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48600000031

第31章 黄遵宪研究的扛鼎之作:

《人境庐丛考》1959年郑子瑜曾将关于黄氏的研究论作编辑成《人境庐丛考》。该著的问世,为郑子瑜走向国际学术论坛奠定了基础。

郑子瑜在50年代倾心于黄氏的研究是针对当时内地某些学者对黄遵宪政治立场和政治思想作了不符合历史真相的评价而引发的。他力排陈说,以史实为根据,撰写了独具胆识的文章,为历史人物还其本来面目作了学术上的努力。

1951年,王瑶撰文于《人民文学》第四卷第二期,题目为《晚清诗人黄遵宪》。这是50年代初内地第一篇有分量全面品评黄氏的论文,作者试图以一种新的科学的观点,对黄遵宪及其文学业绩做出与以往不同的评价,王文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全面地介绍了黄遵宪的生平、思想倾向和诗歌创作,指出黄诗富有爱国反帝的精神,在写法上相当散文化,持律不严,选韵尤宽,不避方言俗谚,可说是对中国传统诗体的一种解放。黄诗不仅和“同光体”的“鹦鹉名士”不同,而且高于徒以运用新名词为贵的夏曾佑诸人。因此,从诗的艺术成就上讲,黄遵宪的诗歌在某种程度上容纳了民主主义内容,并且仍旧使诗发生艺术上的作用,在晚清的特殊条件下是最成功的,因而完全可以将他视作中国旧民主主义的代表诗人。

1952年,任访秋在《人民文学》第一期发表《对于〈晚清诗人黄遵宪〉的意见》一文。就黄氏的阶级出身和立场,政治思想和主张,进步、革命,还是落后、反动问题,同王瑶商榷。可以看出,任文并未讨论黄遵宪的贡献,而仅仅是希望能给黄遵宪作一次阶级定位、立场分析。令人注目的是,任文说,他是受了当时“对武训问题的热烈讨论”的启示才对黄遵宪的评价和王瑶的文章引起注意的。所以文章中许多观点无不与此相关,时代之烙印很深刻。任文在文末归纳了他对王文不敢苟同的三点: “首先是没有把地主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分别开来,因之也就认为黄遵宪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是没有把黄遵宪的政治思想和主张,放进当时整个历史范围中去考察、比较,因之就肯定了他的进步性”; “第三,夸大了黄遵宪文学方面的进步面,因而不自觉地对他政治思想也加以推许”,更有甚者,任文认为“他爱的国家还是满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还不是人民的中国”,[45]这等于否定了黄遵宪作为一个进步历史人物而书于史册的根基。

这样评价黄遵宪令郑子瑜瞠目结舌,连黄氏爱国这一基点也被动摇的话,这无异于否定了黄遵宪。评价历史人物,爱国主义是一条极其重要的准则。作为历史范畴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但这一点是任何时代所相通的: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人们对祖国的一种浓厚感情,表现在人们对于自己及其祖先出生的那个民族所赖以生存的疆域土地、山川河流的一种天然眷恋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1958年,适逢黄遵宪诞生100周年,郑子瑜经过长期研究,有感而发,以仗义执言的学术勇气,为黄遵宪辩诬,在《人境庐丛考》序言中说: “有人以黄公度的《人境庐诗草》中有仇视太平天国起义军及义和团诸作,反对给予‘爱国诗人’的称号。其实知人论世,须得尽读其一生之所作,庶几可免于冤抑。”揭橥本人观点,毫不犹豫,且态度鲜明。接着,他以丰富的史料作依据、旁征博引、环环相扣,使论点大有水到渠成之势。他认为,黄氏早年因历史条件所囿,对太平军确有不正确的认识。但是,在动荡的社会中,一个敏锐的知识分子其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因时因势而变化。黄氏这一变化是朝着进步的方面迈步的。晚年他已具备浓厚的民主思想,对腐儒之见也渐生厌恶之情,转而为同情太平军。郑子瑜引征了黄氏逝世前三件致梁启超书,其中曾有品评曾国藩为人之言: “仆以为其学皆破碎陈腐,迂疏无用之学,于今日泰西之哲学,未梦见也。……视彼洪杨之徒,张(总愚)陈(玉成)之辈,犹僭窃盗贼,而忘其为赤子为吾民也。此其所尽忠以报国者,在上则朝廷之命,在下则疆吏之职耳。于现在民族之强弱,将来世界之治乱,未一措意也。所学皆儒术,而善处功名之际,乃专用黄老;其外交策略,务以保守为义。……于欧美之政体,英法之学术,其所以富强之由,曾未考求,毋乃华夷中外之界,未尽湣乎。凡吾所云云,原不可能 责备三四十年前之人物,然窃以为史家之传其人,愿后来者之师其人耳。曾文正者,事事皆不可师,而今而后,苟学其人,非特误国,且不得成名。”(案: 郑氏转引自尤炳圻《黄公度年谱》,尤氏未见原函,据抄件而录,今以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整理《黄遵宪致梁启超书》校核,有数处疏误。)再以黄遵宪评孔教为引征:“儒教不过九流之一,可疑者尚多,公见之无所及,昌言排击之,无害也。孟子亦尚有可疑者”。又引黄氏“反宗教的无神论的见解”的诗作《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为证,并表明本人之观点:“批判在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儒学,醉心于西洋的学术思想和政治制度,与夫反宗教的无神论见解,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新派学人的思想和态度,黄公度实足以当得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而无愧。就是后来的五四文学革命运动,胡适之、陈独秀之流所标榜的也不外乎此”。

这样,通过大量引征旁人尚未留意的史料,说明黄遵宪作为一个在历史潮流中不断变化又日趋进步的历史人物,其爱国是确定无疑的。

接着,郑子瑜从文学形式来论说黄遵宪的革命意义。不但“革其精神”甚至“革其形式”,不但能以新名词入诗,甚至大胆以流俗语入诗,引征了吴芳吉、郑振铎、周作人等论述,以恢宏的气势,流泻的文体,论证了黄诗在中国诗史上的作用。

郑子瑜从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中检出1902年黄氏致严复书,来证实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书”: “《天演论》供养案头,今三年矣。本年五月,获读《原富》,近日又得读《名学》,隽永渊雅,疑出北魏人手。今日已为二十世纪之世界矣,东西文明,两相接合,而译书一事,以通彼我之怀,阐新旧之学,实为要务。公于学界中又为第一流人物,一言而为天下法则,实众人之所归望者。仆不自揣,窃亦有所求于公: 第一为造新字,次则假借,次则附会,次则涟语,次则还音,又次则两合。荀子有言,命不喻而后期,期不喻而后说,说不喻而后辨。吾以为欲命之而喻,诚莫如造新字,其假借诸法,皆荀子所谓曲期者也;一切新撰之字,初定之名,于初见时,能包综其义,作为界说,系于小注,则人人共喻矣。第二为变文体。一曰跳行,一曰括弧,一曰最数,一曰夹注,一曰倒装语,一曰自问自答,一曰附表附图,此皆公之所已知已能也。公以为文界无革命,弟以为无革命而有维新,如四十二章经,旧体也,自鸠摩罗什辈出,而内典别成文体,佛教益盛行矣。本朝之文书,元明以后之演义,皆旧体所无也,而人人遵用之而乐观之;文字一道,至于人人遵用之而乐观之,足矣。(见钱萼孙撰《黄公度先生年谱》所引。)而后以文学史上屡次变革为背景,阐明其意义: “这实是文学革命的第一篇宣言书,虽然公度讳言革命而说维新,但其所求岂仅维新而已耶?公度不满严又陵之译文隽永渊雅,近于北魏,以为20世纪之人,应写20世纪之文字,希望严君能造新字,变文体,一以元明以后之演义笔法为师。此与胡适之在《文学改良刍议》(载《新青年》)所提的八个条件(案即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须讲文法之结构,不作无病之呻吟,不模仿古人,须言之有物)相较,公度实在是一个先知先觉者。《文学改良刍议》作于1916年,发表于1917年,比黄公度与严又陵书迟缓了十四五年。但向来的文学史家,都说公度只是旧诗的革新者,最多说他是白话诗的先导,而将文学革命的倡导之功,归之于胡、陈辈,我以为是不大公平的。”这段翻案文字,大江东去,风樯阵马,气势横厉,显示出作者的学人胆识和磅礴之文风,令人叫绝。

《人境庐丛考》虽仅仅九万余言,因其皆为有关黄公度的研究、考释,引起巨大反映。作为海内外第一本黄遵宪研究专著,预示着“黄学”开始步入成熟阶段。

同类推荐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

    本书讲述三毛被守护和独立的两段人生。作者没有将三毛当作一个传奇的女性,她像大部分人一样,想要看不同的风景、爱刚刚好的那个人,是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成就了她的传奇和无可取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三毛的作品,不如直接读她的一生。
  •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后宫:帝国王权中心的红颜往事

    本书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十多个权利女人的奋斗史,包括汉武帝的四位皇后、唐太宗李世民妻长孙皇后、明英宗妻钱皇后等。
  •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马尔萨斯(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世界上名人千千万万 出“名”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新发明、新理论造福于人类而英名远播、流芳百世;有的因地位显耀、政绩卓著、战功赫赫而威震四海、世人敬仰;有的则因暴殄、反动而臭名昭著、遗臭万年 等等 不一而足。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绝色姐妹的九个夫君各个惹人爱

    绝色姐妹的九个夫君各个惹人爱

    现代是死党兼好友,穿越后竟然成了亲姐妹,穿越的她们在四个月会说话,在一个月的时间就学会走路,从此她们名字响彻天下,两姐妹虽然在皇宫长大,却向往江湖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向和平共处的四国却也因她们搞的战火连天,究竟是她们太过于美好,还是怪他们忍不住爱上了她们。因机缘巧合她们得到了本应属与她们的东西却也为此想起了前尘的往事。只因他和她的相爱,使她要跌入轮回的深渊,她问她为了爱他值得吗?她微微一笑说:“值得,爱他我从未后悔过即使牺牲我的生命也在所不辞。”她虽然不明白她对他的感情但是她知道自己不能让她一个人跌入轮回的深渊,于是她陪着她一起跳进了轮回的深渊。
  • 306号秘密

    306号秘密

    单身公寓305号的房客肖子是一名游戏开发人员,居家办公的日子既充实又枯躁,隔壁房间306号新来的女房客素未谋面,却在一个夜里突然敲开了他的房门。
  • 废妃也疯狂

    废妃也疯狂

    “你个死不掉的怪物,你看什么看?”“就你,一个废妃,四平八稳的,有啥?”“你,你,你,滚!”“啧,脾气还不好,我可是体会过狐狸精那种妩媚;尝过鱼精的圆润;就连牡丹精的那种雍容华贵都臣服于我,还有玫瑰精的那种气度不凡的韵味;你看你,嘴巴奇臭,还没胸没臀;我这个千年的老怪物反正是不稀罕看,你呀还是——”一个气宇轩昂,玉树临风的男人,妖孽般的眼神鄙视着‘疯妃’的疯狂咆哮,心底却充满无比悲哀的情绪,自己到底是无聊极了吗?
  •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

    《欲壑难填》是著名法制作家丁一鹤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第一部年鉴式大案纪实文本,是“解密中国大案”系列图书的第三部,通过对一系列大案要案幕后真相的解密,给社会以警示。《欲壑难填》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倪寿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明、茅盾文学奖得主、《历史的天空》作者徐贵祥、解放军文艺奖得主、《激情燃烧的岁月》作者石钟山联合鼎力推荐。
  • 樱暮的加速世界

    樱暮的加速世界

    加速世界的同人之作。别问我简介在哪里,好久不干活简介都不会写了。姑且算是新人新书。假如觉得写的还凑合,那么——求推票,求包养。
  • 水月

    水月

    世间许多事,都是镜中花。世间许多执念,都是水里明月。你看不透,因那镜花和水月本就没有缘由。你不必猜测,命中的定数早种下情愁!你也无需淡泊,试问有谁不贪恋永生和美色?他是幸运的,他得到了人人垂涎的水月剑!天涯仗剑!快意恩仇!此乃幸事!他必将悲哀,深陷梦幻和现实的泥潭。他命运的车轮,从开始就踏上了不归路!大家,都困在红尘,那么谁也,做不到全身而退!只是这一切繁华到了末尾,终抵不过时间的清淡烟尘。待明日回首时,那不过一场镜花水月。
  • 审美教育书简

    审美教育书简

    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 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歌德并称为“德国最伟大的作家”,死后与歌德合葬。席勒与歌德的合作创造了德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十年,他的《欢乐颂》被贝多芬谱为《第九交响曲》四海传唱,他以美学为依托思考了人性的完善、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改良。席勒的著作影响了几代中国人,从蔡元培到郭沫若,从鲁迅到田汉,从王国维到朱光潜、宗白华,无不推崇他的思想成就、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 魔之左手

    魔之左手

    一个靠着父母遗产出租过活的废柴,和一对会烹饪出各种美食的姐妹花,同住在一个屋檐下,这原本应该是小清新言情小说的节奏啊!可是这个废柴具有一个恶魔的左手和穿梭于阴阳界的能力,所以许多麻烦也随之而来……
  •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

    《祖国高于一切》是陈祖芬的代表作,发表于1980年,讲述的是内燃机工程师王运丰,50年代初抛家别妻,带着3个孩子,从德国回国参加祖国建设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被打成“德国特务”,备受折磨,但他忍辱负重,全心全意地奉献自己的智慧才能,为祖国争得了权益和荣誉。 作品以思想开阔、深沉而锋利见长。结构上分“柏林妻子”、“德国特务”、“中国母亲”三个组成部分,时间与空间跨度大,用意识流手法把时间上的跳跃和看似零散的内容巧妙地结构为完整的一体。
  • 《死神的心尖宠:玩转皇妃360度》

    《死神的心尖宠:玩转皇妃360度》

    一朝穿越,沦为侍女!亲,主上不是人,能退货么?“浅燃情,过来给本王捶背!”某殿下漫不经心道。“是,主上。话说主上,我是魔尊,魔界之主懂不懂?”“嗯,你重复了第八百三十次了。”“主上,你能放过我么?我要自由!”“要自由,嫁给我,任你横行六界。”某女听后摇头,满脸黑线“你是人么?”殿下风轻云淡一句话成功击倒浅小姐“你也不是人,你我魔神配鬼神,可好?”……!风婆裟雨滂沱,一夜间,她的身世成为她与他之间永远的隔阂,她与他终是情关难过,究竟该如何抉择?【殇殇第一次写文,请多多指教。人格底线:不写大虐文,不写小三。欢迎姐妹们来勾搭:1400856050请注明是此文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