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60200000010

第10章 学生热爱环境教育理论指导(9)

(1)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环境问题主要源自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这些损害破坏环境的行为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密切相关的。观念支配行动,环境保护的行动源自学生良好的环境知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新课程生物学教材提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

如七年级上册中的“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常常是全球性的,人类的许多活动影响着生物圈,使生物圈面临危机。

学生明确了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了人必须与生物圈和谐共处的道理。通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学习,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意义,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是生物圈中所有能量的最终来源;维持了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重要意义。

七年级下册中的“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几乎就是环境保护的专题教育:学生了解到森林遭到严重滥伐;野生动物被捕杀,鸟类种类日益减少;太湖污染美丽不再重现;生物入侵的危害;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认识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等等。

通过学习,学生们对环境保护有了更深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环保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很快落实到日常生活行为中去。

(2)养成良好习惯,做到环保生活。保护环境,只靠宣传是不够的,学生的环保知识和环保意识要转变为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自觉行为,才是环境教育的目的。学生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正确的环境行为习惯,更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中,在教师家长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我们过去的学校教育中向学生传递的更多的是不能和不要去做什么,如不要损坏树木,不要破坏绿化,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随地吐痰,不要损坏公物等等。很少具体地教会学生正确的行为方式,如何去做。在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时,在传授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的同时,更突出生活学习中应该怎么去做,什么行为方式是环保的、正确的。

如随地吐痰是国人的恶习之一,是令许多国际友人无法忍受而不愿再来中国的原因之一。在学习《人体的呼吸》一节内容时,提到不能随地吐痰。在《传染病》的学习中,讲到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途径。也会说到不能随地吐痰。

通过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学生知道了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作用,被呼吸道阻拦的细菌和有害物就形成痰和鼻涕等,随地吐痰将会散布细菌等病原体而传播疾病,污染环境。但学生虽然知道不能随地吐痰,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吐痰。以前家长和老师从来没有教过如何去做,这令学生很困惑。

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具体的做法是:每天早上洗嗽时对口腔喉咙鼻腔做一次较全面的清理,以尽量减少吐痰的机会。出门时随身携带手帕(或纸手帕),遇感冒要咳嗽吐痰或流涕时,将痰吐在手帕(或纸手帕)里放进口袋,回家后处理或放进垃圾桶。如周围没有垃圾桶,用过的纸手帕不能乱丢,先装口袋里,找到垃圾桶后再放入。应该说这是一个人人都会做的文明而环保的行为,但我们以前很少有人这样去做。

在学习《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内容时,首先让学生进行几个案例分析,懂得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作用,了解已经消失的动物,如旅鸽、渡渡鸟等。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个物种,就有与之相关的10-20个物种消失。当地球上的物种逐渐消亡的时候,作为地球生物一员的人类,能够幸免于难吗?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如何去保护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呢?我们应该做到:爱护动物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不随意向动物扔杂物,不打鸟,不捕捉青蛙和蛇等野生动物,不吃野味,不购买野生动物及利用野生动物制成的商品,不贩卖野生动物,注意保护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积极主动参加有关动物保护活动,宣传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知识,说服并劝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要时寻求新闻媒体支援和法律支持。

在爱护花草树木的过程中应做到:不攀花折枝,爱护树木,不破坏绿化,保护草地,不使用纸制贺卡,多发电子邮件或短信,节约纸张,双面打印文件,废纸回收利用,不使用一次性木筷子,进行保护树木爱护绿化的宣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劝阻和制止乱砍古树名木、破坏绿化的行为。

多使用布袋或竹篮购物,不使用一次性难降解塑料袋和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正确处理废旧电池,尤其是污染性极大的纽扣电池,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如使用节水型抽水马桶,洗淋浴而不用浴缸,也不到公共浴室洗汤浴,减少或不用自来水洗车,推广污水处理和水的循环利用,关注当地水体污染状况,及时发现举报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的造纸、冶金、化工等生产企业,减少水污染。

使用节能环保型冰箱、空调,减少使用空调次数和时间,以保护大气中的臭氧层。关注大气污染,出门多坐公交汽车,多骑车或步行,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等等。

(3)关注环境问题,促进持续发展。环境教育必须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来。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自己有良好的环保行为,而且要关注社会,关注当前发生和存在的污染环境的重大事件,北方的沙尘暴,艾滋病,洪水与厄尔尼诺现象等重大事件,积极参与这些事件的探索讨论,关注本身就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行为。目前全球的野生动物种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减少,日益消亡。

全球每天有1500吨氯氟烃化合物排入大气中,造成臭氧层空洞。每天新增加14万辆汽车排放尾气,每天进入大气的二氧化碳为5600万吨,造成温室效应。每天有5.5万公顷森林被毁,161平方公里土地荒漠化。每天有1.5万人(多为儿童)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死亡。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1/3。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仍相当严重。由于地下水的大量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出现大面积地面沉降。人类向大自然的每一次索取,都将遭到大自然无情的报复。

学会在关注中学会思维,辩证地看待每一件事,正确处理和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的关系。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地球上生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到人类自身的活动与决策在现在和将来对资源、对当地社会,对全球以及对整个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从而自觉树立与环境、社会和谐共存的生存和发展观。

总之,环境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意识是科学意识,也是道德意识、文明意识。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从事环保的技能,主要是通过传授环境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态度和价值观,提高环保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进而使其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存的行为模式。

同类推荐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名人经典演讲词》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东欧现代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主要根据语文新课标指定的中小学生阅读书目,在参考和借鉴许多译本优点的基础上,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内容概述和欣赏与评析等全面性指导阅读,可谓是高度浓缩,既保持了原著的梗概和精华,又便于我们全面而轻松地阅读把握。
  • 教你学谚语(下)

    教你学谚语(下)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莫让时光付东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凌道心

    凌道心

    古怪的黑莲心,脑海中奇异的画面,一个契机,一段传奇。
  • 魔道之主

    魔道之主

    谁说魔不胜正。我本非魔,以魔战天,隐龙大陆风云再起,当日负我者尽皆该死,纵然你是上古魔神,你是众神之主,你风华绝代,那一切都是过去,这个时代有我来主宰,天道不公,就让我来打破吧,我自横刀向天笑
  • 调皮王妃闹王府

    调皮王妃闹王府

    步雅佳,现代米虫,一朝穿越成丞相之女叶琴歌。什么?叶琴歌年轻貌美,居然是被未婚夫三王爷南宫射和妹妹联手坠崖的?好你个南宫射,嫌叶琴歌太过文静是吧,且看她重生之后,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滔滔之势三王爷如何抵挡!一番没有烟火的回合之后,孔雀南宫射,动心了吧,嘿嘿,小样,姐姐的选择不只有你,为毛要嫁你?等等,三王府小三各式各样,呼之即来,任其玩闹?这条件不错,考虑考虑,找小三玩可是她人生的一大乐趣。
  • 死亡游戏

    死亡游戏

    本书创下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图书销售记录,成为一战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硕果仅存的经济奇迹之一,并因此开启了美国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因之改编的电影是同时代最具票房价值的好莱坞电影,布鲁克斯、鲍威尔等影坛巨星无不因出演片中主角而名扬天下。本书中菲洛·万斯以“非官方”身份参与调查了最令人发指、最离奇、最怪异、最惊悚的格林豪宅命案。
  • 穿越吧魔王大人

    穿越吧魔王大人

    陈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却是意外得到一个系统:“魔王养成系统”什么我没有听错吧,为什么是养成,随之被系统带到了玄灵大陆,又莫名其妙的当上了魔王大人。请看陈浩如何面对萝莉、御姐、青梅竹马。
  • 末世大进化

    末世大进化

    书友群号:235218131
  • 笑侃西游

    笑侃西游

    《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取经有什么作用?菩提老祖到底是谁?师徒四人中有一个卧底,这个卧底到底是谁?是谁派过来的?妖魔鬼怪中谁最厉害?真假美猴王打死的真是六耳猕猴吗?唐僧的生父到底是谁等等。是在传“道”?或是在宏“佛”?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同样,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反抗,奋力,挣扎,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本书以幽默风趣的对话调侃和逆向逻辑思维解读西游记的玄机。每回给你带来轻松而又紧张的故事情节……
  •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强者的博弈生存法则

    狼性通常是指一种团队精神,主要强调创新精神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一种主动奉行自然界优胜劣汰规则,优化集体的危机意识,从而在有限 ( 或劣势 ) 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求生存和求发展的手段。狼其性也:野、残、贪、暴。狼智 生活中的狼性生存法则可人是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一切动物都有的特性都有它的共性——原始野性。即使当今的已经理性化的人,在特定环境也会产生原始的野性,这是诸多科学家和成功人士的共识。人类在特定环境暴发产生的野性,在本质上和狼性中的“野味”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是指的那种巨大的“潜能“。
  • 痴恋仙魔间

    痴恋仙魔间

    为什么我是仙?你是魔?为什么仙魔不能相恋?仙又如何?魔又如何?仙可以成魔,魔亦可成仙?我们偏偏要恋,不但要相恋,还要永生永世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