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4000000022

第22章 尽心的善举,得到了贵人相扶

胡雪岩长期暗中资助的穷书生,名叫王有龄。

王有龄生于1810年,比胡雪岩大13岁。此人生于官宦之家,但他的父亲王燮晚年时运不济,在苏杭地区生了重病,无法按照朝廷的调遣到甘肃赴任,因此丢了官职,自然也就没了收入。王燮一生为官清廉,家里积蓄不多,王有龄又屡试不中,王燮于是拿出家里的全部积蓄,为王有龄捐了个官衔。清政府从乾隆中后期开始,卖官鬻爵非常频繁。但王有龄花重金买来的官衔,只是个候补的资格——当低级官员有空缺时,王有龄才有被任命的可能。

1849年夏天,贫病交加的王燮死在了苏州,王有龄把家里最后一点钱拿出来,将父亲草草下葬。他除了儒家经典和祖传的“为官之道”之外,再无一技之长。一天,他来到茶馆闲坐,遇上来到苏州办事的胡雪岩。

胡雪岩一向喜欢和三教九流之人打交道。他看到王有龄面带菜色、一脸苦相,但显得很文雅,虽然穿着早已被洗得褪色的长衫,但是很干净,感觉此人与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之徒大不相同,于是主动上前和他攀谈。胡雪岩长年从事钱庄外勤业务,颇有些积蓄,请王有龄喝杯茶、吃些点心,这点儿钱自然不在话下。

王有龄贫困落魄,平时谁也不肯正眼瞧他,此时一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主动对他问寒问暖,还请他吃东西,其感激之情可想而知。“唉!在下时运不济,一言难进啊!”王有龄一边吃,一边向胡雪岩倾诉自己的遭遇。

胡雪岩听了王有龄的身世,随手掏出一些钱给他,同时安慰了他几句。胡雪岩一向热心肠,近几年他的工钱多了,时常周济身边的穷人,也不求回报。在他看来,有钱施舍给别人,是一种身份的体现;你施舍一个穷人,如果将来要他回报,除非你也变成穷光蛋。

但此刻的王有龄,依然喋喋不休,说自己的先人都是当官的,自己也捐了个官职,虽说是虚衔,但至少可以穿着官服上街……胡雪岩暗叹一声,正准备离开,但他转念一想,这个落魄书生谈吐不俗,何不索性跟他交个朋友,多听他聊聊官场的故事也不错。

此后,胡雪岩多次以外勤业务之便,同王有龄深谈,并从中了解到很多官场的掌故。恰好,此时胡雪岩追回了一笔长期的欠款,此事于老板并不知道。他突发奇想,既然大清朝的官职可以公开买卖,何不把这五百两银子借给王有龄,让他打通关节,把虚衔变成实实在在的官职?有这么个当官的朋友,岂非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样做,无论对我自己还是对阜康钱庄都有好处,就算将来于老板知道了,也不会怪罪我。

于是,他说服王有龄,用这笔银子设法打通关节,登上仕途。那一刻,王有龄捧着手里沉甸甸的银票,感动得热泪盈眶。他暗中立志,他年倘若官场得志,必当报效黎民百姓,不负胡雪岩的大恩大德。

就在这个时候,于老板想要让胡雪岩升任掌盘,外勤改内勤,胡雪岩当然坚决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与王有龄的交谊,远比做个钱庄掌盘更有价值。

没多久,于老板去世了,胡雪岩继承了阜康钱庄。那一刻,胡雪岩既对于老板的病故满怀悲痛,同时又感到喜不自胜——他之所以狂喜,并非因为得到了钱庄,而是因为得知王有龄已经用自己的借款打通了关节。果然,一年后,王有龄再次回到了杭州,并被委任为海运局衙门的“坐办”!

喜悦之下,胡雪岩仔细替王有龄分析了新官上任所面临的局势。海运局负责为京畿重地运输粮米,但长久以来,从江南往北方运粮,主要通过京杭大运河,船运在数百年来一直为漕帮所垄断。这一年多,官府与太平军作战,运河常常阻塞,因此运粮只好改为海航,并设立海航局衙门。但无论如何,海航运粮无异于和漕帮抢饭碗,其隐患不容忽视。

漕帮相当于封建时代漕运船工的行会,同时又具有半军事化的科层制度。清代粮米的漕运,二百多年来一直非常稳定,漕帮于此功不可没。对这个江湖色彩颇为浓厚的“灰色组织”,清政府无法取缔,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加以笼络。漕帮有御赐的盘龙棍,可以明目张胆地私设公堂,执行帮规。晚清时期,朝廷越发腐败,漕帮也越来越目无王法,帮内颇多亡命之徒。光绪末年漕运废止后,漕帮正式改称清帮(俗称青帮),成为不折不扣的黑道组织。民国时期,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等“名垂青史”的流氓头子,皆为青帮首脑。

刚刚继任阜康钱庄老板的胡雪岩,决定再帮王有龄一个大忙。他找到王有龄,开门见山地谈到漕帮的事情,果然发现王有龄面露难色。胡雪岩当即慨然对王有龄说:“我胡某愿亲自和漕帮交涉,替海运局衙门打通关节——而且,漕帮有很多囤粮,我要让他们全都给海运局吐出来!”

胡雪岩敢说这样的大话,并非鲁莽之举。自从他在钱庄担任跑街外勤以来,三教九流之人,几乎没有胡雪岩没打过交道的。对本地的漕帮,胡雪岩也略有所知。漕帮的老大魏老爷子年事已高,江湖之事一律交给大徒弟尤五爷处理,但真正的大事,依然需要向魏老爷子请示后才能定夺。

“擒贼先擒王”,和漕帮拉关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把魏老爷子“搞定”。胡雪岩拿到王有龄的委任状,立刻来到漕帮的总舵,递上“海运局王有龄下属胡光墉”的门帖,对门口管事的人说:“晚辈胡某受王大人之托,前来向魏爷求教,特备下一桌酒席,敬请魏老爷子大驾光临。”

不多时,须发皆白的魏老爷子亲自出迎:“酒宴就不用了,贵衙门有何见教,直说无妨。不过,漕运改海运,老朽的几千几百个兄弟的生计,还望王大人大慈大悲,能安排个着落。”

漕帮在江湖上势力再大,面对官府中人,表面上总要谦让三分。但胡雪岩和王有龄都很清楚,漕帮经常对官府的命令“听话而不照办”,当面唯唯诺诺,无一语反驳,但私下自有一套,几乎无所不为。而魏老爷子的这番话,明摆着就是说:你们官府改漕运为海运,就等于砸了漕帮的饭碗,帮内的上千名兄弟的生计,你们官府看着办吧!

胡雪岩对此早有所料,他连忙对魏老爷子说:“您老千万别误会,我胡某受王大人之托,正是要和您商量怎么让贵帮和海运局互惠互利、两全其美。这两年太平军作乱,漕运只是权宜之计,再说,这兵荒马乱的年头,运河常常堵塞,如果一如既往地实行漕运,如果运粮失期,皇上怪罪下来,这弥天大罪谁也担待不起啊!魏爷,您说是不是?”

这几句软中带硬的话,魏老爷子听得很明白,分明是在警告他漕粮运输失期的后果。但他又一想,胡雪岩的话,似乎还有另外一层意思:海运局要和本帮“互利互惠”——莫非,能在某些方面给本帮一些补偿?

想到这里,魏老爷子顿时满脸堆笑地对胡雪岩说:“胡老弟所说极是,不过,敝帮现在急需用钱,可是这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什么生意也做不了啊!”

这明摆着是向官府敲诈钱财!“这老流氓!”胡雪岩暗骂一声,但他依然面带笑容。魏老爷子的那点心思,胡雪岩早就预料到了。于是他对魏老爷子说:“听说贵帮有一大批囤粮,国难当头囤积居奇,我胡某讲义气,这弥天大罪我绝不会说出去。不过,贵帮如果能把这批囤粮卖给海运局,王大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事后也必有重谢。”

魏老爷子虽点头称是,但面有难色地对胡雪岩说:“不是我们不肯卖掉大米,而是目前战乱当头,米价一定看涨。胡老弟是开钱庄的生意人,应该能够理解吧?”

等魏老爷子嗦嗦地说完了,胡雪岩当即表示:第一,这批大米,按最高价计算;第二,这批米并非出售,而是先借给海运局应急;第三,所有借贷的款项,由阜康钱庄负责,我胡某现在就可以签发银票,为贵帮贷款。

话说到这里,魏老爷子再也无法拒绝,只要把负责帮众大事的首徒尤五爷叫来,与胡雪岩相见。胡雪岩一再表示“此事绝不勉强,我们宁可另想办法,也绝不会让各位朋友为难。”魏老爷子和尤五爷岂肯放过这笔生意,此事迅速敲定。

经此一事,王有龄立下大功,不久后升任湖州知府。他对胡雪岩的鼎力相助感激涕零,于是投桃报李,私下帮助胡雪岩在湖州开了阜康钱庄的分号。此外,漕帮也和胡雪岩成为利益均沾的朋友。有官府和江湖两方面的人物撑腰,短短几年内,胡雪岩的生意越做越大,迅速成为苏杭地区的首富。

同类推荐
  • 史玉柱商道真经

    史玉柱商道真经

    本书为经管类读物。向我们展示了复杂、真实、传奇的史玉柱——一个“大起大落”的商人,该书整理了许多史玉柱的精彩语录,使我们直入他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人生起伏和生活经验,倾听他的创业教诲,感受其管理和营销的真谛,让我们更近距离的接触史玉柱。
  • 私营公司创办程序与股东纠纷

    私营公司创办程序与股东纠纷

    本书系统介绍了从打算创办私营公司开始,到公司创立后进入市场为之全过程中该做的一切细节,并就如何操作进行了一一指导。
  •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改法(稻盛和夫拯救日航的40项意识改革哲学)

    本书详细地披露了日航复兴过程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细节。本书作者历经一年时间,听取了稻盛和夫名誉会长、大西贤会长和植木义晴社长等多位人士的真实声音。并采访了从集团公司的职员、飞行员、客舱乘务员到地勤工作者(负责行李和货物的装载)、航行管理者等涉及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为日航的崛起挥洒汗水,贡献了一己之力。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逐渐了解到,意识改革究竟以何种形式渗透到他们的内心并使之发生变化。日航的重生看似是个奇迹,其实这并非意外。从职员到董事,每个人内心的变化,以及意识、行动、组织和企划的变化是实现其快速崛起的关键力量。
  • 笑话中的管理学

    笑话中的管理学

    作为一门学科,管理学是与个人最贴近的学问。它指明了现代企业运行的规律和秘密,解析商业帝国的波谲云诡,找出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内在逻辑,这对于躬耕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而言,它使个人看清了自己所栖身的公司的真实图景。本书从智趣的角度审视管理学,从笑话中透析管理的本质。内容除了包含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外,还将很多的管理定律穿插其中,这些管理定律浓缩了众多管理学者和企业经营者的思想精髓,使管理学大厦在历史的云烟中历久弥新。
  • 管好员工就用这几招

    管好员工就用这几招

    管人、管事和管物是企业管理永恒不变的三大课题,其中以管人最难、最复杂。因为人才是事业之根本,有了人才是一件好事,但还要会管,还要会用。如果不会管人、用人,即便你手里有范增、有韩信这样的人才,你一样难逃乌江自刎的命运。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单位或企业也是如此。因此,千百年来,如何管人是各级管理者所关注的。
热门推荐
  •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这是一个活在七十年代女人的坎坷一生,遥望天堂却身居地狱。顶着别人的身份过着日子,爱她的人相继离去,她爱的人一直欺骗。舅舅不疼婶婶欺凌,遭人猥琐还落了个不洁的骂名。从美好到失去一切再到得了丈夫生了孩子,她本以为一生就这样过吧,爱与不爱的早已经不重要了。可是,上天却嫉妒了,所以把她的梦狠狠的拆碎,点滴不剩。最后,这个女子是像花儿一样凋零,还是如雏菊那般坚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月反重奇

    月反重奇

    无敌的主角,第一卷就获得伪金仙之后力量,喜欢假装不厉害。
  • 儒林公议

    儒林公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来自神界的网店系统

    来自神界的网店系统

    生死存亡的一瞬间,楚江流得到了一个网店系统,生命得以延续的同时也预示着他的别样人生即将开始。从此他被恶人蛀虫所惧怕,被良民善人所尊崇!重塑人间正义,唤醒沉睡的真情。
  • 成化十四年

    成化十四年

    顺天府推官唐泛初入仕林,便遇上武安侯府的大公子意外身死的案子。原本武安侯要以婢女加害草草结案,唐泛却在尸体上发现了疑点,固执地追查下去,结果牵扯出了武安侯府上盘根错节的家族纠纷,还无辜小婢女以清白。在查案过程中,唐泛结识了锦衣卫副千户隋州。两人配合默契,携手解决了东宫案、京城诱拐案、威宁海子案、真假太子案等一系列复杂诡异的案件,为成化年间的官场上带来一股清流。本文不仅真实还原了明朝成化年间的历史风貌,而且塑造了三个充满了反差萌的角色——玉树临风的文官唐泛背地里是个吃货,高冷的锦衣卫隋州为了救人可以男扮女装,恶名远扬的东厂汪直其实只是个傲娇————三种选择,三种萌点,总有一款适合你。
  • 绝品美男:专宠傲骨小女人

    绝品美男:专宠傲骨小女人

    为了成为冷氏企业的准接班人,她10岁便开始学习:英、俄、日、法、德、美、意、澳八国语言;12岁留学海外学习企业管理;15岁进军美国哈佛。18岁留学归来已经身兼国内对外贸易理事长及慈善事业副主席,为慈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20岁的她已肩负起冷氏总经理一职,做事雷厉风行,精明干练的她却在两年来风声水起,成为人尽皆知的“蝎美人”!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

    摩西的书,为犹太人解决面临的所有问题提供了指导方法。无数的犹太商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赚取财富的灵感,成为世界的超级富豪;无数的犹太学者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智慧的真知,成为世界著名的学者;无数的犹太父母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获得培训孩子的诀窍,成为教育孩子成才的高手;无数的犹太人通过研读“摩西的书”,解决生活面临的所有问题。
  • 疯狂奥术师

    疯狂奥术师

    年轻时当过流氓强盗,殴打过天王老子,怂恿过月神跳脱衣舞,现在俺都低调做事了,只对万千诸神骚包地说一句:别拒绝我,我不想提出一个你不可能拒绝的条件,揍你的生活不能自理!
  • 篮球校草:我的男神都别抢

    篮球校草:我的男神都别抢

    一个校园中叱咤球场的美少年、拥有俊美的面庞和让人羡慕的优异、成波的追随者、清纯乖乖女、冷艳的长腿朋克女、双胞胎姐妹花、等等等等、但是、他俊朗阳光的微笑背后、隐藏着太多太多、银发杀手、篮坛精英、隐藏在暗处的组织、他所面对的一切、经历的一切、都消逝在风雨中、再也不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