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4000000005

第5章 丰富多彩的宋词(4)

【注释】

① 瑞脑:龙脑香。

② 金兽:兽形铜香炉。

③ 纱橱:有纱帐的小床。

题解:

这是李清照写给丈夫赵明诚的一首著名的重阳词。

延伸阅读:

相传赵明诚得此词后,大为叹赏,想跟妻子一较高下,于是三夜未眠,作词五十阕,并将妻子的这首词放在其中,给友人陆德夫评阅。陆德夫阅毕,说:“只有三句绝佳。”陆德夫所说的三句词,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编后小语:

重阳节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个节日,在这一天,全家人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十分热闹。本词一开始就写到了重阳节这天从早到晚都是“薄雾浓云”,为全词定下了“愁”的基调。在这样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里,由于丈夫的远游,女词人内心流露出的尽是愁闷和凄凉之感。她勉强打起精神,一边赏菊,一边饮酒。瑟瑟西风袭来,瘦菊依旧傲然挺立,然而现实中的人却要承受悲秋伤别之苦。末句“人比黄花瘦”以黄花之傲风比人之清瘦,形象之极,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

永遇乐

李清照

落日熔金①,暮云合璧②,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③,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④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注释】

① 落日熔金: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

② 合璧: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③ 吹梅笛怨:指笛子吹出《梅花落》曲幽怨的声音。

④ 次第:接着,转眼。

⑤ 中州:这里指北宋汴京。

⑥ 三五:指元宵节。

⑦ 铺翠冠儿:饰有翠羽的女式帽子。

⑧ 捻金雪柳:元宵节女子头上的装饰。

⑨ 簇带:妆扮之意。

题解:

这是李清照后期词作之中颇负盛名的一首。由于南渡之后遭遇的一系列变故,李清照的后期作品中流露出深沉的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更富有社会意义。据说南宋末年爱国词人刘辰翁读了这首词后“为之涕下”,并按照它的调子填了一首具有强烈爱国情调的词,足见这首词感人之深。

编后小语:

北宋灭亡之后,李清照和赵明诚避难江南,赵不久之后便死去,只留下李清照一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首词写的就是一个人的元宵节。在这样的一个良辰吉日里,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的热闹非凡,然而词人却流落异乡,离群索居,无比凄凉孤苦,早已失去了赏灯玩月的心情。现实环境与词人的内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想到从前太平盛世,偕同闺中好友盛装出游的情景,再看看现在憔悴不堪、日渐苍老的自己,更觉伤感孤寂。整首词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忆,但更多的是感时伤怀之情。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①。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②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③,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 将息:将养休息。

② 怎生:怎样,怎么。

③ 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题解:

慢,即慢词、慢曲,为词的长调。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所作,词的意境由早期的清丽明快变成了灰冷凝重。词中抒写了她孤苦凄凉的生活境况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是李清照这一时期内心活动的真实写照,也从侧面曲折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苦难。

编后小语:

步入暮年的李清照,心中积聚着深重的亡国之痛、丧夫之悲和孀居之苦,无法排遣。她神情恍惚,怅然若失,想要寻回过往的平静、安宁与幸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与失落。这些岁月里经历的丧乱、家破、夫亡、飘零,种种不幸的遭遇,一句“凄凄惨惨戚戚”痛入心扉。急风、归雁、黄花、梧桐、细雨皆为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冷冷清清、孤寂凄凉之景;饮酒、观花、守窗、听雨,抒尽凄婉哀伤之情。思绪茫茫,一个“愁”字又怎能将如许国仇家恨包含得尽!这般悲伤之心境写来,可谓“如怨、如泣、如诉”,读之令人无法不为之动容。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①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②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③起三更④。

【注释】

① 午桥:桥名,在洛阳县南十里外。

② 长沟:此句即杜甫《旅夜书怀》“月涌大江流”之意,谓时间如流水般逝去。

③ 渔唱:打渔人的歌儿。这里作者叹惜前朝兴废的历史。

④ 三更:古代滴漏记时,自黄昏至拂晓分为五刻,即五更,三更是午夜。

题解:

词作于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高宗绍兴六年(1136),当时作者46或47岁。

作者信息:

陈与义(1090—1139 ),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官参知政事。宋末方回所称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一祖是杜甫,三宗就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南渡后,诗风有明显变化,由清新明净变为沉郁悲壮。也善于写词,有《简斋集》。

编后小语:

陈与义的词风清新自然,不事雕琢。其中“长沟流月去无声”一句,描写当时宴游之环境:皎洁、幽雅的明月之夜,月亮揉碎在桥下流水之中,随着水流悠然而去,极富诗情画意。而“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一句,尤为传神,好似亲眼看到一群青年“豪英”在月下的杏树丛中,观月赏花,吹笛赋诗,直到天明,充满了欢乐及倜傥的情调。《临江仙》全词,在豪放中见深婉,情真意切,空灵超旷。无一处华丽辞藻,无一个典故,语言浅白易懂,可谓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青玉案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①,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②香满路。凤箫③声动,玉壶④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⑤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⑥处。

【注释】

① 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繁花齐开。

② 宝马雕车:指观灯的贵族豪门的华丽车马。

③ 凤箫:《神仙传》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吹箫作凤鸣声,引来了凤。故称箫为凤箫。

④ 玉壶:比喻月亮。

⑤ 蛾儿雪柳:元宵节妇女头上戴的装饰物。

⑥ 阑珊:零落。

题解:

这首词是辛弃疾的名作,它以寻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作者信息: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编后小语:

上片极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满城火树银花,富丽辉煌,热闹繁华;满街车水马龙,游人如织,通宵歌舞。下片开头又描绘赏灯女子盛装艳服,欢声笑语之情形。然而这一切并不是本篇主要描写的对象。词人寻寻觅觅,蓦然回首,终于看见他要找寻的“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原来一切热闹非凡的场景,所有笑语盈盈的美人,只是为了衬托她的冷落与孤独。这个置身于荣华之外,孤独、忧愁又自甘寂寞的形象,正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①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

① 华发:花白的头发。

题解:

博山,在江西永丰境内,古名通元峰,由于其形状像庐山香炉峰,所以改称博山。作者在上饶带湖闲居期间曾多次游览博山,并留有颇多的题咏。

编后小语:

这首词用文字构筑起了一幅幅画面。开篇四句先是描绘出一幅破落衰败的场景:夜半时分,屋内饥鼠绕床而爬,蝙蝠围灯翻飞,屋外疾风骤雨,破裂的窗纸也在作响。独宿在这间破屋之中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就是转战塞北江南,一生戎马,沧桑历尽的大词人辛弃疾。正因为他时时刻刻心系社稷,当夜半醒来时,他眼前出现的画面并不是饥鼠、蝙蝠、残灯、破窗,而是一幅祖国的“万里江山”!通过这样的画面,相信人们都能感受到词人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并为之唏嘘不已。

破阵子

为陈同甫①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②炙③,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④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① 陈同甫: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

② 麾下:指部下。麾,军旗。

③ 炙:烤熟的肉。

④ 的卢:一种烈性快马。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而脱险。

题解:

这是辛弃疾最有代表性的词作之一。据说是辛弃疾闲居时作给陈同甫的,他们二人是志同道合的好友。

编后小语:

全词以醉酒挑灯看剑的豪迈之举开篇,抒写了词人梦中的情景:军营中将士们群情振奋、气势雄壮;战场上他们冲锋陷阵、一往无前。一旦获胜,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如此梦境,可谓酣畅淋漓地表达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理想抱负。然而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却将词人硬生生地拉回现实。白发已生,收复失地的梦想也化为泡影。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词人的感情由激昂雄壮的巅峰跌至悲愤痛苦的深渊。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词人壮志难酬的苦闷,显得更为悲壮。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题解:

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宣泄他的真情实感。

编后小语:

同类推荐
  •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奖罚分明,让学生心悦诚服

    本书从引导鼓励的角度出发,总结出一套科学、系统的表扬、激励与奖励学生的方式、方法。书中对优秀的方法给与极大的鼓励。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戏剧之王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丹麦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哈姆雷特,其父王被杀,母后被迫改嫁,王位也被篡夺。他经历了艰苦的磨难,最后终于在父亲鬼魂的提示下,查明事实真相,替父亲报了仇。而他自己却在仇人设下的圈套中与其同归于尽。
  •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61个故事学会高效听课

    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课来获取。听课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知识、增长知识、接受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发展智力、锻炼观察力、培养思维力、提高记忆力和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本书围绕四大听课基础环节,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优秀的学习指导,其中包括符号预习法、问题目标预习法、横纵听课法、摘录式笔记法、表格式笔记法等多种适用于中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配合61位名人有关学习方法的小故事以及名校师生的经验谈,让中小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高效听课的方法和途径。
  •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柳林中的风声(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传(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第七辑)

    爱因斯坦是可以与牛顿相提并论的伟大的科学巨人。《爱因斯坦传》是这位科学巨人追求、探索的一生的真实记录,它会带给人深刻的启迪,引发人无限的遐想!
热门推荐
  • 我命逍遥

    我命逍遥

    天道混乱,帝君不敌,下界寻求希望;群英四起,大陆动荡,谁人独领风骚?暗流涌动,劫数将至,一片末世之景;神缺少年,自命逍遥,乱世危局演绎无上传奇!
  • tfboys凄凉旅程

    tfboys凄凉旅程

    一个像亲人一般照顾他的小凯,最后却只能说“王俊凯,失去的不再回来回来的不再完整。”总是和她对着干的二源,在她伤心时总会陪着她,最后却换来一句“我相信你会遇上一个更爱你的女生”冷静话少的千玺,一直默默守护着她,最后却换来一句“对不起,你会更幸福,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对吗?”最后她是会选择默默离去,还是会选择陪伴他们其中一人直到永远?还是躲在一旁看着他们各自幸福,自己却浑身是伤,是祝福、还是争取
  • 幻想全明星

    幻想全明星

    娘闪闪:咋修,本王承认你有点实力,但是能称得上王的,天上天下,只有本王一人。納兹:真红大魔王,来一决胜负吧。黑子:敢和我抢姐姐大人,你这矮冬瓜还早一万年呢。五河琴里:撒!开始我们的约会吧!夏娜:无路赛无路赛无路赛!!!桐子:星……星爆弃疗斩……
  • 赏金猎人:情迷黑森林

    赏金猎人:情迷黑森林

    赏金猎人安琳,因为接下一桩委托而以教师身份入住校园。其真实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位已经在校园里失踪了三年的女生。谁知在调查过程中怪事频出,学校后面的黑森林里似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 灯月缘

    灯月缘

    《灯月缘》又名《灯月缘奇遇小说》。构思颇为精巧。由于主人公真楚玉的多次艳遇都安排在上元节(正月十五日)欢灯之时,书名即由此而来。《灯月缘》将人物活动的背景置于一个动乱的时代,置于阔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使艳情与一代青史相联,演绎出错综复杂的情节。
  • 腹黑儿子极品娘亲

    腹黑儿子极品娘亲

    一朝穿越,她成了犯了七出被沉塘的贱人,好在她水性不错保住一条小命,老天待还不薄,不仅让她重生还赐给她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既然是上天的礼物,她才不管他孩子爹是谁。她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带着儿子侠义江湖,却没想到才到京都,都还没来得及混熟地方,儿子却莫名其妙的失踪了……墨云宝的今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给他这位爱财如命的祸水娘亲……呃,是给他自己找个可靠的后爹。当然他后爹不仅要很有钱很有钱,还要脾气好,最重要的一点,要待他视如己出,要宠他,爱他,疼他,给他买很多好吃好玩的,直到地老天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生的戒律

    人生的戒律

    本书以马斯洛心理学理论为原理,介绍如何健康实现自我心理成长,启迪读者创造成功而美好的人生。
  • 荒古剑尊

    荒古剑尊

    天为何物?逆之,天奈我何!命为何物?逆之,谁敢阻我!一剑出,不予回头,斩九霄碧落,悠悠荒古,何为尊?唯我,天下无双!
  • 公主的守护骑士

    公主的守护骑士

    玖兰·凯撒,隐世血族的吸血鬼之王,拥有不死之躯。一个怎样错误的举动令他后悔终身苦苦追寻她的踪迹?最后竟心甘情愿的默默守候在她身后?而为何相见之后,却成了他们的永别?鸾鸣轩,神秘狐族的二殿下,一次机缘巧合之下被她所救。他原本冰冷的心竟渐渐被其所化?
  • 明末雇佣军

    明末雇佣军

    大明的精英阶层只知自利,毫不在惜家国、民族。领兵将领说降便降,想反便反,手下兵卒不过吃饷的工具。文官、士绅满口仁义礼制,却处处相悖,真如文丞相之节气者,百中无一,即使如黄道周者也是空有气节,却无能力。走卒商贩更是逐利为上,左右逢源。都说南宋崖山之后无中国,可知道大明之后亦是再无中国!顶着那金钱鼠尾,再无那中国气息,自私自利之农、工、官、商再做那为奴成役之事,中国何在?崖山之后便失了汉唐博大之风,而今又要遍地成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此浩荡之华夏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