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1100000001

第1章 找到正确的起点——认识你自己(1)

古希腊文明留给世界的杰作中,有一座阿波罗神庙,如今它恢弘的废墟坐落在伯罗奔尼撒寂寥偏僻的群山中,虽然只剩下残迹,但人类智慧的光芒却始终没有抛弃它。在阿波罗神庙已经残破的门柱上,铭刻着一句至今仍被奉作真理的句子:“认识你自己。”就在同一时期,中国的老子写下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认识别人是机智,认识自己是高明)的名言。两千多年前,东方和西方最智慧的人们都将“认识自己”作为箴言送给人类,而如今,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是相当遥远。

伯特伦·福勒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他在1948年做了一系列著名而有趣的实验,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总是愿意去相信关于自己的一些假相,如果我们想要相信一件事,就总能找到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而忽略或过滤掉相反的证据。

福勒把他的这一发现称为“巴纳姆效应”,获得这一殊荣的菲尼亚斯·泰勒·巴纳姆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马戏团主,他曾宣称:在他的表演中,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我们就是这样,在外界和自己内心营造出的层层假相中迷失了自己,落入“巴纳姆”的圈套。

巴纳姆效应告诉我们,准确认识自己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却是我们清醒面对自己、找到人生方向,并为之努力的关键一步。我们通往成功的道路需要一个正确的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认识和正视自己。我是怎样一个人?我现在的处境怎样?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要为此做出哪些努力?我如何才能达到目标?要回答这些问题,都必须从认识自己开始,它是一条成功之路的起点。

唤醒潜能力,什么时候都不晚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潜藏着一股惊人的力量,它是你的天赋异禀,使你在某一方面有着超越于别人的能力。但问题是,它总是潜藏着,使它出现的契机也许来得早,那是你的幸运;也许来得很晚,这时你需要的是有不放弃它的智慧和勇气。对于一件正确的事,心里想做什么就去做的力量一旦爆发出来,就会成就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选择你喜欢的

2001年3月到6月,美国华盛顿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为一位已故的女画家举办了一场个人画展。画展展出了她87幅最重要的作品,展品来自几个国家的公共和私人收藏。这些画在美国的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吸引了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画这些画的人被人们称作“摩西奶奶”,她是20世纪闻名全球的风俗画画家,其知名程度令与她同时代的其他画家望尘莫及,美国纽约州在她100岁生日这天将她的生日定为“摩西奶奶日”……这是一个杰出艺术家,然而在77岁拿起画笔之前,她都还只是偏僻乡村里的一名普通农妇。

安娜·玛丽·罗伯逊·摩西从77岁开始作画;80多岁时,她已开过个人画展,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受到追捧,赢得了许多的艺术奖项;甚至在100岁以后,她还画出了6幅新作品。

摩西奶奶在大多数人已颐养天年的年纪爆发出的惊人艺术天分让与她同时代的诸多艺术家自叹不如,虽然他们的年纪都还不到她的一半。学者们将这种令人惊叹又令人欣喜的现象称为“摩西奶奶效应”。

“任何人都可以作画”,这是摩西奶奶的名言,作为77岁之前还只是个农妇的画家,这句话由她说出来恰如其分。摩西是一个贫苦农夫家庭十个孩子中的一个,结婚之后她自己也生育了十个子女,她几乎终身在农场上劳作、养育儿女。然而日复一日的烦琐劳作却并未泯灭艺术的心灵,乡村中那些平凡风景与劳作场面,都成了她日后绘画时永不枯竭的灵感来源。

76岁时,由于患上了关节炎,不能再劳作,她拿起画笔开始绘画。80岁时她开办了个人画展,引起轰动,成为美国著名的,也是最多产的画家之一。

摩西奶奶的画让很多人相信,不仅“任何人都能作画”,还有“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她于耄耋之年开发出的潜能力,不断提醒她之后的人们要重新认识自己的才能,以及重新选择自己的生活。

摩西奶奶的故事触动了一些人重新认识自己的神经。1960年,一个自称春水上行的日本人给已100岁的摩西奶奶写了一封信,讲述他所遇到的问题,并寻求建议。这个叫作春水上行的人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却不知道该不该放弃外科医生这份稳定而受人尊敬的工作。他说他已经30岁了,在他看来在这个年纪放弃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去追逐梦想无疑风险太大。但在已经100岁还在作画的摩西奶奶看来,30岁的年纪做什么都不存在问题。她的回信是一张明信片,上面画了一座谷仓,并写有一段话:“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也许你很想知道这个叫春水上行的年轻人是否听劝了,是的,他听了。他就是后来在世界文坛都享有盛誉的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他著有130多部作品,被誉为日本的“****文学大师”,作为中国的读者,你可能知道他那本著名的《失乐园》。他非凡的天赋和创造力为他赢得了无数荣誉,而当年,他也曾对自己能否成为作家心存疑虑。

渡边淳一的顾虑在今天看来是完全没必要的,他的才华是上天赐给人类的礼物,然而在他为未来的人生作决定的当口,自己将变成什么样的人,他心中也很忐忑。结果是,他选择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历史上无数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你的成功,就在你愿意为之努力的事情里。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天性,却不是每个人都能以最能发挥各自天性的方式生活,正如人们每天奔波忙碌,却很少有人在为自己喜欢的事奔忙一样。通常而言,因为有了兴趣和才华,我们所作的努力和付出的精力才不会白费,因而成功的几率也更大。但是,多数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却认为“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们为了这些“更有价值”的事情,忽视了自己,牺牲了人生的乐趣,得到的却是以无比羡慕嫉妒的心态,看着别人无比快乐的成功。

温顿·马萨利斯是美国20世纪最优秀的小号手,他的名字在美国家喻户晓,被称为爵士乐最可靠的接班人。他可以用一分零三秒吹完《野蜂飞舞》,比最快的小提琴手还快。他还可以用循环呼吸法一口气吹完四分三十一秒的《无穷动》,这是他所保持的世界纪录。

马萨利斯出生于一个音乐世家,他的父亲是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他的名字就来自钢琴家温顿·凯利。从他的名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家庭和长辈对他的期待。马萨利斯确实学习了钢琴,但当他喜欢上小号以后,钢琴就不再重要了。他不仅找到了一生至爱,还在这个音乐界不太受人关注的领域里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马萨利斯没走什么弯路就挖掘出了自己的爱好,他选择了小号手而不是前途似乎更远大的钢琴家,从此顺风顺水地吹着小号一路高歌走上成功之路。然而像他这样从一开始就正确地认识了自己的幸运儿却为数太少。生活对有求于它的人所采取的一贯态度是在前进的路上放点儿障碍考验你。

在个人的发展中,人们所能遭遇到的最大痛苦是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无形的力量在强迫我们作出有违自己意愿的选择,最可怕的是我们常常会在没有痛苦的情况下放弃立场完全屈服于这些无形的力量。于是我们的爱好在不知不觉中被埋没,我们潜在的能力没有被唤醒,久而久之,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也就自行泯灭了,这种悲剧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短路效应”。

一个多次在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中获奖的男孩,立志成为一名数学家,并决定在高考后选择数学专业。但是他这一志向的前景吓坏了他的家人,他们苦口婆心地劝阻他放弃这个似乎赚不到钱又没有诺贝尔奖作为目标的专业。

“现实”以及长辈的要求,成为改变他未来发展轨迹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年轻而且信心还不够坚定的他来说无比强大。于是男孩进了重点大学的计算机系。他也许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但他的数学天赋,以及这种天赋下的潜能可能再也没有爆发的机会了。如今他已成为了千千万万个高薪技术人员中的一个,却渐渐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和斗志,工作成为他沉重的压力,同时也成了不能摆脱的负担。数学作为他的爱好最终却没有成为他的事业,就这一点而言,不能不说是他人生的遗憾。

在一项针对职业选择的调查中,有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目前的工作不满意,而这些人却无一例外地都有似乎充分的理由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我们在义无反顾地做着自己不喜欢,甚至是痛恨的事情,与此同时,也在埋葬着我们与生俱来、无比珍贵的天赋。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就会变成一种牺牲,成了一种需要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的过程,那生活还有多少乐趣呢?

摩西奶奶已经告诉我们一个世间的秘密: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上帝不会,但是你的天性会,因为你的成功多半就在你喜欢做的事情里。我们往往能把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做得最好,虽然我们可能很少有机会去做它们,但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我们可以努力改变。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你可以追求你的理想,追逐你要拥有的成就,达成你想要的生活。然而,你不会,你仍然会在原有的人生轨迹上奔走,保持着原来的想法,你宁可庸庸碌碌地生活,直到命运把你骑在胯下。

我们之所以能心安理得地放弃一切可以改变命运和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机会,最好用的借口是年龄。年龄的问题,30岁的渡边淳一在想成为作家时遇到过,山德士上校在67岁创办肯德基时也遇到过。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渡边是世界范围内最高产的作家之一,肯德基爷爷的快餐店也在他有生之年以惊人的速度遍地开花。所以你看,什么时候开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从这一步走到下一步。

当我们把年龄当作借口止步不前时,它就是人生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人们不是总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并在人们的喝彩和掌声中向成功迈进,莫扎特和郎朗都是不具有普及意义的个案。如果你认为,自己没能在7岁时就得个“神童”的称号,因此这辈子就没什么指望了,那就活该你一生碌碌无为。

其实,很多艺术大师开始自己艺术生涯的时间也并不早,如我们都熟知的齐白石。这位国画大师的名字在中国妇孺皆知,但他曾作为一个木匠的经历却并没多少人知道。

齐白石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在晚清动荡腐朽的政局中,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贫穷。齐白石在8岁时曾进私塾读书,但一年以后就因家庭贫困而辍学,此后每天的工作就是放牛和砍柴。15岁时,为学得一技之长,他拜了当地有名的木匠为师,虽然凭借天赋和努力,他的木工雕花渐渐在乡里闻名,但是,他也还只是一个善于雕花的木匠。

虽然雕花的工作干得得心应手,但齐白石并没有打算将木匠作为终身的职业,他始终对生活抱有在当时看来极为不切实际的想法。27岁时,他终于有机会拜师学画,32岁时开始学习篆刻,37岁时认识了国学大师王闿运学习诗文。正如我们知道的,他是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和诗人,而他开始学习这些技能,几乎都是在大多数人已经放弃学习任何新技能的年纪。

我们总是以为自己无法在40岁、30岁,甚至更年轻的时候重新选择职业或是生活的方向,结果这种画地为牢的想法让我们耗费了更多的光阴在我们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上。

做自己喜欢的事,用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和成就感,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可又有多少人能在人生一开始就走对了路呢?也许我们不能很早就发现自己的天赋和爱好,也许即使发现了也会有许多原因让我们不能从事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然而埋没才华最常见的方式却是,我们终于认识了自己,却失去了选择做自己的勇气。

我们常会听人说,如果早……年,他就会怎样怎样,而实际的情况是,再早……年,他也不会怎样。年龄对他而言只是不再开始的理由,而对这样的人而言,也从未开始过。很多人不开始的理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然而却毫不吝惜地虚掷后半生的大好时光。他们不能想象在自己不再年轻的时候用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去开辟一个新的人生领域,或是挖掘一种新的能力。因为他们不想去承担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他们对这样一种不确定的未来充满恐惧,以至于无视改变可能带来的人生惊喜。于是,这些人就这样过着没有变化却也不见得安稳的日子,一有不好的风吹草动就把自己的失败归结到命运头上,怨天尤人,抱怨上天没给他任何机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摩西奶奶80岁时第一次开画展,肯德基爷爷67岁开始卖炸鸡,渡边淳一35岁时弃医从文,齐白石27岁才开始学画,一切都来得及。我们可能不会像摩西奶奶一样学画3年就开画展,可能不会像上校一样站在全世界自己的餐厅门口,可能不会像渡边淳一一样成为国宝级的作家,可能不会像齐白石一样活着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作品进了博物馆,但这些都不妨碍我们在人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重新认识自己,并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我们都有创造出更好人生的权利,哪怕我们已经有80岁了。

天赋是来自上天的礼物,但包装得由自己拆

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禀受于天的能力。这种能力能让它的拥有者在同等,甚至更差的环境和条件下,以明显优于他人的速度成长。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经历:明明没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却比别人做得更好?不用谦虚,那正是你的天赋在起作用。

我们都知道爱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励志格言,老师和家长告诉我们这句名言的目的是让我们做事勤奋努力,这固然不错,却也误导我们多年。事实上,这句格言还有下一句,而且这才是爱迪生这个发明天才的本意:“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当然,没有那1%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爱迪生真正想告诉世人的,不是一味地埋头苦干、挥洒汗水,而是发现自己的天赋,然后再把汗水灌注在那里。

我们一直被一个错误的观念所引导:无论做什么,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就是还不够努力,这与是不是有天赋无关。然而,如今也许该反思一下,我们是否就是无视那最重要的灵感,拼命地在自己没有天赋的领域挥洒汗水,为此耗尽了精力却很难有大的成就。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中国式寂莫

    中国式寂莫

    “贾君鹏事件”引发专家热议,谁在窥探虚拟世界? 犀利哥红遍全球,网络暴民从监督走向关怀! 微博热引爆“140码信息风暴”,宅文化之下人与人形成微妙距离。 当父母不了解孩子,专家不了解生活! 蚁族的声音,谁有心倾听?! 当寂寞成为全社会疾病,号脉断症,问题究竟是什么?
  •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每天读点心理学常识(经典珍藏版)

    心理学是研究心智与行为的科学,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洞察人性、解释行为。人的心理千变万化,正是这一点使得心理学成为一个奇妙、复杂的领域。但通过大量的试验以及经验的总结证明,人的心理活动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对于很多心理现象,人们也都很熟悉,只不过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解,才使之显得神秘和难以琢磨。心理和心理现象是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是人类生活和生存必需的。可以说,复杂的心理活动正是人类与动物的一个本质区别。心理活动虽然隐藏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但它可以通过行为、语言来表现,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和途径来具体化。
  •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心理大师揭秘158个心灵密码(教你成功丛书)

    人类是有心灵的,这毋庸置疑。但心灵到底是什么,我看谁都难以说清。要想解开心灵这个密码,直接从“心灵”二字下手怕是不成,我们必须学会迂回,先弄明白“人类”是什么,再从中寻找“心灵”的真相与定义。人是以“类”的方式存在着的。马克思如是说,事实也千真万确。让我们越过生物生理层面,从心理人性层面来看,之所以某些生物能归为“一类”,那是因为它们必须符合这样两个条件:其一,“类”必须是不同个性的集合;其二,“类”必须有一个共性的“通解性”。
  •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一本幽默的教育诗,辞藻和内容是非常淫艳的,但它表现了作者对这个问题的渊博的知识和精细的迟到是学。
热门推荐
  • 足球gogogo

    足球gogogo

    他只是一个普通孩子,他爸只是一个对足球热情但是却没有天赋踢不上主力的人,空有对足球的热爱,他爸带着他冲向足球的道路,与自己初恋,兄弟,踏上职业联赛,家人的离去从堕落到成长被国家队征召,留洋踢球邂逅曾经,这不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路,你永远不会知道这条路上有多少泥泞。我会努力更新。邮箱1091870401@qq.com希望大家给意见
  • 最强驭灵系统

    最强驭灵系统

    当诸神陨落,当世界大崩,当各位英雄觉醒并相聚时,那个这个世界,将是继续大崩,还是走向统一与和平呢?那么又会是谁主临这个世界?可那诸神沉睡前曾经说过,这个世界永不会平静,那么……
  •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

    幼儿教育学源于古老的哲学思想,后又散见于17、18世纪的教育理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幼儿教育学》作为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材质量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对幼儿教育工作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态度,能否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

    本书内容包括:极地之歌、复活、一个愤怒夜晚的上升。这套诗系,或许能让人们从更多的侧面了解70后诗人是如何出牌的。而本书系之一的《70后印象诗系·时代之血和它的冷漠骑手的》作者是陶春,他的诗具有史质气息。
  • 穿越红楼之蘅芜有心

    穿越红楼之蘅芜有心

    一个平凡却倔强的女孩穿越到红楼成了世故的宝姐姐,她依然的为人圆滑,依然的爱钱贪财,不同的是她不为自己富贵而为了红楼众女儿的命运,她懂得容忍,但她一小女子不能忍十年。她的出现改写了红楼女儿的悲剧性结局,到底是谁配谁?且看个分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必须算的七种账

    人生必须算的七种账

    人生就是一笔账,有时糊涂,有时清楚。如果你精于算计,那你的生活就会井井有条,清晰明朗;如果你不会算计,那你的生活就会混乱繁杂,如一团乱麻。本书从领导、下属、同事、客户、朋友、亲人、爱人七个方面阐述了算账的内容,透析了人生的变幻莫测。精于算账,才能算得精;精于算账,才能算得明白;精于算账,才能算出精彩的人生。
  • 追魂屠龙剑

    追魂屠龙剑

    明隆庆初,穆宗皇帝携莫贵妃出游江南,中途遭偏道劫杀,幸被食人魔所救。到了黄山光明顶,巧遇七大门派围杀食人魔,锦衣卫为报恩参与这场武林仇杀。莫贵妃中毒镖生命垂危,被赛华陀所救,穆宗上门答谢认天啸为干亲,赐国姓,封隆庆王治理两江。天啸为报灭门血仇,拜名师苦学绝技,长大成为杀高手仅需一招的锦衣公子,剿武当,困少林,灭青城,摄崆峒,计取天云堡,三战天魔会,血洗聚雄山庄,杀得江湖绝流,武林飘摇,还与神宗皇帝争天下,助努尔哈赤关外崛起……树大招风容易四面楚歌,看着美娇妻一个个地死去,他又将演绎何等的万里追凶……
  • 狼王的宠妃

    狼王的宠妃

    她是仙笁国最大青楼的花魁娘子,也是皇帝唯一的妃子.最终还是被挚爱之人亲手射杀。她是悲催的倒霉女,撞见男朋友与别人床上缠绵,意外车祸灵魂穿越到一个面容全毁的女人身上。有人说她叫苏婉儿,曾是这世上最美的女子,是让王甘愿放弃锦绣江山也要得到的女子。她拥有世上唯一颗七窍玲珑心,让所有妖魔所惦记他正是为此目的所来,狼族之主,妖界第一美男,第一冷血,高傲一世,孤寂一世,千年如一日的活着,他从不动情,因为没有情,却在遇见她以后土崩瓦解……都说她是百年难见的煞星,两个男子曾为她不惜逆天而行,驻下大祸……
  • 彼月非影

    彼月非影

    努力隐藏自己,奈何天不遂人愿,只好接受命运,加入宅斗行业。身份地位的悬殊,使得无所谓的她终于想起了现代一切,曾经暗恋的人出现,如何再续前缘,百转千回,最后的那个陪着自己的人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