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1800000032

第32章 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昙花一现

我们没有经历过大事件和大运动,人生阅历还不够深厚。因此,在重大题材创作上,我们这一代有“先天缺陷”

我一直在追求获得传统文学的肯定,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获得茅盾文学奖或其他的传统文学奖项

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他一定是具有持久的创作激情和长远的影响力

很多作家为了“养家活口”不能全身心写作,甚至转向其他工作,从而造成文学创作领域的“精英流失”

我还是希望通过作品给年轻读者传递一种信念,就是只要认真和努力,这个社会就会给予回报

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一个人内心最重要的东西。文字的华丽和结构的巧妙都是技术,都是在为小说的本身锦上添花

时代之问

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昙花一现

他是一名年轻的畅销书作家,年仅29岁就已出版十几部长篇小说,并创办发行量达百万册的青春文学刊物《最小说》;他是一名成功的商人,创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发展旗下60多位签约作家,并连续多年雄踞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列;他又是一名身份传奇的多面手,文化公司董事长,中国作协会员,天娱传媒签约艺人,以及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多年名列“福布斯中国名人榜”……

郭敬明,一位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巴蜀男生,通过书写青少年世界的忧伤与欢笑,迅速成长为一个作品总发行量超过800万册、同时创办数份杂志的青春文学作家,以至一些媒体称其为“中国青春文学教主”。谈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谈伟大的时代为何没有伟大的作品,自然不能放过这位颇受世人关注的“青春文学领军人物”。

在上海的采访,恰遇郭敬明率领旗下的美女作家团队在2010年上海书展的读者见面暨签售会,现场气氛异常火爆。当瘦瘦小小、穿着时尚的郭敬明面带微笑出现在舞台中央时,场地上顿时发生了一阵不小的“骚动”。

七八百名初中生模样的少男少女排着长队购书,并依次享受“郭敬明们”签名的过程。签过名的兴高采烈,还没轮到的则翘首以盼。就在这种热情与稚嫩交杂的气氛中,记者多方联系,最终采访到了青年偶像郭敬明。

记者:近年来,你以“80后”独有的青春文学形式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创作园地,你在文学道路上的探索与成就也体现了全国“80后”青年作家对中国文学的思考与实践。那么,作为一个“80后”作家,你如何评价当前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环境?请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80后”作家目前的创作状态。

郭敬明:古人曾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战乱纷争的年代,社会动荡的时代,以及贫穷落后的阶段,人性的张力都会到达一个极致。中国人民在解放前和刚解放的那段时间里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是现在我们这些“80后”作家们所无法想象的。

与传统文学大家相比,我们这一代人生长和生活的环境安定团结,繁荣进步,社会包容开放。国家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条件,我们也没有经历过大事件和大运动,人生阅历还不够深厚。因此,在重大题材的创作上,我们这一代有“先天缺陷”。

就我而言,虽然我的作品一本比一本畅销,全国读者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但我知道自己现在正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创作阶段。从内心来讲,我不期望能在短期内写出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只希望我所创造的文字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2008年,我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生活后,写作的视角也跟随身份的转变发生了变化。我很想写我待了很多年的上海,通过一群大学生的生活去反映当下的大上海。虽然之前已有包括张爱玲、王安忆、陈丹燕、虹影等在内的前辈们写过上海,但我并未感觉到任何的压力。他们所写的都是过去的上海,但真正目前的上海并没有人去记录,特别是我们年轻人的生存感受。所以,我很想记录这样一个时代。

记者:作为青春文学作家的代表,你如何看待中国目前文学创作的奖项,是否希望获得这些大奖?

郭敬明:我从四川自贡一个默默无闻的学生到上海,变成一个所谓的明星和公众人物,变成一个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人,我对上海有着深刻的感受:上海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城市,但这种魅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魔力。它有光鲜亮丽的一面,也有黑暗扭曲的一面。走进这个城市,你会受到来自物欲、金钱和人际关系的冲击。我们的生活是为了换取什么?我们在换取时又丢失了什么?我很想用文字来记录我们这个年代、我们这一代人眼中的上海。

我也希望我的文字逐渐告别青春文学,并希望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写一些成熟、具有严肃意义的作品。如果我永远写我的青涩时代,永远不追求物质,我认为别人会感到很恶心,甚至连我自己也都觉得恶心。其实,我一直在追求获得传统文学的肯定,也希望将来有一天能获得茅盾文学奖或其他传统文学的奖项。但是,目前我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我希望经过长期的写作实践和思考提高,在未来可以真正获得这一中国文学创作的最高奖项。

记者:在你眼里,什么样的作家或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家或作品?

郭敬明:我觉得作家有两种,一种是探索内心世界和思想境界的作家;另外一种则是只希望写好一个故事,希望读者在看这个故事的时候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但不管是哪种作家,真正优秀的作家不会只是昙花一现,他一定是具有持久的创作激情和长远的影响力。长久的创作激情表明了他的创作功底和为时代写作呐喊的强烈意愿,而长远的影响力则代表着作家的文字可以长久流传、影响深远。也就是说,作家和他的作品所感染的人群从古到今、非常庞大。

古往今来,很多成功的作家,比如曹雪芹、鲁迅等,他们都是这样。当然,一个作家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要走很长的路。我并未奢望我的作品在我死后还会怎么样,我只希望当我还在创作的时候,不要被这个社会遗忘,不要被我的读者们所抛弃。

当然,一些人坚持要在作品中传达一个思想,或者批判什么东西,但我觉得这些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太大,或者太过于空泛。我在写作时,不希望用说教的口吻,或者批判的心态去创作。我只希望能认真地讲出我构思的故事,这个故事可能会隐藏一些我对世界的看法,也就是我的世界观或价值观。这样,读者在看这些故事的时候,他们自然体会得到。

记者:结合经典作品和大师大家产生的条件与土壤,请你谈一下当前制约我们这个社会出现更多精品力作和大师大家的因素有哪些?

郭敬明:说到当前影响和制约精品力作与大师大家涌现的因素,我认为,第一就是中国的文学出版业还相对比较落后。不要说和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成熟的文学出版业相比,光是和国内快速发展的IT 业、影视业和娱乐业相比,我们的文学出版业始终都是一个弱势行业。整个社会对文学出版业的关注都非常少,投资和支持的力度也不够。有的资深作家耗费时年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怎么努力也出版不了;很多好的作品即使出版了,但因为缺乏有效的包装或运作,在市场上无人问津。这些都很让人心寒。

第二,是人们对文学出版行业还存在固有的偏见,认为作家都不应该有高的收入。我一直在思考,从事文学写作为什么就要和清贫划上等号?中国古代的大多文人墨客总是甘于清贫,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一出现几个高收入的作家,比如说余秋雨、于丹、麦家和郭敬明等,人们就开始纷纷质疑。虽然这些人的钱和真正的大富商相比简直就是九牛一毛,但却没有人去攻击那些富商们。人们不能接受作家可以赚到这么多钱的事实,所以群起而攻之。

这种偏见很可怕,也导致整个文学出版业留不住精英人才。很多作家为了“养家活口”不能全身心写作,甚至转向其他工作,从而造成文学创作领域的“精英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文学创作队伍的基数,进而降低了优秀作品出现的几率。但是,如果我们放眼世界,你会发现发达国家的这一行业,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文学和商业并不矛盾,而且个体作家的创作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市场。

记者: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你已经走过了10年,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时至今日,还有一些人对你的文字以及以你的文字为代表的中国青春文学持有不同的看法,对此你怎么看?

郭敬明:首先要说的是,在“80后”作家中,我的文学创作其实还是比较主旋律的。我一直在描写友情、爱情这种正面、善良和正义的内容。当然,也会有一些悲剧的感情在里边,但这只是梦被粉碎后的一种惋惜和心痛。在其他“80后”作家中,描写性爱、吸毒、反叛、地下摇滚和逃学旷课的不在少数;而在我的小说里,写到接吻就不得了了。其实,在随便一本成年作家的小说里,只写到牵手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很多人批评我写的东西太浅薄,没有人性的丑恶,没有批判意识。其实我可以写那种批判性的东西,我也感受过很多类似的经历。但是,那种东西写出来是好是坏,是不是我的读者可以承受,会不会改变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些问题我都会去严肃地考虑。很多时候,我特别想写某些东西,但却根本不能去写。

我一直认为,强制读者接受一个人的观点和想法是很傻的事情。所以更多的时候,我只是通过某种故事的表达,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读者。至于他们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内容,体会到什么程度,这跟个人的阅读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只能尽量保持中立,保持不去评判。

同样我主编的杂志、小说里面也尽量不去写太黑暗的内容,那些叛逆、颓废的抽烟、喝酒、吸毒、嫖妓什么的,我尽量不会去碰。我还是希望通过作品给年轻读者传递一种信念,就是只要认真和努力了,这个社会就会给予回报。这是阳光的、正面的东西,我希望借此能给大家带来理想,带来梦想。

记者:近些年来,也有一些舆论对包括你在内的青春文学作家提出一些批评,你怎么看?

郭敬明:对于那些批判我的人,我只想说,很多小朋友可能会在看完我的作品之后,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建立起文学兴趣,他们因而会去看更好的、更伟大的作家们写的更优秀的作品。但是如果今天没有了郭敬明,没有这些“80后”作家们所支撑起来的青春文学,那么不知道会有多少小朋友把读郭敬明作品的这些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去打游戏、看电视和上网聊天。对这些小孩子来说,我们的作品是一种铺垫和引导,我甘愿做引导他们建立文学兴趣的垫脚石。

此外,这种批判还有年代差异的因素。上一辈人的时代里面没有LV,没有Prada,但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年轻人真实的生活当中就是这些东西。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物质空前丰富的一个必然产物,上一辈人因为当时生活条件的限制已经习惯了平素、清淡的生活方式,自然不习惯我们这一代人这么明显、自我的表达。但事实是,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生活的。

当然,中国的变化很快,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个年轻人要保持内心世界不变是很不容易的。这其实是每一个人内心选择的问题,年轻人要选择自己的人生。或许,我们这一代人也会丢掉内心原有的很多东西,甚至会变得像机器一样日夜工作,而不会再像起初那样只活在自己的理想里。这是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

记者:你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经营上的成功,激发和壮大了许多青少年的文学梦想。那么根据你的创作实践,你认为那些后继的文学少年在进行文学写作时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郭敬明:我觉得写作主要还是技巧。小时候写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比现在的好,因为那个时候的阅历、创作水准,包括对文学和文字的把握都还远远不够。那时候的文学创作其实就是一种很青涩的状态,创作出来的文字除了热情之外,更多的有一种稚嫩的特征在里边。当然,这需要时间去仔细打磨。

我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依赖的主要是一种情绪。比如说,听到一首好歌、看了一部电影受到触动了,就想写出来。而到了后来,我更多依赖的是创作技巧、书写的熟练度以及文学创作的经验。现在,我的写作灵感只要想有就会有,而且写出来的东西质量也不会差到什么地步。这就是人在熟练之后的一种创作技能,也是一个经过历练的作家和刚刚开始的新人所不一样的地方。

文学作品表达的是一个人内心最重要的东西。文字的华丽和结构的巧妙都是技术,都是在为小说的本身锦上添花,但是如果内心世界的那块锦不好,加再多的花也没有用。要很真实地传递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用夸张的表达,也不要用华丽的词汇,只需要把内心是如何想的真实地写出来就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作家的本质就是和广大读者分享心情。因此,我更愿意把自己的感情放到小说里来写。它同样是真实的感情,只不过是借助小说里的人物来传达出来,读者很可能就喜欢读,还会觉得阅读这样的故事既是一种心灵享受,又可以感悟到很多的人生意义。这就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记者:围绕促进当前能出现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和大师大家,您对我们从体制机制创新层面、加强对文化产品的创新与引导方面,还有什么建议?

郭敬明:首先一点,就是整个社会要对作家有足够的保护。中国的盗版一直泛滥猖獗,作家辛辛苦苦创作出的作品,往往很快就被盗版。这导致作家无法通过劳动养活自己,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因而会导致很多优秀的精英人才不愿进入这个行业。同时还会导致很多出版社和出版公司倒闭,致使整个行业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化。所以,我们全社会都要起来保护作家这个弱势群体,保护文学出版行业的正当版权收入。

一方面,有关部门要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加强市场巡查和查处发现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取证和及时查处,不给非法盗版获利人员任何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中国的读者也要理解和支持作家的合法权益,拒绝盗版,只买正版,以实际行动杜绝盗版分子的任何市场机会。当然,我们的读者大部分收入偏低,当前的文学艺术作品价格也有不合理的地方。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而单靠政府、作家或读者任何一方是很难完全解决的。

其次,还要完善我国文学出版界的工作机制,打造一种追求诚信、锐意进取的文学出版新局面。当下中国的出版业比较混乱,大部分出版人资历深厚,但年纪较大,思想不够新锐;而年轻的出版人又不太坚守传统理念,他们的本质不是在做文化,而是在追求暴利。作为一个青年作家和出版人,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为中国的文学出版带来一些变革,带来一些新鲜的血液。我希望中国的文学出版事业越来越强,文学出版的体制也更加完善和更加诚信。

郭敬明小传

郭敬明,1983年6月6日生于四川自贡,现居住于上海。郭敬明曾获第三届和第四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上海大学影视技术学院学生,现为青春文学刊物《最小说》杂志主编、上海柯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小时代》、《爵迹》等多部知名小说。2007年11月,经王蒙、陈晓明等推荐加入中国作协;2009年1月,被长江文艺出版社聘为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郭敬明的作品多以青春文学为主,关注青少年的感情生活,因而被誉为“青春文学创作的领军人物”。

同类推荐
  • 访美见闻

    访美见闻

    两年前,带着访学任务,装着家庭、单位的嘱托,飞越太平洋,到了陌生而又熟悉的国度——美国访学。作为地理学者,尽管已经对美国的自然地理和风土民情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我初到美国,中美之间的对抗和较量便开始展开,从思想到行动。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庄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世上最美的感悟

    世上最美的感悟

    父母的爱,如山如川;父母的爱,血浓于水;父母的爱,刻骨铭心;父母爱,净化灵魂;父母陪伴我们走过人生的颠簸之路,父母呵护我们应对人生的喜怒哀愁,从这一刻开始收拾情怀,用心感悟无声无形的爱!
  • 我的母亲湖

    我的母亲湖

    本书收集了史俊10多年来发表在《电影文学》《影剧新作》等报刊上和拍成电影、搬上舞台的20部文学剧本,包括《鄱湖浪》、《山花香》、《父债如山》、《我要上学》、《我的母亲湖》、《岳母择婿》、《古镇秘事》、《真情体验》、《让爱重来》、《明月清风》等。
热门推荐
  • 家有悍妻

    家有悍妻

    “一入江湖,身不由己!”这是江湖人士对于江湖的一句中肯的评价。那么,一个人要是入了朝廷,上了高层之后,是否也难以退走,是不是也是只能继续这样的生活呢?身世?血债?恩怨?名誉?当在自己爱人面临生死挣扎的时候,一切都显得没有意义,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那一刻,就是负了天下,也要叫她活过来!想要归隐,奈何树欲静而风不止,唯有再次身去尘世,步入血雨与腥风之中,活下去,就要不断抗争,不断挣扎!在生与死之间,人世间的真爱在这一刻闪动出来人性的美与风采。相爱的恋人,面对阴谋与轨迹,家国破灭时候,会有怎么样的故事发生?
  • 恶灵:欲望

    恶灵:欲望

    没有人会知道那些被隐藏的事情,就如同他们还不知道生化病毒已经如同瘟疫一样蔓延开来,人们为了自己的欲望已经将地狱中的生物释放了出来一样,放眼望去在哪里将会是最后一片乐土
  •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逆天女配:毒女大翻身

    新书【快穿之炮灰女配翻身大逆袭】更新中,欢迎入坑。脑癌晚期,就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可活了,紫梵浅以为自己一生就这么过了,谁知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到生前看的一本小说书中的女配,呵呵呵,老天曾经那么早就收走了我的命,如今我一定好好地活着,女配又怎样,既来之则安之。就算是女配我一样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 我变成了恶魔小丑

    我变成了恶魔小丑

    2016年就读了XX大学的肖遥成毕业了,他是一个宅男,一个不求上进,好吃懒做却不喜欢被别人说破的败家子,于是陷入对社会的畏惧而无法前进的他沉迷游戏动漫,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今朝有酒今朝醉,他迷离他麻木,他变得可怕,扭曲,在一次命中注定的大事件里,他摇身一变变成了恶魔小丑,对,一个注定成为瓦罗兰大陆的王的男人......
  • 《囧囧穿越记》

    《囧囧穿越记》

    这是一个胸无大志的迷糊女闯荡江湖的故事,有一点点好笑,女主老是想东想西
  • 豪门夺妻

    豪门夺妻

    从瓜田里走来,她是一个婉约绰约的女子,然而命运将她的父亲早早夺去生命!母亲也不知去向,就那样她成了一个孤儿,在邻居亲朋的帮扶下长大!还好她足够坚强,伴着勤工俭学读完了大学。她是幸运的,因她的美貌和才华,豪门阔少们争相追求!然而她又是不幸的,为了复仇,她历经艰难困苦……雅馨说:“品君,我为你付出了很多!”品君说:“亲爱的,我都知道……”
  • 悔婚的小妻子

    悔婚的小妻子

    家里的束缚,压力让她透不过气来,她只想离开!遇到了他,她做了决定...他放逐自己,漫无目标游走却意外的碰到她,冒冒失失的她,让他觉得生活充满了乐趣,萌生了一起生活的念头,可这该死的女却在关键时放他鸽子...
  • 我与冥界有个契约

    我与冥界有个契约

    被学校开除的刘子文为了赚钱来到沧市,为了省钱而租了靠近火葬场的房子,谁知从这个时候起,他的生活变的和普通人不一样了。
  • 信心铭

    信心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幻特工

    仙幻特工

    特工精英石萌因为爆炸事故,坠入仙幻异界。人人都有元力,人人都会元法,可他不会……一出场就是“强奸犯”,是造反派,这样的生活真戏剧……————————————————冲榜了,大家拼命点击,收藏,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