂,老卢,我去楼兰了。”

卢孟雄在那边回答:“好的,我也去!”

末了,他又加一句:“注意那个古城边的罗布泊的变化,最好掌握全过程,多拍摄一些录像。无论任何东西,都是珍贵的资料。”

既然是全过程,曹仲安就没有必要把时间固定在某一个时间段了。他随手一揿按钮,立时就进入一个异样的天地。

啊呀,他一下子惊呆了。

这是想象中的楼兰景象吗?

哪有碧波荡漾的罗布泊,也没有一丝半点文明的痕迹。

眼前一派黄沙漫漫,使他怀疑是不是走错了地方。反复仔细观察,才发现面前有一个巨大洼地,好似干涸的湖盆。

仔细检验空间定位仪。这里的确是北纬44°30′27″,东经90°31′06″。位置没有错呀!怎么会是这副模样?

再看时间定位仪,这是3600年前。相当于中原夏桀时期,远比西周、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早得多。

空间位置没有错,错位的是时间。

既来之,则安之。落差巨大的变化,必然包含重要的原因。曹仲安定下心来,开始考虑着手调查。可是这里一派荒凉,人影也没有一个,不知该从何入手。

举目四望,干涸湖盆边,尽是连绵不断的沙丘,一时拿不定该往什么方向前进。他无意识顺手抓起一把黄沙,从指缝里慢慢撒落。突然一股风吹来,带着沙子吹往一个方向。他毫无目的,也就顺着那个方向缓步走去。

也许是冥冥中神灵的指引,他刚刚翻越过一个低矮的沙丘,往前走了不远,只见前面沙荒地里忽然露出一块不大不小的石头,摆放在无水的湖边,非常突出显眼。

曹仲安感兴趣走过去,随意抬头一看,不由十分惊奇。

咦,这是什么?

斑驳的石面上,布满一条条深深浅浅、模糊不清的刻痕。

这不是风、不是水,也不是任何自然力量剥蚀的,显然是人为的刻划。

是不是古时的碑刻?记载某位古代贤王的不朽功绩,或者干脆就是一块墓志铭。

不,都不是的。

岂不宛如摩崖石刻。

他再定睛一看,不由一下子惊呆了。

啊呀!想不到竟是一幅动物速写画。其中有牛、马、羊、鹿,活泼可爱的小兔子。唯独没有沙漠特有的骆驼。值得特别注意的,除了这些常见的陆地动物,还有一些龟鳖和大鱼,显示出特殊的水生环境。其数量之多,超过了那些牛、马、羊、鹿。牛、马、羊、鹿除奔跑跳跃,又多做低头饮水状,更加衬托出这里有一个触摸可及的水世界。一只只栩栩如生,显得活灵灵的,不愧为古时杰作。

喔,这岂不有些像是著名的撒哈拉石刻么?

考古学家在撒哈拉大沙漠中心,发现了一些不同时期的特殊石刻图画。公元前7000年的河马、长颈鹿;公元前4000年的放牧、舞蹈、祈祷活动;公元前1000年左右,战马和马车的图画,附近还挖掘出了马的骨骼;直到公元4世纪左右,才出现了骆驼的画面。这些历史图画的变化,清楚地表明一个事实:撒哈拉原本是一片环境良好的乐土,只是到了公元4世纪,才逐渐变成大沙漠。

撒哈拉石刻如此,眼前的楼兰石刻岂不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撒哈拉石刻成片分布,这里仅仅是一个不成规模的孤独石块而已。表明在这三千多年前的沙漠时代之前,必定还有一个水域宽广、温暖潮湿的阶段。

那应该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原始牧歌时代。

他的判断是有根据的。

因为图画中统统都是活泼自如的动物形象,手法十分古朴。也有一些巨大动物倒卧在地上,身上带有箭头或矛尖刺伤的痕迹,却并无更多人物形象。他熟知远古时期狩猎活动规律。猎队在出发之前,为了保证顺利,也祈求猎物原谅,赐与皮毛肉体,往往都由巫师主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祈祷仪式。猎手在巫师指导下,围绕巨兽图画且歌且舞,纷纷用长矛、弓箭,刺向画面猎物,涂抹赤铁矿粉末,代表流出的血液。这次狩猎就会丰收归来了。仅仅凭着这一点,就可以断定是史前时期的图画作品。倘若有任何文明历史的影子,必定留有其他印记,与这种画面结构不一样。

不,并不完全如此。

他拭净石面尘沙,耐心观察石面,忽然发现一个有趣现象。一串模糊不清的文字,题写在不显眼处,且还叠盖在一个动物石刻身上。由此判断,这块画面石至少经历了两个不同时期,各自代表一个时代。

他认出了,这是古代楼兰使用的佉卢文,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字。简单一行字记述道:“公主出西门,观海于此。”

请注意,这段铭文所叙述的是一个公主,自然就有王国体制,和原始社会大不相同。

再请特别注意,文中叙述公主所观是“海”,位于王城西门外。岂不表明自从那原始猎人猎兽捕鱼以后许多年,这里一片水域依旧十分宽阔,具有“海”的模样。不言而喻,这就是此次曹仲安进入历史,所欲探明的对象了。

曹仲安激动起来,决心揭开这个双重时间的秘密。

第一步,追查那个原始狩猎画面的来由。

他打定了主意,连忙启动时间转换装置。随着耳畔呼呼风声,沿着看不见的时间流,快速追索那个石刻的来历。

风声消停了,时间流嘎然而止。他晕头转向的,被抛在一个陌生的时代。

眼前还是这一片地形骨架,很容易就找到了这块奇异的石头。可是风光已经大变,和起初所见大不相同。

这幅原野图画的基色,从难看的土黄,变成了浸透了生命基因的绿色,处处青翠欲滴。碧绿原野中间,忽然涌现出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

他心中明白,这就是古时的罗布泊。

不,还应该加一个确切的前缀词。这不是别的时刻,而是青春时代的罗布泊。

啊,岂不像是杜甫笔下,“乾坤日夜浮”的洞庭湖?

《水经注》描述:“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也不过就是这样的景象。

这不是一般的湖,简直就是“海”!古时所谓“四海”,东海、南海、北海俱在,那神秘难寻的西海,莫非就是这里?

关于西海,有青海湖、居延海等种种观点。濒临西域沙漠之罗布泊,也是一种说法。

曹仲安迷醉了,也醒悟了。这样的天地下,浮现如此大湖并不稀奇。

终于解开了他心中的谜,亲眼目睹了那个石刻产生的基础和刻凿的过程。

放眼一看,原野上布满一群群牛羊和野马。有的放蹄奔驰,有的聚集在湖边饮水,活像就是从那个石刻上走下来的。一个身披兽皮的汉子,脚下放着一根长矛,正手握着青铜工具,聚精会神地雕刻。抬头看见曹仲安走来,不由警惕地放下工具,下意识拾起地上的武器,喉头发出威胁吼声。直到见曹仲安两手空空,面露笑容毫无敌意,才慢慢放下武器,慢慢站起身子,目视他一步步走过来。

原始人的情绪很容易化解,他的面孔上渐渐展露出一丝笑意,喉咙里发出低低的友善招呼。

“啊呵!”

曹仲安不懂他的话,只好用和缓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意思。看来古今义理相通,取得了他的信任,曹仲安与他简单沟通后,抓紧机会咔嚓咔嚓拍了许多照片。以身后浩瀚无边的罗布泊为背景,留下一组罗布泊珍贵的原始时期写真。

从时间定位仪,确定了这是六七千年前,一个被遗忘的神秘时期,和先前进入的夏桀时期有明显差别,但是古史并无记载。不消说,这就和西域传说的塔里木文明相当,是上古时期最温暖潮湿的绿色时代。

啊,那岂不是上古神农时期和《圣经》中的伊甸园,令人追慕的“黄金时代”吗?

啊,那岂不是传说中的神农时期么?不仅在中原,在这遥远的西域也有充分体现。

啊,那岂不是和风细雨下,普天下新石器农业文明井喷,涌现了南方河姆渡、北方仰韶文明的灿烂时代么?

神话透露了珍贵的科学信息,出土文物证实了远古的梦境。如今自己身临其境,真是说不出的兴奋。

这可是了不起的发现,他连忙将这里所见所闻,通知时间帷幕外的卢孟雄。

卢孟雄也非常激动。在曹仲安的指示下,很快找到了那个地方,却没有见着有图画的石块。

他问曹仲安:“你测量的位置准确吗?”

曹仲安回答:“我反复验证了两三次,绝对没有错。”

这可奇怪了,那样大的石头难道会飞了不成。总不会被雷劈碎了,战乱中成为什么外来入侵者的战利品,或者落入后世盗宝者的手中?

要不,就是在环境变化过程中,被移动的沙丘压埋在下面了。看来这最有可能,可是茫茫沙海中,怎么确定在哪一座沙丘下面呢?当年彭加木的遗体也无法寻找,更加莫说小小一块石头了。

卢孟雄无奈地说:“先别管它,你接着报告楼兰地方的变化吧。”

前面已经说过,这是一个带有双重时代图画与铭文的石块。曹仲安解开了其中第一个原始时期动物图像之谜,挥手告别了古罗布泊人,飞快启动了时间程序,继续追索楼兰的历史。这一次目的非常清楚,继续寻觅石面上那一段佉卢文记述,那个视察西海风光的楼兰公主之谜。

根据他的计算,那一段时间流应该和中原西汉时期相应。

他毫不费力就进入了相当于西汉的时间层,寻找同时异地的西域楼兰古城。

从身负的任务而言,他所关心的自然首先是当时罗布泊环境的变化。但是作为历史学家,却又对那块石头上的铭文中,泄露的神秘公主信息感到莫大兴趣,一心一意想借此机会找到她,一睹芳容为快。

借助时间定位仪的帮助,他进入了指定的时间层次,沿着苍茫大地逐渐向西搜索移动。不多时,一座雄伟的城池立时呈现在眼前。这就是他所欲捕捉的目标楼兰了。司马迁《史记》中所云“楼兰,姑师邑有城郭,临盐泽”,说的就是它。不过,当时它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字,又称为鄯善,乃是古时西域丝路上一个大国。《汉书·西域传》所说,“户千五百七十,口四万四千一百”,古鄯善国王都扦泥城。鄯善是著名的“城廓之国”。如今亲眼目睹,城高湖阔,形势与众不同,真是名不虚传。

曹仲安来到城边,走进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是西域丝路名城,见惯了四面八方各色客商,对他异样装束倒也不感意外,全未将他另眼看待。当下就有热情店小二前来讯问,是否需要住店进餐。曹仲安也要借此打探消息,当即住进路边一家客店。安顿好了,就与这店小二攀谈,打探消息。

那店小二说:“客官所要打听公主,乃是当今王上仅有这个宝贝独生女儿,视如掌上明珠。由于自视孤高,至今尚未婚配。虽然有远近许多王子前来提亲,情愿以此缔结两国友好,永不言战。王上倒也动心,只是公主自己不肯,定要觅求一个见高识远人士,方允下嫁,作为永世之好。由于一时未遂心意,于是寄托自然,时常奔驰原野,爱好周围环境,探寻时光演变秘密。特别关注城畔这个大湖,视为巩固王国之根基。见识远远超越朝中群臣,所以王上有意在百年后,将江山托付与公主。人尽皆知,这也是慎重选择驸马,以及看中了这个福国宝地,求婚者络绎不绝的重要原因。”

这个知情知趣的店小二末了笑嘻嘻地说:“我看客官气宇轩昂,言吐不凡,定是远方异人。莫不也去面见公主,倘若说得投机,能够缔结姻缘也说不定。到时候,小人也能攀龙附凤有所进步了。”

这一番什么招亲的话,曹仲安自然没有听进心里。可是得知这位公主不爱女红,却特别慧眼关注环境,倒也十分难得。计议已定,就看怎么面见公主。一般公主金枝玉叶,总是居住深宫,不与外界相通。要想会见,比登天还难。不知这位楼兰公主怎么样,可否有机会见面。

店小二说:“要见公主也不难。她忧虑国事,喜欢自然。从不禁闭宫中,常常轻骑简从外出视察。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城边这个大湖。您只要在那里守候,自然就有见面机会了。”

曹仲安越听他说,越觉得这是一个旷古未有之奇女子,更加增添了会面的决心。于是在城中草草走一圈,了解这里情况后,就出城来到湖边专心等候。

那店小二说得不错,等不多时,果然看见城内出来一支队伍。十几个女兵簇拥着一个英姿飒爽、骑装打扮的丽人,纵马飞驰来到湖边。想来就是公主本人了。

曹仲安瞅准机会,正要上前施礼参见。公主背后两个女兵就策马挡在前面,厉声问道:“你是什么人,怎敢挡住公主道路?是否也是无聊求婚者,公主没有时间和你理论。”

曹仲安说:“我自远方来,想面见公主,有要事请教。”

那两个女兵还要阻挡,公主在马上看清楚了,举手挥开她们,自己策马上前,好奇地问道:“看你像是汉人,却不是汉家服饰。到底从哪里来?有什么事情要对我说?”

曹仲安担心说出未来时代,她不理解,便含糊其词言道:“公主不要管我从何处来。我到这里是为了面前这个大湖和贵国命运,想与公主交换意见。”

公主一听这话,立刻来了精神,感兴趣地问道:“依你说,这个大湖怎么影响我国命运?”

曹仲安不动声色道:“湖兴,楼兰兴。湖亡,楼兰亡。这就是我要说的话。”

接着仔细分析阐述了楼兰与罗布泊依赖关系。尽管考虑天机不可泄露,未曾向其叙述由于气候环境变化,致使供水不足,兴旺一时之楼兰,终于和罗布泊一起消亡在荒沙之间,成为千古一声深深叹息。后来有人在这里发现一具穿着艳丽的少女干尸,传为“楼兰公主”,不知是否就是面前的她。却层层剥析环境与楼兰富甲西域各国,光鲜一时之因果关系。指出二者兴亡关系密切,必须注意切实保护环境等等重要事宜。

公主低头蹙眉细细听了,更加关切这番谈话,不由叹息说:“众多前来求见我者,无一例外均是求婚。其实是贪图国家富饶,享乐终生而来。谋富、谋乐、谋我、谋国,唯独不知国家隐忧多多。不知我国表面光鲜,其实隐患很多。我国位处西域丝路中间,介于大汉、匈奴两大强敌之间,不得不两面献媚敷衍,求得一线生路。如蹑虎尾,如履春冰,好像是玩命走钢丝。此中苦楚委屈,难以一言而尽。再者,国家命脉在于面前这个大湖兴废,不过悬于一线,苟且生机而已。一旦大汉、匈奴之间关系失衡,即会立时覆巢,无一完卵可存。更加恐惧是沙漠中这个大湖,倘若一旦沙进湖退,断绝水源,就立时像干涸池鱼无一能免。可惜众人醉生梦死,不知危难迫在眉睫。所以我日夜焦虑,犹如头悬利剑,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惶惶不可终日。于是以征婚为名,广求知天命之贤士,共同治国、治理环境,维护小国永葆安康。可惜来者昏昏,无一真知灼见。所以心中忧闷难以排解,此中委屈,先生定能洞悉。”

公主说完这番话,才抬起头来,上下仔细打量面前的曹仲安,脸颊不由羞红。曹仲安是何等聪明人,如何不知道其内心变化,却假装不知,把话题只引向罗布泊周围环境情况。二人并肩在湖畔徘徊良久,公主得到许多启示,曹仲安也得到大量资料,知晓楼兰古国如何因罗布泊而兴。过去无知砍伐破坏了多少林木,以致情况逐渐危急的种种现象,均是历史书所未有的珍贵材料,真是不虚此行,对面前这个公主十分敬佩。公主也从谈话中更加了解曹仲安,真是与众不同,面庞上红晕逐渐扩大,芳心怦动不能自已。身边女兵也看出来,相互递一个眼色退后一步,让他们二人走在前面更加亲昵,诉说心中话语。

往下还有什么好说的吗?

是啊,往下还有什么可以再多说的吗?

公主含情脉脉,已经满面通红,再也无法自持,忽然转身仰起面孔要吐露隐藏心中的情意。

想不到两千年前竟有如此奇女子。不消说,此时此刻曹仲安也心旌摇荡,几乎难以自持,简直想把她带回23世纪。可惜一件时间飞行衣无法遮裹两人,弄不好中途坠落,不知会落到唐宋,还是元明清,一起成为万劫不复之历史化石。不仅自身毁灭,也无法完成此番进入历史,挽救未来所担负的重要任务了。

他隐忍住了,假装不知公主心意,立时模仿古人,双手作揖辞别道:“多谢公主美意,受惠不浅。就此告别,后会有期。”披上飞行衣,揿一下时间按钮,立时就消失了踪影。

他心中明白,所说的那后会是什么?就是流沙滚滚荒废楼兰古国遗址,那一具美丽的少女干尸,简直不能和面前这位多才多智、如花似玉的公主联系在一起。

一阵风过后,撇下公主和身后女兵们站在湖边惊愕失色,抬头仰望虚空怅惘不已……

曹仲安去了。这一去,又去哪里?

不,他没有离开这个地方,只不过悄悄转换时间按钮,往后变了一个时间,想看看几百年后,这里会演变成何等模样。

他进入的时间层次,不过往后拨动了几百年,想不到竟风光大变,不再是碧波荡漾、春风温暖。原来湖泊处只留下一个干涸湖盆,也没有了繁华的楼兰古城的影子。更加甭提先前那个多情公主和随行一队英姿飒爽的女兵了。

这时,眼前是一派荒凉,人影也没有一个,无法问询情况,不知该从何入手。

难道真的没有人迹吗?

也不是的。

也许是冥冥中神灵的指引,他刚刚翻越过一个低矮的沙丘,往前走了不远,就听见远远传来一阵叮当作响的驼铃声。

这不是耳畔的幻音。寂静的沙漠里,除了偶尔吹刮起的一阵阵风,没有任何声音。可以出现海市蜃楼,却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幻音。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听得越来越清楚。

曹仲安想,莫非是一个路过的骆驼队?

可是再仔细一听,又不对了。从声音里辨明,只有一串清脆的铃声,并没有杂沓的音响。似乎是一头孤驼,而不是一个庞大的骆驼队。

咦,此时此地会有谁独自骑一匹骆驼,穿越这个号称“进去出不来”的大沙漠?

是一个逃亡者?

是一个独行侠?

还是一个覆灭的骆驼队,余下的九死一生的幸存者?

不管是谁,对同样孤身进入大漠的曹仲安来说,都是最好的相遇,总能多多少少提供一些有用的情况。

想到这里,他就毫不犹豫迎着声音的方向,快步登上一座沙丘,纵目朝远处一望。使他感到意外的,来者并非骆驼脚夫,也不是商人和军汉,竟是一个身披袈裟的和尚。那和尚满面风尘,见他也十分吃惊,走到跟前合掌问讯,各自通报姓名。令他更加惊奇的是,想不到这个和尚不是别人,竟是大名鼎鼎的东晋高僧法显。

曹仲安熟读过他写的《佛国记》,知道他此时正在穿越沙漠,向着遥远雪山后面印度进发的途中。

读古书,见古人,何其快哉!

曹仲安不由提起精神,法显大师也兴致勃勃。两人在荒凉沙丘上席地而坐,各自诉说所见情况。曹仲安自然不会透露自己真实身份,泄漏历史秘密,也没有告诉他适才遇见楼兰公主情形。只是说起这沙漠种种情况,极其凄楚荒凉。

那一夜,两人就在大漠垓心④露宿交谈了一夕。曹仲安得到许多第一手材料,法显大师也得知许多事情。两人相见恨晚,打起精神一直畅谈到东方发白。最后双双站起,依依话别。那一头骆驼就蹲伏在旁边,也好好歇息了一夜。

离别时,法显大师问他:“你孤身一人,没有坐骑,怎么走出沙漠?”

曹仲安微微一笑道:“大师不必过虑,我自有办法离开这里。”

他耐心等法显大师跨上了骆驼背脊,才展开时间飞行衣,紧紧裹住自己,道一声:“大师一路珍重。”转瞬就没有了影子。看得法显大师目瞪口呆,以为西天佛爷派遣罗汉前来指点,连忙仰面对空中致敬,更加坚定了取经信念,大大鼓舞了意志不提。

东晋法显大师时代如此,往后大唐玄奘大师也经过这条路到印度取经。他所见的只有一片黄沙,再无任何遗迹。所以在他亲自撰写的《大唐西域记》里,只有“从此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故国,即楼兰地”,短短两句话就交代了这里情况。显赫一时的楼兰古国早已不见踪影了。

随着时间发展,环境演变如斯,令人可叹可嗟。可这也是预料中的事情,历史发展就是这么一回事。曹仲安无暇顾及这些,进入虚空后定下神来,就与卢孟雄联系,总结楼兰地方历史演变过程。

两人仔细回忆,这一片地方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罗布泊水面广阔,原始部落就曾经涉足这里。

三四千年前青铜器时代,出现了最早的“国家”。

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罗布泊还保持相当大的规模,楼兰古国繁荣一时,成为丝绸之路的咽喉,西域各国中最举足轻重的一个国家。大汉帝国、匈奴都不得不另眼相看,对其忌惮三分。然而忧患已经初露端倪,曹仲安遇见的那个楼兰公主忧心忡忡,就是此时此刻难得的一位有识者。

仔细分析当时西域历史,也可以说是大汉帝国、匈奴与楼兰之间的关系,分分合合,演绎了一段另样的“三国演义”。

以大汉帝国管辖时期来说,据古书记载,曾经在这里“设都护、置军候、开井渠、屯田积谷”,作为抗衡匈奴,稳固西部边疆的一颗棋子,十分注重对这里的管理。只是进入两晋、南北朝后,中原群雄割据,相互混战不休,无暇顾及西域偏远地方,楼兰才逐渐与中原失去联系。

不,不完全是中原王朝忘记了楼兰。对一个地处边远的小国来说,中原王朝忘记它,反倒是好事。楼兰之衰,关键不在于龙争虎斗,而是踞伏一旁,气候恶魔伸出的无情魔掌。

自从西汉极盛时期以后,这里气候环境就迅速变化,进入了竺可桢先生所称的东汉寒冷期,由此一直贯穿了整个南北朝。

以中原地方而言,三国时期曹操在铜雀台种植橘树,只开花,不结果,气候已经比汉武帝时期寒冷。后来魏国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其子曹丕在淮河广宁(今天的淮阴)阅兵,淮河忽然冻结,原本计划举行的水军演练不得不停止。南北朝时期,在南京覆舟山建立特殊的“冰房”,竺可桢先生认为是当地气温大大降低的表现。凡此等等,都足以说明这个阶段气候十分恶劣。与寒冷相俱,就是西部干旱极大发展。罗布泊彻底消失,楼兰古城也随之消亡了。那位多情多义、有见有识的楼兰公主担忧的池鱼之涸,也就这样无情印证了。

唉,你说,可惜不可惜?

曹仲安十分冷静地对卢孟雄说:“其实,何止楼兰一个地方,广大西部其他许多古城,也都在这个旱化过程中,先后一一消亡了。”

既已进入时间甬道,不能就这样回去。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切,也许还为了探寻那位曾经表露真实感情的多情公主,曹仲安与卢孟雄沟通了意见,打算沿着时间流返回,追索楼兰的消亡。

大致情况已经掌握了,再逆着时间流一段段搜索,他终于捕捉到了那一幕。

恐怖!

只有恐怖二字,才能准确表述当时的情景。

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情”,也没有什么“景”了。曹仲安从时间甬道里走出来,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几乎站不住脚跟。

上下八方一派灰霾沉沉,耳畔满是呜呜怪响的狂风呼啸。伸手看不见五指,更加甭提远远近近的地物和人影了。

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黑风暴,风力起码在12级以上,卷起的尘沙直冲云霄,地面景物完全变了形。

这一场风暴不知吹刮了多久。渐渐风定后,地面什么东西也没有了。繁盛的古城,络绎不绝的商队,统统消失了踪影,好像从来也没有存在过似的。

楼兰古城“失踪”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位公主自然也不见了踪影。

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里,昔日西域的许多古城,也在这

个时刻突然销声匿迹。

且不管后来学者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罗布泊消亡和孔雀河摆动有什么关系。这一场空前绝后的沙尘暴,摧毁了包括楼兰在内的许多西域古国,却是不争的事实。

由于曹仲安没法在历史中长时间停留,这场沙尘暴很可能延续了很长时间,应该说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段。

曹仲安连忙检看时间定位仪,指针定格在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北魏拓拔嗣神瑞二年(公元415年)。

记住这一年!

这不是科学幻想小说,这是真实的历史。如果哪个科幻作家在这里胡说就掌嘴,这是有书为证的真实历史。不信,就去查史书吧。

曹仲安在古罗布泊边发现的那个刻满图像的石头,连影子也找不到了。

由于如今没有物证,谁都可以不相信,就当作是他一时目晕眼花的幻觉也可以。但是这一年的这场特大沙尘暴,却不能不信。

研究中国境内西域,乃至亚洲腹地古环境变迁,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年份。

这是一个漫长的干旱化过程中,一个最突出的年份。由于沙漠扩大,尼雅、米兰、喀拉墩、尼壤城、可汗城、统万城等许多西部古城,一个个先后消亡,演绎了一段怵目惊心的历史。

噢,难怪东晋高僧法显到印度取经路过这里,在《佛国记》里留下一段怵目惊心的话:“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

曹仲安问卢孟雄:“这个材料有用吗?”

卢孟雄激动地说:“肯定有重要意义。好好整理一下,往后慢慢研究吧。”

同类推荐
  •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

    《春天在到来的路上》是日本画家兼诗人竹久梦二创作的童趣小品集,展现出一个诗人和父亲用纯粹的童趣,对少年时代的纯净追忆。书中收录了竹久梦二创作的58篇童趣小品文,以及110余幅手绘儿童画,可以说是国内迄今为止收录竹久梦二儿童文学作品(不包括童谣)最全的中文译本,体现了他在儿童插画、儿童故事创作领域的成就。
  • 和网络做个好朋友

    和网络做个好朋友

    如今,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已经势不可挡,其对青少年的影响也必将越来越大。全面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绝对是不可能的,唯有帮助青少年正确地认识网络,增强自控能力,健康、科学地使用网络,才能发扬网络便捷、迅速的优点,同时把网络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 潘宫的预言

    潘宫的预言

    讲述了一群来自于军事基地的新学员组成了一支少年冒险小分队,在神秘卷轴的指引下,前往一个又一个充满危险和未知的地带寻找传说中的八大灵戒。他们相继来到核爆炸之后的废墟中,囚禁金发公主的古堡内,非法贩卖人鱼肉的客栈里……最具想象力的奇幻世界,超惊险刺激的冒险旅程,让我们为小伙伴的荣誉而战!文中许多情节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契合孩子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心理,通过设置种种谜题带领孩子了解科学常识,打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国度,懂得自然的规律,人类的延续和宇宙的变迁。
  • 中外笑话故事

    中外笑话故事

    本书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热门推荐
  • 月晰夭夭

    月晰夭夭

    她是堂堂公主,锦衣玉食,自小便在宫外长大,韬光养晦,人只知其名,不知其人。人前人后,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红烛高帐,一朝亡国,他给她的,是屈辱,是仇恨。尘埃落定,满城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得女人者得天下

    得女人者得天下

    “她世纪”凶猛来临,对于任何公司来说,不管所处的是哪种行业,如果对这一消费群体有任何的漠视、怠慢甚至于一点点疏忽,都会带来灾难。然而她们又拥有一颗容易被打动的心,如果企业敏锐,读懂现代女性要什么,那就意味着挖掘到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 天庭代言人

    天庭代言人

    和千里眼、顺风耳一起斗地主和四大天王搓麻将和太白金星把酒言欢和猪八戒探讨人生梦想没错,我就是天庭代言人,我就是地球上最牛B的男人,
  •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狼行天下:智慧生存的95则狼性法则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狼性赤裸,生存为先;追求自由,圆融以对;交朋识友,心中有数;运筹帷幄,取财有道等。
  • 娱乐文豪

    娱乐文豪

    沈祥无意中捡到一张无线网卡,它只有一个功能,就是连接一个叫地球的互联网!于是他有了一个梦想,将无数娱乐经典进行搬迁,然后署上自己的姓名!
  • 皇帝看招

    皇帝看招

    什么鬼啊睡一觉也能穿越?我也只是个网络小说,我喜欢霸道总裁,不喜欢霸道皇帝啊!哼,既然穿越了,就让我在古代闯出一片天来吧!我可是看过甄嬛传的人还怕后宫争宠,耍点把戏就把皇上迷得团团转,哈哈哈我要变成第二代武则天。脚踏几只船,皇上hold不住。开麻将馆,办舞蹈班,和皇上划拳。在皇宫呆了这么久都不知道是哪个朝代哪个皇上,皇上名字也不知道。迷迷糊糊穿越,最后到底能不能重新回到现代?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异世仙魔之路

    异世仙魔之路

    仙魔浩土,广漠无边,自仙魔大战以来,升仙路断绝。自此,不升仙千载殁成为压在所有人头上的大山。仙魔之墟,暗藏升仙之密。千万年间,正邪交锋。为升仙,不择手段,势同水火。时至今日,升仙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何人能够解开升仙之密,以无人猜测。荷畔香扶面,竹林清风鸣。一片金锁,几世纠葛,谁能解开那千年的秘密。少年杜天熙从小便转世受人欺凌,终于有一天一位在升仙之路上走了一半的半步仙人发现了杜天熙.在这个时代无数天才鼎立,古代自我封印的天才破世而出的时代,那位仙人发现了杜天熙的奇异体质.终于,杜天熙觉醒至尊体质,打败当时自我封印而出的天才,一步步登顶仙魔之路!
  •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妖孽王子:娇宠甜心俏丫头

    执笔抒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他是著名的校园王子帅气多金,她是无名校草,一场误会让它们从此以后纠缠一生,我是来找你理论的,不是想要找你这个花花公子来聊天的。可恶!今日之仇我一定会报的。不报此仇本小姐的的名字就倒写过来。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今天。终于让我等到了……
  •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全新修订典藏版)

    2004年夏天,一部名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的历史作品突然问世,因其从人性角度和史料细节中,发现历史的鲜活与真实面目,一时洛阳纸贵,海内风行。作者李亚平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作家,被誉为“黄仁宇之后最会讲历史的人文学者”。此后,备受好评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之“大明王朝纪事”等书相继推出,这些作品无一例外,都是从“人”的视角诠释帝王将相,通过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全新解读历史巨变与政治迷局,用轻松有趣的独特方式讲出了历史的真相,使人豁然开朗又难以释怀。2015年,《大明王朝纪事》推出全新修订典藏版,读懂朱元璋、张居正、嘉靖、崇祯等传奇历史人物得势与失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