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3300000006

第6章 十月围城:解读祸起楼市的温州危机

楼市引发的一次经济危机

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看似中小企业因为实业生产,无钱可借而转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还不起导致的制造业危机,实为因楼市引起的一次经济危机。

其实我认为中国房地产业早已不是泡沫了,如果是泡沫,轻轻一戳那就破了,皮不至于如此的厚,实际已是脓包了。既成脓包,便为身体的一部分,政府虽知其害,却难以痛下决心戳破,故易养痈成患。然而,既然房地产业是一个脓包,那肯定有溃破之时,而且只有溃破后,把脓给挤出来,才能收口转良,要不然感染扩散,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全称次级房贷危机,说白了就是因房贷引起的金融危机。回望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很快引起全球多米诺骨牌效应,至2008年9月美国银行放弃收购雷曼兄弟公司,便升级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中重要一极,也概莫能外。楼市低迷不振、股市跌盘连阴。可见,中国楼市历经多年的畸形发展,已成为实体经济中的一个脓包,虽然外观看上去相当美丽、艳如桃红,但是无论如何改变不了脓包的特性,严重危及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010年年底,脓包越做越大,实体经济因感染而全身浮肿,症状主要表现为物价全面上涨。至2011年下半年,温州民间借贷风波顿起、风声鹤唳,脓包终现裂痕,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一戳即破,然而温州政府又及时跟进,试图阻止脓包流出血来。如此一救,恰如在脓包上贴上创可贴,貌似救人,实为庸医杀人。因为,脓包终究是脓包,里面充满毒素,要么破裂,流出脓血;要么被吞噬,自然消亡,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温州借贷危机,高利贷崩盘,祸起楼市,却又是预示了楼市将真正成为拐点——谎言必将被揭穿,而脓包必将被戳破。

200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步入冬天。首先是制造成本上升。原材料、劳动力、物流等成本都在上升,中国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其次是国际市场需求锐减。经过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然是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已为“世界工厂”,中国为世界而制造。然而,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共振,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直至今日,美国次贷危机阴影未散,而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因此国际市场需求持续萎缩,所谓“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再加之美元下跌,人民币升值,这对制造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此内外夹击,制造业无不规模缩水或停工停产。以温州为例,温州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皮革、制锁、打火机、眼镜等几个行业。最鼎盛的时候,这四种小商品的产量在世界范围内都占据主要地位。但如今,温州已经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提供基地了。

曾占据中国产量90%以上的温州金属打火机,鼎盛时有1000多家企业,如今只剩下100家左右。而在这100家中,也只有30余家的企业老板在专心经营,一些企业,已经把重心转移到其他行业,主要是房地产、矿产以及第三产业充满投机色彩的行业。

不只打火机行业,温州最值得骄傲的制鞋行业也是如此。发展高峰时期,温州曾有超过6000家的制鞋厂,目前的数量已降至2000余家。温州鞋企的出路很简单:要么转型,走中高端路线;要么转移,把厂子迁到成本较低的地区。温州本地实力较强的一些制鞋企则都选择了外出建厂,比如奥康、康奈、百丽、东艺等有实力鞋企都已经在川、渝、皖,甚至国外建造工业园区、生产基地。

我之前看过有则新闻调查,曾提到温州制造业的低迷现状:一个为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供货的某亚洲鞋类采购中心的经理说,每年他都有8000?万~?9000万美元的订单,之前大部分订单都在温州完成,而今年2011年的订单接近80%交给了印度和越南,因为温州大部分的制鞋企业都不接订单了。

为什么不接订单了呢?人力、原材料等成本高固然是主因,但主要是大部分的制造业主都嫌制造业利润低,来钱太慢,都不愿意做实业了。因此,温州制造业目前大约有36万家中小企业,其中至少20%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

“制造之城”转向了“资本之城”

众所周知,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最直接、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出口,而影响出口就是直接影响制造业,重创了以制造业闻名的城市,如广东的东莞、福建的晋江、浙江的温州和绍兴等。

作为“制造之都”的温州,经济危机带来的寒意更加凛冽,然而温州并没像其他城市一般,陷入肃杀的气氛之中,反而倒是沉浸在资本的狂欢之中。这几年,温州开始由“制造之城”转向了“资本之城”,许多资本者都热衷于一件事:炒钱。

温州不少企业主虽然放弃了主业,不再扩大生产了,但是依然表现得非常缺钱,四处融资。原来精于算计的温州商人是绝不会做包赔不赚的买卖,甚至蝇头小利的生意也早已不屑一做,于是,通过融资将钱投到高产出的行业之中,主要是房地产业和能源行业,他们每个人都梦想创造财富奇迹,无不想一本万利,日进万金。

因此,这时的温州制造业就整体表现为“不务正业”,制造企业渐渐地成为玩钱的“外壳”。融资筹款需要借壳,而这个壳就是制造企业这个空壳(生产线、工厂)。很多中小规模的制造业之所以没有停业,就是因为只要还在生产,企业主就能通过银行、民间融资机构借到钱。借贷到钱后,便到房地产和能源等高利润产业中谋求暴利。

2008年下半年,中国楼市呈现一片低迷景象,这时一些卖地的地方政府,特别是某些有关联利益的官员,开始坐不住了,纷纷抛出救市政策,最著名的就是时任浙江省的杭州市委书记、有“楼市书记”之称的王国平,他抛出了“救楼市就是救经济、救百姓”的论调。

温州资本投机客们对市场散发出来的铜臭味,比苍蝇都要嗅觉灵敏百倍。这时身处困境的制造业企业主们得到了这个信息后,都积极响应,纷纷涌向房地产。于是,2010年杭州房价创了中国最高也在所难免,至于温州的房价猛冲居高,也理所当然。

局部带动整体,温州带动浙江,浙江带动中国,中国楼市从2008年到2011年上半年,3年逆市上涨,一路高歌。而中国经济在楼市的刺激下,依然亢奋异常。

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百业萧条,而政府全力救楼市,房地产便成为冬天里的一枝独秀。在万能政府的“神助”之下,以及股市持续下跌一直刷新“连阴”纪录,房地产的“虹吸效应”显现,社会钱流无不是“百川东到海”般统统流向楼市,这时无论是企业用于生产的钱,还是家庭用于发展的钱,统统地集聚楼市。“经济唯楼市”的特征就表现异常明显了,楼市充盈了钱流,而中国经济产生“虚荣”的“海市蜃楼”。

殊不知,这时在楼市中活动的身影,十之八九都是投机客、疯狂的赌徒。众所周知,赌徒押注,押得越高,赚得就越多,而风险概率也就越高。

这正应了“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疯狂了3年,房地产业的“标杆效应”便显现出来,房地产业首先带动了直接相关的产业的价格水涨船高,于是,效应联动,一涨百涨,物价便全面上涨。可怕的是,此时的物价上涨,已不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引起的通货膨胀,而是楼市“标杆效应”引起的必然反应。

房地产业的“标杆效应”,最后便作用于制造业,极大地推高了制造业的成本。这对那些真正坚持生产的企业主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楼盘变吸盘

温州制造业主大举进入房地产产业,其实是把楼盘当成吸盘——吸金的楼盘。温州民资进入房地产业中,正是印证了中国实体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

中国房地产早已脱离市场价格规律,成为“炒需”的赌注,很多人都指望在楼市里吸到血,进行全民狂赌。当然,一开始是有不少人从中吸到了不少血,只不过现在楼市里挤满了想吸血的人,于是,楼市渐渐地变成了吸血者们的游戏,无不想通过先进手再出手,从中赚一笔,然后进更大的一手指望再出一手赚得更大一笔,就这样“翻手覆手”实现资本无休无止吸血壮大。

殊不知,2008年后中国楼市里已经挤满了投机客,只能通过“互噬互吸”来继续推高房价,楼市经济就变成了纯粹的“玩钱”游戏了。由于房地产支撑着GDP,经济一片“虚荣”,楼市一枝独秀,“标杆效应”先推高相关产业的价格,然后波及整个实体经济的物价,而现实中,工资的涨幅并没有物价那么反应灵敏,跟不上物价的上涨速度,所以购买力必然萎缩,人们的生活水平就是实际下降了。这时,原本已是持币观望有购房计划的人,也只得放一放,从长计议。

与此同时,房地产商追逐利润,必须推出新楼盘,而卖地政府要卖地卖好价格,必须通过政策倾斜鼓励造城,主导各色新城建设项目。新城的推出,就目前状况而言,既不是什么产业园,也不是什么商业园,更多的则是居住区——楼盘。试想,我们这个在两千年前就能建造万里长城的民族,现在民工二三亿,而又加之机械配置精良,谁会怀疑中国的超级建设能力?不容置疑的是,中国的楼盘已经爆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远及城乡接合部,县级城市、地级城市、省级城市,甚至包括一些经济较好的乡镇都在推出新城。

因此,一方面购房者购买能力在萎缩,另一方面新开楼盘遍地生花,越来越多,购买商品在增多。如果这时依然出现所谓“抢房”潮,那绝对是有人在炒房。

用来炒房的楼盘就是吸血的楼盘,简称“吸盘”。目前炒房客持有的“吸盘”越来越多,而接盘的人则越来越少(一部分已购,一部分弃购)。而持有吸盘的人,因为资本的贪婪,总想吸血剂量最大化。而这一吸下去,被吸者往往二三十年不得翻身,反过来又极大地降低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

自作聪明的投机客

资本狂欢,必然会泛起经济的泡沫。随着楼市中“吸盘”越来越多,它们纷纷张开血盆大口,资本便显得嗷嗷待哺了。这时的楼市便成了炒房者的接力赛,你接一阵后,我再来接一阵,大家都希望能够继续推高房价。但房价总会有一个警戒高度价位,高出了这个价位,也就超出了绝大多数人正常承受能力了,其商品意义便发生质变,由生活的“住需”变成投资的“炒需”。但是,“炒需”一直假想着“住需”的人来接盘,从而达到“吸金”的目标。然而,资本让人狂欢,忽视了这个警戒线,导致实际想接盘的绝大多数只有在望楼兴叹,“刚需型”的选择租房、“改善型”的选择将就,于是,楼市便有价无市,陷入僵持。

就目前2011年年末的经济形势来看,已经僵持不了多久了,一般楼市陷入僵持,“玩钱的天堂”就变成了“吸钱的天坑”。

当自作聪明的投机客一起挤到楼市的天坑中,梦想着在楼市中创造财富神话,当坑里啥都没有了,便只剩下赌徒们在狂欢了。众所周知,赌徒的狂欢往往选择是孤注一掷的,不惜倾家荡产,豪赌一把。温州无比豪华的炒房客们,自以为接下了永远升值的筹码。其实,这些筹码如果没有兑换成现钱,永远只是作为赌注的筹码。

那么筹码谁来跟他们兑?很不幸的是,恰恰是真正的接盘者即购房人。而2008年温州很多企业主“不务正业”大举挺进楼市时,他们手头上筹码说句实在话早已多得泛滥了。如果没有人跟他们兑现,那么筹码仅是筹码而已,甚至房子也仅是虚拟的货币罢了。然而,投机客们手上拿着的筹码,却也是用真金白银来兑换的,甚至很多是通过银行贷款或者高利贷兑换来的。他们把筹码拿在手中,只要房价不上涨,甚至房价涨幅没有追上贷款利息,就意味着亏本,因为他们要还贷、还利息。设想,作为“吸盘”的房子一直没人来接盘,那么谁会死得很惨,当然是这些投机客,这就不难理解,时下温州老板上演“跑路”、“跳楼”的悲情大剧,这说明曾经作为“玩钱的天堂”的楼市,已经成为“资本尸骨地”。

所谓“善骑者坠于马、善水者溺于水”,善炒房者亡于房,最先跑进楼市吸金也就是掘得第一桶金的是温州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而最后死在楼市里的人也必然是温州人。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一片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棋走险招,高举救市旗帜,引导大量的投机热钱涌向房地产,接着由房地产业领跑GDP,虽然表面上看看中国经济回温向好,实际是呈现一片“虚荣”,更重要的是错失一次改正的良机,将实体经济中的脓包进一步做大,到了2011年,脓包达到了即将破裂的临界点。

实体经济已经充满感染炎症的症状,物价全面上涨,或“猪肉”领跑CPI,或蛋价涨得令人蛋疼……面对疯狂的物价上涨,出于对“经济决定政治”和“稳定压倒一切”的认识,中央必定会拿出最为严厉的房产政策。这时房地产这个脓包在外力的挤压下,就要破裂流脓了。转向投资房地产的温州制造企业主跳楼、跑路,其实就是投机资本开始流脓。

因此,温州这次民间借贷危机,流出来的并不是什么血,而是脓,即房地产积弊的脓。温州政府如果强力救市,必然会在中国起到示范作用,而实体经济的脓包越做越大,将危险等级继续提升——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成功的推销员

    本书以优美的文笔,介绍了世界顶尖推销员以及那些从推销干起的全球富豪的业绩,以及他们的超级推销技巧。
  •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

    本书用略带戏谑的语言,为经营者和创业者(包括负责新项目运营的管理层)描绘了一幅极富真实感的创业百像。这100条铁律,不仅仅局限于经典管理学中的战略、执行、营销或者管人用人等层面,而是来自企业内外的各个层面,甚至是生意场、为人处世中的潜规则。
  • 网店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

    网店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

    《网上捞钱的100个精细化绝招》根据网上开店的一般流程,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为网店寻找货源与进货、店铺开张与装修、拍摄与修饰商品图片、商品发布与展示、与买家交流、网店推广与经营、网店资金与账目管理、发货与物流、提升网店信誉、保障网店安全过程中的100种操作技巧。阅读完本书,能够让您从一个买家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优秀、成功、赚钱的卖家。
  • 7-11连锁业真经

    7-11连锁业真经

    鲜度管理:7-Eleven特别注意产品的新鲜,只要食品一过食用期限,立即从陈列架上撤掉进行丢弃。7-Eleven的重视信誉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保持畅销品的齐全。7-Eleven便利店的主要顾客群为年轻人,年轻人对电视的商品广告极为敏感且反应迅速,如果店主在广告刊登后,没有进货,那些年人对7-Eleven的评价就会一落千丈。因此,适时订货、迅速交货,是7-Eleven奉行的宗旨之一。
  • 换个角度看问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在当前的管理界,一个很有意义的争论就是管理究竟是技术还是艺术?本书作者认为,管理首先是技术,然后才是艺术。说是管理技术,是因为管理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说道理的艺术,是因为这些方法和技巧在不同场合下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本书以MBA为主流,集中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管理者自我提升所必需的技能。书中原理的阐述与技能的结合,案例分析与管理游戏相交融,使读者能从概念和原理上得以提升,又可以在具体技术和方法上有所改善。
热门推荐
  • 一女独当天下

    一女独当天下

    是不是很蠢?从小一同长大,可他却从未把自己当朋友,甚至为自己的未来留了个祸患,我该拿你怎么办……
  • 玄女心经

    玄女心经

    两大内功心法《玄女心经》、《御女心经》,江湖中人无不垂涎,腐骨毒、七日断肠花毒,江湖两大禁毒重现江湖,一庄两帮三谷四派,掀起江湖混乱。李魏,一个误入玄女门的男人,拜了一个比自己小的女人做师父,学了只有女人才学的武功,他携美戏江湖,闯龙潭,闹虎穴,只为诛杀仇人,大唐乱,风云变,作为一个江湖人,他又该何去何从?
  • 龙霸天下之寻龙决

    龙霸天下之寻龙决

    天火大陆,百朝林立,道院主宰。炎苍江山,千古一帝,万国朝拜。中洲灵域,七圣问道,神龙犹在。苍茫大地,玄黄世界,谁主沉浮?
  • 绝命香魂

    绝命香魂

    我们村子旁边有一条阴水河,冬天不结冰,底下葬有无数尸骨,连鱼儿也是冤魂化的。但是那一天,我在船上遇见了一个绝美的女人,她对我做了那种事……
  • 唯独

    唯独

    问大陆谁与争锋,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尔虞我诈,我必登大陆之巅!唯我独尊!
  • 尘封的密室·友谊协会里的陷阱(超级侦探社)

    尘封的密室·友谊协会里的陷阱(超级侦探社)

    这是传闻中的闹鬼学校,有一个会跳舞的血骷髅出现在解剖实验室里;校长整日被幽灵追踪;地下室的玻璃窗上出现鬼脸;守夜人,竟然是一位“死”去多年的将军……三剑客介入调查,惊讶地发现,这栋“鬼楼”里居然隐匿着一个恐怖组织……友谊协会里的陷阱:欧阳先生被任命为友谊协会的副会长,自此好运从天而降,大额的钱财与礼品向他扑来,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协会办公室虽然设在他的家里,却从不允许他参加会议;总有大箱子在他眼皮底下抬进抬出,却从不让他碰下;协会里的富翁粗暴无礼,满身火药的怪味儿……三剑客本以为这是一场掘地盗窃案,却挖出了更大的机密……
  • 每天学点厚黑学

    每天学点厚黑学

    如果你抱着不到黄河心不甘的态度,摆出一副要和对方比耐性的架势,就会产生很大的威慑力,从而迫使对方妥协,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定要揣摩对方的意愿,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儿上,而不是强调你是怎么想的。巧言是钥匙,你还得先找到他心上的“锁头眼儿”。与人面对面地去争夺利润,是天下最困难的事情。的确,想要赚钱,就得有别具一格的想法、与众不同的思路、出人意料的策略,这样才容易将钱从他人口袋中赚到自己的口袋中来。
  • 异世至尊神王

    异世至尊神王

    一代神王唐昊临死之际借助混沌至尊鼎穿越玄气大陆一个纨绔大少身上,手握神器,丹药我有。“唐大少,给我一枚破障丹吧?”“回家拿个袋子,随便装。”“唐大少,我家老爷子不行了……””这种小事你还亲自跑过来,真是小题大做……去,叫辆马车,给你家老爷子拉一车增寿丹。”看一代神王在异世创造无法复制的神话。
  • 霸君囚爱

    霸君囚爱

    初识,他是君,她身为人妻。他千方百计想得到她,她心中没有他,自不愿做那后宫三千之中的一个。千方百计的想离开,离开后,才发现心中最割舍不下的是什么。也许,爱情对于我们而言就像毒酒,一旦沾上无法自拔。时过境迁,曾经执手奉她一生的人是否还在原地等她?
  • 冷王邪妃傲天下

    冷王邪妃傲天下

    前世,她是叱杀风云的“妖女”特工,他是古武界的冷绝漠然大少。断崖前,她眼睁睁看着他倒在血泊里......她血泪流下,抱着他纵身跳下悬崖......当她变成了她,毫无灵根,胆小懦弱,众人嘲笑的废材,转身变妖艳狡黠的天才少女,修炼成神,遗世独立,飞升上界......他依旧是冷酷邪魅闻名天下的绝世天才.......他和她再次相遇,却互不相知,他们是否会再次相爱,翻云覆雨,携手笑看天下间?当腹黑遇到腹黑,当妖艳遇上冷邪,会擦出怎样的爱情火花?他们成神之路上会发生怎样的奇遇,怎样的危机呢?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