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3700000023

第23章 宋派羽翼:莫友芝、何绍基诗

郑珍的同乡好友莫友芝,生于1811年,比郑珍小五岁,死于1871年,比郑晚逝七年。两人同出程恩泽之门。于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版本目录无不探讨,又工真行篆隶书。刊有《郘亭诗钞》等。道光十一年举于乡,连岁走京师,试礼部,不得志,在京偶游琉璃厂书肆,遂与曾国藩邂逅论交。

莫友芝诗学主张与郑珍相仿,亦重视学问和生活积累,曾序陈息凡《依隐斋诗集》云:“然使息凡早称意于有司,纵羽木天,养优中秘,日逐应官文字,季有迁,岁有调,不旋踵至公卿,然而西海之奇辟,东瀛之巨观,戎马之倥偬,黎庶之灾伤,其足以发吾哀乐,摅吾怀抱以昌吾诗者,必不能泰然安坐而得。”把丰富的生活积累,视为创作之必需。又《书龙壁山房集后》云:

昌黎圣于文,风雅亦天放。古人未开径,一一剔榛莽。自从汴京来,坛坫几雄长。一源所输灌,派别成漭。推原道之昌,万卷特其襁 ……先生提文律,永固有嗣响。诗又坡谷间,骖挥轮鞅。自缘所蕴同,神契乃不两。隐然见韩薪,传火授诸掌。愁来几回读,顿息心缝痒。王拯是中期桐城派的著名作家,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中列其名。莫友芝与这位桐城派作手气味投合,学古趋向也在韩愈、苏黄一路。不匮主人以为莫诗 “径山谷、后山、简斋以规少陵”(陈融《颙园诗话》引)。而翁同书也称其诗 “不尚流美”,能 “远去尘俗,不失涪翁质厚为本家法”(《郘亭诗钞序》)。

莫诗在章句方面,笔致健硬,力透纸背,其诗如:

无钱鬼不要,仍尔适世宙。犹胜当年健,眠食抵童幼。

(《甲辰生日伯芝兄来遵义省先墓呈兼示诸弟侄六首》)悬囤塞东崦,出若自天下。(《青蛇囤》)意中宁许过黄花,到已丹枫寂如扫。似今良并算有几,眼前聚散矧难保。(《自青田沿溪过垚湾檬村》)但我一日住,完缮可旁听。(《补屋咏》)君家广文贱,当亦饿死怕。焉复论吾曹,眉摧气逾下。

(《和答子尹古州见寄》)

瞑触怪石倒,白踏蹄涔翻。(《霸王坡》)

未晡得常程,命宿讶已早。(《熄烽至日》)

诸如此类,通过颠倒语辞,语法倒置;或生造新语,采用文句;或强化动词,重用虚词;造成一种硬重峭健,如同生铁刻石般的艺术效果。

近体章法也常用单笔古文之法,其诗如:

便买溪山终作寄,得将妻子已称尊。(《草堂杂诗三首》)家常立壁看差胜,别里华颠讶渐侵。(《巢经巢夜话呈主人》)连朝知负几山好,长夜更禁疏雨寒。小驿孤蓬愁自倚,空尊独客怅谁宽。(《铜湾雨泊》)杂种古来忧社稷,深仁今日太包荒,羽林说卫存文物,车驾巡秋冒雪霜。(《有感二首》其一)精卫有心衔木石,爰居何事避风波。筹边上相朝辞阙,横海将军夜渡河。(《有感二首》其二)

中间对联,皆一气盘旋,矫挺纵横。句句都能推进和拓展诗意,尽量扩大了近体的容量。而诗人在描写刻画对象的时候,也注意发掘雄奇险异、狠重跳荡的境界。其诗如:

洪江走其跟,峡石乱锋射。(《青蛇囤》)鸟道各千盘,凿翠屹相向。晴雷翻九地,草木皆震荡。 ……渡师争逆流,百泝待一放。乱雨浪花飞,垂云石根亮。

(《乌江渡》)夹路丛小树,望如万军屯。急行益窘步,结气生烦冤。魑魅含睇窥,虎豹磨牙蹲。(《霸王坡》)气吞黔楚外,势逼鸟盘窄。阴藏太古雪,腹断摩霄翮。

(《南望山》)后径落云根,前径重木杪,狠石接舆生,劲风逼人倒。(《熄烽至日》)斗落长洪里,方愁雪浪埋,片言留上洞,孤艇过千崖。(《诸葛洞》)皆刻骨露筋,穷极形相。当然,诗集中除此而外,也有一些描写平静景象的诗篇。如:

桐枝玉兰白杲杲,忽下平沙化沤鸟。(《自青田沿溪过垚湾檬村》)娟娟松际月,白入松下路。(《青田山中》)月上衣如湿,风前酒未消。(《社日值喻云经拉野饮》)五分明月千丝雨,并作中庭一夜凉。(《月下雨》)忽见望嵩楼上月,占无灯处立多时。(《襄城灯词》)这些诗句,虽然与前面示例意境迥异,但同样刻抉入里,尽发纤微之妙。在修辞手法上大多采用正面夸张、喻拟之法,而很少以对象为触机,调动幻想,重创一个神异的世界。莫诗仍具有相当的客观性。然而在对客体的再现之中,莫友芝的不少诗篇都寓有理趣。如:

吴宫魏灶已成尘,争似黄花岁岁新。老兵失却老兵在,可惜昨日茅苔春。(《张恒侯庙访旧不值遂看菊于孙膑祠》)把毁灭与新生联系起来,在岁月的更迭之中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思索。

君不见,椰洲突出盘螺小,牛山屈曲清波绕。稍添楼观衬烟花,何异双尖插蓬岛。可怜无幸落穷荒,指似渔樵头不掉。(《自青田沿溪过垚湾檬村作》)在大自然的落泊不遇之中,寄寓着诗人自己对生活命运的慨叹。

径竹弄微响,一犬惊狺狺。千犬竞相答,呼警彻四邻。风吹度前溪,连村吠相因。但觉声涨天,起处乃无人。昔贤昧俗检,憎口谁识真。更师诚乃巧,翻得缘料甄。(《过张霁岚云藻白高云标昆季鹿鸣村作》)

诗人在绵延不绝的犬声之中,又发掘出了一种人云亦云、真假混淆的怪谬。

然而与郑珍相比,莫友芝的感悟力和表现力尚要逊色许多。《郘亭诗钞》中还缺乏郑诗常有的精妙新奇的境界。他的那些直接的正面描写有时还较多凭借某些雄奇狠重的字面来实现艺术目的。诗人较少在整体上对表现对象作全新角度的揭示和大胆新颖的构想。其艺术成就显然要低于郑珍。

程恩泽的另一位门生何绍基生于1799年,比郑珍长七岁,与张际亮同龄,死于1873年,比郑珍晚九年。字子贞,号东州,晚号猿叟。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进士,科名早于曾国藩。精通经史小学,旁及金石碑版文字,曾校刊《十三经注疏》。尤擅长书法,自成一家。官四川学政时,因陈时务十二事,被清廷斥为 “肆意妄言”,降官调职,从此遂弃仕途。曾主讲山东、湖南书院,晚年主持苏州、扬州书局。刊有《东洲草堂诗集》、《东洲草堂文钞》等。

何绍基虽出于程恩泽之门,但学诗主要取经于苏轼。诗学主张也近于苏轼,重视心灵天机,他在《祭诗辞》中曾说:

心者诗神,笔者其役。从天外归,

自肺腑出。是诗是我,为二为一。

又说:

雕镵造化,摧擢天全。非诗非我,惟神实专。

强调主观心灵创造的重要作用,认为 “诗为心声”(《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所以他反对 “以文害意”,堆砌华艳辞藻,或奇字僻语,来掩饰心灵的贫乏。表示 “愿剔凡英,更刊奇语,摘奥反真,探微出腐”(《祭诗辞》),让一团真气氤蕴诗间。然而诗人的心灵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源泉,所以他认为:“万物是薪心是火”(《戏题八大山人清湘子花果合册》),其意正与梅曾亮 “物我相遭 ”的观点相通。为此,他又十分重视主体的修养,认为作诗,当 “从做人起”(《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他也重视读书积学,曾说:“作诗文必须胸有积轴,气味始能深厚,然亦须读书。看书时从性情上体会,从古今事理上打量。 ……故诗文中不可无考据,却要从源头上悟会。”(同上)另一方面,自然还要有生活体验,他曾说:“诗人腹底本无诗,日把青山当书读。”(《爱山》)这样也就可避免肤浅空泛之弊。同时,他虽然强调 “心声”,但也并不无视艺术形式,所以他又说:“作诗文自有多少法度,多少工夫,方能将真性情搬运到笔墨上。又性情是浑然之物,若到文与诗上头,便要有声情气韵,波澜推荡,方得真性情发见充满。”(《与汪菊士论诗》)这样也就可防止荒率俚鄙。可见何绍基的诗论也是比较圆通的。

在创作实践中,何绍基取径于苏轼,力求 “以神行之”,以 “自适”、“达意 ”为指归。梅曾亮序其诗集《使黔草》而谓:“子贞尝为余言,吾之为诗以达吾意而已,吾有所欲言,而吾纵笔追之而即得焉。 ……故不知其为汉魏,为六朝,为唐宋,自成为吾之诗而已,不必其诗之古宜似某,诗之律宜似某,自适其适而已。”这种观点很接近于公安派和袁枚性灵派。而在创作实践中何绍基的 “自适 ”在风格上却正与苏轼之 “不择地而出 ”相近。

何诗章句流畅舒展,挥洒自如。如:

山外忽见天,天外复见山。山天不相让,

矗作辰龙关。北不见秦洞,南不见溪蛮。

管以数尺地,俨若内外闲。(《辰龙关遇雨》)

乱水无正流,乱山无正峰。直立侧立石,

横生侧生松。清风飒然至,洞壑千琴镛。

群喧有至静,令我竦听恭。(《乱水》)

句式通顺,合乎节奏,章法前起后承,呼应紧密,甚至采用复沓、连琐手法,以造成绵延舒展的气势。近体也常采用单笔盘旋之法。如:

千林暮色生凉思,一发中原感客游。(《九月二十日潘德舆招饮海山仙馆即事有作》)漾水两源偏共岭,蜀山万点此分疆。(《宁羌州》)玉毫静放千峰采,金德真先万国秋。(《七日宿金顶寺》)有缘证佛谁应羡,满指星辰不可名。西极昆仑方右顾,中原郡县尽东倾。(《李云生诗来招我再往嘉州余方由峨嵋下山》)

虽对偶而诗意却一气而下,本于自然,没有对偶句容易产生的矫揉造作的装饰味。然而诗人偶尔在用韵方面,也要争奇斗巧,如《戏题八大山人清湘子花果合册》一诗押二十哿韵。韵窄篇长,却能一韵到底,而又举重若轻,贴切自如。短章如《到常德得杨性农亲家信喜晤阿兄荔农》,仅八句却用二宽韵,不失韩苏习气,但也显示了诗人的语言功夫和善变的才能。

由于诗人坚持以心神为本,因此在修辞方面,也重于表现主观心灵感受。但这种感受,一般并不带有神怪味。其诗如:

疏烟淡雨玲珑月,透尽秋光是玉屏。(《玉屏山》)柔橹无声滩疾下,乱山如鸟背人飞。(《过全州》)微月带云栖兽栋,繁星如雨湿羊裘。(《七日宿金顶寺》)通过精巧新奇的比喻,传达了独特的主观感受。再如:

毕具鼻口耳目窍,须眉璎珞见我笑。

老树见客形态殊,如跪如拜如奔趋。相逐相攫相抑揄,大风掀摇舞盘纡。作气齐力来战吾,彼势则众吾力孤。此身疑立化树株,静而视之转丽都。(《荒山古木形貌奇诡瓦屋顶乃有之聊写其似》)

无情的老树,化作了猛士,而有情的诗人反化作了树株,诗人通过相对移化的疑幻手法,强调了主观感受,也突出了老树奇异的精神。再如:

垂天之云向空布,来为人间沛甘澍。 ……

幻为百千万亿云,云云一气相合分。

一云乍起一云落,一云向前一云却。

一云奋舞一云懒,一云欢喜一云愕。

大云睢盱母覆子,小云孴戢鱼吹水。

丑云恧缩妍云笑,痴云疑立灵云诡。

睡云颓散欲着床,淡云散涣偏成绮。

三云四云相颉顽,十云百云不乱行。

如神如鬼如将相,如屋如塔如桥梁。

如龟蛇蛰虎兕吼,鸾风翂翐虬龙纠。 ……涎重汗注霏珠玉,人来云下人云触。横奔疾走云尚在,仰自摩天俯扪足。人共云行两不知,千百人载云半腹。丛丛万松插云巅,如鳌屃赑负戴坚。天风来时松乱飐,云凝不动松影圆。……(《飞云岩》)飞云岩非寻常之岩,故诗人以千变万化之云作比喻,通篇完全由云设想,至篇末方才点题,而云又非寻常之云,乃是岩化之云,故诗人百状千喻,并不为过。岩奇若云,云奇因岩,诗人通过本体与喻体间的精神沟通,相互生发,加倍地突出了飞云岩之奇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主观构想能力。而《画山》一诗则反过来以山作画,以高于现实之画喻山,山自然奇异不凡,而画因山亦奇,奇山奇画,以奇倍奇,其手法与《飞云岩》相仿:

风沈雨晦灯不明,万影围船森可怕。

清晨雨止风亦静,日光万道箭锋射。

石壁百丈高入云,果似天然画图向空挂。

浑含光彩金碧现,透露形神虹月跨。

乌乎此画我曾见,武梁石室朱鲔舍。

又思上溯三千载,禹鼎图形或其亚。

仰观久之目为眩,阴晴俶诡变更乍。

止愁世有愚公山可移,谬云画妙通神任嘲骂。

何如缩作小砚屏,傍我幽斋琴几墨床与花架。

神思遐想,生趣无穷,当然,这类诗篇并不很多,但手法新颖,能辟前人未有之境。他如:

诗人之腹饥生芒,作气恣跃为文章。

天公吝我以稻粱,要以万象塞我肠 ……

东洲回首云荒荒,负郭曾无半亩粮。

计惟狂歌与慨慷,咀嚼道妙捐秕糠。(《十一月初八日舟中夜坐饥甚》)

发语诙谐,言此意彼,在幽默中抒发心中的感慨。

苦瓜雪个两和尚,目视天下其犹裸。偶然动笔钩物情,肖生各与还胎卵。(《戏题八大山人清湘子花果合册》)虽然并未展开大段的喻拟形容之笔,但诗人却将大段的形容笔墨浓缩成 “裸”和“还胎卵 ”数言,深刻透辟地传达了苦瓜、雪个和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显示了诗人高度的语言功力。而且,诗人以苏轼为师,所以也有 “化俗为雅 ”的爱好。陈衍曾举“湘省厘捐薪水宽,坐卡如斯况做官”、“鄂州试上火轮船”、 “北看郡臬两衙门”、“昨日开场大雅班”、“花翎兵备蚤扬誉”、 “自鸣洋钟将报十 ”等句,以为 “不可谓非本色之过也”(《近代诗钞》),但运用口语和新名词,却是后来梁启超等所大力提倡的。由此也可见,学宋诗人也并非只知古人、冥顽不化之辈。

当然,何绍基总的诗歌成就尚逊郑珍一筹,但显然要胜于张维屏、张际亮、汤鹏。而何诗的题材范围比较狭窄,尤少对社会生活中重大事件的表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同类推荐
  •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注目:一位文艺记者的职场遇见

    本书分两部分:一是“注目”,作者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国内最知名的作家、文化名人等共二十几位,其中有冯唐、张嘉佳、海岩、几米、九把刀,安妮宝贝 ,梁晓声, 朱天衣,吴念真等,听他们讲述自己如何走上写作的道路、成名前的艰苦岁月、他们对现代文化的理解、对当前文学市场的现状分析及文学发展前景预测等等。第二部分“回望”记录了作者一些人生感悟的随笔和对周华健、李宗盛等明星的采访。
  • 星河·雪原

    星河·雪原

    诗集收录作者自1979年以来发表和未发表的诗歌68篇,作者自称“有关手法、技巧之类,谈不上。但至少,全是‘真馒头’,感情是真挚的。”
  • 粽香在舌尖舞蹈

    粽香在舌尖舞蹈

    乡村是永远的家园,行走乡村总能让人亲切平和。乡村生活在作者笔下充满诗意,童年岁月、儿时游戏、农家生活,在作者的笔下还原昨天的面貌,即使曾经的苦难也存有温馨。乡村离都市越来越远,顺着作者的目光,我们走回过去,走进乡村,感受乡村的诗意和醇厚。而文化是观照一个区域的坐标,无论是林语堂、周碧初或者是三平寺、灵通山,人和景的融合,物和事的渗透,在作者的笔下,遥远地平和走来。但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区域的地理概念,更多的是一个区域的文化散发岁月的芬芳,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
  •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

    《自己的酒盅》内容包括:晨(外一首)、爸爸,不要再那样看我(选一)、我约长城照相(组诗选一)、她有一条漂亮的褶皱裙(外一首)、酒亭(选一)、母亲河(外一首)、路灯下的小诗(组诗)等。
  •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

    《草木山河》是2008年以来描写大自然的新作。写天空、大地、河流、冰雪、草木、花朵果实和动物昆虫,精微深邃、优美葱茏,令人无限怜爱。一册在手,心生清凉。《草木山河》中文字功力非凡,堪与普列什文、东山魁夷比美,透露“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云水情怀。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我是巫女

    穿越之我是巫女

    死去的她却随着古老玉镯到了异世,穿越女主茵陈长大,有神医爷爷、世外高人师父,太子“未婚夫”,被套上了取不下来的“魔戒”。为了逃开“未婚夫”,茵陈下山游历,被不知来历的黑衣人追杀。身世之迷开始揭露,倾心相爱之人却是亡国仇人,情何以堪?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只要你幸福,愿意不爱你

    只要你幸福,愿意不爱你

    只要你幸福,我愿意不爱你,即使给你幸福的那个人不是我。——陆思寻。这是陆思寻留给容萱最后的一句话。之后他便消失了。一消失就是三年。三年后的他,比起当初的他,变化很大。当初的分开,一切源于......
  •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衣食住行与食管癌防治

    本书分3篇,既基础篇、未病预防篇、已病养治篇,向广大读者全面介绍有关食管癌的基础知识、诊断、预防方法及治疗原则,尤其是介绍蕴含在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中的防治知识。
  • 丑颜妖

    丑颜妖

    世人都说,妖最会魅惑人心,因为她们会变换出绝美的容颜,吸引你;会摄心夺魂之术。
  • 女论语

    女论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海战:海天绞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典海战:海天绞杀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7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白之剑

    白之剑

    无边的地域......无尽的异兽......活下去!为了自己,也为了复仇!
  • 浮沉歌

    浮沉歌

    将离,离不开千回谋算;欲散,散不去百转千回。那是她的转折,那是她的伤始。或许,五百年前的那件事,注定是要伤痛的,也是另一个悲剧的开端。逃不过的宿命,躲不过的伤害,冷暖只自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数,玉勒雕鞍游治处,楼高不见章台路。在这里,说是日子细水长流,不为过说是漫漫难捱……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满院风,无计留春住。世界深处,身不由己,看似稳居高位,实在却是风雨若萍,无根无家……情难自禁,怎奈道不出伤痕。浮沉往事,犹如轻歌,缓缓而来,终不能缓缓而去。一次转折,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缓缓而至,在跌撞、伤害中不断成长。一路走来,蓦然回首。早已是浮沉中的一段轻歌往事……
  • 当枫叶开成红海

    当枫叶开成红海

    秋季,悲秋!他和她之间的故事,是一场落叶悲秋,是一首感人悲歌。在这个看不到边际的宇宙里有三界:神界、魔界、人界。人类,是力量最为薄弱的群体,特们没有异能,只有科技。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类,却爱上了一个不普通神界人;他爱上的是她这个普普通通的人类,却无法说出口,因为他不能对人类动情。她得了重病,带着遗憾走了,却又离奇重生了,但却不再那么普通,她身上带着魔界的异能,成了魔界的高手;他重新看到了她,就算敢说爱她,但他们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了……
  • 绝斗传奇

    绝斗传奇

    在宇宙的另一端,有着一个大陆,它的名字叫做——元素大陆。在这个大路上有许多元素拥有者,他们最梦寐以求的,是成为传说中的——神。一代天骄横空出世,他在这个大陆上,又将创造怎样的传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