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57200000072

第72章 宝宝拿幼儿园的东西怎么办

某一天你发现宝宝的衣兜里或者书包里多了一件你家里根本没有的东西时,作为父母的你,会怎么想?我想大部分父母潜意识里就是宝宝“偷了”幼儿园的东西。面对宝宝的这种“偷”的行为,父母会做出何种反应呢?

第一种情况是,父母非常生气,大声斥责宝宝:“这么小就学会偷东西了,长大了怎么办?”接下来还会动手打宝宝。

第二种情况是,了解宝宝从幼儿园拿东西时并没有人发现,或者是怕送回去的话,教师和小朋友都知道了以后,自己和宝宝没有面子,于是就悄悄地让宝宝把东西留在家里或者扔掉。

很显然,父母的这两种做法都不妥当。应该首先了解宝宝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再以合理的方式教育宝宝。

宝宝为什么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家

1.无意识的行为

对于只有几岁的宝宝来说,没有“所有物”这个概念,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不会认真去区分。父母不要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给宝宝扣上“小偷”的帽子,这会让宝宝很委屈。每个宝宝都是单纯的,往往他们做出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出于对某个东西的好奇和喜欢。打个比方说,他们从幼儿园拿东西就好像从路边捡起一颗石头是一样的。还有,宝宝可能对于这个玩具还没有玩过或者还没玩够,就把它拿回家继续玩。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他们是没有意识的,父母不要不问原因就责怪宝宝。

2.自我控制能力差

有的稍大一点的宝宝知道自己拿人家的东西是不对的,但并不知道这种行为继续发展下去会对自己有什么危害。人都有对美好东西的向往,宝宝也是一样的。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玩具爱不释手,即使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但还是忍不住犯错。因为相对于大人来说,宝宝的自控能力还是比较差的,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于是将喜欢的东西拿回了家。

还有的宝宝因为害怕教师责备,但是又十分喜欢这件东西,就偷偷地拿回来自己拥有。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父母要冷静处理,暴力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宝宝改正这个不良习惯。

父母要对宝宝的行为有个正确的认识

几乎每个小朋友都会出现将幼儿园的东西和小朋友的东西拿回家的情况。既然宝宝会把自己的东西忘在学校,就免不了把幼儿园的东西拿回来,这是很正常的事。只要父母发现以后认真对待,宝宝的这个坏习惯就很容易纠正过来。

1.明确概念

父母遇到这种情况时,别对宝宝打骂、体罚、言语过激,这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伤害宝宝的自尊心。首先,要明确地告诉宝宝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教会宝宝区分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幼儿园的。然后,告诉宝宝幼儿园的东西是大家的,不是单独属于自己的,它是属于每个小朋友的,如果自己霸占了这个东西,那别的小朋友就玩不到了。并给宝宝举例:“如果宝宝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了,宝宝玩不到了,你会不会难过啊?”让宝宝将心比心,感受失去东西的心情。对于宝宝拿小朋友的东西,也要以同样的方式教育。

2.物归原主

当宝宝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以后,父母可以顺势启发宝宝接下来应该怎么做。耐心地提醒宝宝要主动地将幼儿园的东西送回去,或者是,第二天和宝宝一起将东西还到教师手里,并和教师沟通,请教师多观察宝宝的行为,帮助宝宝改正这个坏毛病。当宝宝有进步时,对宝宝的行为要做出表扬。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还要和教师达成共识:宝宝的这个错误不要在班级里说,以免伤害宝宝的自尊心。

3.教育引导

不要对宝宝的行为大惊小怪,可以先听听宝宝怎么说。如果宝宝特别喜欢这个玩具,父母要告诉他如果想玩这个玩具,先要经过教师和小朋友的同意,也可以用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交换。教会宝宝要这样对教师和小朋友说:“我可以把这个带回家吗?”“这个借我用用,好吗?”并告诉宝宝要按时归还,培养宝宝有礼貌、有规矩的行为。

专家提示

父母处理这个问题时,不要像“审贼”一样审问宝宝。宝宝可能出于害怕而说谎,这样会使问题更加复杂,同时还可能造成宝宝心理压力过大,给宝宝带来负面影响。如果宝宝的行为是无意识的,父母不要将事情扩大化,以免伤害宝宝的自尊。

同类推荐
  • 爱迪生自学成才的故事

    爱迪生自学成才的故事

    爱迪生的一生是发明创造的一生,从他16岁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平均每12天半就有一项发明;而在1882年,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项发明。如此惊人的成就,实属世界罕见。对他来说,科学发明之路永远没有尽头。爱迪生一生仅仅接受了三个月的正规教育,却能创造出那么令人惊叹的科学财富,实在让人难以置信。可以说,他的成功是凭借个人的奋斗和非凡的才智取得的。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他时刻保持一颗好奇的心,废寝忘食地投入到他的发明事业中,乐此不疲地进行了成千上万次的试验。
  •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常识速读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常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等。关于心理的一些小常识你了解吗?《心理常识速读》这本书从“感官生理心理”、“感官神经特殊能力”、“心灵不可知”等等方面来向大家介绍心理的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关于心理的常识吧!
  • 哈克流浪记

    哈克流浪记

    哈克是一个聪明、勇敢的白人少年,先是遭酒鬼父亲虐待和抛弃,后又被收养人严加管教。为了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他选择了出逃。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勤劳质朴、善良忠厚的黑奴——吉姆,吉姆因不堪忍受再次被卖掉的命运,也逃了出来。同病相怜的两人很快成为知心朋友,开始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生涯。
  •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植物是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个庞大群体,与我们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息息相关。本书根据植物本身的特点及人类认识植物的规律,囊括了植物的生活、植物的种类、植物的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以详尽的资料、简洁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植物世界。读者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植物从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脚印,而且可以获得对各类植物的崭新认识。
  • 好习惯从小培养

    好习惯从小培养

    每个孩子的心灵都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撒播一种思想,就能收获一种行为:撒播一种行为,就能收获一种习惯;撒播一种习惯,就能收获一种人格:撒播一种人格,就能收获一段光辉的人生旅程。《好习惯从小培养》通过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告诉孩子如何养成独立自主、乐观自信、自我约束、合作友善、诚实守信等好习惯。当然,孩子好习惯的养成,也同样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好习惯从小培养》里也为家长们提供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有效方法和建议。
热门推荐
  •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城市男女百态:快食慢爱

    《快食慢爱》是一本写床上男女、生活男女、社会男女,集“性-爱-思”于一体的随笔集。作者酱子以她独特的视角和语言,对两性关系作出不拘一格的描述和分析。有絮叨,有嘲讽,有伤感,有理智,每个年龄层的读者都能得到共鸣。
  • 千金小姐少年梦

    千金小姐少年梦

    二十年前他走了,二十年后我又回来了!寄宿在富贵人家的秀明凭借一身的本领,势必要在大都市掀起一股惊风血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四叶草永相随王源

    四叶草永相随王源

    四叶草家人们快来看看吧,祝源哥生日快乐。愿你们开开心心,无忧无虑,没烦恼,学习成绩步步高
  •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不要用我的爱来伤害我

    本书收录了43则令人感动、感悟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令人感伤,令人感悟,于不经意间会触摸到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令你的心灵震撼。
  • 重生之异能女王崛起

    重生之异能女王崛起

    她,豪门千金,高高在上,却为心爱的人而自贬身份,最后发现这只不过是阴谋,他的笑,他的爱,都是对另一人,自己,不过是垫脚石……重生一世,空间在手,沐如幽发誓要报仇雪恨!
  • 篮筐之下

    篮筐之下

    篮筐之上是什么?是梦想。那篮筐之下呢?是正在追逐梦想的我们。热爱就好像一种病,并且无药可救。
  • 噬鬼录

    噬鬼录

    唐明皇时一位宰相名叫张说,写有一诗《谢赐钟馗及历日表》,诗中说到感谢皇上赐给自己的钟馗神像。后大诗人刘禹锡也曾写过类似的诗篇,由这些唐人诗句不难看出,钟馗在唐朝时已是声名赫赫。北宋有一文者名叫郭若虚,曾描述他在宋皇内宫见到了……
  •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上清金真玉光八景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妃来头有点大

    邪妃来头有点大

    ‘她’本是世人所唾弃的苏三小姐,众人皆知,苏三小姐百年难得一遇的全能废材。她本是21世纪特工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特工之王,封号‘魅杀’。一朝殒命一朝穿越,她代替了‘她’,人人畏惧的特工是废物?回答是不可能!契约上古神器,怀拥上古神兽,从此走上强者的道路各种美男求包养,各种魔兽求追随,丹药?我给我家兽兽当糖豆,“嗷嗷嗷,主人英明”兽兽曰他人修炼十年,她修炼几天,如此变态的体质还不够?更加身后某男风华绝千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连天鬼话

    连天鬼话

    在那落后却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广大农村就不乏一些灵异故事的流传,小说的大部分内容来自民间真实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