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3900000015

第15章 现代底色(6)

一直感觉李敖是个狂傲的人,一直对李敖没有好感,他的文章总是在骂别人夸自己。但是,这篇写胡适的文章,却是不多的例外。

李敖对“没有肯定胡适在学术上的地位”深表抱歉,并愿意承认胡适是“一个褪了色的诗人、一个落了伍的外交家、一个最卓越的政论家、一个永不停止的真理追求者”。这样的评论是很在理的。

李敖认为胡适先生在思想领域的贡献是卓越的,只有胡适,以“一篇文章带起一个思潮,一个思潮引起无数的响应而汇成一个运动”;只有胡适,能“一以贯之地相信他所相信的,宣传他所相信的”;只有胡适,能为中国近代先进思想播下进步的种子……主要表现在他所谈论的政治上。但,由于胡适常常“轻人之所重而重人之所轻”,他在政坛一直扮演着“乌鸦”的角色。

我相信,凡是有点真“人”味儿的,都难免要寂寞,更何况是像胡适这样一只有个性的“乌鸦”呢?可是,又不得不承认,这只爱唱“反调”的寂寞“乌鸦”是有远见的。他关于“民主与独裁”的辩论使国人在民主宪政的远路上看到了第一块里程碑。

思想和精神是不能以时间来衡量的,也不能由片刻历史所决定。对于李敖的观点,对有关胡适的评价,或许也要等到若干年以后才会渐渐接近真实,这是历史的不幸,却可能是胡适的幸运。因为许多不平凡的人物常以这样一种方式使生命得以延续。

星花旧影

——对鲁迅先生的一些回忆

徐梵澄

题解:

鲁迅的文字该是“峻洁”的。

那是说他的文字像东岳一样峻,像明镜一样洁。蔡元培中肯地道出了鲁迅的“峻”:“他的文字,是不能多一个字少一个字的。”陈村则敏锐地指出了鲁迅的“洁”:“文学是镜子,可以照见愚蠢或智慧,心地坦荡或心术不正。鲁迅就是镜子。他与别的镜子不同的是,这面镜子前,小丑太多了。”鲁迅不但是个敏感而深刻的人,更是一个真诚而有勇气的人。中国向来就不缺乏前一种人,而后一种人却实在是太少了。

这样的文字,这样的鲁迅,让我们渐渐相信了世上真有不朽一词。

作者信息:

徐梵澄(1909—2000),原名徐琥,湖南长沙人。曾任教于印度泰戈尔大学、印度室利阿罗频多学院,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作品有《徐梵澄集》。

人的记忆力,是可由训练而增强的。若神志清明,将心思集中在忘掉了而想记起的事上,往往可以记起。许多印象,保存在潜意识中,如同摄制成的影片储在仓库里。久后将其取出,有些或已模糊,有些可能是非常清晰。有时几十年前的事,仍可记起,如同昨日的一样。但这颇需要相当的修习,决定的因素颇多,结果也甚为相对。

似乎鲁迅先生说过:使精神的丝缕,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思呢?并且说“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吧,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这伟大时代中一伟大人格,如是说出了一点他的心理经验。对于往事的追忆、憧憬、眷念、乡愁,实是人生一种巨大力量。有人曾说北欧哲学,从莱布尼兹到叔本华,是日耳曼人对古希腊世界的怀旧、乡愁,欲追往而莫及。但从古代到中古,那道路中断了,只剩下不可践踏的一道彩虹,犹如精神上的一架桥梁。就整个人类文化史观之,回忆曾起莫大的作用。无论其性质是纪念的或怀古的,它成就了历史而为人类所保重。

鲁迅说的“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这现象是真实的。是一种冥漠的心境,即古人所谓“忘予之天”。这得归功或归咎于生物的本能,在大自然中是如此的。譬如身体各部的感受性不同,倘若遍体皆像手指端一样敏感,人便不能生活下去。人不能且不应将已往的一切事皆保存在表面知觉性里。如身体上若受到大痛苦,或感情上受到大打击,往往人便失去知觉,昏迷。如是便感觉不到痛苦了,仍算是自然对生命的一种保护法。在身体为昏迷或麻木,在心思便是失记或遗忘。渐渐时光消除了伤痛,或泪水洗去了血痕,生命渐渐恢复正常,让痛苦的印象深深没入潜意识的海洋深处,都不记起,人便再能平安生活下去,此即所谓“忘予之天”。“忘天”于人生是大有用处的。但这必须是于此“忘天”并不知觉。若又明觉这是“忘予之天”,那心境是异常惨淡的。

遗忘是救治,由此可知记忆不必定真实。文学家写自传或回忆录等,往往很难处处皆是真实。几乎不自觉地,人总是将自己的错误或不可心意的事漏掉了。何况虽或未曾忘记,又可以因种种缘故不写出来。若写他人的传记等,更难处处真实。因为我们既不懂到自己,更不懂到他人。常时我们自以为了解他人,其实是未尝了解。尤其于自己所敬爱的人,若写其言行等,便不免有所偏袒、隐讳、夸张、粉饰。治史学的人,必知道通常写史而秉直笔,是难得的事。

如是,可想普通回忆录并不容易写,它有工作本性上的碍限,在撰者自己未必有十分把握,自信不诬,在读者又应十分谨慎加以采择了。何况是写关于这一伟大人格,其精神、思想,又如此博大、多方、深不可测——鲁迅先生诞生又已是百年纪念了。于情于理或说于恩于义,我皆应说出一点往事,以表寸心之不忘。这里,只从我的记忆里极忠实地捡录出一些明确的印象,大部分是对我在青年时代的一些教言。这皆有如星星火花,时时在我的眼前闪烁。一些关系,有此由此从此因此以此,对我平生的影响是大的。一切所受的明里暗里的创伤皆不必说了,因为已是经过大牺牲而进到大创造的时代。有些细事说出似乎是在扬诩自己,其实我毫无这种用心。四十年前我已不能受此责难,因为我的态度一贯是尽可能避免显露,何况现在!也许有些人猜想我所记得的不止于此,还应当说出更多,对此,我不妨作一明确的答复:我想只能是这样。

我记不起去看过先生多少次,谈过多少话。最初一甚深的印象,几乎是一沉默的告别。——查先生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条:“下午徐诗荃赴德来别。”时在一九二九年八月二十日。

时间大约是午后三点钟。先生住在景云里。敲开门进去之后,见先生正坐在后堂中写稿,那书桌正面靠着分隔前后堂之板壁,光线从后面门窗透进。这以前我去拜访,总是在前堂中谈话,没有进到这里。先生叫我在书案左边一张藤椅上坐了。我便说我明天动身,正午十二时开船。——先生寂然,静静吸着一支烟,我便停止了说话。过了一会儿,先生开始说:“在中国没有二十四小时了!”——我说:“是。”

这么又过了一会儿,彼此无言。

“哦!你还有点稿费在这里!”——先生忽然惊起似的说。随即从抽屉里取出一叠钞票给我。我说过感谢,便接下放在衣袋里。

当时我颇写些杂文和短篇小说,不时寄给先生,刊登后便去领些稿费。或多或少,总是每千字五元。这次回来一数,实在优待了一点,几乎是八元一千字,一共三十余元。——出国的计划,我早先告诉过先生的,这时也毋庸多话了。

这么又默然了一些时,我便起身告辞了。先生一直送到大门口,我便鞠躬下去,刚一伸身,先生突然目光辉射,执着我的右手猛然一握,我感到那手力极强。这是以前未曾遇到过的,我吃了一惊,便分别了。

那一握,是教示,是勉励,使人精神振起,要努力,要争气,要在外国好好读书……。从此先生的一切其他平日的教言,凡我读到的、听到的、皆在我脑里醒活了。此后留学期间,凡学生之萎靡事,如“不进学校”、“关起门来炖牛肉”之类的事,如先生嘲笑过的,皆没有做过。后来极穷,也未尝自己煮饭,真是“竖起脊梁”,好好地读书。——其时我正二十岁。

时间得稍溯回一年多,我初次往谒是在一九二八年五月末。有一封复我的信,也许是同年六月十三日写的。我记得这是第二封,宣纸花笺,满满两页细字,与第一封复信不同。第一封是薄“洋纸”淡墨便条,没有留什么深刻的印象,但这第二封中有这样的话:

贫贱而肆志,富贵则骄人,中国现在嚷口号的人,大致皆有此病。

我当时读这话颇为诧异,因为我还是在大学里念书,“贫贱”、“富贵”,二者皆说不上——“肆志”出《嵇中散集》,是先生校刊过的。“贵得肆志,纵心无悔。”——以为先生随笔写来而已。久后思之,这还算“减等”之说。

这时,已是先生经过厦门和广州的讲学时代,还沉默过一长时期。曾看到“杀戮青年的,似乎倒大概是青年,而且对于别个的不能再造的生命和青春,更无顾惜……”这话说在一九二七年。后来在谈话中,多次讲到当时有些革命人士,成了反革命者,怎样“用他人的血来洗自己的手”。这是说“肆志”“骄人”,已算“减等”之说了,但也道着了一时代许多人的病症。悠悠岁月,我也到了暮年,自抚生平,从来未尝“富贵”过。处“贫贱”是其常情,也未曾怎样“肆志”。

这可说是对我的第一次教言,印象非常明晰。不久后另一信,中间有这些话:

在中国做人不容易,因为国度老了,花样多,有时做人也只得用点手段。但要明知是手段,这样,吃亏的人比较少。

做人当然是应该诚诚实实的,这是“常”,是“经”,但有时为了做好一事,不得不用点手段,这是用“变”,是从“权”。——我不知道先生的早年怎样,如我所知道的这晚期,占全生世的七分之一,没有发现先生用过什么手段。诲人不倦,待人始终是诚恳而且厚道。至若在文字上攻击敌人,嬉笑怒骂,却不能说是用手段。因为过于厚道,倒吃了许多亏,也是众所周知的。

这以后,便是我在国外所收到的信札的记忆了。这段期间的义务,是替先生收版画,多是木刻原印而有木刻者签名的,买些艺术书,寄些杂志、报纸,有时代查一二寻常德文字典上没有的名词。信札多是关于银钱汇出,书、画收到之事。一共不过四五十封,不幸在抗日战争时期,连我的藏书一概丧失了。有些信中的话,格言似的,当时揣摩很久,至今还可记得,在这里录出一些,附带加一点必要的解释:

兄在那边,大学里不知道有用唯物史观讲文学史的没有。如没有,要从各方面去听取,事情就麻烦了……

写这话是在一九三〇年。那时全德国无此课程,也无从到各处听取,唯物史观我却是学过的,在出国以前。当时在海得贝尔格大学负盛名的是贡朵夫教授讲歌德,布克教授讲德国文学史。前者不幸在讲学期中因黄疸病又兼心脏病逝世。后者的思想比较开明,在美国讲过学,已秃顶了,上课照例不带讲稿。有一趟我告诉他易卜生的剧本,在中国多有翻译了,他听了很高兴。次日在课堂讲世界文学思潮传播之迅速,在东方的日本、中国、南洋各地,思想之传播多是先于作品的翻译云云。他时常引据狄尔泰的《体验与诗》及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潮》,算是相当进步了,却未尝根据唯物史观立论。

现在柏林生活,住房子之外,还要吃点肉,每月要花多少钱呢?

倘若我记得不错,这信是在一九三〇年写的,先于上一信。这是先生想到德国来游历。当时柏林已隐隐分成东西两区。西区发展较后,多住宅,不似东区拥挤。房租在西区较高,食物则东西区价差不多。本地学生,多住在东区,还受着国家这样那样优待,每月自己用一百五十马克至多二百马克便够了。但那在外国学生做不到,每月用费总在二百至三百马克之间。其时兑换率是一马克换七角五分至八角左右,后几年涨而不落,总在一元稍外。但是以鲁迅先生出国考察、游历、研究,兼之又必买书、收版画之类,必不能像留学生一样生活了。而且,那排场必有些像蔡孑民先生游德国一样,方才相称。于是我回信说明了这些情形,结论说:“先生来游,大致每月六百马克也就够了。”——以后来信,便没有提起这事,也许是觉得用费太高,也许是由于旁的原因,未曾实现此一北国之行。

我感谢你替我计划了很好的田园。这些梦,我少年时也曾做过的,还请一位族人刻了一颗图章,取《诗品》句曰:“绿杉野屋”……

我当时去信的意思是:上海总是洋场,没有什么文化环境,先生何不在任何山水佳处,找一所房子定居,较接近大自然。花之朝,月之夕,剥一黄橙,暖半壶酒,则有山灵相访,古哲会神……总会比租界好。先生答复,这也是曾经梦想过的,下面讲了一些不可能的道理。大致说上海虽是如此,也仍有些方便。——及今想来,那时代以中国之大,任何比较安全的地方也没有,政局实是太黑暗了。及至我回国以后,那情形方体会到一点。而先生虽居租界,此后仍得一次又一次逃难。其间有“阻(郁)达夫移家杭州”一诗,可见先生对当时的局势是看得透彻的。另外某篇文章中还引了章太炎庐山志题词里几句话:“人之情,求仕不获毋足悲,求隐而不得其地以自穷者,毋乃天下之至哀欤!”那悲愤,在先生的先生也是大的。

“夫蚁子惜鼻,固犹香象”,想当然耳。以为出于佛经者,非也。

这“蚁子”两句,见于《唐宋传奇集·序例》。我苦苦要寻出这出自什么典故。其实这是无关轻重的。然在作旧文章,则谓之“杜撰”,是所忌讳的。先生于此亦一笑置之了。下面两句“嫫母护面,讵逊毛嫱”,也无出典。至若另外某信讲:

夫慈母投杼,屡告成真,千夫所指,无病而死,所以我也不得不避开了。

同类推荐
  •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地理故事

    本书精选了100多个奇妙无穷、耐热寻味的中外经典地理故事,这些故事横跨地理学所涉及的天文、生物、地质、气象、历史、考古等多个领域。
  •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600字作文直通车(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书包括中小学生作文的好词、好句、好段、精彩开头、精彩结尾,限字作文,话题作文,好作文的写作技法等等。其中内容所涉及的各类文体细分为不同的话题,并且每种文体集结了多篇具有鲜明代表性的文章,指导不同阶段的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作文的写作技巧。另外,从文字字数上我们也作了详细的作品展示,由少到多逐渐提高写作的层次,全书贯穿中小学作文所涉及的不同话题,以写作方法为突破口,从而给读者朋友们展示了一个新奇的学习思路。
  • 教育学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透视青少年科学之谜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热门推荐
  • 豪门小秘书

    豪门小秘书

    “这不就是你的目的么!”男人将她绑在床上,她的衣服和身体都被这个她刚刚救下的恶魔狠狠撕裂!被激情视频要挟,她只能成为他的贴身秘书,白天晚上都要为他工作!她不愿意做被圈养的宠物,想尽方法逃离,却没想到一步步走进了设计好的豪门圈套中。
  •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京大审判

    东京大审判

    以审判二战的日本战犯为题材的《东京审判》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等11个国家的法官对28名甲级战犯长达2年的审判过程。《东京审判》无论就故事的流畅度和书本的结构来讲,都十分精妙,而它对日本人的刻画也遵循了客观、人性化的描写,没有顺着偏激的民族主义的观念走向一味泄愤的地步。
  • 漠漠轻乔栖君画

    漠漠轻乔栖君画

    他,生性凉薄,与世无争,却被人无情的背叛!他,出身世家,知书达理,却被人扫地出门!他们的一生早已经注定好了,要么流芳万世,要么尸骨无存。本来都是没有交集的人,却共同遇上了她,一个误落时空的精灵女子,从此生命中就有了守护的人,争与不争,不再是他们可以决定的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啸天双尊

    啸天双尊

    没人要的徒弟,只好投奔不靠谱的师父。毫无天赋?禁锢之力?那又怎么样?一切不可能,都要变成可能!五洲大陆,异魔重生,风云再起,史上最强师徒踏上逆天之路!
  • Traders

    Traders

    错过的时空,错过的那个人,真的,真的,能再相遇吗?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都要找到你,,不管要轮回多少次,我都要找到你。那是我曾经许下的,忘川水洗去了我的记忆,绝情水抹去了我对你的记忆。唯一不变的是那颗破碎的心
  • 绝品刺客

    绝品刺客

    一个马来西亚国际航班mas370风流空少,意外经历一场有预谋的空难,误入国际杀手组织成为一个为了复仇而生的冷血杀手,看他如何一步步从一个菜鸟,变成一个绝品杀手。一腔怒血入刀山,为红颜。此生豪情陷火海,君不悔。——梁洪
  • 十二星座之星座修真者

    十二星座之星座修真者

    你以为真的在写十二星座?你错了,十二星座代表着十二位不同的尊者;你以为十二星座一定是十二个人?你又错了,一个星座不一定只是一个人;你以为这是一本修真小说?好吧!这回你对了,这就是一本修真……等等!小七(作者)你确定这是修真?
  • 纵横异界之浴血修罗

    纵横异界之浴血修罗

    一个修真天才,因为受到好友的暗算,无奈之下与敌人同归于尽,但是他的灵魂却附到了异界一个落魄的赌徒身上,故事就此开始……当所有人都想要他死的时候,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地活着,不仅如此,他还要……