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7300000010

第10章 常德保卫战(1)

老兵口述

吴淞

我是1938年入伍的,当时在税警总团辎重营通讯排。后来,我被保送上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3年秋天毕业后,被分配到第九战区兵站总监部,因为老部队去了印缅战场,改名叫新一军。

常德保卫战开始的时候,我随同第10军前去增援。第10军驻扎在衡阳,衡阳距离常德路途遥远,而且日军的飞机还在空中轰炸,很多路都被炸坏了。我们每天要奔走150里,来不及做饭,就身上挎着提前炒好的大米,当做干粮。渴了,就喝路边的溪水和雨水。

我们赶到常德外面的德山,就与日军交火了。

我当时配备的是手枪,因为主要任务是后勤工作,了解弹药粮食的消耗情况,向上面汇报。战斗一开始就很激烈,炮火到处燃烧,枪弹飞来飞去,手枪由于射程的限制,总感觉不得力,我就向连长申请给我一杆步枪,连长姓孟,他就把一把刚缴获的三八大盖交给了我。我拿起来就射击。

在德山,我们付出了惨重的牺牲,活下来的人很少。抗战胜利后,我回到老家长沙工作。到了晚年,我在德山上的乾明寺出家,陪伴当年牺牲在德山上的战友。

吴荣凯

我是1941年入伍的,当时21岁,先在74军军医处,后到了57师。

常德保卫战前,师长要求百姓搬出常德,躲避战火,还说让士兵帮助百姓,不能索要任何钱财。

常德保卫战打得很惨,1943年12月3日夜晚,全师仅剩二三百人,师部会上,决定由师长余程万带领另外几个团长突围,169团团长柴意新坚守常德,牵制日军。当时,169团仅剩下50多人。

我是169团的书记官,我要求留下来守城。但是团长柴意新将我一把推给了171团的团长杜鼎,我坚持要留下来。柴团长大声喝斥我:“我们团都快打光了,不需要你这个书记官,快点走。”

没办法,我只好跟着突围的部队出去了。

常德城外就是沅水,我们来到城外,冲过了日军封锁线,我抱着一根烧焦的树干,游到了对岸。而柴团长却在战斗中牺牲了。

旷文清

我当年是余程万师长的贴身副官。

常德城快要被攻破的时候,我见到过日军的冲锋队形。当时我们守着城门,和日军浴血激战,曾经有一次,城门快要被攻陷了,一个副团长带着十几个伙夫和通信兵赶来,才将日军打退了。

余程万师长率队突围的时候,我一直在他身边。我们沿着木头梯子,从城墙上爬下来,然后趁着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渡过了沅水,瞒过了日军。当时我们只能找到三条木船,其余的船只都被日军控制了。

渡过沅水后,我们与日军展开战斗,大部分人都走散了,只有我和师长在一起。师长的脚扭伤了,无法行走,我背着他走。后来,遇到当地的百姓,他们绑了一副担架,抬着师长走。附近有一支中国军队,我们就这样脱离了危险。

三位师长壮烈殉国

鄂西会战结束后,胡琏在黄埔军校的同班同学、国民革命军73军暂五师师长彭士量奉命从鄂西开往湘西,暂五师席不暇暖,衣不解带,又赶去参加常德会战。

那时候,中国战场上,无日不战。

常德会战中,暂五师师长彭士量和6000好男儿再也没有回来。

和黄埔军校的很多人不同,彭士量考上黄埔军校之前,是湖北明德大学的大二学生,属于文化水平较高的一类学生。如果当时没有投考黄埔军校,彭士量可能以后会是一名教师或者政府职员。

报考黄埔军校,改变了他的一生。

后来,彭士量在国民革命军第4军任排长,参加了南昌起义。那时候,后来叱咤风云的林彪也在这支队伍里任代理连长,共产党军队里另一位最能征善战的人物粟裕还是警卫团的一名战士。这支队伍真是人才济济,群英荟萃,不过,这些中下层军官那时候不显山不露水,尚未崭露头角。

南昌起义失败后,彭士量所在的部队脱离了南下的队伍,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彭士量只能跟从。如果他所在的部队那时候跟着朱德上了井冈山,他能够活到解放后,也一定会是一名开国将军。

从南昌起义中走出来的共和国元帅和将军有很多。元帅计有:朱德、刘伯承、陈毅、林彪、贺龙、聂荣臻六名,大将有粟裕、陈赓、许光达三名。而与彭士量同为排长,以后成为共和国将军的有:萧克、聂鹤亭、唐天际、彭明治等人,而上将赵尔陆,中将谭甫仁、张树才等那时候还是战士。

离开了南下队伍,改变了彭士量的一生。

人一生的命运,其实都是由偶然因素决定的。

抗战爆发,彭士量先后参加了淞沪、山西忻口、台儿庄、武汉、长沙等战役,几乎是每战必从。在武汉保卫战中,他因为作战勇敢,受到嘉奖,宋庆龄女士还赠送彭士量将军一床苏联毛毯、一架德国造望远镜和一把缴获的日本指挥刀。

1943年11月,为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牵制缅甸远征军,并夺取洞庭湖米粮川,日军先向鄂西佯动,接着突然挥师南下,直扑常德。常德会战就这样仓促打响。

湖南省石门县是常德的门户,彭士量的暂五师守卫石门。

彭士量的暂五师,和《石牌保卫战》中写到的傅正模的预四师一样,从名字上就能够看出属于装备低劣的杂牌部队。

抗战开始时,全国有两百个师,其中共产党领导下的有三个:115师、120师、129师。番号最小的是一师,因为由伤愈归队的抗战老兵组成,所以又称为荣誉一师,师长先后有宋希濂、郑洞国、李弥;番号最大的是200师,师长是抗日名将戴安澜,后分别为高吉人、周朗,隶属于杜聿明的机械化第5军。

然而,抗战初期,日军不断增兵,两百个师的番号远远不够,国民政府再增加新的部队,就以新编某师称谓,比如著名的新编38师,师长是孙立人;著名的新编22师,师长是廖耀湘,那都是一等一的部队。滇缅战役中,新编38师发展为新一军,新编22师发展为新六军,那可是与胡琏的整编11师、张灵甫的整编74师、包括200师的第5军,统称正面战场五大主力。日本投降后,东北战役的时候,东北军里还有两句口诀在说这两支新编军:“只要不碰新一军,不怕蒋军百万军。”“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军。”

抗战末期,200师的番号开始增加,这就是青年军。青年军初期一共设置十个师,师长都是身经百战的抗日名将。而士兵都来自当时的大学和高中。这样高的文化程度,在当时历经战乱、死伤惨重的中国军队中,实在属于凤毛麟角。

整编师、新编师和青年军各师都属于国民政府的战斗序列。

而暂编师和预备师,则是各大战区自主招募的队伍。暂编师,就是临时番号,战后会予以撤销;预备师,就是从事训练的新兵师,战事紧急,就被派上战场。

抗战老兵方风林说,虽然他们这些杂牌部队装备低劣,食不果腹,有的排连一挺轻机枪也没有,有的士兵甚至连一双布鞋都穿不上,但是这些暂编师和预备师照样打得非常顽强壮烈。只要一上战场,就不想什么杂牌军什么正规军了,想的是打死日本鬼子,保卫自己的国家。

为了在石门阻击日军进犯,73军暂五师在石门与日军激战八昼夜。彭士量与6000子弟兵全部壮烈牺牲。

暂五师6000人,预四师5000人,他们都属于不满员的杂牌师,而一个满员师是8000人至10000人。

祖籍石门的张东山说,那年石门激战的时候,他只有13岁,但是有一个情景一直记忆很深,大街上到处都是死尸,有中国军人的,也有日军的,有的满身血污,有的抱在一起死去。行人要从街道上走过,必须一步一跳地踩在死尸之间的缝隙中才能通过。

那八天里,日军依仗人数众多,一次次冲进了石门县城,又一次次被中国军人压了出去。战斗的惨烈,是生活在今天的我们永远也不能想象的。张东山听父亲说,日军攻进城门的时候,有一个大个子国民党军官,可能是个营长或者连长,一手拿着手枪,一手拿着大刀,大声呼喊着,领着一百多个中国军人冲上去,经过惨烈的白刃战,终于将日军又压了回去,夺回了城门。可是,不久,日军又组织了反扑,中国军人只能撤回城里,再没有看到那个大个子营长。

石门城门被攻破后,暂五师节节撤退,日军在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屋,都遭受了顽强的抵抗。后来,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在报道彭士量的事迹时,引用了日军电台对暂五师评价的一句话:“暂五师为战意坚强、不可轻侮之师。”

敌人没有想到城墙已破,杂牌军的暂五师居然死战不降,依托房屋节节抵抗,就施放毒气。张东山说,那时候的中国人很穷,中国军队也很穷,都不知道啥叫毒气。日军戴着防毒面具,施放毒气的时候,中国军人不知道防护和躲避,结果,一排排军人就倒下去了,鼻口出血。后来,前面的战士倒下去了,坚守后面阵地的长官有文化,知道这是毒气,就让大家把毛巾浸湿,捂在嘴巴上。可是,很多人都没有毛巾,也找不到水,就把尿撒在衣服上,用衣服蒙住鼻子。

毒气过后,日军以为再没有活着的人,就向前冲,结果到了跟前,被突然跃身而起的中国军人又打了回去。

那时候的中国军人普遍很穷,一身军服穿在身上,再没有换洗的,又食不果腹,营养不良,所以身上长了很多虱子。张东山说,他曾经看到过士兵们在打仗的空隙,脱下衣服捉虱子。士兵们穿的都是草鞋,破破烂烂,甚至有的人连草鞋都没有,光着脚板打仗。队伍里还有很多和张东山一般大小的孩子,他们不打仗的时候,就唱歌跳舞,鼓舞士气;一打仗的时候,就扛着比自己还高的步枪冲上去。

1943年11月15日,石门即将陷落,暂五师仍然苦苦支撑,重庆方面鉴于打下去再无意义,就下令放弃石门,寻路突围。然而,此时,暂五师与日军缠斗,已经无法分身。

彭士量早就抱定了牺牲的决心,石门战役刚刚打响,他就在硝烟与炮火中立下遗嘱:“余献身革命,念年于兹,早具牺牲决心,以报祖国,兹奉命守备石门,任务艰巨,当与我全体官兵,同抱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消灭倭寇,以保国土。倘于此战役中,得以成仁,则无遗恨,唯望我全体官兵,服从副师长指挥,继续杀敌,达成歼敌任务。”抵御外侮,取义成仁,早就像血液一样流淌在中国军队每一位抗战将军的血管里。

当日夜晚,彭士量带着暂五师仅存的300人撤退,走出城门,来到一个两山结合的部位,突然遭到日军合围。黑暗中,日军一挺机关枪打过来,彭士量倒了下去,战士们扶起他,彭士量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声疾呼“大丈夫为国尽忠,死何憾焉”,然后,闭上了眼睛。士兵们跪在地上哭成一片。

后来,6000将士的暂五师,仅有20余人撤出来。

暂五师坚守石门八昼夜,牵制了大量日军,为常德会战的中国军队调度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许国璋将军是继彭士量后,牺牲在常德会战的第二位师长。

许国璋是150师师长,全师将士都是四川人。

后世的人们,只要提起抗战,就不能不提到川军,全面抗战一打响,川军所有兵力40万人就穿着草鞋,背着干粮袋,扛着简陋的武器,甚至大刀长矛,全部奔赴抗日前线,与日军浴血奋战,台儿庄、武汉、长沙、鄂西……每一次大的会战都有川军奋勇杀敌的身影。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军政部长何应钦写了一本《八年抗战之经过》的书籍,书中记载,八年里,四川共提供了300万抗日将士,而伤亡高达64万。

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不仅仅是士兵,还有很多军官,由于那时候的抗战将士们武器简陋,每有激战时,总是军官舍身忘死,率先冲锋,士兵紧跟在后。据统计,抗战将士中,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军官,有五分之二牺牲在了抗日前线。

许国璋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

就在彭士量牺牲后的第六天,许国璋将军也牺牲了。

当时,日军向常德步步进逼,许国璋带领着川军组成的150师,坚守桃源县陬市镇。150师仅有8000人,而进攻陬市镇的日军多达两个师团,一个骑兵联队,人数五万人,而且还有飞机、重炮。

川军的武器,在正面战场中是最简陋的。有一尊著名的雕塑,叫作《川军出征》,一名川军士兵,手持老套筒,身背大刀和斗笠,穿着草鞋,挽着裤脚,脚上是一双草鞋。这尊雕塑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无法想象我们的川军弟兄就是依靠这样简单的武器和穿着,出川抗战,奔袭千里,用血肉之躯与日军的坦克大炮抗争。后来,我寻访到了几名当初的川军老兵,他们说,能有一把枪,已经算装备不错了,有很多战士都是扛着大刀去杀敌。能有一双草鞋穿也不错了,很多人草鞋磨破了,就光着脚板去打仗。那时候的中国军人,一打完仗,先搜索战利品,能有一把三八大盖,能有一双日军的胶底鞋,那就能高兴很多天。

用不到8000杆老套筒,与五万武装到牙齿的日军作战,战况不忍设想。

当时,许国璋的150师得到的是“不得退过沅江”的命令。陬市镇后,就是沅江。

抗战老兵吴荣凯说,当时,日军不敢贸然进攻陬市镇,不知道镇上有多少人马,先派出1000人试探性进攻。150师还击。日军看到150师火力不强,装备简陋,就全部压上猛攻。150师全力反击,可是,武器、人数都相差太远,无法抵挡日军进攻。

仅仅半天,150师几乎伤亡殆尽。

同类推荐
  • 硝烟不曾散尽

    硝烟不曾散尽

    兵者,伐也!当他选择一身戎装,便选择了不一样的传奇人生。他注定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为捍卫和平的胜利之剑。
  • 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中国历代兵法精粹

    本书精选了历史上有名的兵书,进行了详解,并在《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诸葛兵法》、《三十六计》每篇后面都配有战争故事,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谋略。
  • 战旗!战旗

    战旗!战旗

    一个现代雇佣兵一场意外,穿越到第二战,看着国土饱受摧残他想回国。他要参战。但是他意外的成了驻华大使。处处要为大局着想。他该怎么办,一个现代人回到二战能左右战局吗?
  • 紫鲸之逆战世界

    紫鲸之逆战世界

    男儿重义轻生,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冲冠一怒为红颜!更何况你一不小心成了中国版超人!当你赢的这场战争,却会失去整个世界,当你众判亲离,世界与你为敌,你还会守谨守本心,逆战而起吗?破万世之秘!解生灵倒悬!哪怕只有十年生命,也要青春热血!上天入地,诛敌千里之外!也要快意恩仇!这是第一本轻科幻军事小说,所涉及的科技与设施都有实现的可能。让小鬼子们都战栗吧!这本书里会牵涉到军事,传统武术,观相,命运,生化,神秘学,还有美女,但绝不迷信!
  •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我只能在漆黑的世界中探索着光

    斯蒂国的下士约克为了维因中校生前所留下的谜,进入TCL(前线指挥部)寻找真相,历经千辛万苦却得到了一个意想不到又难以接受的答案,而他心中对祖国的忠诚心第一次发生了动摇......注:该作品中类似于情节解题的探险故事
热门推荐
  • 异界之从蚂蚁开始

    异界之从蚂蚁开始

    人皇,执掌苍生生死,妖皇,执掌万妖轮回。我为皇,别人不敢动的,我来,别人不敢管的,我来。
  • 芍药客栈

    芍药客栈

    花妖勺子是懂得感恩的,她被客栈老掌柜收留,便要一辈子守护着客栈。可当新掌柜上任之后,原本平静的客栈变了,一个一个心愿未了的妖魔鬼怪、世俗凡人都跑来兴风作浪。勺子起初费尽心力要赶走这些妖孽,后来却发现,每个住店的客人都有他们的苦衷。世上最珍贵的感情,她在这些客人身上体会了个遍。跟着他们悲伤,跟着他们喜悦,她尝到了五百年来不曾有过的心满意足。可帮助别人总要付出代价。她为了防止客栈被破坏而犹豫是否要伸出援手的时候,有人坚定地站在她身边。“你用你的善良帮助别人,我用我的强大保护你。”
  • 一剑一江湖

    一剑一江湖

    一个少年一把剑,一个江湖,一人心。一剑一辈子,侠道入我心。平凡少年如何演绎传奇人生!待老夫细细说来(一天一更,文筆粗糙,看看劇情就行了啊)
  • 我是大编辑

    我是大编辑

    2003年。新世界。张扬道:“我要做一个编辑!”什么?金手指是什么你们都不知道?小说的套路你们都不会?小说的写作有百种技巧,比如:扮猪吃老虎,退婚流,……
  •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杨家府世代忠勇通俗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水奇谭1:幽楚王陵

    风水奇谭1:幽楚王陵

    风生水起,龙楼宝殿……生于乱世的山村少年,无意之中卷入了诡秘难测的盗墓之争——神秘莫测的六大门派一起出动,只是为了那传说中可以役鬼驱邪的寻龙诀——分丘灵官,摸金校尉,搬山道士,卸岭将军,淘沙司马,观山太保……群相出动,更有那盗墓门派之中最最神秘的点穴观音也现身江湖——少年风冷清和东瀛忍者之女水灵一起绞杀活僵尸,闯修罗古墓,破万尸大阵,解开千载不解迷局……其后更是走遍千山万水,寻龙点穴,闯幽魂王陵,破死亡古墓,历经千辛万险……而最终发现,隐匿于千年古墓之中的竟然……
  •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一妃难驯:杠上多情皇帝

    现代杀手阮七七穿越了,穿越小说看多的她以为自己必又是血雨腥风,哪知此穿越非彼穿越,太平盛世的世界令她戒备莫明……什么情况?决心之下,七岁她计算精确为自己特制秘药,且看萝莉女怎样趣味以对多情皇帝妖孽太子。(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种一个夫君

    种一个夫君

    禾苗在地里埋下一颗种子,种出一个夫君。夫君很会来事儿,他上知天文地理,下通鱼虫百兽,懂挖坑埋人,懂种田养鸡,还懂治病疗伤。真是居家旅行必备之神器。“苗苗,你在干什么?”夫君问。“种个儿子。”禾苗笑眯眯的回答,“也许,你喜欢种个女儿?”夫君略心塞,把自己往土里一埋,眼不见为净。
  • 《鮫人无泪》

    《鮫人无泪》

    先凑个字数哈,我爱你,就注定此生无泪,就为你,尝受世间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