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7200000022

第22章 一根竹竿闯天下(6)

吃过很多苦的马老师特别同情盲人,说:“没钱不要紧。你想学不想学?”

孟杰大声地回答:“想学!”

“你想学就好办了。学礼不着急交,等你以后学会说书,挣着钱了再还我。”

就这样,当时马老师就收了穆孟杰做徒弟。师父教他说书、拉弦。

那时,马老师一共带着八个盲人徒弟,就属穆孟杰聪明,学得快、记得住、模仿得好。

从此,马老师每次外出表演,都要带着孟杰同行。一个老人带着几个徒弟在一个村庄和另一个村庄之间不停地迁徙。马老师说坠子书的时候,孟杰就帮着打板子或者敲鼓,或是拉弦,一边给老师做伴奏,一边仔细倾听老师说唱的内容,用心去记。遇到一些听不清、记不准的地方,晚上睡觉前就向马老师请教。

孟杰从小就是一个有心人,见贤思齐,见到比自己更有能耐的就虚心地去向人家学习,而且悟性和记性都特别好,基本上教过的就能学会,都记得住。现在,好不容易拜到马增申这样一位仰慕已久的老师,孟杰更是刻苦和用功。马老师用心教,他专心听讲,基本上老师下午讲的内容,到了晚上,他就能登台表演,而且基本不出什么差错。

别人两年才能学会说一部书。孟杰一年就学会了《呼延庆打擂》《刘公案》《大八义》《小八义》。接下来,他又学会了《杨家将》《水浒传》等几部大书。

十四岁时,他跟着师父上台说书。到了十五岁,他就能一个人上台表演了。于是,孟杰学习一年后,马老师就让他毕业出师了。

跪别马老师之后,孟杰从隆尧县北上,到了石家庄、保定一带说书,开始走南闯北,走村串户,到处说书卖艺,独自闯荡天下。他把师父教他的坠子书发挥得淋漓尽致,赢得了满堂喝彩。

第一天晚上,表演结束后,他清点自己小铁盆里的钱,居然有二十多元,几乎赶上了以前十天挣的钱。那一宿,躺在村民家的牲口棚里,孟杰的手里握着那一把的纸币和硬币,心潮澎湃,激动得难以入睡。

是啊,盲人应该学艺,盲人每学会一项新的本事,挣的钱就会更多,也就能更容易地养活自己,自立于社会了。孟杰越发感觉到学习本领的重要性。

从那儿以后,孟杰就在村子里住了下来。每天晚上准时开场。村民们都被他声情并茂、惟妙惟肖的表演吸引了来,早早地围坐在场子里等着他开讲。他把一整套的《呼延庆打擂》说了下来,整整说了两个月。穆孟杰粗略地算了算,那两个月里,他一共往家里汇了三千多元钱!

盲校上不成了

1979年,东辛寨大队接到通知,说保定盲人学校开始招生,盲童经考试合格后就可以入学。那时,穆孟杰正跟着师父在石家庄、保定一带说书,听说保定盲校在招生,就兴冲冲地赶去了。

接待他的老师姓孟。孟老师亲自测试,考的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孟杰答得不错。

孟老师问他:“你现在在干啥?”

孟杰回答:“在跟着一位盲人老师学艺,学说书哩。”

“哦,看不出来。你都学会了说什么书?”

“会说《刘公案》《呼延庆打擂》。”

“嗬!还真不简单。”孟老师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位优秀的盲童。

按照学校规定,盲人要学摸点位认盲文。孟老师让孟杰试着摸了几个盲文字母,让他说出分别都是什么点位。没想到,孟杰的触摸和判别能力很灵,竟然全答对了。

本来,保定盲校是不收全盲儿童的,只收低视力或有残余视力的孩子,但是,看到孟杰这么聪明伶俐,孟老师说:“你这个情况,可以特殊照顾。你可以来我们学校上学。”

孟杰问:“那上学需要交学费吗?”

孟老师回答:“上学三年,每年交二百二十元学费,每个月另外交十八元生活费。”

孟杰一听,心凉了半截。别说学费,光生活费家里也供不起呀。

他虚晃一枪,告诉老师:“那我回去跟家里商量一下。”

“好,我们欢迎你来上学。”孟老师说。

孟杰到正规学校求学的梦想便破灭了。原来,盲校也是要收费的,家里的情况他不是不清楚,自己根本就上不起这样昂贵的学!

满怀郁闷地走出校门,他顿时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将来挣到钱了说啥也要办个盲校,让像自己这样家里没钱的孩子都有学上!自己任何费用都不收他们的!

大雪中死里逃生

上不起盲校,孟杰便接着说书。

这一年的冬天,孟杰摸索着来到了藁城县说书。

有一天晚上,天气很冷,他没有去麻烦人家借宿,就睡在麦场上人家为了看守麦子而修建的简易的小棚屋里。

早上,他被冻醒了。天气太冷,被褥显得太单薄了。

孟杰赶紧起身,穿上了棉衣,收拾好包裹,准备推门出去找附近的人家讨口热饭。

他用力地推开那扇小门,发现天正在下雪,北风呼呼地吹着。他赶紧缩回到小棚屋里。

冰天冻地的,一阵阵寒风从门的缝隙刮进来,像刀子一样尖锐地割在脸上。在那风中间,还夹带着丝丝湿冷的冰气,冻得人牙齿直打战。孟杰赶紧把随身带的衣服全都穿上了。他背起箱子,用竹竿试探着往外走。

雪下得实在是太大了。地上的积雪很深,每迈出一步都十分艰难。

孟杰试探着找寻昨日从村子里走过来的路,走着走着,就没路了。他退回来,换一个方向再往前走,走不多远,还是没路。反反复复走了好几个来回,总找不到昨日来时的路。

他被困住了。他大声地喊叫,希望周围能够有人听见。

然而,人声尽无,只有北风在发出尖厉的呼啸。

孟杰大声呼喊。

依旧没有任何回音。

他已经大半天都没有吃一口饭,喝一口水了。经过这一顿折腾,他的体力也快消耗殆尽了。

他不停地呼喊:“来人哪!”“来人哪!”

大雪茫茫,仿佛把整个天地都遮蔽了起来,他的喊声根本就传不出去。

孟杰试着拿起他的坠胡,开始用力地拉奏。但在又厚又密的雪幕中,他的琴声根本传不远。

时间不知过多久。孟杰喊累了,疲倦不堪。

还是没有人来。

是啊,这么天寒地冻的,大家都缩在自家暖和的家里,谁还会莫名其妙地跑到麦场上来挨冻啊!

时间似乎停止了。

孟杰冻得直哆嗦,似乎发起烧了。他退回到小棚屋里,混混沌沌地想着:一个人都没有,这次自己怕是要死在这里了!

到了下午,雪融化了一点儿。他颤颤巍巍地背起包裹,继续去厚厚的雪地上探寻通往村子的道路。

走来走去,还是找不到路。

明明昨天还走过的路,可今天一下雪却怎么走怎么都感觉不对。莫非是遇到鬼打墙了?

风冰冷地割着自己的脸。这可咋办呢?真是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时,孟杰想到了自己的家,想到了爹娘,想到了自己出门三年来的各种经历和遭遇。他的眼泪忍不住顺着脸颊一个劲儿地滴落下来。

当初自己真该听从娘的劝告,好好地待在家里,让爹娘养着,起码求个平安无事啊?自己当年真是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连爹娘苦口婆心的话都听不进去。

他感到后悔。但是,巨大的恐惧迅速压倒了他的后悔。

他真害怕了!瞧今天这阵势,身体都快被冻僵了,看来是难逃一劫,真要活不成了?

死?这个念头像头怪兽,突然从心底里冒了出来。自己才十五岁,年纪轻轻的,像一朵鲜花,还没来得及开放难道就要凋谢?像一棵幼苗,还没来得及长大成材难道就要被狂风拦腰折断?

死?自己哪能心甘!

孟杰又开始不停地高声叫喊,呼喊,求救!

“来人哪!”

“救命啊!”

喊声很快就被厚厚的雪吞没了。但是孟杰还在坚持,还在喊:

“来人哪!”

“救救我呀!”

哪怕有一个小孩儿出来玩雪!哪怕有一个路人正好走过!

可是没有。啥都没有。四周静谧得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喊声。

冬季的天说黑就黑。孟杰已经一整天没有进食,嗓子也早都喊沙哑了。但是,他仍旧没有放弃!他,不想死!或者,他不想让自己就这样死去!

又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恍惚中传来了一阵沙沙沙的踏雪声。

这声音,像天籁,像救世的福音!

天哪!终于有人来了!

孟杰大声喊:“大爷大娘叔叔婶婶,帮帮我吧!”

接着,他听到了一个苍老的声音:“孩子,你怎么待在这里呢?”

他试图张口说话,却已经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说来真是天不绝人,也是孟杰福大命大。那天,老人家里烧火的柴火正好烧完了,他是到麦场上来抱麦秸秆的,碰巧就听到雪地里有动静,刚开始还真吓了一跳,以为是什么野兽被困在雪地里呢!

老人赶紧走过来牵住他的手。

孟杰浑身无力。

老人帮他背起包裹,拿起坠胡,一手拉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家。

到了家,老人让他躺到火炕上去暖一暖身子,自己则将一碗红薯粥放到炉子上去热。

热好了递给孟杰,一边让他趁热喝了,一边数落道:“唉,你这个小瞎子,这么冷的天不在自己家里待着,你跑出来干啥呀?”

孟杰喝过红薯粥,一下子活转过来,脸上也泛起了红晕。他已经一整天水米未进,疲惫不堪,元气大伤。

看着冻僵了的孩子慢慢地缓过劲来,老人也停止了唠叨。是啊,要是日子过得好谁愿意大冷天跑出来卖艺讨食啊。

“孩子,你晚上就住在我这里。正好我老头子一个人,你来了可以给我做做伴。”老人说。

“谢谢您,大爷!您救了我的命!”孟杰体力缓过来了,由衷地感激道。

“快别说了。能遇上我,那就是咱爷儿俩有缘呢。”老人说。

在老人家里休养了两天,孟杰才恢复了元气。他给老人鞠过躬道过谢以后,告辞了。前方的路,他还要继续走下去。

从那儿以后,孟杰又长了一智。每晚住下前,都要考虑安不安全,有没有什么隐患。譬如,会不会下雨下雪啦,会不会有野兽啦,或者,会不会有车辆等驶过这里。因为格外加了小心,在后来的流浪生涯中,他再没遭遇过这样危险的困境。

被人丢到了野地里

开始时,孟杰随着师父的文艺演出队到处去演出。老师登台说书,他就帮着敲鼓打板子,或是拉坠子胡。有时师父说累了,他就登台接着说书。

孟杰的嗓子好,声音洪亮清脆,大伙儿都喜欢他的说唱。十五岁能独自登台说书以后,孟杰显得越来越自信。

现在,他已经学到了说书本领,开始了独立谋生。他已能够比较熟练地一边拉弦,一边说唱。往往,他在一个地方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到晚上,周围邻村的乡亲们都会拥到他说书的地方,接连不断地听他说完一部书。

每次开讲,孟杰都显得胸有成竹。有时是拿起夹板有节奏地拍打,有时则拿起坠胡拉奏。随着乐器悦耳的伴奏声,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干脆连说带唱地开始说:“上一回,给大家说了半部《刘公案》,咱说说大人……”

说书说到一半时,孟杰说解道:

“你们看,俺们来到村里不容易,好心的老大伯、老大娘给捧捧场,帮衬帮衬。没君子不养艺人。给十块不嫌多,给一毛不嫌少。”

然后,放一只小铁盆在桌子上。那些朴实的听众们有的便掏出钱来,纷纷扔到铁盆里。多的有给一块的,少的有给几分几毛的。

孟杰的评书说得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村民们都喜欢听。每晚说书,总有一百多人来听。如果很久不去一个村子,那个村子里的人还会专门到别的村子去找到孟杰,邀请他继续回去说书。不久,孟杰就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一名小艺人。

孟杰每次赚到钱了,都及时地给家里汇去。有时还请人代书一封家书一并寄回家。

儿行千里母担忧。自从孟杰离家外出后,母亲整宿整宿地睡不踏实,夜夜祈求上天保佑孟杰平安。每次提起孟杰,她总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常常以泪洗面。因为天天发愁,五十岁的母亲头发很快就全白了。现在,收到了孟杰寄来的钱和信,仿佛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在外面很平安,也很健康,而且能够挣钱了,也就能养活自己了,母亲的心才稍稍宽慰了些。

在流浪说书的过程中,有时也会遭遇一些祸事。

一次,孟杰拄着竹竿走在道路上,对面有个骑自行车的一把将他撞倒在地,竹竿和坠胡都掉到了马路边。骑车人下来看了一眼,发现没事,翻身又骑上自行车走了。

丢了竹竿,孟杰没有了探路的工具,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他慢慢地爬起来,根本顾不上身上的疼痛和伤口,赶紧用双手在四周不停地摸索,寻找他的小竹竿,找了十几分钟才找到。

还有一回,孟杰走路时不知道是不小心撞到人家的,还是人家故意撞他的,双方撞到了一起,对方破口大骂:“你个瞎子,走路都不看路!好好的路你不走,竟敢撞到你大爷我身上来!”

孟杰一个劲儿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对方看了他一眼:“果然是个瞎子!你在家待着好了,干啥跑出来”对方依旧怒火冲天,不依不饶。

那人似乎很强壮,用手死死地拽着孟杰的衣领,把他给丢到了一片野地里,骂了句:“你给我老实待在这儿!”

这样他还嫌不解气,又故意拿起孟杰探路用的竹竿,扔掉了。

孟杰好不容易爬起来,赶紧去找他的竹竿,那可是他的眼睛啊!没了“眼睛”,一个盲人将寸步难行。

摸索了小半天,也没能找到竹竿。孟杰眼睛看不见,根本不知道那根陪伴了自己几年的竹竿究竟跑哪里去了。

他伤心得哭了。

然而,哭又有什么用呢?擦擦眼泪,他就又在地上摸索,浑身都沾满了泥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截木头。那可能是农民用来扎篱笆的木桩。他只好捡起这截木头,充当自己的盲杖,拄着它继续朝前走。

“货换货”学针灸

有一天,孟杰来到了新乐彭家庄说书。散场时,听众中有个人走上来和他打招呼:“你书说得不赖呀!你在保定盲人学校上过没有?”

穆孟杰回答:“没有。考上了,没钱,上不起。”

那人问:“那你怎么学的说书?说得这么好哩?”

同类推荐
  •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

    《一只猫的求职经历》收录了刘万里近期的近50篇作品。让青少年享受愉悦的阅读前提下,体悟出人生的哲理,思想的悠远,智慧的光芒……刘万里的小小说具有浓厚的人文意识、底层关怀、批判倾向以及道德精神。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冷观和深思,又有对虚拟生活的夸张和幽默;既有对作品深度的努力挖掘,又有对作品可读性和艺术性的不懈追求。
  •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纪念萧红诞辰100周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

    《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献给还在畏惧改变的你。有多少人如此将就着过着每一天?总是看着很忙碌、总有借口、总能自我安慰、总会安于现状不去改变。“明儿再说吧。”“时间还早,我再睡一会儿。”“世界那么大,怎能看得完?”“我们两个能凑活着过。”……《我不要我的生活变成将就》让我们:面对生活,拼尽全力和自己喜欢的一切在一起。面对理想,要永不言弃而不是随意放弃。面对婚姻,是因为爱情才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合适。面对一切未知,就算遍体鳞伤,也要撑起坚强。其实一世并不长,既然来了,就要活得漂亮。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热门推荐
  • 太子瑞应本起经

    太子瑞应本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道少爷的复仇千金

    黑道少爷的复仇千金

    五岁实在是太黑暗了,亲眼看见自己的妈妈被继母和爸爸害死,熊熊火焰掩盖了一切的罪恶。她变成了人人讨厌的“哑巴“,为了保护好弟弟,自己被继母的女儿推下了海洋,不知生死......而当他们以为这个贱,人不会在出现威胁到他们的地位的时候,却不知复仇千金却有预谋的降临世界......
  • 梧桐雨落

    梧桐雨落

    乾盛王朝财阀景家少夫人与小叔私通生下的女儿,流云寨寨主——元湛之妻。少夫人当年在景家势力大,只得把女儿放在民间寄养,不敢联系。寄养的人家在洪灾之下死去,景歆然被山贼所救,山贼头子是绝顶高手,把景歆然也养成了决顶高手。后来少夫人势大,掌控了整个景家,接回景歆然。景歆然从小养在山寨之中,性子火辣,英气逼人,不拘小节,武功高强,想事情不自觉的握紧左手用指甲戳手心。在江湖时爱说,本姑娘高兴怎样就怎样!很是鄙视书生的软弱,后来渐渐变得能够沉心静气,城府逐步提高,能把所有事情处理妥当,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欢乐……
  • 代打新娘:灵蛇新娘

    代打新娘:灵蛇新娘

    她,雪梨尔,一到这个世界就被人扯到轿子里当了个现成的‘代打新娘’;之后堂还没拜就补了一个‘弃妇’的肥缺,这算不算,马上又成了被贩卖的‘物品’,赏给了另一个莫名其妙的男人!她真的这么好欺负吗?
  • 愤怒的机枪

    愤怒的机枪

    著名导演康洪雷称赞本书为“近几年来读过的最具有文学价值的小说”,并将执导拍摄同名电视连续剧。刚子本来只想踏踏实实过他的小日子,攒钱翻盖老宅,继承老爷子的正骨术,就算当了伪军医官那也是迫不得已。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已经成为日军特种部队执行一项绝密任务的关键人物。哥哥牺牲、老爷子被绑架、小侄女不幸身亡,接二连三的事情将刚子推向风口浪尖,推向一个将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节点上。当谜底揭开时,刚子幡然醒悟,毅然祭出他珍藏的镇宅之宝——一挺轻机枪,与八路军并肩作战,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不屈不挠的复仇大戏。
  • 我的老婆苏妲己

    我的老婆苏妲己

    新书《超级整容帝国》已经上传,请大家多多支持!所有票票都给新书哦!整形,美容,减肥,隆胸,美白,祛痘,除疤,……想要变美女,找圣医想要变帅哥,找圣医想要变女人,找圣医想要变男人,找圣医圣医无所不能,圣医无所不精。一个略带猥琐的医科大学毕业生,一个来自未来的顶级整形师,建立自己的整容帝国。“整形去韩国?不,去华夏找圣医。变性去泰国?不,去华夏找圣医,圣医,专治各种不美”
  • 风潇战帝

    风潇战帝

    既然杀神已有,那我便是那无双战帝!风萧萧,雨蒙蒙.谁家娇妻守空房.你有事,我帮忙.我住隔壁我姓王.大家好,我就是你们的王shu....咳咳,叫我王哥就好.希望大家支持我,谢谢!
  • 腹黑老婆,总裁老公要亲亲

    腹黑老婆,总裁老公要亲亲

    男生都是狗,谁给骨头就跟谁走!最爱的男人,却背着她和其她女人上床,男人都这么坏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后要休夫

    狂后要休夫

    从相府的小姐到皇后,宁相的眼里,她就是一根草芥,陪葬刚好是死得其所。可她才不要什么死得其所,越是要她死,她越是要活。还要活一个惊天动地泣鬼神。她嚣张,她冷漠,她以为老天怜她,这一世任她逍遥人间,却不知,她玩残的那一个个烂摊子,皆是有一人在背地里悄悄的替她料理着收拾着,乐此而不疲。顶着相府庶女的身份却越过了嫡女的尊贵,她狂,她傲,一夕性情变,怪只能怪那个一直只会睡睡睡的男人宠坏了的她,惯了她一身的毛病。好,既然不怪她,那她便在这重生的异世里玩转锦绣江山,写下一首盛世华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随身万界讨论组

    随身万界讨论组

    穿越到异世界,带着一部白板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网络,手机上也没有任何一个APP木晨:“你让我一个低头族如何活!”结果手机变异,出现一个神奇的APP——“随身万界讨论组”修炼遇到瓶颈了,上讨论组问一问丹药吃的无效了,上讨论组问一问需要一把好法宝了,上讨论组问一问问功法修炼,问天地秘闻木晨掏出手机,巴拉巴拉的翻了下“你想要什么武技、功法,还是什么天地秘闻,只有你付出足够的代价,就没有我不知道的。”这是一个拥有万界讨论组,无所不知的百晓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