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92100000002

第2章

念奴娇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①,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②,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①岭海:指两广,其北有五岭,南有南海,故称。②挹(yì):舀。西江:指长江,长江自西来,故称。

【译文】洞庭湖和青草湖,临近中秋时节,湖面上没有一点风浪。三万顷湖面像玉镜一样晶莹,我驾着一叶小舟自由飘荡。明月分洒着辉芒,银河与湖面光影相望。水天一色,澄澈清旷。悠然安闲地心领神会,难以向你说清这美妙的景象。会想到在岭南任职的一年中,应有寒月的孤光照我心明,肝胆都如冰雪般晶莹。满头稀疏的短发,两袖清冷,在空阔的沧浪里稳坐孤舟顺流飘动。将西来的长江水作为美酒掏净,将美酒慢慢斟满了北斗的酒盅,将宇宙万物作为饮酒的宾客来邀请。扣击着船弦独自发出啸声,不知道今夕何夕,竟是如此美妙空灵的胜境。

【赏析】这首词别本题作“过洞庭”。作者曾于乾道元年(1165)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治有声绩”。次年,“被谗言落职”,由桂林北归,经洞庭湖,写了这首词。作者描写了月下洞庭空明澄沏、旷远清净的美妙景象,表白自己虽遭打击却胸怀坦荡、泰然自若的处世态度。上片写洞庭月色的空明澄沏。首三句交代洞庭(连青草湖)中秋月夜,“无一点风色”,便更见水月辉映的明朗。“玉鉴”一句在空明中更见坦荡寥廓;一叶扁舟置其间,不为显示渺小、而要映衬洞庭的“胸怀”。“素月”三句写天光水色通明澄沏的清奇壮美,妙在“表里俱澄澈”一句。这里不仅水天俱清,更有作者的表里俱清,审美的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这样坦荡的人生、玉洁冰清的人格,三万顷似的宽广胸襟也便上升到一个极纯净的境界。末句点明“妙处难与君说”的其中奥妙,是一种最理智的人生真谛。下片抒发自己心似洞庭的澄彻之情。“应念”二句概括了这段遭遇,和“肝胆皆冰雪”的心志,比“一片冰心在玉壶”有更多的孤傲和自恃。“短发”一句写打击后的落魄,“稳泛”句表现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豁达人生。“尽挹”三句,有李白似的超脱和豪放。最后化用苏轼文句回应中秋开头,以深沉的设问给人无限回味。

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少随父宦游汉阳。父死,流寓湘、鄂间。诗人萧德藻以兄女妻之,移居湖州,往来于苏、杭一带。与张镃、范成大交往甚密。终生不第,卒于杭州。工诗,尤以词称。精通音律,曾着《琴瑟考古图》。词集中多自度曲,并存有工尺旁谱十七首。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诗说》、《白石道人歌曲》等。

点绛唇

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①。第四桥边②,拟共天随住③,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释】①商略:商量。②第四桥边:指唐诗人陆龟蒙隐居之处。③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

【译文】北国的鸿雁毫无机心,从太湖西畔飞去,随着浮云征逐。几座寂静的山峰清冷、凄苦,仿佛在商量着黄昏时骤雨飞瀑。

唐朝陆龟蒙曾隐居在甘泉桥边,我打算追随他亦在甘泉桥边住。而今如何?我倚栏高瞻,浩然怀古,残柳垂条参差随风舞。

【赏析】本篇为淳熙十四年(1187年),由杨万里介绍,自浙江湖州前往苏州访问范成大,途经吴松所作。吴松,即吴淞江,俗称苏州河,源出太湖,经吴江、苏州等地至上海合流于黄浦江。吴淞江边,太湖之滨,一路明山秀水,自然引起词人的几多感慨。加上作者一生属意江湖,对陆龟蒙更是推崇备至,其《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云:“三生定是陆天随,又向吴松作客归。”《三高祠》诗又云:“沉思只羡天随子,蓑笠寒江过一生。”向往隐遁,这正是作者性格中超旷的一面,可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着》中却说:“稼轩郁勃,故情深;白石放旷,故情浅。”观本词,“共天随住”只是欲共未共,欲住难住的“拟”而已,一字之中深寄了多少现实的凝重感,故点题之笔当在结处:“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这里的“貌”当作为一种风格来理解,或许可以说,自石词貌旷易观,神旷则难会,其内心未尝不“郁勃”、不“情深”。

鹧鸪天

无夕有所梦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①,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②,两处沉吟各自知。

【注释】①丹青:指画像。②红莲:一种花灯,此为泛指。

【译文】肥水滚滚东流,永远没有终止的时期,当时真不该一见你,便埋下相思的情意。今夜在梦境里见到你,虽然比不上画像神貌清晰,可惜暗地里一阵山鸟悲啼,突然间将我从梦中惊起。早春尚有寒意草木未绿,我年未老白发却已染白鬓角,人间别恨积累太久,过度的痛苦反而使人淡漠了悲愁!谁在年年元宵佳节,让红莲照亮了黑夜?两地佳节触景生情时,你我默默相思各自知。

【赏析】本词借佳节记梦写恋情,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时词人已四十多岁。二十多年前,词人曾逗留淮南合肥,于勾栏坊曲间结识擅弹筝琶的姐妹,此后虽天各一方,词人旧情难以自抑,每每诉之于词章。本词首句以流水起兴。直如戴叙叔《湘南即事》:“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次句翻悔前误,则是情深至极,便正语反说,犹如下片的“别久不成悲”,更见其沉挚凄怆。词人一生坎坷,饱经创痛,然于笔墨之事,未尝稍懈。这种执着,这种“岁岁红莲夜”式的九死不悔,其柔情中隐隐透出的清刚之气,实非平常词人所及。

踏莎行

自沔东①来,丁未元日②,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③,分明又向华胥见④。夜长争得薄情知⑤,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注释】①沔东:唐、宋时州名,即今湖北武汉市。②元日:大年初一。③燕燕、莺莺:即指所思的女子。④华胥:传说中的国名,此代指梦境。⑤争得:怎得。⑥郎行(háng):郎那边。

【译文】像飞燕般体态轻盈,像黄莺般话语娇软,分明又在白日梦境中跟你相见。你说长夜漫漫,薄情人怎知我辗转难眠?我说春天初到,我便早被相思病苦感染。离别后你寄给我的信笺,离别时你缝制衣裳的针线,我想你定然像离魂的倩女,暗中追逐我远行的踪迹。淮南的一轮浩月呵映照着千山冷寂,昏暗暗独自归去,可怜你伶仃无依。

【赏析】又是佳节,佳节则倍思远人,思人至深则入梦。首二句即写梦中目睹耳闻玉人前来,视听并下,人鸟难分。梦者魂惊魄悸,此为蓄势,情潮高高逗起,跌落已不可避免,看“分明”二字,分明是自我解嘲,点出“华胥”,便见谜底。“夜长”二句是无奈、琐屑而颇具悲剧力量的对话。明艳春光尚未全面铺开,主人公便已相思苦染,这正是人在自然界中可笑的地位。上片为感梦思人,换头则是睹物思人。又因人隔千山,故唯有空想幽魂“暗逐”,可怜的是,这最后一招在淮南皓月的冷照下竟已毫无欢趣可言,读者们也正是在“尴尬”这一层面上与写作者达成了默契与共鸣。

庆宫春

绍熙辛亥除夕,余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①,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朴翁自封禺同载,诸梁溪②。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阙,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余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己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余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余解。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注释】①垂虹:即垂虹桥,在今江苏吴江,因桥上有亭曰垂虹,故名。②封、禺:皆山名,在今浙江德清。梁溪,今江苏无锡。

【译文】双桨划破长满莼菜的水波,整个蓑衣淋着松林的密雨,暮霭生愁渐渐充满空阔的天地。呼唤鸥鸟我愿与它结盟隐逸,它翩翩飞舞似欲降下,却又背人转身掠过树梢远去。那次归返吴兴,荡开云雾寒雪,乘着孤舟连夜启程。伤心往事今又重见,依稀隐约的是秀眉一样连绵的山峰,像青色黛痕低压着双眸脉脉含情。采香经里正是早春寒冷,老子我婆娑起舞,独自放歌谁来回应?在垂虹桥头向西遥望,孤舟御风引领我飘然远行,这真是平生难以遏止的豪情逸兴!待我酒醒顺波舟行已渐远,我正凝神思念,她耳戴明珠闪闪,足裹素袜纤纤,如今美人何在?唯有倚眺的栏扞,伴人徘徊片刻间。

【赏析】清代《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言及姜词的小序,曾颇有微词:“白石小序甚可观,苦与词复。若序其缘起,不犯词境,斯为两美也。”本词小序叙事详备,述及五年前的春寒夜和五年后的冬寒夜,其中亦有不少摹景抒怀之句,然较之原词,意境各异,一韵一散,一主一次,无相犯相叠之实,却有相得益彰之妙,相互注解即能相互发明,实为姜词一大特色。

本词写境空阔清远,写情亦超旷秀逸。陆友仁在《砚北杂志》中说此篇“词翰丰茸”,丰茸,丰盛茂密貌。初看此词,所绘景物似乎繁密庞杂,然而,若细细研读,紧随着内在的心律节拍,便可知其疏密相间,弛张有致。首二句,“双桨”与“一蓑”、“莼波”与“松雨”,工整而又滞重,不免有些压抑。需要空间的拓展,故有“暮愁”句;需要轻灵的天使,故有“呼我”句;需要时间的伸延,故有“那回”二句。然而种种挣扎皆归为虚无,过片以“伤心”三句作收束,“低压”二字即是对现况的凝炼概括,自此引出下片。“老子婆娑,自歌谁答”令人忆起《论语》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动人情景,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姜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词人不仅有“暮愁”便呼“盟鸥”,“春寒”亦能“自歌”的洒落超逸情怀,而且更有“重见”时的“伤心”、“酒醒”后的“凝想”,这种时代赋予他的忧郁感,虽然深刻而又持久,却正在其一张一弛、一儒一道的天才笔法中得到了缓冲和稀释。

齐天乐

丙辰岁,与张功甫会饮张达可之堂,闻屋壁间蟋蟀有声,功甫约余同赋,以授歌者。功甫先成,词甚美;余徘徊茉莉花间,仰见秋月,顿起幽思,寻亦得此。蟋蟀,中都呼为促织,善斗;好事者或以三二十万钱致一枚,镂象齿为楼观以伫之。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①,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释】①铜铺:门上铜制的铺首,以衔住门环。

【译文】庆元二年,我同张功甫在张达可的厅堂一同宴饮,听到屋壁间有蟋蟀的叫声。功甫约我一同就此作词,以交给歌女演唱。功甫先写成,文辞甚美。我在茉莉花间徘徊,抬头忽见秋月,顿时生出无限幽思遐想,不一会儿也写成了这首蟋蟀词。京师中称蟋蟀叫促织,善于争斗。爱好此道的人有的花二三十万钱买一只,用象牙雕成楼台形的笼子来养它。

张君先自吟成美妙的词章,像庾信的《愁赋》般哀惋凄凉。又听墙壁中窃窃私语,原来是蟋蟀在哀鸣吟唱。露水沾湿的铜铺首外,长满苔藓的石井台旁,都是蟋蟀鸣叫的地方。哀怨的声音如泣如诉,令思妇辗转彷徨,起来寻找机杼,借纺织来消磨这难熬的时光。曲折的屏风上山峦重叠,秋夜正凉,独自一人该是怎样的凄伤?仿佛又有风吹夜雨敲打西窗。也不知蟋蟀为了谁,断断续续地伴着捣衣的声响。旅馆里的蟋蟀悲吟暮秋,离宫中的蟋蟀哀吊暗淡的月亮,更增加人的无限感伤。《豳风·七月》中随便把蟋蟀写进诗章,世间的小孩们不知愁苦,相互招呼着,提着灯笼寻遍篱下院墙。有人把蟋蟀的吟声谱成琴曲,一声声弹奏出永久的忧伤。

【赏析】本词创作缘起,小序里所述甚详,会饮之间,闻蛩声,见秋月,顿时幽思,与一般咏物之作并无二致,但清人宋翔凤在《乐府余论》中仍想将作此词的动机落到实处:“词家之有姜石帚,如诗家之有杜少陵,继往开来,文中关键。其流落江湖,不忘君国,皆借托比兴于长短句寄之,如《齐天乐》,伤二帝北狩也。”缘情造端,兴于微言,固然不无道理,陈廷焯也说:“南渡以后,国势日非,白石目击伤心,多于词中寄慨”(《白雨斋词话》)。但评论或鉴赏具体作品,还是“有寄托入,无寄托出”的方法比较合适。这首咏物词本为蟋蟀而咏,但正如《皱水轩词鉴》所引姚弦的话:“赋永不当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也。”问题是,人们总是对此词出现的不同身份的人物之众,不同性质的声音之多津津乐道,却忽略了对人之众、声之多是如何融为一个有机体的深入分析。对此,今人陶尔夫先生在《宋词百首译释》中认为本词“实际上就是一曲曲单一形象的变奏曲发展成为当时社会总悲吟的交响乐。”并借用音乐术语,按变奏曲的结构层次对全词作了颇具现代意味的诠释,确是很能搔着痒处的。其实,诸如吟诗声、私语声、机杼声、暗雨声、捣衣声、呼灯声、琴弦声等等皆是外在的。只有词人内在的心声借词内在的气韵才能将它们揉合成一件艺术品,这件精品既是词人悲郁情怀的凝聚、物化,又是咏物词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标记,它透露出来的讯息是,偏安没落的时代里,艺术家们是如何蜷缩于一个微形世界,将自己隐藏在暗处,借狭景细物悄悄而无奈地曲传个人沉郁的情思的。

同类推荐
  •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是我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她的作品亲切自然、坦诚真挚,具有独特的情韵美境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典韵味与欧化色彩的交相融合,使她作品的语言流畅、圆润、丰厚、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石评梅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石评梅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好的,善良的,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影响,使得性情、习惯上产生了差异。
  •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活在珍贵的人间:励志卷

    本书作者鲍尔吉·原野是中国作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十几年中作品被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课本以及试卷,受到广大读者喜爱。本套书分为六卷,均为作者多年写作精华,其中《活在珍贵的人间》为励志卷,由爱与会爱、财富品质、眼睛里探望他的祖国、活在珍贵的人间等等,篇篇角度不同,视觉独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有关励志的散文选。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石评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石评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歌、小说、游记、戏剧、书信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石评梅的散文和诗歌的成就最大,因此本书内容的重点侧重于对其散文、诗歌作品的遴选上。
热门推荐
  • 凤鸣帝王阁

    凤鸣帝王阁

    佛说前世姻缘【若无相欠,怎会相见?】她曾为了嫁他,三尺寒冰上跪三天三夜,她曾为了救他,小腹被刺穿,腹中孩儿化为血水,素锦年华内失去双腿。付出了那么多,当他登基问鼎,她得到一瓶新皇赐的鹤顶红,他封后之日,她被挑断手筋脚筋,身心俱毁,新皇大赦天下,普天同庆,她被人剥皮拆骨血流而死。她问东赫,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他回:只因你有诸葛之才,她对天发誓,若有来日,定让他江山不稳,血债血偿。
  • 僵尸情人

    僵尸情人

    拥有无垢玲珑心的卧底警察叶千寻,将死之刻散发出了灵魂异香,引起百鬼回路夺取无垢玲珑心,同样受灵魂异香吸引而来的僵尸王因为一个故人而不顾身上的那伽圣佛印的禁制咬了重伤频死的叶千寻,将他变成了僵尸;传闻中的僵尸天敌竟然是阔别八年的初恋夏微微,当美女天师夏微微与帅气僵尸警察叶千寻狭路相逢会有什么样的不可预料的结果;······怨灵索命,僵尸当道,妖魔肆虐,这是一个不太平的时代。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 神兽合成系统

    神兽合成系统

    是新生还是腐朽?是破灭还是永恒?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当萧宇得到神兽合成系统之后,在这都市之中,无数奇兽尽在其手,是威武的神龙?还是祥瑞的麒麟?还是神话中的天使?这一切的一切,都由他来掌控。欢迎书友可以加入神兽合成系统书友群,门牌号为:595179815
  • 魔君的倾城妖后

    魔君的倾城妖后

    他是人界尊贵的摄政王,谋划江山,指点凡世。而她只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乡村野丫头。一朝穿越,她成了她。瞎子吗?没事,她是神医,分分钟治好。敢说她是瞎子?那我就帮你瞎一下!废材吗?没事,打通全身经脉,感悟世间所有元素,看谁还敢说她是废材。成神医、炼丹药、悟魔法、收神兽。万能的她,在人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造就了神话!但当他变成手持魔界圣杖的邪魅魔君,而她又是妖界尊贵的二公主,两人又有怎样的奇遇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启白仪

    圣母孔雀明王尊经启白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李自成第三卷:紫禁城内外

    八年,与各路农民军首领聚会河南荥阳(一说无此会),共商分兵定向之策。遂转战江北、河南,又入陕西,在宁州(今甘肃宁县)击杀明副总兵艾万年等。旋在真宁(今正宁西南)再败明军,迫总兵曹文诏自杀。九年,在高迎祥被俘杀后,被推为闯王。领众“以走致敌”,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的战法,连下阶州(今甘肃武都)、陇州(今陕西陇县)、宁羌(今宁强)。旋兵分三路入川,于昭化(今广元西南)、剑州(今剑阁)、绵州(今绵阳)屡败明军,击杀明总兵侯良柱。
  • 盛世长安惹人醉

    盛世长安惹人醉

    -你的名字是?-这座城就是我的名字。-长安?-对,长久的安宁。当我开始懂你时,我想我已经在爱你。一世霜华露重,亦能够走的简简单单。
  • 偎翠依红

    偎翠依红

    他是皇帝器重的王爷。她是卑微的厨娘。他为了娶到她征战沙场,错过了与她见最后一面。她逃过一劫,隐性瞒名,只为好好活着。不想,缘分使然,又遇见他……
  • 仙甲无双

    仙甲无双

    仙界御甲,源力修仙。仙甲合一,天下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