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8800000024

第24章 别带着情绪跳槽

陈娜是一家文化公司的排版员,这一干就是四年多,对公司内部各方面的人事和流程都很熟悉,于是当老板去打理别的生意不在的时候,就全权委托陈娜来负责全面管理。

陈娜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办事特别用心。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由于她此前的工作是配合编辑把书稿完成,属于打下手。现在按照老总的安排,完全调了过来,变成她带领编辑把书稿按时完成。这样一来,有些编辑心里就觉得怪怪的,总是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拖着不把稿子交给她。

开始时,陈娜并没觉得这有什么,她想或许真是因为这次的选题普遍比较难,晚几天就晚几天吧!直到有一天,她再次去找编辑催稿子,结果稿子还是没完成,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同时承诺很快就会完成并交上去。可就在陈娜离开,刚走出编辑办公室的门时,就听到一位编辑把手里的书往桌子上一扔,然后似乎故意大声地说:“什么东西,一个破排版的,居然拿根鸡毛当令箭,对我的工作指手画脚的!”

陈娜听完,一下子什么都明白了。原来并不是稿子不能按时完成,而是编辑故意压着不给她。她很生气,心想:你以为我愿意跟你们要什么破稿子啊,这不是老总的安排吗!她很想转身进去跟那个编辑大吵一架,可想想还是算了。后来,她把这个情况反映给了老总,老总很快就从外地赶了回来。

老总一回公司,就分别找编辑谈话,然后对陈娜说:“你这件事做得很好,没有去跟编辑争吵,说明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样吧,明天我们集体开一个会,我把这事再强调一下,也方便你日后的工作管理。”

第二天,会是开了,老总并没有给她任何职务,只是说以后他不在的时候,就让陈娜总负责,希望大家都要配合好她的工作。公司里的人倒是都表态了,但都是一副不情不愿的表情。

隔了没几天,老总又到外地去了,陈娜以为这次之后,自己的工作会顺利很多,至少编辑不会再拖着稿子不交给她了。实际情况出乎她的意料,编辑们倒是都按时把书稿交给她了,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以前她拿到稿子,然后跟其他的排版人员一起把书稿排出来,虽然有时候在排版设计方面也会出现问题,但那只是偶尔,可现在编辑们整天拿着排出来的书稿找她,说这儿也不行,那儿也不行。本来两天左右就能搞定的事,现在翻来覆去要弄半个月。

这样一来,出书的进度被耽误了,老总知道后打来电话,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了她一顿。她觉得很委屈,可还是压住了心里的怒火。一天,有一位编辑拿着排好版的书稿来挑刺儿了。她实在忍不住了,就和对方大吵了起来。吵完之后,她觉得这份工作实在干不下去了,就在电话里向老总提出了辞职。

老总听了之后,并没想到事情会这样,于是把手头的工作暂时放下,很快地赶了回来。本来打算在好好地了解一番之后,再将事情彻底地处理掉。可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编辑部门和排版部门都好像很有理,怎么办?老总为难了,于是就分别找两边的人谈话,希望能息事宁人。对于陈娜,老总也是一再挽留,希望她能留下来。

气头上的陈娜根本不理会这些,一心只想着“不管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先离开这里再说。”实在没有办法,老总只好同意了陈娜的离职申请。

离开了那家文化公司之后,陈娜觉得自己整个人都轻松多了,当然这只是她开始几天的想法。在接下来找工作的过程中,陈娜碰到了一个难题:虽然她这样的工作并不难找,可是并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像之前那家公司给她那样高的薪资待遇,而且她去了还得再重头做起,新的领导也不会像之前的领导那么重视她。

这让陈娜很难适应,因此在离职之后的半年多的时间里,她连着换了三份工作,然而情况并未因此而好转。她开始有些后悔了,后悔当初不应该带着情绪离开公司。现在想想,其实当时只要自己和那些编辑们好好地沟通沟通,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

温馨提示

很多失败的跳槽经历都是情绪惹的祸。尽管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理智,可人毕竟是有感情的,有感情就会有情绪,于是有些人就在一时的情绪之下,一时气不过选择了跳槽。例如未获得期望的升职和加薪;本来不是自己的错,却被领导错误地批了一顿;工作中并没犯什么错,却遭遇降职或变相降职;与同事产生了争执,被误解、被孤立;在客户那里受了委屈,却得不到同事和领导的理解,等等。

当然,做人事事处处都很理智,这也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我们毕竟不是机器人,说什么,怎么说;做什么,怎么做,如果这些都像机器程序一样被计算好了,那活着也太没意思了。人的可爱之处就是我们经常会犯错,然后改,改了又犯。

对于一些因为一时情绪而跳槽的人来说,他们选择跳槽并不是因为有更适合的职位,而只是想尽快摆脱目前的工作环境。可当人被情绪所控制的时候,就会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一心想着“不管新工作如何,先离开这里再说。”因此,此时做出的决定也往往是最不理智的。

太理智了,人就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不好。可是太不理智了,会让人变得情绪化,变得盲目,同样也不会有多少做人的乐趣,也不好。所以做人是很难的,难就难在这个度很难把握。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去衡量,去拿捏,而不能听之任之。

同类推荐
  • 在北大讲包容之道

    在北大讲包容之道

    包容的文化简单地说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以东方文明的做人文化,一块是关于西方的做事文化。东方文化重做人,西方文化重做事。正是因为做人和做事才能成就真正的完整的人生。所以,今天,中国人要想成功卓越,那就看谁能真正将“包容”二字发扬光大。
  • 办公室战争

    办公室战争

    本书紧扣当前社会及职场热点,对职场中的生存法则进行一一解读,加入对真实案例和职场实际的独到分析,涉及职场的方方面面,从全新的角度诠释职场的处世哲学。
  • 遇见幸福的自己

    遇见幸福的自己

    在全球大变化和激烈的经济挑战下,在焦虑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人在寻找答案迫切地寻找着可靠的指引方向,这种迫切度远甚于以往任何时期。我们不会被目前的不稳定性所打倒或者因此而泄气,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处境,重新开始,那么本书会为你提供希望以及前进路途中的详细指引。面向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作者在本书中结合自己的成功经历,将所有的成功要素归纳在寻找幸福的人生课程当中,为你指明实现梦想的道路。
  • 全世界给我勇气

    全世界给我勇气

    弗里敦Free Town → Lumley Beach二道河No.2 River老总统府 → 军舰湾肯特Kent → 香蕉群岛Banana Island → Dublin村马克尼Makeni → 科诺Kono马格布兰卡Magburaka → 马格巴斯Magbass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那里的风景,他们的故事,都让我更加热爱这生活!刘笑嘉:“在路上,我有了大块的时间用来回味平日里的生活,记忆仿佛将生活换了一副面孔。喧闹的通通快进,宁静的变为定格画面,真正震动心弦的俱无声无息,一帧一帧,逐格展现。也许这才是生活原本的样子。只因最好的旅行,是通往自己的内心。”
  •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微动作:心理专家教你看穿行为背后的秘密

    本书从身体小动作、个人小习惯等方面入手,选取了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动作,以科学态度、通俗的语言进行解析,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了解藏在微动作背后的真相,轻轻松松做到知人知面又知心,掌握人际交往的主控权,少走弯路,迈向成功和幸福。
热门推荐
  • 当高冷校草遇上呆萌女汉纸

    当高冷校草遇上呆萌女汉纸

    再一次不经意的尴尬遇见,他,第一次捉弄她……她,却霸道的和他理论
  •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庶女翻身:本姑娘来自天朝

    她本是21世纪绝色神偷,亚州赌霸,身怀绝技,容色夺目,只因出了那么一点小小的“意外”,轮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很悲催的穿成豪门庶女,死爹死娘死爷爷的她,在府中众人的打压之下,将如何绽放光茫,锋芒展露!
  • 浮生一梦春芜长

    浮生一梦春芜长

    夕和想,她是快死了。恍惚间,她似乎看到了自己的一生。前半生,殷府最为卑微的六小姐,粗茶淡饭,粗布麻衣,还有无休无尽的奚落和侮辱;后半生,入宫多年不曾见过皇帝一面的和贵人,流光殿如同冷宫锁住了她渐渐老去的面容和日日凄凉的时光。夕和觉得好不甘,为什么她的一生尽由他人摆布,落至如此无尽凄凉?若是重来,她再不愿重蹈覆辙,若是重来,她再不愿任人践踏,若是重来,她只愿逃得殷家,逃得这似海宫门……可若真是重来,是否真的会有所改变呢?
  • 法书考

    法书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能小村医

    异能小村医

    治病,他医到病除,制人,他一招制敌!关程身为宝山村唯一的医生,偶的金手指,古武医术两手抓,引无数美女竞折腰!
  • 英雄联盟之最强弃少

    英雄联盟之最强弃少

    他,LOL创始人之一,集万千华丽于一身,然而,一场惊人的变故,他失去了所有!
  • 鉴宝大宗师

    鉴宝大宗师

    钱?我有!美女?不缺!地位?等等,地位是什么?在华夏国,我富可敌国,坐拥百分之八十的珍奇异宝,每天请安的美女如云,这算地位吗?
  • 身为猫妻

    身为猫妻

    所有动物都会报恩,无一例外。只是偶然替一只猫包扎了伤口,从此我的生活变得让我不再熟知。会说话的动物,我以前怎么没发现呢。我和猫的婚后生活真是让我苦笑不得呢。没有美男的小说.....你们会看吗?
  • 黑少传奇

    黑少传奇

    这片小说讲述了黑哥的父亲公司破产寄人篱下,后被父亲的仇人追杀,被逼无奈投河自杀,后被神秘人救走当了雇佣兵后当了特工最后完成任务。回来复仇,最后寻得爱人办终生。
  • 过日子的金点子:购物衣食篇

    过日子的金点子:购物衣食篇

    “过日子”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人人都想把“日子”“过”得好一些,可是,有时在各方面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人们“过日子”的质量却存在着差异。究其原因,这差异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与运用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