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1100000031

第31章 加纳古国的风俗

在非洲大陆西部,有一个古老的国家,早在公元3世纪就已经建立了。它就是非洲古国加纳。据中世纪阿拉伯学者贝克利记述:“加纳”是国王的职位名称,源于马林凯语,意思是“军事首领”。于是国王所在的城市便取名为加纳。加纳盛产黄金,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黄金之国”。

公元770年左右,古加纳最后一名黑白混血统治者被土着索宁凯人行刺身死。索宁凯人中的酋长卡雅·马罔·西塞做了国王。卡雅是一位出色的武士和外交家,他治国有方,古加纳建都库姆比后,国力迅速增强,成为当时西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贸易的中心。

公元8世纪,阿拉伯商人首次穿越撒哈拉大沙漠,来到了西非。这支阿拉伯商队给加纳带来了他们急需的商品,使加纳获得了经济利益。国王卡雅敏锐地看到这条贸易通道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于是下决心把它垄断过来。他拥有20万士兵,其中有4万弓箭手。士兵大多使用铁制武器,聪明的卡雅效仿阿拉伯商队的马帮,还建立起自己的骑兵部队。有了这样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通过征战和扩张,古加纳垄断了撒哈拉沙漠两端的黄金和食盐贸易。

西非有三大黄金产地都在加纳王国的南部:一是万加拉地区,位于塞内加尔河与法来米河之间;二是布雷地区,位于尼日尔河下游;三是阿肯地区,位于黑沃尔特河的下游。在这三大黄金产地中,尤以万加拉最为有名。古加纳王国是一个奴隶制帝国,开采金矿的奴隶由国家统一使用,集中开采。在严格的看管下,奴隶一年到头用自己的血汗为古加纳采掘和淘洗黄金。奴隶们采掘的金矿,为这个奴隶王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古加纳的北部和西北部,又有三大产盐中心:一是瓦拉塔;二是奥达戈斯特,为当时撒哈拉两部的贸易中心;三是塔加扎,位于撒哈拉沙漠的腹地,是这一带最主要的产盐中心。自古以来,北非和西南非黄金和食盐贸易从未停止过,只因撒哈拉沙漠这个巨大的天然屏障所阻碍,这种贸易难以发展和扩大。后来,在今天被称为“沙漠之舟”的骆驼引进到黄金——食盐贸易,可以说是给非洲贸易带来了一次革命。后来马帮和铁器通过撒哈拉贸易路线传到西非,更加促进了商队贸易的发展。

古加纳吸引着四面八方的商人,他们带着食盐、各种衣物和日用杂品云集加纳,换取黄金。他们把换来的黄金汇集到北非的西吉尔马萨城铸成金币,然后再到世界各地购买各种商品,再用这些商品去换取黄金。每一次贸易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自然发财。

当时,加纳的金子处处可见,人们用金子提练金丝,制作金箔,金子在那里几乎多得不值钱。而食盐的价值甚至在重量上完全可以同黄金相等。

在撒哈拉贸易中,真正的推动力是黄金。加纳王国严格地控制了黄金的生产和贸易顺差关系。撒哈拉贸易只有通过王国政府这个经纪人才能成交。政府对黄金生产管理尤为严密。北非商人用食盐换取黄金虽然有几个世纪的历史,但从来不曾有人到过真正的金矿所在地。加纳国王规定金矿全部归他所有,任何人不得私自采金。百姓可以去河里淘金沙,淘出的金子归他们所有。

加纳人的买卖方式很有意思。他们并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买主与卖主互相不见面。商人们先将货物分门别类地摆在市场上,然后退出去,敲起手鼓。购货者听到鼓声后就走进市场,在自己需要的货物旁放下一些金子,却并不拿走货物,然后退出市场。

商人们第二次进入市场。当他认为买主付的黄金足够交换这些货物时,就将黄金取走;而他认为不能成交的,则不去动那黄金。然后商人再次退出市场。紧接着,购货者也第二次进入市场,把卖主收过黄金的货物拿走,在没成交的货物前再放下一些黄金。如此反复。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买主与卖主互相不说一句话,不见一次面,所以这种贸易方式又叫“无声的买卖”。

古加纳通过北非商人不仅取得了食盐,还换回了象牙、衣物、捻珠、玻璃制品、瓷器和椰枣等必需品和珍贵物品。古加纳积累了十分雄厚的财富。

加纳古国存在于公元3世纪至13世纪,共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是非洲最早的古国之一。历史上古加纳的兴衰与黄金休戚相关。为了掠夺黄金,1471年葡萄牙殖民者首先登上了加纳海岸,他们在这里建立据点,掠夺黄金,控制加纳的贸易经济,把加纳的国名改为“黄金海岸”。

同类推荐
  • 三国笑谈

    三国笑谈

    黄巾起义是怎么回事?讨伐董卓是怎么回事?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三国……
  • 权倾天下

    权倾天下

    后主刘禅被迫迁到魏都洛阳,一日权臣司马昭请他赴宴,极尽戏耍,由此引出“乐不思蜀”典故。回到后宫之后,因伤心哭倒于地,头痛欲裂,精神恍惚,差点被人夺舍。后经努力,基本守住一丝清明,与对方,来自现代的府兵,被枪决的吴仁义(无仁义)展开殊死搏斗。数载之后,两个魂魄既斗争又联合,各取所长,终于搞出了一些奇异光怪,歪打正着之下,收拾了权臣司马氏,恢复了大汉王朝的辉煌。
  • 战国五大公知

    战国五大公知

    平等、民主、自由、民权、法治这些看似现代的主流观念并非现代产物;早在两千多年前,战国的五位公共知识分子就已提出过类似的言论。本书将拨开历史迷雾,还原“战国五大公知”对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第一次公开讨论。
  • 大宋天命师爷

    大宋天命师爷

    一朝回宋土,小小师爷挥戈从戎,开封富甲,高俅、六贼、笑破奸佞权争,战天下英雄,金祖完颜、辽帝耶律、草原天骄。只为我大宋安宁,跨马过处皆宋民,血染之地皆宋土。群龙并起,翻云覆雨,颠倒乾坤,紫薇星出,谁与争锋,累累白骨铺路,为之为,天上日独明,天下帝权倾。《大宋帝争》且看小人物张权如何在战火和权谋中,步步为赢。
  • 秦二世皇帝

    秦二世皇帝

    银行小职员安然在一次车祸中不幸脑死亡,他的灵魂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朝,成为秦二世胡亥。此时,天下诸侯四起,反秦气焰正嚣,秦之能臣善将大多已遭赵高迫害,处于无人可用的窘境,大秦帝国内忧外患。赵高手握大权,耳目遍及朝野,胡亥近乎已被架空,他虽有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如获重生,但他真能在危机四伏中度过重重难关,重新统一天下吗?灭项羽,虏虞姬,除刘邦,斩尽诸侯恢复大秦统治……兴科举,重农商,废苛律,独尊儒术教化天下百姓……这些能一一实现吗?敬请期待!
热门推荐
  •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初恋为你做过的那些傻事

    18岁的安小桃,喜欢上了19岁的陈子晧,曾经说好一辈子,可毕业以后,他们却还是分开。看似走到了尽头,却有人并不甘心。曾经以为天长地久的情事,在青春里一发酵,却成了兵荒马乱的年少悲歌……忠诚与异心、恪守与遗弃、坚持与逃避,还有年少轻狂时我们为彼此做过的傻事,青春半痛半痒,那么大声的在荒地上喧嚣,最后却将那句“你好我好”的誓言沉寂到无人知晓。
  • 民抄董宦事实

    民抄董宦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九年华两岸三生

    七九年华两岸三生

    年华似水——她,喜怒无常;他,玩世不恭;他,视天下为虚无。他,为她甘心付出,却身死魂灭,入不得轮回道............那一日,永开的红桂谢了,十九站在树下,面对着他,“值吗?”,他轻声问道,眸中丝丝不忍,十九不语,抬手抚着脸颊上的梗桔花案,耳边回响起那人的话,“你脸上的花,是我见过最美的,下一世,便要携着这花来与你相会...."
  •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舍与得的人生经营课

    本书主要围绕大众读者如何在舍与得中达到幸福和平衡,并且一直保持着幸福的状态。其实享有快乐和幸福也不难,只要你从点滴做起,将幸福分解,你就一定能经营好你的人生。
  • EXO繁星点点

    EXO繁星点点

    【主繁星,副勋鹿】半甜半虐。或许还会有其他cp的,文笔不好请勿吐槽,这是我第一次写王道文。
  • 重读苏轼

    重读苏轼

    读诗使人怡情,读史使人明智。把两者结合起来读会是怎么样呢?苏轼历经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徽宗四朝,他面临过北宋乃至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政治变革——王安石变法,他生活在牛人辈出的年代,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小时候砸缸的那个)、曾巩(散文八大家之一)、沈括(大科学家,有著作《梦溪笔谈》)、张先(词人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词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黄庭坚(自称是苏轼的弟子,诗写的很好)等人都与苏轼有过来往。苏轼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朝代,和这些人匆匆碰面,又匆匆分别,坎坎坷坷地走完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然而他步履坚定,正如他诗中所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幽幽的紫云英

    幽幽的紫云英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每当吟诵这首千古传颂的《正气歌》时,浑身总是有一种不可征服的凛然之气在回荡,眼前也就会浮现出七百多年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那威武不屈的高大身影。
  • 道教简史

    道教简史

    本书分十四章,以时间为序,介绍了道教出现的基础和背景,探讨了从汉至清道教的发展变化及各时期的特点,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中国道教的发展历史,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其中,作者对道家与道教的关系、道教起源等诸多问题有独到的见解,资料详尽,有理有据,极具说服力。
  • 广客谈

    广客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主死了之后

    男主死了之后

    一般小说的男主标配是——容貌俊美,身份高贵,胸怀天下,美人在怀,兄弟下属皆出众。萧沉曜就是这么一个标准男主。可是他死了,死在他登基前一夜,天下大局,百般筹谋,一朝成空。易雪歌一直以为自己的丈夫是个可怜的病秧子,满心欢喜的等着对方咽气然后收拾东西回国做有钱有权的长公主。结果直到她被扑倒,仍旧不知道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