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9300000020

第20章 交友要有所选择(7)

一天,老头子和孩子们在午饭桌上见到的不是人吃的饭菜,而是喂牲口的草料。先是个个目瞪口呆,大惑不解,后又异口同声,纷纷抗议:“这哪是人吃的啊!”农妇心平气和地说:“我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三次,顿顿为你们准备好吃的饭菜,可你们一个个都缄口无言。我还以为你们没有味觉,不辨香臭,不分什么是饭菜,什么是草料呢,所以今天试验试验!”

亲人之间如此,朋友亦然。

永远不要忘记感谢别人为你做的事情,否则你就只配得到草料。不要以为别人对你所做的是理所当然的。你要做的,就是带着热情和真诚的笑容去感谢他们,称赞他们。

人人都愿意听到别人的赞美,并追求赞美。因此,你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不要以为只有大的成就才值得称赞,而应对人的每个小小的方面都给予赞扬。这样,你也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美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曾推出一条原则——“给人一个好名声”,让他们去达到它。他们宁愿做出惊人的努力,也不会使你失望。因为赞美是不会被人们拒绝的。

我国清朝出现过一部《一笑》的书,里面记载了这样一则笑话:

古时有一个说客,当众夸口说:“小人虽不才,但极能奉承。平生有一愿,要将一千顶高帽子戴给我最先遇到的一千个人,现在已送出了九百九十九顶,只剩下最后一顶了。”一长者听后摇头说道:“我偏不信,你那最后一顶用什么方法也戴不到我的头上。”说客一听,忙拱手道:“先生说的极是,不才从南到北,闯了大半辈子,但像先生这样秉性刚直、不喜奉承的人,委实没有!”长者顿时手持胡须,洋洋自得地说:“你真算得上是了解我的人啊。”听了这话,那位说客立即哈哈大笑:“恭喜恭喜,我这最后一顶帽子刚刚送给先生你了。”

这只是一则笑话,但它却有深刻的寓意。其中除了那位说客的机智外,也说明了人们无法拒绝赞美之辞的道理。如果你能以诚挚的敬意和真心实意的赞扬满足一个人的自我心理,那么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变得更令人愉快、更通情达理、更乐于协力合作。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注意别人做出的使我们恼火的行为,这样的注意恰恰是支持鼓励了那些行为。有太多的人不知不觉地把我们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到了他们所最痛恨的行为上。如果孩子们表现得很好,当父母亲的就容易视而不见或者不理不顾,而去注意他们“最吵闹、最淘气的表现”。我们意识不到,正是由于我们吝啬给予鼓励,实际上助长了我们所抱怨的那些事情。我们参与造成了自己的不愉快,却对此毫无所知。也有我们自己的。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想要做正确有益的事情,但是往往容易把人与人之间本来应该起有益作用的讯息交流搞颠倒了。

我们的意图总是好的,然而,我们的行为却并非如此!

只要你愿意,您总是能够在别人身上找到某些值得称道的东西,也总是可能发现某些需要指责的东西。这取决于你寻找什么。一位心理学家曾成功地改变一位被认为“不可救药”的儿童,他的方法就是善于发现他值得赞美之处。

孩子的父亲说:“这是我见过独一无二的孩子,简直没有一点可爱的品质,没有一点。”于是,心理学家开始从孩子身上寻找某些他能给予赞许的东西。结果他发现这孩子喜欢雕刻,并且工艺很巧妙,而在家里他曾因在家具上雕刻而受到惩罚。心理学家便为他买来雕刻工具,还告诉他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同时赞美他:“你知道,你雕刻的东西比我所认识的任何一个儿童雕刻得都好。”不久,他又发现了这个孩子几件值得赞美的事情。一天,这个孩子使每一个人都大吃一惊:没有什么人要求他,他把自己的房子清扫一新。当心理学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说:“我想你会喜欢。”

赞扬能够鼓励他人前进。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荣誉感和成就感是人的高层次的需要。一个人具有某些长处或取得了某些成就之后,他还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赞美的作用,就是承认他人的长处和成就的方式。当他的行为受到称赞,就会受到鼓舞,发挥更大的积极性,继续努力前进。

赞美他人还能增进朋友间的感情。特别是当你与他人产生隔阂时,关心对方,注意和肯定他人的长处,是消除这种隔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对于自己不太亲近的人,恰到好处地给予赞美,也会使双方增加亲近感,建立更进一步的人际关系。赞美可以使人们的关系亲近。

赞美他人可以反过来激励自己。被人赞美的,肯定是一个人的长处。而在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的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自己的差距,并促使自己努力赶上去。所以赞美他人,在鼓励他人进步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进步;这也许就是前面所说的赞美他人,我们自己也可以获得多方面的回报。

不要过分苛责朋友

精明善察,是一个人的优点。假如能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交友方法,那么这笔财富算是用在点上;倘若过于苛责朋友,横挑鼻子竖挑眼,发现他这也不好,那也不对,那么再好的洞察力都交不到好友。

至察其实并不错,错在于至察之后,不懂怎样待友。人们住往能够将别人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却暗于自己,忽视自己的缺点。看清朋友的缺点并不是坏事,若能分别对待,有益无害。正所谓“不责小人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不责小人过,就是不要责难别人的轻微的过错。人不可能无过,不是原则问题不妨大而化之。“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说的是责怪他人的错误不可太严厉,一定要考虑到对方能否承受。

在现实中,有的人责备朋友的过失唯恐不全,抓住别人的缺点,便当把柄,处理起来,不讲方法,只图泄一时之愤。几个朋友同室而居,其中一个常常不打扫卫生,常常不提水,另一个朋友就常在别人面前说那人的坏处,牢骚满腹。久之,传入那人的耳朵中,室内的气氛越变越坏,两个开始冷战,一屋子人都不得安宁。这就因小失大。

要想一个人对一次已知的过失引起注意,一次批评也就足够了。批评两次完全没有必要,要是再有第三次,那就成了唠叨了。总是把别人过去的过失拿出来唠叨个没完,对对方是一个很沉重的心理压力,对你自己来说也是愚不可及的。这样只会加深对方与你的对立情绪。所以要记住:你所批评的他人的过失一旦得到纠正和解决,就永远把它忘掉。

批评他人时,切忌用讽刺、挖苦对方的言辞,比如“就你了不起”、“你不就是……”等,因为这是一种轻视他人的态度,也是缺乏修养、没有沟通风度的表现。有经验的沟通者,在批评他人时,会采用提出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的方式,但不会用讽刺、挖苦的言词和粗话等其他有辱对方人格的方式。

不发人隐私。就是不要随便揭发朋友个人生活中的隐私。揭发朋友的隐私,是极没有修养的行为。人都有自己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总爱探求别人的隐私,关心别人的秘密,不仅庸俗,而且让人讨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朋友人格的不尊重,也可能给别人惹来意外的祸灾。

朋友与朋友之间,不能太过亲密,亲密易生侮慢之心。对于别人的隐私,他放在心里不愿与你分享,就该放下好奇心。何况自己一定也有隐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假如朋友告诉你他心之所思,你更该为其保密,他既然这么相信你,那么你一定要珍借这份友情。对于朋友的秘密,三缄其口并非难事,就像朋友的东西寄放在你那,你不可以将它视为你的,想用就用。

不念人旧恶,就是说不要对朋友过去的坏处耿耿于怀。人际间的矛盾,总会因时因地而转移,事过境迁,总把思路放在过去的恩怨上并不是明智之举。记仇的朋友是可怕的,他不一定会在什么时候,记起你对他犯下的错误,也不定在什么时候,他会给你一下,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所以,与朋友交往,学会忘记,忘记在一起的不快和口角之争,下次见面还是好朋友。

还有,就是对于朋友生活、工作中的习惯,要学会给予尊重。如果说,在朋友做人中出现失误,你尚可以埋怨一二,但是,对于生活中的个人习惯,你再挑三捡回就不是可原谅的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可能与你相同,尊重朋友的习惯是最起码的要求。

朋友绝交,不出丑言

不能指望每一对朋友都终生莫逆,成为刎颈之交。交朋友,有结交,也可能有断交,或叫绝交,这是不足为怪的。

有时甚至是为了一点小事,便反目成仇,随便就宣布与朋友断交。俄国作家果戈里写过一篇《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这两个伊凡本也是好朋友,然而,为了一笔交易谈不拢,便又吵又骂,不仅从此断交,进而还打起了官司。这类断交形同儿戏,太轻率,不可取,也为一切真朋友所不齿。

但有些情况,确实发现原先把朋友选错了,对方只不过是假朋友,或是如古人所说的“昵友”、“贼友”之类。那么,经过认真考察,深思熟虑,而且对他规劝、帮助无效,事实证明,继续维持这种朋友关系无益有害,则与之决然断交。应当说,这种绝交不仅合情合理,也是合于交友处世之道的。

同类推荐
  •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

    一生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分手、被背叛、离婚,重要的人离我们而去,失业,生病,穷困,等等给人带来伤痛的事,陷入失落之中。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够正确地处理。“让我静一静就会好”“时间会治愈伤痛”“忙起来就不难过了”等我们最常使用的方法并没有真正解决那段失落,只是转移了。这些方法并没有让我们与伤痛的经历做真正“了结”,于是心里有一个空洞,潜藏着隐伤。《不失落:放下伤痛的快乐生活智慧》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正确应对那些带来伤痛的事的方法,帮助读者在身体上、情绪上和精神上,与“失落”做个结束,发生当时来不及表示的。
  • 厚道的人生成功课(MBook随身读)

    厚道的人生成功课(MBook随身读)

    厚道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既是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严谨的道德实践,更是一种以良好人品为核心的做人做事哲学。《厚道的人生成功课》内容涉及自身修养、人际交往、人生规划等方面,提出诸多启发性的观点,以使读者于世事浮沉中感悟做人做事的技巧与道理,在工作、生活以至心灵上获得教益和抚慰。
  •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最让你释放情感的心灵故事(智慧背囊16本)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不顺心的时候暂且容忍。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就会到来。”生活中,会经历喜怒哀乐各种复杂的情感。如果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雨季会变为晴天;如果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晴天会变为雨季。但是,任何的人,无论雨季或者晴天,心中的情感都需要最真实的释放、解脱。本书汇集了最感人至深的几百个情感故事,以引人共鸣的心灵物语来进行点拨,使广大读者在故事中得到释放、领悟、受益,更加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开创生活。
  • 禅的故事

    禅的故事

    本书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禅,并以故事的形式娓娓道来。
  • 百变人生

    百变人生

    本书涉及儒家之仁义与伪善、法家之激进与刻毒、苏格拉底的人格力量等内容。主题:人生哲学。鲍尔吉?原野,蒙古族,祖籍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宾图旗,1958年7月15日生于呼和浩特。赤峰师范学校毕业,现供职于辽宁省公安厅《平安》杂志。著有随感录《脱口而出》,散文集《百变人生》、《酒到唇边》、《善良是一棵矮树》、《思想起》、《世相铁板烧》、《浪漫是情场的官僚主义》等。一般认为,“鲍尔吉?原野的幽默发诸两端:机智与悲悯。习见的生活现象经他点拨,露出可笑的一面,并因此可爱”。“作为成人作家,鲍尔吉?原野葆有天真的目光,令人称奇。
热门推荐
  • 绝杀天下:唯我独尊

    绝杀天下:唯我独尊

    她是二十一世纪最富有的飞天大盗,她也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杀手;她是凤奎世界最废物的公主,虽然有皇上的保护,但也时常被宫殿的嫔妃、公主欺负。时间架空,为了成为强者,一夕穿越,沦落废物。天空中那洁白的雪花,染上红色的脚印。“既然这世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那我便要自己创造出一块我的容身之处!”华硕殿诞生,废物逆天,这世界唯我独尊!······
  • 安静了

    安静了

    关于她跟霍秦的关系,安言静一直以为就像钢琴上的黑白键,看似和谐共存,实则永远没有交集。她可以毫不费力地用指尖洋溢美妙乐章,却无法摸透他对她的情,如果那也可以称之为爱情的话。
  • 缘起之咏月

    缘起之咏月

    她,傲如凤,娇如凰。美如月,形如灵。前生的错换来了今生的爱恨情仇,错综复杂的关系,却隐含着太多的无奈。纠缠一生的桃花,却成了最终的劫难。缘起终缘灭。无尽的长空里,无边的传说中。她,重生于六十年后自己一个小辈上。当年那个天才在此出现在这世间,天下又会出现怎样的动荡。高傲的她,却终是躲不过一个情字。
  •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萌妻甜甜圈:男神,我不约

    萌妻甜甜圈:男神,我不约

    一夜酒醉,作为一个胖子,她强同床传说中最帅气最多金的男人……从醒来的那一刻,宋安宁是沾沾自喜的。嘿嘿,赚大了!可没想到,在她拎起包包,赶赴新公司报到的时候,抬眼看见新任顶头Boss——OMG,这个气质禁欲的男人是不是跟昨晚那个家伙有点像?!完了……继父亲落魄,她患病化疗变胖,男友背叛,妹妹插足之后,最倒霉的事,终于出现了。某只总裁优雅微笑:强我,是要负责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有神通

    有神通

    博览武学书籍,又写得一手好字的张直,来到了一个与历史上不尽相同的大明朝!这里虽然同样有个皇帝叫万历,虽然太监还是满拉风,暗探番子遍地走,可锦衣卫却成了金衣卫,而历史上他所熟知的万历名臣,竟然一个也没有!想要活下去,还想活得舒服些的张直,不得不在这个即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里,周旋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当中,一笔笔地书写着属于他自己的故事!神通,佛家语,指本领广大无边,无所不能!《楞严经》中有释义六种:天眼通:能见极远方事物。天耳通:能听极远方声音。他心通:能知众生心念造作。神足通:能随心游历极远处。宿命通:能知众生的过去宿业。漏尽通:“漏”即烦恼,能破除执著烦恼,脱离轮回。
  • 寻死录

    寻死录

    二十年前的棺材岛,十枚西夏铜牌,八处六道转轮盘,沙漠狐面人身的狐族遗址和苗族食人恶鬼墓都是真的?为什么苏家祖祖辈辈走的都是同一条路……
  • 幻月传说之一

    幻月传说之一

    孤独、寂寞成为了他的一切,为了爱情征服了整个世界,对他而言中没有所谓的强大,没有任何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巧合的偶遇,有的只是纯洁的爱不论是魔、神、人,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情。夜晚正是他回到属于他自己的那片世界,静静的等待着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君主……
  • 元辰章醮立成历

    元辰章醮立成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鱼缸中的一个少年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作者善于挖掘出现实中的荒诞现象并表达为文学的荒诞。小说描写了各个层面的“问题少年”,虽然是极端的生活状态下的文学人物,但是又极为真实的反映了失去父爱母爱以及处在极端压力下的少年问题,希望唤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